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美教育的形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美教育的形式范文1
一、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概念界定
审美(Aesthetic)一词起源于希腊,是人类理解世界的特殊形式。《辞海》将其定义为“审美活动”,即在感性中体验理性内涵,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的主观活动。审美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即利用美的形式对人类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提高对美的欣赏力与创造力。个性化教育(Personalized education),即针对不同的个体,遵循教育规律与成长规律,量身定制地选择教育培训方法,促进个体的自由发展教育。《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谈到,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知识、情感、意识的全面发展。通常,审美教育从社会、个体两个视角展开。前者是指沿着社会标准对学生施加审美影响,形成符合社会、时代审美价值观。后者则是指教师对学生个体有组织地实施审美教育,引导和促进个体审美情感、能力的提升,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教师应从个体层面展开审美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明确审美教育的目的、意义所在,更要转化为知识、技能、态度,从自身审美教育个性化理念出发,让学生个体感受审美愉悦、培养审美感知与审美创造能力。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审美教育中师生关系与角色不明确,甚至显现出非理性、无序化特点
《论语・先进篇》中谈到“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差别教学,让学生获得最佳发展。在审美教育课堂上,部分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确,不符合审美教育的理性需求,导致课堂走入两个极端:要么学生无序地随意发挥,影响了教师个性、特点的发挥;要么教师对课堂的绝对掌控,忽略了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使师生个性化的“教”与“学”无法实现,呈现无序化的状态,也就更谈不上互动。如教师角色呈现主导性特点,学生审美学习的主动性不足,缺少感受、体验环节,导致师生缺少审美情感的共鸣;审美教学还停留于课本的剖析与解读,审美空间狭窄,预设问题缺乏要素呼应。
(二)审美教育的内容缺乏个性化选择
教师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导致审美视角不同、审美方法不同,由此,审美教育的内容、问题引导等也不尽相同。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审美教学内容缺乏个性化的选择,在教学预设、方法等方面也存在着缺陷,具体表现于:第一,关注学生审美情感需求不足。如《雷雨》中的片断:“周朴园:(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鲁妈停。)你――你贵姓?”教师通常在剖析中设问“两个‘你’之间的破折号有何作用?”从知识与技能上来看,设问具有合理性,破折号表达“思虑”的意思,但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来看,技能倾向明显,缺乏对文本的情感判断。第二,关注审美教育内容不足,错误地将文本分析与鉴赏认为是审美教育的全部。
(三)审美教育学习方式缺失个性化的交互与自由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师生合作寻求适合的方式体验、感悟美,鼓励学生对美的发现与探索。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审美教学中偏重于主观情感、教师教授审美知识、在设问环节设置标准答案,导致学生的审美教育缺乏个性化的交互与自由。如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一文中,“泪珠”一词是全文的“题眼”,具有深刻的含义,学生仅依靠课文阅读难以深刻理解,需要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感性与理性的综合分析。“审美分析的重点在文本”,通过文章脉络的分析,初期的审美感悟逐步形成,教师通过问答式拓展学生自由想象的思维,体验审美情感,感受文本的精神内涵。否则,可能会导致教学方式呆板、审美教育失效。
三、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施路径
(一)坚持师生角色的审视与重构,推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审美教育中必须重新审视与重构师生角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观。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引导者、合作者、示范者,科学设计教学片断,清晰教学实践思路,给学生提供不同视角的支持、引导学生多元审美、自主审美,引导学生建构个性化的审美模式与方法。教师不再以认知为重点,不再强调“训练”与“教导”,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个性发展;不再坚持所谓“正确答案”,侧重于“引导”与“促进”,让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探索和感悟美。
(二)教师专注于自身个性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创设特色性审美问题情境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特点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习得与养成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教学角色转变、个性化教育、教育规律的思考、综合的审美素质等。高中语文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自身个性化教学能力:第一,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与善,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开展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与创新。第二,注重学科基本知识的积累,开阔思维,构建多元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理念。第三,通过强化个性阅读、增加师生互动、创设特色性审美问题情境等,提升个性化审美教学能力,如质疑式、矛盾式、逻辑式、开放式等问题情境。
(三)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构建多形态的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谈到语文课程资源丰富,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名著阅读、诗词鉴赏等均可为教学所用。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丰富审美教学内容,有益于学生审美判断、增加审美角度。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审美学习资源,如从李白的《将进酒》联想起《蜀道难》,拓展理性判断思路,有益于师生、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构建多形态的教学方法,树立审美教育高标,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实现语文教学中“美”的个性化诠释。
参考文献:
[1]邹苏.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J].中华少年,2016(8)
[2]刘宏亮.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培养[J].中国教师,2009(2)
[3]王英杰.试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原则[J].考试周刊,2015(101)
[4]蒋旭虹.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5(8)
审美教育的形式范文2
1 挖掘教材内涵,提炼德育因素
美术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重视发掘教材本身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美育。例如在“造型・表现”教学中选择造型优美、色彩协调、明快而富有意义的实物作为教材,如带领学生到郊外去写生,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绚丽多彩的风光,或者教育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对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的感受和认识能力,使他们热爱生活。又如,在“设计・应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变化、统一、对称、对比等形式美的原理法则,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在“欣赏・评述”教学中,指导学生提高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接受艺术美的教育。充分运用美术的特点把美术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愉悦的、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美的教育。
2 “欣赏・评述”中陶冶情操,以美育人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欣赏课是渗透德育的极好机会,它可以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师美术课本中每一册都安排有欣赏课,欣赏课的内容包含很多,有西方绘画雕塑欣赏,有中国的剪纸、风筝、面具等民间艺术欣赏,还有中国的书法绘画、园林建筑的欣赏等。通过对每幅精品的欣赏,自然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在教师生动的讲解中,让学生感受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优美和深沉。如在教学“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课时,祖国宝贵的美术名作,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经过教师的指导,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良好思想品格以及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笔者还利用美术课向学生讲徐悲鸿的故事,讲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邪恶势力的傲骨;讲齐白石的故事,讲他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深厚的民族情感,讲他一生勤奋追求的精神,鼓励学生立志为国学本领。
3 “造型・表现”中厚德启智、激励创新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新课程对教师的一个重要要求。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创新教育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如在“手绘线条图像”一课,笔者组织学生在进行“我们的校园”写生的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学会用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还要求学生把平时见到的学习生活情景融合到校园里。有的画学校大门同学放学时井然有序的情景;有的写生校园里的一棵大槐树,将课间10分钟同学们在树下游戏和锻炼身体的情景画了下来……由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谈到选取学校景物时,要帮助学生寻找校园最美的景物,自然而然地进行爱校教育。还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美的表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从而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4 “设计・应用”中囤积美德、热爱生活
在新教材中,“设计・应用”课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内容种类很多,有包装、纸立体、环境雕塑、面具设计等,占美术课内容的35%左右。在此领域中,不仅要教学生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还要对学生进行爱艺术、爱劳动及爱集体的高尚情操的培养。工艺教学能使学生眼明手巧和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培养他们耐心细致、整洁有序工作的好习惯。
5 “综合・探索”领域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审美教育的形式范文3
我国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明确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质的音乐学习领域,使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创造性发展价值”是基础教育音乐课程重要价值之一,“鼓励音乐创造”已经成为一条崭新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程具体的内容标准中,“创造”已被列为与“感受与鉴赏”、“表现”、“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并重的一个教学领域。
那么,什么是创造性呢?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是能产生独特、现实、有社会价值的多种能力与优良人格特征的整合。是高质量的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2]。它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和元认知等心理因素。其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成分,创造性想象是必要成分。
音乐教育以音乐艺术作为主要介质,而音乐艺术是一个需要创造的艺术。从作曲家作曲(又称“一度创作”)到表演者的演唱、演奏(又称“二度创作”),再到听众的欣赏活动(又称“三度创作”),“创造性”活动无处不在。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性活动,音乐艺术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灵魂”。因此,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潜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激发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是创造活动的强有力的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个人有高度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创造意图(也就是说时常想到创造),才容易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才能够产生高水平的创造性”[3],而音乐艺术及教育具备激发创造意识的诱因。
首先,音乐艺术的种类繁多,题材形式多样,风格流派各异,能够适应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从音乐教育内容形式来看,有歌曲演唱、器乐演奏、律动、歌舞、欣赏、创作等,其形式丰富多彩,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他们参与到音乐的创造活动中去。同时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相比较,学生们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身心更为愉悦。因为音乐艺术运用优美的旋律,丰富多变的节奏,以及色彩丰富的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手段,可以创设一个愉悦的氛围,为创造意识的产生提供有利的心理环境。
其次,音乐艺术在内容上具有非语义性,在形象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音乐作品不可能像绘画作品那样直观呈现它的内容,也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把内容传达得十分清晰,人们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的感受和理解,会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正因为音乐艺术具有这样的特点,使得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相对“个性化”和“自由化”的理解、诠释和创作,不至于担心表达方式不当而受到别人的否定或责难,使他们感到更 “安全”,因而更容易产生创造的动机和欲望。
二、音乐教育能够有效训练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核心部分,带有生动的形象性和直觉性。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也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在诸种思维的协同作用中,发散思维是主要成分”[4]。
艺术原理告诉我们:任何艺术都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在“形象”塑造的过程中,艺术家主要采用的是形象思维,同时也部分的采用抽象思维,音乐艺术也如此。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无论是作曲家的创作,还是表演者对作品的演绎、诠释、或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受和鉴赏活动,都体现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从美学的意义上看,音乐创作是一种受审美经验支配的创造性劳动,而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具体方式是把内心的体验改造成音响的形式”[5]。音乐创作的这个过程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作曲家把内心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听觉表象,第二个阶段是作曲家把听觉表象通过各种作曲手段外化为乐谱或实际的音响。在第一阶段中作曲家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而第二阶段则必须在运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借助逻辑思维来组织音乐材料。
例如,肖邦在创作《A大调波洛涅兹》时,曾产生过“一队全副武装的波兰武士列队而来”的幻觉,这正是形象思维在音乐创作活动中的体现的说明。而他在把这种感受转化为音响形式时就必然运用逻辑思维来处理各种作曲技法的运用。
当然,在音乐艺术的活动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运用不仅体现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也存在于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结构的分析把握和情感的处理布局上,还存在于欣赏者对作品的理性认识及审美评价中。
另一方面,由于音乐语言的模糊性和非语义性,使音乐艺术又区别于视觉艺术,表现为不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具有空灵性和不确定性,音乐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对于同一事物、同一情感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根据“梁祝”的故事而产生的音乐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钢琴曲、以及古筝等多种不同体裁与形式。而对于同一首作品,在表演时的演绎和在欣赏时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同样是演奏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亚沙海菲兹的演奏客观冷静,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则高雅甜美。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受到听众的喜爱。正因为音乐艺术具有这一特点,使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多样化的感受、理解、表演和创作,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可见,音乐艺术活动需要运用多种思维形式,特别是形象思维与发散思维,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和遵循音乐艺术的思维规律,就可以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的创造思维所涉及的各种思维得到协调发展。
三、音乐教育可以为创造性想象提供发展空间
想象分为再造想象与创造性想象。而创造性想象是指“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的形象”[6]。创造性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是创造活动的必要成分。
音乐美学原理告诉我们,“音乐创作是一种把内心体验转化为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是音乐创作最基本的心理方式”[7]。可以说离开创造性想象,音乐创作活动将无法进行。这是因为音乐想象“是由其他表象转化为听觉表象的过程”,“听觉表像的产生是由于作曲家的想象力把其他表象上升到纯粹精神的高度而创作出来的,所以它是一种创造想象” [8]。
同时,创造性想象也是贯穿在音乐表演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要素。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意境的领会以及音乐形象的再创造,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而演奏者依据乐谱对音乐形象和音响效果的想象属于创造性想象。实践证明,表演者的想象越丰富,听众从它的表演中所感受到的情感与意境也就越明确。正因为如此,中外许多音乐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都对想象在音乐中的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明人徐上瀛在其所著的《溪山琴况》中提出‘求之弦中如不足,得之弦外则有余也’,他要求演奏者应‘远以神行’,即运用想象去追寻乐曲的意境”[9]。
当然,想像也存在于音乐欣赏活动中,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其长诗《琵琶行》里音乐欣赏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是一个例证。在这里,大诗人白居易“一会儿联想到急雨,一会儿联想到私语,一会儿联想到莺语,一会儿联想到泉声;即使音乐暂时休止,但想象却未停止,而是觉得另有一种忧愁暗恨之情,胜过有声之时”[10]。在欣赏活动中,因为音乐艺术形象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不一样的,音乐的想象带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由此可见,创造性想象广泛存在于音乐艺术活动中,而音乐教育所涉及的活动既包括音乐创作、也包括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等形式。因此,在音乐教育注重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四、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元认知是创造性活动中的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对有关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意识,或个体检验、调整和评价自身思维的能力,其实质是人在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认识基础上的自我调控”[11]。元认知水平越高,意味着懂得更多的有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意味着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善于自觉的调控自己的活动,更善于获取反馈信息和评价自我,并能及时的修改、调整策略和行为。
在音乐的活动中,由于声音具有流动性和瞬时性,因而无论是演唱、演奏或欣赏,都必须充分调动元认知能力,参与对音高、节奏、速度、力度、情感、风格的把握、监控和调节。哪怕是唱出一个简单的旋律,也需要具备调控的能力。尤其是在合唱、合奏等集体活动中,更需要较高的元认知能力。因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但要控制自己的演唱、演奏,还必须同时倾听别人的演奏、演唱,以便使自己能更好的与其他人合作。可见,元认知也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得到有效的训练。
结语
在音乐的艺术活动中,创造性是必不可少的的心理因素。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创造思维,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提高认知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注释: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第17页。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4页。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教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5]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
[6]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283。
[7]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
[8]王次:《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37页。
[9]张 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10]王永杰:《艺术教育刍议》中国第七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论文汇编(会议资料),1998年。
审美教育的形式范文4
一、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紧迫性
首先,传统美德是我们伟大民族几千年文明沉淀的璀璨文明硕果,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社会活动的指南之一,它独特的魅力甚至影响着世界各民族。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传统美德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仍然是维系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创新发展产生过并且还在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基石。它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灵魂的深处,是我们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不可或缺的精髓。
当然,传统美德作为历史的积淀,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但实践证明:它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超越时代的、合理的、进步的、有益的精神。如热爱祖国、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惩恶扬善、诚实守信、廉洁奉公、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等传统美德,哺育了历史上千千万万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他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鞠躬尽瘁,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将来,这些传统美德仍然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仍然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灵魂。所以,在高中政治思想课堂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并将其发扬光大,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挖掘其精神精髓,是我们一线政治思想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
其次,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也随之进入转型期,原本居于支配地位的道德观念受到严重挑战。具体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是:思想活跃、观念新锐、敢想敢说、论人论事不拘一格;思考问题的角度多、求新求异、敢于挑战权威,但更主要的是普遍道德观念淡薄。高中生中缺乏明确而崇高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理想的不在少数,他们盲目崇拜金钱,自私自利,追求个人享乐,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使得传统扬善抑恶的美德功能失去了应有的舞台,其约束机制和鼓励机制也成了明日黄花。别有用心的西方政客散布的政治观、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严重干扰着初涉社会、缺乏辨别力的高中生,给其心灵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矛盾和冲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这一特殊道德导向阵地,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学生、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也日益严重,且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鉴于此,我们不仅要坚守思想政治教学这一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还必须主动出击,引导高中生回归到传承传统美德的正道上来,这是刻不容缓的。
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可行性
我国传统美德素材中有许多感人心弦的故事,是教育学生的最佳素材。将这些材料和思想政治课融为一体,古为今用,充分发挥仁人志士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择善而从,重塑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桥梁,势在必行。
1.课堂上滴水穿石的渗透
高中生80%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一契机,滴水穿石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发挥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思想政治必修一,讲商品的价值量,引进《项链》的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别追求虚荣,而应勤俭、朴实;而讲“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时,教育学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法手段敛取钱财那是犯罪;教学职业道德时,可以书中徐虎的先进事迹为例,分析说明职业道德的含义和意义;教学市场经济一般特征、交易原则和正当竞争时,教育学生遵守平等、诚信、尊重的原则;教学价值观和人生观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在高三政治常识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等。高中政治教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提供了许许多多的素材,关键在于“有心”和“用心”。
2.课外实践活动的渗透
课堂上,仅仅靠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为此,我们要积极创设情境,有机地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养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尚道德。我们可以开展社会调查、开展参观访问和小品表演等活动,举办搜集案例、名言、谚语、遵纪守法事例、手抄报竞赛活动等,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切实、生动、形象的道德教育。如教学国际竞争的实质时,可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报刊,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可以结合抗战胜利大阅兵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的爱国主义得到升华。
3.寓教于乐,丰富教育手段和途径
我们知道枯燥、单调、空洞的说教,其效果不会很理想,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视野也是有限的。而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将大量的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带、网络视频等用于直观教学,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得以全面彰显等。如教学正确消费观,要以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养成不攀比、不摆阔的习性。当然,教育学生树立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消费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正当消费是必要的。
审美教育的形式范文5
关键字:读写一体化;审美创造;审美形式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高科技被广泛运用,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服,越来越美好。然而,这繁华的背后,却是人们审美意蕴的丧失,审美能力的钝化。最突出的表现则是文化的机械式复制,形象的物质式包装,感官的刺激式追求。因此,当代教育也面临着极大地挑战。培养出具有个性创造力和审美想象力的人才是当代教育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学则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受教育者重获审美意蕴是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读写一体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是重获审美意蕴和培养审美感受的重要途径,是教育中审美创造的独特审美形式。
如果说艺术中的审美创造,是探讨艺术美生成奥秘的关键所在,那么它必然离不开形式,因为,没有形式就没有艺术品的本体存在。与其说是审美创造,不如说是审美形式的创造。“形式”是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他在贬损再现艺术对生活的拙劣模仿的同时,却推崇印象派画家塞尚的成功,认为“塞尚是发现’形式’这块新大陆的哥伦布”,“他创造了形式,因为只有这样做他才能获得他生存的目的――即对形式意味感的表现。”[1]符号学家卡西尔、苏珊・朗格将艺术形式归结为符号的创造。法国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将“形式”视为“在知觉中完成的审美对象的形式”,并且说,“在艺术中,形式给予意义的存在。当感性全部被形式渗透时,意义就全部呈现于感性之中”。[2]对于形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却又有同一特点,即赋予形式以本体地位。正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转动整的地球”,这个支点就是形式。
若艺术中的审美创造,只能从艺术家自身寻找根据,那么,教育中的审美创造则应从教育者、受教育者自身找根据。清人郑板桥对这一审美创造理解的非常透彻: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在郑板桥看来,画竹是一个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双重转化的动态过程。眼中之竹是客观物象的反映,胸中之竹是艺术家的酝酿与艺术构思的结晶,这是由外而内的转化过程。而手中之竹又不同于胸中之竹,是因为由内而外的转化过程中,使胸中之竹增生了新质。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想要从既定文本中获得审美经验,首先要对既定文本进行审美创造,审美创造的形式则是理解文本,获得独特情感体验的关键。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读写一体化则是重要的审美创造形式。
就教育者而言,对读写一体化的美学形式的运用集中体现在备课上。从传达的角度来看,备课实际是审美形式的一种再创造。备课不是仅仅靠心灵的直觉就能完成,它需要借助感性材料和认知途径。语文教学则是将语言作为文学材料,具有特殊性。语言艺术中的形象首先是诉诸心灵的想象中的形象。但由于语言自身的性质往往影响文本意义的实现。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备课的过程中,既要保留文本的感性特征,又不是原材料的照搬,而是传达教育者获得的审美经验。然而教育者审美经验的获得,需要借助读写这一审美形式。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反复精读,圈点勾画,并借助其他文本资料,透彻的了解笔者的创作意图,进而才能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教育者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借助已有的教学经验,设计教学方案来表达文本的审美价值。同样,受教育者想要从文本中获得情感享受,也需要借助读写一体化这一审美形式。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构建的具有诗意美和历史厚重感的语文课堂中,不是对教育者情感经验的照搬,而是在教育者情感经验的引导下,反复品读文本,通过对文本艺术性的审美创造,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激活自身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感悟,并将这独特的感悟进行文本在创造,从而获得主体内在的审美需要。
黑格尔说:“内容非他,即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转化为形式。”[3]读写一体化这种审美形式里积淀着理性内容,渗透着文本背后笔者的生活经验,人生理想与审美期待,因此是有意蕴的。借助有意蕴的的途径来学习语文,才可获得有意蕴的美学享受。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是生成的,诗意的,具有艺术性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克莱夫・贝尔著,周金环等译:艺术[M],第141、143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84年。
审美教育的形式范文6
由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审美情操也纷繁复杂,所以文化馆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必须注重群众审美兴趣差异,不断创新审美教育方式,完善审美教育内容,丰富审美教育活动,才能有效提升群众的审美能力。
1.创设审美情景,激发群众审美兴趣
想象力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基础,能够扩展群众的审美空间,激发群众的审美兴趣,使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到文化馆审美教育活动中。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或说教教育模式,导致群众在整个审美教育过程中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无法激发群众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文化馆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必须创设各种情景,如音乐情境、故事情境、影像情境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教育手段,以激活审美教育氛围,激发广大群众的审美兴趣,增强群众对审美的求知欲望,并在美的熏陶下提高自身审美观念与意识。现阶段,文化馆整体环境设计虽然充斥着各种名人名言,但是不能忽视国画、雕塑、照片对群众审美能力深远的诱导作用,通过这些美术作品,使群众得到美的升华,获取新的审美认知,并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净化群众心灵,激发群众审美情趣,对文化馆审美教育功能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营造审美环境,开展各色审美活动
文化馆是一个社会性质的文化机构,其本身具有显著的审美教育优势,能够为广大群众营造良好的审美环境。因此,文化馆审美教育工作必须面向广大群众,并给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审美环境,让群众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并使文化馆审美教育职能在群众审美能力的培养中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提高群众的审美能力,必须做好群众文化普及工作,开展各种审美活动,主要包括文学形式、美术形式、舞蹈形式、书法形式、戏剧形式、摄影形式及音乐形式等活动,能够从群众审美艺术角度出发,使社会群众对美有更加深度的了解和感知,并增强群众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开阔群众的审美视野,为美好生活创造奠定坚实基础。在开展审美活动时,必须与当地文化馆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尤其是对文化审美教育力度相对薄弱的文化馆,必须定期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审美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审美教育对象,不同层次文化馆美术教育骨干进行培训,以发挥文化馆美术教育骨干的带头作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审美教育活动中。
3.引导作品赏析,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在文化馆中,无论是美术作品,还是建筑艺术、雕塑等都蕴含者独特的美学理念和审美思想,但是在群众审美意识和观念相对缺乏情况下,人们无法体会到美术作品的美。这就要求文化馆必须加强审美教育,以帮助群众正确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及理解美,并树立正确的美丑观念,掌握美的本质。首先,引导群众从历史角度去鉴赏作品。美术史作为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每个时期所创作的美术作品,都与其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文化馆在审美教育中应引导群众用历史眼光去鉴赏作品。例如,新时期时期所创作的陶壶,其表面刻有精美的鱼纹形,现今很少有人对其发出较强审美兴趣,但在那个时期的人们对鱼纹画较为重视,并将其生活、生存希望寄托在这陶器的鱼纹画上。现今人们对鱼纹所蕴含的情感不了解,所以对图形审美情感并不浓烈。因此,文化馆在审美教育中,要积极指导群众从历史角度去欣赏,才能激发人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情感。其次,引导群众从辩证角度鉴赏作品。雕塑作为美术作品重要代表之一,常常出现在美术教材中,特别是古希腊时期的雕塑在美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例如:世界闻名的雕像著作—《米洛斯的维纳斯》,它雕塑是希腊神话中拥有美与爱的女神,充分展现出了古希腊时期人们审美观念。古希腊时期人们对人体美非常崇尚,从丰腴的身体、端庄的容貌,能够将雕塑内外美充分体现出来。在文化馆审美教育中,应指导群众去欣赏雕塑这类美术作品,使人们不仅能够从人体生理角度进行鉴赏,同时从辨证角度进行鉴赏,体会人们对内外美相互统一的追求。当群众在新生这些美术作品时,能够对这这些美术作品创作背景有所认识,拉开西方反封建主义帷幕,了解西方社会的发展革命和历史,对深刻体会到其中的美。再者,引导群众从技巧角度鉴赏作品。虽然美术作品的创作时期与形式有所差异,但是它们都由独特的创作技巧形成的。我们把中国画与西洋画进行比较,在这些作品中线条表现力、流畅性及力度都是相同的,但中国画主要以线描为主,力求表达内在美,而西洋画则以块面为主,力求表达形准,这是两者的差异所在。很多美术作品常常通过色彩来表现出明暗感,中国画主要为植物类色彩,亮度相对较差,而西洋画则为矿物质类,亮度较强。同时美术作品能够真实反映出现实社会,中国画注重的是写意,而西洋画则注重写实,两者在创作技巧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文化馆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应从创作技巧上对美术作品进行讲解,并向群众介绍各个流派的创作技巧与形式,以帮助广大群众以正确的审美方式去鉴赏不同的美术作品,有利于群众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