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摄影;文物保护;文物摄影;重要性

1 文物摄影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文物摄影应该是对历史审美认知后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数码摄影设备以文物为对象的拍摄记录,客观并再现其艺术性。

摄影在文物中的使用除了客观记录它的历史状态,也是一项艺术创作活动,要遵循以真实、美观为基础的艺术规律,要求摄影者要具备一定的文物相关知识,要理解文物本身是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反映出历史上人们改造世界的状况,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实物资料。文物所具有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公证作用,构成了文物特性的表现形式。文物摄影时有针对性地调动光线、角度、镜头,充分运用艺术手段来塑造、刻画它。对它有深刻的认知才能从作品中展现出文物的历史价值和它所要传达的信息。

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于1981年4月8《关于拍摄文物的几项暂行规定》中指出:“拍摄易损文物(如壁画、彩塑、书画、纺织品、漆器等)一律禁止使用强光灯。”灯光照片时还应注意光照时间、光源与器物的距离和灯光热度等。对光源敏感的器物类型,不应长时间光拍,否则会使绘画、织品等脱色、剥落,字迹模糊,甚至引起本身的质变。所以在测光的时候需要对文物的特性有所认知。以最快、最准确的速度拍照,从而缩短器物的光照时间。在选择灯光的时候酌情使用散光灯和聚光灯,不要是器物骤然升温或降温,这样容易使器物受到损坏。争取在初步入库时完成该器物的大部分的摄影任务,不要经常反复拍照同一器物。

z影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光线的布局以及器物的构图,在文物摄影中也同样重要,首先是光的运用就非常重要,它能使所拍摄对象呈现历史沧桑感也能使拍摄对象绚丽多姿。其次是拍摄角度的选择,十分重要,一件器物最重要的照片是正面全景照片。(如图1、如图2)作为入库级别高的藏品应用彩色胶片,拍摄彩色反转片和负片(如图3),有条件的单位对重器、珍品也可以拍录像片存档。针对具有重要的文物信息胶片,博物馆会进行电子文档备份(如图4)。

2 摄影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

2.1 文物信息的储存与展览

按着文物摄影的分类,去寻找他们的共性和个性。文物摄影可以按文物的分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古墓葬、古遗址等较大型不可移动文物摄影;另一类是陶瓷、玉器、书画等较细致、可移动的文物摄影。在文物摄影中要注意:具体的细分可大致分为这几个方面:考古摄影、古建筑摄影、石窟摄影、器物摄影。通过文物分类,可以有效地提高摄影团队的合理分工,更细化文物信息的储存和整理,为后期展览提供资料。文物的展览不仅仅是传统摆在橱窗展览的形式,更多的是互联网上的互动展览,虚拟图片360度的展现,如今影像采集、加工、输出全部基于数字技术,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发生了重要改变;文物摄影不再局限于影像工作本身,参与并推动了文博单位的数字化、信息化工作。

2.2 数位宝库的多元化运用

通过文物摄影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把文物这个历史文化艺术品进行了数字化录入,形成了丰富庞大的资料库,是博物馆典藏资源集合的基础,加以延伸出更广博的交叉应用,成为21世纪研究的利器。例如,的资料库包含故宫器物典藏资料检索系统、故宫书画典藏资料检索系统、清代文献档册目录、善本古籍资料库等,展现了故宫器物、书画、图书文献等丰富的典藏。在数位计划多管齐下整合丰富资源、无限延伸文物的附加值,从典藏资料库、主题网站、多媒体互动光碟与展示、文物衍生产品的运用等。而这些都基于摄影技术在文物上的使用,发挥了文物的价值。利用新媒体对群众经行宣传教育和推广。以数位典藏的资源为数位学习的素材,建立起博物馆数位学习示范中心、数位学习平台,并开发内容教材,提供同步或混合线上教学功能。深入浅出的通过图片了解文物的制作、鉴赏、修复等保护的方法,而非传统拿实物出来比画,更好地延续文物的寿命。

2.3 文化遗产写实的记录

随着国家对历史古迹、文物等历史遗产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文博行业,但是由于传统艺人的大量流失,很多传统技术没有沿传下来。而传统修复技术的局限性,大量的文物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护,很多考古发现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被破坏,基于这些因素,摄影在文物保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快速有效地记录被发现的原始状态,更好地为后人研究和复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的推进,文物摄影也包含了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拍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人心,即使实物形态的文物消失,摄影影像的留存也可以留住那短暂的美好瞬间,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键之一,是文化遗产深入人心的好方法。

2.4 辅助鉴定依据及印刷

由于近年来文物作伪严重,结合科技发展,很多企业正在研究怎样通过仪器鉴定真伪。现在中国的雅昌艺术网、江苏省文交所以及南京国典艺术保真有限公司等企业,利用摄影技术,记录每一张书画作品的特征,通过每一个放大的信息点去记录,以辅助鉴定。同时日本的二玄出版社由于运用了高精的仪器设备和仿真的宣纸对文物进行再记录再印刷,起到了再传播再保护的功能。更好的帮助人们对文物进行复制和保护。所以,文物摄影实际上是运用多重的摄影技术和技巧,才能达到高度的“传神”效果,并不是单纯的记录式的翻版。

3 文物摄影的应用价值

3.1 艺术价值

人们一般认为文物摄影只是客观记录艺术品的写真造型,而却忽视了,其实我们在遵循古人的艺术杰出作品的时候还在经行二次艺术传播。作为一个文物摄影工作者,必须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认知、熟练运用现代化摄影记录设备和技法,了解古人和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展现完美的摄影作品。

3.2 市场价值

首先是由文物摄影引申而来的3D修复技术,它可以更便利、更快捷替代现今石膏树脂修复的可能性。其次,国家重视传统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当今掀起了第三次收藏热,大小拍卖行竞相举槌拍卖文物艺术品,艺术品图录成千上万的印刷出版,这使得文物摄影拓展了博物馆之外的另一个潜力巨大的应用市场。以及现在各种微拍等,都需要有好的文物摄影作品为基础,去吸引投资爱好者的眼光,进行更好的宣传。减少文物在搬动中遭受损伤的可能性,从而为文物保护带来了便利。

参考文献:

[1] 赵广田.文物摄影概论[M].甘肃文化出版社.

[2] 王芬,陈淑卿.考古摄影实验教材[M].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管理;措施;问题

文物博物馆是开放的场所,所以如何进行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对于博物馆来说是重要的课题。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只有在整理的过程中,供人们赏鉴的过程中,更加仔细的进行管理,才能避免文物遭受损失。在博物馆的管理中,不仅要注意避免文物的虫蛀、破损等损失,更要注意加强人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尽可能的保护文物完整性,也让其实现自我价值。

1 文物保护重要性

文化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都是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文物也更加的具有意义,可以让人们对于国家的文化历程更加了解。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人们社会经济在不断进步,相对的,当人们了解了文物的重要性,盗窃手段也在不断跟随着科技在进步,人们在与盗窃者的斗智斗勇中,需要不断跟随科技脚步,加强博物馆管理的技术,并且要提高人们的管理意识,加强政府对于文物保护的注重性,也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也能让文物博物馆的管理技术更加先进。

2 文物博物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意识薄弱

在很多的文物博物馆中,管理人员对于博物馆管理并不具有积极性,在工作过程中,更多的是按部就班的管理行为,并不会主动提出改进办法,对于文物重要性也并不了解。政府在文物博物馆的管理上,法律法规并不多,相对政策也并不完,对于文物保护方式或有提及,但是对于博物馆管理人员却并未有什么要求,政府对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所以就会造成,博物馆管理人员对于文物管理管理的意识也薄弱。

2.2 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不断前行,科学技术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在文物博物馆的管理上,管理手段并未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很多博物馆的管理设备依旧是旧设备,导致文物安放的环境并不适合储存文物。落后的管理设施,不能满足文物适应存放的湿度、温度,这样就会对文物造成伤害,损害文物的使用年限。

2.3 管理水平比较低

管理人员自身水平较低,管理设施的落后,都造成博物馆管理水平的地下。在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的情况下,博物馆并不能指定适合文物存放的条件。在很多大城市,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尚不能达到很高水平,中小城市的博物馆在管理上水平就更加落后。博物馆作为不盈利的公益性单位,并不能为管理人员提供更高工资,就造成了专业人才并不满足薪资待遇,能接受薪资待遇的管理人员却不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也就造成了博物馆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对于文物保护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3 提高博物馆文物管理水平的措施

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博物馆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针对当前博物馆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还要使工作人员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对管理机制进行优化与完善,还要引进先进的设备,这样才能保证文物展览环境的优质性,才能避免文物受到破坏或者出现破损。

3.1 规范博物馆的基本操作流程,加强管理意识

《文物保护法》对馆藏文物的规定有十一条,但如何来管理这些文物却也只有总体的规定,如“必须区分文物等级,设置藏品档案,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而没有具体的操作流程。对于每个博物馆,都应有一套规范的基本操作流程,并根据各馆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文物的保护管理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也是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其基本操作流程有:藏品来源、移交入馆、馆内清理、入库、库内整理。在馆内,通过规范这一基本操作流程,使得馆内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文物管理保护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应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奖惩机制,双管齐下,加强其管理意识。

3.2 引入先进计算机设备,使管理工作数字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博物馆管理也提供了更多的方向,如果可以更好的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引进计算机进行文物管理,可以使文物的整理更加具有规范化,对于文物的管理也能更加具有实时性以及有序性。计算机形成的大的文物资料数据库,可以容纳更多的文物信息,对于文物资料查找也更加便捷,也能增加文物的信息传播性,提高文物资源利用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引入先进计算机设备,使管理工作数字化,充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是改善文物管理的重要途径。文物的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文物信息的数据化管理体系。利用计算机的各种多媒体技术,把馆藏文物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料信息,准确、系统、多角度地进行存储备份,提供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

3.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聘用相关专家相结合

管理人员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管理人员,承担着文物保护的重要职责,也要负责日常的文物整理、借阅、收集等许多工作,如果管理人员能更好的进行文物的归档整理,借阅传播,就可以让文物的利用率更高,保护程度也会更好。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可以更好的不断提升自己能力,增强文物鉴赏能力,加强文物保护知识,对于博物馆管理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文物保护也有重要价值。

文物保护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其受到损害的过程,是一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在目前人才匮乏的条件下,政府和文物市场开发部门应加强合作,通过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来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不仅如此,还应做到既能够吸引人才又能够留住人才,并积极对原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尽快达到文物保护工作的要求。此外,还可以采用聘用方式,聘用经验丰富、知识渊博、能力强的人才担任文物保护的重要工作。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合聘用相关专家相结合,不仅能够缓解文物保护人才匮乏的现状,保证博物馆的正常运作,还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

4 结论

文物博物馆的管理相对图书馆管理需要更加谨慎、严格,只有管理人员具有更高的管理意识,管理技术紧随潮流、与时俱进才能让文物博物馆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才更加能保证文物的安全,也能让文物存留时间更长,更加能发挥价值,传播文化历史,也更加有利于建设现代文明。

参考文献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现状;对策

历史文物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无论价值高低都理应对其进行合理保护。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因此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目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存在着问题。尤其是基层文物保护的工作面临着各种难题,例如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活动资金以及专业人员不足、体制的制约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

一、基层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法律法规的制定在不同的方面取得了成果。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有0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但是这部法律对于具体工作的指导性不强,属于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操作性不强。这使得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在执行中力量较为薄弱,只能在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公安部门的帮助下完成工作。除此之外,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还影响到文物市场管理的工作,使得文物市场管理工作执法依据缺乏,导致文物保护不力。举例来说,文物经营依据相关法律必须得到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才可以经营,否则便可归为违法行为。而实际上文物经营多是在充满假冒、伪造品的自发性文物市场中进行,文物倒卖通常暗地进行,使得经营属性不明,基层文物部门也难以进行管理。

(二)文物保护体制不科学,经费不足

文物保护工作需要相应的合理体制来保证,然而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机构的设置以及工作人员的配置都有着一定问题,体制不科学。文物保护机构在基层县市属于文化部门中的二级单位,上级文化管理的相关部门拥有管理权和决定权,但是这些部门并不具体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因而在文物保护时,文物保护部门需要向对文物保护工作并不熟悉的上级部门汇报,这样的情况往往造成文物保护工作不及时。这样的机构设置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形成了严重制约。另外,在工作人员的配置方面,由于基层文物单位属于事业单位,体制落后,编制不足影响了人才吸收,而冗余人员过多影响工作效率。目前基层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方面的差别极大,而且存在部分专业不对口,而且没有受过文物管理培训的人员。另外经费投入方面也有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当地的政府财政部门来提供基层文物保护的经费。但是地方政府的经费有限,对基层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使得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三)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不足

由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只依靠相关部门的工作只能保护极其有限的一部分文物,更多的需要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帮助。然而目前,由于文物保护的相关宣传活动不到位,我国公众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严重不足,甚至根本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在接触到具体文物时不能对其进行保护,反而试图在其中谋取利益,导致文物的流失和损毁。

(四)经济开发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矛盾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因此对其它方面的工作有所忽略。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由于经济建设工作需要利用和开发土地,就使得很多的古宅古屋面临着毁坏的命运,这样的情况下文物保护工作往往让步于经济发展。文物保护机构没有权力以及相应的能力去进行文物保护。

二、改进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策略

(一)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由于文物保护法规的不完善而对文物保护工作造成的困境十分明显。因此,应该努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创建在新形势下极具意义,是文物保护法制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立法部门与文物部门应该共同努力,探讨协作,尽可能快的完成与文物保护法相匹配的各项操作性强的具体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改进法律法规的内容,使之与实际工作相适应,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对其进行合理安排,充分落实具体的文物保护工作。

(二)改进管理体制,加大经费的投入

文物管理保护部门的体制应该进行改革,精简机构,遣散专业素质低下的工作人员,把工作岗位留给真正能在文物保护中发挥作用的专业人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有着一定要求,因此除了选拔专业人才补充到文物保护部门之外,还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准备专业的人才队伍。除此之外,还应该给予文物管理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上的决策权和相应的执法权力,以便落实文物保护的工作。同时在经费投入方面,地方财政部门要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加大对文物保护的财政支出,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充足的活动经费,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利用这些资金改善相关工作者的办公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保护,人人有责。做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帮助和支持。要想让社会公众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帮助,就必须开展相关的文物保护宣传活动来提高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文物保护的宣传活动要从政府部门内部到社会各层全面开展,广泛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可以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来对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新闻报道、网络等手段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

(四)正确处理经济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文物的保护,是为了让其价值最大化,实质上也是一种开发行为。因此,文物保护工作不能单纯的进行保护,要结合具体实际,对其进行适度的经济开发,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努力达到有效保护文物、合理利用文物以及加强文物管理的工作目标。三、结语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各方条件的配合,解决阻碍文物保护的各项难题。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制定、管理体制革新,还是开展宣传等活动都会对文物保护工作产生促进效果,只有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才能将基层文物保护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瑞林.试谈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困境及对策[J].菏泽学院学报,2013(1).

[2]贾国民.浅谈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20).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文物;保护;监督管理

一、文物的保护

想要对文物保护进行定义和内涵确定,至少要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首先,要对文物保护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确定;其次,有关于文物保护所有的研究方法必须要熟识掌握;再次,对于文物保护研究的目的要有清楚的认识。文物 保护最终的目的则是如何将依存保存下来,并且利用起来。文物属于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承载着人类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现今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视,想要把文物古迹长期的保留下来。但是在文物保护的原则上,国内外学术界始终不能统一,在成了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某些时候还会有“保护性破坏”的现象出现。

1、文物保护的内容

文物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产物,从物质的角度来讲,文物由诸多材料构成,所以文物属于物质范畴。所有物质都在内部进行着永无休止的运动,期间外因又会其作用,物质本身就会出现许多物理和化学上的性质变化,物质原 本的结构和性能也会发生改变,物质材料会逐渐老化、出现变质甚至发生毁灭,文物也包括其中。换句话说,文物保护就是对破坏文物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从而在保护文物的技术方面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标准。

2、文物保护科的方法

文物保护在过去的话,把工作的侧重点单放在了经验总结和技术修复上面,没有详细地对学科基础理论进行研究,所以现在一直在这方面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阻碍的作用。文物保护这一概念里,“保护” 这个词具有着双重含义:首先,要对环境 进行严格控制,这样就可以把因为环境因素而引发的文物材料老化变质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就文物自身材质来说,要采取一些人为手段,使文物保持稳定状态:再次,如果采用了上述方法都没有效果时,为了防止文物 继续老化变质,就很有必要对文物来进行修复处理,重新使其组成材料恢复稳定状态。所以,文物保护不仅是科学,更是技术,它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文物保存环境研究首先要对一点进行明确,文物保护学中的环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一切可以对文物产生影响的外界因素外界素,都可以归纳到文物保存环境的研究范围里。文物保存环境研究的任务是对各种途径,方式、规律展开研究,这样有利于合理措施的制定实施,把环境因素对文物 的影响降到最小值。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文物保护所讲的环境包括了一个很大的范围,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只是属于其中的一小部分。在文物保存环境研究中,有以下内容需要进行强调: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过程里,许多外界因素会对 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物材料的耐老化性能会逐渐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比如说,光辐射可能对任何遭受辐射的物品表面造成损害,表面对于文物来说是最重要的精华所在,但是也不可能我们把所有的文物都放到暗无天日的环境里进行保存,那么文物也就失去了利用和研究的价值。对文物进行保护的目的所在就是利用文物,如果不去利用,只是单纯保护,那么开展文物的保护工作,甚至于文物本身的存在都会失去意义。对于文物进行的利用一定要做到有效和合理。同所有事物都要面临客观规律一样,文物材料同样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就算是达到理想的保存状态,材料还是会逐渐发生自然老化。与此同时,我们更要看到的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老化与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是完全相符的,材料 的老化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我们也并不是没有丝毫办法可言,在文物材料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一些人为的主动措施来使老化的过程变缓,一定程度上对文物的使用时间进行延长。

(2)文物材料的研究外界环境因素给文物材料老化变质只能算提供了部分条件,文物能不能长期被保存下来,构成文物的材料性质才是关键点。对文物材料进行研究,就是要应用物理领域、化学领域、生物领域的研究方法来对文物材料的组成成分、性质进行研究,这样可以清楚地了解材料的老化过程,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止老化的措施,给文物的科学保护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文物修复技术研究文物的修复工作,涵盖了两个方面:第一是指针对出土时已经破碎不堪的文物,为了将其进行利用而完成的修复工作,又叫作修整复原;第二是指为了对文物进行保护开展的修复。如果文物材料呈现极快的老化速度、并且程度也很严重时,再不对其实施修复措施,更可能无法保存甚至毁 灭,此时就一定要实施修复措施来对文物存在的时间进行延长。修复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文物更长时间地、更好地保存下来。文物修复技术也包括两方面,一是修复材料、二是修复工艺研究。目的是为了将破损文物的原貌尽可能进行恢复,同时开发和研制新型的修复材料。

二、文物的监管

文物的鉴管,就是保护的过程中,所谓的安全监督的管理工作。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人为地 毁损灭失,就无法呈现原貌。任何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遗迹等文物,是不可再复制、生产、创造出 来的。退一步而言,为了鉴赏、文化交流、展览等需要而仿制出来的所谓文物,已然不是 具有时代性、不可替代性的原始文物,而是赝品、复制品,其隐含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文物自身蕴含的价值与意义难以估量,这无疑折射出文物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为此,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相关的规定,同时在我国刑法典里专门设立了妨害文物管理罪内容,它们共同组成了保护文物安全的监督管理法律屏障。

1、文物监管所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文物在我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中国文化的丰富源泉。它既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又能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进中外人民友谊。它的积极作用无法一一列举。但是,我国对文物的保护尚有缺失,有关文物的监管方面存在一些缺憾与不足。只要表现为:(1)文物犯罪猖獗,(2)文物监管的法律机制尚不完备,(3)文物监管制度尚存漏洞。

2、保障文物安全的监管对策

针对我国文物安全监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文物安全监管工作并不仅仅限于运用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手段,还应该运用行政、经济、教育、技术等综合性措施,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地全面铺开。因为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文物进行监督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协调发展,尽最大可能保持文物的原状,并使之延续后代。对此,我们的主要工作为:(1)完善文物安全的立法保护,(2)扩大文物知识的宣传,(3)强化文物部门的行政职责。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范文5

为加强全市田野文物保护工作,确保文物安全,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田野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政办〔20**〕12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田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田野文物是我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保护、利用田野文物,对繁荣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市具有重要意义。各乡(镇、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对国家、民族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障经费,搞好督促检查,实行综合治理,严格责任追究,不断提高田野文物保护、管理水平,确保文物安全。

二、认真做好田野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要动员和吸纳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努力构建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体制。各乡(镇、区)和市文物部门要做好基础工作,不断探索有效保护田野文物的新方法、新举措。进一步加强田野文物保护机构队伍建设,**遗址、**陵和**太子碑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设置专门保护机构,其他田野文物要设置专门保护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配备与保护任务相适应的保卫人员和法定防卫器械。充分发挥“市、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的作用,健全完善田野文物安全规章制度,加强业余文物保护员队伍建设,落实田野文物安全保护责任,加强巡逻,昼夜看护。科学合理划分田野文物安全重点防范区域,建立安全保护站、点,督促、检查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市公安部门要在重点国家级文保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加强治安防控,确保文物安全。

三、完善田野文物安全防范措施。各乡(镇、区)要充分发挥基层治保组织的作用,把田野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市文物部门要不断完善田野文物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推进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对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田野文物,特别是古墓葬、石刻文物集中区以及文物考古发掘工地,所在乡(镇、区)和市文物、公安等部门要完善警地联防、联建、联治、联动的文物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区域、要害部位和重要目标的巡逻防控,防止各类文物案件发生。对分布零散、不符合安全保管条件的田野石刻文物,经批准后要集中保管,并加快零散石刻文物保护研究整理基地建设。要积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推进田野文物技术防范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现代综合防范体系。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博物馆 文物 文物保护 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E933.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160-01

文物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象征,是先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遗产,为了我们探索历史,发展文化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来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每个公民对保护文物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如今很多人却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一些文物保护机构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文物的流失和损坏,对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行了阻碍。

一、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

(一)文物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文物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文物也是文化最直接的表现,所以发展文化事业离不开对文物的研究。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中华民族的具有悠久历史,各种文物数不胜数,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指示》等条例规定,需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国家对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视程度,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

(二)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我国是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众多,保护这些文物有助于我国的科学研究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事业在经济的发展中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反之经济发展对文化事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发展经济时,要有效的发挥文物的作用,同时也要加强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二、目前文物保护和管理的现状

(一)对文物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力度不到位。国家为了文物保护和管理,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却在实际执行中,很多地区政府及相关保护机构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法规和政策的重要性,不少人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流程处理事件,甚至个别部门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擅自决定,从而导致文物破坏,另外一些地区为了发展经济私自对文物密集地区进行建筑施工,导致文物损坏。

(二)加强文物损坏维修。在一些损坏的文物中,大部分损坏的文物是文物建筑,它们因为常年失修,又经过风雨,导致损坏程度相当严重,甚至有些文物建筑面临着倒塌的情况,导致这些情况的发生;当然个别地区为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在文物建筑区域建筑住房,吸引购买者,促使文物建筑进一步破坏,虽公示将文物建筑进行了迁移,在迁移过程中势必造成文物的损坏。当然除了文物建筑,其他类型的文物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皆是因为文物维修不及时。

(三)博物馆是文物保护的殿堂。博物馆对文物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许多博物馆建设力度不够,问题多,其主要表现在经费不足。博物馆的经费一般来源于国家或政府财政拨款,这些款项仅能满足博物馆日常维护及员工工资,使博物馆无法开展对文物保护工作相关活动,更没有可能去征集文物,所以博物馆没有游客,这样使博物馆资金短缺,导致这样恶性循环。此外,由于博物馆资金缺乏,流失了不少的人才,降低了博物馆整理水平。

三、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光靠文物部门的力量还不行,更主要的是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因此要深入开展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增强全社会的文物意识与文物保护的法制观念。文物宣传工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在当地报纸、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媒体上刊、播介绍当地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重要文物保护点的资料及录像,也可将当地的文物资源图文并茂地编辑成册,免费向群众发放,使广大群众了解当地文物事业的发展情况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同时也可编辑专题宣传片,或在中央一级媒体投放,或向海外宣传,以吸引境内外客商前来投资,为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共同努力奋斗。

(二)加强法制法规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首先必须要有完善法制法规体系,而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必须要适应文物事业内部及外部的发展变化,并能体现中国独特文化背景和传统,又能与国外成功的文物保护法规和机制相结合的需要。因此,通过完善的法制法规建设,有利于文物保护工作。

(三)加强博物馆的建设。加大对博物馆的建设力度,对博物馆的资金进行确保,可以使其有很多的资金征集文物开展活动,并且培养高水平人才,使博物馆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也发挥了博物馆的作用。国家应对博物馆进行评估,评选重点,扶持代表国家水平及形象的博物馆,促使其在行业、区域起到示范作用,这样才能带动博物馆发展及整体水平,从而带动文物保护等事宜的发展。

(四)加强文物的维修和管理。文物是经过漫长的风吹雨淋之后才保存下来,特别是建筑类的文物,破坏程度严重,所以需要当地政府部门或文物保护机构加强文物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并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查、检测,防止文物彻底损坏,同时应该培养高水平人才,制定科学的管理体制,科学化的管理文物。?用于当地的文物保护工作。但有些地区受财力影响,所投入资金对文物保护工作单位的日常管理和量大面广的文物保护点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致使许多急需维修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因无资金而无法实施抢救维修保护。特别是一些地区在进行城市改造或基本建设中,文物受损情况相当严重,抢救清理、保护维修任务更为突出,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大。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地区文物保护规划,每年从财政经费中,预算安排一定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使濒临损毁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逐步得到抢救性维修和保护。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文物是文化的象征,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拥有大量文物,文物遭受到了破坏,因文物的保护工作不到位,所以促使我们必须制定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去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确保更多的文物以“不改变原状”保存下来,提高我国文化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袁 铭.论如何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J].大观周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