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科学现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界的科学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界的科学现象

自然界的科学现象范文1

关键词:自然;人;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045-02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之一,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在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毫无疑问,这些讨论的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为我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反思和支持。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环境问题频发,自然灾害不断,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突显,这些都更加需要从理论上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进行再探索和再研究,并努力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案和具体措施。

一、人依赖于自然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来源于自然界。人的出现是自然界中生命不断发展演化的一个新阶段,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永远不能脱离自然。

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与自然界发生一定的关系,要想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人们就必须从自然界中摄取能量,人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界,是离不开自然界的。自然界能够为人类提供生存所必需的阳光、空气、水和物质能量。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不仅仅满足人们肉体的基本需求,而且自然界作为客观对象也是人们思想活动产生的来源,是人的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界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个人生活在自然之中,总是受一定地理、气候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当然,不同的自然条件生活下的个人会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存在着各种差别,并且是随着自然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产生变更的。

在人类产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很不完备,人们并不能够了解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面对大自然,人们是一种敬畏赞叹和绝对崇尚的心理,对发生的自然现象也不能做出科学判断,于是便诉诸于主观臆造和鬼神传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1]81-82

二、人能够改造自然

人生活在自然中,从自然界中掘取维持自己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原料,但是这些从自然中取之而来的物质原料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生活的多种不同需求,人们便会在自然物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改变物的自然状态,使之更符合人们生活的需求,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就把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了。动物的一切活动只是本能使然,它们的能力是完全定型的,而人则不同,人是有自由的可发展的空间的。

人们改变自然物的形态以满足自身需求的活动即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参与社会实践。人通过劳动建立了自己和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在这种对象性关系中人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本性。人们从事的劳动内在的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使人具有了自然性,给自然界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有了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分;另一方面,任何改造自然的活动都不是可以孤立进行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从而使人产生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人具有了社会性,是社会化了的人。这样,通过从事劳动人成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

自然界是人们主要的实践对象。在从事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人们能够逐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提高自己适应新事物和学习新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将自己在头脑中构想的事物通过实践变成现实,还能够在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想出自然界未有之物。此外,人的意志力、持久力和耐力也因个人从事活动的不同以及自身条件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发现自然界运动的规律,利用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为自身服务,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实践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劳动经验的积累,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

一阶段,与人类完全敬畏和崇尚自然界不同,自然物成为由人们支配和改造的对象。直至今日,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丰厚的硕果: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科技成果日新月异,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并继续研究着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人们也只有不断探索自然的奥秘,认识自然的规律,才能减少自己在从事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更加合理的利用自然界有限的能源,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是处于相互对立的两极,不是人们征服或者最终战胜自然,人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也不应该是战胜的关系,人们从事改造自然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以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为前提的,人类所做的应该是探索自然的奥秘以推动自身更好的发展,而不是破坏自然仅仅只为满足自身的私欲,应该始终能够意识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依附于自然的。人类虽然较之其他动物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人必须依存于自然,与自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类必须在自然环境中才能够生存,自然界没有人可以继续依照它固有的规律运行,但是人不行,人离开自然界就无法生存,不能存活。所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人类首先应该做的是正确找准自己的位置,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对于自然界中可以被人们改造和利用的部分,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利用的效率,而自然界那些不能改变和破坏的部分,人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使其保持原貌,否则,自然界将以它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人类的行动做出反应。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多,但是人与自然的各种问题也就逐步显现。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383的确如此,为追逐经济利益肆意的滥砍滥伐,造成森林覆被面逐年减少;耕地面积缩小造成的粮食短缺、过度开采造成的矿产资源短缺、水源污染水源紧缺、破坏植被导致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动植物多样性减少、废气污染导致臭氧层空洞乃至太空垃圾导致的太空污染等等,这些无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必须深刻反思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系列的纲领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人们对于这一问题达成了基本的共识。“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2]383-384也就是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绝不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现,而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正确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只是生存在自然界中的一员,是与其他生存在自然中的成员公平存在的,因此,也应该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始终明确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面对我国的复杂国情和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应该具体的分析。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谓是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应当注意到的是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不断增大和活动强度的不断增加,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压力却已近乎达到极限,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矛盾增加、社会存在着以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金钱至上和金钱崇拜的个人观,这焉能说与人们不断向大自然无限制的索取无关?不是过度开发利用自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紧张矛盾激化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总之,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不协调,这严重威胁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对于已经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我们不应该逃避和隐藏,而应该直视它面对它,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它,在正视问题的基础上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我们应该实现观念上的彻底转变,改变那些认为人类无所不能、人类征服自然的论调,树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有在理论上深化对自然规律性的认识,在实践中才能按照自然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双重标准去改造自然,才能避免对自然界的盲目改造和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才能实现人与自

然的和谐相处,并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为人类的生存和自由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次,观念上的转变并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并不能够解决问题,还需要以法律和政策作为坚强的后盾。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法律法规,也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力度还应该加强。一方面,在一些重要领域如动植物种类安全、环境技术的标准等仍然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因此,应加强立法工作,确保在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这是重要的前提。另一方面,对已经存在的环境法规应该根据现实的发展需要适时的做出调整,还应该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更加细致的规范,以保证法律法规能够起到实际的作用。此外,最重要的是,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从事活动,保证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还要注意把法律手段与其他手段相互结合起来,以行政、经济等手段为辅助,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全社会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法治观念,积极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

总而言之,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依赖于自然,是不能离开自然而单独存在的,人们能够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界的规律为自身服务,但是人们并不能为所欲为的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必须努力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寻求最和谐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最终形成整个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自然界的科学现象范文2

属于。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基础科学和医学、农学、气象学、材料学等应用科学,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经验即生产斗争经验的总结,它的发展取决于生产的发展。

自然科学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自然科学的最重要的两个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推理。由对自然的观察和逻辑推理自然科学可以引导出大自然中的规律。假如观察的现象与规律的预言不同,那么要么是因为观察中有错误,要么是因为至此为止被认为是正确的规律是错误的,超自然因素不存在考虑之中。

(来源:文章屋网 )

自然界的科学现象范文3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科学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69-001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作为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启蒙的基本学科,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下就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1.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到处蕴涵着“自然是由物质组成的”、 “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等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这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科学自然观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极好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发掘教材,按低、中、高年级三个层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在低年级段,通过教材提供的各种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水和空气,天气的阴晴雨雪,太阳的东升西落等,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有机渗透,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自然界及其各种自然事物与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科学、探索大自然的求知欲。

在中年级教学中,重点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不要简单地把“运动”“变化”等概念硬“塞”给学生,而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自然知识、感受自然世界的同时,更多地认识和关注自然界的变化,丰富感性认识,积累感性经验,促进科学自然观的逐步形成。

到了高年级,则重点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教育。在科学教材中,既有探索自然界物质是相互联系的内容,也有探索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和科学自然观的有机渗透,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自然变化规律,并自然而然地明确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遵循自然界规律去开发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道理。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本科学方法

实践,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指出“不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好学生。”科学课所特有的学科特点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各种自然观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多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认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的要求对研究客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以及有关的实验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的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素养基础。

2.1从具体的认识活动来说,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如在观察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等。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验方面,训练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一起,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训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2从基本的认识过程来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字上下工夫,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程序的训练。科学方法是从事学科探究活动所必须采用的一些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真实本领,就能在自然探索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科学新知、发展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3.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学生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让他们在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1激发探究欲望。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动、好奇,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易于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或其它自然现象的新奇性所吸引,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研究学生,要蹲下来看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形象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3.2创设探究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都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和深入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自然界的科学现象范文4

讲“天人之际”首先必须讲“天”,但“天”究竟是什么?历来有争议。在《易传》中,明显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天”或者是神,或者是自然界。但是从《易传》各篇的论述来看,答案似乎是明确的。

《易传》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如果天、地相对而言,天泛指地面以上的整个天空,如果再分而言之,大体上又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当时人们所能观察到的宇宙空间,似与天文学、宇宙学有关;一是指地球以上的大气层,似与气象学有关。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易传》中都有论述,前者如日、月、星、辰,后者如风、雷、雨、露,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易传》在谈到“天”之诸象时,都与生命现象有关,如“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乾·彖传》)、“天地变化,草木番”(《坤·文言》)。如果天、地合而言之,则常常以“天”代表天、地,亦即代表整个自然界。在《易传》看来,天地间的万物皆“统”之于天,地与天相辅相成,不可缺一,但地毕竟“顺承天”,因此,天能够代表天地自然界。以天为最高神的思想,在《易传》中已经基本上没有了。

地与天相对而言,指人类和一切生命生存于其上的大地,它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家园。没有任何一种生命是能够离开大地的,天空中飞鸟也不例外。天地乾坤如此重要,所以《易传》称之为“易之门”,“易之蕴”,从这个意义上讲,“周易”就是讲天地自然界的,天地自然界即是“易”之所蕴涵,这是一个分析的命题。正如《系辞上》所说:“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易传》不仅用天、地代表自然界(亦可称为宇宙自然界),而且看到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意义,这才是《易传》“自然观”的特点。它是从人的生命存在出发去理解自然界的。乾卦之《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卦之《象传》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万物的生命来源于天,生成于地,正因为如此,《说卦传》将乾、坤二卦视为父母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这所谓“父母”,是指宇宙自然界这个大父母,不是指人类家庭中的父母,是讲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是讲人类自身的血缘关系。当然,这里的父、母二字是从人类引伸而来的,因此有人说《易传》对自然界的看法是一种“拟人化”、“移情说”,并进而归结为原始神秘主义。

我们说,这种比拟确实具有某种“原始性”,因为它是从人类生命的最原始、最初始的根源而言的,但是如果把这说成是人与自然混而不分的神秘主义,则是有问题的。因为《易传》不仅明确区分了人与天地,提出了著名的“三材”学说(下面还要讨论),而且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易传》讲天人关系,常常用比拟的方法,(“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比类”、“拟议”等等),这里有深刻的哲学道理,并非一般的自然哲学语言或认识沦的逻辑语言所能说明。因为它处处都关心生命问题,关心人的问题,讲自然界也是从人与自然界的生命关系立论的,不是将自然界单纯地看作一个“对象”。

在《易传》看来,人与自然界本来是统一的,不能分离。人类离了自然界,还有什么生命?自然界离了人类,还有什么意义?乾、坤二卦是代表天、地的,天地本是以发育生长万物为功能。天之大,具有无限性、永恒性,所谓“天地之道恒久不息”,就是形容其无限永恒之意义的。在现代宇宙学的发展中,有些学者提出宇宙是“有限”的,这种学说如果成立,那也是自然科学的问题,并不妨碍天对人而言具有无限性意义。所谓“万物资始”,是说明万物生命是由天而来的,天就是生命之源。地之厚,能够“生物”,也能够“载物”,是一切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础。所谓“万物资生”,就是说明万物的生命是由地而生成的。在这个意:上,并且仅仅在这个意义上《易传》将天地比之为父母,并没有其他任何神秘的意义。所谓“称乎父”、“称乎母”,只是说在发育生长万物的意义上,天可“称”之为父,地可“称”之为母,父母只是个“称呼”,并不是说天地是真父母。人们说,“大地是人类的母亲”,这不只是文学语言,也是真正的哲学语言。可见,称天地为父母,是有哲学意义的,人类生命确乎是由天地自然界经予的,人对自然界有一种崇敬之心,这是毫不奇怪的,奇怪的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生命,反而傲视自然,以为自己了不起。

这样看来,人作为天之所“始”,地之所“生”,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一部分,确实与其他万物不同,因为人是有理性的,在自然界有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这正是《易传》所特别强调的,也是《易传》哲学的特殊意义之所在。《系辞传》与《说卦传》都讲到“三材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视为“三材”,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足以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所谓“材”,不只是材质、材料,而且指才能。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没有人之道?天之道在“始万物”,地之道在“生万物”,那么,人之道又是什么?所有这些,都是《易传》所要讲座的问题。其结论就是,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这是就卦象卦位而言的。“周易”是由卦组成的,每一卦都有六爻,每两个爻组成一“材”,共有三材,即代表天、地、人。对“易”卦的这种解释,意在说明,“周易”就是讲天、地、人三材之道的,进而言之,是讲人与天地自然界的关系问题的。这反映了《系辞》作者对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作用之极端重视,三材并列而人居其一,说明人的地位是很高的。

但是《系辞传》虽提出了“三材”,却没有说明“三材之道”是什么,《说卦传》回答了这个问题。(由此或可说明《系辞下》与《说卦传》的先后问题,即先有《系辞下》而后有《说卦传》;当然也不排除相反的可能性,即先有《说卦传》说明“三材之道”,后来的《系辞下》不必再说了。这类问题只是顺便说说,不在本文讨论之列。)《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材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说卦传》指明“三材之道”的实际内容,不仅发挥了《易经》思想,而且概括了《易传》各篇的基本精神。

天、地、人三者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则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在这一点上,天、地、人真正统一起来了。

阴阳作为天之道,是两种普遍的要素或成分,同时又是两种最基本的功能或作用。正是这两种要素及其作用推动了自然界的一切变化,产生了一切生命。《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就是对阴阳普遍性意义的认识。在中国哲学中,阴阳可用来解释一切现象,因此有人称之为“阴阳模式”。但阴阳的根本意义是说明生命的,不是说明无生命的自然界的,是生成论的,不是机械论的,因此它和一般所说的正负还不完全一样。柔刚显然是同阴阳对应的,但阴阳是无形的,多以气言之,故为天之道,柔刚则是有形的,多以形言之,故为地之道。大地上的万物多是有形的,可以感觉到,触摸到,故以柔刚概括之,有些则是就其性能而言的,即具有刚柔之性、现代科学与哲学所说的“刚性材料”与之也有相近的意思。石是刚的,土是柔的,火是刚的,水是柔的,但这些东西及其性能与生命并不是毫无关系,在《易传》看来,它们恰恰是生命存在的条件或基础。

仁义则是就人而言的,只有人才有仁义,也只有人才能尽其仁义而“成物”。所谓“顺性命之理”,就是指人而言的,但“性命之理”,就其根源而言,又是与阴阳、刚柔有联系的,这种联系正是从生命的意义上说的。天地能生物,所生之物便有性命,便足以与天地并立而为三,这正是由人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这里有一种“进化”的无穷过程,这种过程具有道德目的性意义,就是说,自然界的生成变化是向着一个有秩化的目的进行的,人的仁义之性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对此《序卦传》进行了系统说明。“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很清楚,自然界的万物是由天地“生”出来的,这种生成是由低向高发展的,《序卦传》还描述了这一过程的顺序,即:“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这可说是万物生成与人类进化的一幅自然历史图画。“万物”是指一切存在物,包括有生命与无生命之物,而以无生命之物为主。“男女”则是指有生命之物,不只是指人类,雌雄、牝牡皆用“男女”代表。“男女”也就是“阴阳”。由此往后,才有夫妇、父子、君臣等家庭、社会关系,由此便有仁义之性,礼义之措。这里重要的是,人的仁义与天地之阴阳、柔刚是一种生命的“进化”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横向关系,它说明,人性是不能离开“自然性”的。这所谓“自然性”,不是纯粹生物学上所说的生物性,而是具有生命的目的意义和道德意义,也就是说,对人而言,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根源,而且是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根源。人之所以能够与天地并立而为三,固然是由于人具有一种特殊地位,但这种特殊地位追根到底是由自然界给予的,而且同时便负有一种使命。

古人显然对当时的“天文”、“地理”和“人文”进行了仔细观察,并从生命活动中体会到人与天地即自然的生命关系,而不是将自然界仅仅作为人之外的对象去观察而已。《系辞下》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八卦究竟是不是伏羲所作,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古之“圣人”作八卦,是在“仰观俯察”与“近取诸身,选取诸物”的过程中作成的。这里所说的“近取诸身”,不仅仅是纯观察的观察问题,而与人自身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密切相关,不仅是客观的观察,而且是主观的体验,观察和体验是不能分开的,也就是说,在观察中有生命体验,在体验中有客观观察。这样作的结果,当然不只是创造出纯客观的“自然哲学”,而是人与自然合一的生命哲学。

这一点被某些人称之为原始落后性与末开化性,即没有将人从自然界真正分离出来,建立起人的独立意识或人的主体性。但是,如前所说《易传》并没有将人与自然完全混一而是很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那么,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于,《易传》己经自觉地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内在的生命联系,而不只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时,就不仅仅是“法天”、“法地”,即效法天地之义,而是变成了人的内在需要,人的生命目的本身。当《乾·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文言》说,“利贞者,性情也”时,这个意思就更加清楚了,“乾道”即天道,就内在于人而存在,就是人之“性命”,人之“性情”,具体而言,就是仁义。这就是《易传》讲“三材之道”的义蕴所在。

那么,“易”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呢?经过上面的分析就更加清楚了。历来说“易”者,都认为“易”有三义,三个方面的意义合起来,就能代表“易”的全部精神。所谓三义就是,一者“变易”,即认为“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辩证法”的;这方面的内容确实很丰富,不必多举。二者“简易”,即认为“易”虽然包罗万象,但有一个最简化的公式或“模式”,有人称之为“套子”,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迸这个套子,都可以用这个“模式”来说明,甚至可以数字化、符号化。这方面确实也有很多例子。三者“不易”,即认为“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这也可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这方面的内容《易传》也讲过。总而言之,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符合《易传》的精神。但是,除此之外,“易”有没有更重要更根本的精神?这正是今日研究易学者应当进一步追问的。其实,《易传》早已作出了回答,这就是“生”,即它的生命意义。讲“变易”也好,“简易”也好,其核心是“生”即生命问题,这就是“易”的根本精神。也就是说,“周易”不是一般的讲世界的辩证法,也不是一般的讲宇宙“模式”,而是落在生命上,所谓乾坤、阴阳、变化等等,都要落在“万物化生”(《系辞下》)上,最终落在人的“性情”、“性命”上。用《易传》的话说,“生生之渭易”,“天地之大德日生”(《系辞上》),这才是“易”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系辞下》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最直接最明确的回答,也是对“易”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也可以说是对“易”之何以为“易”的一个最明确的定义。“易”就是“生”,这也是一个分析命题。“大化流行”、“生生不息”,在中国哲学史上常被人们所引用的这些话,正是从“周易”而来的,也是最能反映中国哲学精神的。“生生”是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没有一刻停息,它不是有一个“主宰者”创造生命,而是自然界本身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创造,天地本身就是这个样子,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就在于“生”,所谓“变化”之理,“易简”之理,说到底就是“生生”之理。

《易传》进而提出天地以“生”为“德”,这就不只是讲生成问题,而是赋予天地以某种道德意义。冯友兰先生所说“天”之诸义中之一义,就有义理之天、道德之天,《易传》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庶乎近之。但是仔细说来,天地虽以“生”为“大德”,但天还是那个自然之天,地还是那个自然之地,天地只是“生生不息”,并没有某种人格化的道德目的道德意识,它既不是如同基督教的上帝那样,以其自身的完美性创造世界,创造人类,也不是如同斯宾诺莎的“上帝”(即自然)或康德的“绝对命令”那样,按照某种“必然性”或“先验法则”创造秩序和人类道德。这些都是实体论的说法,无论“上帝”还是“物自身”,都是绝对实体,而《易传》所说“天”(或“天地”),并不是实体,而是“大化流行”的过程,以其“流行”表明其“存在”,以其“生生”表明其“本体”。

那么,天地以“生”为“德”又有什么意义呢?它说明了自然目的性这一意义,即自然界本身在其变化生成中有一种有序化的秩序,这种有序性包涵着生命的目的性,我们称之为自然目的性。

所说“意义”,当然是对人而言的,离开人,便无“意义”,但这种对人而言的“意义”,却又是自然界所具有的,不是人给它安上去的。何以能知道?由人的生命存在及其体验而知。《易传》论“天人之际”,其奥妙就在这里。这不仅是一个价值推论,而且是自然演化的事实。“意义”虽是由人创造的,“目的”也是人的目的,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人的创造,人的目的,又是从何而来?答案只能有三种:一是由上帝或神给予的(自然神论包括在内),或精神实体给予的,这是宗教神学或理性化的神学所主张的;二是由人自己创造的,这是人类中心论所主张的;三是由自然界给予的,这就是《易传》哲学所主张的。《易传》之所以崇尚自然,谈到“天地”时总有一种崇敬感与使命感,原因就在这里。

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在于“生生之德”,自然界的目的性在于“善”(《乾·文言》:“元者,善之长也。”),“德”与“善”都是说明生命价值的,也是对人而言的,其实现则在于人。《易传》言天必言人,言人则必言天,其用意也在于此。人之德性与目的,就其最初根源或“初始条件”而言是由天地即自然界给予的,但要真正变成人的“德性”,则只能靠人自己去实现。后来的中国哲学如玄学、佛学与宋明理学,有“本体论”之说,特别是宋明理学,提出一个道理本体与宇宙本体,作为人的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最后根源,但这所谓“本体”,同西方哲学所说的本体(即实体)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与《易传》哲学是直接有关的(理学家们都以《易传》为其理论来源与基础),而《易传》哲学虽然提出了“形而上者谓之道”以及“太极生两仪”之说,但就其理论意义而言,则是讲生命过程的,是讲人在自然界的生生不已的过程中究竟居于何种地位,应起何种作用。所以,人的问题始终是它所关注的。《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是《易传》讲天人之学的真正目的。

按照《易传》的天人观,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成员,如果以“类”言之,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类”成员。但人毕竟不同于万物,人不仅有特殊地位,而且有特殊作用,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

所谓“天人之际”,不是只从“天”一方面来说的,也不是只从“人”一方面来说的,而是从天、人两方面来说的,只有从人与自然两方面着眼,才能说明二者的关系。从“天”方面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这并没有完结,“万物化生”之后,便有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这一层说,又有两方面。一是天对人而言,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即自然界使人各有其性命;一是人对天而言,便是“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即实现自然界赋予人的目的,完成人之所以为人之性。

《易经》乾卦卦辞有“元、亨、利、贞”四字,《文言传》解释说,元、亨、利、贞是天之“四德”,又称之为仁、礼、义、正四德,这就真正变成人的德性了。天之“四德”之中,“元者,善之长也”,是说元是善的真正的生长点,但这还只是一种“向善”的自然过程,真正“继”此而生者便是人,人继此而为善,这才是自然目的的实现。人虽然“继”之而有善,但能不能成为人之“性”,还有待人自身去完成,这却是人自身的事,不是“继”之而为善就算完事了。这说明“善”只是一种目的,并没有完全实现出来,真正实现出来还要“成性”。

事实上〈易传》所说的“元”,就是儒家所说的“仁”,“仁”即是爱,是一种道德情感。《系辞上》说:“安土敦乎仁,故能爱。”有敦厚的仁德,便能爱万物。这应是人性的真正实现,也是仁的目的的实现。《坤·象辞》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厚德”也就是“敦仁”,“载物”也就是“爱物”。不爱,能有负载万物的责任与气量吗?

“成性”是人自身的事情,但又不只是人自身的事,它关系到如何对待自然界的万物这样一个问题。对待自然界万物的态度问题能不能解决,又关系到人能不能“成性”的问题。所谓“成性”,便蕴涵着对万物的爱,对万物有一种义务。“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系

辞上》)“存存”即存其所存,所存之“存”,就是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存其所存,就像出人门户一样,是人人应当实行的,这个“道义”就是道德义务,有没有“道义”,就是能不能尽道德义务。可见《易传》讲“存在”哲学,是有道德意义的,是要追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这个价值就是普遍的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

《易传》虽讲普遍的道德理性,但也不能归结为泛道德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上,它既讲仁,同时也讲知,是仁知并重、德业并进的。“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乐天知命,故不忧。”(《系辞上》)既要以知“周”天下,又要以道义“济”天下。它还主张“穷神知化”,了解宇宙自然界的神妙变化之道,即生生之道,以此安排人类的生活。人的衣、食、住、行都要依靠自然界,取之于自然界,这是人类共同的需要,《易传》也不例外,它对历史上的技术与工具的发明创造是很尊重的,所谓“进德修业”(《乾·文言》)、“崇德广业”、“盛德大业”(《系辞上》)之学,不仅从道德上树立了人的主体性,以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而且从智性上确立了人的主体性,以及认识自然的必要性,“周易”之所以“广大悉备”,由此亦可以得到说明。

“知周乎万物”之知,无疑具有客观认识的性质,“极深研几”、“当名辨物”(《系辞上》)等等,都有认识论、逻辑学的意义。至于“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文言》),则包涵着古代协同学的原则。观察、推类等认识方法也都受到极大的重视。知对于德、业都很重要,尤其与功业、事业有直接联系,而“业”是以“致用”为目的的。治理天下是业,创造发明也是业,安排经济、生产活动更是业,其中当然包涵着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研发。这些都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易传》的“崇德广业”之学,将德性与知性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形成整体互动的联系,而不是只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更不是向知性一面发展。这正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德”不仅是个人的德性,而且要施之于万物,如同自然界的雨露一样,使万物得到它的润泽。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盛德”,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易传》的人文主义精神就是表现在这里。

“人文”一词是《易传》首先提出的,泛指人类文明。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以及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都属于“人文”。但是《易传》认为,所有这一切都不能离开自然界,且只能在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去创造,去完成。这就是“人文化成”。《贲·彖

传》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包括“地文”)代表自然界的变化生生之道。按照《系辞》、《说卦》所说,天之道为阴阳,地之道为柔刚,但《贲·彖传》却以刚柔说明天文,可见,刚柔即是阴阳。刚柔交错而生变化,变化而生生不已,如上所说,我们不能将《易传》所说的“变化”简单地理解为机械的物理变化(尽管它是最基本的),也不能仅仅理解为生物学的自然进化,而应当理解为与人类活动密切相连的生命流行,其中便有目的性和道德进化论的意义。这才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渭易”、“元者善之长,……”以及“复其见天地之心”(《复·彖传》)的意义所在。万物变化是在时间中进行的,生命流行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所以“时”的观念非常重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时变”,这种变化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活动,因此,要“观天文”而“察时变”,便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时变”相适应、相谐调。只有在人与自然相适应、相谐调的情况下,才能创造出人类文明,推行“人文”以行之天下,从而出现“天下文明”的景象。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化成”固属于“人文”,却不离“天文”,不仅如此,“化成”本身即包涵着完成自然界的生命过程这一目的,即不仅要行之于“天下”(指社会),而且要行之于“天地”(指自然)。这是人的责任与使命,用《易传》的话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泰·象传》)。“裁成”决不是对自然界实行制裁、控制或任意改造,以满足人的欲望,以显示人的成功,而是裁度以成之,按照自然界的生生之道完成自然界的生命过程。“辅相”即是辅佐天地以完成其生长之“宜”。大要生存,当然需要向大自然索取,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但问题的关键是,人不能只“索取”而不“回报”,只享受其“权利”而不尽其“义务”。正好相反,人在获得自然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佐”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从而也就完成了人的生命目的。《易传》所说的“裁成”“辅相”与《中庸》所说的“参赞”“化育”具有相同的意义,都是指通过人的活动,实现自然界的生生之道。这既是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的“德性”所要求的,人类的知性活动应当在这一前提下进行。

《易传》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天人合一”境界。这里所说的“天”,具有超越义,但并不是实体,它无非是宇宙自然界的全称,是一种哲学的概括。所谓“天人合一”境界,就是与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存在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由”。《易传》所说的“大人”、“圣人”,就是实现了这种境界的人。“大人”之所以为“大”,“圣人”之所以为“圣”,就在于他们能与“天德”合一,充分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乾·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是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一个全面的描述,它不仅包括“大人”的道德人格,而且包括“大人”的种种功业。“与天地合其德”之“德”,从天的方面说,就是“生生之德”,“元亨利贞”之德;从人的方面说,就是“性命”之德,“仁义礼正”之德。“生”始终是天德之根本义,由“生”而有仁义等等德性。既然如此,所谓“合德”,就是完成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目的,其中当然包涵着“裁成”“辅相”之功。

《易传》还提出理、性、命三个范畴,成为后儒特别是宋明儒家建立其理学体系的重要来源。周敦颐在其《通书》中,专门设立“理性命”一章,进行了发挥,其他理学家也都视之为重要范畴。后来,理成为理学的最高范畴,性成为理学的核心范畴,命则成为沟通天人的关键范畴。这三个范畴就其关系而言是讲“天人合一”的,其基本思路在《易传》中已经形成了。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传》)就是这一思想的比较完整的表述。

自然界的科学现象范文5

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把所教的知识与美育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去理解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复杂奥妙的生命现象、生命规律.生物教学中有丰富的美育内容,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世界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生物是自然界中最活跃、最生动的音符,是自然美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地上有茂盛的森林、广袤的草原、农田等,是那样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在海洋中有各种鱼类、海藻,绚丽多姿、美不胜收.春天,百花争艳,冬天,梅花傲放;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更是多彩多姿、奥妙无穷.生物界形成了自然界最有变化,最有生机的自然美.

2.生物作用的生态美

生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把CO2、H2O等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有机物,给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丰富的有机养料.同时把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为各类动物提供可利用的能量.为人类社会也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光合作用中吸收CO2产生O2,使大气中O2和CO2的含量保持稳定,多种生物得以生存繁衍,自然界的重要化学变化――燃烧等氧化反应得以进行,人类得以生存发展.形形的微生物,是净化自然界的清道夫,他们不断将动植物的尸体、动物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回到自然界,促进了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3.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和谐美

生物体的构造总是与功能相协调、相一致,精巧的结构总是与高效的功能相吻合.如线粒体是细胞内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要依靠多种酶的催化.与之相适应的是,在线粒体的构造中,内膜向内凹陷,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从而使附着于内膜上的酶增多,使有氧呼吸得以高效持续地进行,为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核退化,可为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DNA的双螺旋结构,使DNA分子的性质十分稳定,它的双链结构决定它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组成的肽链经过缠绕形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同一条肽链经过不同的折叠方式形成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行使不同的功能.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和谐美比比皆是,令人称奇.

4.生物与环境的适应美

生物是有生命的,其区别于非生命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适应性.适应是生物体通过原生质、神经系统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的结果.沙漠中的各类仙人掌,它们的叶退化成刺以减少水的蒸腾,茎变得膨大以利于贮藏水分,这些特征都是为了适应沙漠干旱缺水的环境.在广阔的草原上,一些猛兽为了猎捕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奔跑速度极快有利于捕到其它动物的特征.一些幼小的植食动物,为了躲避猛兽的猎捕也形成了疾奔或穴居的能力,为逃避或躲避敌害.生活在青草丛中的蝗虫是绿色的,生活在枯草丛中的蝗虫是灰黄色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的,我们有时看到某种动物或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如此惊人,无不为生物体的适应美而感叹.

二、教师要通过自身形象,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

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感受美、传播美、维护美的引导者,首先应以自己的思想、行为、仪表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以美的形象.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的自身美,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1.仪表美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是社会崇尚的师表,应当具有端庄、大方的仪表和文雅、整洁的服饰.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过分追潮流、赶时髦.在穿着打扮上尽量符合教师职业的标准,以充分体现教师的气质和风度.

2.语言美

教学中,无论是讲述生物体的形态知识,还是讲解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生物实验等,都必须用生物科学的语言来表达.内容必须是真实地反映生物体和生物界的客观规律,严格避免用生活的俗语或不确切的言语进行教学,更不能信口开河产生科学性的错误.语言要富于思考性,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讲授的线索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讲授的言语要生动、形象并富有感染力,要善于譬喻、与体态语言结合,并配合必要的直观教具的演示,以加强语言刺激的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听课的注意力.此外,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语调、长短相间的节奏等,也是生物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

3.精神美

教师要有献身生物教学事业的精神.由于生物教师肩负着传播生物知识,培养生物人才,迎接二十一世纪――生物学世纪的重任,所以应热爱自己的事业,牢固树立从事生物教学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用自己的敬业精神感化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敬佩和爱戴,密切师生情感.俄国教育家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生物教师要敬业爱生,把自己的一片丹心无私地献给学生,使学生在感动与信赖中密切与老师的情感.

4.艺术美

艺术美首先表现在教师的板书、板画要规范、科学;板书提纲的内容不能太多,过多会影响重点的突出和教学的进行.教学中,一般采用边讲边写板书提纲,字迹尽可能端正.条理清楚的板书,优美的板画字体,确实给学生一种艺术的享受.

自然界的科学现象范文6

关键词: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 内涵 当代价值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工业、经济和人口迅猛增长,造成了能源短缺、生产浪费、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地球上半数森林消失,地下水日渐枯竭并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损害,气候异常等全球性的环境危机给人类敲响了警钟[1]。为了避免由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退化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人们系统地、深入地研究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产生了环境伦理观。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思想的形成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的现实基础,环境伦理思想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人的主体性理论,是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界的融洽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理想状态,具有阐述当代面临的环境危机的理论价值和指导实践可持续发展和构筑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意义[2]。

一、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与自然相处,认识自然并研究出了系统且完整的思想体系,即自然观,是环境伦理学的思想萌芽。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就是通过批判和继承西方的自然观,最终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人的主体理论的环境伦理思想。

古希腊罗马哲学的“万物有灵”论、中世纪哲学中的神学生态观、西方近代哲学的机械生态观和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的生态观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3]。在原始时期,生产水平低下,科学缺乏,自发地产生了原始宗教自然观。“万物有灵论”(又名泛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并在控制间影响其他自然现象。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泰勒斯、阿那克西米尼、赫拉克里特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开始提出了朴素的元素自然观,反对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如水、气、火、土等。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朴素的辩证法为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萌芽。

18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促使整个自然科学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1755年康德—拉普拉斯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中发表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见星云说),认为太阳系是由原始星云按照万有引力定律逐渐生成。赖尔在《地址学原理》提出了地质渐变论,阐明了地壳的演化是用自然界本身的力量。达尔文通过《物种起源》论证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是经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而进化的。接着韦勒用无机物氰化铵人工合成了尿素,证明了无机界同有机界之间的联系。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使动植物有机的联系起来。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等物理发现表明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和统一和电、磁、光之间的同一性。自然科学所提供的这些关于自然界自身联系和发展的事实材料,为辩证唯物主义环境伦理观提供自然科学依据[4]。接着马克思又批判地继承康德、谢林、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的辩证思想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思想,建立了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科学的马克思环境理论思想。

二、 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19世纪的生态环境问题是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19世纪后期,世界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5]。同时伴随着资产阶级对土地资源的滥用,造成了人与土地资源的对立。“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上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6]产业革命后的英国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将排泄物直接排入河流中,造成了河流的严重污染。“这条狭窄的河流……时而泛起它那红色的波浪,急速地奔过厌恶弥漫的工厂建筑和棉纱遍布的漂白工厂。然而它那鲜红的颜色并不是来自某个流血的战场……而是流自许多使用红色燃料的染坊。”森林的滥伐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和气候变化异常。“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土地荒芜和温度升高以及气候的干燥,似乎是耕种的后果。在德国和意大利,现在似乎比森林覆盖时期的气温高5—6°R。”[7]

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加剧了环境污染及人居环境恶化。当时,人与自然存在着对立的关系,人污染了环境,而严重污染的环境会使人得更多的慢性病。马克思描述:伦敦“250万人的肺和25万个火炉集中在三四平方公里的地面上,消耗着极大量的氧气……呼吸和燃烧所生产的碳酸气”,使得“伦敦的空气永远不会像乡间那样清新而充满氧气”,导致了“大城市的居民……患慢性病的却多得多。”[8]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噪音污染严重,而且工人们没有人身安全和健康防护设施。“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都同样地损害人的一切感官,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间所冒的生命危险了……对空间、空气、阳光以及对保护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设备系统的掠夺,至于工人的福利设施就根本谈不上了。傅立叶称工厂为‘温和的监狱,难道不对吗?”[9],马克思对生态环境被破坏和污染的严重后果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现实的角度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并提出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现实路径。

三、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的科学内涵

环境伦理是研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与和谐共生的关系的环境哲学。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既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又从实践的视角强调了人的主体论,人与自然存在着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最终实现人和自然协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