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

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

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社科教育的缺失已是非常严重的事实,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总体看来,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仍然固守“重理轻文”、“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教育理念,对人文素质教育政策贯彻不力,并且人文社科教育课程设置远远不够,整体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不强。一些高职院校大学生因为人文素质偏低而引发的问题日益突出,经常出现“有技能没文化”和“做科学技术工作却不讲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现象。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还进一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因此,加强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社科教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社科知识匮乏

知识结构是否全面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关键性因素。在我国,“重理轻文”的思想可谓根深蒂固,由于中学阶段过早实行文理分科,以理科生为主要生源的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又加上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沿袭的是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往往重理轻文,大学课程过早专业化,使许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无法系统全面的学习人文社科知识。高校人文社科教育是指对在校大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人文素质高低是优化知识结构不可或缺的条件。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素质教育,优化知识结构,使其在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丰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成为全能型的人才。

2、高职校园人文社科氛围比较缺乏

据笔者调查分析,目前大多数高职校园人文社科氛围普遍比较缺乏。从学校层面来看,高职类高校中很多管理人员出身理工科,对人文社科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从教师层面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是理工科出身,加上不少教师认为学生人文社科教育是文科教师的责任。因此,在他们的课程教学中往往只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很少涉及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从学生层面来看,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很多高职学生认为人文社科知识不重要,没有专业技能实用,更乐于将时间花在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上。加上一些形式化和功利性的观念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校园内普遍缺乏人文氛围和人文内容。

3、高职大学生交际能力普遍偏低

不少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过于专注专业技能知识的学习,不太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得他们的自我调节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十分薄弱。一部分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不够自信,不能敞开心扉,甚至表达意思不清楚、找不到话题等。他们不少人不能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自身的认识不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产生比较严重的心理失衡。人文社科教育也能培养自立自主意识,学会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有助于自身各项事业更好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滞后的原因分析

1、高职院校对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

由于对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社科知识的传授。导致这些高职院校本身专业技能性强,但人文底蕴薄弱。另外还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人文社科课教师编制不足,对教师培养力度不够。很多人文社科教师认为在理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事业得不到更好发展,自身价值得不到更好体现而选择转业或转岗,造成师资队伍不稳定和人文教育水平低下。

2、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社科意识淡薄

受我国高考制度的影响,事实上多年来一直实行应试教育,结果必然导致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比较薄弱。另外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也给人文社科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能产生直接的“效益”,就越来越被边缘化,导致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轻视人文知识的熏陶。再加上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不了解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人文社科意识淡薄,从而忽视了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

3、高职院校文理学科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中产生的。”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视角下看待问题,从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出创新意识。多数高职院校人文社科类课程比例只占所有课程中的极小部分,通常不到10%,人文素质课程基本规格远远不够。并且人文素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绝大多数人文课程设置为选修课,不能有效保证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而在已开设的人文社科课程中,多数是政治理论课程,使理工科大学生能接触到的人文社科知识内容少之又少。再加上有的教师不能充分表达人文学科的精神,不能很好的激发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兴趣。

三、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有效途径

1、培育正确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念

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提出,近十几年来社会各界对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逐步深入,但尚未被广泛认识和全面贯彻。由于一些高校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化、简单化,导致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育人才、塑造人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与人文素质教育配套的制度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缺乏相关的运作机制和实施机制,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政策绩效。因此,高校要从上至下转变教育思想和人才观念,改变以往只重视专业技能教育、轻视人文社科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要逐步树立专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并重的思想。

2、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大学生是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的对象和主体,他们对人文社科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文社科教育的成败。高校的人文社科教育要想落到实处,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目前的部分高职大学生功利性较强,认为人文社科教育无法帮助自己增强将来的就业机会和能力,因此就存在对人文社科教育不够重视的现实情况。要扭转这种局面,首先需要向大学生普及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引起学生对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人文社科课程、开展社团活动、从事校外实践活动等等,这也是发挥大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有效渠道。努力打破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人文社科教育的过于沉闷的局面,让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变为积极主动地探求,从而有效增强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实效性。

3、合理调整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

从大学教育过程来看,三年制的高职教育由于学制的限制,使得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时数明显受限,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全面系统的人文社科教育。高职院校人文社科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大概为8%左右,人文社科课程明显偏少,而且一般院校以“两课”为中心,辅以美学、音乐欣赏等选修课程构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体系。并且以政治教育的课程为主,课程设置面比较窄,内容过于单一,存在着很多弊端。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调节:第一,增加人文社科课程并加以强调其重要性。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成为开设人文社科课程的主要目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这一层面上。第二,开设人文社科知识辅导课程和讲座。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自愿选择参加人文社科知识的辅导,以调动学生了解和学习人文社科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借鉴国外一些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方法,开设综合叉课程,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所有课程中,通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人文素质

高校教师是人文社科教育的关键,他们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对学生会产生深刻影响。再好的教育教学设想,都需要教师去落实,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准,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水平。大学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他们一言一行都会对所带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提升的辅导员老师的人文修养,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上具有重要作用。行政服务人员是高校的服务群体,他们的服务态度往往影响到学生的切身体会感受。如果他们能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礼貌待人,彬彬有礼,势必会形成对学生的隐形人文教育。可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在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

5、进一步营造校园人文社科氛围

有位教育家说过,办大学就是办氛围。高校需要营造校园人文社科氛围,校园氛围是高校师生共同创建的一种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学生学习生活在其中,耳濡目染,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会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实践证明,建设具有浓厚人文社科氛围的校园文化,是达到人文社科科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人文社科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社科氛围就势在必行。可以通过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修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大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陶冶身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举办社科知识讲座、文艺演出、文化艺术节、音乐欣赏、书画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人文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社科知识的无限魅力。还可以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高职院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自身的知识能力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和完善,在实践中将学到的人文社科知识转化为良好的内在品质。最后,高职院校还要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增加和更新图书馆人文社科知识的图书资料,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素质营造更好的校园人文社科氛围。

参考文献:

[1] 龚鹏程.大学教育与人文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顾明远.高等教育与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3] 陈媛媛,黄安石.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J].教学研究,2008年第3期.

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原则;误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237-03

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业已证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和融通,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即使是在理工科大学,大力加强人文社科教育亦是时代赋予的要求和任务。遗憾的是,直至今日,我国某些理工类院校对人文社科教育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某些偏颇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限制了教育的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只有从思想上充分认知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性,从认识上把握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从实践上尽快走出现有的几大误区,才不失为遵循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完善现代教育科学功能的明智之举。对此,笔者谈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改革传统教育体制弊端的客观要求

建国初期,我国军事上出于战备需要,经济上为了实现“超英赶美”目标,曾一度模仿乃至照搬前苏联“老大哥”的做法,优化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各种经济发展政策随之向工业倾斜。在大学教育上,理工科院校不仅成了“香饽饽”,而且产生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并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多年流行。即使到了今天,这种说法和想法虽然略有消退,但在某些理工科大学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其突出表现是,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学生的人文社科的教育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略。这种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技能虽然不错,但人文精神大大缺失,一旦踏入社会,就会暴露出许多的不适应性。比如,知识结构不合理,会导致一些学生对现实世界和现实社会的认识肤浅,乃至于语言文字功底薄弱,缺乏基本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心里素质不佳,会导致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自信心和自豪感,乃至于出现悲观、失望、冷漠、心理失衡等情绪波动,或产生深深的自卑感;社会适应性不佳,会导致一些学生存在诸如无法正确处理和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无法及时适应进入社会以后角色转变等诸多问题,乃至于对他人、对单位、对社会缺乏奉献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理工科大学只有重视和加强人文社科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弊端,实现教育培养模式的变革,进而带动教育体制的革新。

(二)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要手段

人文社科教育是以彰显人性、完善人格、促进和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其重要目标是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很大程度上讲,人文社科教育涉及到教育的根本问题,这就是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人,对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精神品格的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价值。比如,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可以促进大学生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纪律等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对科学职能的正确认识以及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学习经济学、思想史、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并有毅力和勇气去战胜学习、工作中的困难;学习音乐、美术、戏曲、文学等文学艺术知识,恰恰可以与理工科大学生的偏重抽象思维相补充,能促使他们思维的开拓、求异与创新。

(三)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全面发展既包含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也包含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素质问题,只有不断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即使在理工科大学, 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中也必须同时包含专业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社科教育,是时代和实践对理工科大学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若还过分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淡化人文社科教育,就是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纵观世界一些著名大学, 都非常重视在理工科学生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以实现理、工、文的结合。牛津大学,不仅有重视人文社科教育的传统,而且格外强调科技教育不应当与人文科学相割裂,许多课程就是把几种文理科目结合起来,如哲学和数学,经济学和工程学,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哈佛大学,要求学生的必修课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类,且各占一定的比重,以此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麻省理工学院,规定本科生必须修满不少于八门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科目,否则不予毕业。所有这些,都是要求学生克服重理轻文的偏向,积极探索文理汇通之路,对我国的理工科大学无疑是一个好的借鉴。

(四)是促使学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必由渠道

理工科大学以培养未来工程师为目标,这无可厚非。但未来的工程师不仅需要具有广博的理工科知识,而且要有战略的眼光、创新的精神;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人文社科知识,还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一些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较普遍地存在着知识水平与人文素质失衡的情况,那些“有知识没文化”的“窄深型”人才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清华大学徐葆耕教授曾经说过,“未来的大师产生于文理会通”。实际上,一些中外著名科学家,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社科及艺术功底。比如:科学家普郎克、爱因斯坦,他们都有较强的音乐素养;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都有很高的文学水平等。国内某些理工科大学之所以“培养出”了一些大学生自闭症患者,从根本上讲,就是没有做到或做好让大学生文理汇通。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即使是理工科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也应该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全才”。因此,理工科大学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人文社科素质教育,树立起科技教育与人文社科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

二、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必须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少而精原则

虽然开展人文社科教育不仅应当,而且必需发展,但理工科大学毕竟是以理工科为主,过多地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不仅与培养目标相背离,而且根本上讲也没有必要。因此,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科教育,必须坚持少而精原则。即,一方面,人文社科教育课时要相对较少,重点从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准则和形成合理知识结构意义上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另一方面,人文社科教育课的质量要精深,注重思维方法和基本价值态度的训练和养成。或者说,就是不仅要真正使广大学生在不多的学时内,得到最本质和最有用的东西,而且还能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学识水平。

(二)鲜而活原则

即使是理工科大学,其人文社科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也必须尽快成为有着浓厚人文氛围的学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必须牢记和把握鲜而活原则。即,一方面,要结合理论教学传授给学生大量的新鲜东西,激发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认知教学不能死板教条,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为此,要培养一支人文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并充分调动和发挥这支队伍的潜能,或者利用校外或其他院校力量开设人文社科相关讲座,积极营造浓郁的人文教育氛围。

(三)愿而需原则

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科教育,一定要处理好教师愿望与学生需求的关系。即,一方面,教师不能把人文社科教育看成单纯的知识传播,更不能以自己的愿望是好的为由,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学生,而要根据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不能轻易断定教师传授的内容有用或是无用,更不能仅仅按照教师课堂传授去积累知识,而要学会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科学地掌握知识,自觉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此,必须对人文社科教育课程进行系统论证,逐步建立起一套供学生选择的课群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适而用原则

对理工科大学生实施人文社科教育的目的是人才素质的完善、人格魅力的健全和人文精神的弘扬,而不是培养某个方面的人文社科领域专家。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适而用原则为抓手,适时转换掉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即,一方面,传授给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要适量和适口,能适当地发掘学生内在潜力,适应完善学生个性素质;另一方面,讲求学生所学知识的适销和适用,能适宜地激发学生创造欲望,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此,必须积极探索和完善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方法,使其人文社科课程成为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体系,进一步地基础化、综合化、系统化、规范化;必须在优先学习与理工科各专业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前提下,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学习空间,真正使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尽可能地得以发展和提高。

三、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必须走出的几大误区

(一)人文社会科学不是真科学

毋庸赘言,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可时至今日,有些理工科大学仍然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没有真能耐、只能动动笔杆或耍耍嘴皮子的“万金油”,算不上真科学,派不上大用场,要解决实际问题还是要靠自然科学。殊不知,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所不同的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是间接的、隐藏的,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直接地、明显地显现出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更难满足人们急功近利般的需求。但无论怎样,人文社会科学都与自然科学一样,都体现着各自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都具有科学的属性,不同的只不过是各自有着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和判断准则而已。而这两套方法和准则又正随着交叉科学、边缘科学、横断科学等的出现而相互沟通,走向统一。对此,只需看一眼科技史上的一些划时代的人物,如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无一不是作为科学大师的同时也是颇具影响的思想家的客观事实,就能达成认识上的共识。对人文社会科学有偏见,甚至贬低人文社会科学,都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公正待遇。

(二)人文社会科学无关紧要

目前,有些理工科大学中流传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科技专业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充其量只是个点缀或知识面的扩展,远非人才素质的必备要素”的看法,有的甚至得出了 “理工科学生不需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结论。殊不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文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只着眼于培养一些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匠,只满足于我们的毕业生能够胜任某项产品的工艺制造,所追求的就是一种过分荒谬的残缺教育,就与我国坚持“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要求格格不入。在这方面,国内外有着众多的令人信服的事实: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尔德・霍夫曼教授曾经不无感慨地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优秀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修养;我国著名数学家王梓坤教授也曾寄语学理工科的学生,科学界著名的老专家除了有过人的勤奋和出众的才华外,还有卓越的见识;德国的教育家们认为,一个只有自然科学而无人文社科教育的学校,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专门的技术学校,而远非一所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1988年起着手实施一套“工程师教育探索性改革计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文学、语言、艺术、文化、历史等五类课程。

(三)人文社会科学就是马列主义老一套

在一些理工科大学,至今还有一种固有的、误解性的看法,即“人文社科课程就是政治理论课”。的确,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基本完全照搬了前苏联的教育模式,把教条化、僵化化了几十年。这种过分政治化的教育倾向,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且把这个原本科学而富有内涵的伟大思想体系损害成了教条僵化、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无疑,这是对的不敬和亵读。但毕竟我国没有一错再错下去。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方面,结合国情,在中国不断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人文社科教育也正在本土化、全面化、科学化和完善化。目前,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哲学、政治学、史学,还包括经济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军事学、教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且正在朝着越来越丰富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红峻.试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2] 蔡春玲,李琦,许晔.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 郭小靓,王瑞玲.论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

[4] 袁晓建.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科教育的必要性[J].交通高教研究,1996,(4).

[5] 陈勉,任婉玲.略论加强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新学术论坛,2009,(12).

[6] 黄博,康文华.理工科大学也要发展人文社会科学[N].中国青年报,2002-12-23.

Thinking of the education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I Tong-shan

(Economy and trade college,Henan industry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公选课;生命在场;人文社科;后喻时代;超文本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07-02

高校公选课作为有别于学科或专业基础课、公共必修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整个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培养高级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和完成个性化推进的重要环节。随着高校教改的不断深入以及后喻时代的到来,公选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并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但从整体情况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那样,由于教育者与受众认识上的偏差加之管理上的不善,当前高校公选课的实际开设远未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在教学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任务摊派”与“素质培养”矛盾的处理仍没涉及建设这类公选课的本质。公选课的价值在于人,公选课问题存在的核心也是人。要解决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公选课的作用,人是最关键的。对人而言,没有生命,其他价值将不复存在。同理,没有生命的教育,不是完整的、真实的教育。通过呼唤生命的方式,直接从关怀生命、形塑生命的角度来看待、挖掘公选课价值,应对公选课平庸化、形式化,触及了人文社科类公选课设置的原初动力与终极目标――在大学生心灵中扎根人文因子,通过师生真实与深刻的教学参与、情感共鸣、心灵共振,培植信任、赏识、宽容、等待、解放、幸福等内涵丰富的生命支点,实现生命意义的不断超越。将公选课构建成一个促进学生在动态生成中体验生命、生成生命、完善生命和创造生命的独特活动,在生命化的教学活动中授以学生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它让教育者与受众均意识到,人文社科类公选课设置的意义,也即其自洽性的源头或根基在于突破当前专业教育的地位过分突出,增加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积淀人文品性,关怀生命健康成长,促进社会风气良性循环。

一、从教学宗旨角度看“生命在场”的公选课教学

1.赋予大学生丰厚的人文精神滋养。对大学生“社会人”角色必备的人文底蕴积累,对大学生借助人文视角深化对自然科学世界的理解,激发潜在的直觉感悟能力,延伸和拓展思维极限,推进协同合作精神,播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克服成长中必然遇到的人文品行考验,从根本上增强抵御思想和心灵病毒的免疫力以及提高精神保健的意识和自觉性,对大学生正确思考与处理“德”和“才”的关系,并以睿智的面貌融入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浪潮,意义重大。

2.化解外国意识形态的“无意识”感染,根植“开放的”和“世界的”道德理念。在文化软实力主宰国家命运以及积极倡导以德治国的今天,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与以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相形之下,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反而相对落后和弱化。这与没有建构行之有效的“生命在场”的教育模式,从而无法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而自由的人无不关联。要期待年青一代在未来的祖国建设中立场坚定、政治清明、品德高尚、情感丰富,能够理解和传承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鉴别和欣赏他国的优秀文化,能够抵御垃圾文化、敌对文化的诱惑与渗透,仅靠学时有限、范围固定的必修课是难以承受的。同时,教育不单单要承担培养国家公民的使命,还要承担培养世界公民的重任。

3.缓解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文本逃逸的趋势。在以文化反哺为基本特征的后喻时代(尤其是慕课的兴盛对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有力支撑),坚守传统课堂的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要继续承载大学生正确“三观”教育的使命,从而使得这一批印着鲜明时代烙印的青年顺利乃至更好地成长、成材,着实不易。一方面,后喻时代的整个文化形态呈现出“无根”、“零散”、“世俗”、“断裂”等特征,能直接破坏、瓦解甚至颠覆惯有的普世价值。另一方面,超文本对文本的挤占和取代,使年青一代习惯于视听可人、信息灵动、言语直白、表述简化的超文本,让其主动并安静地接近与专业关系不大、必须深入思考品味的人文社科类文本,不借助课堂、书店这类氛围浓厚的场所是不行的。而文本在课堂上的日渐淡出与逃逸,既加剧了文本气韵的收缩,又使年青一代不在乎文本凝结思想的厚度,不看重文本传递良心的力度。而教育的对象缺少了文本的必要滋养成分,必然更容易迷失于以浏览取代阅读、以下载放逐记忆、以对信息的搜集整理悬搁思维的独特创造等弊端的超文本高速旅行中,阻碍年青一代与年长一代的正常和必要的沟通和相互依赖。“腹有诗书气自华”。“生命在场”与文本回归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本的科学使用就不会有心灵的健康成长。

4.回归教育净化心灵的真义与响应“以人为本”的号召。唤醒、导正心灵本为人文教育的内在机理,强调“生命在场”的人文社科类公选课并非直接教会学生某种生存技能,而是向他们传授用以指导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文社科类公选课若能时时处处创造让生命在场的条件,并以纯洁高尚的人文内涵叩击学生的心灵,让知识呈现“生命之态”,激发学生生命的灵动和唤起内在的生命意识,提升其心灵品位和促进其人格完美,为学生心灵打上人文底色。这是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化解当前社会潜在道德危机的逻辑起点,也是防止“应试教育”、“专才教育”理念无限扩张等观点的有力武器。

二、从课程自身建设角度看

1.“生命在场”是人文社科类公选课的终极目标,也是彰显公选课价值、提高公选课实效性的重要路径。对纠正将公选课看成是专业课的移植或简单压缩、对遏制公选课开设混乱的现状、对突破公选课教学乏力的现象、对引领人文社科类公选课教学探索、对建设公选课特色课程体系乃至科学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对确保公选课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均有基础性作用。“生命在场”的人文社科类公选课站在“人文”和“科技”交汇、融合的角度来开展教学,以学生获得知识、启迪智慧、唤醒生命、润泽心灵为目的,积蓄生命发展的无穷后劲,为社会进步和时展培养人文底蕴厚实的人才。倡导生命在场的人文社科类公选课教学,对高校教改走出传统的窠臼、对博雅教学理念的巩固与拓展、对形成与凸显地方高校的特色,作用同样不可低估。这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收获不断追求自我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同时,关注如何促使现行教育体制的反思和社会风气的净化,从而使公选课自觉成为教改的先行者。

2.对“生命在场”的重视与回归,是后喻时代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困境之破冰的有益尝试。后喻时代是一个文化大解构和大拼凑的时代,年轻人不仅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文化形态等方面与他们的父辈产生质的区别,而且他们对成年人的“反哺”也是多方面和深入的,这种现象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与这批由“过度的物质”和“空虚的精神”以及“不成熟的思想”一起造就的沉迷安逸享乐、过于高傲浮躁、超级刻薄迷惘、强烈自信自负的年青一代谈“三观”教育,谈高雅高尚,其难度不言而喻。但无论多么标新立异与不拘一格,年青一代由于缺乏前辈们的时代遭遇、人生阅历以及应有的文化底蕴,也不具备先知们的思维至上性、创造性和超越性,加上生理、心理发展固有规律的限制,他们处于文化边缘的“边际人”的身份并未根本改变和扭转,他们辨别真实场景与虚拟世界的区别、自我与他者的不同、人类与机器的差异的能力,他们登高望远、为人处世的经验,他们牵制欲望、直面人生、开创未来的气魄与胸襟,远远不及前人。生命在场以其特有的人文追求力度,在用情感呼唤情感、用智慧开启智慧、用爱心培植爱心、用人格导正人格的过程中,展现教育的深度与厚度。这对后喻时代消除话语差异与话语对立,使年青一代顺利成长成才,效果绝对不差。

3.高校教改路径的有益探索。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完善生命、捍卫生命、激活生命、创造生命,这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当前某些教育模式忽略或缺失的重要内容。“生命在场”敬畏生命、注重感恩、开启心扉,它站在更高的角度审时度势,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交友观、爱情观、择业观,使其更好地把握人生和认清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这是高扬对生命的包容与塑造,呼唤对生命的鞭策与提升,从根本上体现着教育的本质与理想。这也是对把握高校人文社科类公选课教学特征和规律,对拟开设的公选课的教学大纲的严格把关,对教育信息化导致文本失落与心灵缺席之隐忧的解除。以此为标尺对如今这个“陌生人”社会以及后喻文化时代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既拓宽了思路,丰富了内容,更揪住了痛处。

4.具有联结师生情谊,改善师生关系的作用,是化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内在动力。在当今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下,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分数,而不是他们的心灵;我们传授更多的是应试的技巧,而不是做人的道理;我们适应了各种规程,却少了倾注激情的付出。此般做法只会使人心更加冷漠荒凉。学生课业的繁重、就业的重压模糊了教育的本质,个别学生的情绪影响了教师的热情。师生在异化了的教育机制的影响下,在各自异化和相互异化的路上越走越远。“生命在场”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命始终在场的教育,是对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心灵的教化。它要求教师不仅看到学生生命的存在,还应该注意自己生命的存在。教师因为自己的生命实践而不断确认自己工作的意义,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就能不断获得生命本身的丰富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样,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与学生心心相印,用生命润泽生命、用生命感染生命、用生命启迪生命,才能真正实现乐教、乐学以及教学相长。因为,用心呵护、引导和感染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用心思考问题、用心学习知识、用心关爱他人,社会也因此获得了凝集和传播爱的力量。

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4

1人文社科的含义

人文社科,顾名思义即人文社会科学,它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称。人文科学,相比于神学来说是有很大差异的。在以前相当一段时间里被指为与人类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学问,后来经过时间的洗礼,在狭义上被定义为对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其中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等。社会科学,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它既是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科学研究,其中有政治学、经济学、史学、社会学等等。社会科学的最终目的是钻研和写述所有社会现象和其特有的发展规律。

就两者对比而言,从研究对象来看,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沉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而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角度上划分,人文科学偏重于研究意识、观念、精神、情感的精神文化生化即主观的,其涵盖的学科有: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等;社会科学则重点在于具体个人及主观世界的客观认识,其涵属的科学主要有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等。总而言之,人文科学就是以精神层面以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它主要运用于以意义的分析和诠释的方式来证实人类的观念、精神、和价值;社会科学是以社会普遍客观存在的现象的事实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于以科学逻辑的验证方法来证实研究人类社会以及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的事物,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是它的研究重点。但是,由于“人”与“社会”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也就有了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所说的,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在实际中,“不可能对它们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分别”,所谓的社会现象,主要“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而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又都是社会性的,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是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讨论的。

2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特色

人文社科类,其实狭义上说它的重点是人。它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人的。对于精神和观念领域的研究即人文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烈的自主性、主观性、感受性、丰富多样性,而社会科学则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客观性、事实性、不可变形、单一性。例如说,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这些学科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为个人的改变而改变,它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是大自然或者是古往今来先辈们约定俗成的客观真理,对于这样的科学而言除非理据够充分,必须得严格去遵守;例如美学、艺术学、伦理学等等这些学科更注重的是个人感受和认识,没有一定的定义和要求,主要是仁者见仁。这样的学科对于个人的感受、感觉、情感和精神要求比较高。不难看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具特点而且占据的特色各有不同,正因为这样的不同特点才构成了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特点。作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体,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融和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所有的特点,包容万象、海纳百川,从逻辑到精神,从客观到主观,从自然到人文,人文社科包含了宇宙所有,它的最大特点是大。大到没有什么它不包括,不含有,不内括。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人文社科类又因为客观或者主观存在的,所以它的可感受性,可操作性也是很强的。人文科学,可以切实的感受到精神、感觉、情感的变化,社会科学,因为自古以来存在或者被总结,它也是可触摸,可验证,可实践的。所以,人文社科类更多的是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在实践中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能发挥到它的最大效用,人文社科类更注重于个人感受和实践性。在学习美学的时候,个人对于一幅画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学习法学的时候,学习者对于法律在社会实际中的运用应该是最重要的。

二PPT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特色及缺陷

PPT是Power Point办公软件的缩写形式,它主要用于课件内容的制作和展示。传统的使用方法中基本上都带有文字说明解释的。文字教材与幻灯片也就是PPT文字内容相一致的来进行教学演说。这是电子时代带给人类的便捷。这不仅给教师提供了方便,而且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了新意。作为新时代的产物PPT,字体一致,排版程序化,多彩丰富的内容和图片,原来定格的图片、声音、图形可以灵活的变化在可见之中;多种播放方式的使用,是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所代替不了的。因为电脑的发展与普及,现如今的汉字不仅仅局限于笔上。PPT中的文字变化万千,颜色、大小、字体的随意转换,使得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的质量有所提高。图片、声音等在PPT中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在美学教育中可以更直观更便捷的提供直接客观的观察与感受,这样做可以更形象生动。但是,正是因为功能多样化,使得教学与PPT之间存在了喧宾夺主的问题,因为图片的丰富,视频、音频的加入,学生们更加注重这些直观的多彩的内容而忽略了教学本身的一些知识层面的东西。对于一些比较严肃的课题和内容,如果使用PPT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会使得它的知识层面的获取率大大降低,内容和理论的传授率降低。

教学的过程重点在于师生的互动,PPT的出现虽然让学生们更直观生动的看到教学的流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少了互动。教师们只是在机器旁边操作着键盘鼠标,而学生们只是在看着大屏幕上显示的五彩缤纷的图文,省去了思考提问的时间。这样的结果背离了教学的目的。师生之间没有了交流,有的只是被人机交流所取代。老师念着课本,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印象不深刻,这样的效果使得教学过程的成果微乎甚微。PPT是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很少有教师考虑到授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制约着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如同放电影一般的课件流程,对于一些公式的推进以及运算过程的推导没有了生气,死气沉沉的放在一张张课件中,学生只是在看的过程中理解,课后往往会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砸”的现象。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把握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惜牺牲教学的真正目的,一味的只注重形式上的丰富性,忽略学生的自身情况和本学科应有的风格,使用夸张的不切合实际的甚至虚假的课件,这样的行为做法实在不是教学课件进入教育界的初衷。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多媒体课件的加入,教师节省了板书,画图的备课时间,其实在实际中也加大了教师的负担,为了能更全面更具体的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教师准备了大量的课件插件,但是因为课时的限制,不得不加快课程教学的速度,而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异很大,在短时间内传授如此之多的知识,难免会重蹈“填鸭式”教学的覆辙。

三PPT多媒体课件在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行业来说有着空前绝后的影响力。与先前的黑板粉笔式教学相比较,PPT多媒体课件教学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课时时间浪费,增加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人文科学,在意注重个人情感、精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在这样的学科教育中注重的是学生们个人的情感、感觉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和认识,而这些认识可以基于先哲们给予的指引。没有先哲们的指引,我们现如今不会有如此大的收获。但是先哲们的理论是丰富的大量的,如果仅靠教师的板书和教材是有限的,在这个时候PPT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便提供了这么一个便捷的教学平台,信息包容量大,直观性和形象性大大的缩短了与先哲们的理论的距离感,不仅能在仅有的时间内了解到大量的思想和真理,而且能够更直观和形象,这样声情并茂的教学无疑给了师生们一个愉悦高效的学习氛围,使原来呆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充分发展了学生们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就语言学教学来看,单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讲,因为环境文化的不相同以及个人的认识差异,添加了课程课件教学,音频视频的播放使得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的异地文化和口音,有了更强的感官刺激,就能够更加详尽的进行语言的学习。如此这般,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有利于教学过程的进行。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以咸阳师院教学课堂为调查对象,在艺术专业的两个平行班中,对于同一节课程其中一个班采用PPT多媒体教学,另一班则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验进行7天之后对两个班进行试卷考查结果表明使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的班级平均分多了13分,最高分相差5分,最低分相差20分之多。可见在教学中PPT多媒体教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然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却或多或少存在不足,甚至阻碍和降低教学质量。强大的信息量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多的知识,增加知识面。但是,因为信息量的巨大在仅有的课时中,学生们的接受容量有限,往往会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们无法记住课时中传授的所有的知识点。就像在看电影一样,做笔记的少之又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越来愈少,没有了情感交流,没有了一问一答。比如说法学,法律的应用应该是最实际的,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下,似乎有了一纸空文的意思,学生们了解到了理论层面,对于每一条法律在现实中的利用却没有交流,使得法学的学习脱离了现实,这样的教学没有了它的最终目的。以上面相同的模式去在法学专业学生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尽管最高分都相同,但是在接受PPT教学的学生的平均分比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的最低分中相差28分,平均分相差21分,这样的数据差距可见一斑。结果证明没有了互动,不了解讲台下学生的具体情况的教学是不切合实际的,是没有意义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成了一种教学的重心而不是一种手段,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便会使教学效率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把老师备课、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但是在改革创新的同时不能将教学的本质和重心丢在一边,应该有的放矢把握轻重缓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将教学质量不断地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不利因素[J].科技创新导报,2007(35).

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5

笔者采用影响因子求和法,对我国23所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国内国际期刊上公开的影响因子总和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这些中医院校的学术研究竞争力。

1 文献回顾

对各中医院校竞争力的评价以往一直是靠主观印象,没有客观指标,显得表浅和笼统模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各种综合评价方法,但对中医院校评价指标不全,深入研究不够。在学校竞争力方面,有些学者也写过类似的文章,主要有:①“五所中医院校科研竞争力分析”[1],作者利用多种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等5所中医药院校的科技量、科技成果完成量、专利发明申报量。采用趋势分析和计量学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5所中医药院校的科研竞争力。②“《中草药》1990-1997年度引文统计分析”[2],该文采用文献计量引文分析法及《sci》、《cscd》评价期刊质量的有关指标,对《中草药》20世纪90年代以来刊出的论文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评价该刊的质量,了解一些中药学研究的特点与现状,发现一些中药学特殊的规律,为文献服务工作的改进、期刊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③“我国高等中医院校1997-2005年论文统计分析”[3],作者以CBMdisc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7-2005年全国23所高等中医院校在国内期刊上公开的总数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科技论文产出现状和分布规律,进而了解全国同类院校的科研水平和地位,为领导决策,也为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拓宽思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④“1997-2001四所中医院校〈学报〉论文引文分析比较”[4],作者根据这4所学校的学报刊载论文为统计源,对其引文进行比较分析,具有客观性及实用性。⑤“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医药院校排序分析”[5],客观评价了大学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等。⑥“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实现”[6],作者依据高校科研管理实际,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模型,并利用综合评价方法使科研竞争力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量化,从而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高校的整体科研实力。笔者在借鉴以上学者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抓住中医药院校发展中最关键的要素——论文学术能力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运用影响因子计量和的方法来评价各中医院校论文学术竞争力。

2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①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出全国23所高等中医院校2001-2006年各个专业(中医、中药、针灸、人文社科)公开发表在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以及SCI收录的期刊上的文章数目。②利用pubmed数据库检索出在被SCI收录的外国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情况。检索方法:选择数据库“pubmed”,再for一栏里输入“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点击“go”即可查询。因考虑到学校的英文名已改为“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则每个学校查询的时候必须查询两次。在这个过程中,会查到一些在非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如“yaoxuexuebao”等,则必须把这些文章的数目去除。

2.2 评价方法

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是对文献或文献集合获得客观响应,反映其重要性的宏观度量。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7]。具体算法为: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总数)。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笔者在统计时采用的方法是:将每年每个学校在某一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乘以某一年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最后把所有的影响因子相加,然后作出比较。根据高校发展趋势,专科类高校都在向多科类高校发展。笔者统计分类时按4个类别来区分,即将论文分别归为中医、中药、针灸、人文社科4个类别进行统计,最后加总计算。

转贴于

2.3 结果分析

在一般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中医类、中药类、针灸类、人文社科类4项比较,中医类最多,其次是中药类,社科类最少。中医类:广州中医药大学遥遥领先,影响因子总和高达761.55,其次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类:广州中医药大学仍然最多,为391.8。针灸类:天津中医学院位居第一,达到78.45,广州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分别位居第二、第三。人文社科类:南京中医药大学以8.1排名第一。从总数来看,广州中医药大学位居榜首(见表1)。在核心期刊上影响因子总和情况:中医最多,中药其次,针灸较少,人文社科类最少。中医类:广州中医药大学以绝对优势稳持第一。中药类:广州中医药大学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总和为516.6,比最少的山西中医学院高出54倍多。针灸类:和前面的情况相似。人文社科类:山东中医药大学排名第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以11.55分并列第二。从总体来看,广州中医药大学仍然是排名第一,山东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名(见表2)。在权威期刊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情况差不多,但在人文社科类,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总和更少,很多学校几乎都为0(见表3)。被SCI收录文章的影响因子总和普遍都很少,尤其是人文社科类,各个中医院校的影响因子都为0。总和排名前三位的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见表4)。从总体排名来看,广州中医药大学以2 698.615分位居榜首,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其影响影子总和分别为1 643.756、1 640.677(见表5)。表1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一般期刊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注:各地院校均为中医药大学或中医学院(下同)表2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核心期刊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表3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权威期刊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 表4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SCI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表5 中医院校2001-2006年在各种期刊上的影响因子总和情况(略)

3 结论

笔者采用影响因子求和的方法,利用CBM和pubmed数据库进行查询,统计分析了2001-2006年全国23所高等中医院校的论文学术竞争力。评价方法是先分别对各个中医院校在各种期刊(一般期刊、核心期刊、权威期刊、SCI)上发表的各个专业(中医、中药、针灸、人文社科)文章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在各种期刊上的影响因子采取求和的方法最终得出: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位居前三名。各个专业论文量比较:中医类最多,中药类其次,针灸类较少,人文社科类最少。总体上看,各个中医院校在权威期刊,尤其是SCI上发表的文章尚少,但整体学术力呈不断提升的态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 香.五所中医院校科研竞争力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223-226.

[2] 霍 红,李 政.《中草药》1990-1997年度引文统计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8,(3):77-81.

[3] 黄瑞敏,赵文竹,林晓华.我国高等中医院校1997-2005年论文统计分析[J].中国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6):74-76.

[4] 李宝英.1997-2001年四所中医院校《学报》论文引文分析比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3):92-94.

[5] 程 勇.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医药院校排序分析[J].中医教育ECM,2002,(1):9-12.

[6] 张冬丽,师伟力,矫文成.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4):43.

人文社科的研究方法范文6

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广大教师的学术水平,加快学院专业建设的步伐。2013年度,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科研处紧紧围绕学院筹建恢复本科的办学思路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科建设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院系两级学术讲座活动。本年度共举办学术讲座25场,参加讲座的师生超过6800人次,先后邀请2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来学院讲学,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和反响。

一是特色鲜明。本年度,各专业系根据自己的学科专业建设特色,不断追踪学科发展新动态,探索构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的新途径,开展了一系列学术讲座。11月11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丹菊做客戏剧系,做了以“戏曲程式化的审美”为题的学术讲座;她阐述了宋派艺术的特点,即讲究武戏文演,将青衣、花旦的表演和唱念融入刀马旦、武旦戏中,兼具青衣的端庄、花旦的俏丽、刀马旦的婀娜、武旦的勇猛,从武打和舞蹈中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注重人物刻画;并示范教导宋派旦角的步法等身段;还讲述了自己继承发展宋派《改容战父》这出戏的创作经验;这为湖南地方戏曲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思路。11月23日,艺术学院迟君副教授在舞蹈系做了“关于基训教学中动作的规范与精准”的专业讲座;

他首先进行了古典芭蕾舞基训教学示范,强调了教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还对舞蹈表演专业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师德师风、因材施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这为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舞蹈表演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借鉴。另外,美术系、音乐系、影视系和社文系也分别举行了相应的学术讲座。

二是亮点纷呈。本年度学术讲座围绕学院筹建本科这个中心工作,积极实施“学术兴校、科研强校”战略,强化学院教育科研管理,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举办的讲座精彩不断,亮点纷呈。6月28日,湖南省社科规划办主任骆辉应邀来学院做了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的讲座;他首先详细介绍了国家、省社科项目的设置情况,对我国人文社科研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机遇作了深入的分析;强调人文社科项目研究要以人为本,敢于创新;还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申报及研究作了详尽的诠释。此次讲座为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申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引领和方法论指导。12月23日,青年歌唱家、学院杰出校友王丽达回母校做了一场“为理想放声歌唱”的专题讲座;她结合自身从事声乐演唱的学习与实践经历,畅谈理想与人生;同时,还示范演唱了《亲吻祖国》和《洗菜心》两首曲目,并对同学的现场演唱进行了专业的点评;这不仅让广大专业教师了解到了声乐艺术前沿的相关知识,而且为学生开拓视野搭建了平台。

三是成果丰硕。本年度学院不但开展了一系列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活动,而且采用了各种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为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与书为友,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11月13日,知名作家浮石来学院做了以“读书改变人生”为主题的讲座,他先从官商关系、社会人际关系等入手,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关系”在个人成长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并强调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物相,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为了激励大家为之奋斗与努力;12月11日下午,湖南省原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谭仲池教授在实验剧院做了一场以“为梦想而深情地守望”为主题的讲座,他结合自身经历,从“在学习和修炼中守望梦想”、“在磨砺和孤独中守望梦想”和“在泪光和期待中守望梦想”三个方面阐述了拥有梦想、追求梦想和实现梦想的过程;并指出“个人的梦想要依托祖国的梦想,祖国之梦要面向未来之梦。”这些讲座不光是让同学们领略到了名家的一种思想深度,大大开阔了眼界;同时更是提升了师生的境界,丰富了师生的内涵,让师生真正看见了一种智慧的光芒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