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向
生物与物理课程一样都是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的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其实验教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生物这门学科的教学效果。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第二,有一些教师在理论知识方面能力较强,而实验能力水平则偏低;第三,教师在课前的准备不够充分;第四,对实验的技巧性操作不够重视。对此,笔者简要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才能有效纠正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向。
一、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当前新课标的理念,倡导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所开展的实验要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在实验中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自主探索未知的奥秘。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便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首先,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的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水平自主设计和积极主动地探索,从而完成相应的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其次,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实验任务,从而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同时还应该拓展一些课外的内容,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得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和补充,而且可以让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那些知识。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条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很多教师都知道,教学质量的好坏与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密不可分的。而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对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进行有效调节,允许学生可以就课堂上的问题互相交流和走动,让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使课堂不至于沉闷且枯燥,但切不可让学生为了玩耍而乱窜,扰乱课堂秩序。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给予学生一系列的正确指导。
三、增加实验教学经费,配置足够的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是进行实验的工具,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实验设备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才能让生物实验教学开展得更加顺利,同时实验设备会直接影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导致较多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设备陈旧、落后且在数量上也严重不足,极大地阻碍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发展。首先,要引起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的重视,使其认识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不断为生物实验教学提供教学经费,这样就可以购买足够的先进实验设备,从而保障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学校和教师也应自力更生,根据学校的情况和条件利用教学资源制造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从而保障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会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此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而教师的评价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在传统的教学中,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且具有滞后性,评价的内容也过于狭隘,这样不科学的评价会阻碍学生的素质发展。因此,以新课程理念为背景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采用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体系。首先,教师在注重初中生物实验结果评价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在生物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的评价、创新思维的评价以及学习态度的评价等;其次,评价不仅仅只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含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多方面的评价角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因此,在当前新课程的背景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使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并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
总之,课堂是学生获取所有知识的主要来源和有效途径。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并让学生从实验中感受到生物这门课程的趣味性,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所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本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命题的基本问题进行哲学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正确处理基本问题与其他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构建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理论构架体系。
2.实践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选择问题,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当中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3.学科建设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属于理论二级学科范畴,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有助于丰富理论二级学科建设的内容,从而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国内外关于本问题研究的现状
本课题研究既需要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又要梳理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关于意识形态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
国外学者不仅始终关注意识形态问题,而且也十分关注意识形态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于德育课程理论和德育课程实践的研究上。对如何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作了一些研究,并有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如杜威的《教育的道德原理》、查赞・巴里的《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等,基本观点认为,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灌输,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而党的十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随之繁荣起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教育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如韩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周中之和石中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等等。论文方面数以万计,如陈力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国外学术维度》、周中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韩振峰的《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途径》,等等。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质和内容、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和方法等。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理论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如周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个转向及实现》,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方法、对策以及路径方面的研究。
(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关系研究
做这方面基本问题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其中钊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研究》一文中做了初步的探讨,他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辩证统一的。[1]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薛明珠、陈树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一文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难点进行了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加了融入的难度;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层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梳理;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评价困难。并提出了具体恶实施途径: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拓展第二课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行多元化评价方法。[2]
陈延斌、周 斌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文章中,分析了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信仰存在一定程度、范围的弱化;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显现出两重性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有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与环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实现有效融入具有极大的意义。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胡绿叶、何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索》一文中提出三条路径选择:以提升教师素质槠鸬悖展开理论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主线,精选教学内;以大学生认知律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以校内外教学资液为载体,拓展教学途径。邵 银 、余 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分别从四门思政课特点出发,提出了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问题:“基础”课重在帮助大学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结构,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原理”课教学重在帮助大学生理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南;“纲要”课教学侧重于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概论”课教学重在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属性,提高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鉴别和选择能力。陈宗章在《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一文中设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规范化路径,即合理规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计划大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依据,使之成为总体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要有制度化的考核评估机制;生活化路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体现生活内容,在生活叙事中展开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社会化路径,即搭建社会化的教学实践平台,展开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加强大学生面向社会的志愿者活动等。王占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一文中,提出以下几条途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感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从手段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认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体系,从环境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接受。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以上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基本范畴、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但是已有的研究尚存在不足:
1、鲜有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及局限进行研究。
2、主要集中于“融入的路径和策略等方法论上”的研究,体现出一种急于求成的倾向,而对一些基本的理论维度和文化维度问题缺乏细致的思考和探索。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条件研究不足,对融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缺乏足够的重视。
4、技术性路径研究呈现出简单重复的研究状态,缺乏可操作性的创新。
5、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存在误区的思考。
参考文献:
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3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是被教育部批准列入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也是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仅有的两个心理科学的研究基地之一,还是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该中心是一个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为一体的、面向全国开放的心理学重点科研基地。中心每年从教育部、天津市教委和天津师范大学获得经费资助。中心用房有两层楼,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主办《心理与行为研究》学术杂志。
二、人员和方向
中心主任为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博士生导师沈德立教授。中心目前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人。来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的一批博士生导师在中心承担着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认知与学习心理学、情绪与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员侧重运用高科技的实验手段和多学科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不同人群(正常人群与特殊人群)在不同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并通过系列的科学研究来指导学习与教育活动,提高不同人群在不同环境下的学习效能、工作绩效和塑造健全人格,特别是提高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主动地适应环境和积极改造环境的能力。
三、科研情况
中心在“九五”期间,共承担并完成了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22项。“十五”期间已承担国家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项目和省部级重点项目17项。中心每年用50万元向全国公开招标,资助三个教育部重大项目的研究。目前已有9个教育部重大项目获得了资助。
2001年中心产出一批高水平成果。其中《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和《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两部专著出版后,《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华读书报》和《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应用心理学》等报刊专文评价。由于《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一书的部分内容以新华社通稿的形式在《人民网》上予以报道,《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早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以及国内一些地方报刊均予以转载,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四、资料室和实验室
中心资料室拥有较丰富的专业书刊,有中文图书7300多册,外文图书6200多册,外文专业杂志33种,全部中文心理学期刊。同时还订阅了美国的《心理学文摘》光盘,能做到资料季度更新。
中心的网络计算中心拥有40余台高性能计算机,建设的“心理与行为网”(省略)拥有多台服务器,具有千兆传输能力,利用两条独立的ISDN专线出口访问。
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心理学实验室,装备有国内第一台256导脑电/事件相关电位系统,以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眼动记录仪系统、四视野速示仪、诱发电位仪和全方位记录的行为观察室。
中心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先后研制了第一代国产心理学仪器10种和第二代国产心理学仪器――心理实验台。这些仪器均已批量生产,供应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使用。
五、人才培养
目前,中心共有来自全国的近40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
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4
[关键词]风景园林 理论基础 学科特色 研究领域
中国风景园林是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世界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1年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之后,围绕学科发展与研究范畴问题有众多的讨论,经过几年的实践,作为一级学科的风景园林理论与学科研究范畴已形成基本统一的观点。各学校应以此为基础,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
一、现代风景园林理论趋势
(一)现代风景园林美学的新标准
(1 )形式美的多样化――东西方园林审美的交融
在古典园林中,东西方对形式美的艺术表现存在明显差别。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一直以自然式的山水园林为主要形式,与此相应的是西方古典园林更为重视科学原理的应用,几何形的构图和台地式的地形表现出理性的秩序与严谨的规律,形成了其规则式的园林形式[1]。
但是,在经济发展进入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普遍,从目前世界园林的实践情况看,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规则美,只要是符合地域文化特征的美,都是东西方园林所共同追求的,东西交融的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能创造出具有高雅艺术美的作品。
(2)生态美――风景园林的综合美
艺术美自然是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但是,单纯的以艺术美为标准的审美时代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景观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审美观念不能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正在被破坏和消亡的绿色空间,作为自然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2]。在风景园林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运用生态美学的基本原理创造人地和谐的理想生活境域是大势所趋。
(二)生态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生态意识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商周时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表现了古人朴素的生态观念,即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统一[3]。而今天,风景园林中的生态思想更是普遍,规划中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中国风景园林实践领域目前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景观和园林设计、城乡绿地系统和大地景观规划。不同层次的规划具有尺度、性质上的区别,对生态学理论的应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于小尺度的景观和园林设计,适宜用以个体植物为研究对象的植物生态学理论作指导,重点研究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在绿地中形成合理的植物组群结构;对于较大尺度的城乡绿地系统和风景名胜区等的建设,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以及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理论具有实际意义;对于更大尺度的区域性的大地景观规划,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5]。
(三)社会科学的指引
1.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自然,因而中国古典园林平淡含蓄,形成了自然朴素的山水园林形式。西方文化征服自然的思想贯穿在对自然大加改造的园林中,故西方古典园林规则对称的形式宏伟而华丽。一方面要以继承的态度来保护传统,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要在设计中予以保留;另一方面,应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用新的形式对传统文化予以表现,创造具有特定历史文化氛围的现代景观。
2.社会因素的影响
任何园林均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故其内容与形式必定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首先,社会的发展观决定了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倍受关注的今天,风景园林的建设也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兼顾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其次,社会的需求决定了风景园林的性质。当代人对自然环境的爱好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使园林更注重优美的自然风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再次,社会文化影响着园林的风格[6]。风景园林风格要符合使用者审美心理及文化习俗。最后,国家的政治、法规与经济等因素也会对风景园林产生影响。公众参与规划的政策使园林更能反映大众的意愿[7];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使风景园林更加注意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3.大众行为研究
环境心理学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为)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的)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风景园林学要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去研究分析人在园林中的行为及心理,从游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去规划设计园林的空间与景观,创造一种能引起游人产生愉悦心理倾向,满足游人活动需求的环境[8]。
二、学科研究领域特色
(一)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学科涉及的内容包括生态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范围广泛。根据学科理论基础,风景园林学包括6个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是研究风景园林起源、演进、发展变迁及其成因,以及研究风景园林基本内涵、价值体系、应用性理论的基础性学科,包括中外古典、现代园林史和风景园林学科史以及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美学、评价与管理等。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营造中小尺度室外游憩空间的应用性学科,研究和实践范围包括城市各类绿地与城市景观等。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是以维护人类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为目标,在大尺度上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工作领域包括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各类生态地规划与修复等。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是对具有遗产价值和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风景园林境域保护和管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传统园林和遗产的保护和修复等。园林植物与应用是研究风景园林植物材料及其养护的应用性的学科。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是研究风景园林保护和利用的技术原理、材料生产、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应用性学科。
(二)我校研究领域及特色
我校风景学科立足华南,面向全国,以现代风景园林理论为指导、吸取和发掘岭南园林艺术的精华,开展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学术优势,重点在下述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
(1)岭南城乡环境与园林景观研究
岭南园林艺术是立足我国热带、亚热带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当地文化形成的一种园林风格,在建筑风格、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方面形成了特色。我校应以岭南园林艺术为基础,着力于岭南城乡环境与园林景观研究,并结合现代造园艺术、新材料、新工艺、科学发展理念进行环境景观设计,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研究岭南特色园林无疑会为我校风景园林学科特色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2)环境绿化适宜植物的研发与配置技术研究
尽管目前广东省从事环境绿化的企业及科研单位较多,但在环境绿化植物筛选的基础研究方面较缺乏,如乡土园林绿化树种筛选与研究、边坡乡土植物筛选与配置研究、适宜河涌治理的植物研究、垂直和屋顶绿化植物筛选等,这些特殊用途绿化植物必将成为以后环境绿化建设植物利用的主导。
(3)生态景观工程技术研究
由于我国在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方面刚开始起步,且目前能够综合各方面学科进行节约型环境生态绿化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企业和科研单位甚少,也没有相关成果成功转化并形成产业化,所以,生态景观工程技术研究将是风景园林的热点研究问题。我校将开发低碳环境绿化技术、边坡、矿山绿化技术、屋顶与垂直绿化工程关键技术、环境友好植物保护技术等系列节约型环境绿化工程技术,并与企业联合进行成果转化。
三、结语
任何的发展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理论研究应以中国传统园林为基础,借鉴西方园林的成功经验,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立足本土,博采众长,尊重科学,开阔眼界。当今,风景园林已成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基础理论也正从单一学科向内容更为丰富的综合学科转变,因此,学科的研究也要走向多元化,不同类型的院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建立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
基金项目:1、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2JK339);2、2014年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园林专业《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参考文献]
[1]章志红.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的探讨[J].安徽林业科技,2003,(2):13-15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学的教育[J].中国园林,2004,(1):2-5
[3]姜玮.中国传统美学观“天人合一”与生态美学[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2): 22-26
[4]刘家麒.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广东园林,2005,28(2):3-5
[5]蔺银鼎,武小钢.园林生态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6,(2):35-37
[6]王丰.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历史的发展对园林艺术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 6(11):122-125
[7]曲娟,米淑红,付晓云,等.论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350-352
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5
【关键词】 辅导员队伍 专业化 学科建设
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高校要建立一支符合《规定》要求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1]。而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是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演变,学生工作的对象――大学生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大学生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时代感增强,责任意识弱;认同感强,实践能力弱;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等等,使得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的他们更需要科学的引导和教育,规范化的管理以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再加上学习、生活、就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学生工作也就从传统单一思想政治教育向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心理健康、日常事务管理等多个领域快速扩展,并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传统的以管理学生日常生活为主的“保姆型”或重管理、轻教育的“管理员型” 的工作理念、思路和方法已经不能符合新的需求[2],辅导员不仅仅是管理者,更应该是教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导师。要真正地成为导师,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应该从日常机械、繁杂、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脱离出来,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和素质提升。要实现这样的目的,一般性的学习、培训难以实现,除了通过实施班主任、班导生制度以及学生管理网络化、制度化的推进,使辅导员摆脱日常事务性工作之外,还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专业化建设。
其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促进辅导员队伍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辅导员队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定位不明确。既不属于专业教师,也不属于管理人员,给大家造成地位低、待遇差、前途渺茫的感觉,这极大的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质量和发展,尽管在招聘时有众多的人员投简历应聘,但真正把辅导员当成事业来做的人很少。当前通过一系列制度把辅导员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于教师和管理队伍之外的新群体,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提高辅导员的地位,反而让辅导员更加边缘化、特殊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为辅导员队伍提供合适的发展方向,只能创设条件让辅导员队伍真正成为教师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让辅导员队伍真正成为有名有实的教师,就必须让辅导员真正成为“能研究、能教学、能思考、能创新、能实践”的“专业化人才”,因此,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关键
浏览各高校辅导员招聘要求,各高校都希望招到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才,强调基本素质和能力,但很少明确规定专业要求,有专业要求也一般集中在大类上如工科、理科等。于是就出现了部分学生政治辅导员还能坚持在原专业上发展,部分辅导员选择了偏离原专业的新的研究方向,大部分辅导员彻底脱离学术研究,成为从事单纯日常管理的行政人员。这对学生工作以及辅导员自身发展都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心理学、管理学相关学科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没有辅导员的参与,甚至很少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直接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工作失去了理论支撑。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我们所提倡的“创新型”、“研究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形成这种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辅导员队伍没有找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关键――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方向、基地和队伍,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同样要与这三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要把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学科的研究方向紧密结合起来,明确、丰富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教育部目前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尤其是在拓展与之相关的学科领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教育部设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以及围绕该项目展开的系列课题,都对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相关的学科领域拓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认真分析《规定》中的相关阐述以及辅导员具体工作实际,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等四个方面,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可以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行政管理等几个方向。在目前没有明确研究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辅导员队伍工作的需要和特点,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3],通过在学科上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建设力度,明确提出相关学科研究方向,构建出符合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新的学科方向;高校可以针对工作实际,凝练更多新的方向,并根据自身学科建设实际,进行适当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研究领域,并通过招收该方向、领域的研究生,以保障辅导员队伍的来源。
其次要把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融入到学科基地建设中。基地是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平台,它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目前思想政治等相关学科基地的研究与大学生成长没有太多关系,这是一种缺陷,要弥补这种缺陷就必须把辅导员队伍建设融入到学科基地建设中,才能使之真正找到实实在在的平台,从而得到实质性的推进。在明确的学科方向之后,我们希望教育部层面能够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学科基地建设的宏观布局,尝试基础、重大基地的建设,选择有相当学科实力的高校进行试点,从而带动全国的学科基地建设,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真正融入到学科基地的建设中。在高校层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模式进行尝试:(1)根据学校发展实际,依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管理类学科,建立若干个学生工作相关的“研究中心”;(2)拓展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管理类学科的研究方向,组建若干与学生工作内容相关的“学术团队”。将辅导员按照专业、兴趣、特长划分到各个“研究中心”和“学术团队”中去,将“研究中心”和“学术团队”作为全校辅导员开展学术研究、交流和实验的大平台,建立健全相应组织、制度、计划考核等管理机制,使辅导员们将研究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使辅导员成长为专业化的人才。在队伍的组成上,不仅要有辅导员,还要有相关学科的专职研究人员、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部分学生;不仅需要思想政治学科的研究人员,还应该根据发展需要,引进哲学、管理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其他专业的人员,这样可以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交叉、融合,产生新的研究方向,促进新的学科方向的形成和发展。在融入机制上,我们可以通过在学科点申报、项目参与、成果验收等方面对辅导员参与的人数和发挥的作用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规定,来保证辅导员能够实实在在的参与其中,并与专职研究队伍紧密结合,形成更大的合力。
三、构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制度体系
明确的方向、高水平的基地和高素质的队伍,为新的思想政治学科发展壮大提供了保障。有了学科的支撑,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就有了主线。我们可以围绕学科建设,构建出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培养、评价机制。
在辅导员的选聘上,我们除了要考虑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品质等因素外,还应从学生工作的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其学科背景、专业素养以及研究能力,重点从研究生和优秀本科毕业生中遴选出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在选聘机构成员的组成上,不仅要有具体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学校选聘小组工作人员,还应邀请各学科的专家以及学术机构的负责人参加。在选聘模式上,坚持合理流动与相对稳定相结合,尤其是保证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在辅导员的培养上,建议采取辅导员业务培训与学术培养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培训模式,首先要建立系统化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将日常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培训内容涵盖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次应建立各级辅导员培训体系,辅导员既要参加校级培训,结合专业特点又可参加特点更鲜明的院级培训;再次,高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包括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参与项目研究,教授相应的课程,参加学术实践的制度;最后,培训项目应由高校提供菜单式的培训选择,既有必修科目又有选修科目,使辅导员能自主根据个人的工作需要、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从而更积极主动的完成好培训。
在辅导员的考核与激励上,我们要根据辅导员岗位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的辅导员队伍的考核应该包括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两方面,并坚持定量与定性结合,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间,过分量化和细化会损害辅导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我们还应该建立辅导员奖励制度,并纳入学校整体奖励分配体系之中,强调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刘杨.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 太原: 中北大学, 2012.
心理学科研研究方向范文6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在人居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而这些挑战为园林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现代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也在日益提高。但是,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大学本科专业教育是培养风景园林学科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高级人才的基础阶段。因此建立完善的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从业能力以及理论研究水平,关系到该学科的未来发展,从而解决社会需求量增长和专业人才培养输出欠缺的不平衡矛盾。
1 风景园林专业发展的需要
自1900年,哈佛大学设立了美国第一个风景园林专业(Landscape architecture),标志着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建立。在我国,正式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在取得显著教育成就的同时,由于风景园林学科自1997年一直被作为建筑学一级学科中城市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的一部分,学术地位大大降低,从而使该学科的教学、科研等活动大多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的名义下进行,内容与名称严重不符,导致无法与国际同学科接轨,造成学术思想混乱,而风景园林分属不同学科门类,学科门户之见和分化严重,人为分割导致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不完整,直接影响构建专业培养课程体系时存在盲目和局限等问题。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化发展要求为中国风景园林事业提出了艰巨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面对诸如上述日益凸显的学科发展问题及社会关注问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对此做出了重要调整,在已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显示,将“风景园林学”正式列入一级学科,这一调整标志着风景园林行业从国家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和认可,预示着风景园林教育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已有184所高校设立了风景园林专业,并且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递增。业界人士纷纷呼吁,为确保风景园林学学科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本科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在协调学科建设与行业发展的同时,满足快速扩展的风景园林事业对应用性、复合型、专业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1]。
1.1 现行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设立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大体上都按照已故的汪菊渊先生对于我国的“风景园林”学科所划分的层次进行构建。其主要分为三个主要的层面: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大地景观规划[2]。其中以“传统园林学”为重点,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树木学、园林工程、园林艺术、园林史等,而这些课程占了本科专业教育的绝大多数课时;以“城市绿化”为专业教育的并行侧重点,主要开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等课程;以“大地景观规划”为本科专业教育提升,主要开设风景名胜区规划等一系类的拓展课程,但是这个层面的教育由于受到教学课时以及课程体系的限制,没有构建出完整的体系和教育目标,从而导致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宏观研究内容及方向把握不准确。而“大地景观规划”是学科应对当代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挑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策略,是学科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研究的课题,其任务是合理利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生活境域,从而用理性的分析以及可行的发展策略来解决当下人地关系失衡、环境恶化、自然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等尖锐的社会问题。在现行风景园林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也正是由于认识到风景园林业务范围已从原来单纯的规划设计转换为保护利用、恢复更新等发展研究趋势,最经几年在一些风景园林专业院系中出现了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的课程,更有完善者甚至建立了“场地认识和分析”相关的介绍、体验类课程,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框架更趋于完善,从而使得设计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1.2 课程体系中引入“环境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在完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也为风景园林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其实就风景园林目前的发展趋势,溯其根本,就是解决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而园林本身就是为人服务的。因此作为专业从业人员,经常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设计?”回答有若干种,但是有一种最具代表性―― 是“为了寻求某种变化”,那么“为什么要变化?”肯定是要满足某种需求,那么“是谁的需求?”这个答案唯一,即为“人的需求”。因此经过这样一个设计反思的过程,即可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园林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做到人性化设计。而这个过程是要建立在对场地合理的分析和研究之上,借助景观生态学等知识的宏观把控,运用园林规划设计的微观方法,才能促成一个完整的设计。因此从课程体系完善的角度考虑,将“环境心理学”引入,是对专业设计过程培养最好的补充和铺垫。而环境心理学作为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应用型学科,着重从心理学和大众行为角度,探索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发展。在人与环境之间坚持“以人为本”,从大众行为和心理特征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对现代景观设计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图1所示)。
1.3 “环境心理学”在风景园林中的发展应用
环境心理学应用到园林设计中,激发了景观设计新的研究方向,促进了设计对人的需求的关怀,实现设计环境的最优化,为很多细节提供了设计理论和依据。将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运用到园林设计中,解决了许多除设计因素之外的现实问题,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景观影响。
就目前环境心理学在风景园林中的研究现状,国外在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及其对园林设计的一些影响,如由Almo Farina和Andrea Belgrano提出的“中立基础园林、个人基础园林、观察基础园林”三种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原生态假设理论;再如Jader Tolja和Clara Cardia通过实验证明一个人的心理因素能够影响空间认知,空间体验和空间说明。二是研究大众行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截取相关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园林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的公园设计以及扬.盖尔对于如何使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支持或引导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且景观中的环境心理学理论在考虑特殊人群的设计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理论研究,将重点投射在运用国外的研究理论,在具体设计中加以改进和完善。综合国内外的综合研究成果,现在的景观设计重点是关注景观与人的相互影响和关系,而非景观本身,这是环境心理学带给景观专业新的反思和研究方向[3]。其中,环境认知理论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人际距离―― 亲近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对景观场所设计的影响;个人气泡、领域性、私密性特征在园林景观体验中的把握,甚至色彩感知对园林景观的影响都将成为每一个专业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4]。正如彼德 .沃克所说:“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如同一个编剧,如果他的景观设计得好,那么每个是使用者就如同在剧目中的演员,尽职尽责地演着编剧为他导的剧”,由此可见,如果掌握了大众行为中所蕴含的心理需求,那么景观设计作品的使用频率和社会评价将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对景观使用者的控制从无序走向可控化。
2 “环境心理学”课程缺失对专业培养的影响
在现行的风景园林本科课程体系中,作为设计根本和前提的“环境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内容并没有相应课程的讲授,只是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涉及到具体设计内容时,浅显地分析下此类型园林项目对适用人群该如何进行考虑,但是理论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能解决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当然也有一些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中虽然设计到心理相关的课程内容,但是由于心理学范畴较宽泛,讲授没有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及针对园林专业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使学生感觉所学无多大用处,因此造成学生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的现状。由于“环境心理学”自20世纪70年代形成,在30余年的发展中已形成一套基本完善的理论系统,并且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探索已步入了深层研究,因此只把这方面的知识仅作为一门园林专业基础课上分散讲授的内容,一方面难以保证学生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使这类知识在相关设计中得实用度大大下降。
2.1 导致设计目标不明确
“环境心理学”课程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时盲目拼凑、目标不明确,缺少对景观与人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只注重方案形式的漂亮,忽略场地功能的考虑,最终使方案的认同度和操作性降低。比如无论是设计那一种类型的园林绿地,都存在诸多环境心理因素方面的考虑,不仅要满足各类人群使用的功能需求,更要通过一系列环境与人的关系的分析来充分展示景观对人的吸引力,从而控制人对景观的感知。只有这样,设计的内容才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标的实现某种使用需求。
2.2 对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在教学方式上,任课老师在布置“园林规划设计”或者“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不同设计作业时,虽然一再强调学生要对整个地块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并提倡人性化设计,但是学生仍然感觉对此要求无从下手。因此,作为讲授者,应该改变枯燥的纯理论教学,试着引导学生以一个景观使用者的身份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从景观认知过程及景观行为的空间格局等多重角度,培养学生在景观设计中的“多身份”扮演的假象能力,推导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和要求的方案,再借助环境心理学中关于大众行为与景观的关系,不断地提高方案的可操作、实用、舒适性。
2.3 引发对传统设计程序的反思
我们现在做设计,一般采用直线型设计程序(如图2所示),从解读任务书完成设计纲要,确定设计方法和内容,再到最终的设计实施,全程建立在设计师在独立思想之上,没有使用者的参与。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合理的设计程序应该是环形设计程序(如图3所示):通过对设计纲要的理解从而预测出设计目的,或者说是设计构想、意图或假设,然后通过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法对这种设计意图进行恰当的表达,至此是没有使用者的参与的,与传统设计程序所不同的是,在设计实施之后,新加入一个设计环节,就是对所设计的内容进行使用后评价,得出结论,从而验证当初的设计预测是否准确,如果条件容许甚至对方案进行合理修改,可以说这个过程为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第一手参考信息。这种环形模式使我们的设计更趋于完善,提高了景观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公众对景观的认同程度,这种程序才是良性的可持续性设计发展之路。
3 “环境心理学”课程的引入
针对当前的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及专业的核心教育目标,“环境心理学”课程应作为当前专业核心课程“园林规划设计”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的先行课程,起到普及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内容和具体方法的作用。同时,为了避免纯理论讲授的单调枯燥,本门课程可以引入“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不同的心理反应对景观认知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总结各种设计信息和参照依据,从而为核心课程的开展铺垫合理化设计的理念。本门课程的主要知识体系由认识人的基本行为开始、在认识交往的基础上规划设计面向交往的景观场所、了解景观行为的空间构成、从景观感知到如何提升景观认同度、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调查作业五个主要部分组成,课程答题的建设构想(如表1所示)。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