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 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病;素问;痹病;相关性
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李东垣(东垣),创“脾胃论”学说,成“金元四大家”补土派的代表。所著《脾胃论》,集中反应了脾胃论思想,其中对脾胃与痹的关系有多方面的描述,构成了“脾胃论”思想的重要内容。按《素问》的论述,痹的意义有三,一指疾病即痹病,二指疾病症状即痹病的症状表现,三指病机即痹病、痹证发生发展过程[1]。笔者通过对《内经》的学习,对《脾胃论》中脾胃与《素问》所论痹的关系有所感悟,认为二者无论在发病机制、病理过程、疾病表现,还是预防治疗,都存在密切相关性。现赘述如下。
1 脾胃的功能正常是预防痹病的保证
在《脾胃论》中,东垣依据《内经》的论述,归纳了脾胃的功能。
1.1 受纳五味 东垣提出:“脾受胃禀,乃能熏蒸腐熟五谷者也。”[2]并引《素问・海论篇》“胃者水谷之海”“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3]等,说明脾胃有受纳五味、腐熟水谷、传导糟粕的功能,这对保持人体五脏六腑升降有序、气机谐调、阴阳平衡,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
1.2 化生精微 引《素问・营卫生会篇》“中焦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灵枢・五癃津液别篇》“水谷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4];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灵枢・决气篇》“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等,说明脾胃有化生精微,升运营养的作用,可使饮食五味化生为精微物质,并可运化水谷精微到全身,供应营养,调节水液排泄,是五脏充实、六腑活跃、经脉盈润、骨节滑利、气血旺盛的重要源泉。
因此只有注重调理脾胃,使脾胃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机体得到足够的“后天之本”的保障,风寒湿邪才不易在人体停留,痹病也才不容易发生。正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2 脾胃的疾病表现与痹病症状有重叠
东垣以《内经》为依据,在《脾胃论》论述了脾胃病的多种表现。
2.1 水湿不运 根据《灵枢・五癃津液别篇》“水谷入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等论述,认为脾胃虚弱,一方面,水湿不能气化输布,机体失于润泽;另一方面,水湿停滞于内可化生痰浊,除停留肺、大肠出现咳喘、泄泻等外,还可停留四肢,见肌肉重着、骨节肿胀、肢体水肿,水液留置骨节腔内等。
2.2 筋骨不坚 引《素问・经脉别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明脾胃不足,五味不和则肝血和肾气之精气来源不足,可使筋失柔韧,骨欠坚固,出现筋骨无力,腰腿酸软,肢节疼痛等。
2.3 经隧不畅 按《灵枢经・玉版篇》所说:“胃之所以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提出脾胃失调,气血不足,经脉充盈不利,失于通畅,可出现经筋、肌肉等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
2.4 四肢不用 依照《素问・痿伦》“脾主身之肌肉”,《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等论述,论及脾胃虚弱或功能失调,可出现肌肉痿软,以及“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等。
以上这些脾胃病的症状,也是《素问》中痹病的一些表现。这些症状可以是脾胃病或痹病一种病的表现,也可是二病同时存在的表现。如果单属脾胃病的症状,如遇风寒湿外邪侵袭,内外合邪,极易产生痹病;如单属痹病的症状,也可损伤及脾胃。它们常存在脾胃病和痹病共同的病理机制。
3 脾胃的病理改变是导致痹病的内因(诸病从脾胃而生) 东垣指出:“脾胃一伤,五乱互作” (五乱:《灵枢・五乱篇》指乱于心、肺、肠胃、臂胫、头);又曰:“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不因虚邪,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明矣。”以“诸病从脾胃而生”立论,阐述了脾胃病对其他脏腑的影响的表现和机制。总之,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筋脉络受病的一个重要病因是脾胃病。痹病也不例外。他以《内经》为依据,在《脾胃论》中,对脾胃功能受损病理改变进行了较全面总结,其中大部分均可导致痹的证候发生,故提出:“脾病体质量节痛,为痛痹,为寒痹,为诸湿痹,为痿软无力,为大疽大痈。”(脾病可导致痹病)因此,脾胃病是痹病发生的主要内因。
3.1 卫气不固 《灵枢・邪客篇》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灵枢・本脏篇》曰:“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故卫气虚弱,可见自汗、恶风、皮肤失于润泽,易由风寒湿邪所侵袭。
3.2 元气不足 东垣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伤,而元气亦不能充。”因之会出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等,进而“诸病之所生也”。如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则痹病发生矣,正如《内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3.3 清阳不升 根据《内经》理论,东垣谓:“饮食不节,损其胃气,不能克化,散于肝,归于心,溢于肺……升发之气不行者此也”;还谓“脾病则下流乘肾”。因此,肺、肾气虚,肝、心血虚及这些脏器相关的寒、热、湿、痰、郁、瘀等诸实证的某些证候表现,皆可从脾胃虚弱、功能失调寻找发病根源。以痹病为例,食气入胃,不能散精于肝,浊气归心;脉气流经,不能经气归于肺;以及脾土克于肾水,使肾气虚而寒内生,心、肝血虚而风内生,脾气虚而湿内生,加之肺失肃降,肝失疏泄,病邪不易祛除于体外,如遇风、寒、湿邪外袭,则内外合邪,痹病必生矣。如果肝血不足,不能气于筋;心血不足,不能精于脉,肺气不足,不能输精于皮毛,脾气血不足,不能濡润肌肉,肾精气不足,不能充养骨骼,则使筋、脉、皮毛、肉、骨容易受邪而发生体痹。体痹不愈,病邪又随时可因脏腑虚弱传入相应的脏腑,发生脏腑痹。同时病邪又可进一步加重或导致脏腑气血虚弱、功能失调,造成痹病的热蕴、血瘀、痰凝,或发展为羸瘦、畸形、衰竭等。
4 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可导致脾胃病发生
发挥《内经》的理论,东垣认为:“故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伤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盛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说明饮食失节,外感六,内伤七情,是脾胃病产生的3个主要原因。东垣曰“饮食不节”,则“损其胃气,不能克化”。通常认为,饮食不节有饥饱失调,饮食不洁(如毒、虫侵害),饮食偏嗜(如寒、热刺激)。无论痹病治疗的植物类、虫类、矿物质类有毒药物还是现代风湿病治疗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都属于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的范围。按东垣所论,皆可使脾胃正气受损,阴阳失调,升降无常,受纳、腐熟、传导、化生、升运功能不足,造成人体的病理改变,并可导致痹病的发生或加重。因此,从治疗药物毒副作用上讲,调理脾胃更是痹病治疗所不可缺失的。
5 脾胃病的治疗是痹病治疗的重要方法
从《素问・经脉别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到东垣“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脾胃既和,谷气上升,春夏令行,故其人寿脾胃不和,谷气下流,收藏令行,故其人夭”,都可见到,调理脾胃对全身各个脏腑气血经络疾病的治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预防和治疗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疾病的通用法则。从上述脾胃和痹病的关系看,调理脾胃对痹病的防治更是不可或缺。临床应用举例如下。
5.1 补中益气法 代表方为东垣“补中益气汤”(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陈皮、生甘草)。主治:元气不足,气血虚弱。用于痹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此法对现代风湿免疫疾病可起到调节免疫,治疗合并贫血,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导致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肝功损害,缓解期预防风湿活动复发的作用。
5.2 升阳益胃法 代表方为东垣“升阳益胃汤”(柴胡、防风、羌活、独活、茯苓、白术、泽泻、制半夏、陈皮、黄芪、党参、白芍、黄连、炙甘草)。主治:脾胃阳气不伸,风湿之邪停滞,用于风寒湿痹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此法对现代风湿免疫疾病活动期的治疗,或对西药诱导缓解的辅助治疗,发挥增效和减轻白细胞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等作用。
5.3 清热益气法 代表方为东垣“清暑益气汤”(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麦冬、葛根、升麻、五味子、苍术、泽泻、升麻、陈皮、青皮、黄柏、炒神曲、炙甘草)。主治暑湿、湿热之气停滞,脾胃运化失司,用于湿热痹的辅助治疗。此法对现代风湿免疫疾病活动期西药诱导缓解的辅助治疗,发挥增效和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等作用。
5.4 温补脾胃法 代表方为东垣“温胃汤”(党参、黄芪、干姜、姜黄、砂仁、益智仁、厚朴、白豆蔻、泽泻、炙甘草)。主治脾胃虚寒、胃脘痛,用于风寒湿痹的辅助治疗。此法对现代风湿免疫疾病活动期西药诱导缓解的辅助治疗,发挥增效和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等作用。
5.5 化浊醒脾法 代表方为东垣“藿香安胃散”(党参、藿香、丁香、橘红、生姜)。主治:不欲饮食、呕吐不待腐熟,用于风寒湿痹的辅助治疗。此法对现代风湿免疫疾病活动期西药诱导缓解的辅助治疗,用于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
上述东垣调理脾胃法治疗痹病,如果面对的是风湿病的活动期,应作为辅助治疗,目的是调节免疫、增强体质、减少有毒药物的治疗剂量及毒副作用,对其他中西药物的干预起到增效减毒作用,治疗或预防并发病的发生。对这些中医治法,我们在风湿病的治疗中,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均可起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如运用东垣升阳益胃法,以东垣升阳益胃汤为基本方,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0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6例,均给予甲氨蝶呤、尼美舒利口服,治疗组加用加减升阳益胃汤,对照组加用泮托拉唑钠胶囊,90 d后对两组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和胃黏膜损伤情况以及疗程中平均每天关节疼痛缓解时间进行比较,并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90 d观察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显示:治疗组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及胃黏膜损伤低于对照组(P < 0.05),疗程中平均每天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两组治疗前后ALT、ESR及CRP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东垣升阳益胃法对RA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消化系统副作用具有防治作用,并能增强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疗效[5]。
学习东垣脾胃病与痹病关系,以调理脾胃法配合治疗痹病,是现代风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6 参考文献
[1] 马玉琛.对《素问》痹的理解[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9):46-49.
[2]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脾胃论》注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
[3] 张隐庵.黄帝内径灵枢集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2
人生病后正气多少会有损伤,特别是大病久病之后。正确的调养有利于恢复人体正气,防止疾病复发。
至于病后进补的问题,如果正气损伤不明显,是不需要补的。与其说补,还不如说是调养,调养有攻有守、有泻有补。病后调养要根据疾病的性质、用药情况及病人的体质情况而定,不能一味乱补。
1.病后补,健脾胃
人生病后,胃口或多或少都会变差,这是很正常的,中医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脾胃是人生长过程中营养的根据地。所以在生病后的调养要多以健运脾胃为主,再兼顾五脏,等到脾胃功能恢复再进清补的东西,一般调养以粥、汤、蒸品为宜。
2.病后补,“药”清楚
服用某些药物会产生不适。最常见的是抗生素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常见腹泻、苔腻等中医的湿重表现,要着重调理脾胃。激素容易产生阴虚火旺的表现,要滋阴清热。长期服用滋阴药容易碍脾,注意服用健运脾胃的药物及食物。服用温阳补气药容易化火伤阴,注意适当加用清润之品,解表药发散耗气,服多者汗多气弱,宜用益气健脾之品收尾。
3.病后补,看“气质”
人的体质有很大差别,有气虚而容易气短乏力的人煲点黄芪瘦肉汤就会慢慢恢复活力一样;而有些气短乏力则是因为血虚,吃黄芪瘦肉汤的效果就不是那么明显了。所以,在病后调补主要还是看个人的“气质”,以下为常见的四种气血阴阳虚者常用的进补药食。
气虚者宜进补:党参、北芪、人参、五爪龙等。
阳虚者宜进补:鹿茸、紫河车、枸杞、巴戟天、杜仲、肉苁蓉等。
阴虚者宜进补:银耳、燕窝、百合、玉竹、石斛、黑芝麻、北沙参等。
血虚者宜进补:当归、元肉、熟地黄、制何首乌、大枣等。
病不同,对号入座找药食
1.感冒发烧,清补
平时感冒发烧,病后总是会感觉特别虚弱。其实一些急性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大多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多重,其病程中多伴高热,会生风动血、耗气伤阴。
应对方法:在这些疾病的后期应该以清余热、调理脾胃、益气养阴为主,平时适合进食如芦根、白茅根、百合、麦冬、石斛、太子参、五爪龙、鱼腥草、马齿苋、马蹄、藕、梨、丝瓜、黄瓜等食材。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外感发热性的疾病,如果是身体强壮的人,一般多见于正气充足的病人,病情短,愈后好,对正气影响不大,适当注意饮食清淡即可,无需特别调补。
2.呼吸病有痰,进补勿太早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所以,慢性咳喘类疾病切记太早进行滋补,滋补久过容易妨碍脾胃运化,滋生痰湿从而加重病情,适得其反。
应对方法:一般慢性咽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后期或缓解期,可以多食用茯苓、陈皮、南北杏、太子参、沙参、百合、莲子、芡实等食材来健运脾胃、化痰益气为主。此外,如果有肾虚的表现,还要注意补肾纳气,使用诸如虫草、核桃、蛤蚧等食材。
3.肠胃病,祛湿健脾为重
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肝病、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适量,不可温补、辛燥。因为消化系统功能失常最易形成湿热和气滞状态。
应对方法:健脾祛湿、疏肝理气是调理慢性肠胃病的关键,平时生活中可以常用陈皮、茯苓、薏苡仁、白术、扁豆、莲子、芡实、苦瓜、冬瓜、鸡骨草、谷芽、麦芽等做成粥品食用,也可做成相应汤品。
4.关节病,活血补肝肾
关节退行性变、颈椎、腰椎、类风湿等关节病,要注意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补益肝肾。
应对方法:可以煲宣木瓜、葛根、牛膝、薏苡仁、乌蛇、杜仲、桑寄生、巴戟天等,多用于日常煲汤食用。
5.心脑血管要化“痰”
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塞、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类疾病,同痰瘀有关。
应对方法:调理可以多用田七、丹参、绞股蓝、银杏叶、山楂、洋葱、黑木耳、芹菜等化痰通络之品,多作为家常菜品食用,也可以入茶品。
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3
胃痛为胃病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中医学常常以此命为病名,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出现上腹部疼痛,兼有脘腹胀闷,甚则见胀痛攻窜、泛酸烧心,多与情绪恼怒、焦虑、抑郁有关,中医称之为肝胃不和或肝气犯胃。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情志所伤对胃病的负面影响,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很多。《黄帝内经•素问》篇中就记载“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文中的“木郁”即为肝郁,诠释了消化不良、胃部不适源于情志抑郁所致。元代医家朱丹溪发展完善了肝主疏泄说,进而指出情志心理因素为胃病发生的一大诱因,总结了“肝郁气滞”、“肝气横逆”、“肝气犯胃”等一系列古代心身医学治疗胃痛的辩证思路,并指出了“柔肝护胃”的治疗方法。
关于胃脘痛属于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这方面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情绪剧烈波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会使胃肠功能发生障碍,血管收缩,引起胃部不适。而胃痛患者又多具有典型的性格缺陷易患素质特征,易发生焦虑紧张,怒而不发,郁而不伸,往往会加重胃病。
中医学将胃痛发作常解释因烦恼郁怒、情志不遂,进而影响胃之通降功能。还记得我做学生时,侍诊已故中医名家周志成老先生的一则往事,当谈到胃病从肝论治时,老师曾举了个形象的说法,“本已饥肠辘辘的你,由于做错事,让妈妈批评了,心中自然不快,顿感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这即为肝气犯胃的发生发展。“六腑以通降为顺”,肝气横逆,阻隔胃之顺降。因而胃气壅滞,轻者胃胀,重者胃痛;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气郁化火则烧心泛酸。日久气滞血瘀伤络,甚则出现胃出血。
由此可见,从精神方面养胃,首先应注意增强自身对治疗的信心,其次要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医生和家人也应帮助患者培养起较灵活的愉快情绪和适应社会的行为模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工作环境。患者还可以尝试进行太极拳、太极剑等体育锻炼,配合音乐疗法以移情怡性,适当参加有益身心的社会活动。
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 胃脘痛 中医 辨证治疗 体会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1]。”并首先提出胃脘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中指出“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是临床脾胃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其疼痛性质有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灼痛或痛连胁背等。常伴有胃脘胀满,嗳气或反酸,恶心、呕吐,纳呆,便秘或便溏,神疲乏力,面黄消瘦,甚至呕血,便血等,一般病程较长。现当于西医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诊治胃脘部疼痛患者370例,年龄17-66 岁。其中男性206例,女性164例。患者因饮食不当致病的占75%,情绪因素致病的占20%,感受外邪致病的占5%。
1.2 治疗方法[3-6]
1.2.1 饮食伤胃型证见胃脘部疼痛,胀满拒按,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常用山楂10 g,神曲10 g,莱菔子10 g,茯苓6 g,陈皮6 g,半夏6 g,连翘6 g。
1.2.2 肝胃不和型证见胃脘胀痛,攻窜不定,连及胁肋,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抑郁、恼怒则复发或加重,舌苔薄白,脉弦。治拟疏肝和胃,理气止痛。常用药物:制香附10 g,炒枳壳10 g,佛手片10 g,老苏梗10 g,杭白芍15 g,广橘皮6 g,炙鸡内金8 g,生甘草5 g。
1.2.3 寒邪客胃型胃痛暴作,疼痛剧烈,得温则减,遇寒痛增,口和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方药为良附丸加味。常用药物:高良姜10 g,制香附10 g,吴茱萸3 g,干姜3 g,木香9 g,陈皮10 g。
1.2.4 脾胃气虚型证见胃脘隐痛绵绵,空腹痛著,得食痛减,食则易饱,喜温喜按,劳累、受凉后易发作或加重,体倦乏力,大便易溏,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拟益气健脾,和胃止痛。常用药物:制黄芪15 g,太子参12 g,炒白术10 g,淮山药15 g,云茯苓15 g,广木香6 g,炙甘草5 g,红枣5 枚。
1.2.5 胃阴不足型证见胃脘烧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食少,消瘦无力,大便干结,舌光红少津,或有裂纹,或见剥苔,脉细数。治拟滋阴养胃,理气止痛。常用药物:北沙参15 g,麦门冬10 g,杭白芍15 g,全当归10 g,绿萼梅5 g,木蝴蝶6 g,白及片10 g,生甘草5 g。
1.2.6 兼证的治疗兼寒凝者酌加苏叶、生姜、广木香、肉桂、草豆蔻;兼热郁者酌加丹皮、青皮、竹茹、黄芩、黄连、山栀、石见穿;兼湿阻者酌加苍术、厚朴、陈皮、半夏、苡仁、蔻仁;兼饮停者选用苓桂术甘汤;兼血瘀者酌加延胡索、广郁金、桃仁、当归、三七、白及粉;兼食滞者酌加六曲、山楂、谷麦芽、鸡内金、枳实。 转贴于
1.3 疗效评定标准[7]
①显效:主要证候消除,0.5-1.0年内不复发,相应的理化检查好转,参考症状及体征改善。②好转:主要证候基本消除,0.5-1.0年内虽有发作,但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相应的理化检查改变不大。③无效:主要证候无变化,相应的理化检查无改变。
2 结果
370例患者,服药期间忌暴饮暴食,忌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保持情绪乐观,经服药3-7个疗程,85%患者显效,10%患者好转,5%患者无明显改善。
3 体会
胃脘病在预防上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与饮食习惯,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度劳累与紧张。在治疗上首先确立主证,胃脘痛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以肝胃不和、脾胃气虚、胃阴不足三型最具有代表性,故在诊治过程中,按其主要的、基本的病理变化,确立三个主要证型,而将寒凝、热郁、湿阻、饮停、血瘀、食滞等作为兼证处理。其次胃病治肝,理气防燥。肝胃不和型的主要病机是肝木失于疏泄,气郁不达,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阻滞,故治疗多以疏肝理气为法,在治疗同时,应考虑到胃腑喜润恶燥的生理特点和气郁最易化热生火的病理机制,疏肝莫忘和胃,理气须防伤阴。健脾助运,勿失和中。胃病日久,中气受损,健运失职,渐成中虚气滞之证。故调理中焦脾胃病症,必须使中气健旺,转运自如,升降得宜,阴阳调和。甘酸濡润,养中寓疏。胃为阳土,喜润恶燥。故治疗胃阴不足之证,当以甘凉濡润为主。由于胃阴不足,津液亏乏,胃腑失去濡养,以致受纳、腐熟功能失常,气机升降不利。为防阴柔之品阻滞气机,组方时尚需加入顺气和中药物。若纯用或过用甘酸寒凉,壅滞不运,反伤脾胃。
参 考 文 献
[1]水正,沈克俊,柳鸿志,等.中医药分型治疗胃脘痛104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2:11.
[2]周继胜.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642例分析[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7):633.
[3]刘明军,李风选.自拟溃疡散配合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58 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101-102.
[4]陶善宏.胃溃疡急性穿孔合并胃瘫1例[J].中国医药导报,2008,5(5):121-122.
[5]唐立明,谢明映.自拟胃宜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式胃脘痛63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2):41.
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5
精神方面养胃
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情志所伤对胃病的负面影响,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很多。《黄帝内经·素问》篇中就记载“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文中的“木郁”即为肝郁,诠释了消化不良、胃部不适源于情志抑郁所致。元代医家朱丹溪发展完善了肝主疏泄说,进而指出情志心理因素为胃病发生的一大诱因,总结了“肝郁气滞”、“肝气横逆”、“肝气犯胃”等一系列古代心身医学治疗胃痛的辩证思路,并指出了“柔肝护胃”的治疗方法。
关于胃脘痛属于与社会心理因素相关,这方面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情绪剧烈波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会使胃肠功能发生障碍,血管收缩,引起胃部不适。而胃痛患者又多具有典型的性格缺陷易患素质特征,易发生焦虑紧张,怒而不发,郁而不伸,往往会加重胃病。
中医学将胃痛发作常解释因烦恼郁怒、情志不遂,进而影响胃之通降功能。还记得我做学生时,侍诊已故中医名家周志成老先生的一则往事,当谈到胃病从肝论治时,老师曾举了个形象的说法,“本已饥肠辘辘的你,由于做错事,让妈妈批评了,心中自然不快,顿感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这即为肝气犯胃的发生发展。“六腑以通降为顺”,肝气横逆,阻隔胃之顺降。因而胃气壅滞,轻者胃胀,重者胃痛;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气郁化火则烧心泛酸。日久气滞血瘀伤络,甚则出现胃出血。
由此可见,从精神方面养胃,首先应注意增强自身对治疗的信心,其次要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医生和家人也应帮助患者培养起较灵活的愉快情绪和适应社会的行为模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工作环境。患者还可以尝试进行太极拳、太极剑等体育锻炼,配合音乐疗法以移情怡性,适当参加有益身心的社会活动。
冰冷的食物刺激性大
冰冷的食物对胃有非常大的刺激性,导致胃黏膜快速收缩,胃部缺血、缺氧情况,导致胃炎或者加重胃病。
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别吃冰冻的食物和饮料,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每天吃果蔬杂粮,可加速食物在肠道内的移动,并能吸附水分,因此尤其有利于防止便秘。若要保持肠胃的健康,成人每天应摄取纤维约30克。
谷芽麦芽煲鸭肫
从食疗方面,秋季养胃可试用“谷芽麦芽煲鸭肫”这道药膳来调理消化、养胃护胃。
作法为:首先洗净肫(zhun鸭胃的意思)的内壁,不要剥去鸭肫衣(因衣有增强消化力的作用),然后取麦芽、谷芽各50克,共入瓦堡内,加水4碗,文火与鸭肫共煲成一碗的量,放温后可服用。
中医调理胃病的方法范文6
冬病是指冬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一类疾病,这些疾病发生的根本在于寒邪强盛和阳气受损。夏治说的是趁疾病的发作缓解期进行辨证施治,采用内服或外治方法,预防冬病复发。或减轻发作程度。
冬病夏治适用于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具体而言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冻疮、关节炎、慢性结肠炎、虚寒性胃痛、腰痛、肩周炎、颈椎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等。
何时进行冬病夏治
宜选择在称为“三伏天”的一个多月内。“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在每年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个时期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时候。
冬病夏治的原理
冬季一些疾病的形成,外因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体质状态,遭受寒邪侵犯的人往往机体阳气不足,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导致内寒。所以说冬病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以患者体质的阳气不足为内因。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可针对个体体质不同,通过药物扶助人体的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使气血流行通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而到了冬季则可减轻发病或彻底根治,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常见病的夏治方
首先,这些冬病都可请中医专家根据各人体质处方用药,内服调理,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的药物扶助人体阳气,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治本目的。如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加强补益肺肾、补气固卫;对类风湿关节炎则加强补肾强筋、活血止痛,使治疗更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冬病夏治是科学严谨的疗法,只有个体化的治疗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中医的外治法更是方法多样,常见的有穴位敷贴、穴位注射、敷脐、热敷、湿敷、熏洗、艾灸、针刺、推拿、拔罐等,每种冬病都有具体的治疗方法。有些治疗要在医院进行。有些简便的方法在家中就能运用,而饮食的调理更是值得重视。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的冬病夏治。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低下大多是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导致的,冬季常可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时甚至引起很多并发症,颇为烦恼。因而,可在夏季通过调补五脏,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铲除病根。夏季可用黄芪、太子参、枸杞子、仙灵脾、灵芝、山药、白术、大枣、甘草等煎汤服。体虚易感的也可服用玉屏风冲剂。但最好根据体质学说的原则,注重“量身定做”,对症下药,服用中药,效果更佳。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可采用内服中药和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方法配合使用。患者也可自己用生晒参、蛤蚧各等份,碾成细粉,这就是有名的参蛤散,早晚各服两克,连服一个夏季,具有补肺肾、定喘嗽、增强免疫力的功效,以减轻冬季发作。也可服用中成药固本咳喘片。夏季穴位敷贴法防治哮喘是“冬病夏治”常用方法。由于气候炎热,人体毛孔开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药物渗透和吸收,此时借“天之阳气”助辛温香燥药物之威力,鼓舞人体阳气,使药物通过经络气血传导到病变所在脏腑,起到温化“伏痰”,扶助正气的作用,使正气渐复,机体免疫力增强,从治本出发控制哮喘发作。穴位敷贴时将一些辛香走窜、行气化痰、活血化瘀的中药碾成粉后,用姜汁调制成药饼,治疗时根据病人的疾病和体质,选择相应穴位贴敷。这具有温阳活血、定喘通络。控制哮喘发作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