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经济方面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经济方面的知识范文1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分组:选择2011年8-11月在我院产科有引产指征的初产妇105例,孕38-42周,单胎,头位,胎膜完整、宫颈Bishop≤5分、无剖宫产史、无严重合并症、无阴道炎症,分别有固定医师用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双球囊导管引产(12小时组)和(24小时组)。
1.2 药械:双球囊导管(美国Cook公司产品)为18号Fr导管,长度40cm,远端有两个球囊,分别可容纳≤80ml的液体。
1.3 方法步骤:①两组产妇均先行胎心监护、阴道分泌物检测、专人阴道检查并进行宫颈Bishop评分,而后定期检测患者体温、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定量,并记录分娩结局、副反应及满意度。②双球囊导管的放置: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将双球囊导管远端插入宫颈,直至双球囊均置入宫腔内,注40ml生理盐水到子宫球囊,将导管拉回,使阴道球囊暴露于宫颈口外将20ml生理盐水注入到阴道球囊,确定2个球囊分别位于宫颈内外,取出阴道窥器再注入20ml生理盐水到阴道球囊,此后,按每次20ml的注射量逐渐将各自球囊的容积增加到80ml,同时观察产妇的腹痛及不适情况,而后,将导管近端贴在产妇的固定,无需限制活动,无自行分娩者分别于12小时、24小时取出导管,若出现强直宫缩或胎膜自破者,立即取出,不能耐受者可随时放出液体或取出。取出后0.5小时仍未临产者加用缩宫素。有感染高危因素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引产效果评定标准〔3〕:24小时分娩为显效,25-48小时内分娩者为有效,48小时后尚未临产或分娩为无效。显效和有效均为引产成功。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产妇一般情况:两组产妇的年龄、孕龄、使用前宫颈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指征中,两组羊水过少、可以胎儿窘迫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引产情况:对照组有10例在置入12h内临产、双气囊导管自行娩出,1例因胎心监护异常取出,其余40例均在12h取出。实验组有2例球囊不慎脱出, 8例因胎心监护异常而取出,其余42例均在24h取出。两组产妇因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1 。
表1 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
组别 总例数 年龄 孕龄 羊水过少 妊娠期糖尿病 过期妊娠 可疑胎儿窘迫 宫颈 感染率 细菌培养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例数 百分率 Bishop
(%) (%) (%) (%) 评分
实验组 51 26.9+2.9 279+8 18 35 16 31 11 22 4 8 2.8+0.6 0 0
对照组 54 27.2+3.6 282+9 17 31 6 11 29 54 0 0 2.9+0.9
P值 0.553 0.105 0.685 0.016 0.001 0.052 0.064 0 0
2.3两组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实验组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促宫颈成熟的显效率均超过80%,有效率均超过90%。对照组产妇双球囊自行娩出或12小时取出时,9例(18%)宫颈未成熟,4例剖宫产术,手术指征为活跃期停滞(2例)和相对头盆不称(2例)。实验组产妇因临产或24小时取出时,也有9例(17%)宫颈未成熟,3例剖宫产术,手术指征为胎儿窘迫(2例)和相对头盆不称(1例).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宫颈评分及引产情况比较
2.4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两种方法均能 促进阴道分娩,两组产妇
剖宫产指征前3位均为产程异常、胎儿窘迫、相对头盆不称。对照组的剖宫产率稍高于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500ml者,对照组4例,实验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平均产后出血量比实验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出生后Apgar评分1分钟10分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阴道分娩的产妇中,诱发临产的时间、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总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临产率及自然经阴分娩率高,但对照组较之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产妇副反应:两组产妇均无严重副反应,无胎盘早剥及阴道裂伤。两组产妇宫颈裂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感染、因异常提前取出双球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 促宫颈成熟原理及作用:双球囊导管无药物作用,促宫颈成熟的主要原理是靠导管及宫颈内外双球囊压力,机械性刺激宫颈管,促进宫颈局部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从而促进宫颈软化成熟。本研究结果显示,双球囊导管能有效地促宫颈成熟,引起体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从而诱导产生强有力的宫缩。两种方法的促宫颈的有效性相同,但由于作用时间的不同,在阴道分娩成功率存在差异,但在诱发临产时间、至胎儿娩出时间和总产程方面无差异,而且实验组明显提高了阴道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
本研究中,两种方法均有提高阴道分娩的可能性,实验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别为15%和27%。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感染率、新生儿体质量及出生后1分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4-5〕相比,实验组产妇Bishop评分明显增加,阴道分娩率增加,剖宫产率增加。
3.2 引产指征及方法选择:文献认为,重要的引产指征为轻度子痫前期和过期妊娠,但引产的结局与孕周及宫颈状态密切相关〔6〕。本研究中的引产指征为:过期妊娠、羊水过少、妊娠期糖尿病、轻度子痫前期、可疑胎儿窘迫等,胎膜早破患者除外。双球囊导管尤其适用于需避免长时间宫缩的,如合并胎盘功能减退、胎儿生长受限和羊水过少的〔5〕、可疑胎儿窘迫和瘢痕子宫的产妇〔4, 7〕,有提高阴道分娩率的作用。对于宫颈评分≤3分的产妇,实验组更能提高宫颈评分利于阴道分娩。
3.3 安全性及操作技巧:双球囊导管置入宫腔,操作较复杂,有潜在感染,胎膜早破及宫颈损伤的可能,因此只适用于阴道无感染及胎膜完整的产妇,而且术前应严格检查排除阴道炎症,术中严密监测体温必要时给与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本研究中,两种方法使用后产妇均满意,无严重的不良分娩结局及副反应在产后出血发生率、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子宫过度刺激或不能耐受取出的,无急性阴道出血,无阴道裂伤,宫颈裂伤率极低,严格操作规范及严密观察产程有关。但实验组可明显提高宫颈评分、阴道分娩率,大大降低了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Atad J,Hallak M,Ben-David Y,et al.Ripening and dilatation of device:experience 250 cases . Br J Obstet Gynecol ,1997,104:29-32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草案).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75-76
[3]余丽萍.口服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混悬液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临床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98-1599
[4]Atad,Hallak M,Ben-david Y, et al. Ripening and dialation of the unfaravourable cervix for induction of labour by a double ballon device :experience with 250 cases. Br J Obstet Gynecol,1997,104:29-32
[5]Atad J, Hallak M,Auslender R , et al. 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prostaglandin E2, oxytocin, and the double-ballon device in inducing labor. Obstet Gynecol,1996,87:223-237
[6]Vellekoop J, Vrouenraets FP, van der Steeg JW , et al. Indacations and results of labor induction in nulliparous women :an interview among obstetricians, residents and clinical midwives.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2009,146,:156-159
关于经济方面的知识范文2
【关键词】大众文化 大学生 课外阅读取向
对于现在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不仅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的载体,还是大众文化的具体体现。根据现在的我大学生对于大众文化的掌握程度以及趋势,不难看出大众文化发展的形式以及具体的走向。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大众文化的掌握以及学习吸取没有明确的界定,不能准确的区分文化之间的区别,导致现在的大众文化发展的形式越来越不稳定,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借鉴掌握的并不是很好。本文针对大众文化的背景下的大学生课外阅读的取向之间的区分以及学习进行详细的探讨以及分析。
一、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课外阅读取向的现状
据数据统计,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课外阅读在进行选取时,对于选取的动机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作为学生们的第一选择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提升,从不断的学习中来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但是其次的选择理由可能就只是为了进行娱乐消遣,消磨大学中的无聊时光,或是为了应对相应的考试;虽然大部分的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选择时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能量,但是也有不在少数的学生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所以才进行课外的阅读,亦或是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来获取考试的答案信息,并且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根据调查显示,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有三种类型的书籍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1.关于自身的道德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的相关书籍,在调查中显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自身的精神素质以及思想道德方面比较重视,并且,他们了解现在的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很为自己以后的就业以及在社会上发展担忧。关于这方面的阅读的书籍非常的受到学生的欢迎,例如文学名著、哲学类的书籍、历史类的书籍等,非常的受到现在的学生的追捧。现在的学生认为,阅读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有利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树立,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及批判的能力,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以及正确的自身价值的定位。2.对于现实描述相关的书籍,现在的经济形势瞬息多变,学生需要掌握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学生对于社会现实的了解主要的体现就是学生对于这类书籍的阅读方面。反应现在的脍炙人口的书籍,以及政治、经济、以及民生方面的书籍并且延伸到社会的相关的礼仪以及相处之道上。3.关于现在的网上比较火的一句话的方面,现在的学生对于心灵鸡汤似的书籍比较喜欢。因为现在的生活压力以及学习的压力,还有学生关于学习方面的压力等,学生对于这种心灵上的安慰以及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比较受到欢迎。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的发展以及生存感到非常的迷茫,需要有一种精神力量进行支持。但是虽然学生对于自己的需求以及阅读的范围看似明了,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改正,以及在进行选择的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掌握。
二、改善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有效措施
1.对于现在的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分析,一定要以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理论依据。对于我国的教育形式以及学生的阅读分析等,社会主义价值观都具有导向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反映了我国对于文化建设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并且对于文化的价值尺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现在这样的经济形式以及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对于经济的多元化以及价值观的多样化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导向的作用。现在的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阅读的重要的核心观念,不仅能够比较深入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确立,还能影响学生对于社会的思想认识以及对于社会上生存的行为方式的确定。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的爱国主义的影响;2.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发展。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文化阅读,对于最基本的核心观念就是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促进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很多人可能认为阅读只是个人的问题,其实不然,不管是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是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的阅读,交流,都是掌握阅读的重要的方式。经常地进行阅读交流,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阅读知识的掌握以及了解,还可以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通过交流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的沟通,并且深刻的掌握阅读的含义。促进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知识的掌握,通过讨论的形式来改善学生在进行阅读时遇到的困惑。
3.注重对于经典的阅读。经典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经典,就是因为经典有很多的值得人们借鉴以及学习的地方。经典文化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掌握以及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了解文学的历程以及掌握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进行阅读的同时,将经典的文化作为阅读文化的主体,将学生的灵魂以及精神进行升华。经典的文化是对历史发展的潮流的体现,是文化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的体现。课外阅读主要就是为了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以及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知识涵养以及综合素质。
结束语:
通过对于本文的研究,讲述了在现在的大众文化的经济背景下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取向方面的分析。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本文力求在现在的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以及阅读取向的探讨。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越来越大,并且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书籍越来越丰富。但是由于调查的局限性,可能一些观点的分析并不是很全面,对于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课外阅读取向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探讨以及调查。
参考文献:
[1]张红艳.大学生阅读倾向及导读工作浅论[J].科技信息,
2008,(12).
[2]蒋广平.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及其导读当议[J].网络
财富,2008,(11).
[3]郭亚贞.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心态分析与对策研究[J].思想
理论教育,2008,(7).
关于经济方面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个体;非正式知识转移;企业知识管理
对个体水平的知识转移现象的研究,首先来自科学计量学界关于个体间普遍存在的研发合作现象的探讨。Allen对19世纪(1850—1875)英格兰克利威兰(Cleveland)地区钢铁产业有关技术变革的报告显示,基于个体行为的技术诀窍的非正式转移现象早已大量存在,Hippel在对美国11家中小钢铁企业进行的案例研究后指出,个体间的非正式技术知识转移,是继基于R&D合作协议和基于授权、出售两类技术转移模式后的第三类模式,他甚至认为,由于后者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它对技术知识跨企业边界的转移效率要优于前者,事实上,就像经济理论逐步认识到除了市场、企业两类资源配置模式外,还存在基于信任、社会网络等第三种资源配置模式一样,个体间非正式的知识转移现象普遍存在。
关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①作为解释变量,探求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对诸如产业集聚、企业技术创新等现象的影响;②作为应变量,探求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内在动机和基本规律。由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对企业组织的知识创新、转移和配置具有基础性作用,后一类研究显得格外令人关注,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
1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特征和主题
1.1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特征
关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理解为私人间的知识援助.例如较早关注非正式知识转移现象的Allen认为,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与正式转移的区别在于其纯粹的私人性质,独立于组织结构、政策和正式合作,Hippel(1987)认为,非正式转移主要发生在由共同职业兴趣聚合在一起的R&D人员之间,他们构成的非正式网络是私人获取知识和建议的主要渠道.Granovetter关于社会关系和私人间信息援助方面的研究,拓展了非正式知识转移概念的覆盖范围.Bouty认为,社会维度是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决策行为的本质影响力量,因此依赖个体社会关系而非组织制度获取建议和服务,是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基本特征。
与正式的知识转移相比,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在行为特征、转移时空、转移方式,以及治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由表1可以看出,正式和非正式知识转移的根本区别,在于治理制度和行为控制方式的差异。一般而言,正式的知识转移在内容或者程序方面存在一定形式的约定,这种约定可以是正式的制度,也可以是合约,以规范知识转移双方的行为,非正式的知识转移不存在一个明显的合约,转移行为的规范更多地来自双方建立的社会关联性质和强度。正因如此,关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研究中,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性质受到重点关注。
1.2个体间非正式转移研究的基本研究议题
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对于知识跨组织、团队边界的流动,提高个体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和组织的技术创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例如Allen(1977)在研究R&D实验室内的信息流动时发现,在R&D项目中被考虑的概念和潜在解决方案中,大约40%来自个体与外界的私人接触;Tsai&Ghoshal在对美国一家大型电子企业的研究发现,跨团队个体间的知识资源交换与企业产品创新的相关系数达到0.46(p<0.5),李涛和王兵通过对107位在读博土的调查发现,个体间的知识共享对改进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均具有显著影响。
如何促进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是实践界和理论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在理论界产生了不同的研究议题,根据Argote,McEvily&Reagans所提出的知识管理研究框架,有关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议题可归纳为三类。
1.2.1个体特征对非正式转移的影响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个体知识转移动机和个体特征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研究.关于转移动机研究方面,Gherardi&Nicolini认为,不论在组织还是在社会里,知识都是一种社会分层的资源,导致具有相对权力的各种地位,创造知识就是产生一种能被交换的价值资源,转移知识涉及价值的转让,因此促使知识源进行私有知识转移的激励来自对外界的补偿预期,包括经济补偿预期和社会补偿预期。因此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动机包括经济动机和社会动机。在经济动机研究方面,Hippel(1987)发现,个体的经济收益预期影响知识源的转移决策;在社会动机方面,Thomas-Hunt,Neale&Odgen显示,地位对个体间共享信息的类别具有预测作用。
除了考虑知识源的知识转移动机外,接受方的动机研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例如,Szulanski认为,NIH(notinventedhere)心理会导致接受方抵制新的知识和信息;在另外一份研究中,FionaLee发现,不仅接受方地位对知识帮助寻求有明显影响,而且其性别特征也会对帮助寻求行为发生影响,相对男性,女性寻求知识或信息帮助的可能性更大。
在个体特征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研究中,Szulanki(1996)发现,接受方知识吸纳能力和保存能力会导致知识粘性,降低知识转移效果;Hippel(1994)在研究信息粘性(知识粘性)特征时指出,信息粘性不仅来自信息本身的特征,也与知识源与接受方的知识转移经验有关,对知识源来说,转移经验不仅影响他对可转移知识存在的敏感意识,也会影响其编码技巧和转移方式的选择;对接受方来说,经验将减少知识搜寻成本,降低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信息损失。
1.2.2知识特征对非正式转移知识的影响研究知识的意会性和情景性是人们关注非正式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基于IT技术的正式知识交流制度对转移意会知识方面是失败的,意会知识相对显性知识、不可编码知识相对编码知识扩散较难,因为意会知识的交流需要更多的社会因素参与。例如,Hensan表明,非编码知识在弱关系中导致严重的知识转移问题;Szulanki(1996)认为,由于知识一部分嵌入意会的技巧内,或者是由于不理解知识使用的新情景中的异质特征,知识转移中会产生所谓的因果模糊特征,从而相对较难转移.此外,知识的其他几个维度对个体间知识转移也具有重要影响,MenonandPfeifer表明,组织成员更倾向于评价来源于外部的知识,他们认为这种评价可能提升了成员的地位,UzziandLancaster关于贷款官员与企业家间的知识转移研究发现,公共知识适合于臂长关系(arm’s-lengthties)的个体间转移,而私有知识适合于嵌人性关系(embeddedties)的个体间转移,他们的另一个发现是,不同知识类别对应不同的学习机制,私有知识的转移相对公共知识更多地涉及探索式学习机制。
关于本主题的绝大多数研究主要还是镶嵌于其他主题,如个体关联性质对非正式知识转移影响的研究中。在非正式转移背景下,关于知识不同特征对知识转移激励、知识转移方式的选择和转移效果的影响,应该成为未来一个重要的关注焦点。
1.2.3个体关联性质与非正式知识研究明确以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为主题的绝大多数文献都聚焦于个体间关联性质的研究,目前对个体关系性质的刻画包括两种途径。一是聚焦于私人间的双边关系,这组关系在一组关键维度上变动,包括关联强度、沟通或接触频率和社会相似性,每一个维度都可能影响知识转移的过程。研究的开创文献是Garnovetter(1973),他发现,个体间关系强度的差异导致信息交流的差异,弱关系相对强关系更有利于新信息的转移。Hansen(1999)采用该概念,研究了项目开发中个体关系强度对知识转移的影响,结论是:强关系对转移编码和非编码知识比弱关系更有成效。Bouty(2000)在对法国18家各类机构的36位研究者的访谈发现,个体间的熟悉度、竞争度和信任程度是影响跨组织个体间知识转移的三个关键变量,它们对知识转移的内容选择产生复杂的影响。
关于个体关系的另一个刻画途径是多个体的关联关系。目前一个基本共识是,当个体镶嵌于第三方网络中时,知识在个体间流动变得更加容易。这方面的研究首先关注的是网络结构效用。如Uzzi发现,结构嵌入有利于获取更加意会性和私有性的信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个体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对知识获取具有影响,这种位置的描述包括中心度和结构洞。例如,在把个体间的社会交往操作为部门间的相互作用后,Tsai&Ghoshal(1998)发现,处于网络中心地位的个体在知识资源交换中更加活跃.结构效果并不局限于个人间关联的占有方面,也体现于一种关于“谁知道什么”的意识,扩大了个体通过私人网络获取知识资源能力。BorgattiandCross发现,当群体成员共享一种简短的手语时,知识的转移更有效率。
目前,基于个体关联关系的个体非正式知识转移议题,在经济社会学方面获得了广泛关注,嵌入性理论、交换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该议题面临的一个任务是,如何将个体的关系刻画置于复杂的组织背景下,研究非正式知识转移对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影响。
2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研究的视角
从上述归纳的基本研究议题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个体特征、知识特征和个体间关联性质三个关键变量对非正式知识转移的影响,这种影响涉及到知识转移激励、知识转移方式和知识转移效果,三个议题涉及到三种不同的研究视角。
2.1经济交换视角
最初关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的研究者认为,个体主要关心转移行为对所服务的组织经济利益的影响,私人间的知识转移行为其实质是一种经济交换行为。该观点的代表人物Hippel、ACarter和SSchrader等认为,如果私人知识或者信息转移会损害自身企业或团队的经济利益,个体间的知识转移行为就会中止,或者在知识转移的内容和方式方面会受到制约。Hippel(1987)采用现场访谈研究了跨企业层面的非正式知识转移现象,认为,非正式知识转移是企业间一类资源交换模式,相对R&D合作或者授权、出售方式,这种交换不仅灵活,而且节省交易成本。交换的内容主要是私人在工作过程积累的技艺和诀窍,在很多时候,它们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所以,如果进行转移,知识源就必须在丧失竞争优势风险与未来获取对方私有知识资源的好处两个方面进行权衡.进一步地,他采用“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收益情况下的知识转移决策。Schrader继承了Hippel(1987)的基本观点,认为员工跨组织知识转移并非是“泄露”,而是一种“有来有往”的交易行为,从长期看,这种行为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利益。通过实证研究,他发现在严格的经济利益标准下,针对不同交换对象,个体在知识资源的选择方面存在差异。经济视角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是竞争对手之间依然可能存在非正式知识转移行为现象,因为作为资源交换的唯一标准是经济利益,它既是个体间知识转移的动机来源,也是影响知识转移内容和最终转移效果的原因。
基于经济视角的非正式知识转移研究招致了一些学者的批评。Bouty(2000)认为,私人间的知识资源交换是否完全出自经济动机值得怀疑:①个体私有知识的经济价值的含义是模糊的,私人没有足够的信息评估知识交换产生的经济利益得失;②跨组织的非正式知识转移,组织利益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假设也值得怀疑,根据Rogers等人的观点,个体决策的动机首先来自个体目标而非组织目标,因此组织经济利益是否成为个体间私有知识转移的约束因素并非是无条件的;③经济交换视角忽视了私人资源交换的社会含义,相互之间资源交换是构筑稳固的社会关系,获取友谊、信任、声誉和控制权的重要方式。因此,相对经济交换,私人间的知识转移行为更具社会交换的意义。
2.2社会交换视角
关于个体间非正式知识转移研究的另一个视角是社会交换。Gamovetter认为,个体间的交换行为往往嵌入其社会关系结构中,Blau(1964)指出,社会交换不同于经典的经济交换,它赋予交换双方并不需要预先保证的“非特定”义务,只有社会交换,而非纯粹的经济交换,能使人产生义务、感激和信任感。与Hippel等人的观点不同,Latour认为,私人行为并非是机械的,而是具有较强的社会策略性,进一步地,Latour和Woolgar将个体行为概念化为信用投资周期,研发人员通过不同资源(如数据、文章、技艺)的投入构建个体信用,以招集、组建个体网络,并通过影响网络中个体合作来追求私人目标,因此,个体通过信息或者知识交换策略发展个体关系网络,以获取包括知识在内的社会资源,是非正式交换的一个本质特征。
在上述观点的指导下,Garnovetter(1973)首先定义了关系强度的概念,用来测度双边关系的社会亲密度,并研究发现,相对强关系,弱关系更有利于新信息的传播。Szulanski(1996)的实证研究表明,艰难的个体社会关系是知识粘性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直接影响个体间的知识转移效果。在研究个体关系结构强度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关注双边关系的其他维度,如信任、互惠预期等变量对不同强度关系的效用。Levin&Cross的实证研究表明,信任是个体间进行有用知识转移的干预变量,基于能力信任更有利于有用知识的吸收,这些文献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由私人双边关系的结构出发,来研究个体知识转移决策的变异,包括转移激励和内容选择。在该视角的基础上,人们应用嵌入性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在多个体关联的社会网络中,私人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基本规律。
社会交换视角将个体间知识转移的社会维度纳入研究视野,凸现了私人资源交换的社会特征。其缺点是:较少关注个体间的经济关系,个体行为的经济动机被忽视。尽管Bouty对纯粹的经济交换视角提出批评,但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因素依然是影响私人知识交换一个重要因素。
2.3社会-经济交换视角
社会—经济交换视角同时考虑了私人知识转移的社会维度和经济维度,Bouty(2000)在研究跨组织边界的非正式知识转移认为,个体间的竞争、熟悉度和信任是影响个体知识交换行为变化的三个关键变量,三者首先决定了知识转移对象的选择。她在访谈中发现,人们较少选择不太熟悉或者直接的竞争对手进行知识交换,或者在内容方面会慎重从事。在知识交换中,人们会根据对手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交换逻辑。在图利交换中,知识交换可能被当作一种获取资源的策略,交换的标准是自我利益最大化;另一种交换被称为公平交换,人们追求的并非短期利益,而是长期的互惠预期。两种交换逻辑不仅适应不同的对象,也会导致不同的交换内容。在Bouty研究的基础上,Kachra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在个体知识交换决策中的影响。他的试验研究表明,经济因素(主要表现为个体所在团队或者组织的经济竞争)和社会因素(表现为个体间的社会关系强度)会同时影响个体间知识转移的互惠预期,个体往往不得不在二者之间作出权衡选择,社会—经济交换视角同时关注个体的经济和社会动机,弥补了对二者单纯考虑的缺陷,使研究更加贴近实际,是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视角.目前的问题是,同时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使问题复杂化,对社会因素主要考虑到关系强度,而没有考虑到社会竞争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
3国内相关研究:正在兴起的主题
目前,国内关注个体间的知识转移文献并不多见.但在产学研合作和组织内知识转移方面,存在与之相关的主题,和吴贵生从知识的粘性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出发,研究了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困难,提出粘性知识转移机制;周晓东和项保华探讨影响企业组织内知识转移的因素,归纳了组织知识转移的基本模式,提出构建企业内知识转移机制的设想;李涛和王兵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出发,构建了个体间知识共享激励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徐金发和许强等从文化、战略、组织结构和过程、环境、技术以及运营等五方面构建知识转移的情景维度,提出了企业知识转移的情景模型;钱亚东等分析了企业意会知识分享的基本困难,提出了构建基于网络的知识交流共享平台,试图从技术上解决个体间意会知识共享的困难。
关于经济方面的知识范文4
关键词:企业战略;竞合战略;战略联盟;战略控制;翻新轮胎企业
一、基于战略制定依据的企业战略研究
(一)基于企业外部环境
1、基于复杂动态环境。复杂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研究强调复杂动态环境、企业战略的转型、更新与重构、柔性战略和企业战略协同。这些研究认为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下,十分考验企业的环境洞察能力、学习吸收能力、变革更新能力及整合重构能力。
2、基于生命周期。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基于产业生命周期;二是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研究。研究涉及到物流企业、中小企业、家族企业、网络零售企业、建筑企业、集群企业等。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研究证明了在产业、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竞争特点各不同,企业的战略制定也应不同。
3、基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环境下对企业战略的研究强调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其对自身发展的带来的影响、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网络、知识、信息等新技术。企业一方面应及时制定和调整企业战略,进行战略转型或创新。另一方面,从价值链的角度认为通过企业间竞合战略、战略联盟来实现价值链的共享和整合以获得竞争优势。除上述视角外,学者们对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的研究还集中在成本管理以及循环经济条件下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
(二)基于企业内部环境。目前国内基于企业内部环境的战略研究有部分是与企业生命周期相结合的,即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人力战略、市场营销战略、战略业绩等方面的研究。
二、基于不同主体的战略研究
这里的主体指战略研究的对象,即企业。本节从企业规模和企业所处行业来加以区分。从企业规模的角度来看,目前最多的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这些研究中大多没有对中小型企业进行细分界定,而有的文献则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中的创业型中小企业和新兴中小企业进行了战略研究。 因为本文研究的主体为轮胎翻新企业,关于轮胎企业、轮胎翻新企业的战略研究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轮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研究。2、轮胎企业品牌战略研究。3、轮胎企业营销与市场开发战略研究。4、轮胎产品、企业竞争战略。5、轮胎企业技术问题研究。6、关于轮胎翻新企业的战略研究还未涉及,但有关与轮胎翻新企业环境分析与营销策略的研究。
三、基于不同行业的战略研究
企业战略的研究涉及到很多行业,诸如烟草行业、房地产行业等,本节还是回归到本论文的研究主体行业,即对轮胎行业、翻新行业、轮胎翻新行业以及翻新轮胎四方面的有关行业战略的研究进行文献的梳理。
1、关于轮胎行业环境分析、行业现状的研究、行业发展战略的研究。2、翻新行业的研究有关于轮胎行业、服装行业、医疗设备行业等。轮胎行业的翻新研究着重三方面,一是轮胎翻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二是轮胎翻新行业准入条件研究;三是轮胎翻新技术研究。3、从产品角度对翻新轮胎的研究,着重于性能、安全以及翻新轮胎的主要原材料废旧轮胎的回收。而关于翻新轮胎的营销、定价等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
四、基于不同理论的企业战略研究
(一)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1938年切斯特・巴纳德首次将战略的概念引入管理理论,他认为企业组织必须考虑到战略因素,但他还没有形成战略理论的框架体系。1962年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的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系统研究之先河。他分析了环境、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结构跟随战略”的主题,“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重点是分析和推理,隐含的前提是环境是可预测的或基本可预测的,这一特点与六七十年代的企业经营环境相对稳定的特点相适应。
(二)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经典战略理论缺陷之一是忽视了对企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与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缺陷的是波特。他提出了竞争五力模型和竞争战略,但波特的竞争战略过分强调了外部环境和市场力的作用,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的特质与能力。
(三)以资源、能力与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1、以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企业拥有的资源,企业的收益来自于企业有价值的资源,而判断资源是否有价值的主要标准是这些资源是否稀缺、难以替代和能否持续拥有。2、以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以创造未来产业、培育核心能力、改变现有产业结构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的企业战略设计思想,战略的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难以模仿的组织能力。3、以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学派提出一种集成管理能力、企业资源能力、输出导向的能力及转换导向的能力模型,揭示了决定企业能力的知识因素,即企业知识的默会性、知识因果关系的模糊性、企业文化及企业知识的组织等。
以资源、能力与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仍把企业看作是独立的实体,无视行业及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整体利益。
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节奏的日益加快,市场竞争得不断加剧,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时已经不能只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也不能仅仅只最求适应环境。战略管理理论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这些最新发展的战略理论包括边缘竞争战略理论、和谐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生态理论、柔性战略理论等。
五、企业战略控制研究
近年来关于战略控制的研究有基于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有基于战略地图和战略导向的等等。企业通常采用的五种战略控制方法,主要有战略实施控制、验证战略假设、战略事件管理、交互式控制和周期性战略评价。经过长期的发展,战略控制方法的研究涉及到平衡计分卡与战略地图、三阶段、四维度战略控制模型、战略控制与财务控制的组合使用等。
六、研究评述
综上所述,国内目前关于企业战略多角度的研究都已经较为成熟,结合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仍有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企业战略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的研究依旧遵循国外的理论框架,研究角度也只局限于在国外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而自身却没有提出相对成熟的理论框架。
2、国内目前关于行业的战略研究很不成熟,现有的研究局限于行业环境分析、现状分析。当然,行业战略研究受到行业不规范、行业划分不清晰等因素的影响,然而,行业规范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行业战略的有效实施也会造福于企业长久发展。因此,应该考虑从一个高于企业层次的行业角度来研究战略。
3、结合本文的研究,目前对于翻新轮胎企业的战略研究是空白的,同时,不管从行业还是翻新轮胎产品本身的研究都很少,特别是在针对翻新轮胎产品的研究,由于胎体回收、翻新轮胎的售价以及轮胎翻胎加工服务费用的不透明,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讲,建立一套完整的废旧轮胎回收价格体系和翻新轮胎销售价格体系以及轮胎翻新加工服务费用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是空白的。(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郎弘轶.复杂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2)
[2]张永腾.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战略管理[J].企业研究.2011(05)
[3]吕埠.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J].特区经济.2008(01)
关于经济方面的知识范文5
[关键词] 企业集群 创新 动力机制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经济发展呈现出了显著的区域化特征。不仅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即使在一国范围内,不同的区域之间也是发展与停滞同在。企业集群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研究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西方国家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
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发现并提出了集群创新现象,熊彼特认为:创新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总是趋于集群,成簇地发生,成功的创新首先是一些企业,接着是更多灵敏的企业会步其后尘;创新也不是随机的均匀分布的,它总是集中于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后来的学者对集群的创新现象也做了深入地研究。见表。
随着企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更多的学者关注集群创新现象,目前,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企业集群创新绩效、企业集群创新复杂性等四个方面。
1.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
关于企业集群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学者们研究的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其一,是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生成动力的辨识。Allen Young、Hoover、Krugman分别从“规模报酬理论”角度、“‘集聚体’的规模效益”角度和“规模递增收益”角度,探讨了不同的企业集群创新生成动力。Brown把这些生成动力归结为自发作用的市场力量。关于生成动力研究,其最突出的转变就是从对生成动力的辨识、属性和作用的分析发展到其动力生长、动力之间关系和作用机制的分析。其二,是对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动力辨识。Saxenian认为良好的社会交往氛围能促进新知识的产生与传播。Enright认为知识外溢和熟练劳动力市场推动了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Walz认为地方化的知识创造所推动的创新是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许多的学者也对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动力进行了分类。例如,Best就认为企业集群创新的发展动力可以分为四种,依次是集中专业化、知识外溢、技术多样化和水平整合及再整合。总的来看,上述学者的观点都是基于新古典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补充和延伸。其三,是通过生物学的角度来描述企业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这也是企业集群创新理论又一新的发展。Tichy借用佛农的生命周期理论,从时间维度分析了企业集群创新的演进。Ahokangas和Herd认为企业群体是具有优胜劣汰、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协同进化的内在动力机制。
2.企业集群创新扩散与溢出机制
在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中,他就提到过集群中的知识溢出与扩散创新机制,及其对区域竞争优势的作用。但由于受各种限制,他并没有将他协同创新环境这一思路作更深入地研究。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集群中知识的外溢及扩散,根据学者们对“知识”概念的不同理解,可以将学者们的研究至少分为三个不同的视角。其一,是基于溢出与集体学习的视角。以意大利的Becattini、Deiottanti、Bellandi等学者为主要代表的新马歇尔主义学派认为,通过溢出与劳动力转移,知识以空气中自由扩散的方式在集群内产生扩散创新能力。Asheim和Maskell等经济地理学家则更关注地理与区位维度。在这个视角上的研究并没有解释整个知识的扩散和溢出过程,对知识溢出机制以及知识溢出区域的实现机制都没有作更深入地研究。其二,是基于熊彼特主义I的视角。学者们认识到了隐性知识与编码化知识之间的区别,视企业为技术能力积累的主体,并且认为新知识的生成过程是互补性知识组合的结果,是地方化隐性知识和外部编码化知识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它强调了地方系统与全球知识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其三,是基于新熊彼特主义II的视角。Cowun、David、Foray等学者认为,每个企业都需要使用地方化隐性知识来吸收外部编码化知识,然而,这两种知识之间的界限将随着产业的不同以及编码化的激励水平的不同而变化。
3.企业集群创新绩效
关于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方面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其一,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来自于集群成员之间的知识外溢作用。其二,企业集群创新绩效与集群的集体学习关系密切。其三,企业集群创新绩效与拥有相当数量的创新型企业和集群内部创新相关知识的积累是紧密联系的。其四,企业集群创新绩效受集群的外部环境影响。这里的外部环境包括集群的创新文化、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集群创新组织和创新模式、集群外部的客户、供应商等。其五,企业集群创新绩效受许多因素影响,集群并不是企业创新的充分条件。其六,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是由于集群内企业的相互信任,使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够在企业间自由传播,所带来的技术创新的优势。
4.企业集群创新复杂性
复杂性科学兴起于20世纪20~60年代,但明确提出“复杂性科学”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近十几年来,国外的一些学者尝试运用复杂性理论研究企业集群创新。例如,Daneke研究了非线性经济和美国创新的进化过程,他利用非线性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完善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集群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中心,将对其他的社会要素产生重要的影响。Rycoft和Kash从技术、生产和组织三个方面分析了集群创新向复杂性的转变,认为在复杂环境中集群创新的成功依赖于对组织网络的适应。总的来说,关于复杂性理论在企业集群创新方面的应用还只是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二、国内学者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
国内学者开始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也是最近几年,国内学者通过借鉴国外的理论,密切联系国内集群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多角度、内容广泛的研究。魏守华在企业集群创新的动力机制方面,王缉慈在企业集群创新绩效方面,仇保兴在企业集群内部创新的扩散方面等,都做了深入地研究。也有学者结合不同的学科方法来研究企业集群创新。黄鲁成、刘友金将生态学理论与区域创新理论相结合;陈雪梅用生物学知识来描述企业集群创新现象的动态演化过程。也有许多学者尝试运用复杂性理论来研究企业集群创新。
三、结论
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多角度的对企业集群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企业的空间聚集所能够带来的创新优势。与国外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相比,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对我国的企业集群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前大多关于企业集群创新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宏观的层面,较少有从微观层面展开的研究,对企业集群创新效应的分析,也较少深入讨论其内部的机理。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偏重于把集群作为一个基本单位进行研究分析,往往对集群有个深入详尽的分析,但具体到集群内部的基本组成单位―集群内企业与集群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分析较少。同样,对于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析较多,而对市、县的分析较少。由此可见,关于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还有着广泛的研究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3
[4]胡恩华:企业集群创新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6]孙 伟 黄鲁成:产业群的类型与生态学特征.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
[7]陈雪梅:技术集成创新的动态演化.经济管理,2003
关于经济方面的知识范文6
【关键词】 《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一、《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性质、地位与学习的意义
1、课程性质及地位
目前,《经济学方法论》课程已经成为国内众多综合类大学以及财经类大学的专业主干课。在内蒙古财经大学,这门课程是作为经济学院本科生第四学期的必修课程,同时是商务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选修课程。在本科生课程体系中以及课程方案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本课程对学生所学前期课程的理论知识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方法论的视角――获得对既有知识的新的整合与重组,从而提升学生对所学不同课程的认识能力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本课程还具有非常强的引导实际操作能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第四学期结束后即将写作的调查报告以及后续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工作的顺利展开。
2、学习的意义
根据埃思里奇的观点,教学计划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我们主要教授学生“知”的经济学,却极少教授他们“行”的经济学。也就是说,处于“知”、“行”相互割裂的状态,这使得学生们处于知道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却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用于指导研究实践。而经济学方法论这门课程恰恰构建起学生对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实现“知”“行”相统一的桥梁。
此外,从我国经济学理论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方福前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学建设必须走“三化”道路的演讲中所提:中国经济学建设必须走“经济学现代化、西方经济学中国化、中国经济问题理论化”道路,根据这一提法,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理论发展中的这“三化”,笔者想,在这里方法论以及方法问题非常重要,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可以通过经济方法论方面的学习、借鉴与应用来更好地对“三化”的实现提供创新与发展路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主要是使学生从哲学层面、经济学方法层面以及经济学具体工具方法层面三个层面系统的学习方法论知识。
2、能力目标
借助于基本的经济学理论以及方法论知识,培养学生将经济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最为直接的目标就是使其具备较顺利撰写调查报告以及研究报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经济学方法论的学习,使其对经济学理论知识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视角,能够以这一全新视角将所学各门课程的经济学理论统筹整合为一个整体体系,成为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知”者,并建立起应用经济学理论知识来解释、研究中国经济社会现实问题的学习习惯与素养。
三、教学内容设计
导言中对经济学方法论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做出说明,如方法、方法论和经济学方法论的含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层次性;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的问题作出说明。特别是在经济学方法论的层次性方面,一般把经济学方法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经济学方法论的最高层次,也即是哲学层面的方法论;第二个层次是经济学的方法论即就经济学而言,将经济现象作为对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是否具有特殊的性质,那么其认识的方法、方式、途径等是否存在规律;第三个层次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即对经济现象认识的具体操作方法。教学内容中各部分的划分就是按照经济学方法论的这三个层次的顺序展开的。据此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科学哲学部分,具体包括对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库恩的科学发展理论以及托卡拉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等内容进行讲解。一方面这一部分是经济学方法论的最高层次,有助于学生从深层次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思维;另一方面哲学思潮的发展也始终都在极大的影响着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以及经济学说的发展,从这一角度说,我们也必须较为系统的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层面方法论的基本发展历程以及成果。
第二部分是经济学领域的方法论问题,具体是按照经济思潮以及流派发展的历史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第一块内容将对古典经济学阶段重要经济学家对方法论的论述进行讲解和说明,具体包括古典经济学之前的重商主义、威廉・配第等的经济学方法论;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包括斯密、李嘉图等;以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为标志,开始了当今同根于古典经济学的两大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分立,即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基于此,本部分第二、三部分内容将分别安排经济学的方法论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第四部分内容是从方法论论战的视角对经济学方法论在西方涉及的几次大的争论进行说明,如边际主义与新历史主义学派之战、新古典综合派与剑桥学派方法论之争等。
第三部分是具体的方法问题。由于经济学也是一门社会学科,因此,这部分内容想从两个层次来讲解,一是从社会科学一般层面的分析方法来做出讲解,具体包括社会科学研究中具体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二是从经济学这一学科本身出发,来说明其主要的方法,如成本-收益分析、边际分析、数学分析等。
第四部分是应用的经济学方法论,是学习经济学方法论的最终归宿问题,即应用的经济学方法论。也有学者把他取名为社会科学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
四、教学准备
目前国内关于本门课程的教材分为国内学者出版的教材和国外翻译的教材两类。一类是国内学者自主编写的教材,如张俊山、朱成全、韩永进、高本全等。第二类是国外翻译的教材,如上海财大出版社2005年翻译的谢拉・C・道写的《经济学方法论》、唐・埃思里奇(Don Ethridge)的《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由于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所包含的层次以及内容非常广泛,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仅仅依托于一本教材来完成课程的讲解,需要大量的辅图书、论文资料。对于这些辅材料,目前国内可供参考的图书如汪丁丁主编的经济学方法论译丛、刘永佶、程恩富等从经济学视角出版的专著、汉兹、门格尔、霍奇逊、罗宾斯、霍奇逊等国外研究经济学方法论的著名学者的译著。此外,还可跟踪国外专门关于经济学方法论方面的期刊,如《经济学和哲学》、《经济学方法论》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开设这门课程多年,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教的方面,授课教师备课非常累,可以说备课费时、费力、费心血,但总体感觉收效不佳;另一方面,学的方面,学生普遍反映枯燥、没意思、没兴趣进而听不懂,最主要是感觉不到学了这个课有什么用。在上述这么严重的情况下,教学过程设计应沿着重过程、重应用的思路展开。
1、将学生的学纳入到老师教的过程当中来,真正融教与学于一体,采取四个模块相统一的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增强系统性、知识性+注重知识表达通俗性+寻找案例增强趣味性;(2)课后作业及阅读思考任务:每节课结束都布置复习及预习的内容,每下一节课开始都要检查课后复习及预习的情况;(3)课堂讨论: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与应用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4)撰写读书笔记:一学期至少要交四篇读书笔记,给学生十本左右的关于方法论的经典译著,以电子版的形式打包放在课程qq群里。其实,后续的想法,还想根据课程特征设置专门的群聊,以群聊参与的程度以及发表的看法来给予表现突出的学生以一定的平时成绩奖励,建立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
2、应用“大纲+笔记”的方式来严格教学过程
即设计带有空白地方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在听课的同时,将重要条目下的重点内容补充到大纲当中去,最终形成既有调理又有实质内容的笔记。通过这一办法,对学生的上课过程做出硬性的规定,从而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3、调整考核方式
在上述教学过程设计下,对考核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将平时成绩比重至少改为50%,最后考试成绩不高于50%。具体来说,准备取消考勤分数,平时成绩包括3块,课堂笔记(15分)+读书笔记(20分)+提问互动(10分)+QQ群活跃程度(5分)。期末考试采取开放式试题,开卷考试,注重对所学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虽然增加了授课老师的工作量,但是感觉能一定程度上将学生控制在课堂以及课堂之外的这一课程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唐・埃思里奇(Don Ethridge).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2] 高本全.经济学方法论与经济学研究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