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生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考生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考生培训

艺术考生培训范文1

培训难

艺术考试作为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考试,培训成了每个艺术考生的必然之选。那应该如何选择培训学校呢?这大概是艺考生及其家长都颇感头疼的一件事情。

考试累

艺术考试的累是没经历过的人难以想象的。曾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喻,若说只参加文化高考的人考一次就像褪了一层皮,那么参加艺术高考的人就要褪掉几层皮。因为,除却初期的“培训难”之外,艺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要面对专业考试场次多、考点分散、考试花费高等问题。

1. 考试场次多:

一般来说,艺术生专业考试除了要参加所在省组织的艺术联考外(即“专业统考”),还要参加每个报考学校组织的加试(即我们常说的“校考”)。由于现在艺考报考人数较多,考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而所有选择艺考这条路的学生为了让自己能有更大地把握被高等院校录取,都尽可能的多参与学校的加试。若按照每个学生报考13所学校来算,一般每个学校考2~4场,整个高考下来也要考四十场左右。君不见,每年到了艺考时节,都有匆忙往返于各地的艺考生及其家长们。这种持久战,消耗了考生和家长的不少精力。

2. 考试地点分散:

由于种种原因,自己组织测试的学校不可能在全国设点,如果考生要报考这所学校,必须到该校在考生所在省设立的考点参加考试。因报考学校的不同,考点也不同。因此在这期间,考生奔波于全国各地各学校的考场之间,其辛苦可想而知。再加上有些学校在考试时间安排上可能会有冲突,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和考生权衡协调好,以免因此而产生失误。

3. 考试花费高:

一般情况下,各招生学校自测或加试收费一般为100~260元,加上赶考的路费、住宿费、家长陪同费等,按报考10所学校算,一个考生参加校考的平均花费为5 000~20 000元不等。其花费之高,不是一般的工薪家庭能承受得起的。

报考录取难

曾有人问,为什么相比于普通只参加文化课考试的考生来说,艺术考生在填报志愿上面花费的心思更多呢?针对这个问题,专家解释说:目前招收艺术生的院校,其录取规则差异很大,如有的院校划定统一的文化线后按专业分数排名录取,有的划定统一的专业线后按文化分数排名录取,有的按专业加文化的综合排名录取,有的院校部分按文化排名、部分按专业排名录取,且按综合排名录取的院校其文化和专业所占比例也不尽相同。

另外,各个院校还有各种单科小分要求及加分、降分等优惠政策。这就使得填报志愿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故有人说:“艺术生的志愿填报无异于一场赌博,赢了顺利升学,输了只能走三本或是专科,甚至是很差的高职”。

再加上艺考生必须达到自己所在省规定的不同录取批次的专业和文化两个提档线,缺一不可。这就意味着,文化线没有达到投档线不能投档,专业分没有达到投档线也不会被投档。因此,每年有很多专业过线但文化不过线的考生,即使专业加试成绩很好的考生也只能眼睁睁将专业合格证作废。这对于考生来说,无疑是很残酷的一件事情。

鉴于考生在考试及报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这些问题,专家为艺考生的父母给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一) 在考前培训上:父母要谨慎选择培训学校,并时常与老师沟通

对于高三期间要外出培训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提前为孩子物色好培训的学校与老师。专家建议:要选择有合法办学资格和口碑较好的培训机构以保障专业学习质量。同时,在培训花费上要量力而行,做好预算。

有些孩子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会选择到报考学校所在地学习,此时的父母千万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特别是在考试前的最后一个月之内,家长最好能陪伴在孩子左右。因为在最后报考的阶段,有很多突发的事情需要家长、老师与孩子共同商量做决定的,比方说报考的学校冲突等等。

(二) 在高考报名时:父母要知晓孩子报考艺术类也可报考普通类学校

在录取批次中,艺术类属于提前批次,但由于提前批次里也有部分普通类,因此艺术类考生可以兼报普通类,即艺术生在报考提前批次艺术类专业的同时,可以兼报其后录取的普通类本科一批、二批等。专家提醒:在高考报名时,考生要注意填写“文兼艺”或“理兼艺”,以增加被录取的机率。

(三) 在选择学校时:父母要了解招生政策和录取原则,以提高录取的机率

对于艺考生的父母来说,一是要了解孩子所在省市艺术类专业的招生工作办法(包括所报考专业是否要进行省统考、专业考试成绩依据统考还是校考等问题);二是要了解孩子报考学校的招生工作办法(因为艺术类高校由于其特色鲜明,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录取的要求和原则不尽相同)。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经教育部批准的31所艺术类独立设置院校,大部分都需要考生通过本校组织的专业考试,而对于省统考并不作过多要求,准备参加省统考的考生要以考生所在省市艺术类统考政策为准。对于大多数综合类大学的艺术类专业以及高职、专科等层次艺术类专业来说,考生在报考时要首先通过省市组织的艺术类统考才行。

因此,专家建议:要了解所填报学校的录取原则,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院校进行填报,这样可以提高录取的机率。

(四)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父母要重视孩子第一志愿的填报,并综合考虑孩子的专业课和文化课水平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除了要报满外,还要在所填报的志愿间拉开梯度以增加录取机会。因为对于某些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艺术类专业,学校会考虑接收第二志愿考生。一般来说,经教育部批准的31所艺术类独立设置院校中的大部分在进行艺术类专业招生时是可以不做分省招生计划的,其本科艺术类专业基本上是全国统招,即全国考生成绩汇总后按招生录取规则择优录取。

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例,考生必须持有该院的专业考试合格证后方可填报对应的艺术类专业。由于这类学校的专业报考人数较多,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录取到第二志愿。而另有一部分院校(包括少部分独立设置艺术院校和大部分综合类艺术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招生时需做分省招生计划,考生需根据报考学校所在省份的招生计划数及该省同类专业的报考学生人数,综合分析,慎重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录取会对外语等单科成绩有所限制。因而考生在填报之前务必了解清楚,针对所报考院校的具体录取规则积极备考,最大程度地增加录取的可能性。

艺术考生培训范文2

一、时间安排

所有艺术类考生应于2013年12月11日上午9:00至下午18:00进行网上确认专业考试考点及专业。其中,美术类12月13日现场确认,15日考试;音乐类12月19-20日现场确认,21-26日考试;编导类12月13-14日现场确认,15日考试;影视类12月19-20日现场确认,21-26日考试;舞蹈类12月19-20日现场确认,21-25日考试。

二、考试地点

美术类设四川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三个考点,考生应到选择的以上考点参考。音乐类考生在西南大学参考,编导类考生在重庆邮电大学参考。影视类考生在重庆大学A区电影学院(沙坪坝)参考,舞蹈类考生在重庆大学(大学城虎溪校区)参考。

三、温馨提醒

近年来,艺考规模逐步扩大,催生了艺术培训热,不乏一些培训中介或个人抓住考生的求学心理,实施各种骗局,骗取考生及家长的钱财。以下是几种典型的骗局,希望考生、家长朋友们能够注意:

骗局一:“”

“线!包录取!不录取退钱!”在部分艺考培训海报上堂而皇之地出现,同样让人惊讶的是收费:“精英班2万起,冲刺班3万!”

虽然考生是凭实力过关,但有骗子称是自己“帮忙”的结果,往往迷惑甚而欺骗了一些考生和家长。

骗局二:“有内线”,“包搞定”

部分不法机构或个人宣称自己“有内线”,“搞定”阅卷教师或主考教师,甚至说跟某招生负责人是好朋友,只要考生家长出钱就可以“包搞定”。

美术、编导类等笔试科目采取随机阅卷、考生信息密封、专家组复核等环节确保公平公正。音乐、表演、舞蹈、播音主持等科目采用随机安排考场、随机产生考试密号、主考教师随机轮换、考试全程录像、回避一切与考试无关人员与主考教师接触等方式进行管理。考试成绩数据由专人分段掌握密码并多重备份,相互校验,无人能篡改。

切勿相信社会上传言或“承诺”等骗局。考生个人应树立自信,沉着应考,如遇类似骗局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骗局三:“找”

部分不法机构以艺考培训为名,实际上传授的是如何作弊,如何投机取巧,甚至找代考。

艺术考生培训范文3

“艺考热”缘何“高烧不退”

2007年,山东普通高校艺术类报考人数达16.9万人。河南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也比上年增加了四成,达到8.2万人。

一些高校艺术专业教师分析认为,除了明星效应、“一夜成名”的诱惑以及热爱艺术的青年人越来越多等原因外,众多考生“赴汤蹈火”的动力是看中了艺术专业对文化课成绩要求低的“好处”。他们想通过参加艺考跨进大学的门槛,取得高等教育文凭。

与此同时,大批高校受利益驱动,对“艺考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高校竞相开办艺术专业,大规模扩招,在前几年生源不足的情况下,艺术类考生上线率高于普通类,而艺术类招生文化课录取分数低于普通类专业,刺激了部分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考生纷纷加入艺考,导致目前艺考竞争比普通文、理专业还要激烈。

郑州大学音乐系主任巩伟认为,受利益驱动,高校艺术类专业扩招是造成艺考虚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国家收费标准,本科艺术类专业学费一般每生每年1万至1.5万元,有的达到1.8万元,这对办学经费紧张的高校来说无疑是个“金矿”。为了“掘金”,近年来,高校想尽办法开设艺术类专业,一些和艺术本来不沾边的高校,没有配备正规师资力量就招生。2000年以前,全国只有几十所艺术类院校,而目前,全国1000多所普通高校中,就有700多所设立了艺术专业和院系。

一些高校热衷到处设考点招生,收取报考费。作为艺考考点的郑州一所中学的校长告诉记者,西南某高校美术专业计划在河南招生百余名,报考人数达到6000人,每生报名费150元,仅此一项就收入90万元。

“没有钱,‘艺术’玩不起”

很多家长把艺考当做跨入高校的捷径。郑州市一位考美术专业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她儿子文化课成绩不好,所以上高二时决定改攻美术专业,一年多前,通过熟人把儿子送入某高校一位专业教师的个人“画室”,这位教师是参与省统考出题和改卷的,很多人想投靠他,没关系还进不去,他只收二三十名学生,每个学生一年的学费上万元。此外,平时经常给老师送点礼品、请老师吃饭等开销也不少。

一个去年考入一所本科院校舞蹈专业的山东籍学生对记者说,她在考试前参加了培训班。培训班由目标大学的老师开办,一节课一二十人,学生是通过私下关系找到该老师的。老师是考官之一,找老师上课就是给他送钱,总共上了十几次课,一节课2个小时,每人200多元,老师就能收入4000元。

她还透露,培训班上课大部分时间是练基本功,老师给纠正一下不规范动作,指点一下为考试准备的舞蹈。参加这种培训班的目的不是学什么,而是通过培训打探考试信息。“考前培训班花了两三千元,不算多。考试前,老师表示可以帮助疏通一下关系,要家里准备点钱。这笔钱是我艺考过程中最大的一笔支出,钱给了,心里就踏实了。没有钱,‘艺术’根本玩不起。”

来郑州招考的某高校美术专业教师说,由于艺术专业考试不像高考文化课组织严密,如美术专业,从安排考试模特、布置考场、监考、收考卷、评分到登录成绩等,各个细小的环节如果监督保密工作不完善,就有可能作弊。有些家长和工作人员想尽办法钻空子搞“运作”,每个环节点都成为家长的“使钱点”。

陪女儿到郑州考试的周先生告诉记者,当时认为艺考容易,说服不喜欢美术的女儿学习美术,结果现在艺考比普通高考还难,而且费用超过想像。周先生给自己的女儿算了笔账:学了近两年美术,学费、画具等花了近3万元;仅到郑州考试这十几天,至少花掉1万元;为确保命中,报考了11所学校,报名费约1600元;找了位辅导老师交费2000元;住宿、吃饭,打出租车等每天开支约300元。周先生说:“这还是小钱,如果能找到关系,帮助孩子过关,就是送出去几万元,咱也认了。”

中介“黑”家长多少钱

为了保险,艺考中有些考生和家长相信招生中介,花钱“运作”某个院校的专业合格证。郑州一所艺术特色中学的老师说,由于艺术专业教育不像文化课有全国统一的考试评价标准,考生对自己的专业水平心里没底,这给一些招生中介可乘之机。他们往往以“帮助运作保证拿到某高校的专业合格证”为诱饵,把考生凭自身努力考取的合格证说成是自己“运作”的功劳,反过来向考生索取费用。

河南一位考生家长说,有点像“病急乱投医”,去年他儿子参加了6所院校的专业考试,花了1万元找中介重点“运作”一所院校,结果拿到了两个没让中介运作的学校的专业成绩合格证,中介解释说“一是竞争太激烈,二是钱送得少”。这位家长叹息:“自己找上门给中介送钱,最后只能是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

郑州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告诉记者,所谓中介有不少是圈里的人,如高校或中学老师。以前,确有不少成绩一般的学生通过中介运作,打通关节,最终被录取,因此有考生和家长效仿,不惜重金找中介。

山东一位艺术院校负责人认为,艺术专业招生的一个特点是老师有一定的招生自,在招生过程中,老师的主观意愿突出。这样做的本来目的是使每个老师招进来的学生符合他的要求,这符合艺术教育规律。但同时,这种招生方式给了一些人不受监督的借口,也给了考生和家长为考取学校不择手段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培训班、中介机构声称能够找人替考,可以帮助考生在考卷上做记号,能打通关系找评卷老师等,其实大多数是骗局。

郑州大学美术系副主任魏小杰说,近两年,为体现公平,减少艺考中的腐败行为,有关部门和高校不断增加监督手段,规范招生行为,如在专业测试时外聘专业老师做评委,并对老师的资料严格保密等。河南今年实行艺术类专业统考,大大减少了中介运作的机会,减轻了考生负担。

选择艺考需谨慎

一些高校艺术专业专家学者提醒准备艺考的考生和家长,冷静看待“艺考热”,防止盲目选择,耽误考生前途。

魏小杰说,从近两年招生质量看,不少考前“临时抱佛脚”考取的学生,艺术素质不尽如人意,而这类学生中,有不少人入学后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魏小杰建议,要看孩子是否真正热爱艺术,是否具备在艺术方面发展的潜质,否则,即使进入大学,硬着头皮学习,也难以成才和有所作为,这无异于白白浪费青春时光。

魏小杰提醒,家长和考生要考虑到未来的就业问题,目前,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明显低于同等其他专业,近年艺术专业扩招,未来几年,艺术专业人才大批量增加,就业压力将会加大。对此,家长和考生要有清醒认识。

艺术考生培训范文4

近些年,中国各大高校都相继开设了与美术相关的专业,尤其是设计类专业,可谓是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近些年艺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就河南而言,每年大约就有六万名美术高考生,许多考生和家长都认为报考美术专业是考取大学的一条捷径。在这庞大的美术考生队伍中,有的是自愿走进美术高考培训班,有的是家长为了子女能上大学强迫孩子拿起画笔。

报考美术专业借此圆自己的大学梦,往往都是因为文化课成绩较差,考大学无望才被迫半路出家学起了美术,很多考生通常是在考前几个月才走进画室,并不是真正喜欢美术,美术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部分低素质学生获得文凭的“终南捷径”似乎已成为一个严重的事实,这或多或少是对美术高考热的一种讽刺,也不能不说是中国美术教育的悲哀。

为照顾专业特点,美术类考生文化课分数线定的偏低,一般是300分左右,远远低于普通类高考分数线,这也是众多家长和考生之所以把目光盯上美术高考的重要原因。

我国现行的美术高考制度是把美术专业招生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专业考试达标,其次是文化课考试进入规定的录取分数线,两个阶段都能通过才能有望成为一名美术专业的大学生。然而根据每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三年各省参加美术科统考的人数不断增加。2015年中国美院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校报名人数高达10万人,最后只录取了1600人。竞争最激烈的专业录取比例达到了100:1。由此可见,美术高考其实并不容易,还有一部分考生最后文化课没有通过,可谓前功尽弃。与美术高考相对照,很多省份普通高考的录取率达到70%以上,甚至更高。如此来看,当今美术高考倒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独木桥。

二、教学模式程式化,考试内容的固化与单一,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七八十年代的美术考生数量很少,一般都是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习绘画报考美术院校,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现在学美术的学生因为兴趣和爱好的少之又少,学生大都是因为文化课差而选择报考美术专业,这样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上不够主动。很多美术考生从接受专业美术培训到美术高考的时间半年都不到,甚至有些学生参加两三个月的强化训练就参加高考。一些高考培训班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负责任地大肆鼓吹:两个月包过本科线,四个月包过重点线。使得许多家长和考生听后怦然心动。很多培训机构投机取巧,想方设法猜测考试内容,研究各校往年考试特点,迎合教师喜好、阅卷要求,违背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给学生传授专门应试的针对性套路,让学生机械地背诵与临摹,导致教学模式的程式化。美术本是充满创造性的学科,需要心灵的感悟,试问:这种模式的牢笼、功利的锁链、审美的桎梏,怎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多年以来,美术高考专业加试基本上形成一个定势:素描、色彩、速写。考试内容大致围绕如下几种:素描考试以人物头像写生或默写,石膏头像写生或根据人像照片写生;色彩考试以警务色彩写生,人物色彩写生或根据黑白静物照片转换为色彩写生画面为主;速写考试内容一般为人物动态速写、人物动态默写、人物动态速写组合,或根据提供的人物照片进行速写。在这种情况下,培训教师就指导学生用记忆的方式去画,即将一幅画背下来以应付考试。如此机械、教条的专业考试程序及教学大大磨损了考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学生在大量充斥于市场的美术高考的辅导书籍中临摹复制,没有了独特的想法,即便通过了考试也很难成为合格的艺术家,这种程式化的考试内容与模式化的美术教学,不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

三、疯狂扩招造成生源质量下降与就业困难

美术高考热导致艺术类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学校、辅导老师、美术材料商家及商店都获取了很大的经济利益。那些被名利冲昏头脑的各种高等学校纷纷开设与美术相关的专业学科,自然而然就有更多的艺术类学生可以上大学。但上了大学就真的能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吗?许多高校根本不顾及学校是否具有相关师资、教学设备与经验等条件,较为盲目地开设了大量美术相关专业,再加上许多考生是通过短时间的专业冲刺训练进入艺术院校。这类学生文化素养普遍薄弱,对专业理论知识认知模糊,缺乏创新意识,这些问题严重阻碍艺术教育良性健康的发展,在思维和观念上与现代艺术教育理论背道而驰,是造成生源素质急剧滑坡的重要因素。高校大规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生源质量制约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影响毕业生的质量,最终影响就业率。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超出社会的实际需要,由从前的稀缺人才变成大众化人才。这不得不说,高校美术专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真正美术人才的缺失和平庸美术人才的过剩。

伴随近期出现的全球经济危机,巨大的就业压力已成为现实,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再加上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已在所难免。根据对美术毕业生市场调查统计,本科美术毕业生的月薪平均水平在1500-3000,这与他们大学以前和大学四年里为了学习专业付出的大量时间和钱财几乎不能平衡。社会有限的岗位迫使一部分美术生选择了转行,剩下的很多人也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有些毕业之后直接不找工作,办个画室培训班,招来学生考上大学,等毕业之后他们一部分又来办画室,如此循环意义何在?希望学校和社会都能从对社会负责任的角度,正确看待和引导美术高考热潮现象,同时奉劝家长和考生认清美术高考现状,克服盲目性,不跟风,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报考美术专业之前,请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或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艺术考生培训范文5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2014年艺术类招生主要在统考专业设置、文化课要求、非艺术类专业招生、艺考招生信息公示度、规范艺考培训等方面有较大变化。

近几年艺考生人数一直呈上升态势,大量艺术类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艺考已经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并且艺术类考生大多文化素质偏低,而当前社会对于高素质艺术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也是艺考改革必需提高艺考生文化课分数线的原因。

提高艺术类文化课分数线是从根本上提高艺考生整体文化课素质,解决我国艺术类人才结构分布不均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的艺术生文化课专用教材-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已经被全国400多所学校采用,该教材适合基础一般的艺术生作为考前冲刺教材使用,归纳和总结高考大纲里的基础知识必考点,能够在短时间能提高分数。

艺术考生培训范文6

眼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不是高考,而是艺考。热爱但没天赋,考上了、从业了也得一辈子辛苦;有天赋但没被发现,艺考不是证明的好时机;既热爱又有天赋却没考上,是老天爷不赏饭;既热爱又有天赋,考上了、还从业了,折磨才刚刚开始。

为成名,挤爆路

一夜成名的梦想点燃了少男少女甚至部分家长的艺考热情。为了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不少艺考生都会报考多所学校,少则七八所,多则达到20所以上。

大年初六,龙年春节的年味尚未散去,家在成都的张凝川已经和家人收拾着行李,准备踏上进京的火车。因为大年初十,中国传媒大学的艺考就将拉开帷幕,而对张凝川来说,这不过是他今年艺考之路的第一站。“我是学主持表演的,今年还报了北电、中戏、上戏等六七家学校,只要考上就行,我也不想像有些同学一样,再复考一年了。为了准备这次艺考,可以说全家总动员,联系老师、网上报名、现场报名等,这个春节过得都不踏实。”看上去,这个19岁的年轻人是抱着必胜的信念踏上艺考征程的。

面对艺考挑战重重之路,张凝川不是惟一“献身”者,艺考生晓泉述说了他的经历。

晓泉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一直对播音主持专业很感兴趣,这次艺考,他一共报了9所学校,算上复试一共要参加20多场考试。而晓泉仅仅花在应试上的花费就不是个小数目。去年12月底开始,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跑了贵阳、长沙、北京三座城市,每天不是奔波于酒店和考场之间,就是在前往下一站的路上。

实际上,为了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不少艺考生都会报考多所学校,少则七八所,多则能达到20所以上。其中,每所学校需要考2~4场,美术类考试长达6小时。每年艺考下来,每位艺考生参加的考试都要达到几十场,这无疑让许多艺考生叫苦不迭。

突击半个月,校考也能过;学员猛增加,两月砸三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者是飞蛾扑火死得特别灿烂。既然艺考必定会付出高昂代价,参加艺术高考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为,但全国仍有200万考生踏上这座独木桥,挤爆艺考路究竟为哪般?

如果你够留心,就会发现在艺术及演艺圈,那些三四十岁的年轻艺术家与演艺明星除了吸金能力超强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多毕业于艺术“豪门”,仅中央美院就有15位上榜艺术家毕业于此。而影视明星,则更多的集中于北电、中戏等屈指可数的几家京沪院校。

以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美院等为代表的美院,皆地处历史名城,师资力量雄厚,学生素质一流。当今引领中国美术潮流的风云人物,几乎都来自这八所专业学院,其中又以位于北京的中央美院最为突出。因此有人说,美术家不入美院,画得再好也依然属于“非主流”,美术界门户之见可见一斑。

而以中戏、北电、上戏等“三大明星摇篮”为代表的影视学院,地处京沪影视产业发达之地,明星大腕辈出,三所艺校的师生几乎把持着当今影坛的风云大势,人脉关系盘根错节。甚至有人认为,考上“三大”也算影视圈半个明星了,师哥师姐的成名之路我也可以复制。

似乎明星的成名之路,也验证着“非豪门不入”可收获的巨额回报:屡败屡战者如巩俐四考失利,最后如愿以偿考上中戏,成为一代国际巨星;一夜成名者如赵薇、章子怡尚未毕业即被导演发掘,担当大戏主角红遍大江南北;逆转人生者如张艺谋从棉纺织厂走进北电殿堂,最终执掌导筒独领;而周冬雨、王莎莎等少年成名者,仍需排队和众人争抢一张北电表演系的入场券,则更衬托出“豪门”的神圣与高不可攀。

虽然草根一族如冯小刚,未考上中央美院也进不了北电,半路转行做了导演自成一派,成为总票房最高的中国导演,但这位将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传奇人物却也多年遭受排挤,不为圈中人所喜好;当红花旦周迅、孙俪、范冰冰等,从未踏入过高等学府的殿堂,但成功的道路显然更为艰辛,成名后她们依然保持着独来独往、天马行空的个性,甚少有自己的圈子。

毫无疑问,在艺术娱乐圈,你的科班出身和学院派的人脉资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品牌”价值。已经参加了两年艺考的王雪秋坚持于自己的执着:“我的眼里只有北京、上海的几大院校。我也知道做演员成名很难,但如果你考上不知名的学校,那就是难上加难。演员这一行也讲究圈子和出身,北电、中戏、上戏的平台和起点就是不一样,像王宝强那样的成名模式实在是特例中的特例。”

千金散去,捷径还是曲径

以应试升学为目的的培训机构侧重于技术训练,培养不出真正的艺术素质。将艺术作为通往成名的捷径,折射出家长及下一代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

一举成名的确是众多艺考生的终极梦想,但与众所周知的艺考“苦、累、难、贵”四大特点相比,这样的收益率又似乎不成比例。今年复考中央美院的赵恒家长就叹起苦经:“我们支持他搞艺术,画画买材料、上培训班的费用就不说了,到高三还要休学,去省城跟画室的老师画画,一个月学费、伙食、房租、材料费至少四五千,花费大不说,孩子孤身在外没人照顾,吃的苦太多了。”

李女士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李女士的儿子在高二时选择了黑管专业,经过两年努力,正在一所音乐学院就读。她把这些年的投入粗略地算了一下:高中阶段,买乐器花掉了将近30000元,报各类培训班,一小时的收费要七八十元,一年没个2万元下不来,两年投入7万元。考入大学后,儿子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成绩越来越好,老师建议换一个8万~10万元的黑管。再加上4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估计至少得再投入18万元。

这样的高考前急转身和高投入,必定拉动艺考培训班的火爆。北京某画室负责人乔继宏承认:“我们这种以应试升学为目的的培训机构只能传授技巧、侧重于技术训练,培养不出真正的美术素质,但我们的存在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美术类考试方式、题目常年不变,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幅素描、静物、色彩等,考什么、评什么我们最熟悉。经过我们的突击强化,一个新手可能比从小学画的同学考得还好。”而那些在文化课上没有优势,又想跃入大学之门的考生,通过艺考速成班的强化培训,成为他们临场突破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批人群,无疑加大了艺考大军的竞争。

在百度贴吧“艺术生吧”关于“为什么要当艺术生”的调查中,有35%的被调查者选择“文化课烂”,这一原因仅次于“喜欢”(41%),列第二位。

据悉,高校艺术校考一般按照招生计划数的4倍来发放合格证,再加上录取时对文化课的要求,实际录取机会非常有限。“现在速成班考生的比例大大增加,录取率也相应提高,这与办班的水平提高有很大的关系。”某大学设计系主任谭教授表达了他的看法。而今年艺考在录取上也有改变,“以往文化课成绩只要超过提档线就可以录取,现在文化课成绩占整体成绩的20%~30%,有个别院校达到50%。以往艺考状元具有更多的偶然性,现在更加重视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与中国相比,美国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有怎么样的要求?据此前的报道,在美国,无论你有很深的专业基础还是什么都不知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天赋、感兴趣、有想法。和中国艺考流程不同的是,每年美国艺术类高校招生,并不参照当年专门设立的艺术测试考试成绩,也不参考本国统一的文化课成绩,招收国际学生主要考量英语水平和艺术素养。而对英语成绩的要求,学校一般给的尺度比综合性大学宽松。考生只要达到雅思或者托福考试成绩的底线,就可以通过初选。除了成绩和个人简历,美国报考艺术院校的学生在递交给美国艺术高校的申请材料中,最重要的是自制的一本作品集,一本能体现你艺术天赋的集子。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认知,本该属于那些真正对艺术感兴趣,有想法的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师兵有着自己的分析:“人们对娱乐产业的大量需求和艺术收藏热的兴起,让包括演员、歌手、画家在内的明星效应得到无限放大,这种效应对于处在豆蔻年华的中学生来说有着毋庸置疑的吸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着艺考的热度。艺考热的出现很正常,这是年轻人追梦的一种表达形式。是梦都能做,至于能否做成,那是第二步的事,社会要宽容看待艺考热,应该允许年轻人做梦。”

社会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曲解及片面化认识,追求一夜成名,成为艺考生改变命运,将艺术作为工具,通往成功成名的捷径,折射出家长及下一代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

艺术到成功有多远

从近几年的数据看,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足30%,70%的毕业生为生存而改行。艺校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技术工人。

即便千辛万苦顺利过关,艺考是否能够就此成就你的人生价值?北电表演系考生王笛珈对此看得很明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艺考时你或许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大学里一切会见分晓。功底不扎实,没有风格和灵性,这何尝不是一种煎熬呢?”

的确,纵然挤进了大学校门,艺术类毕业生能进画院、剧团、电视台的只是凤毛麟角,真正毕业后就有戏可演、画作能卖到几千上万的并不多,成为国内知名演艺明星的几率仅为十万分之三。从近几年数据看,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足30%,70%的毕业生为生存而改行,学戏曲的很可能在戏剧院团跑龙套,学美术的只能搞个普通设计,学影视表演的或许只能当个群众演员或三流演员……而更多的人可能选择改行经商、考研、出国、创业,或是成为“北漂”的自由职业者,游离在艺术的边缘。

“我们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校一年之后有90%转了采编方向,我们主要培养‘出境记者’。”这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艺术专业教师和记者说起的“玩笑话”。因为这个专业并不要求有长期的训练基础,突击应试也有不小的成功几率。但是,真正开始大学专业学习后,很多学生不适应,没后劲,或达不到专业要求,只得转向基本和艺术不沾边的采编方向了。

学摄影专业的成齐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很迷惘,“夏天就要毕业了,我们这种专业很难找到什么‘单位’,参与电视剧、电影的制作也不太可能。有家婚庆公司想让我去,几个同学也想一块攒个小公司,先拍婚礼摄像、栏目剧什么的。”他的父母都年过50,早年双双下岗,靠俩人没黑没白地轮班跑出租谋生,现在父亲生病,卖了出租车,全家的固定收入就是母亲微薄的退休金,想靠他挣钱来养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起来都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