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对文物保护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化对文物保护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化对文物保护的作用

数字化对文物保护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

一、文物管理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文物保护单位大部分是宗教古建筑,它是社区、乡村,尤其是农村群众最集中的活动场所,做好这些宗教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把它们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形象地记载着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进程,它们不但是认识历史的证据,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不仅有利于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对于安定民心、安定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遗存至今的大量文物古迹,可使进各个国家地区间交流,有利于保持世界各平共同发展。将它们真实完整地留传下去,是我们现在的职责。文物管理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手抓保护,一手抓管理,促使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规的轨道。

二、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文物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基层的文物工作队伍,人员结构复杂,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业务素质存在着差别,这使得基层文物工作者对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存在着极大差别。加之专业不对口,缺乏必要的文物专业培训、学习和深造,造成目前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新形势。

2.工作环境不够完善

许多基层文物管理机构的办公条件简陋,没有必要的经费保证,没有畅通的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甚至没有相对安全的库藏条件和安全预防设施。文物安全隐患无法及时排除,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3.机构不健全和体制不顺

由于各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不同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致使基层的文物管理机构所肩负的任务繁多,绝大多数肩负着“一揽子挑”的任务。

4.经费短缺

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的经费一般由地方政府财政投入,文物保护经费仅仅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工资,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甚至连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都难以保证。由于经费的短缺,许多文物保护单位不能进行有效管理、保护措施不能落实,有的只能任其损坏,失去管理。由于经费的短缺,许多建立起来的业余保护组织的人员经费难以落实,挫伤了业余保护人员的积极性,业余保护组织形同虚设,不利于文物的有效保护。由于经费的短缺,交通工具难以保障,文物保护单位点多、面广,管理工作难以到位;由于经费的短缺,许多民间流散的文物不能及时回收,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不能及时调查保护,造成文物的流失。

5.宣传力度与重视程度不够

基层文物管理单位由于经费的严重短缺,往往导致在《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方面力度欠佳。正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是难以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二是难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难以形成群防群治的网络。宣传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出现法人单位不经过文物保护和勘探调查的基本建设擅自开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被侵占和破坏;司法部门难以有效配合打击文物犯罪的行为和活动等一系列的问题。

6.开发与保护失调

应该说,文物保护单位的开发利用是体现文物价值的重要内容,但目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旅游开发的热潮,对基层的文物管理工作却造成了新的问题。在基层的文物管理工作中,往往受到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总体目标的影响和行政的干预,往往是文物保护为开发和经济建设让道,文物法规难以有效实施,保护措施难以有效落实,管理工作造成失控。

三、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衡量博物馆的主要标志变成以宜教服务和对社会的影响来衡量。藏品的数字化管理能使博物馆这些功用大大增强。

1.藏品数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藏品信息的数据化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馆藏文物的文字资料、图形、图像资料、音频、视频资料等信息,系统、准确、多角度地进行存储备份,提供准确高效的查询、修改、统计、复制、输出等功能。同时也是博物馆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高效率、工作人员高素质建设的重要步骤,是博物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2.数字化管理系统中植入藏品出入库管理模块。内容应包括核对藏品出库时的审查口令;提供藏品的现状、数量和存放架位;记录藏品的出库时间、理由和去向;藏品归库时的现状、数量等。有了这一功能,可以使工作人员很轻松地从电脑中检索到藏品的方位。并且使得馆藏文物除展出、保养外,一般无须提取文物本身,减少了文物的流通次数,降低损坏的风险。

3.数字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博物馆科技含量,促进了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借助计算机强大的统计功能,可在数秒之内完成过去整个部门几天才能完成的查询统计、资料的修改补充工作。使得学术研究能够更加深入、更为方便。藏品展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甚至虚拟环境技术结合起来,使展场变得丰富多彩、开放生动。

4.以馆藏文物数字化管理为基础,可以将博物馆的自动化控制防盗、防火等安全报警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控制体系。可以将博物馆的信息资源连接到Internet网上,建成数字博物馆。藏品实现数字化管理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博物馆藏品实物库房管理的需要,还可以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尽的资源。

四、对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针对当前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所面临和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为文物工作者更应加强使命感,认真分析、冷静思考。在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原则的基础上,应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一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这是搞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二是提高领导干部对文物工作的认识水平,领导文物保护意识水平的提高是搞好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的关键;三是加强对文物工作者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增强责任感,培养敬业精神,这是做好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的保证。同时,文物部门还应抱着守土有责的态度,加大对《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文物保护条例》的宣传和贯彻,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基层文物工作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投更大的热情将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效管理与经济建设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矛盾中找到共同点,使之能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2.加强管理,强化管理职能

基层文物管理职能主要表现在行政执法管理和业务监督管理上。为此,一方面,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文物保护法》为依据,制订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规或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树立《文物保护法》的权威性,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另一方面,基层文物管理部门要加强业务管理,加大监督力度,认真履行保护职责及有关管理措施,将文物保护单位纳入科学、正规的管理体制,使业务管理、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3.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问题

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纯粹的保护是没有意义的,但片面地进行开发也是有危害性的。所以仍需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进行开发利用。但针对一个地区来说,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全面开发利用也不现实,而要结合实际,二者兼得,走出适合当地发展要求的路。因此,开发利用应有主次,要贯彻“重点开发,全面保护”的原则,先以一个或几个点为突破口,不断探索经验,循序渐进,促进整个文物保护单位工作的开展。

4.拓展文物经费来源渠道

文物保护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公益性事业,所以完全依靠财政的投入不太现实。但政府可以通过依靠财税、开发等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吸引民间和社会资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5.理顺基层文物机构的管理体制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地区重视的差异,往往导致基层文物工作现状的差异和各种不平衡。所以对文物工作的垂直管理,进行上划管理,是体制改革的良好出路。对文物工作进行上划管理,集中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权、物管理,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便于推行统一的政策标准和规范管理;二是便于进行专业技术人员的统一调配;三是便于财力的统一平衡调配使用;四是免受地区差异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地方政令的干扰。最大的益处是便于统一的行政领导和统一的业务指导及监督。如此,就会使基层文物工作有一个统一的工作思路,打破小框框,放开手脚,统一思想,发展有序。这种机制的改革,将会解决许多基层文物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国家文物事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6.认真落实文物工作“四纳入”的要求

(1)把文物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在制订社会发展计划时,把文物保护列为当地政府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不管是编制长期发展规划,还是制订年度工作计划,都体现了对文物管理、保护、维修等工作内容,并要有关职能部门切实执行,认真实施。

(2)把文物工作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在编制城市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都把文物保护列为重要项目。如规划部门制订了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在制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规划部门应划定重点保护范围。

(3)把文物工作纳入财政预算 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努力争取为文物保护提供财政支持,将文物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及时定额下拨文物部门的财政经费,并在政策上支持文物保护单位以集资的方式修理受损文物。

(4)把文物工作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本着“文物保护,人人有责”的原则,不要把文物工作简单看成是文化部门、文物部门的事情,而是将文物工作作为全社会、各部门的共同事业。从县领导起,到各职能部门,各社区、乡镇的领导都要为本辖区内的文物保护负起责任,纳入他们的工作范畴,建立了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在每年度的年终考核中,都将文物保护工作列为考核的项目之一,各级领导的述职报告中都必须有文物保护的工作内容,从而促进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保证了文物事业的良性发展。

7.加强文物队伍建设

尽快建立起一支既有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又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高素质基层文物工作专业队伍。同时要加强业余文保员队伍建设,调整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业余文保员素质,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数字化对文物保护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莫高窟;石窟保护;数字媒体;3D建模;动画;文物保护;数字化保护

一、引言

近年来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游客接待量日趋增长,随着参观游客所携带来的二氧化碳、水分等时刻影响着洞窟微环境的因素,对石窟安全以及石窟内的壁画、塑像等其他文物的安全形成了很大的隐患。历经千年的沧桑的莫高窟已经变得十分的脆弱,故而在石窟保护当中减少游客在洞窟内的滞留时间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众多游客千里迢迢而来,就是为了一睹千年的璀璨文化。当传承文化遇到文物保护,动画这一近年来迅速成长起来的新兴产业,将这二者融会贯通开启了莫高窟的参观新模式。

二、石窟保护与游客旅行、观光效果的矛盾

如今,为保护莫高窟,采取了避光,减湿,检测微环境等相关措施,所以洞窟内没有采光设施,参观方式也是有讲解员带领下,利用有限的自然光,和讲解员的手电光,参观洞窟,同时对于洞窟的参观时间也有严格的限制。并且有些洞窟窟型较大,高度较高这样就有了游客反映在实际参观的过程中客观性较差,也有些洞窟因为实际建造的原因,部分壁画在实际参观中无法完整的欣赏,例如莫高窟第61窟背屏后面的《五台山地形图》,由于画幅较大,内容丰富。实际影响着游客的参观效果。故而游客们产生了“多看一会儿”等的想法,这对石窟的保护相矛盾。

三、动画电影的视觉空间的建构作用

人类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美学要求,所以对比真实洞窟的参观,数字化洞窟对于视觉空间的建构就显得非常重要,动画电影为观者建立了一个虚拟仿真的视觉空间,以高清,高清晰度,高保真度极大的为观者还原了真实洞窟的容貌。

宣传片《千年莫高》,该片讲述了莫高窟千年的营造史,其中大量的采用了动画3D建模,虚拟现实相结合特技等相关动画技术手段。例如,有一个镜头是再现了当时古人营建洞窟时的场景,莫高窟是鸣沙山断崖上开凿的石窟群,鸣沙山是沙漠地带,从地理、地貌上看,与他对面遥相辉映的三危山,两者其实原本是同一山脉(系),但是莫高窟所处位置是风蚀地貌的的过渡阶段,然而宕泉河将他们分开在今天莫高窟的位置形成一个断崖。这种地貌是地理运动的长期成果,出于对文物的保护,不能再如今的崖壁上进行拍摄,又没有可替代的地方进行相关拍摄,此时动画3 D建模等相关技术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既尊重客观事实,又对于遗产地的安全提供了一种保护。

如果说《千年莫高》部分使用了动画技术,那么《梦幻佛宫》则是全部使用了动画技术的影片。影片使用洞窟8k数字全扫描图,结合动画建模等其他相关动画技术为观众搭建了一个高清、高质量的洞窟复制窟。影片运用“漫游”式镜头移动,在搭建的虚拟洞窟内为世人展现莫高窟精美的塑像和壁画。

四、珍贵资料的保存与学习

由于洞窟的局限,有些画面需要搭建脚手架等,这对石窟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动画艺术的应用解决了这一大问题。敦煌研究院早期对于壁画的保存、学习主要以临摹为主,分为还原临摹、客观临摹等。这样的形式非常耗时、耗力,临摹人员滞留洞窟时间较长,每一平尺都需要艺术家数月的努力。但是临摹品的保存时间也是有限的,对于保存的要求也非常高。现在莫高窟采用了数字化的形式,利用动画艺术中得3D建模等技术,制作了3D虚拟洞窟,并且已经在实验、实践与VR技术的结合,使得洞窟资源最大化的保护、利用、分享、学习。

五、动画艺术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动画,真正的兴起兴在美国。众人所理解、熟知的动画实际上是动画的一个部分。随着时间的的改变,如今的动画发展面更为广泛,动画成为一种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包含了绘画、音乐、数字媒体、摄影、电影、文学等等众多艺术的门类,集合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其中有着非常多的文物瑰宝。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了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长1.6公里,现有洞窟735个,现存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敦煌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佛教艺术胜地。如此一个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莫高窟自北朝以来都有过维护修缮,而文物保护是自常书鸿先生来到了敦煌莫高窟以后对莫高窟的保护为莫高窟就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自常书鸿先生以来,莫高窟先后经历几代人,历史上对于莫高窟的保护方式也各有不同。从常书鸿最初原始的壁画临摹式的保护,到段文杰先生的抢救式保护,再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时期的对于壁画病害的修复,再到王旭东先生的数字化保护。动画在这其中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莫高窟日接待量6000人,采用提前预约制度,在前端观看两部电影,之后再参观洞窟,对于这种参观模式游客还是非常认可的,为此笔者做了相关调查问卷,在问卷的100位中外游客中,其中67%的游客表示理解和认可,32%的游客在了解原因后表示理解和认可,有1%的游客提出了其他意见。

六、结语

自2014年8月,敦煌莫高窟建成数字展示中心,作为参观莫高窟的前端,正式对外开放,其最核心作用是展示 “数字敦煌”与“虚拟洞窟”两部数字影片,两部电影主要借助以动画为主的多媒体展示手段,通过先进的数字动画技术向参观莫高窟的观众们呈现出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别样的绚丽多彩。以及气莫高窟势磅礴、恢宏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各位游客在进入实际洞窟之前,全方位、立体式、近距离的与神秘的敦煌莫高石窟进行“亲密接触”,进而达到适量减少开放现有洞窟的数量,缩短来莫高窟的游客在洞窟内的滞留时间,减轻因为参观等相关活动对石窟遗址地以及一系列相关文物形成的影响,缓解敦煌莫高窟因为旅游开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动画,因为它易于保存,便于携带等专业特点,在莫高窟的保护中承担了重要的部分,他为洞窟留档保护,传承弘扬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彭冬梅

数字化对文物保护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文物展览;沉浸式体验;游戏化思维;文物保护

国内的文物保护概念由来已久,商周时期古人在青铜器就刻有铭文,如“子子孙孙永保用”,以此强调对物品保护的重要性。近代文物保护于清末民初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随后的半个世纪里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对文物的保护也多是局限于调查、发现以及制定保护计划,真正付诸实施的文物修缮与呈现出的关于文物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近年来,受益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政府及民间不断加强对文物保护的力度,大众在该领域的相关认识与需求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1 在当前文物展览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国内外,当前整体的文物保护格局为以博物馆主导的阵地化保护模式为主。这一模式有其形成的特定原因,一是所陈文物的价值相对较高,需要对其进行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保存和管理;二是所陈文物由于历经年久而相对容易受损,需要特定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线等)方可确保其整体形态具有可持续性。在这一模式的主导下,确实有效地做到了对文物的保护,及时地抢救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同时,得益于各地博物馆的建设,有效地形成了该地区自身的文化高地,从而提升了该地区的历史人文影响。

但在文物展览中,受制于多方面因素仍存在较多的实际问题,以下简要分析:

1.1 文物展览中出现的时空限制尴尬

博物馆是主导的固定区域固定形式的文物展览,也为大众获取相关信息制造了壁垒。以近期备受热议的南昌“海昏候”墓为例,不少文物在出土后即被运至北京展出,而南昌本地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均遗憾未能亲见。当文物跨越时空让当前的大众有机会接触它时,却又因时空的限制失去了与之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这样的尴尬现象实际远不止南昌一个案例。

换个角度,2015年3月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拿破仑文物特展”,短短的展期内,大量市民集中来观展。虽然这种形式获得了市民的高度赞扬,但仍有较多的市民未能如愿亲历各件珍贵的展品。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展品在运输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较高的运输与保管成本。同时,展品本身的实物不可复制性与运输过程的高风险也是很容易形成的矛盾。

1.2 文物展览中出现的情境异位尴尬

即便观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时,除慨叹文物的精美与文化内涵外,如细致追寻,也不难发现眼前文物的所处环境已与原先的环境相差甚远。虽然这一差距可以通过展览中布景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但限于场地与成本,完全展开文物当时的情境则显得非常困难。

集中陈设大量展品确实给人以丰富震撼的视觉体验,但展品本身相对孤立的周边环境,却很难将观众带入展品所处的真实情境,以致往往多数观众走马观花,很难真正建立起对展品的深度理解并形成记忆。

2 情境呈现与沉浸体验在保护与展览文物中的运用

静止的文物让人有庄严的视觉感受,但太过庄严的保护文物的环境也使普通大众很难对作品建立起深度的记忆。部分展馆采用虚拟现实与沉浸的文物互动的方式,则成了当前保护文物的有效补充,为文物保护提供更富有建设性的成效提供保障。

沉浸式的空间展示辅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通过光影效果营造氛围突显所展示物品的特征

这方面可以运用常见的立体成像、全息成像等方式配合实物进行展示。例如,南京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2015年毕业设计作品《破.界》(如图1所示),采用贴膜立体成像技术,将文物放置于由贴膜玻璃构建的梯形空间中,再辅以立体光影特效用于烘托文物的神秘感。它还在其中穿插了与文物有关的特征图形,以动态的演绎的方式使其与文物交相辉映,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形成有机的整体,能够加强观众对文物的气质认识与记忆。

2.2 通过VR营造沉浸式观赏环境加强现场感

通过引入VR技术,以头戴式显示器为视觉载体设备可以构建完全沉浸式的视听环境。目前此方面硬件除了“HTC VIVE”“Oculus”以及三星的“Gear VR”等设备外,国内亦有多家企业提供各类解决方案。值得确信的是,头戴式显示器的成本与性能将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进一步优化。通过此方案实现的文物展示充分打破了局部空间限制的陈列式观赏模式,可以将观众直接代入还原文物历史、文化背景的实际场景中。

3 交互体验在保护与展览文物中的运用

趣味是引导主动性的最大动力源,上文中解决的是如何拓展呈现方式的问题,当引入了更多的数字化内容后,数字技术中核心的交互行为也必将作为重要的内容同时引入。

目前部分博物馆已经使用了内容交互,但主要集中在自身即科技类或科普类博物馆,如上海科技博物馆的恐龙展馆,当然也包括近年来新建的博物馆,如南京云锦博物馆、杭州运河博物馆等。以南京云锦博物馆为例,其馆厅中设置了对云锦图案宣传讲解的一件互动展示作品,观众可以自行选择云锦的图案进行拼图(如图2所示)。

目前大部分展馆的交互应用也多与此相似,对展品的深度化呈现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当前成熟的交互技术为基础,结合博物馆陈列文物的特征,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探索:

3.1 空间营造下进行的还原情景并使用文物体验

不同的文物有其不同的使用情境,具体反映不同的历史年代、使用场景等。特别是大部分文物与历史事件相关,若能真实还原彼时的人物、言谈举止,能过VR技术将观众带入其中,“亲历”并参与故事的发展脉络,这样的体验必将使观众记忆深刻。例如,博物馆中常见的陈列的秦汉时期的酒器,若将观众直接带到“鸿门宴”中,扮演一位宴客与刘邦项羽同席,通过具有位置传感的体感手柄直接举杯与项王互敬,必将在其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关于文物的认知。

3.2 基于制作原理参与抽象制作文物的过程

目前观众对文物的认知基本都是其成型后且历经多年风蚀保存下来的样子,且年代久远。虽尚能发现当时的工艺破损的一部分,但这些让普通观众很难形成直观的认识。让大众参与基于虚拟交互的实际制作过程可以让观众切实地感受当时的工艺水平,“亲历”文物的成型过程,大众更易得到情感化代入的系统认知。

这方面可以参见一款名为《Pottery》的移动端游戏(如图3所示),在游戏中,玩家可以自己“亲手”通过陶土制作完一个个精美的陶瓷,并且支持对其上釉彩以及观看烧制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游戏,玩家可以切实地认知到陶瓷类文物的制作过程,如果在其中融入当时的(如哥窑、弟窑)烧制特征,加上一些特殊工艺(如金丝铁线)的制作方法,则更具有展示文物与普及传统文化的意义。

随着社会对保护与展示文物的关注,此领域已经展现出极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融入新的展示技术与展示观念,相信可以探讨出更多的极富创意与实际应用价值的展示文物的形态。通过对此方面的研究,在为观众提供更为丰富的参与体验的同时,也将为传承和保护文物积累更多的文创素材。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

[2] 曹永康.我们文物古建筑保护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

数字化对文物保护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问题;措施

博物馆库房作为博物馆内的重地,是整个博物馆的核心部分。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质量工作决定了文物在博物馆得到保护的力度,库房文物管理是关键的一个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物库房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就需要文物库房工作者具有开拓创新管理理念,为保护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载体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物库房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的文物库房管理的法律法规只有关于藏品管理的相关制度,以及藏品库房载编制格式上的规范标准,对于文物库房管理工作规定制度还不完善,没有统一的参考标准,杂乱无章的文物库房管理制度不利于对文物藏品的保护。

(二)安全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掀起了博物馆文物库房建设的,一大批现代化的博物馆文物库房拔地而起,在新馆建设以消防设施和监控作为工程的重中之重。在充分肯定这一巨大变化之余,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安全问题还是凸显出来,过于依赖先进设施,安全工作只停留在依赖监控设备上。安全防范体系要实现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只有人防与技防有效结合才可以及时发现情况。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一是文物库房管理人员流动相大,文化层次低,对先进设施和技术的运用不熟练。二是文物库房的硬件设施落后,表现为机密工作无法得到保证和信息技术的局限性,一部分博物馆库房条件并不能达到标准,对硬件设施的投入不够。

(四)文物库房管理手段落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我们要利用一些先进的科技手段来保护文物。但是目前一些博物馆文物库房只停留在文物保护上,而缺少相应的科技手段,导致文物的信息化水平低下,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动态发展,例如,在库房的进出方面,没有设置门磁开关和密码技术,更没有精准的指纹识别技术等,文物库房的安全保障系数低。在文物外出展览运输的过程中更缺少GPS定位技术,无法全程跟踪文物的流转信息,致使一些文物在发生意外情况后无法调查取证。

三、改进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的措施

(一)做好博物馆文物库房的管理工作。藏品是象征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建立健全完善的文物库房管理体制意义是重大的。要让库房管理切实发挥自身职能,文物管理部门应该对文物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真正了解不利于文物库房管理的因素,并建立可行的效益评价机制。其次,加大关于文物库房的专项资金投入,一些名贵字画的维护相对费用较高,在资金有保障的前提下,让更多的子孙后代通过实物认识祖先的创造能力,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文物库房的基础设施建设。博物馆就文物保护和保管要有相应的明确规定,库房保管设备一定要坚固、安全,防止因为库房的布局、选址和设施等因素影响到到文物的安全性。相关的博物馆文物管理部门要严格遵循《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工程设计规范》等相关的要求进行设计。定期对相应的保护设备进行更换,增加现代化保护措施。

(三)注意博物馆库房的安全性。首先是要强化博物馆文物管理的安全意识,运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让文物安全工作有法可依。在现代化博物馆文物管理过程中,要有效强化保证文物的安全系数。其次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博物馆库房内外不得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及非库房工作人员未经审查不得擅自入内。同时要创立按时的安全检查制度,保持库房的卫生清洁。

三、信息化建设

(一)利用高科技的数字化技术。博物馆是文化交流的场所,库房管理人员在进行文物陈列的工作的时候,需要打破传统的模式,充分重视对高科技的利用,有效使用等离子大屏幕电视系统等等,使参观者更加方便清楚的了解相关的文物。

(二)建设相应的博物馆网站。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博物馆的网站可以挖掘能够利用的资源,设置更新入口保证源源不断的更新相关的文物信息。

(三)用效率高的网络传输设备。博物馆的网站建设是文物库房管理工作的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为了保证图片的高清性就必须采用传输效率高的网络传输设备。

(四)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相结合,全馆网络覆盖库房,对博物馆内存放文物的调档和库房资料的查询和核对,合理分布信息点,保证网络的覆盖率。

总之,博物馆的库房管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加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能够充分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对于了解历史文化有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工作,会使文物库房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丁竹.论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J].文物世界,2011(5).

[2]张举亮.浅谈如何做好博物馆管理工作[J].大众文艺,2012(17).

[3]林扬华.福建森林博物馆展示工程项目管理[J].林业勘察设计,2012(5).

[4]张立胜.当前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问题与对策[J].中国博物馆,2008(4).

[5]王亮亮.文物库房管理及数字化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3):44-46.

数字化对文物保护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资源共享;数字敦煌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40-04

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交流和融合的重要见证。它的保护和研究为全球瞩目。敦煌莫高窟属于濒危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把敦煌莫高窟按现在的状况完整保存下来,让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永久地传承下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性的文化遗产,有着极为丰富而独特的资源。在数字时代,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如何借助数字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对石窟文物本体信息以及相关的衍生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利用,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选择之一。

如何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实现对文物资源的永久存储,并为保护、研究和弘扬提供服务,对于作为遗产大国的中国来说,是一项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几乎所有种类的文化遗产都可进行数字化,以便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保存、再现和推广;同时,其发展程度也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以国家政策为主导、以公共资金启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受技术、资金等因素限制,很长一个时期,像敦煌石窟、故宫等国内一流的文化遗产,只能将合作的目光投向国外。在这方面,敦煌研究院之前采取对外合作方式,如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实施“国际敦煌档案”项目,与大英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进行“国际敦煌项目(IDP)”,并建立“敦煌数字图像数据库”,有学者谈到敦煌学数字图书馆建立元数据的标准,以及数据库的结构等;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数字敦煌”设计方案,但是大都只是考虑到资源的利用,但并没有考虑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也有学者对近二十年的敦煌数字化所进行项目、报告、发表的学术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这些都是为以后实施的“数字敦煌”奠定基础。尤其是中美合作的“数字敦煌”项目,已经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合作不但成功,而且许多经验可供国内文物保护单位借鉴。

谈及数字时代的世界遗产,对于敦煌莫高窟这样世界级的石窟遗址博物馆而言,涉及的内容非常庞杂。首先,大量流散海内外的敦煌文献数量惊人,由此而产生的敦煌学的研究成果可谓是硕果累累;其次,在近半个世纪利用各种技术进行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海量的信息资源。这些巨量的信息已经成为世界遗产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还面临着不断消失的威胁。它们如何保存?对此,笔者提出了建立“敦煌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的设想,但要建立这样一个平台,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本文拟从敦煌莫高窟信息资源组成、资源数字化、资源管理、存储、敦煌数字资源平台,及如何建立敦煌数字共享平台等方面作一探讨。

二、敦煌莫高窟信息资源

敦煌莫高窟可称之为古代丝绸之路上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属于世界级的石窟遗址博物馆,建于公元4~14世纪,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的不间断开凿。现保存洞窟总数735个(南区主要洞窟有492个,北区洞窟243个),其中保存有壁画和塑像的有492个,形成南北长1680米的石窟群,保存壁画45000平方米、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木构窟檐、窟前寺塔以及藏经洞发现的近5万多件文献和艺术品,具有戈壁沙漠间绿洲的环境特征。

敦煌莫高窟和藏经洞出土文物具有丰富性、多元性和世界性,不仅记录了中古时期敦煌、河西走廊和西域地方的历史、地理,还涉及到当时的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保存了丰富生动的中外艺术形象,展示了中古时期广阔的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生活场景,反映了一千多年间艺术的流传及演变。它既展现了中原汉族文化,也有鲜卑、吐蕃、回鹘、羌、蒙古、吐谷浑等北方各民族的文化,既涵盖中亚粟特、南亚印度、西亚波斯、伊斯兰文化,也包含有欧洲希腊罗马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交汇地带之一。由于其独特的价值,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敦煌学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学科,涉及古代中国研究的诸多方面。如何将这样一个中国古代的艺术宝殿保存下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年来,敦煌研究院与国际和国内的学界、博物馆界和文物保护界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对石窟壁画、塑像,洞窟环境的检测等方面的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过去,对壁画、塑像、建筑拍摄大量的图片,考古发掘和壁画等的修复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积累了大量资料。目前大家一致的意见是:如何把敦煌石窟的遗产资源信息完整保存下来,作为一个文明世界的遗产永久地保留下来,现在比较可行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高科技手段,将已经获得的和将要获得的图像、影像、文字、考古和保护数据汇集起来,构建一个数字化、集成化的“敦煌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完整有序并且永久地储存这些资源,并为学界和大众使用。而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和丰硕敦煌学研究成果,也必须同时纳入敦煌数字资源库平台。

三、敦煌莫高窟遗产数字化

永久地保存文化遗产信息,在计算机发明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是我们敦煌人的毕生理想,现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给了我们一个圆梦的机会。这是我们真实的想法和发自内心的期盼。运用数字储存技术,永久地保存莫高窟遗产信息及其珍贵的价值。

借助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再生性保护。通过数字化手段对馆藏文物、石窟壁画、塑像和壁画榜题文字记录、供养人题记、碑刻,以及对洞窟进行测绘、环境监控等获得可靠数据,建立数字信息数据库。这既对珍贵壁画实现了高保真、永久性保存,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方案和修复方案;既可以实现文物资源的最大范围共享,尽可能地避免了自然或人为因素对文物的损坏,可谓一举数得。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网络技术,可以将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示、保护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首先,表现在将遗产实体通过影像数据采集手段,建立起实物三维或模型数据库,保存遗产原有的各项型式数据和空间关系等重要资源,实现濒危遗产资源的科学、高精度和永久的保存;其次,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遗产本体修复的精度和采取预防性措施、选取将要采用的保护技术手段,同时可以极大地缩短修复工期;最后,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整合统一大范围内的遗产资源,并且通过网络在大范围内来利用虚拟技术更加全面、生动、逼真地展示遗产,从而使遗产脱离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真正成为全人类可以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四、敦煌遗产信息资源的保存、管理和利用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高科技手段,因此世界各文化遗产保护国纷纷推出相关的措施和计划。进入文化遗产“数字时代”的大门,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文化信息建设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数字化遗产保存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数字文化遗产保护纲领》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分为四个大部分(11条)。这些都是非常重要且具有指导性的纲领文件。

数字信息保存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针对信息进行取舍,从而确定哪些信息应该保存。有学者指出,数字信息在采集的同时必须考虑今后的保存问题,数字信息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具有一定针对性、内容的质量、同类信息中的代表性、潜在的需求性等问题。同时又提出了数字信息格式的选择原则:通用性、非专有性;选用标准格式,广泛的支持性和支持格式迁移;系统依赖程度低、可证明性、可评价性、源代码公开、可扩展性等。这对于敦煌莫高窟的数字信息采集和保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技术探索工作已进行了近20年了,也取得丰硕的成果。

但通常大家都认为,数字资源的保护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没有标准。其实恰好相反,数字资源保护困难的原因是数字资源组织采用了过多不同的标准和文件格式。尽管这是极少数专家的意见,但还是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二)敦煌莫高窟文物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形式

文物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有两种形式,即对象数据(adjectdata)和元数据(metadata)。对象数据是指数字化的本体,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元数据是指描述和管理对象数据的数据。

对文化遗产实施整体保护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原则,只有在这个高度上的文化遗产保护,才是系统、全面、彻底的保护。

由于石窟文物本身的特殊性、脆弱性,以及受到地理环境、自身条件、旅游开发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敦煌石窟面临着多种病害的侵蚀,有效地保护、研究与开发这些珍贵稀有的文物资源显得非常迫切与重要。保护不仅限于保护石窟本体,还包括保护与它共存的环境;不只限于技术层面,而是还有科学管理;保护技术不是单项学科所能承担的,还需要多项学科交叉支撑;并且保护除了加固和修复,还有日常维护和预防。更重要的是,除了保护,敦煌文化和遗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弘扬。所有这些资源的保存、利用、展示都需要资源共享平台来做技术支撑。

五、未来数字资源共享模式――敦煌数字资源共享平台

(一)建立敦煌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充分发挥遗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合理作用,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最终目的。敦煌莫高窟丰富的资源的保存、展现、存储,亟需一个既能存储和展现、利用和共享的数字资源平台。

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借助数字网络技术,敦煌石窟壁画以及藏经洞文献等资料得以虚拟再现或再建,并可使研究人员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方便的查阅、比对和校勘,必将极大促进敦煌学的研究和敦煌文化的推广。

(二)敦煌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模式

数字时代的世界遗产,对于敦煌莫高窟这样世界级的石窟遗址博物馆,涉及的内容非常庞杂。在近百年的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各种技术探索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同时,大量流散海内外的敦煌文献更是数量惊人,如何利用资源、如何保存资源和提供服务,对许多不同类型资源的整合、加工、标引以及标准的制定等,实现真正意义上资源共享,共同推进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和弘扬,是值得认真考虑的核心问题,这是一个庞大集成系统。之前,大家的想法只是如何保存或者如何利用?对于二者如何结合考虑的比较少。这次提出大型的数字管理平台,应该准确地说是一个大型的“敦煌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尽管如此,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去思考和攻克难关。

数字敦煌资源共享平台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并能为读者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的服务机构,它是一个超大规模、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中心,还融合了诸如博物馆、档案馆的一些功能,它将成为未来敦煌莫高窟信息资源的中心和枢纽。是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数字化,并通过国际互联网传输,做到信息资源共享。此共享平台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敦煌信息资源分散、无序、不便使用的现状。它通过继承和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内容,建设超大规模、可扩展、可互操作的分布式海量知识库群,并提供在互联网上高速、跨库检索的电子存取服务。其核心就是数字资源建设,而数字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有效地利用和共享敦煌数字信息资源,最终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的共享。

当今时代,知识和信息的规模化、集成化的趋势日益突现,因此,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和发展战略。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周欣平提出:未来图书馆有三种可能的新型的模式:商业图书馆、非商业联盟图书馆、政府和学界主导的数位科学研究和数位科学典藏。与此同时,未来的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有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这为未来敦煌数字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模式,为数字敦煌资源共享平台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敦煌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的资源构成

敦煌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应该包含软件系统、资源、环境和服务等。敦煌数字资源共享平台过程就是在一定的系统环境下加工、处理、整合各种资源以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的过程,这里主要谈资源构成。

在前不久敦煌研究院做的“数字敦煌――敦煌壁画数字资源库和敦煌文献研究数字资源库”的前期读者用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多份,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这之前,许多学者提到敦煌数字资源建设内容,主要是包括敦煌石窟中的精美壁画、塑像、建筑以及敦煌学研究成果等内容,但是大量的资源并没有纳入此规划,如石窟考古资料,尤其是大量的洞窟测绘图、测量数据,不同时期洞窟壁画、塑像等测绘图;尤其是手工绘制的,显得更为重要;同时,还有利用新技术如激光扫描而获得大量的图像资料等;各个时期专家、学者对石窟记录档案、文稿等;美术研究人员临摹的大量壁画,有的甚至是准文物级别的,特别是线描图,由于时间的久远,大量的线描图上的信息在逐渐消失,这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石窟保护方面的资料,历次修复洞窟壁画、塑像病害的记录所选用的材料、工艺、技术方案等,洞窟环境的档案记录、气象资料、水环境等大量的原始数据等,这些用不同的文件格式保存的资源,都是资源库中不可或缺的。

敦煌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涉及计算机科学、历史文献学、图书情报学等多学科领域,因此多层次、多学科及各种优势力量的结合是数字敦煌资源共享平台顺利建成的保证。敦煌资源极为分散,采集工作需要付出大量努力,要求多方甚至是全球性的通力合作。数据库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收集、分析、加工、整理的过程,由于该系统存在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原始数据的收集、分析、加工和整理就显得比一般的结构化数据库系统更为重要。敦煌资源丰富,许多具有珍贵保存价值,因此需要认真规划并实施对这些资源的长期保存策略。

六、结语

未来数字图书馆的迅猛发展使得多媒体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也就成为数字图书馆中的核心技术,因而在数字图书馆中引入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技术成为了必要。同样,未来敦煌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与目前的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有许多共性,甚至在功能上具有超越性,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平台,并能为读者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的服务机构,它是一个超大规模、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中心,还融合了诸如博物馆、档案馆的一些功能,它将成为未来敦煌石窟信息资源保存和利用的重要平台。

数字化对文物保护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K29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9340.2016.01.00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我国的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质和精神遗存。下面结合保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就如何做好保山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谈几点感受和看法。

一、保山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保山地处古亚洲大陆与东南亚、南亚半岛接合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边地主要的人类聚居区和对外交往通道。由于开发早、历史长,各个时期遗留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这些遗产,就其存在形式来讲,主要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型。

(一)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及经费投入状况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物质形态遗留下来的各个时期的不可移动文物如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刻、近现代纪念性设施及可移动文物如石器、青铜器、瓷器、字画、文献资料等。保山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308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18个,市级45个,县级237个。在三百多个文物保护单位中,文物古建筑类222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8个,市34个,县级175个。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知的不可移动文物有隆阳太保山玉皇阁、汉庄古城、腾冲国殇墓园、和顺图书馆、龙陵松山抗战遗址、施甸清平洞等500余处,可移动文物有昌宁战国铜鼓、铜盒、铜钺,腾冲西汉铜案和隆阳徐悲鸿字画等10000余件。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日益重视,各级政府对文物保护投入的经费也地日益增长。特别在文物古建筑保护方面,2014年云南省文物局和保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共计投入780多万元,好几项文物保护工程得以有效落实。隆阳区国保单位玉皇阁、省保单位光尊寺和梁金山故居;施甸县省级文保单位邓子龙靖边遗迹群;腾冲县省级文保单位英国领事馆旧址,县级文保单位药王宫、镇邑关桥、护珠寺、龙川江铁索桥修缮工程;龙陵县市级文保单位苏帕河朝阳风雨桥修缮工程等已完成。还有部分文物修缮工程正在进行中,如省保单位保山抗日江防遗迹群、惠通桥,市级文保单位腾阳会馆、打鱼村水月寺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类型及保护人员编制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非物质形态遗留下来各个时期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民歌、音乐、戏曲、舞蹈、杂技、美术、雕塑和传统工艺技术如冶铸、制陶、雕刻、纺织、刺绣、编织、造纸、印刷等。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知的传统艺术形式有隆阳汉族洞经、彝族擦大钹、德昂水鼓舞,腾冲佤族清戏、傈僳族上刀杆、汉族皮影戏,施甸布朗山歌、龙陵阿昌族登窝罗、昌宁苗族踩花山等上百种,传统工艺技术有隆阳金鸡制陶、乌铜走银、沙登甄子、永铸铸铝、潞江傣锦,腾冲土法造纸、藤编、玉雕、制药和昌宁苗族刺绣等数十种。而保山市自上世纪80年代始,相继设立了市、县文物管理机构,构成了市、县(区)两级文物保护网,在乡镇文化站工作职责中设有文物保护内容。全市现有文物管理机构12个。市级设有文物管理委员会,2006年还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将文物保护执法纳入其工作范畴。文物保护工作者102人,其中隆阳区文管所7人,施甸县5人,龙陵县14,昌宁县3人,腾冲县文管所及所属各文物管理所共计55人,市文管所(博物馆)18人。以上历史文化遗产,是保山市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体现一个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精神和物质产品,是各族人民数千年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做好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是我们今天繁荣文化事业,振奋民族精神,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根基和源泉。

二、保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现状

保山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最早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的重视支持,经各级文化部门的几十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效果。

(一)文物古迹保护取得初步成效

首先,在物质文化遗产即文物古迹的保护方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步建立完善市县两级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以来,主要取得了以下四项成效:一是经过1981和2008年两次大面积的文物普查以及一系列的专题文物调查发掘,先后发现和揭示全市地上地下各类不可移动文物500余项,并逐项进行了系统的实地测查和登记存档,基本摸清掌握了全市现有的文物家底。二是在基本查清其历史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其内涵价值的不同,先后推荐公布了隆阳和腾冲两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金鸡、板桥、蒲缥、和顺、姚关、象达六个省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太保山玉皇阁、汉庄古城址、和顺图书馆、绮罗文昌宫、松山战役遗址、板桥光尊寺、腾越会馆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个,为日后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通过广泛的调查征集,先后收集各类馆藏文物1万2千余件,其中包括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国家一级文物14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200余件,为日后更深一步的研究和宣传展示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利用现有的业务技术力量对已知的各类文物史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先后编印出版了《保山史前考古》、《哀牢文化研究》、《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保山碑刻》《保山历史文化词典》《保山文化史》等十余部文物地方史书稿,整理发表各类专业文章约300万字,初步确立了保山市的文物考古和地方史研究体系;五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逐步建起了以保山市博物馆为中心,包括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李根源故居、艾思奇纪念馆、龙陵抗战纪念馆、龙陵日军慰安妇制度罪行展览馆在内的多个地方历史文化陈展基地,有效推动了当前全市社会教育和对外宣传工作的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从2004年成立市文化馆“非遗”保护办公室并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主要取得了以下几项成效:一是根据省市要求组织了全市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先后查清全市五县区11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11个,整理调查报告297份共120余万字,记录曲谱313首,拍摄照片4600余张,录制影像资料65份,基本摸清了全市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二是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及时申报公布了一大批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包括具有重要价值的腾冲皮影、佤族清戏和昌宁苗族刺绣三个国家级保护项目和乌铜走银、腾冲玉雕、滇滩傈僳族传统文化区、龙陵蛮旦阿昌族传统文化区等18个省级保护项目。并有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55人、市级传承人148人。为推动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打开了全新的局面;三是根据保护开发的需要,实时整理出版了《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等一批专业书稿,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四是组织指导各县区对其中有价值的项目如腾冲玉雕、背幺刺绣、隆阳金鸡制陶、乌铜走银、龙陵纸伞、黄龙玉雕、施甸彩扎、昌宁苗族刺绣等作了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有力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保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差距和不足

纵观上述情况,几十年来,虽然我们在全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绩,但从党和政府的要求和地方经济文化长期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仍有一些明显的差距和不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三点:1、保护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全市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主要是由文化部门一家来做,其别是“非遗”一块,市县两级都只是在文化馆内设有一个办公室,人力物力都十分有限,无法适应保护开发工作长期发展的需要。另外,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舆论和氛围没有形成,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人、财、物方面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倾斜。2、文化遗产保护体制不完善因文化遗产保护体制不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执法力度有限,远远适应不了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其中尤其是在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方面,面对当前全市各地基本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乱拆乱建和盗掘破坏文物现象不断发生的现实,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时常处于一种十分无奈的境地。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政府部门没有对相关项目投以足够重视和开发利用。3、人员、经费投入与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人员、经费投入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际需求的差距严重制约着保护工作的及时有效展开,其中尤其是重点文物和非遗频危项目的的抢救保护,时常因经费不足、人才缺失而让人扼腕叹息,留下许多不应有的遗憾。特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由于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和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民间艺术门类市场疲软,文化艺术项目缺乏支持,传承人员出现断层现象,在艺术表现方面仍然停留在粗放的原生态,缺乏创新。

四、保护市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

鉴于以上问题,要使保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稳步健康发展,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问题:

(一)以政府为主导,倡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从意识上重视保山市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的规划,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进一步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特别是要从领导层面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在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对推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把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予以通盘考虑,只有在思想观念上得到转变,才能在行动上付诸实践。可在全面摸清本市的文化遗产现存情况的基础上,确立一批具有较大历史研究价值、特色突出鲜明并处于濒危状态且急需抢修保存的文化遗产项目,建立起科学并切实可行的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建立保障体制,加强法制化管理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切实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2005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说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显示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宏观管理的加强。[1]在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强调把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日常工作中,联合各相关部门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业绩的一项重要标准加以实施,同时要尽快结合实际制定保山市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办法,由市人大公布实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管理、依法保护,坚决制止各类破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法现象发生。

(三)加强机构和业务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进一步加强保护机构和业务队伍建设、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为保护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创造坚实的条件。确保保护工作的规范有效开展,要注意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文化环境保护,其中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特别强调其所需要的传承空间和场所以及传承人的观念更新,在目前市文化馆“非遗”保护办公室的基础上,尽快建立保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编制,有效承担起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同时利用文字、图片、数字化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有效的记录,建立起全面系统的档案和资料信息库。[2]更重要的是,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内涵,遵循其演变规律,不可一味寻求经济效益而改变其面貌和精神。同时,要加强对县乡两级文化馆站的业务培训扶持,协力做好当地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参考文献:

[1]陈钧贤.温州畲族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