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1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必需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适应餐饮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并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中等应用型人才。
职业道德与情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精神;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职业技能:会熟练操作和运用各种常见的烹饪设备;能从事菜肴制作并进行简单的营养分析;能收集、处理本专业相关信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与工作相关的英文资料,并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职业知识:了解不同原料的品质、性能、营养成分及适宜的烹调方法;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特点;了解现代厨具设备的原理、性能及操作步骤;了解原料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
三、职业岗位导向与职业资格
职业岗位导向:各大中型宾馆、饭店、招待所等社会餐饮企业厨房生产人员、营养配餐员、菜肴设计及管理人员;各机关、企业、工厂、学校食堂厨房生产人员、营养配餐员、菜肴设计员及管理人员;在国外从事餐饮活动;从事个体餐饮活动;在其他各类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研究机构、食品销售部门等从事餐饮活动。
职业资格:中级烹调师、中级面点师、中级营养师。
四、职业能力分析
五、课程结构
(一)德育课程:政治经济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哲学基础知识、职业专业入门、其他;
(二)文化课程:语文、英语、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教程、音乐、人际沟通、心理健康教育、人类与环境、生活技术;
(三)专业课程
1.专业主干课程 ①项目课程:中式烹调、中式点心、西式烹调、西式点心、酒水调配;②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宴席的设计、制作与推销;
2.专业拓展课程 ①学科课程:基本功训练、烹饪概论、烹饪美术、餐饮管理、饮食消费心理学、烹饪英语口语;②综合实践课程:毕业实习。
六、专业主干课程
项目一:中式烹调
项目二:中式点心
项目三:西式烹调
项目四:西式点心
项目五:酒水调配
七、指导性教学安排(18学时为1个学分)
详见P83。
八、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高职教师必须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学历在本科以上,具有高级烹调师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与相关行业保持紧密联系,具有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九、专业教研室建设建议
加强组织建设,充分保证教研室工作的有效运行;加强职能建设,不断提升教研室的教学科研能力;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教研室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致力构建教研室和谐团队;加强思想建设,努力提高教研室教师的思想素质。
十、实训(实验)装备基本标准
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实训设备先进,与生产一线基本同步,并具有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功能,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能力训练需要;实验、实习开出率达100%,自开率100%;实训实验教学设施利用率高;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健全,执行良好。
十一、实施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情况适当调整授课进度,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并注意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十二、学习评价建议
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2
[关键词] 中医学美容;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识]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5)07-0080-03
培养应用犁人才是近年渐必渐起的教育理念,在现今科技全球论、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保证。笔者认真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中医学美容专业职业素质的现状,并就高职院校中医学美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质培养方案进行探讨。
1 高职院校中医学美容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现状
1.1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不足
1.1.1职业心理素质欠佳:心理素质是人的心理品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直接影响人的自身发展、活动效率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使求职者面对当前激烈的人才市场,能够客观看待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准确分析就业形势,准确自我定位及确立科学的求职目标。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职业心理素养方面,多数表现出很强的就业危机感,原因一方面是当前客观存在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因大学牛自身知识结构、学历、背景、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使其存在着自卑焦虑心理,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开展职业素质工作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
1.1.2.职业目标不明确:设立明确且科学的职业目标是职业素养提升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效性。明确职业目标,有利于选择专业的技术发展路线。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牛普遍存在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生涯无规划,对于毕业后想要获取的工作岗位无明确的方向。
1.1.3对职场现状把握不足:现代职场较相对简单的校园牛活来说,要求大学生应学会自我管理,有效的人际交往及科学的职业规划等。在校大学生,普遍对于现代职场的状态、人际交律、为人处事方法等还比较陌牛,大学生对于现代职场认知上的不足,是职业素质教育中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1.1.4就业形势把握不准确:我国政府在推进人才市场化进程中,为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出台各项就业措施,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以适应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要求。但因毕业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总数远远大于市场总需求,就业矛盾日益加剧。这就要求大学生应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充实完善自身,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准确把握就业形势,才能在客观认识和评价自身的基础上,准确定位自己,准确分析就业形势,以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和求职策略,在就业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1.2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
1.2.1理论内涵把握偏差:部分教育工作者将高职教育的“职业教育”等同于初中等教育的“素质教育”,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一般意义的校园学牛活动,未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市场性、职业性的本质特征。
1.2.2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缺失:职业素质教育应以开展胜仟岗位需求的教育活动为内容,但不少院校开展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多以学牛特长和爱好的强化为内容,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职业实践和执行能力的培养普遍缺失,由此而造成学生职业规划能力较差,职业道德培养不足,对学生就业发展贡献度较低。
1.2.3教育形式单调:很多高职院校因师资与场地等条件的制约,职业素质教育形式较单调,仅通过开设职业素质教育理论课教学,而忽视实践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达不到职业素质教育的特定目标。
1.2.4高职院校对提高大学牛职业素质的重视不够: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滞后,无法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另外,职业素质教育不是由管理部门或教学组织来实施,而是由共青团组织或学生工作部门组织实施,其组织实施者与企业及行业的沟通不足,对市场的敏感度低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及校企合作的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教育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2 高职院校医学美容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方案
2.1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
2.1.1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德才兼备是我国选用人才的基本条件,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求职者的道德品质,这是职业素质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可有效提高大学牛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我院通过开展思想教育课,将《思想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牛必修课程之一,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三观”是人的品德核心,直接决定着大学牛的个性和信念。具备了较高的“三观”能够有效的促使大学生提升能力,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爱国主义情怀能够促使大学生不断加强职业素质的建设。
2.1.2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素质是社会历史发展对于职业素质提出的要求,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重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加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并加大对创新犁教育的投入,每年定期开展多层次的创新大赛或技能大赛,设置团体奖项或个人奖项,在高校中形成鼓励实践与创新的氛围,以锻炼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能力。
2.1.3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丰要着眼点在于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培养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我院投入资金,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疏导学生心理,促其健康发展。注重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顺应岗位或专业的需求,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课程及形势各异的丰题活动,如医学美容专业开设美容心理学、护理专业开设护理心理学等;我院针对市场需求和企业对大学牛能力培养的目标,对大学生开展丰题活动,以促进其参加入职职场适应实践,以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2.1.4加强大学生职业文化素质:建立校企文化融合机制,既有利于加强大学生职业文化素质,又可通过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企业专家对学校讲座,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我院将企业和行业的管理制度作为考核对实习学生的重要依据,使学生充分尊重企业和行业的管理制度,并能尽快适应企业和行业的管理。我院不定期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对校举行专业认知讲座,且适时举行企业文化推介活动,促进校企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2.1.5加强大学生自我效能培养: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和有关悟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在形态上表现为个人因素、行为方式和环境因素三部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三段交互决定论模型,自我效能可影响个体的选择、认知、动机及情绪过程,在职业活动中影响职业的选择、决策、适应与发展。自我效能强的个体对环境中潜在的困难充满信心,自我效能低的个体则因强烈的应激反应和焦虑而采取消极的退避行为。我院将大学生自我效能培养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有目的培养大学生自我效能水平,增加应对不同环境挑战的信心,更好地在心理层面上促进大学生就业。
2.2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2.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高职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水平、心理素质等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取向。我院一直高度重视加强帅资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的职业素质,定期请专家举办教师职业素质相关的讲座,提高师资队伍总体的水平。并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交流经验、学习企业的服务、生产、管理方法,以此将自身的实践,融合到教学理论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
2.2.2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地位:造成高职院校就业率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教育教学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应以社会需求丰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行业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全国美容行业从业人员总数在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中居首位。我院领导高度重视行业信息,依据实际需求,于2000年开设医学美容教育,课程设置做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并将素质教育、人文教育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以培养综合素质强的人才为教学目标。
2.2.3改善教学设施与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我院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先进的、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设备与实验室设备,改善及优化教学条件与实验室条件。我院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通过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校园技能竞赛,如涵盖美体、化妆、推拿、按摩、营销能力等多个项目的美容技能大赛,将学牛的学习、实训向多样化发展,并借此大力宣传创业的意义和价值,使培养创业人才思想深入人心。改善管理模式丰要要求教师严格管理教学过程,明确教师职责,提高教师层次与水平,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牛的求实、严谨、守信的职业素养。
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 数控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1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通过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可知,制造行业除需要一部分具有数控技术基本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去研究和开发新技术外,还急需一大批从事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特别是能够同时掌握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与维修技术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更是严重不足。从目前数控技术应用现状来看,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比率仅为1-2%,而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已达到25%。由此可见,其市场潜在需求相当巨大。由于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的定位是介于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工人两者之间,所以学生在毕业时既要具备一定的数控技术理论知识,更应具备熟练的编程和操作及维修技能。因此,中职院校必须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适应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
2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1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特征
(1)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中职教育的主体是培养科学、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2)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教育要面向地方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群,教学过程要为学生从业服务。(3)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心下移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要面向基层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或管理人才。
2.2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不仅要体现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特征,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社交和创业能力。(2)具备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以及数控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能力。(3)具备普通机床操作能力、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规划能力、数控加工工艺编制能力、数控加工技术管理能力、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CAD/CAD/CAE一体化软件以及数控专业外语的使用能力,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积极探索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中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问题,几年来,不少中职院校在总结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创新意识和中职特色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即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数控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专业教学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数控技术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计划,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整合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根据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一些中职院校(尤其是民办中职院校)的数控专业(三年制)选择“分段教学、学做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失为一条很好的办学途径,基本思路和做法是:
(1)“准毕业”阶段:学生在校内学年,主要完成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取得“准毕业”资格后进入社会实践阶段。
(2)实习阶段:最后一年,取得“准毕业”资格的学生在合作办事单位(主要是数控专业生产厂家)完成社会实践教学内容,为学生后续从业打好基础。
4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设想与探索
4.1控专业办学的指导思想
以培养数控技术应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市场对数控高等应用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数控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案,使毕业生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数控专业技能,以数控应用技术特征整合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环节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作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分段教学,学做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
4.2控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表明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度,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突出强调了教育的结果。
4.3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对传统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选择与整合,既对学生进行基本素质教育,又突出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应当适时调整课程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那么教学效果不仅能够得到明显提高,而且教学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在教学方法上,尽可能采用边讲边练,现场教学等多种灵活手段,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凡是能在现场边讲边练组织教学的内容,绝不在教室里用黑板、投影仪及挂图讲解。例如,在讲授数控机床编程中“坐标系定义”、“刀具补偿”、“固定循环”等内容时,均要求主讲教师在数控机床上或在数控模拟加工实训室来完成,使学生对所讲授内容能够彻底了解和真正的认识。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在减少教学时数的同时,还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绝非一成不变,也不是某种固定形式,各中职院校可视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加以研究和探索,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加适销对路的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云霞,史洪云,魏玉洁.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1).
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4
关键词:创新型;二三分段;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07-02
“三二分段”是在坚持五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前提下,安排中职学段三年和高职学段二年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年的试验,取得了不少经验,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将中高职“三二分段”改为“二三分段”。也就是在中职三年学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就业生三年和转段生二年,即“2+(2+1)”分段,中职2年+(高职2年+岗位实训1年)的中职、高职、企业三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一、“二三分段”有利于高职院校主导作用的发挥
中高职衔接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职能所在,应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主导作用。目前,在“三二分段”改革试点中,中高职院校对口合作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招生的单一对口,还远远谈不上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过程、质量评价标准等衔接方面的合作。中职学校只是把有无“3+2”项目作为招生广告宣传,吸引学生,关心的是学校的生源和学生的升学率;高职院校关心的也是学校的生源,还有学生的质量。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高职更愿招收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高中毕业生,而不愿吸收基础差,学习能力低的中职生。再加之高职学制由原有三年改为二年,减去岗位实训一年,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就只有一年,大大削弱了高职院校教育的职能作用,不但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而且降低了高职院校办学的经济效益,挫伤了高职实行“三二分段”改革的积极性。
实行“二三分段”,保持高职的三年学制,也就是保持了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导作用。高职院校的主导作用,可以通过自主招生对生源的要求,指导和影响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促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中职由三年改为二年,只是对中职(2+1)人才培养模式中,减少转段生岗位实训的一年,避免了转段生中高职岗位实训的重复,并不影响部分就业生的社会实践。广东省在“三二分段”试点中,实行中职生二年二期结束时分流,对转段生举办高职预科班,实际上也是实行的“二三分段”制。
二、“二三分段”有利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理论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本身所决定的。两者只是人才培养的层次不同,中职的目标是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高职的目标是培养高等技能型人才。中高职目标既是相对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中高职分段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应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中高职衔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三二分段”却侧重于中职,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二三分段”是侧重于高职,这是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
目前,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衔接主要表现在中高职对口单位人才培养目标的错位和中职本身平衡毕业生就业与升学的矛盾。中职培养目标既要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又要满足学生升学的需要。就业的学生要偏重于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升学的学生要偏重于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提高,两者很难同时兼顾。“二三分段”为缓解这一矛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中职可在前两年侧重于文化课和基础课的教学,为转段生提供基本条件;第三年突出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满足就业生的基本需求。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自主招生的考试考核,搭建中高职交流合作的平台,影响中职双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二三分段”有利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和高职本身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二三分段”有利于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
目前,中高职衔接中的突出问题是中高职专业课程的重复和脱节。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现今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职教课程标准,中职和高职只能依据各自的专业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加之中高职各自为政,互不沟通或难以沟通,形成了某些专业课程在教学中的重复和脱节现象。在“三二分段”中,中职三年的“2+1”造成了中高职专业课程重复和技能训练倒挂的可能,高职两年的“1+1”又很难对转段生进行专业课脱节的弥补和技能训练的提高。这也是造成中高职专业课程重复和脱节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二三分段”中,前两年侧重于文化课、基础课的教学,第三年侧重于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中高职课程设置的衔接。高职由二年改为三年,也有时间对转段生某些专业知识的脱节进行弥补和提高,为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当然,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和衔接不是只在中高职学段上减一加一可以完成的。应由中职、高职、企业等合作单位共同协商,依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开发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分段教学,避免脱节、重复甚至雷同现象。要重视高职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主导作用,按“大口径”对接的方式搞好中高职专业课程的衔接,充分利用中高职有限的教育资源,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二三分段”有利于中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衔接
中高职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衔接。中职毕业生年龄在15-16岁,学习基础本来较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强。这些学生大多都有中考的挫折感,对高考抱有一种畏惧心理。在“三二分段”中,这些中职生在第三年进入社会进行岗位实训,一些原有升学愿望或已取得升学资格的学生,通过实训,找到自己较为满意的工作,大多放弃转段深造的机会。这是高职院校生源极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有些中职生虽然没有放弃转段升学,但这岗位实训的一年似乎对他们又无关紧要,往往出现放羊的局面,造成中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脱节。因此,中高职教育过程衔接的时间点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三分段”是在中职二年后就实行学生的分流。有就业志愿的学生在第三学年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和岗位实训。有升学意愿的学生通过对口招生进入高职阶段的学习,有利于发挥中高职的各自优势,充分利用中职和高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中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三分段”模式既不是中职教育的终结,也不是高职教育的终结。中职生转段进入高职后,高职院校要重视中职生和普高生的差异,对中职生应独立编班,不宜混合编班,其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也应适应这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即使不能独立编班,也要利用高职增加一年教学时间的有利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发挥他们的各自特长,缩小他们之间的差异,确保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二三分段”有利于中高职质量评价标准的衔接
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5
【关键词】“3+4”;衔接;中职;普通本科
1 “3+4”衔接模式的背景
实施中职与普通本科“3+4”衔接培养模式改革是江苏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上下衔接贯通的分段式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苏政办发〔2012〕194号)、《关于继续做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3〕9号)、《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等意见,部分中职校与普通高校开展了“3+4”分段一体化改革模式。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内容、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考核评价体系相互沟通,将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分层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模式,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升中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因此,探讨科学合理的机械类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一体化衔接模式是推进“3+4”改革模式的重要内容。
2 “3+4”模式内涵
所谓“3+4”模式,是指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高校“上下贯通”的一种教育形式,即中职与普通本科分段一体化培养,中职学校学习3年,经考核合格后,学生进入对口试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习4年,毕业后获取普通本科文凭。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中职校和普通本科高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的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的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4”分段式一体化衔接模式,区别于以往的中职与高职(3+2,3+3)分段培养模式、高职与普通本科(3+2,5+2)分段培养模式。后两种分段培养模式,分段前后都有相应的交集,而中职与本科的3+4模式没有交汇点,并且跨度最大。“3+4”分段式一体化衔接模式并不是中职与普通本科的简单拼接,而是新形式下的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是区别于以往的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
“3+4”分段式一体化衔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中职与普通本科的培养目标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师资力量的衔接,考评体系的衔接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
3 “3+4”改革模式的主要衔接内容
3.1 “3+4”人才培养目标衔接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着较大的差异。由于招生生源的不同,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普遍重视实践而轻理论,本科院校普遍重理论而轻实践。如何统筹考虑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改革模式的重点。不能割裂的考虑两个教育阶段,应该尽可能地融合“3+4”中职与本科两个教育层次,制定七年一贯制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在总目标的框架下,构架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衔接与融合。
3.2 “3+4”课程体系衔接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分段式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落脚点。避免基于原有的三年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四年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简单组合,避免中职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与本科阶段专业课程的重复现象发生。将中职阶段的转段考核与七年一贯制的总体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将中职阶段的专业课程与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打通一体化,统筹科学安排,形成在总体培养目标指导下,高度融合的上下贯通的科学课程体系。
3.3 教师队伍衔接
教师队伍建设是“3+4”一体化衔接模式中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合作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打造一支完全适合“3+4”培养模式的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
3.4 教学资源衔接
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建设基础好、师资队伍强、校企合作工程教育有实效、人才培养有特色等优势。中等专业学校在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有设施完备、师资条件优越的明显优势。通过整合院校现有专业人才教育资源,实现设施通用资源共享,能够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更大作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这将有利于创建机械类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索智能装备制造时代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
4 “3+4”模式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领导,统筹管理,为项目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成立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创新工程项目促进委员会,负责对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机制、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指导,协调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以及院校合作培养机制等。
4.2 成立教学工作协作组
建立由试点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的一体化合作培养教学工作协作组,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机制的改革试验,加强分段一体化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健全课程无缝对接和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开展课程模式研究和教学研究。
4.3 加强“3+4”衔接理论与实践研究
建立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课题组,吸收试点院系骨干教师参加,针对“3+4”分段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课题立项,加强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跟踪试点进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试点方案。
4.4 增加经费投入,落实项目实施的经费保障
院校定期拨付一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项目研发。
5 结束语
目前实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理论与政策尚不完全成熟。因此中职与本科衔接模式还需进一步理论创新和实践研究。对于“3+4”分段培养机械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研究将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6
关键词: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
一、中高职会计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兼顾不同的生源进行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比较复杂,既包括中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又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增加了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复杂性。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兼顾不同生源的素质差异,将中职毕业生和普高毕业生混合编班。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在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上有些难以适应,对高职专业理论课的深入学习和今后学历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一定的困难,中职毕业的学生群体很难跟上《高职英语》、《经济学》等课程,无法适应高职高层次的教学要求。
2.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复严重
因为大部分高职院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都是按照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的,而中职的教材在内容上大多采用高教的专业课教材,只是难度上有所降低,因此在目前中、高职沟通不充分的情况下,中高职教学内容相互涵盖,使得中职毕业生在高职的学习过程中不得不重新学习一遍之前已经学过的课程。比如,会计专业学生在高职会学习《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财会实训》等已经在中职学习过的课程,导致学生上课缺乏热情。
3.高职在组织职业资格考证效果方面没有明显高于中职
在某种程度上说,中职在组织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力度比高职还强,这使得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反而有自我放松的感觉。比如说,中高职会计专业对“双证书”要求基本一致,都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高职只是鼓励获取“助理会计师”资格,并没有做硬性要求,也没有大力组织培训考证,学生考证通过率不高。
二、影响中高职会计衔接的原因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区分度不明显
中职和高职属于职业教育体系的两个不同层次, 都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为办学方针,在办学模式上和教学模式上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根据教育部教职成[2009]2 号文件,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根据教育部教高[2006]16 号文件,高职教育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可见,二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具有相似性,缺乏清晰的差异定位,都是将学生掌握某项职业技能作为重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性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高职在教学内容等方面出现重复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
2.缺少统一的中高职专业课程标准
由于缺少统一的专业课程标准,中高职教材没有统一的编写框架。当前我国中职教材都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管理比较规范。然而高职教材出版管理较为松散,绝大多数是由本院校组织老师编写出版,造成高职高专教材出版市场混乱,同一种教材有多种版本,教材内容重复。例如“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据2012-2015 年全国高职高专教材使用情况抽样调查,128 所高职高专就使用了58 家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教材。
三、促进中高职会计衔接的对策
1.加强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
中高职衔接问题是中职与高职共同的课题,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应该“知己知彼”。中职学校要密切关注高职学校教学改革动向,更好地为高职打好基础。高职教育要以中职为基础,深刻了解和把握中职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使高职教育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达到完善职教体系,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2.区分不同生源,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高职院校应兼顾各类生源的素质差异,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中职生源,应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比如有部分学生在中职时已经拿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到了高职时就失去了奋斗的方向。所以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在中职学校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
3.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内容整合
逐步建立以核心课程为引导,构建模块组合式、叠加互补式和开放式课程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应包含职业服务方向(就业岗位)和社会职业角色(职业资格)两个内容,应清楚地表达三层含义:面向的行业企业、工作的岗位及岗位群、培养的核心能力。为此,高职阶段的教学应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将学生培养成基本能适应社会的职业人,二是将学生培养成符合上岗条件、具备职业技能的职业人。因此,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时应从职业能力出发,融入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知识,构建专业基础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等模块。
4.推行学分制,灵活中高职衔接模式下的课程衔接
通过学分制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管理平台,统一学科的评分标准、不同学历层次的评分标准,使学分成为各类中高职院校相互认可的“护照”,成为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
在学分控制方面,普通高中生源的专业课程(包括技能训练项目)的学分比重大于中职学生,而文化课程的学分比重应该少于中职学生。在学分制管理方面,对于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不理想的学生要延长学程,如其文化基础达到标准,专业知识又很扎实,其学程可以相对短一些。同时,学分制还可以兼顾不同素质生源学生的培养,使不同背景学生可以按学分制的规定选修相关课程,提高中高职会计衔接的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