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范文1
一、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区内人员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对慢性病危害性认识不到位,特别是青年、中年人,对自我保健意识的缺乏,对慢性病认识不足,导致社区大部分人员对慢性病将会给人们未来健康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使得日常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社区人员自我保健意识不高,对慢性病危害性认识不到位,使得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开展难以实行。其次社区用于慢性病防治资金不足。目前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所需经费完全靠国家、政府,等上级部门拨款维持,而每年国家对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拨款不足,这部分资金被用于针对几种主要慢性病与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管理与干预,资金渠道的缺失,使得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举步维艰。同时社区对慢性病管理的信息系统不完善,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使用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但对系统使用及利用率不高,这一问题也严重制约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2、人员配置不足严重制约着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基层从事慢病管理的专业人员少,且兼职过多而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慢性病管理工作的现状多为,“一人多职,一人多能”,多数工作人员兼顾老年人管理、负责居民建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慢病管理、死因监测工作等。人员严重不足,制约着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工作人员最低每人负责0.2万人口监测管理工作,而有些地区每名工作人员最高负责3.8万人口的监测管理工 作。同时由于人员队伍不稳定,导致培训难度加到,经验丰富人员不足,总体专业技能素质不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这一问题则严重影响着对患者指导工作的准确性及实际工作中的实效性。
3、各级医疗机构在慢性病人管理上的双向转诊制度不完善,未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导致上下级医疗机构衔接、责任不明确,影响者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对策
1、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设置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栏,介绍慢性病的危害性,介绍慢性病的防治措施,定期进行信息更新。对社区内固定居住人员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普及,发放关于慢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手册,重点介绍慢性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建立社区内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有效控制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开设咨询点,为患者解答慢性病如何防控,如何防治,定期举行慢性病相关知识讲座,提倡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社区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
2、建立完善的上下级医院转诊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上下级定点医院转诊制度,建立专职机构,负责连接上级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同时规范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明确转诊条件,建立系统的转诊程序,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操作办法,做到可操性强,双向转诊。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小病社区防控,大病医院治疗,康复社区调养。
3、做好技能培训。首先应当做好公卫人员慢病管理流程及工作思路建立的培训。加强公卫人员及临床人员慢性病诊断、治疗、随访等基础工作的技能培训,加强健康体检相关基础技能的培训。应有上级条件较好且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对下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基础技能与随访管理技能的培训。
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范文2
【关键词】 高血压;糖尿病;社区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99-0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由于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等特点,已经成为危害当今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慢性病人群的激增,社区医院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也逐渐突显出来,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就是社区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指由卫生部门配合其他有关部门,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关于慢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一系列的防治活动和健康促进活动,是控制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如何发挥优势、及时发现问题等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中将选取我院辖区内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综合对比社区干预对患者疾病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我院辖区内2011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10例,其中男性68例,占所有病例的62%,女性52例,占所有病例的38%;年龄分布为37-77岁,平均年龄(52.14±7.31)岁;文化程度分布为:小学及以下15例、初中33例、高中及中专51例、大专及以上11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疾病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采用2005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标准;糖尿病诊断按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年)标准[1]。
1.2 方法 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干预组在研究期间接受社区综合干预,社区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并由我院医护人员统一进行健康教育,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家访、随访、建立健康档案等。主要的干预工作包括:①日常生活干预:控制患者饮食,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改正不良习惯。②药物干预:向患者详细说明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劝说患者遵从医嘱服药,提高患者的信心和用药依从性。③心理健康教育: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造成患者的压力过大,因此,要教育患者保持精神乐观,积极参加文体娱乐活动等,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积极面对疾病。④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为干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每月为患者测量血压和空腹血糖各一次,并将对患者干预内容及血压、血糖变化准确地记录在健康档案上[2]。
干预工作持续24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文化程度、家庭基本情况及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3 评价标准 在研究结束后,我们将对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在干预12月后、24月后的血压测量情况和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当P
2 结 果
2.1 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比较[3] 干预组于分别于第12月及第24月时血压压均接受干预前有所降低(P0.05)[4],见表1。
3 讨 论
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不能单纯依靠医院门诊的治疗,一定要有很强的自我控制意识,同时积极配合社区干预和对患者的管理。社区医护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的疾病防治能力,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这样才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慢性疾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郭静萱.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治疗新策略一降压达标降低心血管事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8):591-592.
[2] 李勇.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降压治疗的选择[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6):508-512.
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范文3
[关键词] 城镇;糖尿病;防治;模式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8(b)-167-01
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可以用“旷日持久”来形容,因为糖尿病和患者本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于不良生活习惯较多的城镇居民而言,构建糖尿病防治模式可以说意义深远,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糖尿病的产生,还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1城镇糖尿病患者健康现状
城镇糖尿病患者能够接受糖尿病相关知识正规教育机会非常之少,并且多数人对于糖尿病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普遍缺乏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药物副作用知识与相关检测预防知识以及正确的饮食知识等,这些知识误区不仅仅会延误治疗,还会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走许多弯路。但是,防治糖尿病的重要环节就是科学合理饮食、适当体育锻炼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即便是在饮食节制、食物选择、相关饮食禁忌等方面都有一定甚至是充足的知识,但是在每日摄入量与理想体重的计算和安排方面,或者更深层次的营养内容认知方面(包括食谱的科学制定等)都有较大的不足;另外,对于体育锻炼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误区,例如不知道或者不清楚何为合理的运动以及如何锻炼才是科学的等。单纯的药物治疗或者食物治疗都是片面的,将必要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体育锻炼三者结合起来才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2 城镇糖尿病防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2.1 建立“网、线、点、面”四位一体的防治模式
对于糖尿病患者和其高危人群流行病学的调查基础之上,彻底落实对糖尿病的城镇防治工作的关键是对其进行多位一体的管理、干预及治疗。所以应根据各城镇需求,建立四位一体为主要防治模式的网、线、点、面防治网。四位具体说,一是政府机构;二是健康服务中心;三是医疗机构;四是基层居民委员会,四者有机结合为一体,编织成为城镇糖尿病患者的防治网。“线”是指医疗相关机构预防网线,是以医疗机构为轴线,医院的各专科机构为技术指导的连线,医院的专科人才和技术资源联系到城镇的健康中心中,全面展开基层糖尿病的防治门诊作为协助,对确诊患者和高危人群进行随访和诊治,依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对城镇内的糖尿病患者分级管理的模式。“点”是指建立糖尿病患者和其高危人群的各居委会网店,对于健康教育及干预进行监控并通过相关志愿者给予相关服务。这样“网、线、点、面”相结合,由点至面的城镇周围覆盖管理,实现四位一体综合管理的防治模式[1-3]。
2.2普及糖尿病知识
糖尿病防治人员必须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例如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等)进行熟练地掌握;对于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科学的生活和治疗指导,如果可能,则要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治疗干预,从合理用药、科学饮食和坚持锻炼三个方面加以指导,并将该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普及。
2.3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
为进一步完善城镇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工作人员应全面掌握高危人群和患者的基本资料,以便于糖尿病的防控单元宣教综合防治方法及其目的和意义,因此在患者知情并自愿加入健康档案的建立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采集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健康信息(包括各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患者的基本信息如身高、血压、体质量、运动习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史及患病的情况),建立规范的、完善的健康档案[4-5]。
2.4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糖尿病防治人员
糖尿病是涉及患者身体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所以,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便是综合性的治疗,显然,在治疗过程中,多学科的协作与结合是不可避免的,需要不同专业的医疗工作者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共同管理。鉴于此,为了实现有效的综合共同管理,我们需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糖尿病防治人员,例如内分泌医师、糖尿病的专科医师和专职护理人员、药剂师、营养师、心理医师、眼科医师以及大量的社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的现状与流行趋势[M]//钱荣立,项坤三.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
[2]姚建红.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2):65-67.
[3]尹文强,傅华,安妮,等.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阶段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3):141-145.
[4]林益强,李立明,周杏元,等.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监测系统初探[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4):179-180.
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范文4
【关键词】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知晓率
目前我国现患高血压至少2亿[1],血脂水平异常已达1.6亿人口[2],另外,我国成人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也高达9.7%和15.5%[3]。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则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因此,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如何对其进行预防、量身定制适合的预防政策和措施是目前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居民健康素养普遍偏低[4]。公众健康素养能力的低下导致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包括预防保健服务的低利用率、自身健康状况知晓率低、疾病自我管理知识贫乏、高住院率、高医疗费用与高卫生支出等。为了了解辖区居民部分慢性病知识知晓率,我们调查了苏州市沧浪区居民的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将来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苏州市沧浪区2个街道居住≥6个月,年龄在18~69岁的居民为研究对象,依据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方法抽样800人。调查时间为2009年3~6月。
1.2 调查方法 统一采用“苏州市危险因素行为调查卷”,内容分为基本知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多个方面。由健康教育专业调查员和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入户进行面对面调查。知识点以多选题方式考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回答正确大于60%,判定为具备该方面的防治知识。
1.3 质量控制 调查前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法和指标解释。调查完成后,调查员检查问卷有无漏项、书写错误、逻辑错误等。另外,质控人员对问卷进行复检和核查,对质量检查结果做好记录。
1.4 统计方法 以双机录入的形式利用Epidata3.02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核查校对,确保数据无错误后,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χ2 检验比较率的差异。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发放空白问卷800份,全部回收并有效。其中男性391例(48.9%),女性409例(51.1%)。年龄最大69周岁,最小18周岁,平均46.7岁。文化程度中,高中/职高/中专为275人(34.38%),大专/本科水平为252人(31.50%),初中及以下269人(24.2%),另有4人文化程度不详。
2.2 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在800名调查对象中,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4.4%,90.3%和80.6%,高血脂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2.3 不同特征居民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我们分别按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进行分群或分组分析了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区别(表1)。结果显示,三类疾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在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按不同特征分组后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也没有显著差异。在高血压防治知识方面,年龄31~50岁的人群的知晓率显著高于50岁的人群,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知晓率则低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在高血脂防治知识方面,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人群的知晓率显著低于初中及以下和大专及以上人群。
3 讨论
本次共调查了800名苏州市沧浪区成年居民有关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发现本区居民掌握较高的慢性病防治知识,这和国内的相关调查结果相似[5,6]。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不断完善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使居民的防病保健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
以前的调查认为年龄大、文化层次高的人群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高[6,7],本次调查则没有发现该规律。中年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最高,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最低,高中及中专学历人群的高血脂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偏低。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与苏州地区经济发达,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比较到位,普通人群也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到相关健康知识,因此调查对象自身的学历(文化知识)和年龄(生活经验)优势就难以体现。
尽管苏州市沧浪区成年居民掌握了较高的防病知识,但仍有10%~30%的居民知晓率不合格。本次调查以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判断居民是否具有相关知识,因此和所选择的问题有密切关系,不排除居民对本次调查中没有提及的相关知识不知晓的可能。另外,即使知识知晓,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执行也是一个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特别针对重点人群及重点疾病,制定科学性高、操作性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新方法和新策略。利用居民普遍能够接受的渠道,例如手机短信、广播电视报纸等方式宣传健康知识。同时,以健康项目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宣传网络,加大经费投入,倡导多部门共同参与,开发新型健康教育阵地。
参 考 文 献
[1] 王文.我国高血压流行趋势与防治状况.中国循环杂志,2011,26(6):407-409.
[2] 任洁,赵冬.中国人群血脂水平的流行病学现状.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1):8-11.
[3]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01.
[4] 李新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的界定和宣传推广简介.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85-388.
[5] 方静芬.社区老年人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分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6):658-659.
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范文5
讨论
每一项工作任务从起点到终点,均严格保证任务有方案、过程有记录、结果有报告、操作有指南、质控有指标、终极有评价“六要素”。年终时资料统一整理、装订、归档。各项工作资料数据准确,资料完整,真实可信。城镇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略差于农村地区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地区主要在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管理、预防接种管理等方面落后于农村地区。分析其原因主要与城镇人口流动频繁、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不到位等因素有关。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重要性日益明显,总体发展趋势良好分析结果显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上,工作开展充分,成效也较显著。可以反映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广大居民的健康保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起了广大群众健康教育服务、疾病预防、保健服务、康复服务等职能[1]。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需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具有潜在的发展空间。
建议与对策
强化目标管理,规范资料建设实行目标管理,规范运行,严格考核,经费按绩效发放,镇、村两级思路清晰,内容清楚,要求具体。以项目工作为平台,儿童计划免疫、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等重点专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要通过加强项目工作台帐的建设与管理,提升镇、村两级基础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培训督导,建立考评机制区级各类卫生业务指导部门要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抓手,与日常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范文6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全科模式管理;健康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517-02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及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同时在理化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下,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我国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多趋势。对慢性病展开规范性管理,是有效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措施。然而,在诸多社区中,慢性病管理工作仍停留于表层,管理工作的效果与价值还未得到充分证实。近年来,一些社区在慢性病管理中引入全科医师为主体的社区服务团队管理模式,开展慢性病全科模式管理,管理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1社区慢性病管理对象及工作内容
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管理对象是各全科团队管辖范围内慢性疾病患者,如已确诊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时新发生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有慢性疾病危险因素潜伏的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陪护人员及其家属。
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主要工作内容是展开针对性防治工作,展开血压及血糖免费测定、健康体检与健康教育,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社区中慢性病发病情况予以准确掌握,对糖尿病、高血压及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资料收集、登记。同时,全科服务团队成员应积极与居民展开面对面交流,对居民基本信息予以获取,同时对居民健康需求予以准确把握。
2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实施全科模式管理的意义
全科模式管理对于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有重大指导意义。如高血压与糖尿病是对人民健康有严重威胁的重要慢性疾病,通过对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开展全科模式管理,通过对糖尿病、高血压管理制度进行建立,根据各自分工对相应患者进行筛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给予有效指导,由公共医师对健康档案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而护士对健康档案中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在此基础上展开健康教育,提供自家庭至社区、自门诊至住院的全过程线性管理,促使患者和全科医师建立深厚感情,大幅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同时可促使致残或并发症等有害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
3社区慢性病全科模式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定期随访对全科医师团队管辖区域中居民基本信息加以准确获取,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体检,同时建立健康档案。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建立慢性疾病专项档案。全科医师应展开定期上门随访。糖尿病患者可每3个月展开1次随访,高血压患者每2个月进行1次随访。在随访完成后将随访记录与患者信息资料向电脑中及时、准确输入,在此基础上展开归档管理。对社区内慢性疾病实际情况进行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展开防治效果评估,对慢性病预防效果进行分析。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与探讨,对慢性病防治方法进行不断改进。
3.2对社区内慢性疾病患者实施分类管理对慢性疾病患者展开首次管理时,应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登记,主要包括档案号、管理日期、姓名、出生时间、职业、性别、联系方式、住址、血压值、尿常规、心电图、确诊单位、体检结果、血脂、体重指数等内容,对患者患病情况与危险因素予以准确了解,在对患者病情准确评估基础上展开个性化防治方案制定。每月对慢性疾病登记人数、随访人数、管理人数进行统计并定期报备。
3.3对慢性病给予行为干预
3.3.1展开有效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于每季度展开1次健康教育,免费发放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相关知识与非药物治疗指导等健康教育手册,对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邀请专科医院中专家或志愿人员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对门诊、社区咨询等机会加以利用,为居民展开体检、上门随访、家庭病床及电话咨询等服务,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每3个月对健康教育栏进行1次更换,倡导居民关注黑板报与宣传栏。在健康教育时,对于不同人群展开分级管理,对一般人强化健康教育,对卫生知识加以普及,促使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高危人群实行免费体检、定期体检与医疗机构日常诊疗,准确登记并给予有效干预,对其不良生活方式加以纠正。
3.3.2根据慢性病危险因子实施有效预防对于慢性病危险因子主要实施一级预防,同时将一二三级预防加以结合,促使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提高,使之主动摒弃不良生活行为,促使危险因素降低或消除。社区慢性疾病全科模式管理需展开积极宣传,引导居民禁烟控酒,展开低盐饮食,对不合理膳食结构加以改变,对体重加以控制,从而对慢性疾病发生予以长期、有效预防。
3.3.3对高危人群加强管理对经门诊、咨询或体检发现有血压比正常值高者、高血压患者一、二级亲属、肥胖、高血脂、糖耐量受损、超重或空腹血糖受损等高危人群进行登记,并对这些患者展开分级健康教育,指导其对疾病发生加以有效预防;展开定期检测,如有必要给予药物干预,对社区慢性疾病患者展开规范、合理、科学管理,防止并发症发生,促使慢性病致死率与致残率显著下降。
3.4成立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慢性病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予以准确掌握,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仅需要较长时间,同时也需要科学方法。在实际管理中,可成立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将15-20名同类慢性病患者组织起来,由两名患者作为小组长,引导组员展开互学互助,并进行经验分享,促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信心,不断查漏补缺,对行为改变计划加以实施,使其对常见健康问题加以处理的能力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