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科学的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科学的知识范文1
关键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指出:“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科学探究离不开观察。但是,学生的观察却往往停留于表面的、大概的、笼统的阶段,心理学实验研究也表明: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具有无意性、情绪性、片面性,如何让学生的观察走向目的性、稳定性和概括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一、诱发内在需求,引导自主观察。
所谓“内在需求”就是当学生的前概念和现实之间存在差异时,学生从内心出发,自觉地想去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在课前充分的暴露学生的前概念,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是至关重要的,这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有了方向,还必须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和目的,我想这是进行课堂观察的前提条件。
我自己在执教《给冷水加热》一课时,将一袋加了红墨水装在密封袋里的冷水放入热水槽中,让学生静静的观察,学生们很好奇,个个盯着那水冷袋,惊奇地发现冷水袋明明是沉的,居然会慢慢的浮起来,最终浮出水面。为什么会浮起来呢?还没等我发问,学生已经有很多种猜测:认为可能是变轻了;也有认为是袋子鼓起来了。这不正中下怀吗?可以水到渠成的引入到观察与探究“冷水加热后上浮与质量有关还是与体积变化有关?”。
二、盘活结构材料,促进有效观察
“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观察活动是否充分,效果是否明显,依赖于教学中教师提供的观察材料。使用有结构的材料,是开展课堂观察的坚实基础。
例如杨春晖老师的《传热比赛》这节课中,比较铜、铁、铝三种材料的传热性时,杨老师就为学生准备了结构性很强的三组器材:1、凡士林和火柴;2、蜡烛环;3、已经涂好蜡烛油的三种金属棒。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方案自由选择,不仅达到了实验的需要,而且现象明显、方便观察。
三、提供充裕时间,驻足长时观察
长时观察不是简单的时间上概念,应该是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技能得到发展,思维得到飞跃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基础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娴熟的观察技能,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提供学生以充裕的时间,对研究的对象进行长时的、深入的观察。
运用多种感官,展开观察
运用多种感官,就是为了尽可能“观察”到更多的东西,找到更多的观察点,发现更多的差异点。当然“观察”的越仔细,“观察点”越多,“观察”到的东西就越多。
在顾云涛老师的《各种各样的岩石》这节课中,学生借助放大镜、铁钉、塑料刀等工具,运用手摸、鼻闻、眼看、耳听等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从岩石的光泽、声音、气味、手感、颜色、颗粒、轻重、硬度、形状、大小10个方面对同一块岩石进行了全方位观察,这足以证明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是课堂观察重要保证。
融入观察实践,领略真实
学生对世界的了解,大多是通过画报、书本、电视、讲述等方式得到的,很多事物都停留在想象层面,需要老师进行适时的引导,给予学生一定空间对事物进行观察,还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
如在《观察蜗牛》一课中,沈国萍老师先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下自己印象中的蜗牛,然后带领学生到菜地里观察蜗牛的身体和活动特点,通过在自然环境中的观察、活动和探究,学生认真的画下了他们看到的真实的蜗牛,知道了蜗牛不仅有触角,还有眼睛;还知道了蜗牛是靠腹足伸缩来爬行的,而且前进过程中会留下一条黏液,有效的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概念,从而发展了学生对蜗牛的认识。
思考表面现象,挖掘本质
观察不仅仅是获取和积累一些表象,更重要的是对所获取的大量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抽象活动,透过直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上升为理性认识。
如在《摆的研究》一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三种不同质量的摆锤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得出“摆摆动的快慢和摆锤的质量没有关系”的结论;又如在《我们的小缆车》一课中,通过观察和测量不同垫圈数量(即不同拉力)时小车在相同距离内运动的时间,得出“小车运动速度和拉力大小有关”的结论。这两个例子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获得了对事物的本质认识。
四、借助互动交流,形成观察共识
1、要把观察和交流结合起来
科学观察的意义在于观察结果的分享和观察资料的积累。因此科学观察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观察”进行客观的记录,不但要如实记录“观察”到了什么、“观察”到的东西怎么样,还要说明观察者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观察的,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观察”的?学生可以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如:文字、表格、画图等记录下来,在汇报交流中,学生有话可说,交流的内容丰富而充实。
又拿杨春晖老师《传热比赛》这节课中为例,有一幕令我记忆犹新,一个学生上去汇报时,举起一条蜡烛条,反问大家:“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然后把他们组的实验观察发现娓娓道来:“我们组选择的是涂有蜡烛油的铜条、钢条和铁条,在交叉点加热后(投影出示图画),铜条上的蜡烛油最先掉下来,而且是整条的(举起蜡烛条),说明铜条的传热是最好的。”这足以说明学生有了深入的观察,交流时就会自信的表达自己出的看法。
2、归类整理,提高观察水平
归类整理不仅是课堂探究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课堂观察的一个全面总结,更是学生思维提升的一个关键措施。当听了同伴的描述后,学生要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修正、整理,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这样才能对观察的事物得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
如在徐铁柱老师执教的《小苏打和白醋》一课交流中,有些学生发现当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完后,发现瓶底还剩下一下不明的白色物质,而有些学生却发现他们的瓶底没有白色的物质,通过学生和老师的探讨,才知道了这些白色物质是没有反应完的小苏打,如果放入一定比例的小苏打和白醋,是不会有白色物质遗留下来的,这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化学反应如此奇妙。
观察只是长时探究的一个部分,但它却是贯穿整个探究活动的灵魂。在观察活动中,学生通过研究过程感受到科学研究应注重事实、敢于提问、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在尊重别人意见的基础上,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因此,只有在科学探究中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自然科学的知识范文2
一、风趣讲课,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
教师是物理及自然科学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语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采取风趣的讲课方式,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减少学生上课的紧张感,同时也可以提高教材讲解的效率。如在正式开始上课前,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从古至今有三个有名的苹果,你们知道是哪三个吗?”大多数学生都摇头,纷纷说不知道。教师趁机解释:“第一个苹果,被夏娃和亚当吃了;第二个苹果,砸在牛顿头上了;第三个苹果,就是苹果手机啊!我们现在没有苹果,但是可以看看牛顿被苹果砸了之后,为物理及自然科学做了什么贡献。”教师的讲话会让学生觉得很有趣,同时对物理及自然科学课堂也有了更多的期待。这时,教师就可以讲解教材内容了。教师风趣的讲课不仅可以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对物理及自然科学的喜爱之情,这都有利于物理及自然科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实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好奇心能够驱使人们积极思考,通过努力获得答案,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在中等师范物理及自然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实验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努力思考和认真听课。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不同物体下降时的速度一样吗?它们会同时落到地上吗?”学生一时难以肯定地回答教师的问题,于是教师就可以做一个实验,选取几种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时间从相同的高度抛下,然后与学生一起观察实验结果。当实验结果与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时,学生一定很想弄清楚原因,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教材内容,解决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内容。
三、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物理及自然科学教学之所以让学生觉得很难,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实践,难以验证和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动手实践有利于学生巩固课本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中等师范的物理及自然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自己动手。如在讲关于摩擦力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动手,采用不同的物体做实验,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然后再根据教材内容的讲解验证自己的实验结果和猜想。亲自动手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当中,不仅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且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中等师范物理及自然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动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自然科学的知识范文3
关键词 古代西方科学 思辨性 博物学
毋庸置疑,古代西方科学的发展处于一种相对停滞的状态,在这种状况下,科学并不是以一种独立的面目出现,而是散乱的分布于哲学、博物学以及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但尽管如此,对古代西方科学的知识存在形式及其发展进行分析,无疑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
一、思辨的科学与科学的思辨性
科学是什么,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科学是现实的还是非现实的,对这样一些问题,并非要做出立场清晰的选择才意味着正确,事实上,这些不同争论恰恰反应和描述了科学的不同特质和侧面。而在其中,理性尤其是思辨是科学所绝对不可避免的方面,然后即使是面对理性本身,仍然面临着一些争论。这些争论会将思考更加引向深入。
现在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在中世纪结束之前,科学是从属于哲学或者神学的一部分,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并不能概括出同时期科学的全部特性。或许从知识的角度来说,这一时期的科学仅仅就表现为一种知识,还没有出现其它方面科学的特性。
既然如此,对于中世纪之前科学的分析,我们首先还是基于作为一种知识的判断,这样,对于科学的存在我们就可以大体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作为哲学的科学,这一部分科学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以及在后来的中世纪神学中,是从属于哲学或者神学的一部分。这主要是由于西方思辨理性的主客二分思想所形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思维视角主要是面向自然而非主要是人本身,这就必然包含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解释而非纯粹的先天的结论。与此同时,这种包含在哲学中的科学已经形成或者被主流哲学所认可,并非高枕无忧,在哲学体系中,仍然会受到思辨本身的检验或者其他哲学流派的否定和排斥。
也就是说,中世纪结束之前包含在哲学中的科学会受到思辨的考验,但应该予以确认的是,这种考验与检验只是出于形而上的思辨领域,并非是这些科学知识是否正确或者其现实作用如何。因为形而上的哲学在现实面前是超验的,当然包含在哲学中的科学也具有如此的特征。因此,哲学形态的科学所面临的考验就只能是哲学自洽和自身发展的考验。因为古代西方的科学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而理性自身是不断发展的,由此也带动西方哲学的发展。这样形而上的思辨哲学本来引起形而上的特性而具有相对封闭的性质,但思辨理性的演化发展却总在超验的哲学中不断推动思维及哲学本身的发展,因此,从历史上看,哲学思想总会因时代的不同而在不断变化,哲学语言与片段也总处于不断的分化组合中。这样作为哲学一部分的科学或者哲学形态的科学也处于不断的选择之中。
在相当程度上,中世纪之前的哲学的发展并不导致科学的相应发展,当然之所以科学得不到发展并不能完全归结于哲学或者神学束缚的原因,人们的认识能力水平限制,社会需求不足,科学与现实的互动关联缺乏是主要原因。当然,除了在知识体系上哲学对科学的束缚之外,另外最为主要的表现是哲学体系,尤其是中世纪神学对社会思想的控制和由此形成的强大的社会治理有关。不过中世纪仍然会被认为是精神与人文发展的时代,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知识财富不可缺少的两部分,犹如鸟之双翼。而在今天,这两方面似乎在某些方面有所缺失和存在着矛盾的方面。
二、博物学的发展与古代科学
对于古代自然科学的存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存在于博物学中。博物学是一门非常古老的学科,几乎与哲学一样同时期产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博物学与哲学,同时也与后来的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博物学与后来的近代自然科学有着完全不同的研究传统,近现代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实证与实验的传统之上,科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是系统的理性论证的结果。近代自然科学是理性的产物,而这种理性可以称之为工具理性。博物学则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理性,它是基于对大自然宏观观察和分类的结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博物学也是对大自然的一种认识,是采用叙述的语言,对大自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的种类、分布、形成和生态进行系统描述。
如此,博物学研究传统同思辨理性和近代自然科学所具有的数理研究传统是不同的。相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博物学意义上的科学内容更加广泛,更加丰富,更加感性具体,而近代自然科学更加理性,更加深刻,更加抽象;博物学意义上的科学与人的主体观察,与人的存在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近代自然科学则主要基于人的理性思索,随着科学的发展,又主要同日益巨大的科学研究团体,同巨大的、精密的实验装置联系在一起;博物学意义上的科学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和谐,把人也纳入到了整个自然系统之中,体现的是一种生态的、系统论、整体论的思想,而近代自然科学则体现为一种对自然的征服和改变,所以与博物学意义上的科学相比,近代自然科学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一种充满霸权意识的科学,它具有与社会统治体系相结合的倾向。所以从上述意义上,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博物学意义上的科学是属于人的科学,而近代自然科学,则是人属于科学。因为高度理性化的近代自然科学,由于其严密的逻辑论证,在相当大程度上,已经不是有人能够左右,相反由于近代自然科学对于自然物性的激发,出现了科技异化的现象,近代自然科学是由人创造的,却反过来又称为奴役人、统治人的一种异己的力量。
博物学意义上的科学一方面受到了思辨理性的指引,因为博物学是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整体观察与概括,离不开一定的整体思想和分类思想,所以博物学在一定程度上接住了思辨理性的一些结论,自身同哲学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同时博物学有在相当大程度上游离于哲学之外,在一定层面构成了哲学的边缘知识,甚至脱离哲学,成为形而下的社会现实与世俗知识,这样,这种系统的知识就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某种实用性和工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人类生活的发展与进步。
关于博物学,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也具有较为显著的博物学传统,这一传统到魏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博物学家,如陆玑、张华、郭璞等人,经过他们的整理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名物学、本草学、地志学、农学等等,这些知识具有非常强的知识累积的特征和实用性、志异性特点,对后世影响较大。而博物学之所以在中国能够有较大的发展,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感性直观,轻逻辑理性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而在西方,建立在理性思维和严密的逻辑基础上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以后,博物学意义上的科学在近代初期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随着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和在社会体制及社会意识领域话语霸权的建立,博物学这种与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传统完全不同的知识形态很快就衰落了,甚至在科学发展视野中几近完全消失。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今天的科学知识中,天文学、生物学、地质地理学、气象学甚至人类学等等学科的相当部分基础知识仍然具有博物学传统,其基础知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早期的博物学知识。
三、古代技术中的科学及其内在发展
在古代西方科学知识的存在形式中,非常重要的还包括古代技术中的科学,这事实上代表了科学发展的另外一种传统――工匠传统。当然在科学发展过程中所谓的学院传统和工匠传统,事实上,在绝大多数历史时期两者几乎是完全割裂的,直到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以后,科学与技术才逐渐形成密切的联系,而科学研究的学院传统与工匠传统才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科学甚至也包括技术本身隐含在工匠的技艺和经验中,以各类产品的方式体现出来,这是一种自然状态的科学,之所以以“自然”标注这种科学形式,这是因为,潜含在工匠经验与生产过程中的这种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以系统化的知识形态以显性的方式存在,而是以默会知识的形式存在,这样这种科学知识也包括技术本身因为这种原因的存在,就不可能以自觉和自我发展的形式存在,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种知识不具有记忆性和自我积累性,因而,仅仅靠师徒之间的口耳相传和生产者个人的领悟能力及实践,这是很难在知识上具有累积性,同时由于生产者知识程度往往较低,所以也很难在生产中不断反思,并且使知识不断系统化和显性化。
对于工匠传统所形成的这种知识,东西方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差别,但就水平来说,从历史总体上看,东方显然在某些方面由于西方,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容否认,生产经验从总体上看是在不断进步的,但这种进展极为缓慢,其所包含的科学水平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可以进行的历史纵向比较。而就生产的工艺水平来说,在很多局部和方面,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每一个时代都似乎能达到自己的高峰,但并不完全具有历史上的更新,甚至几千年以前的工艺水平对于现时代的人来看仍然可能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在近代自然科学出现并起起以前,不同时代的工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流传遗失和文化选择等等方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具有前后之间的继承性和启示性,但依据近现代自然科学的视野,我们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执着于寻找历史进步的依据,如所谓工艺水平的提高,材料的选择与更新,以及现存历史工具与事物的内在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证明科学在进步,在这里我们无可否认的是历史在进步,但此种意义上的科学进步显然具有较强的辉格解释学色彩。当然在这里最不容否认的是工匠技艺和生产本身的服务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目的和功用,有助于人们战胜自然、战胜各种灾害和疾病,使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下去,这是生产技艺最值得肯定的地方,这些知识也进入到了现代科学的范畴之内。
参考文献:
自然科学的知识范文4
1.1 中国化与自然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
哲学科学确定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根本任务。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研究内容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高度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高度统一;根本任务是“改变世界”“世界革命化”。
哲学创立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自然科学的积淀、自然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突破性进展及诸多成就,这也是哲学的诸多成分的来源。19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恩格斯一直致力于研究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以此探索和揭示自然界发展的辩证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他系统地阐述了的科学世界观,特别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
哲学具有方法论功能。因此,哲学对自然科学具有指导作用。物质性作为世界的统一性为自然科学认识世界明确了方向;辩证法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反映了事物(自然科学)的运动、发展的辩证性质,其内涵的发展为自然科学认识世界提供了有效手段;新的认识论为自然科学的研究界定了局限性和相对性,自然科学任何领域的研究都不能穷尽该领域的真知;认识过程中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的存在,使自然科学中任何领域的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这种理性认识是一种理性原则,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2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点
现代科学是哲学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人类认识和解释世界的重要方式。研究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证明,它比近代科学更需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指导,有以下的突出表现。
1.2.1 自然科学发展的高度综合性
随着自然科学的深人发展.面临的社会问题也呈现出多元性、综合性的特点.再试图用单学科的知识来突破更大的课题越来越困难了,综合性学科和横断性学科也应运而生。
1.2.2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性更强
较之于19世纪自然科学,现代自然科学提出了更多的理论间题,提供了更深刻、更丰富的理论思想。
1.2.3 自然科学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
宏观地认识主体,在应用宏观的认识工具去认识宇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时,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和复杂间题,如宇观、宏观、微观3个世界的规律性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宇观和微观世界是否需要信息转换,如何认识和判定其信息的可靠性及有关知识的真理性等。对于这些间题的哲学回答,直接影响着有关科学的发展。
1.2.4 宏观的自然科学发展也酝酿着更大的突破
随着分子生物学、系统自组织理论等领域的发展,科学界对复杂性、不可逆性、模糊性、随机性等思想日益重视,近代自然科学的简单性、可逆性、精确性、单义决定性的纲领有可能被取代。自然科学基本信息、基本原则因此而产生变革,从而引发一场思想革命。现今,科学思想将发生深刻变化,科研工作者应该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武装头脑,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研究科学的新发展。
1.3 自然科学中的农业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部分问题
20世纪以来,我国农业主要是石油农业,我国农业主要依靠石化产品支撑。为片面追求粮食产量,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大量(或过量)施用化学产品(生长激素、化肥和农药等),化肥和农药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粮食增产速度。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虽然粮食生产实现持续增长,但一些间题。也随之出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 土壤污染间题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占我国农田土壤受污染率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接近20%。尤其是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其农田的污染间题突出,例如,广东省清洁土壤只占11%的比例,轻度污染农田、重度污染农田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77%,12%。土壤污染常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据统计,污染土地约2333.33万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9.4%。。
1.3.2 农田土壤质量退化间题
当前,因各种不合理的人类生产行为所引起的土壤间题,已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全国土壤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土壤质量下降明显,20世纪50年代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约为3%,而发展到目前不足1.5%,其中有11%的耕地有机质含量低于0.6%;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降至14.7mg/kg,华北地区主要作物耕作层平均厚度减少到17cm。
1.3.3 粮食安全间题
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总量已能基本满足国内消费的需求,但是由于过分依赖施用化肥、农药来增加产量,粮食质量安全间题比较突出。据统计,我国单位面积的化肥使用量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上限的2倍,农药使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3.0倍。2011年,中国大豆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生产成本高达1700美元/hm2,远远高于美国。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我国的粮食和食品质量安全情况堪忧。据调查,安徽省芜湖市鸿江区早稻谷中的Ph含量高达1.59mg/kg,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mg/kg的限值,每年生产受污染的稻谷高达470t。
2 用科学方法解答农业中基本问题的具体途径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哲学的基本理论不断得到证实和发展,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也愈发突出和完善。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点要求每名实验科学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以科学回答出现的理论及实践间题,反映在农业生产领域同样如此。
2.1 土地质量退化、土壤污染与粮食安全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
土地质量退化、土壤污染与粮食安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统一于农业生产这个大命题。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既造成了土壤、水和大气等环境的污染,也是引起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而土壤污染正是引起粮食安全间题的罪魁祸首。
2.2 用系统论的方法解决农业中的突出问题
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污染物的来源、土壤污染的程度、发生面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处理粮食增产与土壤可持续利用之间的矛盾、粮食安全与化肥农药合理施用之间的矛盾,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自然科学的知识范文5
【关键词】小学 自然科学 教学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29-01
在自然科学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是让学生对自然科学有着正确的认识,从而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小学自然科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大的好奇心,并且有着强烈的探究意识,因而小学阶段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关键时期。[1]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发现,很多小学虽然开展了自然科学教育的课程,但是其教学效果不佳,在自然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这一定的问题。教育改革要求我们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小学自然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需要对其实行相应的改革。
一、小学自然科学教育教学现状
1.师资力量缺乏,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学校都会将课程分为主要课程和辅助课程。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语文和数学的教学受到了学校的广泛重视,却忽视了自然学科的教学。这就导致学校在分配师资和教学设施的时候都优先考虑语文和数学等学科,而自然学科教育的师资力量是十分薄弱的。[2]尤其是一些农村小学并没有专业的教师,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代课。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科学教育的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而通过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来看,很多教师对自然科学没有全面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大多只是照本宣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缺乏,新课改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愈加凸显出来。如果没有优化自然科学教育的师资力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自然科学教育的教学最终将流于形式。
2.教学资源十分缺乏,教学设施的配置还不够完善
自然科学的教学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很多情况下需要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因而在自然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求配置专门的实验室,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的教学设施。由于很多学校并不重视自然科学的教学,因而相关的设备设施也是非常缺乏的。通过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学校虽然配置有专门的实验室,但是实验室的规模都达不到自然科学教育的需求,教学所需的设备设施也不够完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甚少使用到实验室。而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实验室,教师仅仅根据书本进行简单的理论知识教学,严重影响了自然科学的教学质量。除此以外,很多学校的图书馆中关于自然科学的书籍是非常少的,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资源就是教材以及配置的相关参考书,口授已然成为其主要的教学方式。[3]很多学生表示在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相关的实验,所学习到基本都是基础的理论知识,这已然无法满足自然科学教育的要求。
3.对新课程改革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所带来的变化。新课程改革要求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虽然很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学的创新,但是却忽视了教学改革的实质目的。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活动,但是却没有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在教学中虽然实现了创新,但是其实际的教学效果却没有明显的提升,这也是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改善小学自然科学教育教学现状的有效对策
1.加大自然科学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备设施
教学经费的缺乏导致很多学生的教学设备十分缺乏,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首先政府需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并且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要求各个学校逐渐完善设施设备的配置,使得自然科学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其次学校需要意识到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自然科学教学质量的管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成立专门的教学科研小组,使得自然科学教育能够顺利进行,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4]最后则是要求在教学中开展相应的实验活动,使得学校的实验室能够得打充分的利用,并且通过实验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模式。
2.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对自然科学的教学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以此来满足新课改的需要。根据当前小学自然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实行针对性的培训,让教师对新课改有正确理解的同时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除此以外,可以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与教学,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得教师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适应新课改的变化。
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自然科学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自然科学的教学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地区在中学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自然科学课。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需要逐步完善中学的学科设置,使得自然科学教育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同时在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和教学目标想结合,有效的利用科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结论
现阶段小学自然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对教学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新课改环境下,自然科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需要深入自然科学教育的改革,更加重视自然科学教育。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根据当前的情况来逐渐改善自然科学教育情况,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5]
参考文献:
[1]卢春;我国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与改善[J];教学与管理;2011,1(03):53-54
[2]吴月华;信息技术在小学科普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12):41-42
[3]潘紫燕;浅议小学科学课的“教教材”与“用教材教”[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6(06):26-27
自然科学的知识范文6
一、根据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制订教学目标
(一)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1.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所谓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就是不仅要知道它们的含义,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定量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包括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以及用简单的图、表和数据描述生命活动的特征等方面。
3.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常这一条内容课本中是没有的,常出现在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中。
(二)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自然科学是实验性科学,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实验能力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自然科学的重要知识常伴有实验是现行高中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本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三)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
要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并能从中找出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解答考查这类目标的试题,要求学生能从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学生在阅读物理和化学方面的资料时,要着重了解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还要能读懂图示的物理意义以及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定性与定量函数关系。
(四)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自然科学,必须懂得自然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试题有的只需要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一个学科的知识就可以回答,有的则需动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知识来回答,尤其是以现实问题立意的试题,因为现实问题常常是综合的。
二、更新教学观念,改革物理教学
人与自然、社会发生的联系都是综合性问题,创新综合的思路非常重要。知识点难度并不会比以往的要求高,题目不深挖、不铺开,但求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思维、信息处理及表达能力。于是本人觉得,中学学科教育也不妨受此启发转换思路,重视知识的梳理和融合,鼓励课堂讨论,增加实践机会。遵循高中教学大纲,突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物理教学活动要注意与化学、生物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
三、注重课外知识的学习
物理教学必须联系实际,在抓基础知识点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生活生产和科研实际,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的资料,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开设讲座,讲物理史故事,讲现代科技新成就,如激光的广泛运用、全息照相的妙用、光纤在现代通信中的作用等,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现代意识,提高了学生素质。
四、做好复习.注重步骤,讲求实效
(一)整体规划教学,打高考总体仗
l.用80%左右的时间复习好本学科的知识,物理学科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复习,抓好“必修课”和“选修课”,可根据江苏、浙江、吉林和山西四省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适当选编一点必要的练习题,但不要陷入题海。
2.用20%的时间,理化生三科教师坐在一起探讨,哪些可以作为切入点,分工合作,编写一些有一定综合性的练习卷。
3.考前留有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训练,教给他们一定的应试技巧。
(二)讲练并重,精讲精练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要“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1.讲:针对性要强,除重点、关键外,侧重讲单元练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点,突出能力的培养,培育应变能力。
2.练:以定时作业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抓好运用知识能力的单元综合训练,题目的难度、梯度应按照要求,遵循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注重能力型和应用型。同时注意检查学生命题、解题、科学思维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
3.评:教师讲评练应突出重点,重在指导。在讲课中,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加大覆盖面的教材组织,努力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同时要突出规范表达的训练指导。
(三)组织专题讲座,进行学法、解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