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实务案例分析

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范文1

一、考试特点和命题规律

(一)考试特点一是考试方式有闭卷和开卷两种。考虑到考生年龄较大,实务经验比较丰富等特点,采用开卷考试,考试时考生可以查阅《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等考试资料。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无须死记硬背,但如果对考试知识点不熟悉,临时翻书可能是越翻越乱。因此,为了能稳妥应试,力争一次成功,需要将考试大纲先全面阅读一遍,再按照重点精读2遍。有了3遍的基础,才能在考试中根据试题的要求准确找出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二是考试题型只有一种,即案例分析题。高级会计实务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会计、财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对所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因此,采用案例分析的题型是最好的选择。三是题量。高级会计实务总分100分,60分及格。试卷卷面总分为120分,共9道案例分析题,其中有二道案例题考试内容分别是企业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每题20分,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专长选做其中的一道题。四是考试时间。高级会计实务的考试时间长度为3个半小时,在2008年9月7日上午进行。

(二)命题规律一是考试涉及面广。在考试大纲中涉及的四个内容中,每个内容都有案例分析题。现将近三年考试中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税法规的分值分布归纳如下:会计部分在考试中占50%(共4题),财务管理占25%(共2题),内部控制约占13%(1题),财税法规约占12%(1题)。在2007年会计试题中,企业会计卷面有三道案例题,其中有二道10分的题是所有的考生必做的,20分的案例题可以选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卷面有二道案例分析题,其中有一道10分题是所有考生都要做的,20分的案例分析题可以选做。由此可知,会计试题中,企业会计比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多一道10分题,然而每年的财税法规案例分析题,以行政事业单位为背景,以求“平衡”。二是考试题量较大。高级会计实务试题卷面总共9道案例分析题,实际要求做8道案例分析题。由于案例分析题不同于单选、多选等客观题,每题案例分析题所给的背景资料较多,要求考生理清思路,然后按照要求答题。三是试题难度适中。在会计领域的相关考试中,高级会计实务的试题难度适中。高级会计实务重在考核综合分析能力,知识面要求宽泛,但专业技能不是要求很深。四是答题要求灵活。高级会计实务采用案例分析的题型,考核考生的分析能力,答案可有多种写法,因此,答题比较灵活。当然,答题应围绕考试的主题展开,通过考生的答案,可以准确判断考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备考注意事项

第一,保持良好心态。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保持良好心态非常重要。许多考生已经多年没有参加考试了,而且在工作中作为负责人,经常“考”别人。现在猛然参加考试,难免有紧张焦虑情绪。要克服紧张焦虑的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乐观心态,把考试当作一个项目进行管理。

第二,积极参加辅导。参加辅导可以掌握了重点、理解了难点、熟悉了答题技巧,随老师一起学习效率比自己看书高得多。

第三,制定复习计划。参加高级会计实务考试的考生,一般都是各个单位的财务负责人、业务骨干等,平时工作量大,应酬多。现在报名考试了,一方面不能耽误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考试,这就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考试也是一个“工作”,从7月初开始,每天复习时间不少于2小时,一边随老师讲课进度听各章的重点,一边详读考试大纲和做习题;在复习完各章后,研究以前年度试题和做一些模拟试题。在考试之前一周,再做一些冲刺题。

第四,合理选取教材。最重要的教材就是《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中国会计学会主编的《高级会计实务考试辅导用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题,是比较好的参考用书。总的说来,参考书不宜太多,太多了看不过来。

第五,分析历年试题。通过分析历年试题,可以熟悉出题规律,理清出题思路,对考试非常有帮助。

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范文2

1、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分析。实证研究方法的最一般研究过程就是:确立研究课题,寻找相关理论,提出假设或命题,将假设或命题操作化,设计研究方案,搜集数据资料,分析数据以检测假象或命题,分析研究结果。在这整个过程中,使用了归纳、分析、比较、综合与数学等基本会计研究方法。所谓的会计理论的实证研究方法也是会计研究各种基本方法的一种综合使用,但它尤其突出的是数学方法,因为在建立模型和分析数据时均离不开数学。采用数学方法可以研究和描述会计要素之间以及会计要素内部的数量关系,是对会计信息进行量的分析必不可少的手段。认识会计这一事物的质与量,必须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是全面的认识,否则将无法认识会计的本质与规律。实证研究法强调数学方法,为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提供了新的概念框架,拓宽了会计研究的领域,把会计研究的领域扩展到资本市场研究,如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行为的研究等等,从而使我们对会计理论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

2、对规范研究方法的分析。由规范会计研究所形成的会计理论,称之为规范会计理论。规范会计理论是一套关于会计“应该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旨在通过一系列基本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从逻辑高度上概括或指明最优化会计实务是什么,进而指导会计实务,实现会计实务的规范化。它一般包括采用归纳法形成的描述性理论和采用演绎法形成的指导性理论,其中后者最具代表性。规范会计研究对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会计规范研究的作用表现在:规范会计研究对于保证会计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具有重要作用。规范会计研究从假设或初始理论命题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求证结论,从而保证了会计理论内在的逻辑严密性。

二、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现实选择

有学者认为会计理论的传统规范研究带有研究者个人主观的价值判断,没有事实判断的数据和模型,缺乏科学性,应当迅速采用实证研究代替规范研究。笔者认为会计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各有优缺点,二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相反可以相互补充。规范研究需要实证研究加以验证,实证研究需要规范研究的结论作为基础和前提,并以规范研究作为归宿。因此,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并不是在二者之间进行取舍,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会计研究应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这将有助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较快地发展和完善。

首先,会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目前,我国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许多基础性理论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研究这些问题时,笔者主张更多地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同时注意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采用实证研究来检验这些准则制度是否符合制定的初衷。

其次,资本市场与行为研究业的发展需要采用会计实证研究方法。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的成熟与规范,行为研究业的出现,会出现许多规范研究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就要求会计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来解决,采用实地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具体的实证研究方法。

三、会计研究方法的具体途径分析

1、注重统计分析与案例研究的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对掌握制度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制度背景把握得是否透彻,对统计分析式的实证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从案例研究中可以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指明方向。而大样本的统计分析可以把握住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从而避免个别案例分析可能导致以偏概全的问题。然而,大样本的统计分析并不能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而对成功企业的案例分析正好又能够弥补这一缺陷。所以两者相结合,既能得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又能得到如何进行具体操作的方法,使研究结果更有实用价值和意义。

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范文3

关键词:双语教学;西方会计;会计分录;会计循环;日记账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际交往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大量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能在专业领域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会计的高等教育中,双语教学是一个现实的必然选择。而现实证明,会计双语教学能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外语运用能力,有助于国内企业顺利走出国门,顺应会计国际趋同的趋势,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会计双语教学的特点是集“会计课”与“英语课”于一体,它是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讲授会计学的一些知识。但又不是简单地讲英文版《会计学》。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会计双语教学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学会如何在英文环境中来处理实际会计业务。其选用的教材一般要求是美、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原版教材或者影印版教材,或者一些出版社推出的对会计重要知识点及难点进行了必要摘录和注释的系列英文原版改编教材。这类教材一般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纯正专业英语、典型案例和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教材里面一般有纯英文环境下提供的案例以及某西方企业全部的经济业务资料,能让学生了解并熟悉英文环境下西方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掌握如何登记原始分录簿、用英文记账、作分录、登记分类账和编制财务报表等。

尽管目前我国顺应了各国会计国际趋同的趋势,早在2005年,我国就已经建成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mational fi-hansial report standard.IFRS)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自2007年起逐步在上市公司和其他大中型企业得到持续平稳有效实施。但中西方会计准则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国家的国情所致,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我国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并不完善。因此对会计准则的理解与掌握的不同也体现在会计教材上,其中的资料及案例分析都有所不同,在会计实务中一些程序、细节或者实施上,我国会计跟西方会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目前很多高校会计专业都没有开设《西方会计》这门课程,因此在进行会计的双语教学时只有对中西方会计理论与实务有深刻的理解,熟悉中西方会计教材中会计实务常见的差异,这样才能便于学生具备用英文处理涉外会计工作的一些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拓展,加强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总体看在双语教学采用的教材跟我国会计教材中讲述的会计的理论与实务处理主要存在如下差异。

一、中西方合计循环或程序的差异

在西方会计中,会计循环(Aocounting cycle)是按照如下步骤不断周转循环的:分析经济业务一将经济业务记录到日记账即作分录――将分录过入到分类账――编制试算平衡表――作调整分录――编制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编制财务报表――将结账分录记入到日记账并将其过入到分类账――再编制过账结账以后的试算平衡表。

在我国会计中,会计循环也称为会计账务处理程序(Book-keeping procedures),其最基本的步骤如下:分析并审核原始凭证(即分析经济业务)――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即作分录)――登记日记账、各种明细账和总分类账――核对账目――调整账项,计算成本和损益――结账――编制财务报表。当然我国常见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面处理程序等。

从如上中西方会计循环或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可以看出,总体上中西方会计循环是相似的,基本步骤都是从分析和记录经济业务开始,作会计分录,随后登记各类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如下两个方面:首先,试算平衡表在西方会计循环中非常重要,在作调整分录前后都分别编制了试算平衡表,而且在最后还编制了一个过账结账以后的试算平衡表;其次,我国一般把编制财务报表作为一个会计循环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而西方会计中一般把编制过账结账以后的试算平衡表作为最后一个环节。

二、作分录与日记账设置方面的差异

在将经济业务作会计分录 (Meke entrles)以及登记日记账(Journel)方面,中西方会计有较大差异。西方会计对经济业务作分录是在普通日记账中完成的,而中国会计实务中是在记账凭证中完成的。日记账也称序时账,是按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西方会计中将日记账分别设置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普通日记账又称为分录簿,是用来序时地、全面地登记一个单位的经济业务并确定会计分录的账簿,后面再将日记账的数据转记到分类账即过账。特种日记账是指用来专门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的日记账,它是在某一类经济业务繁多的情况下,需要由专门人员进行登记时设置的酒方会计中一般设置如下四类特种日记账:销售日记账、现金收入日记账、购货日记账和现金支出日记账(这里的现金相当于我国会计中定义的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之和)。

我国的记账凭证按照其用途可以分为通用记账凭证和专用记账凭证两种,而专用记账凭证又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将经济业务在记账凭证中作分录以后,就可以根据它直接过入分类账,这样记账凭证就起到了西方会计中的普通日记账即原始分录簿的作用。如果经济业务复杂、逐笔过账工作量大,还可以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或者汇总记账凭证等。再根据汇总数过入分类账。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目前还保留有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表面看类似于西方会计种日记账中的现金日记账,但在我国会计处理上。一般不根据这两本日记账的数据过入分类账。所以它们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日记账,仅是用来详细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两个账户进行核对,起序时明细账的作用而已。

三、讲述会计流程所用企业类型的差异

西方会计教材中一般讲述会计流程或操作采用业务比较简单的商品流通企业(Merchandising enterpnslnq),因而讲述的会计业务相对简单、易懂,而我国会计学教材不管是基础会计还是中级财务会计,都是采用业务相对复杂和充实的制造型企业即工业企业,讲述其会计流程和操作的。另外西方会计教材一般在讲述所有者权益核算时,将企业按照独资、合伙和公司制企业三种组织形式分别进行;而我国的初级和中级会计教材一般是按照公司制的企业讲述,而非公司制企业即独资、台伙企业的业务核算一般放在高级财务会计中讲述。

四、会计科目的详细程度的差异

西方会计中不少会计科目都比较明细,并不像我国会计实务中那样,一般按照较大的类型设置科目,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营业费用等科目。西方会计会将一些详细的机器设备、厂场设备、建筑物等直接作为会计科目记录在分录里面,而我国作分录时把它们直接计入固定资产这个一级科目,在明细科目中才会写清楚机器设备、建筑物等具体科目。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将接受更多来自国际化的挑战,会计国际化是必然的,但我们确实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会计的双语教学可以让会计专业学生接触到西方优秀会计教材与案例分析,熟悉与掌握西方会计与我国会计实务的一些异同点,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运用英语处理涉外企业会计实务的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适应经济全球化、会计国际趋同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大批的会计专业人才,有许多学生毕业之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会计犯罪、违规事件也屡屡发生。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多数进入到中小企业工作,而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稳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正常运作,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会计技能和职业操守,为企业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保证企业的财务安全。因此,学生在校期间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一、案例分析

1.案例介绍。案例一:“王某,23岁,会计专业专科毕业后到某市某国债服务部工作,担任柜台出纳兼任金库保管员。任职期间多次从金库偷取出国库券用于炒股,截至案发,王某共贪污国库券94.03万元,折合人民币118.51万元。案发后,当地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王某迫于各种压力投案自首,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案例分析:案例二:“陈某,22岁,利用其担任广州市番禺区某电子厂财务会计,负责该厂员工工资计算和发放的职务之便,每月在工资表格合计栏上,加大几百元至几万元不等的金额。两年期间,陈某加大工资额共计人民币78万元转入账户并占为己有。陈某被判处犯职务侵占罪,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没收财产2万元。”案例三:“刘某,29岁,担任某公司出纳职务。陈某喜欢奢侈消费,但收入不高,她便将犯罪的手伸向了公司的财务上。陈某的异常引起了公司怀疑,公司悄悄安排人查账,发现她挪用了公款44万元。江北区检察院指控,其中19万余元,是她用作废的支票存根记账的手段非法侵占,另外20余万元是她直接挪用的。”③

2.分析总结。从上述三个案例可以看出,犯罪人员特点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毕业不久,刚找到工作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除了自身问题之外,也说明大部分的高校缺乏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仅掌握了会计的专业技能,对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没有清楚的认识。以至于刚刚步入社会,经不住外界诱惑,道德防线不堪一击,最终走上犯罪之路。面对当前会计犯罪出现学历高、年龄低的趋势,高职院校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是当务之急。

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会计实务技能,忽视职业道德教育。近年来,虽然高职教育不断地改革创新,但基本都是围绕着应该怎样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兴起的会计专业技能大赛,使得高职院校更加坚定走技能教育路线。学校重点传授的是会计记账的方法与电算化操作的技能,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对大赛成绩也非常重视。与之相比,高职院校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重视程度相差甚远。一名真正合格的会计人才,不仅要求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将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作为标准要求自己。

2.授课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中,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程仅有一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简称《财经法规》)。虽然该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考科目之一,也是专业必修课,但由于本课程涉及法律条款的内容比较多,教师感觉比较难讲,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较为陈旧的灌输式教学。由于课堂上讲授的是比较枯燥且理论性很强的法律条文,教学手段单一,缺乏生动的案例,再加上学生没有机会去企业亲身体验,无法真正理解会计职业的意义。这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法律条文,课程内容枯燥,难以记忆,仅仅为了考试背诵,缺乏学习积极性。

3.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空洞,缺乏有效的考核方法。高职院校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更多的是在讲授空洞的法律条款。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除了在《财经法规》这门课上讲授法律条款,就是教师在专业课上寥寥几句,蜻蜓点水一样地提一下“职业道德”。对于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修养,要怎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操守,如何增强学生的会计职业荣誉感等,很少有人认真思考这类问题。④在考核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由于没有完善的考评体系,学校无法将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这导致会计专业的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学生因为职业道德无需与成绩挂钩,更加认识不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对其不予重视。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改革方法

1.转变教学理念,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专业课程。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要侧重职业技术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适应能力,也要注重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应该将与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规范和品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时刻不忘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积极贯彻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也更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专业道德教育课程上,应该贯穿整个财会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例如: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要教育学生热爱本职,坚持原则,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使学生热爱会计职业;在《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开源节流,讲求效益,保守秘密。在《经济法》和《税法》课程的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清楚法律条款,增强法律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2.开创教学新思路,完善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中加入案例教学法,通过互动、开放的方式将职业道德知识贯穿课堂,把抽象的条例条文形象生动地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消化,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不定期地去搜集会计违规违法案例,将案例贯穿于授课过程中,在讲授案例时,可以让学分组讨论,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讲座教学是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特色教学方式之一。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会计实务界资深专家、专业人士对学生讲授会计实务,通过真实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进行职业道德相关知识的讲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以此达到自警自省的目标。同时,学校也可以聘请相关法律人士和中介机构审计人员来校进行《会计职场舞弊案》的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职务廉洁警示教育。此外,增强与企业间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校外实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会计职能、企业内部会计业务流程等相关事项,在实践中提高会计实操技能,领会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真正理解会计人员担负的责任和意义。

3.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加强职业道德考评。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要遵循教学规律,要主次分明,有侧重点,不可盲目地一把抓。因此,需要对会计职业道德内涵逐一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更有效地发挥学校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发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提高技能”、“坚持准则”、“诚实守信”三个方面。⑤其它内容由于受学校教育的限制相对要弱一点。作为教育主体,应该将“诚实信用”的教育列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核心内容。此外,应该在学生考评体系中加入职业道德素养内容。可以追踪学生各个阶段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发现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通过学生日常的一些表象,进行评价考核。如对学生抄袭作业、迟到早退、旷课、课堂表现、考试作弊等与职业道德相关行为进行考核,综合评价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签写“考试诚信承诺书”,模拟无人监考方式来测试和锻炼学生的坚持准则、诚信、公平公正等方面的意识。

注释:

①王静泉.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DB/OL].

②广州日报.广州22岁女会计私设账户划走单位78万被判刑[EB/OL].

③重庆晚报.女会计挪用44万公款买名牌被判五年半[EB/OL].

④邢广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23-26

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范文5

【关键词】 命题规律; 答题技巧; 提型题量

一、高级会计师考试简介

(一)考试科目

为《高级会计实务》。包涵了企业会计、行政事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政法规等相关知识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二)考试形式

开卷笔答方式。虽然是开卷,但题量大,如果对考试内容不熟悉,靠临场翻书,一定是来不及的,所以,请大家一定不要因为开卷考试就掉以轻心。

(三)考试提型

只有一种,即案例分析题。与以前参加的职称考试和注会考试完全不同,高会考试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会计、财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对所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因此采用案例分析是最好的选择。

(四)合格分数

高级会计实务总分100分,60分及格,以前几年有国控线、省控线一说,即国家合格为60分,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再划分一个合格线,如50分,目前很多省份已经取消了省控线,具体请咨询当地财政局。

(五)题量

共九道案例分析题,试卷卷面总分是120分,其中最后2道案例题考试内容分别是企业会计和行政事业会计,每题20分左右,考生可根据自己的专长选做其中的一道题,因此九选八后,要求考生实际做的题就是100分。

(六)考试时间

3个半小时。一般安排在9月第一个星期天的上午8:30―12:00。

(七)成绩管理

参加考试并达到国家合格标准的人员,由全国会计考办核发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该证在全国范围内3年有效。

二、高会考试命题规律

(一)考试涉及面广

虽然高会考试只有一门课,但是涉及到的面非常广,涉及到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税法规四个部分,其实相当于考《会计》、《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内部控制》5门课。从前几年的命题情况来看,会计部分占50%(4题)左右,财务管理占25%(2题)左右,内部控制和财税法规占25%(各1题)左右,复习时每部分都要看到。

(二)考试题量较大

高会考试卷面有9道案例分析题,实际要求做8道。由于案例分析题不同于单选、多选等客观题,每道案例分析题所给的背景资料比较多,要求考生理清思路,然后按要求答题,这就必然要占用较多的时间,题量较大。如果考生没有认真准备,对大纲不熟悉,考试中就会感到无从下笔,答题速度慢,一般都做不完题。因此,一定要精心准备,认真复习。

(三)试题难度适中

在会计领域的相关考试中,高会的试题难度适中,总的来说,比会计师考试难,比注册会计师考试容易。高会考试重在考核综合分析能力,知识面要求宽泛,但专业技能不是要求很深,不需要作出会计分录;注册会计师重在考核专业技能,对专业知识考得比较深。

(四)答题要求灵活

高会采用案例分析的题型,这与单选、多选、判断等有唯一标准的题型不同,就象写作文,答案可能有多种写法,因此,答题比较灵活。当然,再灵活的答题,也应围绕考试的主题展开,通过考生的答案,可以准确判断考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能够准确答题,很有讲究。大家一定要多看历年试题,总结答题思路。

三、复习中注意事项

(一)制定复习计划

参加高会的人员,一般年龄都比较大,是各个单位的财务负责人、业务骨干等,平时工作量大、应酬多。因此报名考试了,就要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工作和复习。6月报名后,7月份大纲才能下来,到9月初考试,也就2个月的时间,建议大家每天拿出2个小时的时间来看书(比如每天晚上8点-10点),至少最后一个月,要保证每天2个小时的看书时间,否则知识点把握不住。考试也是一项工作,考过了非常有利于工作,有利于自己的前程,如果今年通不过,明年再来,反而心里负担重。所以,建议大家一鼓作气,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把能用的时间和精力尽量用到复习考试中来。

(二)认真研读大纲,合理选择教材

最重要的教材是《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大家一定要重视大纲,大纲有个缺点,没有解析,开始看时不容易看懂,但仍要通读至少3遍,尤其是最后半个月,对知识点有了把握以后,就要以看大纲为主了,认真研读大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大纲,建议大家买一本历年试题汇编,对历年的试题大家一定要看,要做,历年试题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题目,大家一定不要搞题海战术,要把历年的试题看懂、看透,举一反三。除此之外,不建议大家买辅导书,市面上的辅导书很多但良莠不齐。

(三)积极参加辅导

参加辅导的好处是跟着老师掌握重点和难点,熟悉答题技巧,随老师一起学习效果比自己要好很多。建议大家参加面授班或网校。面授班会发相关的复习资料,把那上面的弄懂了就很好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中华会计网校的视频也不错,可以反复看,但是要有自制力,规定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来看。大家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视频讲解打印下来或者把中华会计网校的视频讲解打印下来,就是很好的参考书。配合大纲和历年试题就足够了。笔者去年买了很多参考书,后来基本上没有看。

(四)进行适度练习

高会考试重在考核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不建议大家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做题上面。但也要防止只是看书不练习,适度练习能够避免考试时眼高手低的现象。最后阶段,网上或老师一般都会给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模拟题,可以做一做,给出自己3个半小时的时间,看能否完成。

四、熟练掌握答题技巧

高会考试不象高考是选优考试,分数考得越高越好,而是合格考试,只要达到一定的分数就通过,因此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一)提高阅题速度

高会考试是开卷考试,题量很大,单题目就几大张纸,很多人都反映题目来不及做,因此要提高阅题速度。笔者有两个建议:一是先看答题要求再看题纲,这样带着问题去看题纲,可以明确目的,避免答非所问,而且可以把一些无关的信息过滤掉,题纲中的有些内容其实正是命题者用来迷惑应试者的,必要时可以在考题的关键处做上标记;二是平时多进行阅读量的训练,掌握一些快速阅读、快速提炼有关信息的方法。

(二)提高答题速度

高会题型都是案例题,案例题即使做得再完美,得满分的可能性也不高。唯有做得快,力争做完全部试题,方能达到目标。因此拿到试卷后根据题量,对210分钟的考试时间作出合理的安排。一般每题20分钟,做完八道题160到180分钟之间,留30分钟检查、补充。做题时要把开卷当作闭卷来考,千万不要边做题边查资料,为求一题十全十美,用时超长得不偿失。一道题最长不可超过40分钟。

(三)注意答题语言规范

高会考试的评分标准是按点给分,即只要答到点上,即使不完整也能得一定分;若答不到点上,答得再多也没用,反而浪费时间。因此在答题时一要考虑命题者的意图是什么,即要考的是哪个知识点;二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做到言简意赅,需要答出结论的题目,首先说出结论,然后说出理由,在说理由的时候,直接把大纲中的原话或者法规制度的抄上就可以了,不要再发挥了。因此大家一定要对大纲的知识点非常熟悉,以大纲观点为准,不要自己发挥,不要答出与大纲不一致的观点。建议大家一定对历年试题进行研究,可以作为答题的参考范本。

(四)选择好答题顺序

高会考试的试题并非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来排列,考题的分值与难易程度也不一定成比例,而且每个人对各章内容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也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答题。一般来说,自己熟悉的和答题内容较少的考题应该先做答,自己不太熟悉的和答题内容较多的考题自然应放在后面做答。

(五)注意卷面整洁,答对位置

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范文6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目前国内高校的财务会计教学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如下的弊端:首先,传统教学方法仍以灌输式讲授为主,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缺乏参与实践教学的机会,教学过程中师生缺乏互动,协作性不足;学生在被动的"吸收"过程中也压力重重,不利于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的能动性。其次,教学缺乏实践,学生兴致不高。 目前高校教师普遍缺乏会计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而会计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 这造成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中重会计理论、轻会计实践。而另一方面,学生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尽管学生已经意识到在学习期间的实习对未来就业的重要性,也会积极利用寒、暑假或节假日积极寻求接触实践的机会,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学生很难真正找到与财务会计专业十分对口的实习工作。最后,教学注重应试,学生思维受限。 由于在会计实务中很多与会计专业有关联的资格证书普遍被认为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因此与此相关的各类资格考试成为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动力,造成了学生很强的"应试心理"。学生的应试需求潜移默化中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前财务会计的教材内容与国内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的《会计》指导教材内容十分相仿。 这种应试心理驱动下的学习是一种非常功利的学习, 束缚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容易造成学生将学习重点仅仅局限于考试范围之内的内容, 而对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及其灵活变通的应用却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鉴于财务会计案例教学倡导的理念,强调翻转课堂,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案例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存在的不足。与此同时,案例教学注重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的结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对案例资料的阅读,相关联资料和知识的搜索,对其中涉及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以及参与小组中讨论和交流等活动,能加深学生对会计相关理论和知识的理解。从这一点上讲,案例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财务会计案例教学自身独有的优势在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中, 会计教材和相关的练习题往往都是与相关联业务的知识点严丝合缝地结合在一起,而与其他业务则很少相关联, 这实际上是将现实中复杂业务简单化。 学生对这样的练习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往往仅能够掌握与之正对应的知识点, 而很难了解到相关知识点在现实业务中与其他知识点的关联, 因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相比, 财务会计案例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多来自于实务,或者根据实务编写,案例更贴近现实的经济生活,能帮助学生了解、关注目前较为热点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变被动思考为主动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二、 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有诸多优点, 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并非是?f能的,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知识传授上的零散性案例教学的特点, 决定了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无法向学生传授系统全面的财务会计知识。 财务会计这门学科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点琐碎繁多, 但要求学生对所有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总体的掌握。 财务会计案例教学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与案例素材相关的知识点, 但是在广度方面往往要受到案例内容的限制。 比如在针对企业现金控制及相关业务账务处理的案例中, 不可能全面地将与现金相关的所有知识点都涵盖在一个案例中, 如企业业务往来的结算方式可能仅仅会涉及到其中一种或几种银行结算方式,但是不可能涵盖全部的银行结算方式。

(二) 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效果的随机性。一般情况下,财务会计案例教学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收集(编写)案例资料,分析案例,小组讨论,全体交流。无论是哪一个步骤,都需要参与案例教学活动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否则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笔者曾亲自参与过案例教学的过程, 尽管作为教师参与了每个组案例的收集和编写工作,旁听和指导了小组的案例讨论和小组在全班上的汇报,但这些学习认知活动主要是在学生中通过分组来进行的。由于每个组中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同, 从而使得案例教学效果也随着不同的组别而不同。比如,某个小组对分配的案例分析的非常深入, 小组讨论时各个组员参与热情也很高,那么该小组通过案例获取的知识相对较多,案例分析在该小组的实施效果较好。另外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每个小组会指定一位组员代表该组在班上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交流结果的陈述,那么,陈述成员的逻辑思维和叙述表达能力将会影响到全班学生对该案例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尽管增加了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但全班总体的学习效果又很容易受到某一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述能力等个人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