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实践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表演艺术实践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表演艺术实践报告

表演艺术实践报告范文1

关键词 表演 人才 实践 就业

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历来是一种培养艺术精英的教育。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这些专业院校以其科学的办学理念,后基础、重技能。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优秀表演人才。随着教育的产业化,大学扩招,各个普通高校的艺术院系也在扩招,就连社会办学机构也瞄准了这一市场,频频对外招收各级各类艺术培训班学员,甚至与高校联手,合作办学。就拿影视戏剧表演艺术这门专业来说。全国陆续已有数百所高等院校招收这个专业的本、专科生。这不得不说是件大快人心之事,同时也必须承认是一件令人忧心的事。喜的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扩招,保障了更多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艺术教育地位的攀升归功于党的正确方针指引,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这个精神的指导下,社会还需要大量优秀的艺术人才和文化工作者,也就意味着还有更多人需要接受高层次的艺术教育。忧的是这些从艺术院校走出来的毕业生是否都能走上岗位,找到自己所热爱的艺术事业,是否都能满足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求呢?

改革开放30年来,艺术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艺术专业的扩招、艺术人才的就业难、艺术市场的扩张等现象,都在推动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如果影视戏剧艺术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艺术戏剧人才培养的模式里,将难以适应社会新时代的需求。尤其是普通高校,如何利用综合性大学的资源优势,多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影视戏剧人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将成为一个课题来进行探讨和研究。

根据目前高校艺术教育与人才就业脱节的局面,笔者就表演艺术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现状分析

1、学生入学层次参差不齐

学生入学层次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文化层次的不均衡和专业基础的不均衡上。由于国民义务教育阶段中的艺术教育仅有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没有影视戏剧表演课程,所以来报考高校该专业的学生,一部分来自全国各艺术中专或艺术高中,另一部分则来自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生的文化素养要远远高于艺校学生,但是从专业角度来讲,艺校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要比普通高中生强。而恰恰没有任何表演基础的普通高中生来报考该专业的占大多数,他们凭借在考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表演艺术天赋和潜力与艺校学生进行竞争,最后由于文化分的差异,录取率还是普通高中生比艺校学生要高。这样,势必造成什么都要从基础开始学。影视表演专业涉及到的专业基础课较多,对于人的嗓音、语言、形体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这对普通高中生来讲无疑是一种压力。在本科教育的四年里,要把一个什么都还不会的人培养成一个艺术尖子,这何等容易。

另外。教育产业化,大规模的扩招,艺术类考生文化考分低,各学校相互争生源,难免会降低专业考试的要求,造成没有表演天赋的也来学,学了才知道不合适,勉强应付到毕业。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疾患。毕业后,对自己,对社会都将造成一种负担。

2、课程设置不合理

影视戏剧表演艺术专业的课程表不同于高校文理科以及其它艺术专业的课表。有些院校连双休日和晚上都排课。因为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表演专业的专业技能往往是实行“小班制”的教学。声、台、形、表作为专业技能课,按照以往的惯例一上就是四节,每周至少上两次。表演课中的小品交流本身占用时间就长,如果以双人小品交流为例,20分钟一个小品。14人分成7组,7个小品就要140分钟,再加上教师点评、指导和修改,四节课的时间还远远不够。如果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等一并加上去的话,这课程表白天、晚上连双休日都排满课也就不足为奇了。下面例举两个不同专业的课表来作一番比较。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消化和吸收所学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还应该有拓展学习和个人发展的空间。而那张排得满满的课表,从办学单位来讲,无疑对教学成本、管理、教学软件硬件的利用都将是一个挑战,而对于学生来讲,抑制了他们发展的空间,极不利于学习的拓展和科学研究。

3、艺术实践方式过于单一

历来影视戏剧表演专业的教学实践就是以排演剧目为主。从交流小品、教学片段到排演大戏。学生基本上都以舞台表演来作为教学和艺术实践的一种形式。不论学生合适与否,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必须接受这种实践行为。虽然,演员的主要任务就是舞台演出。然而社会对于表演艺术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演员这一职业上,也不是每一个学生将来都做演员。因此,为拓宽就业渠道,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更多形式的艺术实践机会。

4、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高校表演艺术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超越了一般高校扩招的速度。报考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也在持续增长,毕业生也将随之增长,但是就业的机会如何呢?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项调查,全国表演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30%,在国内成为演艺界知名人士或明星的还不足0.003%。其实并非社会对演艺人才的需求已达到饱和,而是真正能胜任演员这个职业的太少,许多相关工作还是紧缺人才。这种情况客观地分析,存在两种原因,一是毕业生服高手低。就业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把目标定在个别城市,个别知名的专业剧团。另一原因就是高校的艺术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业太单一化,缺乏市场转换的适应性。

二、出路和对策

1、适当提高入学门槛,严把生源的质量关

艺术专业加试必须从嗓音、语言、形体、表演以及特长等全面考量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学生艺术条件和能力强的,入学后再提高再发展的可能性就大。一般用人单位是不会再花时间对新引进的演员进行业务培训的,所以我们所要培养的演员必须是毕业后就能轻装上阵,马上适应和胜任演员这项工作。前不久,文汇报曾报道上海一所知名艺术高校的首批音乐剧班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面临着失业。一方面在国内。音乐剧还未成气候,没有专门的音乐剧团。另一方面,毕业生难以胜任这种高要求高技术水准的工作。因此,对于表演艺术类招生。只有靠考官们慧眼识才,全面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没有 天赋的,“白纸一张”什么都要从头学起的,光有漂亮外形的,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体制下。是很难培养出尖子人才的。

学艺术需要艺术天赋。高校艺术类招生绝不能成为高考低分群的考大学的捷径。文化素养不高同样造就不了艺术人才。面对各高校艺术类的扩招,大家都在争抢生源的同时。教育职能部门可以把艺术类招生计划同毕业生的就业率挂钩,凡是就业率不好的院校可以考虑减少招生人数或者暂缓、停止该门类艺术专业的招生。

2、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

基于表演艺术专业技能课多样化这一特殊性,我们应该从教学效率出发,尽可能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艺术天赋,在二至三年内完成所有的专业基本技能的教学。从第三年开始开设大量的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以充分的提升能力的发展空间。选修课程的开设应该在相关专业的基础上进行能力和知识的应用性拓展,如从舞台表演型向舞台管理型、教学师资型、舞台经营型以及艺术研究型等方向拓展。应该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特长来进行专业的拓展和提升,如有舞蹈或声乐特长的,可强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或结合表演,朝表演专业的形体、声乐师资方向发展;能歌善舞的,可进行歌舞剧、音乐剧和歌舞组合的培训:有美术特长的,可以考虑进行舞美设计、服装设计方面的指导:表演、主持、编导、制作还可以专业课程之间互相打通,联合打造等等,使高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从单一型的专门人员向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拓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各项艺术素质。师资不够。可以高校联手,聘请专家来指导和讲座,普通高校更可以利用综合性大学这一优势,做到教学资源和合理利用和共享。据调查,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表演专业从07级开始,将学生实行了分流。即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表演和师资两个方向。除了加强表演、台词等专业技能之外,对表演方向的学生注重舞台表演的实践,对师资方向的学生更侧重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培养,课程设置也利用综合性大学的资源优势。增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法等课程。为拓展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就业方向提供了保证。

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课程运作无法最终实现规范化、现代化和应用性。面对社会需求,结合办学实际,设计一套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复合性的课程体系,是我国表演艺术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3、提供多形式的实践机会,适当进行职业拓展

艺术实践课是学生提升专业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目前,表演类学生的艺术实践大多是以舞台演出的形式来进行。如果培养人才定位在专业演员这个层面,那么多排演剧目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然而社会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演艺人员这个层面,还大量需要诸如经纪人、编剧编导、舞美灯光、后期制作、演出管理、表演教师等等。如果学生的就业目标定位在这些方向上,那么排演剧目这种艺术实践形式是否就过于单一了呢?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学院副院长付程教授也认为“单一专业培养已经不太适应社会发展。学播音的也可以做语言培训师,人的沟通能力是当代社会的第一能力”。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为拓展学生的艺术实践又开了先河,即为诸多社会办学机构输送了众多品学兼优的大三、大四地学生当兼职教师。这些学生在这些艺校,利用双休日进行艺术专业的教学实践。教学对象有表演班学员,有主持班学员,也有歌舞班学员,年龄从4岁到18岁:教学课程除了表演课,还有形体课、台词课,有的学生已经当上了主教。专业任课教师为此还定期为这些学生提供业务上和教学上的指导,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使学生一旦毕业就能走上岗位胜任教学工作。

艺术实践的形式也远不如此。如果学生有兴趣和特长。还可以在平时的排演剧目中,参与舞美设计、演出录制、演出管理等剧务工作的实践,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实地实战性地指导,适当进行专业上的拓展。总之。将艺术实践逐步合理化、系统化、制度化势在必得,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型结构性专业技能。

4、就业指导工作提前介入

一般来说,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都是在大学四年级时开展,然而笔者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在入学一开始就从观念上给与纠正和指导,并且一直延续到大学四年级。虽然学生在入学和毕业前夕两个阶段,思想上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提早介入就业方面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在入校兴奋之时就有一种忧患意识。明确就业市场的严峻性,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明确学习目标,提早在就业方向上作出判断,有的放矢,避免毕业了还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该干什么的局面。

表演艺术实践报告范文2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文化空间”。按照这一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有关的文化空间。

二、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提出之后,社会各界纷纷把注意力投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球化过程中地方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在全球化面前,地方的人们开始认识、理解本土文化,并且意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所谓“文化自觉”,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文化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这种文化的自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直接推动力。

在全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配合社会各界为打造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全球重视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大背景下,开始把民族文化的保护纳入重要工作的范畴。相继出台有关法规、办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目标和方针,并对如何建立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做了重要阐述。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我国全面启动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记录、整理工作。在普查的基础上,形成普查报告、保护项目清单,建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地图等。

在做好资源普查工作的同时,我国也注重从法律上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管理、利用、保障措施及法律责任非常有利。

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整体队伍不健全,专业类人才紧缺

我国各级文化部门大多数尚未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机构的设置落后于工作的开展。原有的专业人才队伍或老化,或流失,到目前为止已荡然无存,现有人员岗位不定、业务不专、质量难以保证。

(二)经费资金不足,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经费资金不足是长期制约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最大瓶颈,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更是极度匮缺,使该项工作启动难、开展难、深入难。特别是近年来市场经济意识在群众心目中越来越强,没有一定的经济力量做支撑,群众难以配合工作。

(三)认识不充分,缺乏力度

表演艺术实践报告范文3

关键词:文艺院团;改革的困惑;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28-01

一、改革的困惑

我国舞台表演艺术的生产经营呈现出零散、虚弱的态势。各种旧的观念、不足已严重影响了文艺院团的完善,然而想要改革也面临许多的困惑及阻碍。

成本利润收支不平衡,任何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还包括文艺院团都涉及到一系列财务收支问题,然而还有部份文艺院团财政大权、团体的运作权还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完全是以主观的个人意识投入资金使用,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公开化,也不能真正实现财务最大化经济收益,从而也使许多工作人员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损害了团体的整体利益。

政府过多的宏观调控的干涉使文艺团体受到限制,不能自由发挥其所长,摧残了团体创作的积极性,习惯了依靠政府补贴生存。

缺乏市场开拓能力,长期以来,院团一直定性为事业单位。长期依赖政府,院团人员一直端着铁饭碗,但近年来,一些文艺团体也逐渐从以前的事业单位转变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企业,完全要求市场化,参与到激烈的社会竞争行列中,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团体组织长期缺乏思想主动性,一味跟随政府管理部门脚步,缺乏进取的创新意识,思想比较守旧,不开拓创新,也不勇于创新,因此丧失很多能制造可观收益的利益,团体的效益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生活,团体效益不好,员工生活同样不好,员工由此出现怠工、不作为等状态,同样也影响团体的整体形象,如此恶性循环,将造成严重的不可预想的后果。

专业团队严重不足,无法塑造好的艺术产品,文艺团体自身应该要求是一个专业的艺术团体,团队成员要求专业素质过硬,但是根据相关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的专业文艺团体组织成员中,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团队里的人员水平过低,实践太少。其次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呈现出文化消费市场化和多样化等现象。文艺院团表演艺术在娱乐行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所替代,现如今年轻人越来越沉迷于韩剧、美剧等,舞台艺术也慢慢的从大众视线中模糊,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消费方式也从现场的舞台消费向更为现代化的网络、电视、音像制品等消费方式发展。

文化艺术没有所谓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此院团的一些艺术资源的使用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这就使得一些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往往钻法律相关制度的空子,无偿使用院团的的艺术资源,偷用院团的劳动成果,然而这直接关系到院团的经济效益,艺术成果得不到有交往的经济收益,并且损害了艺术院团自身的造血功能,阻碍了院团的发展。

二、改革的路径

首先要改变思想,建立正确的市场意识。艺术这些年的发展,很多机构都在完成思想上的转变,但是把多年的传统观念打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实现的。福建省三明市歌舞团改革为“三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已经取得初步的成功,效果明显,但创新是不断的,只要能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锐意进取的决定,就能再次重获新生。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些成功的经验表明,艺术团体要想在市场环境下获得新生,就必须经历一段转变的失败过程,并且在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下,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考虑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艺术需要不断创新,不同的人创造出来的艺术各有不同的精华,新人的注入和培养是创新的前提,同时安置好老的艺术人员也是同等重要,可以创造条件发挥老的艺术人员所长,比如创办与艺术相关的产业,不仅能增加团体收入,同时还能为团体培养新新人才。

改变单一的舞台演出,如今是电影、电视大众传媒的时代,文艺团体想要有一席之地,必须走出舞台,流动演出,去到大城小镇,城市乡下,走进大众视线,让观众对文艺团体有更多的了解,同时院团也能了解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文化精神追求,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院团内部变革,保留好的优良传统,改变旧的传统观念,建立严谨的规章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主要方针,积极优化院团的用人制度及薪酬管理制度,进而促进院团的文化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持续永久的经营下去,也只有更专业、更灵活的艺术表演才能更深入人心,更能获得观众热烈的掌声,冲破困惑,勇于改革,创造能够持续生产艺术精品的体制机制。文艺院团的发展壮大不但繁荣演艺业,同时也能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求,并且使政府在文化交流、艺术创作及文化交流等方面有了更多选择,有利于实现文艺院团全面发展繁荣,百花齐放。

表演艺术实践报告范文4

——题记

艺术管理专业最早是在20世纪西方艺术教育中提炼出来的,这与西方国家政府的艺术政策和管理体制密切相关。自从美国的耶鲁大学戏剧学院1966年成立研究生剧团管理专业,创办了西方国家第一个艺术管理的大学专业后,许多西方的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如加拿大的约克大学、英国的伦敦城市大学、南澳大利亚大学等。①目前,美国的艺术管理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艺术管理专业教育内容由最初的艺术教育领域发展为与艺术相关的多学科领域教育,如:艺术娱乐、传媒管理、艺术法律研究、艺术行政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相继有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但正处于起步阶段,就本学科教育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而言,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一、艺术管理教育的必要性

艺术管理既包括艺术行政管理又包括艺术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对艺术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要满足艺术产品创作者的需求,只有达到二者的相对平衡,才会使整个艺术生产过程达到最优化。

1.艺术生产理论决定了艺术管理教育的必然性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认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定的基础。”②艺术生产过程是艺术劳动者的劳动与艺术生产资料相结合,创作生产艺术产品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是艺术生产力与艺术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要遵循最根本的生产规律。

对艺术生产过程进行专业化的管理,是在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基础上,遵循经济规律,按照管理理论对艺术领域的精神产品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因此,需要培养艺术理论与经济管理理论相融合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艺术市场的高度专业化要求专业的艺术管理人才

面对竞争激烈的表演艺术市场,专业艺术团体的管理应是将艺术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和机制,不应成为“体制改革”的对象,因为艺术院团亏损大多是经营性的亏损而非体制性的亏损。如能先解决好院团的管理问题,那么体制改革的绩效也就充分地体现出来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艺术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组织发展潜力的大小,甚至决定其生死存亡。

目前表演团体的管理人员主要由专业艺术工作者转行担任,由于缺乏必要的现代管理知识(特别是营销方面)的培训和实践,院团管理人员缺少必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对管理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管人、管事”层面,对现代管理的战略意义和基本内容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了解,无论在对内的财务、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方面,还是对外的市场开拓、公共关系方面,都难以承担起推动整个院团发展的重任。

无论是表演团体还是演出经营机构,艺术管理人才都是其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

二、艺术管理教育的特点

作为我国新兴学科的艺术管理专业具有自身的教育特点。在结合艺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将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融合,充分利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两个平台,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艺术管理人才提供最广阔的发展空间。

1.理性培养与感性培养的统一

艺术是感性意识的融合,管理是理性思维的归纳,若想将二者有机结合,就要运用理性思维去客观认识感性的艺术及艺术形态,在理性、客观、规范的管理体系中融入艺术的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抽象化的表现形态,这样才能在感性认识基础上附加逻辑的理性规范。艺术管理专业恰是将感性的艺术与理性的管理相交叉,找到二者的相交部分,在共有的知识内容下寻求针对艺术市场的动态、规范、秩序的管理研究体系及教育体系。这就是艺术管理专业所要研究的内容之一。在艺术市场运行中,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策略、管理程序等施之于市场运作的各个环节,使得整个项目进行得专业、合理、有序、规范、系统,这就是艺术管理教育所要完成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

2.管理知识与艺术知识的融合

在我国,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的教育教学逐步与国际接轨,将其最前沿的管理知识带入了中国的管理教育中。艺术管理专业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管理的理论融入艺术的知识领域里,不能按部就班、生搬硬套,更不能张冠李戴、不懂装懂,以管理领域的资深学术资格充当艺术管理的学科前沿专家。艺术管理学科要有一定的艺术专业鉴赏与研究的理论深度,同时要成为能够统筹、管理、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各种艺术活动的管理人员,这才能真正做到管理知识与艺术知识相融合。

3.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平衡

这个学科特殊之一是因为它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特殊之二是因为它仅通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理论知识只是艺术管理专业学习的一个必备基础,社会实践的广泛参与和学生组织与策划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才是其教育的关键所在。实践教学通常是辅之以课堂学习,但艺术管理专业却是并驾齐驱、双管齐下、缺一不可。因此,有可能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就会让他们去体验艺术市场,感受那种个性的竞争和形态的多元发展。实践与课堂教学始终是两条并行轨道,在艺术管理教育的探索之路上不断延伸、不断拓展。也只有在这种双轨支撑下前进的学科才能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真正通向国际化的教育平台。

三、对艺术管理教育体系的架构分析

艺术管理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从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求出发,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开放的思维、科学的视角,构建艺术管理教育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意义重大的任务。笔者以为,艺术管理教育应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实战派艺术管理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 构建以艺术类公共基础课为主体、以管理类经典版专业课程和经济类经典版专业基础课程为两翼的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实践、实战,着力培养组织协调、营销策划和项目管理三大能力。

第一方面是理论教学。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应牢牢把握艺术管理专业本身的特性与本质。在这里,可以将艺术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三大类。

1.艺术类

这是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公共基础课程。艺术的领域很广,可以根据不同院校所针对的教学方向而定,如:音乐表演艺术、绘画艺术、舞蹈艺术、传媒艺术等。而后在各自领域再开辟新的分支课程,增加史学类研究、鉴赏类评论和美学类认知等。

2.管理类

这是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专业课程,也是所有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必修的通识类课程,包括:管理学、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企业文化学、战略管理学、营销策划学、项目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

3.经济类

这是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经济学原理、文化经济学、艺术经济原理、文化筹资学、资本运作、财务会计、统计学等。

这三类学科是一个整体的循环体系,在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基础上,根据学生各自发展方向的不同再进行散射性的延续。

第二方面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分为实践写作和实践管理两方面。实践写作包括:项目策划书、计划书、可行性报告、调研报告、商务议案、财务报告、融资策划书、演出合同、协议拟定等方面;实践管理则包括表演团体调研、演出场馆调研、演艺机构调研、演出市场调研等方面。

实践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发挥作用确立的好坏。找到学生研究方向与实践载体相吻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容易的,因此,要通过长期的揣摩和历练,才能探索出符合研究方向且有利于教育教学本身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

艺术管理专业正在蓬勃发展,在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艺术管理教育也有其渊远的发展历史,植根于整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沃土中。现在,我们国家刚刚种下了稚嫩的种子,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专业的教学滋润、特色的艺术滋养,这一粒粒种子将会厚积薄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磅礴的发展态势。

现在,我国艺术管理学科已向国际化看齐,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在专业的学术研究支撑下,培养学生的统筹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计划安排能力、甄别分析能力等各方面。相信在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里,艺术管理专业定会整合资源、构架合理学科布局、建立专业学术梯队、搭建一流教学平台,进一步推进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注释:

表演艺术实践报告范文5

也正是基于这个目的,一些演讲学的研究者和演讲家,都根据自身对于演讲这一现象的认识一理解,下着不同的定义,以企揭示出演讲的本质。这一探讨,无疑对于演讲学的研究,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过去对演讲学的研究不够深入,再加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理解的不同,因而说法不一。

从三十年代以来,直到近年也有些著作,都在下着这样或那样的定义,但总是不够全面,因而也就难以揭示出本质。究竟什么是演讲,也就是演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确实是目前急需回答的问题。因为定义揭示着事物的本质,只有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演讲,才有可能掌握其内部规律和特点、以发挥演讲最神圣的社会作用。

列宁曾指出:“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转引《选集》第一卷,第263页。)揭示演讲的本质,使其符合“科学的抽象”,需要从演讲这一现象入手,抓住其最普通、最基本的东西。

演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直观性、现实性和艺术性,是它的主要特征。作为整个的演讲活动,索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演讲者(主体),听众(客体),沟通主客体的信息,及主、客体同处一起的时境(时间环境)。这四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离开任何一个条件,都构不成演讲活动。但是仅仅具备这四个条件,这不足以揭示出演讲的本质属性。因为,任何一种带有艺术性的活动,都有其自己独特的物质传达手段,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规律,揭示着自身活动的本质特点。演讲活动自然也不例外,演讲者要想发表自己的意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从而达到影响、说服、感染他人的目的,就必须通过与其内容相一致的传达手段。作为演讲的传达手段主要有:有声语言、态势语言和主体形象。

一、有声语言(讲),是演讲活动最主要的物质表达手段,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

它是由语言和声音两种要素构成的。它以流动的声音运载着思想和情感,直接诉诸听众的听觉器官,产生效应。

我们对有声语言的要求,则是吐字清楚、准确,声音清亮圆润、甜美,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要注意形式美和声音美。它具有时间艺术的某些特点,是听众听觉接受对象和欣赏对象。

二、态势语言(演),就是演讲者的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等,它是流动着行体动作,辅助有声语言运载着思想和感情,诉诸听众的视觉器官,产生效应。

由于它是流动的,因此,它存在于一瞬间,转眼即逝,这就要求它准确、鲜明、自然、协调和优美,要有表现力和说服力。这样,才能在具备“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的听众心理引起美感,并得到启示。它具有空间艺术的某些特点,是听众视觉接受对象和欣赏对象。然而,态势语言虽然加强着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弥补着有声语言的不足,但如果它离开了有声语言,它就没有直接地、独立地表达思想情感意义了。

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声语言也好,态势语言也好,它们既不同于其它现实中的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因为它们都带有一定的艺术性;也不同于舞台艺术中的有声语言和态势语文,因为它们不是纯艺术。

三、主体形象。

演讲者是以其自身出现在听众面前进行演讲的。这样,它就必然以整体形象,包括体形、容貌、衣冠、发型、举止神态等直接诉诸听众的视觉器官。而整个主体形象的美与丑、好与差,在一般情况下,不仅直接影响着演讲者思想感情的传达,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听众的心理情绪和灵感享受。这就要求演讲者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装饰美。而这装饰美,是以演讲本人为依托的现实的装饰美,这决不同于舞台艺术的性格化和艺术化的装饰美。而这就要求在符合演讲思想情感的前提下,注意装饰的朴素、自然、轻便、得体,注意举止、神态、风度的潇洒、大方、优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思想感情的传达,有利于取得演讲的良好效果。

演讲就是靠着这些物质手段,组成了一个综合的、统一的完整的传达系统,达到演讲的目的。在这综合的传达系统中,缺少任何一个因素也构不成演讲活动。如果只有“讲”而没有“演”(包括主体形象),只作用于听众的听觉器官而不作用于听众的视觉器官,就会缺少感人、动人的主体形象及表演活动——即缺少实体感。那就如同坐在收音机旁听广播一样。如果只有“演”而没有“讲”,只作用于听众的视觉器官,而有作用于听众的听觉器官,就犹如在聋哑学校看着聋哑的手势一样,总是令人难以理解。所以,“讲”与“演”这两个演讲的要素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和谐的、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演讲传达手段,并圆满地完成演讲的任务。

然而,“演”与“讲”在演讲实践活动中,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并不是平分秋色,各占一半。二者虽然需要和谐统一,但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统一。而是以“讲”为主,以“演”为辅,互相义织、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统一。在这里“讲”则是起主导作用,起决定因素的。而“演”则必须建立在“讲”的基础上,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平分秋色或颠倒了这一关系,也就不称为演讲了。所以,只有既“讲”且“演”,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既是听觉的,又是视觉的,兼有时间性和空间性艺术特点的综合的现实活动,才是演讲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它现实口语表达形式和艺术口语表达形式的关键所在。

可是,在我们现实的活动中,由于人们忽视了演讲的本质属性,经常出现两种错误的倾向:

一、不讲艺术的倾向。

长期以来,由于不注重演讲艺术的研究,见到的多是严肃的、呆板的、没有说服力的报告,一些演讲者只重视其实用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由于缺乏艺术性,结果实用性也被减弱了。更为严重的是,除了看他在那站到讲台上而外,既听不到动听的抑扬顿挫的语调,也见不到丰富多变的表达手段,更看不到优美动人的手势,只是讲完的时候,双手一举而了事。显而易见,这种演讲它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强调以“演”为辅,决不是不要“演”。“演”能与“讲”配合好这就是艺术所在。

二、追求表演化的倾向。

表演艺术实践报告范文6

【关键词】艺术硕士教育 调查问卷 课程设置 学生反馈

“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项目是在教育部批准艺术硕士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教育初始时期,试图通过对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状况在教学、学习以及课外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得到量化分析结果的跨学科研究课题。采用数据采集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体系的教学、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学习状况的主观意见反馈做第一手资料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是该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数据收集和分析目的是除了常规的理论研究之外,规范和改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微观体系,从量化的参数分析结果研究该体系是否能够达到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艺术硕士教育目标的要求;研究艺术硕士教育体系各个环节中的关键元素如何对教育成果产生影响;研究教学中的主要角色教师和学生在通过一个教学周期的学习和教学之后,对整个艺术硕士教育直观的综合印象产生了哪些变化。

一、调查问卷的背景

此次学生跟踪调查问卷是接续第一次调查问卷的思路,针对第一次问卷的分析结果和倾向性结论设计而成。学生是艺术硕士教育的受体,针对教育的主观感受能够最直接地反映浅表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切入点。这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依据项目立项的研究意图,多方面地触及硕士研究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之后对学校教学和学习方面相关问题的想法和态度。综合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其他数据采集的分析结果,完成一个初步的、基于实际接触得到的数据分析报告,同时为建立进一步分析课程设置数学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此次调查问卷发放的时间在2014年。调查的目的是,直接了解学生经过音乐演奏专业硕士课程学习之后,对教学体系中的具体问题的直观感受和评价。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是2012年入学的音乐表演专业(包括钢琴、声乐和器乐演奏等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这种抽样调查的方式简单易行、问卷制作的封闭式问题对调查对象完全一致、分析归纳数据简单准确,与项目最终的目的比较吻合。这次问卷发放的范围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39所院校。

第二次问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39所院校中的钢琴和声乐专业的艺术硕士学生。调查问卷共发放了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5份,有效率占97.5%。

二、调查问卷内容

调查问卷一共分为十个问题。前五个问题涉及学习的感受和收获。第一个问题即“艺术硕士阶段学习与本科阶段学习的最大差异”,从“课程深度、考试要求、学习目的性、没有差异”等方面了解学生从本科到硕士阶段对学习差异的综合感受。这是一个多选题。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试图得到经过两年学习的学生对艺术硕士专业课程的直观反映。四个选题的设置也是通过一个先期阶段调查之后得到具有比较典型问题的回答。再次在问卷中设置,是想进一步确认这些问题存在的普遍性。

第二个问题也是一道多选题,即“你认为表演能力的提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A技术技巧、B作品理解、C创造发挥空间、D稳定心理素质、E音乐会项目设计”。这个问题是针对艺术硕士教育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在那一个方面而设。尽管最终的考核形式会以演奏和论文的方式,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收获会有侧重。这些问题能够反映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三个问题即“毕业音乐会能否全面反映艺术硕士学习的真实收获?A全面反映了学习成果、B需要论文的理论补充、C部分反映、D差距很大”。毕业音乐会是音乐专业表演专业艺术硕士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演奏技艺的最终呈现方式。各个院系艺术硕士教育对表演实践和理论学习各有侧重。这个问题目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如何看待毕业音乐会的考核效果。

第四个问题即“专业理论课对表演的帮助在哪几方面?A 更容易理解作品、B 使表演更趋理性、C 更容易记忆作品的演奏要点、D与提升表演水平关系不大、E 更好地把握作品整体结构”。这个多选题涉及到了目前表演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与表演实践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先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对于理论课与实践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做过理论上的分析。该问题是想得到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五个问题即“专业(实践)课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尖锐直接的问题。同第一个问题类似,是一个能够从数据上得出直接结论的问题。有的时候简单直接的感受更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直逼问题的实质。

后五个问题则侧重了解课程设置的几个特定内容。第六个问题,“选修课的必要性”。选修课是一个充分体现教学理念特点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的一个衡量指标,也充分体现了各个学校在教学方面的课程设置和师资状况的配置。第七个问题,“列出对自己能力提高影响最大的三门课程”。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范围做比对。设置的目的是试图证明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分类。是否存在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教师与学生之间等各种分类关系在学生中的影响。第八个问题,“你认为毕业论文的作用:A 音乐会作品的文字阐释、B表演技能提高的理论阐释、C 艺术硕士学习的全面总结、D与专业表演关系不大”。毕业论文是表演艺术硕士衡量毕业学习成果考核毕业成绩的另一种重要形式。相对于原来理论硕士学位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地位可能具有了新的位置。这个问题是艺术硕士教育从尝试到成熟过程的一个标志。特别有意义的是毕业论文与毕业音乐会之间的关系。第九个问题,“艺术硕士学习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哪几方面?A提高音乐表演技能、B事业进步的阶梯、C就业的需要、D走一步算一步”。这是一个单选题,目的是考察学生经过阶段性学习之后,对自己学习的前瞻性判断,同时,考查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第十个问题,“简短一句话,说一说艺术硕士学习的感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往往最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想法,可以套用前一题的四个选项。也就是,回答问题的性质基本上可以用第九题概括艺术硕士学习必要性的具体体现来归纳。

三、调查问卷数据简析

“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与“考试要求”占回答比例最多的两个选项。这说明艺术硕士阶段学习的方向性更强,动力更加明确。课程深度差异的比例并不占优势。当然,这与问卷没有做学校之间差异性区别有关系。

第二题中“创造发挥空间”和“稳定心理素质”这两项比较少。“技术技巧”的提高占有绝对多数。这说明我们大多数被试学校的学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基本上给予了正面的肯定,那就是提高学生的表演实践能力。“作品理解”和“音乐会项目设计”这两项的衡量标准一个是思考方式和处理方式的改变,一个是处理大型项目的筹划能力。从这方面能够看出,教师对学生学习素质的正面影响和学习能力的细节方面的注重是值得肯定的。第三个问题,毕业音乐会在艺术硕士学习中,既是一个学业上考查技术技巧的方式,又是一个体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时刻。同时各个培养院校对毕业音乐会的认识也存在差异。A和C项近70%的学生给予了毕业音乐会的正面肯定。B项其实是我们认为毕业音乐会在音乐表演专业艺术硕士学业中的真实功能,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更侧重后者的地位。可以看出给予这项认可的人数只有20%,甚至还有相当部分回答认为毕业音乐会并不能如实反映学习的成果。

在涉及到作品分析、表演控制、音乐演奏记忆和作品整体结构把握等学习的四个方面。回答基本上肯定了理论课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有近40%的人给予了负面的回答。理论课与表演艺术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还有进一步密切和完善的空间。对选修课的正面肯定其实是对表演专业个性化教学的一种期待。

毕业论文的要求曾经是艺术硕士学习要求中的热点问题。从问题的回答来看,对于毕业音乐会的认识的回答比例比较吻合。毕业论文与毕业音乐会之间的关系的确是教学和学习两方面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回答第八题时,大约有超过50%的学生都将此作为了多选题,也就是选择了两个以上选项做勾选。这一方面说明当时设计问题的时候不够严密,同时也说明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的事业选择的压力。设计此题的意图,是想将学习的动机进行各个层次上的剥离,试图在新的就业和事业升级的形势背景下,考查学生学习的动机。

最后一题的回答结果:A 项占36%的回答认为艺术硕士的学习提高了音乐表演技能;B项 87%的回答涉及了事业进一步发展;C 项80%左右的回答涉及了就业;D项几乎没有回复。四个方面的回答比例恰好能够佐证上一个问题的空缺。

这个科研项目立项初期的计划,就是对所有采集的数据做初步的归类整理、归纳和浅层次上的分析,不做结论性的结语。这份学生调查问卷的初步数据统计,比较明确地说明了经过一个周期学习的学生对当前表演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的直接想法。这些多样的想法和态度已经顺着问卷设计者的思路归拢成为一组组目的性和方向性明晰的数据,为建立数学模型做系统的分析提供了一些可靠的依据。

(注:本文为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重大项目“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项目编号:008-105564GK196)

参考文献:

[1]张忠华.关于大学课程设置的三个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1(6).

[2]李占秀.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J].音乐创作,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