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1
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大自然中的物象总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应该源于生活,除了传统沿袭下来的绘画经验以外,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应该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物象,表现自己对物象的独特感受。传统所沿袭下来的艺术概念和艺术规律并不等同于艺术的真理。这些概念和真理对于现当今的艺术只能说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绝不能够说它是艺术家理解艺术真谛的金钥匙。在现实中的绘画教学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有一部分学生面对鲜活的艺术表现对象,他们不是用眼睛去细致的观察,而代之以所谓的“艺术规则”。比如说在油画风景写生中,有些人习惯的认为:远处的物体必须比近处的物体要虚,近处的物体一定要比远处
的暖一些,前景的物体一定要比远处的物体对比强烈一些等等。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在日常的绘画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观察能力。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所观察到的东西,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眼睛,为什么如此强调呢?因为绘画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为艺术家内心对艺术表现对象真挚感情的流露,只有通过用自己的眼睛去细致的观察,才能够最真实地反映表现对象给你的感受。但是,在目前的绘画教育中,这种观察方法已经被很多学习者所摒弃。在他们手中画画完全变成了模式化商品的生产过程,先生产什么部件,后生产什么部件,最后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这些都是既定的。所以我们提倡学生个性独特的表现方法,不可用抽象、具象来评判学生作品,应看重他们的真实情况与独特视角,并鼓励他们能用语言来表达创作体会,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的独立性;最后,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在这里所提倡的相信自己的眼睛,并不意味着完全被动的去描绘一个客观对象,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绘画的创作过程应该是仔细观察地观察所表现的对象,然后再去表现自己对艺术对象的最真实的理解。其实绘画最难的就是葆蓄最初的真实的的感觉,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融于自己的美术作品中。
合理地理解和运用“意在笔先”
素描、色彩,是所有学习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绘画课程,在艺术教学体系中,把它们作为基础绘画教育课程,有我国多年艺术教育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素描、色彩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但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把基础绘画课和专业结合在一起,只注重绘画写生和技法的训练,而忽视艺术的专业性,牵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绘画中怀有思维定势的人,在他们画画之前他们就已经知道他们的画面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甚至画面中细节如何地处理他们心里都是一清二楚的。但是我们要对他们这种所谓的“意在笔先”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我们以意识作为我们绘画创作的出发点,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在画面上否认客观事实。对此,戴士和先生曾经说过:“如果事先什么都想好了,什么都安排妥当了再下笔,那画画不就成了‘制造’,成了重复‘生产’?‘胸有成竹’,作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当然不等于照方抓药死守套路。从正面讲,它强调作者在作画过程中要有充分的主动精神,有整体的把握,强调避免琐碎局部的被动抄摹。从反面讲,下笔之前的所谓在胸之成竹,也可以并非‘成熟’、‘完成’之竹,而是有个大体的意味、有个初始的动机,即所谓意向、意象。即使是胸有成竹的一路方法,也留有发挥的余地,在正稿上,在落笔之后,还有迁想妙得的余地,还有神来之笔的余地。而‘胸无成竹’强调的则是精神活动贯穿始终,构思活动直至收笔一直在积极进行。下笔之前,胸中之竹并未生成;落笔之后直至收笔,胸中之竹也一直在生成发育,甚至还有几次大的蜕变。”
艺术的表现形式应该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
大自然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她给我们提供了审美的依据,从自然界到画面上的转化过程体现着不同个性艺术家的审美追求,与之相适应的就是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表现美的技法与风格也应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在绘画基础教学中老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各个绘画流派、各个绘画大师的不同绘画技法,探究丰富多彩的美的表现方式,应该尽量避免将自己的审美趣味、艺术表现样式强加于学生,这样有可能导致学生审美取向的狭隘性,只承认某种固定样式的美,只追求单一样式的表现方式,久而久之,必然会钻入艺术的死胡同。
结语
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2
关键词: 基础无机化学实验 小班化 优势
基础无机化学实验作为对大学一年级化学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也是接受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的开端,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基础无机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是后续各专业实验课程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学生在中学所掌握的水平有很大的差别,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很多常识性的问题都不知道,在实验中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利用这门实验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扎实的实验技能,对今后的实验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的基础无机化学实验普遍是大班教学,即一位老师同时指导超过20位以上的学生进行实验,学生实验时也是2―3人一组,独立操作的机会较少,经常出现“能者多劳”的现象,基础差的学生得不到充分训练。改用小班化教学后,有利于每个学生实验亲力亲为,并且具有许多优势。
1.小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和实验资源,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小班教学,指导教师可以兼顾到每个学生的操作,从而可以一一规范学生最基本的实验操作:如取用试剂,使用试管、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掌握称量、滴定、提纯、分液、蒸馏、回流等基本操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实验室资源也可以被充分利用,每个学生可以单独操作一套实验设备。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学资源,增加了每个学生实验操作和练习的时间。小班化实验教学有助于教师督促学生在开始进实验室时便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些基本的操作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将陪伴学生今后的化学实验学习。
2.小班化实验能更好地及时对实验进行指导和纠正。
小班教学能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懂就问,这样教师就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实验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操作。同时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难度降低,工作量减轻,能有较充裕的时间来观察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并且给予及时的纠正与指导。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高考没有选考化学的学生,由于他们较长一段时间没有接触化学,基础较差。小班化实验教学中,指导教师可以给这部分学生适当地增加实验操作练习,多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尽快赶上来。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实验难度,增加实验设计的内容,提高他们对实验的兴趣。
3.小班化实验教学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单独完成实验操作,改变了以往实验课程不公平的现象。
大班实验时,老师往往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由于人数较多,加上2―3个学生合用一套实验设备,共同完成一个实验流程,减少了学生独立操作的机会,也使得一些学生“有机可乘”,分享同组同学的实验成果,这样难免就会有“滥竽充数”的现象发生。同组学生实验结果一样,实验报告内容相近,实验成绩几乎相当,造成学生的实验成绩不公平,不能真实反映每个学生的实验能力。结果往往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实验没有积极性,基础薄弱的学生因为可以“浑水摸鱼”,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实验技能得不到提高,甚至会让学生认为实验课不重要。改成小班后,与原来的大班教学比较,学生人数少了,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被老师关注,学生也有较多的机会与老师直接交流。因为要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学生对实验课课程的态度变得认真,课前预习充分。小班化的实验教学增加了学生单独思考与动手的机会,促使学生养成了实验中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及实验报告,改变了以往实验课大家一起来一起走的情况;实验成绩也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实验情况,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此外,学生无形中加强了对实验课程的重视,并养成了在实验中思考的习惯。
4.小班化实验有利于实验时师生间的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小班化的实验教学,班级人数少了,学生感觉不拘谨,敢于不懂就问,指导老师也有充分时间做到有问就答,师生关系融洽。在小班化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独立完成实验,实验中遇到不会做或是解释不了的地方,必须与指导老师沟通,这样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和教师直接进行交流,就连那些胆小的、性格内向的、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有了开口的机会,得到了锻炼。对于目前大部分理论课还不能实现小班化授课的情况,实验课率先进行小班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理论课大班化教学的不足。实验指导老师很多时候也是理论课的授课老师,通过实验课构建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又有助于学生理论课的学习,从而形成和谐互动的教学关系,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使实验课和理论课相得益彰。
5.小班化教学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性的实验模式,促使学生树立实验的积极态度。
传统实验教学中班级学生多,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听完指导教师的实验流程讲解后便开始分组做实验,没有太多提问发言的机会,思维处于消极状态。而几个学生同组合作的模式也会让很多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不愿主动分析思考,不想自己动手解决。这就造成学生的实验主动性较差,实验能力的差异性也不能体现,学生对实验就会厌倦,觉得做实验没意思,更谈不上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在实验中。而小班化实验中,每个学生单独做自己的实验,遇到问题,老师可以及时指导,学生也参与到分析思考中,实验完成后,学生会有成就感,激发了做实验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此良性循环,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继而愿意去思考,甚至有的学生要求尝试新的实验方法。
小班化的实验教学让我们明显感到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学生愿意在实验中思考,创造性能力有所提高,自信心也有所增强。小班化教学使得师生关系融洽,相关的理论教学课也受到了正面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找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模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3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县教育局20xx年教育工作要点,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方向,坚持以教改科研为核心,。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契机,构建新型的和谐校园,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的教学工作将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础层面来开展。一个中心,即以教改科研为中心;两个基础层面,即1—2年级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3—5年级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要特别关注起始年级。要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全面地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充分张扬学生良好的个性。让教师多一些个性化教学的实践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20XX学年教导处工作计划
1、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把课程改革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常规管理之中,积极推动全校各学科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科研强校,再上新台阶。
坚持“科研先导”,深化校本科研。组织教师开展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的校本科研。/抓好一、二年级行为习惯,三—五年级学习方法的培养,为学校其它年级树好样板,确实深入进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与研究》和《实施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以科研强校,探索用教师的个性化教,引领学生的个性化学,从而初步实施个性化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
3、完善教研组机制,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对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要加强管理和指导,教研组活动应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而确立“中心研究的问题”。对“中心研究的问题”要作深入细仔的研究,不能作秀,但求人人参与,把传统的教研活动与网络教研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中心研究的问题”能找出较好的解决措施。
4、加强各学科的教学管理,完善评价方案。
加强校本教研的力度,着重在课程改革的落实、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师生评价制度的改革等方面作出深入的探索。加强对各学科的教学管理,根据教育局出台的各项考核制度,再结合本校实际使评价制度更趋于健全和完善。
5、以人文科学精神和现代教学思想为引导,继续加强和丰富学校的特色建设。重点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进行全校规模的展示工作。重实践和反思、总结,力争能取得新的成果。
6、加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以点带面促良好教风的形成。为了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快速发展的需要,从打造名师的角度打造学校的品牌。加强骨干教师培养、管理、使用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切实发挥其辐射作用,真正起到学校教学中坚力量的带头作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也要提上议事日程。要求骨干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每周至少对青年教师进行1次听、评课,对青年教师进行较系统的指导,听、评课要有书面材料。
7、抓好毕业班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做好毕业年级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毕业年级工作会,查找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措施,确保教学质量。
三、具体措施
(一)、严格教学常规,优化过程管理,完善评价方案。
切实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严格检查、监控,做到强化平时,淡化期末。重点放在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优转差,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实行规范化管理,使教师业务学习、集体备课、交流研讨规范化、制度化。搞好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实现“六化”目标,即:“集体备课经常化、个人备课具体化、课堂教学艺术化、课外作业多元化、单元测试规范化、质量分析制度化”。严把课堂教学关,主要从以下三点开展工作。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学校行政做好经常性的巡课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定期开展课程计划执行情况的调查,督促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严格备课管理。本学期我们将继续集体备课制度。要求主备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能居高临下地评价所教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要善于驾驭教材,创新性的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个人精备+集体讨论+个人修改”的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以备课质量的提高促进上课质量的提高。教务处将按开学一次、每月的两周一次的时间,定期对各科教师的备课进行检查。
(3)严格作业管理。对于作业设计、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严禁以罚做作业来变相体罚学生,作业要在落实以“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为要求的“四精四必”上下功夫,做到位。
(4)加强对各学科的教学管理,根据教育局出台的各项考核制度,再结合本校实际使评价制度更趋于健全和完善。
(二)、加强领导,督促落实。
本学年度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围绕课题研究为中心,抓好两个基础层面。第一个基础层面是1—2年级着重于行为习惯的培养;第二个基础层面是3—5年级着重于学习方法的培养。学校对学生情况进行认真的研究,对要求做好的行为习惯和需要指导的学习方法进行细化。并且要求任课教师拟定具体的措施和实施方案,交学校审查后,并督促落实,实行定期检查,强化落实。
(三)、开展实战式培训,完成教研组活动从规范化到制度化的转换。
结合课改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听课及专题教学研讨,促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1.听课:第2、3周进行全校任课教师检查性听课,促教师、学生及早进入新学期教学状态,并进行教学。
2、推门课:加强学校听推门课的力度,了解掌握教师、学生的教学、学习常态,进行有效的监督、监控,检查与指导,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果。
3、示范课:进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献课活动。
4、评优课:开展学校校内评优课,评选校级优秀课,进行表彰。
5、研究课:适时组织学科教学研究课,人人参与互动,研究、探索学科教学模式。(语、数、科任学科各一节)
6、开放课:进行全校家长开放日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人人参与。对外宣传学校办学水平、展示教师教学风采。
7、复习课:认真上好期末复习课,探索对学生科学、有效的复习指导方法。
另外,在教研组之间开展“互帮、互学、互听、互评”活动”。学校教研组教研活动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各教研组选举1—2人上小组公开课,然后评价上课效果的得与失;第二阶段,是各教研组首先讨论出“中心研究的问题”再选举出1—2人上小组公开课,并指定中心发言人,分学科进行教学专题研讨活动。要求每组把听课时间、内容安排好,看哪个组有创新,活动效果好。这是提出问题,再研究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教研活动。这是规范性的教研活动。象这样规范性的教研活动,除研究水平上还需不断提高外,而形式上可以从规范化转换为制度化。让规范性的教学研究形成一种教研制度教研模式,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研究的形式。
(四)、以考促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开展以考促培的全员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提前布置,每两月一次,成绩公开量化,并记入教师年终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的内容选一些关于新课程和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专业知识包括语文的古诗文七十首,名家名篇赏析,数学包括简单的数学问题,典型问题.英语内容结合日常培训.此外还有一定的综合知识。
2、搞好学生的课堂练习设计和作业改革,要进行一次学科教师的课堂练习设计比赛。
(五)、以人文科学精神和现代教学思想为引导,继续加强和丰富学校的特色建设。重点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进行全校规模的展示工作。
为了开阔同学们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提升同学们的思想涵养和精神品位,开展创建“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培养同学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由此而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传统,共同创建一个充满书香的校园。
1、充分利用好课堂阵地:
(1)每学期每班上1—2节阅读汇报课或交流课;先在班内交流,力求创出特色,走出校门;
(2)开展课前3—5分钟特色展示;
(3)课前、课堂上开展推荐“我喜爱的一本书”活动,推介新书,互相交流;
(4)各年纪制定列出每学期必读的书的书目,制定并完善必读书目阅读的检查、考评制度;
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1)开展读书心得交流的演讲活动(或比赛)(五年)
(2)开展讲故事活动(或比赛)(四年)
(3)开展读书心得征文活动(赛)(三—五年)
(4)开展读书摘录、经典句段书法展(赛)
(5)以上各项活动,除参加校级竞赛外,提倡各班师生多在班内组织开展。
( 六)、加强毕业年级的管理,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学校定期每月召开一次毕业年级工作会议。了解师生思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在抓紧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定要让毕业年级的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毕业年级的学生容易燥动,要多做耐心细仔的思想工作,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安全。
(七)、坚持行政督导,加强常规管理。
行政督导是行政领导班子深入教学一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查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会诊,最终达到纠正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行政督导原则上每月抽查一个年级。对抽查年级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全程综合督导。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的管理,甚至是考核评价,行政督导后都要做出综合性的评价。同时与抽查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是成绩的加以肯定和表彰,是问题的加以批评并督促改进。行政督导检查是一个教学常规管理的好方法,因此必须坚持。
(八)、培养骨干,实施人材阶梯化战略。
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应按“整体—骨干—整体”的策略,即整体着眼,分层培训,整体提高;坚持多规格,多层次,多渠道的研培结合。注重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要求骨干教师人人有课题(无论是主研还是协研),个个有任务,事事作表率,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本期规定,骨干教师要求骨干教师每周至少听年青教师1节课,并做出评课,每学期至少上1节公开课或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
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4
1、深入钻研教材,联系实际社会生活进行备课
教材是教学的最主要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载体。教师必须深入研究、仔细分析。但化学教师却不能将备课活动只限制在对教材的分析上。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实际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所以化学教师必须将备课与社会生活融合起来,做一个“有心” 的化学教师。要做“有心” 的化学教师平时必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并从中捕捉信息,然后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提炼,将有用的信息与自己的学科教学和学生教育联系起来。针对教材上相关的知识点,结合实际社会生活、设计典型案例或问题,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讨论。
例如:午餐时小丽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肉片汤,但同学们告诉她不要菠菜与豆腐同食。
【发现问题】菠菜为什么不宜与豆腐同食?
【查阅资料】 a 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 b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 c草酸钙是一种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分钟,取出1――2毫升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少量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有草酸钙生成
②在步骤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过量的醋酸。 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泡 被溶解的沉淀一定不是
【发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于是她又设计了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③将步骤②产生的气体通入 中
产生的气体是
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
【反思与应用】
(1) 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烫过后再烹饪,其目的是:
(2)联想到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关于食用菠菜的新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用化学知识来解读现实生活,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2、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打开由教材到生活的通道
生活中有关化学教学的信息资源很多,化工厂的生产流程、废物处理方法、图书中的实例、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数据、网络上的影像资料等等有关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化学生活教学资源很多。例如:有关燃烧、燃料、溶液、酸、碱、盐等的教学资源都需要教师深入生活去挖掘。然后将其充实到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思考生活,在生活中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架起教材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打开教材到生活的通道。
例如:在讲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时,我列举了下面问题:
2003年5月13日,安徽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86人死亡,28人受伤。此前,贵州木冲沟煤矿,山西孟南庄煤矿,辽宁孟家沟煤矿等连续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⑴在煤炭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后,坑道内一氧化碳气体含量达10%以上,引起人体一氧化碳中毒。现场抢救一氧化碳中毒者,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⑵淮北芦岭矿难发生后,该矿某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瓦斯爆炸前,探测仪器(完好)显示瓦斯浓度正常、坑道通风正常,没有发生爆炸的迹象。你认为该负责人的话是否有科学道理,简要说明理由。
⑶近期国内屡屡发生矿难,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既复习了一氧化碳、可燃物等有关的化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加强防范意识。
3、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日常生活中蕴涵了大量的化学知识,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寻找生活与化学知识的契合点,把化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
例如:在讲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时,我是这样引入的。
师:我们大多同学都来自于农村,在建房子时,当师傅们往生石灰堆里倒水时,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生:产生大量的白雾,那堆里的水好像在沸腾一样。
师:观察很仔细。这时如果将一个生鸡蛋放入里面,过一会儿取出,你把外壳去掉就可以吃了。
生:呀…。生的变成了熟的。为什么?
师:是的。为什么生鸡蛋会变熟呢?这里面又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呢?原来是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消石灰)。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板书)。生的变成了熟的,说明这一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呢?
让学生在活动场景与矛盾冲突中发现问题。然后发挥他们好奇的天性,对问题进行追根究底,从而达到在不知不觉中引入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
4、引导学生探究生活化的课题,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化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化学探究性实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和生活,借助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收集信息,进行各种社会调查、尝试着各种简单的探究实验。并引导他们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他们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看法。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送到相关管理部门,从而参与社会的管理,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例如:家庭小实验:用两只锅煮花生,观察加盐煮和不加盐煮,先浸泡后煮和不浸泡煮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⑴加盐煮和不加盐煮的花生,在外观上有何差异?在硬度上有何差异?
⑵ 先浸泡后煮和不浸泡煮的花生口感如何?
⑶加盐煮和不加盐煮的花生为什么会有区别?
⑷浸泡对花生有何影响?
这一教学的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半透膜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与半透膜有关的现象。
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5
“自主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参与性和自我意识才能不断得到提升。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呢?
1.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与人类息息相关,化学物质与社会、生活、生产以及科技密切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从化学的角度去关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基本问题――材料、能源、环境以及健康等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人类健康与某些元素在人体中是否平衡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水、无机盐和 维生素等化学物质是人体的六大营养要素,如何正确合理地摄取?现在市售加碘食盐、及使用铁锅就是为在人类日常生活中补充碘、铁,有效防止碘缺乏病、缺铁性 贫血等病,因为这些病是缺少碘、铁元素而导致的。现代装饰工程中新兴合成材料越来越多,居室装修材料释放的有毒气体超标或者产品本身的毒性比率超标,如何减少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研究、设计或重新设计、变换、更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物质,降低对人类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环 境的真正绿色化等。通过化学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环境离不开化学,要让我们生活的更好,就要认识化学物质对我们的益处和危 害,更好地利用它和减少、防止它对我们的危害,从而产生自主学习化学的意识,更加刻苦地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化学的有关书籍。
2. 在情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我们化学教师要善于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而使师生关系融洽,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师生感情的融恰是化学课堂教学成功,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条件。首先化学教师的教学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最有效、最持久的途径,通过教师的学识修养、教学艺术才能、语言的感染力及吸引力给求知欲很强的学生以启迪和引导,再通过化学实验、小故事、环境、能源、污染等化学知识深深吸引着学生,使学生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其次,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激励措施,会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积极鼓励进步,特别是后进生和中等生,哪怕有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给 予称赞和表扬,哪怕是教师给一个赞许的目光或慈祥的微笑和关怀,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并期待他们向更高境界迈进。再次,教师以高度的热情与学生共同学习、 共同探讨,会使学生以百倍的自信和热情,付出百倍的努力学习、探究化学知识。这样,一旦学生深深地被教师的魅力所吸引,教师也就会被学生所热爱,则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如有源之水,永不衰竭。学生就会自觉地学习化学知识,大胆地、主动地与教师、与同学共同探讨有关问题。
3. 在探究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画画的基础教学范文6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的化学工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化学科技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国家的化学工业实力逐渐的增强。随着我国在农林牧渔方面化学实力的加强,实践性质的化学实验教授逐渐成为了培养化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做好化学课程的集中性传达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知识传授,成为了困扰很多教育者的难题,立足于多维化的化学理论的传达,就如何做好化学理论基础的课堂的创新化教育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探讨。
关键词:化学理论基础;课堂创新化教授;问题研究;现状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93-02
化学作为现代实用性最强的领域学科;对于促进国计民生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现代化学还有着基础使用性,理论实际性的特点,可以说现代化学是一门结合理论与实际的基础性学科。所以针对现代化学理论基础课程的传授性特点也要结合现代的教育方法和实际操作性演示来引导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基础化学理论的关注,通过学习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对基本的物质原理进行了解;通过学习理论来进行实验的引导性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原理,达到实际化运用知识的基本目的。
一、化学课的创新化知识传授模式
1、讲:是指教师的精讲,所起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老师要根据基本的教育需求教明确考什么、怎么考,在讲课时做到有的放矢;重点难点、考点热点要重点讲,处理好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对相近知识及概念既要了解内在联系,又要从本质上分清,避免混淆。要帮助学生掌握双基知识、规范化学用语,指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如复习“烃”这一部分时就可以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串成线,以它们的结构、性质、制法的异同织成网。这样上挂下联便于有序存储、准确记忆。
2、练:是化学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练是讲的深化和检验,学生练习要注意双基知识系统练、难点知识分解练、热点知识重要题型强化练、错题过关题反复练。要精选习题,既要选择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习题,又要选择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题目,同时还要选择有一定梯度的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练习都有收获。
3、评:是使学生加深知识理解,点拨解题思路,提高审题、解题技巧能力的过程。通过讲评,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要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会一题多解、多变,让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去思考问题,学会发散思维,让学生掌握科学地分析方法和思维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二、讲评课授课模式
对于基础化学理论进行讲评课的综合诱因分析是学好化学的基本所在。在教学中要注意:讲错例、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讲变化,要防止“满堂灌”和“放羊式”的讲评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共同探究的学习氛围,养成勇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和初步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1、错因分析:教师批阅完试卷后,逐一统计失分情况,分析错误原因,诊断学生的知识缺陷及思维障碍,初步明确矫正方案。对于平时的练习题,制作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情信息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出错情况进行填写,教师进行汇总,从而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再根据阅卷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矫正内容。
2、自查自纠:对一道错题,既要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更要让学生知道怎样纠正。通过学生对错因的自查自纠,使每位学生都能较深层次的认识错因,向更高思维层次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分组讨论:以讨论自查不能纠正的问题为主,相互交流解题方法,共同探讨解题策略,探讨解决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思路、更简便的方法。这样集集体智慧,更有助于问题的转化、方法的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释疑解难:教师根据学生自查自纠、分组讨论的情况,找出共性和差异,对于非共性问题,力求学生自我解决;对于共性问题,教师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索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弥补学生思维缺陷,再通过变式训练,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通过借题发挥,开拓学生思维视野,从而优化解题方法、活化学习过程。
5、归纳总结:要求每位学生备有失分回收站,重视错题整理,构建知识结构和知识链接的逻辑系统。
三、互动主体的知识传授方式
根据学生学习知识的密度和强度安排具有学生自我主导的互动交流课堂,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的知识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就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实验探究法是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依循科学的方法自主地进行探究,通过实验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或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理论假设,从中获取新知识,体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其基本程序为:问题―实验―结论。其中“实验”是手段,“探究”才是模式的核心,显然,这种对实验教学功能全面开发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探索性、发现性学习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学习化学概念和理论的知识时可用“问题―实验发现―结论”的模式;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时可用引导性的实验论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基本化学原理的关注。
1、设立问题情景: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设立什么样的化学知识传授情景;一个有创意的教学方案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亮点所在。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案的设计主要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独创性的教学思维的发散,成功的课堂应该以教学实验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原理
如学习“丙烯”这一节内容时,就可设置下列问题情景:
(1)丙烯的含炭量是多少?(2)丙烯与丙烷的结构有什么异同?(3)甲烷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丙烯也不能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探究。
2、实验探究:通过教师的演示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得出结论。
3、知识构建: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整理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上升到理性认识。
4、随堂检测:紧扣所学知识点设置部分练习题,进行及时的检测和评价,使刚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的原理,能够以微观的眼光观察物质世界,获得真正的教学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结语
现代化学理论是一个横跨众多学术领域的交叉性的学科;可以说化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有效的带动基础生产力的提高,有效的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如何构建创新化的教学课堂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核心所在,所以树立创新化的教育眼光,促进人才的培养,带动技术的进步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芝玲. 谈技校焊工专业的《化学》课教学[J]. 职业教育研究 2004年04期
[2] 聂国山. 高职化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07期
[3] 彭翠红,王少玲. 试论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J]. 广东化工 2004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