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隔震技术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隔震技术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隔震技术标准

建筑隔震技术标准范文1

【关键词】橡胶;隔震;支座;预埋钢板;平整度;控制措施;效益

1. 技术原理及适用范围

1.1夹层橡胶隔震支座构造。夹层橡胶隔震支座,是由薄橡胶片与钢板相互交错迭置数层整体硫化形成。夹层橡胶隔震支座是由橡胶垫、上(下)连接板、连接螺栓、上(下)预埋钢架组成(如图1和图2)。其中,橡胶垫是夹层橡胶隔震层的核心构件,主要是靠它来隔震。为了与上(下)连接钢板的连接,在橡胶垫的上下表面都粘有封板,封板上有螺孔与连接板连接。

图1夹层橡胶垫构造1.2夹层橡胶隔震支座抗震原理。隔震支座是通过在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来改变结构整体的动力特性。该技术的思想是“以柔克刚”,改变传统建筑的抗震思想“以刚制刚”。一般地震的振动周期大多在0.1~1秒之间,隔震支座因水平刚度较小,可延长上部结构的周期至3 秒以上,使建筑物因地震而产生的加速度反应大量减小,从而达到保护建筑结构的目的。在地震作用下,橡胶片产生弹性变形,通过弹性位移吸收地震作用力,隔震支座中的钢板层对橡胶层竖向变形起约束作用,使支座具有很高的竖向承载能力,同时又不影响橡胶的水平柔性,使其有良好的水平变形能力和复位能力,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1.3夹层橡胶隔震施工工艺原理。通过上、下连接板把隔震支座与上、下结构进行连接,将结构本身的重力及地震应力进行传递,从而发挥隔震支座在结构体系中的作用。同时隔震支座预连接板安装平整度须按要求控制在3‰以内,从而确保:隔震支座顶部结构不发生不均匀竖向变形;隔震支座顶部结构不因产生爬坡或滑坡现象影响隔震效果;隔震支座不因竖向荷载发生改变产生附加弯矩;下部结构支承构件不出现附加水平效应。

2. 关键施工技术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放线定位安装下连接板下连接板位置校正、固定支设模板浇筑基础混凝土安装橡胶支座安装上连接板空隙处理绑扎上部钢筋,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2.1施工准备。

2.1.1编制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方案,并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2.1.2对工程所用橡胶支座及其连接件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检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外观检查规格型号和合格证,力学性能依据《橡胶支座试验方法》(GB20688.1-2006)、《建筑隔震橡胶支座》(GB 20688.3-2006)进行抽样检测,抽样的数量应不少于总数的50%。一般情况下,每项工程抽样总数不少于20 件,每种规格的产品抽样数量不少于4 件。

2.2施工工艺要求。

2.2.1放线:按设计图纸,在基础地梁上放出轴线、控制线位置。严格控制基础地梁顶标高及相对平整度。

2.2.2绑扎钢筋:橡胶支座处的柱头受力钢筋及箍筋,应符合节点核心区的构造要求,箍筋应予加密,且上端箍筋应在受力主筋的端头绑扎牢固。

2.2.3安装定位钢架及下连接板:安装定位钢架,为了保证钢板不变形,不宜在钢板上施焊。利用起重设备将连接板吊运并放置至设计部位。(如图2)。

2.2.4下连接板位置校正、固定:反复调整下连接板位置、标高及平整度,直到符合要求。根据所放轴线及控制线,调整下连接板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mm;调节可调螺栓,使下连接板位于同一水平面,水平度偏差不得大于3‰,水平度利用高精度水平尺双向同时检查;用直径不小于14 的短钢筋将下连接板锚筋与基础竖向主筋点焊固定;在连接板固定牢固后旋转可调螺栓,取出垫块。将螺栓连接孔用胶带贴严实,防止混凝土进入(如图3)。

2.2.5浇筑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和模板安装好后,从下连接板中心孔及模板边缘处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30,且宜选用微膨胀混凝土。为了确保连接板的位置不变,在浇混凝土时,操作人员应在架空跳板上,不得直接站在下连接板上,振捣棒严禁直接振捣钢筋或连接板、锚筋。

图2安装下连接板 图3下连接板位置校正固定2.2.6再次校核下连接板水平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再次校核下连接板水平度,如不满足要求需立即进行调整。调整好的下连接板要进行保护。

2.2.7安装橡胶支座及上连接板:混凝土浇筑48 h后,按照厂家提供的吊点(连接板上预留的吊装螺孔)安装吊具,用起重设备将橡胶支座本体吊装到位,严禁使用连接螺孔起吊,防止对连接螺孔造成损伤。

2.2.8高强螺栓连接:用高强螺栓将连接板牢固地与上、下连接板连接,并进行防腐处理。高强螺栓应对称、分阶段拧紧,拧紧过程分为初拧、复拧、终拧三个阶段,并在同一天完成。

2.2.9缝隙处理:为了保证橡胶支座与接触面的平整,用环氧树脂将下部定位钢架内留置5mm的凹槽填满刮平,并养护至强度值不小于设计值的50%。

2.2.10进行上部结构施工: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前,应事先用彩条布将隔震支座包裹做临时覆盖保护,以免造成污染。为防止隔震支座受到破坏,上部结构施工时,模板支撑不得架设于隔震支座上。

3. 工程应用实例及实施效果分析

我省曾在五建3#楼工程、大同中学、忻州十中等工程下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3.1采用基础隔震设计,利用夹层橡胶隔震支座超强的变形、复位能力,使上部结构所受地震力大大降低,将建筑结构抗震防护等级提高,从而提高抗震安全度。

3.2与其他抗震方法(如硬抗)相比经济效益显著。在进行上部结构抗震设计时,使用橡胶隔震支座(支座)软抗隔震体系,按设防烈度降低0.5 度进行设计计算不降低其安全度,减少了断面和配筋,可降低工程造价,增加实用面积。

3.3使用橡胶隔震支座(支座)软抗隔震体系,可大减轻地震时建筑结构的破坏,内部财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以及建筑物损坏造成的停工停产所带来的损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3.4该技术防震效果好,使用年限长,而且若干年后可以更换橡胶垫继续使用。

3.5该技术施工简便,需要投入的人力少,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是一种极具推广价值的新产品、新技术

建筑隔震技术标准范文2

[关键词]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组合结构;弹塑性分析

[Abstract] high-rise building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in the increase of building height and shape is more complex, the steel-concrete hybrid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as more applications, high-rise buildings in China are mostly want to consider the earthquake, wind resistance problems, design is difficult. Tall buildings in China high, complex, mixed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relevant research work.

[ keyword ] high-rise building; steel -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composite structure; elastoplastic analysis

[TU355]

1我国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的特点

我国高层建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卜几个特点:结构体型日趋复杂;以混合、组合结构为主;涌现一些新型结构体系。

1. 1结构体型日趋复杂

由于业主和建筑师为实现建筑功能以及在建筑艺术、建筑造型方而体现创新,设计了众多复杂体型和内部空间多变的高层建筑,使得我国高层建筑的复杂程度也处于世界前列。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抗震设防地区,而高层建筑集中的东南沿海地区又是台风频繁的地区,因此我国高层建筑设计绝大部分都要考虑抗震、抗风问题,加之体型日趋复杂,我国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而临更大的挑战。

1. 3超高层建筑中宝阵混凝土混合结构为主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建成的150m以上的高层建筑中,混合、组合结构约占22. 3% ; 200m以上的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约占43. 8% ; 300m以上的高层建筑,混合、组合结构约占66. 7%,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及金茂大厦均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为型钢混凝土柱及钢柱;北京国际贸易中心三期,为筒中筒结构,外部为型钢混凝土框筒,内部为型钢混凝土巨型柱与斜撑及钢梁组成的筒体,高度330m,为我国8度抗震设防地区最高的高层建筑。正在设计建造中的三栋600m以上的高层建筑(上海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津117大厦)全部采用混合结构。

车阵混凝土混合结构之所以得到了较大发展,一方而因为其可有效地将钢、混凝土以及车阵混凝土组合构件进行组合,既具有钢结构的技术优势又具有混凝土造价相对低廉的特点;另一方而,我国现场施工的人力成木比国外低,采用混合结构比采用纯钢结构经济方而更有优势。因此混合结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预计将来混合结构仍将得到较大的发展。

1. 4一批新型结构体系涌现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近期涌现出了一些新型结构体系。已建成的330m高的北京国贸三期主塔楼采用了车阵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内筒采用了型钢、钢板混凝土巨型组合柱及型钢混凝土支撑结构体系;在建的337m高的大津津塔主要抗侧力体系由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核心钢板剪力墙体系+外伸刚臂抗侧力体系组成,具有较高的抗侧刚度和延性,是目前世界上应用钢板剪力墙的最高的高层建筑;广州西塔采用了外部交叉网格结构体系,该体系具有较强的抗侧刚度及抗扭刚度,能较好地抵御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巨型结构在超高层结构中被广泛采用,利用外框的带状析架和巨型柱形成巨型框架,并辅以必要的外立而的斜撑,巨型柱的尺寸往往达到Sm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m,采用型钢混凝土构件或钢管混凝土构件。随着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会有更多新颖合理的结构体系出现。

2展望

我国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具有超高超大、功能复杂、造型新奇的特点,不但其规模和复杂程度在国际上可谓少见,而且许多建筑突破了我国现行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的要求,而这种发展趋势仍将持续一段时期。如何保证这些超高层建筑符合抗震设防、抗风、防意外事件(爆炸与撞击)、防火等的要求,具备适当的安全度,关乎国计民生。

2.1在高层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高层、超高层建筑的连续倒塌往往会引起惨重的人员伤亡及则产损失。近年来国际上关于防止结构连续倒塌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中心大楼由机撞击发生灾难性的连续倒塌,引起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对防止结构连续倒塌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我国关于高层建筑结构的倒塌过程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没有防止结构连续倒塌的有关设计文件和标准,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另外,现行规范的“安全性”目标不能满足重要大型高层建筑工程的需要。现行规范最基木、最主要的目标就是防止建筑物在地震中倒塌,确保人的生命不受损失。然而,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抗震的要求除了基木的生命安全外,还对地震期间建筑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坟川地震中,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和建造的高层建筑,在地震中虽没有倒塌、保障了生命安全,但是其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破坏、建筑内部物品和设备的破坏造成了较大程度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鉴于此,需要加强研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此方法目前在超限及复杂工程设计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在一般工程中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需要针对卜列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地震作用的进一步研究、结构分析模型和参数的选用、对非结构和设施的抗震性能要求和震后灾害估计的研究等。

2. 2加强对高层结构隔震减振控制技术的研究

减振控制技术是抗震、抗风设计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在日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近两年我国在新建工程中开始应用。但我们的研究工作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需要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隔震技术在高层建筑中开始有一定应用,但尚有一些技术问题,如隔震支座的抗拉问题等需要深入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应包括:隔震设计适用范围的调整、除橡胶隔震垫以外的各类滑动平移转动支座的应用设计方法和措施;消能减振设计方法的细化与改进、各类速度型与位移型阻尼器的适用范围与设计基木原则、控制指标。在结构控制方而,除进行必要的理论研究外,更需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而且在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方而有待加强,迫切需要国产的高性能、高质量、新型的结构振动控制装置。

2. 3加强对高层混合结构的研究

根据我国国情,车阵混凝土混合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比例会持续增加。但目前已建成的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尚未经受实际地震的考验,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混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研究工作包含两个方而:一方而是混合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如阻尼参数的选取、整体结构协调工作的性能等;

2. 4抗风关键技术的研究

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增加,结构对风荷载更加敏感,在不少地区,抗风研究和设计已成为控制结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应进一步加强对高层建筑横风向响应和等效静力风荷载、干扰效应、行人风环境以及居住者舒适度判据等方而的研究。此外,国际工程界对超高层建筑上的风速、风压测试工作也非常重视,在某些世界著名的超高层建筑上架设有风速仪、测振仪,进行长期的测风测振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数据。我国在此方而还有较大差距,规范采用的风剖而在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范围内缺乏实测数据的支持。

参考文献

[ 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 2 ]包世华,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 3 ]徐培福,傅学怡,王翠坤,等.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 4 ]徐培福,薛彦涛,等.带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模型拟静力试验对抗震设计的启示[J].土木工程学报,2005(9).

建筑隔震技术标准范文3

关键词:村镇建筑;抗震;发展方向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陆6度到9度地震区占国土面积达60%。而我国村镇地域广阔,多数处于地震区,加之农村建筑多数是自建,抗震能力非常薄弱。因此,一旦发生地震,村镇建筑的损毁极为严重。

1安徽省村镇建筑抗震研究现状

安徽省村镇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建筑使用的材料简单,一般以砖、石为主,甚至有的建筑还在采用土坯和砂子作为建材。村镇建筑以自建为主,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安徽省的村镇建筑多采用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这几种结构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本身就存在主体结构材料强度低、结构整体性差、房屋各构件之间的连接薄弱等问题。以我省村镇建筑中最常见的砌体结构为例。砌体结构施工工艺简单,造价相对较低。很多建筑采用单侧悬挑走廊不封闭砖混结构体系。楼房层数多在2到3层。有的房屋为满足使用功能性,采用大开间、大门洞等,从而削弱了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砌体结构是由脆性材料组砌而成,主要依靠墙体为承重构件,其刚度比较大,当发生地震时,墙体受到反复剪力作用易形成“X”形裂缝和贯通窗间墙的水平裂缝。另外部分结构没有混凝土垫块和圈梁,梁与砖柱在构造上无法保证刚性连接,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侧刚度全靠建筑的横墙和纵墙提供,缺少多道设防措施,承重墙体失去承载力将导致房屋发生突然倒塌现象。忽略抗震设计。大多数村镇建筑都没有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指导。基本上是按照居民的个人意愿设计,结构体系比较混乱,布局不合理、平立面布置不规则、质量和刚度变化不均匀等。

2提高村镇建筑抗震能力的措施

2.1选址要合理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房屋建造应该选在平坦开阔、土层密实、均匀稳定的有利地段、不宜在软弱土层、可液化砂层、河岸、古河道、陡坡、松软场地建房,不应在可能发生滑坡、塌崩、地裂、泥石流及有活动断层的危险地段建房。

2.2建筑平面立面布置要力求规整

从抗震的角度出发,建筑的平立面设计应形状规则、对称。如因使用和美观要求必须将平立面布置成不规则时,应用防震缝将建筑物分割成若干结构单元,使每个单元的平面尽量规整。

2.3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接。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要均匀。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2.4加强结构的整体刚度

①要做地圈梁。以提高房屋的整体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对建筑物起腰箍的作用,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开裂破坏。②做好楼层面要设置圈梁。圈梁的作用是加强砌块墙体的整体性,将楼板与圈梁连牢箍紧,形成闭合的平面框架,对抗震有很大的作用。③,重视构造柱。为了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总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连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

2.5处理好细部构造

楼梯、女儿墙、挑檐、阳台、雨棚、装饰贴面等细部构造应予以足够的注意,不可忽视。很多时候,遇到地震,女儿墙、阳台、烟囱等构件容易掉下来伤人。所以这些构件一定要和主体结构连接好。

3提高村镇建筑抗震能力的建议

目前安徽省村镇建筑抗震防御能力差,主要原因是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服务无法延伸到的村镇区域。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可以因地制宜通过发放标准图集,宣传广播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村镇抗震建设技术标准,弥补缺乏专业技术和专业施工人员的不足。并且图集的制定,应到简明扼要,还要符合安徽省当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习惯。图集要想在我省广大村镇地区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还要依靠政府和基层部分进行图集的推广和宣传,加强村民的抗震意识。针对现有的村镇建筑,应组织专门的专业队伍,对还在服役的村镇建筑进行震鉴定和安全评估,对抗震性能较差,房屋较为简陋的,无法通过加固处理的房屋,进行拆除。对结构相对完善的房屋,应该对其抗震重要部位进行加固改造,使改造后的建筑物符合当地设防烈度的抗震防御能力,使其在遭受地震时,建筑物不会因为结构破坏而引起更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村镇建筑抗震结构体系的发展,应以产业化技术发展、生态环保建材应用、结合新农村建设与村镇地域特点,研发低成本抗震结构和低成本隔震结构。轻钢结构、轻钢-砌体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等新型抗震结构体系,在村镇建筑中有良好发展空间,应深化研究。提高广大村镇建筑的抗震防灾能力,不能脱离乡村的实际。目前,我省乃至全国很多地区的村镇经济尚不发达,因此,在考虑提高村镇建筑抗灾能力的措施时,主要不是让群众放弃某种结构类型而选择另一种结构类型,而应是针对现有结构类型和建造方式在地震灾害中表现出的不足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和加强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再忠.安徽省中小学教学楼抗震结构形式调查与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3).

[2]石宁,余海铭.咸阳市农村建房抗震设防存在问题及应采取对策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6,(4).

[3]朱雁茹,谢杰,钟宪明,等.既有村镇房屋现状调查及抗震对策研究展望[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6,38(2).

[4]曹万林,张勇波,董宏英,等.村镇建筑抗震节能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15,(12).

建筑隔震技术标准范文4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新材料;节能;设计;钢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现代城市间竞争程度不断激烈,为了提升城市的形象,管理者不得不修建大型建筑与超高型建筑,扩大旅游与商业贸易活动。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可用建筑面积越来越小,地皮成本越来越高,在同样的面积下,开发商都希望通过提高层数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能够提升开发商的品牌影响力。根据这个趋势,未来超高层建筑的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

超高层新型材料的选择

2.1高性能钢

随着现代钢结构工业的不断发展,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大型钢结构已经逐渐成为趋势。同时由于层数不断提高,造型不断趋于多样化,对钢结构的性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有关钢性能方面,主要是对于张力、拉力、屈服强度以及耐震性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时在加工与安装时,对于形状尺寸的精度也需要加以注意。目前对于建筑用钢,其屈服强度多是在100公斤以上,其中位于400以上占一半之多。随着我国钢材质量的不断提高,屈服点的提升大大保障了钢结构的刚度,避免了钢结构在中间位置产生一定的屈曲变形。在钢结构进行高层施工时,也可以不断提高可焊性。[1]尤其是在一些地震多发的城市,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应用时必须要考虑地震因素。在确保在一定强度的地震作用下,建筑仍然不能失去应用的基本功能。这就要求现代钢结构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

另外一些低屈服点钢与tmcp钢也是新型设计材料。在低屈服点钢材中,隔震构造技术得到了充分地应用,建筑物通过特殊的位置就能够把地震或其他的震动产生的能量进行吸附,避免对主体造成破坏。所以低屈服点的钢主要是在超高层建筑的特殊部位使用。新型490级建筑使用的tmcp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的冶炼问题。以往为了获得大跨度的钢结构,要通过加入碳元素的方法不断增大断面与厚度,所带来的问题就是钢结构的可焊性降低。热处理钢目前已经开始应用于超高层建筑中,不仅减轻了传统的钢材质量,同时也能够适应更多的施工方法。

另外为了提高钢结构的可焊性,能够在振动时不断吸收过大的能量,所以需要保持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同时根据目前所有施工单位的经营现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性也将会成为一大因素,这些都促使了sn钢的出现,通过多种规格的sn钢可以通过厚度与等级的不同应用于国际上多个规格标准,从而大大提高了应用范围。[2]

2.2钢筋混凝土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钢筋混凝土的等级、使用性能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超高层建筑的钢筋结构的强度已经可以达到近1000mpa,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近于100mpa。这些都与上个世纪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正是由于这些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才促进了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顺利进行。[3]

2.3钢管混凝土cft结构

随着高强度钢的不断应用,钢的截面积不断被缩小,这也就带来了屈服强度与刚度下降的缺点,而采用cft柱则是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方式之一。Cft柱结构体系采用多种形状的圆柱,内部填充上混凝土,从而形成钢与混凝土的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的结构体系,这种体系的结构强度非常大,使用寿命极长,具有良好的刚度与防火性,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此类结构体系是目前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采用cft柱的结构体系,柱内的混凝土由于受到压力作用从而向横向不断进行扩展,由于钢管的约束,从而提高了单位体积内的强内与变形能力。钢管的变形则同样会受到混凝土的约束而得到不发挥,提高了刚度。[4]随着设计的多样化不断发展,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都被应用于建筑领域,未来在超高层建筑中,cft柱的作用将会体现地更加明显。

超高层建筑节能设计思路浅析

3.1超高层建筑节能优化参数不完善

虽然超高层建筑不断出现在城市的繁华地带,但在建设过程中的优化设计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利用自然因素来实现节能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在节能优化设计时,设计者对建筑的高度与环境影响无法准确掌握,造成了计算偏差或遗漏问题。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往往与一般建筑不可相提并论,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中的气象指数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5]目前很多的模拟软件都无法准确地计算出当地的环境变化参数曲线,对于建筑表面的热交换能力差别也就难以计算清楚。超高层建筑的能量消耗计算存在着误差,内部的空调、配电系统的合理设计也就随之产生了一定的问题。

高度是超高层建筑的最明显的特点。在设计时,要把高度概念放在节能设计的第一位,把相关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当地的四季气候条件均了解清楚,通过软件模拟与计算,力求准确掌握超高层建筑本身的环境影响曲线,从而对整个建筑的节能打下基础,在对内部进行设计时,也可以做到有据可依。[6]

3.2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由于我国的相关标准制定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在对超高层建筑的节能技术尚未研究透彻的情况下,制作相关的标准几乎也起不到指导作用。目前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更是难以与超高层建筑相适应。超高层建筑中对于遮阳、通风等技术标准几乎可以没有借鉴意义。目前相关的节能标准中对建筑物能耗的判断多是采用整体建模的方法进行的,但超高层建筑的相关参数却非常庞大,利用基本的建模软件实现起来非常困难。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目前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已经超过了目前相关的国家标准问题,如果还一味地执行目前规定的标准,不但起不到节能作用,反而会影响到建筑的功能与质量。

3.3要设定更为长远的节能目标

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与改造都将会涉及到相当大的工作量,成本不菲。在节能设计时需要根据可持续化发展战略要求,提出比相关的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目标。一般建筑的节能不达标时,改造甚至重建都有可能,但在超高层建筑节能在若干年后不达标时,则很难实现进一步节能设计与实施。在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时要把目前的相关节能标准作为基础,再次进行更加严格与长远的节能目标设定。[7]

3.4超高层建筑的布局设计

目前超高层多是以单体建筑为主,而且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单体的写字楼、公寓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在户型选择与合理设计对于通风的影响非常大。在对超高层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时,要对其通风进行充分考虑。超高层建筑的高度非常高,风压也就会很大,这些风压有可能会造成开窗困难,同时也对于冬季的保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布局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向频次,同时对建筑的门窗开启形式、户型选择等都要进行综合考虑。[8]

除了在布局方面进行考虑外,还需要利用绿化空间对超高层建筑进行节能优化设计。在超高层建筑的表面进行绿色植被种植设计,将会对绿化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空气的净化;超高层的向阳面与楼顶,均可以采用自然采光的方式,利用太慢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在楼顶实现空中绿化。目前薄膜型的种植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楼顶绿化设计,将会推动空中绿化事业的进一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新型材料开始进行设计、试验与应用。在现代建筑领域,要大胆创新,对新的技术与材料勇于尝试,通过对新型结构钢材、高等级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实现超高层建筑的质量提升。在超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光照、通风与绿化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影响,通过对环境的不断改善,提高空间利用率,让人类与自然通过建筑实现近距离接触。通过现代软件与计算工具,对超高层建筑的能耗进行设计,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设定更加长远的节能目标,从多个角度入手,把超高层建筑的节能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去实践。

参考文献:

[1]张龙革,刘国霞.浅析超高层建筑新材料的选择与节能设计[J].今日科苑,2007,16:138.

[2]安国文.超高层建筑节能设计若干问题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3:158.

[3]李飞.多孔金属表皮在湿热地区建筑中的适应性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4]吴佳南.基于低碳理念的厦门地区住宅建筑方案设计研究[D].华侨大学,2012.

[5]刘晓春.城市住宅可持续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

[6]梁水明.超高层建筑主体部分外立面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2.

建筑隔震技术标准范文5

关键词:碎石桩; 软土路基;处理;应用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gravel pile in soft soil subgrade treatment of highway some views on the application.

Keywords: gravel pile; Soft soil subgrade; Processing;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 TU4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某公路路基多处为湿软性地基,为了消除其湿软特性,提高地基承载力,对该段进行了专门的地基处理设计,设计采用碎石桩处理,碎石桩顶铺设0.5m厚砂卵石垫层,垫层内铺设一层土工格栅。碎石桩桩径0.5m,桩间距为1.5m,呈等边三角形布置,施工范围为两侧坡脚线以内。

二、碎石桩的定义和原理

1、定义

碎石桩是以碎石(卵石)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复合地基加固桩。碎石桩在国外统称为散体桩或粗颗粒土桩。所谓散体桩是指无粘结强度的桩,由碎石桩和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地基可称为碎石桩复合地基。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震动液化地基,碎石桩可用于砂土、粉土、粉质黏土、松软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碎石桩是散体桩的一种,按其制桩工艺可分为振冲(湿法)碎石桩和干法碎石桩两大类。

振动水冲法是1937年由德国凯勒公司设计制造出的具有现代振冲器雏形的机具,用来挤密砂土地基获得成功。20世纪60年代初,振冲法在德国开始用来加固粘性土地基,由于填料是碎石,故称为碎石桩,之后,在各国推广应用。

我国应用振冲法始于1977年,在坝基、道路、桥涵、大型厂房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处理中,振冲法均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振冲碎石桩有泥水污染环境,在城市和已有建筑物地段的应用受到限制,且有软化土的作用。

从80年代开始,各种不同的施工工艺相应产生。如锤击法、振挤法、干振法、沉管法、振动气冲法、袋装碎石法、强夯碎石柱置换法等。虽然这些方法的施工不同于振动水冲法,但是,同样可以形成密实的碎石桩,所以碎石桩的内涵扩大了。从制桩工艺和桩体材料方面也进行了改进,如在碎石桩中添加适量的水泥和粉煤灰(称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即CFG桩),或添加铝土矿湿泥等,使桩体获得一定程度的胶结强度。这种碎石桩按力学特性已属柔性桩,但是,按制桩工艺也属于法碎石桩的范畴。各种碎石桩只要制成的是以碎石科组成的桩体,均可称为碎石桩。各种干法碎石桩施工技术蓬勃发展,与湿法碎石桩并存,是碎石桩技术发展的特色之一。

2、工作原理

其原理主要是振密和挤密松散透水性相对较好的软地基如松散沙土、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等。通过振密挤压就形成了一定桩径、桩长和间距的桩与桩间同组成复合地基就密实的砂石桩桩体取代了与桩体体积相同的软弱土因为砂石桩的强度和抗变形性能等均优于其周围的土所以形成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就比原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大沉降量也比天然地基小从而提高了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和抗破坏的能力。在外来荷载作用下由于复合地基中桩体的变形模量和强度较大基础传给地基的附加应力会随着桩和桩间土发生等量的变形而逐渐集中到桩体上使桩承担较大部分的应力而土所负担的应力则相对减少。其结果与天然地基相比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得到了提高沉降量也有所减小。从而达到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以达到预期处理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用来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大土坡的抗滑稳定性。

三、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对施工图纸认真进行的审核,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的技术问题,熟悉规范,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原材料要求。碎石桩施工碎石由岩石或砾石轧制而成应洁净、干燥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其颗粒形状应具有棱角不得掺有软质和其他杂质。施工中采用天然级配为1cm3cm的碎石含泥量小于5并不得含有大于4cm的颗粒。

(3)试桩。在碎石桩大面积施工前,首先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工艺性试验,根据试验段确定碎石桩的施工工艺参数。

2、原地面处理

(1)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并将原地面积水排干。

(2)原地面表层为松散图层时,应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应平整、密实。

(3)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自上而下挖台阶,台阶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碎石桩施工

(1)施工工艺与流程:平整场地测量标高、桩位放样桩机就位、调整垂直度成孔加料拔管桩管下压拔管桩机移位。

(2)平整场地,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路基两侧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

(3)定位。由测量技术人员按设计桩位通过轴线控制点逐个施放在现场做好标示。

(4)桩机就位、调整垂直度,使钻机垂直度偏差在1%之内

(5)锤击成孔。按隔排跳打进行,采用沉桩机将与桩孔同直径钢管打入土中拔管成孔。开始成孔阶段要轻击慢沉,打入设计深度后,立即关闭油门,桩管停滞1min后开始缓慢均速地拔锤。

(6)提升内管往外管内装入卵石,放下内管至外管内的卵石面上,提升外管与内管平齐,锤击内外管压实卵石。

(7)加料时应停机加料,并注意提升速度,防止因提升过高而出现断桩或颈缩现象,每提升2米投料1次。

(8)桩孔内的卵石灌入量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也可估算,估算时按设计桩孔乘以充盈系数确定。如施工中地面有下沉或隆起现象,则填料数量应根据现场情况予以增减。

(9)桩成型、桩机移位。待一根桩施工完毕后,进行下 一根桩的施工。

4、施工控制

(1)根据试验段确定的工艺参数,严格控制拔管高度、速度、压管次数和时间,填乱适量,电机工作电流,保证桩体连续、均匀、密实。材料使用泾河天然级配5~50mm的卵石,并不宜大于80mm的颗粒,含泥量不大于5%,级配良好,不得含有土块和泥质岩石。

(2)施工时先两侧再中间的施工顺序施工。

(3)碎石桩在拔管填充卵石过程中进行重复震动反插。

(4)制桩应分段投料震密,分段长度0.8~1.0m,碎石桩经全部检验合格后方可铺设碎石垫层,并用重型震动压路机碾压密实。

(5)碎石桩施工当灌砂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在原位将桩管打入,补充碎石后复打一次,或在旁边补桩。

(6)碎石桩桩身密实度检测采用动力触探法检测,在成桩15天后,检测锤击数不小于3击,成桩28天后,锤击数不小于5击。

(7)碎石桩施工后,将桩顶设计高程下的松散层挖出,再填铺卵石垫层。

(8)认证填写施工记录。

建筑隔震技术标准范文6

根据有关部门、地方和专家的意见,2004年度“指南”提出了当前应优先发展的信息、生物及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航空航天、农业、现代交通及其他共十个方面的134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其中信息25项,生物及医药17项,新材料22项,先进制造11项,先进能源14项,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11项,航空航天6项,农业12项,现代交通8项,其他领域8项。与2001年版“指南”相比,新增了30项重点领域,删除了37项重点领域,调整了75项技术变化了的领域,对29项内容作了简要文字修改。

先进能源

76、燃料电池

重点:1000W~100KW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及电催化剂、电极、Nafion-PTFE复合膜和双极板等电池用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电池,融熔碳酸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电池。

77、氢的制取和贮运

重点:天然气制氢、甲醇制氢、生物质制氢、微生物制氢技术以及相关的金属贮氢、高压容器贮氢、化合物贮氢技术及氢燃料电池补充加注设备。

78、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重点:生物质气化发电和供气技术,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750kW级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及生产技术,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关键部件,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中、高温太阳能发电设备、地源热泵与采暖、空调、热水联供系统。

79、煤炭的高效安全生产

重点:大直径重介旋流器、动筛跳汰机、空气重介和复合式干法选煤机等高效洗选、配煤装备,能适应我国煤矿地质和生产条件的新型成套生产装备(高产高效综采机械、快速掘进机械,机械化支护装置、安全技术装备等),水煤浆专用设备及高性能添加剂,型煤加工及利用设备,大型煤炭气化及煤、化、电多联产装置,煤粉燃烧污染控制技术,中、小型低污染煤气锅炉,煤矿全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煤矿地质灾害勘探技术装备,煤矿瓦斯高效抽放设备,煤矿用高性能抢险救灾装备。

80、石油勘探技术及设备

重点:山地、沙漠、浅海和深海等复杂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多波地震勘探技术,高性能数控、成像测井技术,特殊水平井、欠平衡等钻井综合配套技术,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及装备,复杂深井钻井技术及装备,凝析油气田、稠油、超稠油等复合驱工业化应用配套技术及装备,新型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新型浮式生产储油轮。

81、油品加氢技术及设备

重点:加氢裂化催化剂和相关技术,中压加氢裂化技术,柴油深度脱硫加氢技术,20万吨级油加氢处理装置,20~40万吨级稠油、渣油悬浮床加氢装置。

82、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重点:高效益、低成本的煤层气勘探技术,煤层气规模开发与采煤一体化技术等。

83、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系统

重点:100MW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及辅助设备,200~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低NOx燃烧器、气体燃烧再燃、超细煤粉再燃等低NOx燃烧技术,300MW热电联产机组。

84、大容量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和水电机组

重点:600MW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600MW空冷火力发电机组,700MW级水电机组,300MW抽水蓄能机组。

85、核电及核燃料设备

重点:60万千瓦级核电设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气体离心铀浓缩、核燃料后处理、铀钚混合氧化物燃料、高性能核燃料元件。

86、长距离高压输气设备

重点:输送压力12MPa以上的输气设备,钢材、管材及施工机具的制造,管道监测机器人,网络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维护装备,天然气脱硫、脱水技术及设备等。

87、长距离高压输变电设备

近期产业化重点是:直流输电系统及设备,750KV交流输电系统及设备,高海拔复杂环境地区电网电气安全运行新技术,大型变压器、直流换流变压器、开关设备和电抗器,无工补偿设备,柔流输电系统及设备,变电站及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在线监测及诊断装置等。

88、半导体照明器件

近期产业化的重点:高亮度外延片,半导体照明装置以及蓝、白光技术。

89、天然气资源的优化利用

重点: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催化活化,甲烷部分氧化(包括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甲醛及甲烷脱氢芳构化等高性能催化剂,燃气轮机技术。

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

90、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重点:植物生长型水源生态保护技术,原水生物预处理、水厂生物强化过滤及生物活性炭等好氧微生物水处理技术,有效除藻技术,有机物的高级氧化及催化氧化技术,高效膜过滤技术,广谱优化消毒技术,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技术以及有机物的高效吸附剂。

91、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

重点:海水、苦咸水利用(热法和膜法)技术与装备,海水直接利用及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92、工业和城市节水技术

重点: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后再生水回用技术以及配套水处理化学品,高效生物填料,薄膜负载型光催化材料,膜材料及组件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水的重复利用、高效率循环冷却水、高效洗涤技术及装备;城市节水器具和设备,供水管网的防漏技术等。

93、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

近期产业化重点为:工业生产排放中有一定毒性和难降解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处理稳定达标排放技术和设备(农药、染料、医疗造纸、皮革、印染等);湿式催化氧化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成熟可靠治理技术和设备(酒精发酵废液等);各类采油废水回注技术、高效石油炼制废水处理技术;高效水处理药剂的研制与开发(混凝剂、稳定剂、消毒剂、消泡剂、脱色剂等);工业废水处理中污泥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技术。

94、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及装备

重点:危险废物高效、安全、可靠的焚烧技术及设备,焚烧渣、飞灰熔融技术和设备;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技术及设备;危险废物固化技术、设备和固化药剂;医疗废物收运、高温消毒处理技术与设备;有害化学品处理技术;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整备技术和装备;电子产品和家电废物的回收和处理技术及设备,危险废物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设备等。

95、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

重点:用废弃物生产复合材料、尾矿微晶玻璃、轻质建材、地膜、水泥替代物、工程结构制品等技术及设备,资源化处理成套设备,矿山尾矿整体利用管理系统。

96、机动车排气净化装置和降噪技术

重点:机动车排气净化器,机动车排气净化用高性能蜂窝载体、柴油车排放碳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净化催化剂,油品添加剂检测技术和设备,低噪音处理技术和设备。

97、生态环境建设技术及装置

重点: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沙漠化防治技术,植被恢复、补植、补造和重建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抗风、抗寒、抗旱优良林草品种,林草综合加工技术及配套机械设备,矿山生态恢复、污染土壤修复、污染水体修复及富营养化防治技术。

98、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重点: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总氮、总磷、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以及样品采集、处理和数据的传输技术及设备;环境空气质量和地面水连接自动监测仪器以及系统;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便携式现场快速测定仪以及预警、警报仪器;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专用仪器及系统;空气中细微颗粒物、有机污染物等采样分析技术和仪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富集装置,二恶英分析技术及设备。

99、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

重点:产业规模大、资源能耗高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钢铁、电力、建材、有色、化工、造纸、酿造、纺织、石油等行业新工艺和设备的清洁生产技术。

100、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

重点:垃圾分选技术和设备,大型垃圾焚烧处置设备及热能回收利用系统、设备;垃圾填埋渗滤液处理技术和设备;垃圾填埋气(甲烷气)的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

航空、航天

101、支线客机

重点:30-100座级新型涡扇支线客机,并对现有型号进行适应性改进、改型。

102、民用直升机和通用飞机

重点:适用于交通运输、紧急救援、电力工程、消防、公安执法、资源考察、城市规划、农林监测、地质勘探、海洋观测、环境监测及防灾减灾、目标搜索、反恐侦察和旅游等领域的民用直升机(包括无人驾驶直升机)和通用飞机(包括小型和超小型、中距和短距无人驾驶飞行器)。

103、运载火箭

重点:新一代高可靠性、低成本、无毒和无污染的运载火箭,并形成通用化的系列运载火箭型谱。

104、民用卫星

重点:第二代导航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有效载荷技术,大容量的广播(含电视直播)、通信卫星公用平台,卫星遥感系统的综合应用平台等。

105、卫星导航系统

重点:卫星导航接收机的芯片组和嵌入式软件,自导航终端设备系列,高精度定位测量系统,基于位置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及应用系统,车辆通信导航系统。

106、卫星遥感应用系统

重点:集中式数据接收、定量化处理、模式化应用的公用共享平台,卫星遥感系统在气象服务、资源考察、城市规划、农林监测、地质勘探、环境监测及防灾减灾等专业领域的应用。

农业

107、动植物新品种

重点:主要农作物、林草、畜禽、水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及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特有或稀有珍贵种质资源,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技术体系,分子育种技术平台,森林、草地生态保护及城市绿化用草、花卉种苗,优质肉牛、肉羊、绒羊、家禽等新品种及其快速繁殖技术。

108、设施栽培技术

重点:设施环境控制技术,工厂化专用品种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专用肥料、新型缓控释肥料及平衡施肥技术,以生态和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全程控制技术等。

109、农林节水技术及设备

重点:适用于大田、温室大棚和园林生产的低成本、智能型节水灌溉关键技术及设备,多功能、实用型中小型抗旱节水机具,高效环保节水生化制剂(保水剂、抗旱剂、植物蒸腾抑制剂、抗旱种衣剂等),新型环保覆盖材料(液体地膜、渗水地膜、可降解地膜)等。

110、安全高效畜禽养殖技术

重点:饲用抗生素替代技术,畜禽精准饲养技术,草食家畜高效舍饲及轮牧技术,水禽和特种畜禽高效养殖技术,养殖环境控制技术,产品质量全程控制技术,环境融合型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草原亚表层浅松改良机具,草籽和优质牧草收获、加工设备,草原保护设施以及虫鼠害防治技术等。

111、新型饲料

重点:主要氨基酸、酶制剂、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添加剂、幼龄畜禽饲料生产技术及设备等。

112、新型农、兽药

重点:高效、低毒、低残留物、使用安全的绿色化学、微生物、植物源、蛋白质、抗生素新品种和制剂,生化、兽药及渔药新品种,多农药(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设备等。

113、农业信息技术

重点:用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专家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多媒体产品和数字农业技术产品,信息技术在资源监测、资源管理、灾害监测预报、作物估产、粮食安全预警及农业宏观决策等领域的配套应用,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安全监控系统,农业技术及农产品信息服务系统。

114、农业机械

重点: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精细整地、精少量播种、精量施药的农机具,保护性耕作和播种的复式作业机具,水稻工厂化育秧及机械栽插设备,新型采收和烘干机械,大型种子成套加工设备,果蔬产地加工设备,草籽和牧草的采集、收割、加工设备等。

115、农产品加工设备

重点:粮食储存、果蔬贮运和深加工、畜产品(水产品)精深加工中涉及的高效分离、保鲜、杀菌技术和成套设备,食品加工质量全程控制技术及设备,第三代功能性食品的生产技术及设备,新型方便食品的生产技术及设备以及农副产品资源化非农业用途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

116、水产品标准化养殖技术与装备

重点:深水养殖用抗风浪网箱设施、配套设备及养殖技术,优良新品种引进及配套繁育技术,陆基工厂化集约式高效养殖技术,池塘、滩涂等高效养殖和资源综合利用。

117、林业特产资源的高效利用

重点:工业用昆虫原料和特种经济林产品的高效利用,松香和松节油的深加工技术,植物生化产物及其衍生物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植物油料的高附加值利用技术,林木生物制药原料的分离、提取、纯化及利用技术,用树木落叶生产天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技术等。

118、人工林木材的深加工

重点:木材-塑料复合材料、木纤维-合成纤维复合材料、木材-金属复合材料和木材-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新型木基复合材料的生产技术以及实体木材的功能改进和深加工。

现代交通

119、智能运输系统

重点: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系统,高速公路控制、指挥、管理及联网收费系统,视频检测设备,路侧及广域通讯设备,车辆定位及信息采集、终端设备,道路自动收费设备,停车设备及停车指挥系统,新型交通信号控制机,交通规划和交通特性分析软件等。

120、大型交通基础设施

重点:大型交通设施施工设备,大型公路养护设备,大型桥梁施工设备,大型隧道施工设备,高性能工程用车,建筑用复合材料和改性材料等。

121、高速铁路

重点:时速300公里的高速轮轨列车动车组技术,高速铁路安全监控技术,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及施工设备,高速磁悬浮列车试验线的建设及相关技术研究,时速为200公里的列车用高速动车组和摆式列车组。

122、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重点:轨道车辆、牵引传动装置以及控制系统、信号系统、新型车体材料的设计和制造,防灾报警系统及配套设备等。

123、物流系统技术及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

重点:物流园和货运枢纽的选址、规划设计用成套软件,超大规模原材料、零部件和商品的信息系统,物流公众信息服务平台,物流配送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集装箱运输信息传输及管理系统,水上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一体化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自动识别技术及相关设备,通关检测及监控设备,专用集装箱、铁路/公路集装箱专用车辆以及大型高效集装箱装卸、分拣设备。

124、高速客船

重点:水翼船、气垫船、穿浪双体船和高性能小水面船等各类高速客船的整体设计及制造。

125、大型高附加值船舶及船用关键机电设备

重点:30万吨级超大型油船,经济环保型散货船,大型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集装箱船,新型化学品船,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船,海上车客渡船,海洋工程辅助船,高效滚装船及高效疏浚工程船,环保型船用柴油机、曲轴、废气涡轮增压器、疏浚设备、发电机组、船用环保设备、船用自动设备及电子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等,船用导航定位、信息网络及控制系统。

126、洁净能源汽车

重点:压缩天然气汽车,液化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汽油汽车,乙醇汽油汽车,二甲醚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低硫合成、超低排放清洁汽车及其零部件。

其他

127、民用非动力核技术

重点:核探测和成像系统(工业用CT机和爆炸物探测系统),大功率辐照加速器,辐照改性高分子材料(发泡材料、碳化硅复合材料),新型放射性诊断和治疗装置及创新药物,烟道气辐射脱硫、脱氮技术及设备,饮用水的辐射净化技术,废水辐射处理技术,稳定同位素生产及应用技术。

128、墙体材料及建筑制品

重点:非粘土类砖、砌块和板材,高性能轻质混凝土,具有憎水、中强、轻质、防火、无毒、无味等特点的全无机保温隔热材料及制品,具有承重、保温、装饰功能的复合承重墙体制品,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较高、能耗较低的新型墙体材料及制品,高品质建筑装饰材料,新型节能门窗及建筑五金配件,中空玻璃、保温隔热玻璃及建筑陶瓷制品,建筑用集中供热系统的分户计量和调节设备,地板采暖节能技术,电采暖节能技术及设备等。

129、新型建筑体系

重点:多层钢结构体系,轻型钢结构体系,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体系,预应力混凝土大开间结构体系,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大中跨度新型空间结构体系,新型隔震和减震结构体系,智能建筑体系等。

130、绿色建筑技术

重点:国家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和评估体系,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技术与产品,绿色装饰、装修材料,具有自洁和防菌功能的饰面材料,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设备及技术规范,民用建筑节能保温、隔音技术及产品,绿色照明技术及设备,民用建筑节水技术及设备,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渗水地面和道路、材料等技术,屋面和墙面的绿化技术以及人工湿地技术等。

131、复合超细短纤维及产品

重点:碱溶性聚酯,超细复合短纤维,高性能超细纤维合成服装革和车辆内饰革,与高强丝等复合而成的超细过滤材料。

132、重要产业用纺织品

重点:汽车配套用纺织材料(汽车轮胎帘子布、气囊、内饰材料、新型蓬盖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车用非织造布和新型涂附磨具材料等),过滤材料(高效过滤材料和阻燃、抗静电、耐高温型高性能过滤材料),医疗卫生用功能性、舒适性防护材料,新型建材(水泥阻裂纤维,结构性加固修复材料),农用纺织品以及与之配套的高性能纤维材料。

133、新型纺织材料及印染后整理技术

重点:新型纺丝技术,少水、少污染的清洁生产技术,微悬浮体染色技术,数字喷射印花技术和自动制网技术,四原色印花技术,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小浴比染色技术,生物酶加工技术,多功能染后整理技术,天然纤维织物的防皱整理技术以及环保型、功能性助染剂。

134、聚酯及纤维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