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范文1

关键词:装配式住宅;预制构件;施工流程;施工技术;住宅工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11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60

1 概述

住宅产业化是现代以来较新的概念,该概念于1968年在日本产生。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配式住宅产业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至今为止,西方国家及其他发达国家都已形成比较成熟的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而目前来说,我国大陆虽然在实验和研究阶段有所突破,但在实际应用中尚未出现较多的成功案例。本文主要是阐述装配式住宅的预制构件施工的一些关键流程和步骤以及其工艺介绍和注意事项。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PC,是在工业化生产的形式下,利用特定的方法将预制构件的主体(柱、梁、板、墙、阳台、楼梯等)运至施工现场,再借助特定的起重装置将预制配件吊装至工程中的指定位置,完成吊装后,使用键槽后浇筑混凝土、孔压力注浆、预留插筋或后浇叠加层混凝土等,将预制配件的节点连成一个整体的施工过程。

2 预制构件的工艺流程

2.1 模板制作

模具的设计和制作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条件背景下完成,要注意到模板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这些性能可以通过一定假设进行具体计算。另外,对构造的要求也可以实现模具的稳定性。以下是两种基本预制构件的模板制作:

2.1.1 平脱法模具。所谓平脱法模具,是指构件的浇筑工序在水平模具之内完成,且在混凝土的强度在15MPa以下之后,脱模被水平吊起。水平构件可以完全由平脱模具制作完成,当然竖向构件也同样可以由平脱模具完成,只是在制作竖向构件时,构件的翻转要通过翻转台装置完成,将构件的状态装换为竖向。竖向状态的构件在后续的打包处理、稳固运输和安装的过程中较于方便。平脱法模具的制作工艺用钢量要少,且制作起来相对简单。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具在脱模以后,翻转过来的条件受限,不能在原地进行翻转,需要利用转台装置以及更多的厂房空间和人工工序。

2.1.2 翻转台法模具。翻转台法模具的浇筑同样是在水平模具中完成,对混凝土的强度需求同样在15MPa以下,不同的是,该模具的脱模既可以水平起吊,也可以垂直起吊。水平起吊脱模类似于平脱法模具,利用自带的翻转装置进行翻转即可进行垂直起吊脱模成功。所以总体来说,该模具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钢材的用量也更多。翻转台法模具的一大优势就是其相对灵活,可以在原处进行翻转,对厂房空间的需求较小,在人力物力方面都能够得到节省。

2.2 钢筋笼骨架制作

钢筋的各个类型都要进行唯一性的编号,编号放样、下料、标示都要按照配筋图一一对应,不可混淆,钢筋的堆放要与编号对咬,便于钢筋笼的绑扎和后续使用。钢架在预制好的前提下再进行钢筋笼骨架的绑扎,钢架的制作首先要注意保护层间距的设置距离,再根据轮廓图进行构件制作。分配钢筋和主筋的相对位置要标示恰当,一般来说,可根据钢架上的焊接记号或者油漆位置来进行标示。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和钢筋笼的质量,在标示主筋和分配钢筋位置时,要在具有永久性预埋件的位置进行标示,这样还能够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施工。钢架上要注有相对明显的记号标示,拿取方便,避免钢筋笼的错误起吊。在吊运钢筋笼时,要根据钢筋笼的多吊点进行吊运或者依靠其吊架吊运,避免钢筋笼的散架和变形。

2.3 预埋件的安装和定位

预埋件的安装和定位要根据预埋件的产品构件的各个种类来分析。预埋件的种类一般有以下种类:电器类预埋件、煤气类预埋件、永久性结构预埋件、接地线预埋件、给排水预埋件、吊装与堆放临时性预埋件。预埋件要固定在模具旁板上进行安装,固定的形式有多种,可以采用模具底模固定,也可以使用吊杆进行固定。此方法在理论上来说,可以满足精度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此方法并不能适用,其最大问题是实际操作中的旁板容易变形,旁板的变形容易使相对位置发生错乱而导致错位。因此,工程检测人员在进行此操作是需要详细地逐一重复审查。在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的精度把握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即加大对垂直度和水平标高的控制,将纵横凹槽刻画在模板底部,这种方法适合在模板的制作和加工过程中使用,而且比较适用于模具的检验和复核,模具是否合格和标准都可以利用该方法,可以作为检验模具的重要内容之一。产品成型之后,将产品引至室内面,观察产品痕印,该特征实际可以作为产品安装的重要参考数据。模具起吊后其竖向和水平的平衡性来设定吊点的位置,根据此,工程师能绘制单件产品的三维立体图,立体图可以用来确定模具重心。重心一旦确定,起吊点的位置就会相对均匀,一般来说,在确定中心的情况下,起吊的倾斜度不会超过15°。

外墙砖的做法对于整个工序也至关重要,一般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是瓷砖的后贴,弹控制线,在产品存放在仓库时,瓷砖的粘贴、勾缝以及包装都要开始进行;二是将外墙砖安装在模板底下,作为预埋件安装,此种安装方法一般先确定砖模具格,然后将砖放入模具格中,再将定制分格条砌进去,利用滚筒进行压平处理,再保护粘贴用纸,一般使用专用的刷子将粘贴纸刷牢固,分格条也要使用专用的压粘工具,最后就是成型的板块面砖了。前者在控制瓷砖缝的高度方面很有效果,且外观美观,砖缝一致,而后者能够一次性成型,工序的完整性较好,瓷砖的粘贴力也很好。

2.4 浇筑混凝土成型

料斗布料是混凝土的一般采用料,100~150mm是混凝土坍落的读取范围。当气温在低于12℃的时候,可以利用蒸汽效果进行养护,插入式振捣或者外震式振捣作用对其进行振捣,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在生产效率上得到较大提升。

预制构件在与叠合结构以及现浇墙连接处(如楼板、外露台、外墙混凝土模板等)连接时,需要凿毛处理,在结构的缝隙处还可以使用喷涂缓凝剂,浇筑之后的混凝土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凝固,这段时间控制在6小时以上较为合适。这段时间之后再进行冲水和洗刷,以使预制构件的骨料保持干净和外露,保持连接面的良好呈现。当然,每个预制构件的性质差别不大,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制作两件试块,随着产品进行同等条件的养护措施,送实验室试压的时候,要求其能够随时拆模。强度在实验中一般保持15MPa,实践中只有达到这个强度,才能使预制构件能够简便拆模,如果不能达到这个强度,则需要继续进行养护。

2.5 成品的养护和运送

2.5.1 成品的养护。产品成品养护要追究至混凝土预制构件浇筑成型之前,钢筋成品或骨架的质量、预留孔道、模具、隔离剂涂刷、配件等要严格进行检测验收,保证各构件的质量能够符合浇捣施工。混凝土投料的高度要在500mm以下,铺设要相对均匀。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的成型混凝土,振捣密实,预埋件、面砖和钢骨架不应碰到振动棒。同时对门窗框、模具、预埋件的观察也要到位,观察其是否发生移动和变形。在观察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现象,需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强措施。

2.5.2 成品的摆放。产品在出模之后需要翻转正位,翻转之后,还要借助货物架来固定产品的摆放。在固定产品时还要根据产品的一般特性进行特定的调整,以保证堆放产品的稳定性。产品在货架堆放可以成对堆放,既节省了运输成本和空间成本,又有利于产品的

稳定。

设计堆放架也需要考虑特定的条件,主要需要满足预制构件的强度(15MPa)以及预制构件的稳定性和刚性需求。一般来说,抗倾覆稳定系数要大于2,在这个系数下,预制构件的抗倾覆性会得到质的提升。抗倾覆稳定系数主要需要考虑风荷载的影响。产品在竖向放置过程中,地面要压实,为防止雨水导致道路泥泞,要铺上混凝土材料。路面的铺设不要太过光滑,保持一定的粗糙程度,防止构件产生滑动。在使用稳固支架时,应将支架固定在构件的两端。在构件平衡的条件下,尽量保持构件的垂直摆放。如果构件是横向放置,那么应在地基上放置一些垫块,以保持其稳定,垫块可以是木质材料或者钢材料。垫块要并列放置,大小一致,放置6段,如果垫块之间有错位情况,构件将会受到垂直荷载,所以垫块一定要在同一水平线上。

2.5.3 成品的运送。产品成品的运送主要依靠常用的交通运输,一般来说,选择陆路运输较为合适。在选择汽车运输的同时,要考虑到路线上高架桥以及其他桥梁或洞口的限高因素。我国大陆高架桥一般限高是4.7米,所以产品运输时要考虑到汽车货物堆放高度与限高的问题,如果汽车货物高度超出限高范围,则需要对其进行卸载处理或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路线运输。另外,在汽车运输产品时,要特别注意货车上产品的加固处理,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加强产品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措施。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装配式住宅中预制构件的相关工艺流程以及后续主要步骤的阐述与建设,对工程技术的参数、临时配件的设计以及模具设计制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提升预制构件在整个工程中的作用,实现施工标准化,提升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要注意工程后期的保养与运输,保证整个工程的精度和完整。

参考文献

[1] 张新娜.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3.

[2] 沈定亮.保障性住房中推广预制装配式住宅的可行性[J].上海建材,2010,(4).

[3] 孙晓,杨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初探[J].四川水泥,2014,(10).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范文2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非常多的施工技术,其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后,已经形成成熟的施工方式,可以说是传统施工方式进步后的产物,在实际的住宅施工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装配式施工虽然具有自身的多方面优势,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一些原因,仍然存在一些施工方面的问题。具体可以将问题分为以下四点:

(一)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力不足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是较高的,因为施工过程中要涉及材料的应用、施工细节的把握等多方面内容。但是当前我国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中,施工人员普遍存在施工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原因主要是因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被我国建筑行业接受的时间较短,因此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人员比较缺乏;对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人员缺乏系统的技术技能培训,导致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施工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到施工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在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中的重要性,对于施工人员的培养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应当引起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进行提升。

(二)对施工材料的保护能力不足

施工材料的质量高低,决定了混凝土装配式施工的综合质量高低。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对于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所用到的材料的有效保护。对于施工材料的保护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从材料的采购到材料的运输,再到材料的保管,最后到材料的使用,都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保护,保证最终应用到施工中的材料具有足够的质量。但目前,施工企业往往对材料的保护问题认识不足,也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导致材料在使用之前就遭到破坏,质量降低,或者在采购的过程中就买的是劣质材料,这些不能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的做法,都大大降低了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效果,无法保证最终完成后的建筑具有足够的质量。

(三)施工验收标准没有得到确定

作为一个成熟的施工技术,一定会有相应的施工完成后的验收标准与之相配套,但混凝土装配式施工的验收标准却一直没有得到完善和统一。在我国,装配式住宅属于新型建筑的范畴,因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因而验收标准也无法得到确定。而验收标准不确定,会导致最终完成的建筑工程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指标,无法对其进行评价,无法说明合格与否。在这方面,国外的装配式住宅已经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施工验收标准体系。我国应当积极向国外学习。

(四)施工管理粗放化

当前,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在管理中,材料浪费、人员素质地下、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给管理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并且,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体系尚未成熟,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粗放化的阶段,没有将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式充分应用起来,是管理工作更加趋于形式化、趋于走过场,难以发挥管理真正的作用。相比于国外先进的施工管理体系,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工作仍然需要长期的改进,从而最终达到管理的高效化和现代化,充分体现出管理应有的作用。

二、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可行策略

对当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再根据问题原因积极制定科学的对策,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力,发挥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优势为我国建筑业服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一些提升策略着手:

(一)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国外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发展时间相比于我国更长,因而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也更加成熟,在这个方面,我国应当认清现实,积极分析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为我所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建筑施工情况做出合理的改进和优化,从而达到提升我国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能力的目的。对于国外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我国同样应当科学分析,积极学习,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体系,让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二)企业之间充分交流、整合技术资源

目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各个建筑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参差不齐。一些企业已经达到了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较好应用,而一些企业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仍然处在起步阶段。针对这样的情况,企业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合作,对于各自掌握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多交流、多探讨,取长补短,努力形成完善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到技术资源共享。不同建筑企业的技术人员也应当加强合作,加强技术研发,根据现行的技术缺点,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根据施工条件进行优化设计和改进,努力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施工效果和可行性。

(三)增加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资金投入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国外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说明其具有非常好的施工效果和可行性,对于这一点,国内的施工企业应当正确认识到位。通过增加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投入,是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可以更好的应用起来,更好地发展起来。足够的资金投入,可以保证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所应用的材料具有足够的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种技术设备的配备完善,进而保证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最终效果和质量。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在我国建筑业中的发展同样如此,相关建筑企业应当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三、总结

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各种新型的施工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并被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对于其优点,建筑企业应当认识到,对于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也应当科学分析、合理决策。任何一项新的施工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建筑人对其的长期应用和开发研究。当前,对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对其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了解了问题所在再针对性地制定提升策略,才能实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能力的提升,帮助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召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2]储竹龙.浅议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4,05:125.

[3]王永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J].电子制作,2014,09:226.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范文3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设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广大群众对于住宅的品质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施工工艺的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的各个部分在专门的工厂中进行生产,随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合装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将建筑规模化、工厂化,大大提升了建筑的建造效率,降低了环境污染。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施工中,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推广,还需要施工单位深入研究加以改进。

1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主要概念

装配式建筑是对传统建筑的升级,具体是指将整体建筑所需的各种部件进行提前加工,随后将部件吊装至施工现场,通过装配、连接以及灌浆等方式组成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主要技术体系可以分为部分预制和全预制,部分预制又可以分为楼梯、护墙、隔墙等构件预制,竖向承重构件全现浇或者部分承重构件预制。全预制是楼板、楼梯、梁、柱等选择预制部件,各部件的连接节点采用现浇的方式组合而成。按照建筑整体结构形式划分,可以将装配式建筑分为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以及核心筒-框架等形式,前几种的实际运用较多,具体的特点和应用举例如表

2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研究

2.1装配式建筑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要掌握施工现场的关键信息和资料,对后续工程的施工步骤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部署,以保障施工的合理性。首先,施工单位要掌握施工现场地质情况以及规划需求,对建筑物的面积和抗震等级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确定后续施工材料和技术。其次,还要根据建筑的设计图纸对预制部件的安装节点进行确认,掌握建筑的每一个细节设计。最后,施工单位要制定科学完备的施工方案,根据建设项目的需求合理分配相关资源,管理整个工作流程,确保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1]。

2.2部件预制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便是部件预制技术,部件预制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决定后续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首先要对模板的尺寸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预制部件的大小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其次,要严格把关施工原料,使得预制部件的强度和质量达到规定的建筑标准。最后,在对部件进行浇筑时,要严格把控浇筑的速率,防止对模板产生的冲击力过大,而且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要保证混凝土与钢材不接触,避免预制部件受到侵蚀。

2.3运输与安装技术

装配式建筑的部件运输和安装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运输环节极易出现部件的损坏,部件一旦出现损坏,不仅影响工程的质量,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严格按照施工和运输标准进行运输。运输人员要选择可以固定预制部件进行运输的车辆,并且要布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比如可以采取支垫或者包角的方式防止运输期间出现碰撞和滑落等问题。二是在进行部件安装时,注意控制吊装设备的速度。尤其在建设高层装配式建筑时,吊装过程中部件极易晃动,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施工事故。所以施工人员要选择稳定的设备进行吊装,在施工期间要注意设备的速度,防止因为速度过快出现部件损毁的问题[2]。

3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研究

3.1预制部件的生产工艺

预制部件作为整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制作工艺有着严格的流程和要求。大致工艺流程如下:首先,要将预制部件所用的模板进行彻底的清洗,去除灰尘、木屑等杂物。其次,要按照预制部件的设计尺寸对模板进行定位。再其次要将准备好的钢筋依次放入模板中,将需要预埋的部件进行安装定位。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密实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振捣时,不要碰到预埋件。在振捣结束后,要营造蒸汽养护的环境,便于预制部件更好地成型。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0%时,对预制部件进行脱模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墙板部分的预制还要进行保温层的铺设。

3.2预制部件的装配施工工艺

在进行预制部件的吊装前,要确保部件之间连接面的干净整洁,并将需要用到的灌浆工具、调整斜撑以及螺栓等准备妥当。首先详细介绍柱的装配工艺,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当预制部件距离安装层面20厘米左右停止,施工人员仔细查看连接套筒和层面预留位置是否对准,对准之后继续下降。随后安装斜撑调整柱子的垂直角度,当垂直度符合标准后,在柱子和层面的连接处注入砂浆进行密封。墙板预制部件的体积较大,在吊装过程中要保持较低的速度运输,当墙板距离安装层面60厘米左右时,工人要辅助预制部件缓慢下降。通过预制部件预留的钢筋和套筒进行定位,随后缓慢下降墙板,预留20厘米的空间进行后期的接缝灌浆。最后安装斜撑调整墙板的垂直角度,调整完毕之后灌入不收缩的砂浆。

3.3接缝灌浆工艺

以上各种预制部件的装配工艺中均运用到了接缝灌浆工艺,这也是装配式建筑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工艺流程,其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使用性能。具体工艺流程如下:在灌浆前,要对灌浆部位进行彻底的清洁,而且要封堵接缝处,防止砂浆渗漏。随后配备灌浆料,要选用优质的料粉以保证料浆可以均匀混合,采用压力灌浆方式,快速完成灌浆操作。最后,要对灌浆的饱和程度进行检查,及时清理溢出的浆料,然后留有充分的时间等待浆料稳固,期间要保持预制部件处于平稳的状态。

4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应用策略

4.1做好预制部件的质量和存放管理工作

预制部件是装配式建筑最重要的部分,因此需要做好存放和质量管理工作。虽然在施工现场不需要“湿作业”,但是对于钢筋、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管理不容忽视。在原材料进厂时,施工单位要请质检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达标,才能使得预制部件的强度和质量符合建设要求,进而可以为后续的装配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预制部件制作完成之后,要分类存放,做好存放和取用的记录,并且保障存放地的通风和排水工作,防止因为存放不当而导致预制部件的性能发生改变,影响整体建筑的质量。

4.2采用BIM技术提升装配环节的精准度

采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装配环节的精准度,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效果,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首先,BIM技术可以在系统中全方位地展示施工现场,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可以详细地掌握项目建设情况,降低了项目各环节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成本。其次,BIM技术在生成模型时,可以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构件尺寸标注不清、详图与平面图不符等,以便设计人员及时进行调整,防止出现构件尺寸不符的问题。最后,有助于施工现场质量和安全信息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发现质量问题后,可以通过客户端将问题上传到云端,系统自动将问题发生的位置、时间和整体施工模型相关联,方便施工人员查询存在问题的施工节点。

5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价值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逐渐显现,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因为装配式建筑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建设规范,所以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要不断提升,否则将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推广。基于以上情况,施工方要严格把控施工期间的各个环节,及时应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敬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运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1):44-45.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范文4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研究

目前来看,国内建筑住宅项目施工建设已进入到重要的转型阶段,要想实现建筑行业的产业化发展,需改进和加大技术创新,不断提高验收标准,从而使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得到有效的应用和发展。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虽然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1.1施工人员个人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最近几年已被国内建筑市场所接受,高水平的技术人员非常匮乏。就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而言,虽然逐渐采用了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但是也只是从建材应用、或者理论层面有所体现,施工人员没有得到正规的培训,因此难以掌握该种施工技术,最终我们看到的现象是该种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在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很多非专业施工人员在没有接受培训的情况下就参与施工建设,甚至用临时工、钟点工进行施工建设,因此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1.2对施工建材管护不到位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建材规格一定要符合标准,只有严格控制好施工建材,才能确保住宅建筑施工质量。然而,实践中却并非如下,部分住宅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因建材管护不到位,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建筑结构构件符合标准,才能确保施工质量达标,一般该种精度要求以毫米级计算。施工建材运输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也会破坏建材,比如造成构件变形,或者因施工现场野蛮施工而导致钢结构构件变形。在一些具体的住宅建筑施工项目中,通常会看到施工人员随意将板材堆放在若干个构件之上,甚至将重型设备挂在单个构件上,最终因超负荷而导致钢结构构件变形,或者彻底破坏。针对该种情况,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范和控制,则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从本质上来讲,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形式非常特殊,其主要依赖于钢构件承载能力以及板材约束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牢固的整体,一次来承担各种荷载。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中的主要位置,比如楼面、墙体以及屋面等位置的板材,在没有施工安装前,一定要尽可能避免施加加大的荷载,否则可能会导致钢结构变形,装饰材料会因此而受到破坏。比如,墙体或者天花板等位置,出现材料脱落、裂缝等问题。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策略

基于以上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和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台座磨具制作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台座磨具制作时,一起要确保其质量,其关系着预制构件质量。一般而言,台座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混凝土台座、钢台座,无论哪种台座都要确保其表面平整光滑;2米范围内的台座,其表面一定要平整,而且误差应当控制在2毫米范围之内。对于磨具而言,其刚度以及稳定性要求比较高,主要是用以抵抗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的冲击力,避免因蒸汽而产生的变形后者膨胀,总之以施工便捷为基本原则,满足预制构件预留孔、预埋构建定位以及插筋要求。在设计磨具时,一定要确保其符合生产工艺以及周转次数要求。

2.2混凝土施工作业

对于预制构件而言,其浇筑与先浇筑结构非常类似,振动台振捣方式和符合预制构件的特点,振动台主要适用于中小型预制构件和使用专用磨具生产的预制构件,相比而言预制构件的尺寸比较小,在进行振捣时要选择小型振捣棒进行辅助振捣,并适当增加振捣时间,预制构件的振捣要有一定的密实性,而且振捣方式选择时,需考虑磨具稳定性。在此过程中,建议采用平卧重叠法制作预制构件,当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5.0MPa以后,再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在上层、下层构件之间,一定要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必要时要采用隔离剂。清水混凝土涂装过程中,选用专业脱模剂,如果采用的是油性脱模剂,则混凝土表面就会相对暗一些,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预制构件脱模过程中,应当选用无污染的脱模剂。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建议布设三道振捣,即混凝土坡角处、混凝土坡中间以及混凝土坡顶位置。上述三道振捣之间应当相互配合,保证振捣能够对整个坡面进行有效的覆盖。实践中,采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时,一定要注意振捣棒的插深、时间,通常情况下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要超过50毫米,移动间距控制在400毫米范围之内,振捣棒一定要快插、慢拔,混凝土面泛浆时为宜。当振捣密实以后,初凝之前应当严格按照标高控制点来找平,而且在混凝土的表面要用刮杠将其刮平,撒上5至25毫米厚的碎石,在终凝之前要用木抹将其搓平。

2.3管线敷设

在预埋铺设过程中,管线的布设一定要安全、可靠,而且还要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使之能够从板件中部位置穿越,最大限度地避免立体交叉穿越。在交叉布线位置,建议采用线盒,并在多根线管集、散位置,采用放射形方式进行布设,坚决杜绝采用紧密平行排列方式,以保证线管底部位置的混凝土能够顺利浇筑、振捣密实。

2.4混凝土施工养护

当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应当及时对其进行养护,将混凝土一直保持湿润状态。在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屋面施工养护时,屋面板表体相对较大,在高处位置容易加快水分的流失,以致于混凝土浇筑早期容易失水。收在混凝土表面压平以后,需洒水养护,然后再覆盖塑料薄膜,并在塑料薄膜上层覆盖适当的保温材料;无法连续覆盖处,比如墙柱插筋、钢柱等位置,建议用麻袋、挂设塞聚苯板的方式进行保温保湿,以免出现“冷桥”问题。对于保温材料而言,尤其在夜间时段一定要严密覆盖,避免混凝土暴露;在气温相对较高的中午时段,需揭开保温材料散热。对于膨胀剂而言,其在混凝土中要发挥其作用,需用大量的水进行养护,在底层塑料布下布设补水软管,软管之间的距离以68米为宜,沿管长方向大约每隔100毫米就要开一个直径5毫米的水孔;结合底板表面的湿润状况,适当向管中注水,而且在养护过程中还要排专人负责。在浇筑混凝土12小时的时间内,一律不允许在上面踩踏。当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方可拆模。如果拆模过早,则构件在施加的重力荷载影响下,可能会产生受力裂缝病害。

结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相关配件、配套装饰以及电气和机械设备,都需在工厂内进行,在工件预制加工之前,需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做好各项设计工作,并且选用有效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质量监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该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仇广金.浅谈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意义及主要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5).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范文5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设计;施工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097

传统的混凝土建筑大都采用现浇模式,此种施工方法有能耗大、污染高、材料利用率低、施工技术落后、成本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且在工程建筑中如果调度不当会影响工程进度,因此与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发展理念逐渐偏离,为此,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逐渐成为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

1.1 结构设计

要进行装配式混凝土住宅结构设计首先要根据实际环境、使用需求、还有设计要求进行构件拆分,因此对构件的数量、质量、型号、受力强度以及使用性能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必要的时候要进行力学的试验性确定,以保证选择的科学性,构件拆分不但影响着后续的设计还影响着工程的施工,一定要科学合理。完成构件拆分之后,我们进行装配构件节点设计,把装配构件之间、装配构件与现浇结构之间通过装配节点实现连接形成结构整体。

1.2 建筑设计

预制装配式住宅在建筑设计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要保证结构设计的外立面美观统一,尽可能的将结构设计中存在的PC构件产生的不匀称性消除掉,遵循原则如下:

(1)保证平面功能,采用线条进行划分、颜色上的对比、凹凸韵律的变化、纹理细节上的弥补等手段对 PC 构件进行划分,塑造出富有一定变化韵律的立面效果。

(2)满足立面变化的同时要保证PC 构件的使用性能、成本可控、施工技术可行。

(3)线条要布置合理,最好层层布置,防止因布置不合理产生PC 构件种类多变,增加工作难度。

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施工

2.1 整体施工前准备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在结构施工中,要根据设计需要提前做好模具生产厂家、预制构件生产厂家的选择,确定构件临时支撑体系、预埋件和窗框的选定等相关准备,除此之外就是常规的施工准备,务必做到精细到位。

2.2 进行构件运输车辆选择、堆放场地和运输道路修整

构件运输车辆要根据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重量进行合理选择,除此还要根据安全运输的相关规定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所运输构件的装载长度不得超出车厢 2m 以上;构件的装载宽度不得超出车身宽度;构件的高度从地面起不超过 4m;运输构件的重量不得超过汽车最大载重量。在进行场地道路布置时必须明确构件的进场路线,道路净宽不得小于 6m,运输车辆通过时距道路边缘不小于 0.5m,并且要根据运输车辆的回转半径在道路转弯处的内侧铺设钢板,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要和道路管理的有关部门进行协商解决。

2.3 起重机的确定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吊装需要特有的施工流程和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流程有构件吊装、支撑体系安装拆卸及关于构件间如何结合的施工,在施工中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起重机械的工效。起重机械选择依据构件的数量、重量、施工过程、施工环境、施工半径、构件位置、吊具重量、塔吊位置等因素确定。

2.4 合理进行施工阶段划分、节点控制、构件安装顺序确定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划分根据1d 内构件可能安装的数量确定,还要考虑实际的环境影响和浇筑量是否满足施工使用量以及建筑间是否有伸缩缝,控制好时间节点,明确预制构件的安装顺序,结合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设计时对施工的特殊要求进行确定。

2.5 标准层施工步骤的确定

合理确定施工顺序和标准层工期,以 7d 一个标准层为例:第 1 天,进行放线和外脚手架的加高;第 1~3 天,剪力墙配筋、模板;第2 天,进行墙体部位装配式混凝土安装;第 2~3 天,梁、楼板进行支撑、支模;第 2~4天,梁配筋;第 3天,进行装配式混凝土楼梯部位安装(1 层楼下);第 4~6天,楼板配筋施工;第 5 天,进行装配式混凝土阳台部位安装;第 6 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塔吊提升,同时进行浇筑前检查;第 7天,混凝土浇筑。

2.6 预制构件的支撑

预制构件和现浇结合部在形成的初期对外力荷载的承受能力较低,为了防止构件位置在侧压力的作用下出现偏移而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我们要对其结构进行支撑。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混凝土密度×新浇筑混凝土高度,可以用对拉螺栓承担该侧压力。

2.7 预制构件的预制施工

按设计要求对预埋件在预埋安装前进行抗拉拔试验;预制施工时要保证预埋件的位置要求,如果钢筋与预埋件定位发生冲突,可适当挪动墙体配筋,范围在-10~+10 mm;要保证预制构件施工后,表面光滑无破损;对内侧与结构相接面做均匀拉毛处理,拉深4~5 mm;预制构件脱模标准是达到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的75%且不小于15 MPa;要防止预埋螺栓孔灌入混凝土,并在成型后填塞柔性泡沫棒;在预制叠合板与现浇层接合面做成凹凸差不小于4 mm的人工毛面。

2.8 预制构件的安装工艺

预制件的安装工艺为:放线抄平铺找平灰饼,准备工具铺灰起吊、就位临时固定脱钩、矫正塞水平缝(预制件下)梳整预埋钢筋焊接竖缝支模整体浇筑与预制件相连的梁、柱预制件顶部抄平预制件顶部铺找平灰饼铺灰预制件上部梁及柱浇筑。

3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美观,注重品质,施工过程环保节能,高效优质,是当代住宅产业化和建筑工业化形势下的创新产物,发展预制装配式住宅是大势所趋。结合实际情况将预制混凝土住宅从设计到施工全方位优化,形成产业化的纵深化发展,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段凯元,张季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施工一体化研究[J].施工技术,2014(11):45-47.

[2]初文荣.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特点与设计体会[J].中外建筑,2015(05):172-174.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范文6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混凝土;技术进展

自从新世纪以来,国家对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越来越关注,同时,对工程的施工也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颁布了关于房屋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条款,以此来规范整个建筑行业的施工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房屋建筑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改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应运而生。可以说,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

一、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在我国的新进展

(一)预制混凝土技术

预制混凝土技术也称作为PC技术,它在我国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最早提出预制混凝土技术的是万科建筑集团,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房屋建筑以及其它建筑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PC技术,主要被广泛的应用于全预制的混凝土构件当中,比如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楼梯、阳台、空调板以及房屋建筑当中的一些内隔墙板等等。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建筑方面的科学研究也逐渐的成熟起来,建筑行业的业内人员在PC技术的基础之上,又研究出了PCF技术,PCF技术是预制混凝土模板的施工技术,它可以很好的解决墙体处所出现的质量问题,PCF技术如今已经被普遍的应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的预制板和剪力外墙模以及房屋建筑的其它一些构件当中。

在现实生活当中,PC技术主要是针对房屋建筑当中一些安装技术上的应用以及针对全预制构件的制作过程。这项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房屋的保温、渗水、墙体整体预制以及墙体装饰中出现的问题。然而,PCF技术则主要是侧重于解决外墙模板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的避免在房屋建筑的过程中,由于在建筑周围大量的架设支架而给建筑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它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房屋建筑的施工安全。但是,PCF技术由于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外墙混凝土模板对墙体的承载能力以及它的刚度,这样一来就,就很有可能导致建筑材料的大量浪费,并且使实际的结构与最初计算所设定的相差悬殊,进而影响房屋建筑整体的抗震能力。

(二)NPC技术体系

NPC技术,又称新型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它的形成主要是在符合我国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以及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引进外国先进的预制混凝土技术,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殊性的NPC技术。新型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目前在我国属于一种全新的建筑工程技术手段,它建筑施工的形式主要以现场装配和工厂的机械化生产为主。这种技术体系是由我国中南建筑集团首次提出来的,与我国国内目前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相比较而言,NPC技术有它自身明显的优越性。它可以有效的降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并且减少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污染,除此以外,这种技术还具有节能、环保、节省建筑材料、节省施工人力、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以及缩短工期等优势。也正是因为新型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的这些优势,它在住宅建筑以及商业建筑方面都有普遍的应用。

(三)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技术

剪力墙,也就是指房屋建筑以及其它一些建筑物当中能够承受地震作用以及风荷载作用所引发水平荷载的墙体,同时,剪力墙也被称之为结构墙、抗震墙或抗风墙。房屋建筑当中的剪力墙主要被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剪力墙第二种则是筒体剪力墙。其中,平面剪力墙在目前的房屋建筑当中应用的比较广泛,通常情况下,平面剪力墙都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的升板机构、框架结构以及无梁楼盖中。为了能够增加整个房屋建筑结构的强度、抗倒塌能力以及结构整体的刚度,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在结构的某些部位预制或者浇筑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技术的形成主要是来源于我国宇辉集团在施工的过程中,依据剪力墙在进行竖向连接时所采用插入式预留孔灌浆钢筋搭接技术的改良而形成的新技术手段。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技术在实际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展现了它超强的可操作性,它不仅可以进行水平叠合楼板制作、楼梯板制作、还可以进行竖向剪力墙模板制作以及阳台的制作等等。但是,它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使用这种技术时,所涉及的构件比较重而且体积较大,除此之外,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技术对设备的要求很高、操作的形式比较单一,这样一来,就很难以满足一些复杂建筑施工的要求。

(四)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

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是西伟德混凝土预制(合肥)有限公司引进德

国的“double-wall precast concrete building system”技术,并结合本国的房屋建筑情况而形成的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研发这种技术,根本出发点还是来源于剪力墙的自身特点以及剪力墙在房屋建筑当中的作用。剪力墙在房屋建中当中,主要具备负荷和承重的作用,以此来确保房屋建筑的稳定性。由于房屋建筑当中的构建承重主要是由墙体自身来承担的,所以,这种剪力墙不仅要承担地震作用和风荷力所带来的作用力,同时,还要承担建筑当中自身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荷载。因此,要想保证房屋的建筑质量,首先就要确保剪力墙的在建造施工时的质量,通过不断的对剪力墙制作模式进行研究,来增加它的刚度和强度。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正是在这样的建筑环境下被研发出来,它的构件可以划分为叠合墙板、预制楼板、叠合楼板等等。通过一些工程实践现显示,在叠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墙技术的指导下,剪力墙的强度、刚度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并且剪力墙的整体建造也更加合理、规范。

二、完善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造技术的措施

(一)加强对标准化数学模型的制作

建筑领域加强对数学模型进行标准化处理,不仅可以使房屋建筑的流程更加的合理、科学,同时,也可以大大的缩短施工的时间,对房屋建筑工程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房屋建筑方面虽然开发了很多新型的施工技术,尤其是在装配式混凝土构造技术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在房屋建筑标准化数学模型的制作上却仍然有很多欠缺之处,这样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缺少一个标准化的掌控,因此,我国要想进一步发展房屋建筑的装配式混凝土建造技术,那么,就一定要注重对数学模型的制作。这对整个工程的标准化控制和优化管理体制都十分重要。

(二)协调管理与技术

我国房屋建筑的发展光有技术上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重视对施工技术以及工程其它方面的管理工作。用一个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拉动整个房屋建筑技术上的进展,同时,也让管理能够成为技术实施的保护者和引导者。实现房屋建筑工程中技术与管理协调发展的局势,使我国房屋建筑行业能够真正的做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规模。

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这种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理念已经融汇到了整个建筑行业当中。全国上下很多建筑行业都开始注重对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进行探索和改善,并且,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建造技术。这对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增添了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宋非非.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住宅产业,2010(03).

[2]王东辉,柳旭东,陈勇.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J].混凝土技术,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