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画画零基础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画画零基础教学范文1
【关键词】普通话课程 教改 项目实训 层级分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4-02
《普通话》类课程,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最初都是为了满足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而开设的。随着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层次转型和学科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原来颇受师范专业重视的《普通话》类课程逐渐被边缘化。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摸索过程中,我们发现,该类课程不仅能满足师范生的职业技能需求,对其它专业学生来说,课程内针对语言能力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沟通”和“对话”的热情与能力,这一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求职、就业助力明显。《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曾明确表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并且要求各高校“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普通话》类课程作为实用性很强的人文素质课程,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增强学生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 改革缘起:适应转型 寻求突破
转型期的高职院校,原有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冲击。[1]原本单一面向师范专业的《普通话》类课程,要想满足其他专业的职业教育需求,就必须审视自身,寻求突破。我们发现,改革之前,课程的授课面临着一些窘境,诸如:授课中以普通话水平考证为重点目标或单一目标;同一班级的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集中授课的单一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保证。学生无法自如地运用社交口语、职业口语,以至无法较好地融入职场和社会。脱离实际,缺乏实践,这是职业教育的大忌。为了适应新的办学环境,也为了更好地面向各专业推广开设《普通话》类课程,教改势在必行。
二、 教改思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服务职场
为了保证课程能对学生课外生活和将来的继续教育产生持续性影响,应坚持以“夯实普通话语音基础、培养社交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职业语言运用能力”为教改的整体思路。在课程设计中,落实完成“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相结合,教学情境与生活、工作的实际情境相结合,教学目标与社会、职场的人才需求目标相结合”这四结合[2]。
三、 教改特色:层级分类指导 项目实训引领
1.模式改革
(1)设计训练模块、坚持项目实训引领
课程改变原来单一的普通话语音训练教学,结合考证的相关内容,设计相应的训练模块,并将之贯穿课程始终。
以普通话语音正音训练模块为开端,精讲简讲语音的理论知识,加大实践比重,努力提升学生的语音发音标准;以朗读训练模块为桥梁,连接普通话吐字归音和语调声音控制训练;以说话技能训练模块作为语音正音、朗读训练模块的继续和发展,为学生口语训练夯实基础;以学生的社交、职业口语训练模块作为前几个模块训练的深化,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善于倾听,强于捕捉交流中重要的信息,能清楚、准确、流畅、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一个模块的训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思维训练,还广泛触及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课程无论是在普通话语音学习正音阶段,还是职业口语训练阶段,都需重视学生观察、模仿、评价、学习语言的能力培养。
(2)密切联系职业需求,优化安排实训内容。
以师范专业学生为例,教师口语的灵活应用是未来教师基本职业素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教育、教学语言设计是本课程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改革后,课程依托教学教法等课程的协助深化,利用科学的操练促进学生对语言概念的理解;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在实训课和课外实践活动中,结合师范专业特点,观摩名师课堂,有针对性地邀请小学名师参与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探讨小学教学、教育的案例,尝试设计教育教学中某环节的教师语言,力争使课程的训练较好地指向鲜活的教学活动。
在非师范类专业开设的《普通话》类课程中,以新闻和旅游专业为例,我们可将学生的自我介绍、求职问答、时事点评、新闻采访与播报、导游欢迎词和景点讲解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平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评述、讲解等综合语言能力。
这类实训教学内容的增加真正实现了《普通话》训练的示范性、实效性和前瞻性。
2.教法改革
(1)层级分类指导,有效因材施教
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是不平衡的。课程开设之初,可利用普通话语音自助测试和分析系统,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将学生初步划分为初、中、高三个小班,对这三个小班提出不同的达标要求:初级班着重于语音的发音标准;中级班进一步提升音准和表达的流利自如;高级班提升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沟通交流技巧。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随时调整高中低小班的组成成员。层级分类指导,为不同语言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明确了可以实现的近期目标,有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习情境创设,浓郁氛围引领
分班的基础上,在班级内部建立若干个协作学习小组,教师挑选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同学为组长,由他带领并记录成员学习的难点及进步的情况,教师在课堂内外给协作学习小组设定阶段性项目目标,有效依托每日晨练等推普活动,做到天天训练、周周汇总、月月评估。使日常练习和阶段考证互为保证手段,以测促练。
课程还将依托学生自主举办的诗歌朗诵、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等课外活动,利用参与省市职业技能大赛的机会展开实践性延展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觉内化知识与技能,使语言的课堂训练延伸到课外。
依靠规范的教学措施,有效落实教学的点面结合、课堂的内外结合,使学生的语言能力由量变达到质变。
(3)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可以依托语音分析软件,利用微格教室录制学生的诵读、讲演视频,使得抽象语音问题可以直观地得到分析指导,提高学习的实效性,教会学生自主、科学地学习。
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特别是大量的特色资源,如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辩论大赛、导游词讲解等视频,解决课程学时紧缺及学生实际操作经验缺乏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展示模仿、创作的习作,组织师生交流与反馈,施行多元评价。这些举措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口语榜样,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了学中做,做中提高的延展性效果。
丰富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还有助于形成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的生成型教学环境。
3.评价改革
课程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综合学生的考证情况、一般口语交际能力、职业语言能力及参与语言艺术竞赛的热情与能力,对学生的课程成绩做出综合评定。
(1)服务于模块的作业方式
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能课程,每一训练模块,都需要相应的练习去保障技能习得的有效性。在语音正音模块的训练中,可以安排学生通过书面的汉字注音,口头的声、韵、调上机模测来保证练习的质量。在社交和职业口语训练模块中,安排学生完成“谈谈态势语的要领”、“设计景点讲解用语”等书面作业,并且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日3分钟话题”,主题可以是“自我介绍、求职用语、教育教学用语、新闻复述转述概述、时事点评、导游欢迎词训练”等。
(2)以过程为重的评价方式
普通话类课程的教学重在人人参与、勤于练习。学生的语言能力必然要经过练习的量变才能最终实现面貌的质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课内外练习的督促与及时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提倡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语言档案,其中包括学生的原始语音问题、小组的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的点滴进步、个人的努力程度等,对这些学习练习采取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并将评价细化、量化。
(3)基于延展效果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语言能力基础参差不齐,传统的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课程应采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指标,坚持“评价方式多元性、标价标准多元性、评价主体多元性”。在新的、多元性课程标准中,我们采用:集“普通话考证成绩评价、个人练习进步程度评价、团队协作实训评价、社会实践评价为一体”的综合性评价方式;以学生的“普通能力和优势能力的综合表现”为评价标准;以“教师、学生、社会”为一体的多元性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课程成绩做出综合评定。鼓励学生将习得的知识和能力有效地延展到生活、工作中去。[3]
现代社会中,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社交生活的质量和职场工作展开的顺畅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许多用人单位在进行职场新人培训时,都不约而同为新进员工安排了语言与沟通这门课程。改革后的《普通话》类课程,以就业导向为目标,以职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致力于提升各专业学生的职业语言技能。课程依托“模块教学、项目实训、创设情境、拓展应用”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教学工作;积极寻求网络、多媒体技术支撑,以资源共享为理念,完成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注重教学的延展性,依托各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的训练平台。《普通话》类课程将成为高职院校各专业与社会职场之间的沟通桥梁,对学生融入社会职场生活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画画零基础教学范文2
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后,我对自己学的新闻专业没有什么不满意,能做个记者四处奔走和人聊天并记录真实的社会生活、找寻新鲜事物是份有趣的职业,只是每天坐在教室里背新闻理论和条框,经常听到“精英”、“领导”、“一流”这样的形容词我觉得挺羞的。身在一个还可以的学校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能被“镀“成一个有能力的人。处在大学的环境里,除了听听别人酷炫的经历和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学理念,我并没能掌握什么实际的东西。于是我决定去尝试更多新鲜有意思的事儿,带着求知的心去学习各种有意思的技艺。认真考虑了下,我确定自己喜欢画画,找个能让我认真画画的地方,当然不能是那种为了培训应试技巧而让所有人挤在昏暗小屋子里默不作声都画同一个黑苹果的考学画室。为了自由自在地学画儿,我找到了隐匿在鼓楼大街里的睦野画舍。
画舍的介绍是这样说的:不一定是机械式的,也可以是挥洒式的;不一定是冰冷画堂,也可以是温馨画舍……在追逐您绘画梦想的旅途上我们与您同行。画室的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年龄层,从十几岁到六十几岁,大家在平日生活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完全不同:律师、外科医生、退休编辑、银行职员、赋闲的家庭主妇、一口台湾普通话的美国老头、住在胡同里的法国老太太、像我一样吊儿郎当的大学生……上了大学后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没有明确目标的人际交往好像都是无意义的,人跟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大,越来越孤独。认识了画室的朋友们,好像找回一点那种温暖的感觉。大家萍水相逢,在这个匆忙偌大的城市里看似并无交集,唯有一颗喜爱艺术的心是相同的。
邵阿姨是我见过最酷的阿姨了,67岁,和她儿子一起来画室学画。邵阿姨退休前是杂志社的编辑,我们认识不久她就在微博上和我互粉了,阿姨是微博活跃分子,每天都刷微博,发些照片和艺术相关的资讯@大家,还经常自己一个人去美术馆看展览或者看电影,她经常和我聊电影和文学,“少年派也就还行,我更喜欢1942,感觉很真实。”她有时候也讲起年轻时候插队和闺蜜一起在油灯下拿铅笔头画小人儿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和除了和自己的姥姥姥爷之外的长者聊这么多。去年我拍一部微电影的作业,还请阿姨本色出演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酷”阿姨。
圣峰是位实习医生,他还有一年就毕业了,平时工作和学习都挺忙的,他给我讲起医学院的解剖课,“青年男人的尸体因为脂肪少肌肉组织特别分明,所以很抢手,经常运气不好就只剩下中老年妇女的尸体了,割好多刀都只是油脂,特别麻烦。”语气就像在说我们平时拼人品选课一样……圣峰同学在生活中其实是个小清新,他喜欢清淡的水彩,也喜欢临摹很写实的人像,只是不知何故画出来的人总是像被福尔马林浸泡过了……
Gene Westerland 是个风趣的美国老头,在画舍大家都叫他的中文名“老南”。虽然他已经过了做梦的年纪,却仍然充满了活力和想象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老男人不一定要很boring,也能很refresh,这样更讨人喜欢。他说的中文逗得很,因为在台北生活了五年所以充满了台北腔,而且我只能听懂一半……老南称自己是个life long traveller,一生都是个不羁的旅者,从不安定下来。老南的人生有意思极了,尤其是在中国尝试了各种各样你想不到的工作:电视广告里装模作样的外国专家、给电影里八国联军的某个中文说的很蹩脚的上尉配音、台湾某所女子大学的英文老师、大学社会学老师……
我和老南有一个相同点,就是画画的时候时常很随意地涂抹一个底,拿刀刮两下,顺着感觉画,也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样画画儿非常愉快!我很喜欢老南那些古灵精怪色彩明亮的抽象画,既有岁月的沉淀也不失童趣。
今年4月我在画舍认识了派这个晒得黝黑的男孩,他的故事是这样的:高中毕业之后他去英国读了计算机,学了半年之后发现自己并不热爱这个专业,于是休学Gap Year了一年,去旅行,也打一些零工,一边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通过沙发冲浪派认识了一个泰国男孩,他是个建筑师,他带着派接触到建筑的世界,派开始用不一样的视角观察他所走过的城市,探寻建筑对于城市和历史的意义,并决定要当个建筑师。派在回到北京之后开始在画舍努力学习美术基础,准备重新申请一所建筑大学。
上个月,画舍的“老师们”想要做一件好玩的事儿:给零基础的我和老南办一个画展。我和老南来画舍之前都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不过我们俩倒是都喜欢大胆地瞎画。我习惯用彩色铅笔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瞬间的情绪,画一些身体柔软内心坚定的小姑娘,或是用很儿童画儿一样的图形去记录于我很特别的情境。老南这一辈子去过很多地方,他把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感受封存在心里,也许有的时候自己都记不清楚了,看他的画就能明白他把这些东西都融进了画里。他很高产,不仅在画舍进行独立的油画创作,回家时常用刮刀和牙刷把丙烯颜料随意涂抹在废弃的硬纸板上,然后根据对色彩和既成图形的感受再创作。就这样,我们俩都攒了一些独具个人风格的原创作品,虽然风格迥异,但是有一样东西是相同的,那就是“梦”,我们画的东西都和梦境Fantasy有关。
画画零基础教学范文3
学前教育也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始终要面向就业。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顺利就业,直接胜任岗位要求。教学大纲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或成败,制定大纲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是培养学生就业本领的前提因素。时代在变,人们的成长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也在变,社会需求更是在变,因此教学大纲必须要与时俱进。美术教学大纲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目前多数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大纲中美术课程设置都不完善,三年制中职、高职与五年制高职没有区别,管理方向、艺术方向与综合方向的安排也是一样。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学生必须具备与儿童相关的基础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及教学技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这些内容已经很多了,但还要学习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艺术包括语言、音乐、舞蹈、美术,如果是三年制中职、高职生学习的话,要学好学扎实,达到专业水准,这是无法做到的,因为学生一般都是零基础。目前幼师专业一般分管理、艺术与综合三个方向,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艺术课程方面,我的总体建议是艺术方向的美术课程在大纲中必须增加分量,要体现在课程设置、考核要求及教学管理方面。管理方向的美术课程在大纲中则只需在课程教学内容上突出少儿美术教育理念、幼儿园环境创设及美术教学教务管理等内容即可。综合方向的美术课程在大纲中只需要开设最基础的儿童美术课程,突出儿童美术内容和技能的广泛性即可。这样做有利于教学大纲的的优化,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针对性。
课程设置分类型细化
在本科院校,音乐系包含声乐、器乐、舞蹈等专业,美术系包含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等专业,每个专业都包含有相应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这不难发现音乐和美术其实都是个大课程。目前高职院校艺术类的课程设置普遍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课程数量偏少,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还不够,选修课程的数量少且面窄,时有照搬本科课程的现象。一直以来,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类课程还算比较细,有声乐、钢琴、舞蹈、幼儿舞蹈创编等,但美术类课程只把手工单独提出,就是美术与手工两种。在安排时美术课程名称一般是以美术及教法(一)至(四)或美术(1)至(8)来区分的,手工基本相同且只安排一学期。其中美术没有明确哪个学期具体要学什么,完全是任由教师自己安排。要使教学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就必须面向幼儿园或少儿美术教学实际,安排跟少儿美术学习相关的内容。首先在理念上必须明确少儿美术和专业美术(或成人美术)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有较大的区别。少儿美术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心智与灵气,即习惯、性格、思维力、表达力等,重点不是绘画及其技能本身。因此根据调查和实践,建议将美术分为简笔画、基础线描、基础手工、高级线描、幼儿色彩、写字、幼儿版画、幼儿国画、创意文字、教学法、环境创设、美术考察、墙体彩绘、儿童陶艺、DIY手工、卡通漫画、少儿素描、少儿水粉、少儿水彩、少儿油画、基础素描、基础色彩等课程。这样定位明确,目标清晰,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及科研。同时可以把这些课程分成必修和选修两类,以求更科学合理。根据社会的需求、少儿美术课程的要求类型、学生学习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建议各学制的美术课程类型从难易程度、必修与选修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安排。每期可以安排三类美术课程,去除一些无关紧要的课程或减少一些课程的课时,以达到合理和科学化。
教学学期计划分类归类一体化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的美术课程安排的不规范,导致美术教学都是以各个学校的老师为中心,各自为政,就算课程相同,由于教师本身研究程度的不同及教工龄的长短不一,致使同学制、同年级、同课程的学期计划区别较大,其教学效果或学生水平存在差距。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教材五花八门且有针对性较强的极少就是重要的因素。而近几年来也没有相关组织研究不足这方面的问题,加上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研究没有延续性,此情况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要解决此问题,则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组建专门的研究力量教研团队,从大纲到课程一步步、反反复复修订和完善,达到同学制同年级同课程的学期计划内容统一。就个体学校而言,学期计划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中心线,应由教研室把关。相同的学制、方向、年级的班级,每个课程的教学计划大体都应该相同,具体细节和内容可有适度区别。在制定计划时,建议上相同的学制、方向、年级、课程的老师集体研究和制定教学计划,甚至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达到每种课程学期计划分类归类一体化,促进教学资源的最优化。
教学时间集中分段化
美术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类,它美术是培养儿童创作思维的重要途径最佳方式,这决定了美术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比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一个学期一般为16周左右,30多节课分散到每周2节,其效果一直不佳。美术课重在实训,实训的作用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美术是门技能课,学好它既要长期练习也要大量练习即强化训练。对于零基础且在校时间有限的学生而言,最好的方式是把专业课学习时间集中,每次练习的时间适度增加,而且要连堂上课。美术类课程理论知识其实不多,占用的时间也不需要多,关键是理论的运用和掌握需要时间去实践和消化。画画需要时间,这是公认的。一个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到灵活运用的过程不是一两个小时就可以达到的。另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美术课包含了手工在内的所有内容,如前面提到的简笔画、基础线描、基础手工、高级线描、幼儿色彩、写字、幼儿版画、幼儿国画、创意文字等课程,这是当前社会上常见的少儿美术学习内容,作为未来的幼师要尽量多的学习这些美术,但在每周2课时的有限时间内,要安排这么多内容是不合理的。因此建议美术课一周安排6节。如果时间集中了,课程学习跨度必定缩短。一类美术课程6周可以上完,一个学期安排三类美术课程是完全可以的,这就是集中与分段课程学习安排。这样有很多好处,一是解决了课少训练不集中而至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二是老师有了科研的时间,不是整个学期每周都被上课分散精力;三是学生美术学习的内容增加了,弥补了原来教材上与教学时知识混乱无序、训练无量无质的缺陷;四是美术考查展览时间上合理了,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解决了美术展览集中在期末导致场地紧张、影响学生期末考试、没观众等等。#p#分页标题#e#
教室上课形式工作室定点化
美术课课堂是重点,学生的参与力度和学习效果与上课教室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少儿美术,学习环境最重要,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同样如此。但学前教育专业是上升到国家计划的新生专业,可以说发展才刚刚起步。其美术教学一般不像专门的美术系或设计系那样有专业的教室。专业的美术教室条件齐全,设计科学、合理,符合美术学习特点和实训需要,与文化理论课教室有较大区别。要上好美术课,最好是在这样的专业教室。校外培训机构和幼儿园的美术教室几乎都是专业的具有典型美术特色教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就业单位正是这些地方,因此在大学学习期间能直接在这样的教室学习和实践教学,对就业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另外我们已经知道学习美术对幼儿成长的作用有多大,也知道美术类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分量,除了在大纲、课程、课时上重视外,更要有相应的硬件资源相匹配,并促使协调发展。我们也知道周围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学习影响很大,在美术教学时,周围的环境氛围牵动着学生的情绪和感受。未来的幼师应该对幼儿美术的类型非常熟悉,对每个类型需要的条件、环境也要非常清楚,这对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创新教学有着直接的积极影响。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在高职院校创建专门的美术工作室显得特别重要。如简笔画工作室、线描画工作室、色彩画工作室、少儿版画工作室、少儿国画工作室、手工与环境创设工作室等等。这就是把不同类型的美术课教室专门化,即教室专项专用,打造各具特色的工作室,同时布局上又具备展览功能。各工作室由相应的教师负责管理,材料统一放置在工作室中,教与学都便利。这样既规范又合理,还能成为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特色。上课时工作室固定不变,学生变动,教师也可以变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创造各类美术学科具有特色的学习环境,还可以解决目前教室桌椅位置狭小、拥挤,不利于大胆表现的现状,甚至还可以减少教室少的压力。另外,为学生统一订购的美术耗材不需要来回携带,就分类放在工作室,使用方便且可以节省资源。
考查办法常规展览化
画画零基础教学范文4
关键词:设计作品属于造型艺术;素描的认识;结构素描;空间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16-02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所招收的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其中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业设计专业是没有美术基础的。而美术课程中的素描又是设计专业最为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因此设计专业学习素描就要求对其有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素描的认识
1.素描的概念:由木炭、铅笔、钢笔等,以线条来画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称作素描。单色水彩和单色油画也可以算作素描;中国传统的白描和水墨画也可以称之为素描。
2.素描几乎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所有艺术类专业都需要的能力。素描对于雕塑专业重视形体气势、结构透视、力感、量感的表现,对于油画则注重明暗、光影、调子的研究,而设计类专业更侧重于结构比例、透视的正确、形体三维立体空间等。由此可知素描是艺术类专业研究造型的必需手段,只是注重的方向不同。刚进入建筑设计专业的同学很多不了解本专业,想不明白学习绘画的作用,设计类专业也属于造型艺术,而造型的研究手段就是素描。可以这样说:现在学习国画的造型基础都是素描。
素描一般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结构素描,第二部分是全因素素描。这种划分是基于纯艺术学生的学习,可理解为结构素描是全因素素描的基础,而全因素素描又是油画、水粉、水彩等的基础。主要目的是研究调子的微妙变化,这一点对我们设计类专业不适用,为了更明确学习目的可改变一下描述方式,第一部分严谨的结构素描,第二部分为色彩打基础的素描。这样就可突出设计专业素描学习的重点在第一部分是结构素描。
二、设计专业素描学习的重点
从以上我们可以明确地认识到,设计是造型艺术,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本手段。设计专业学习素描的重点是结构。结构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或也可适当参插一些明暗关系,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它除了画出看得见的外观物象,还画出了看不见的内在连贯的结构以及看不见的外部轮廓。我们知道,绘画素描是培养造型能力,训练正确的观察能力和在平面上描绘立体形象的能力,用艺术语言再现物体的形象为目的。而结构素描除了培养造型能力外,最终目的在于训练设计者用立体的思维去看待和理解设计对象。如画一个产品时,首先要对该产品进行全方位观察,甚至把它拆开来研究,这样就会对该产品有一个立体的空间概念。只有对所有的面进行观察,才能理解其结构,从而能够达到离开具体物象,从各种设想角度去描绘和把握对象或者进行重新的设计组合。这就是结构素描的训练目的。这种学习过程与结构特征有关,强调本质结构特征,更能表达其设计辅助功能。就结构素描训练的本质来说,仍然是为了提高美术造型能力,达到不仅能熟练地写生,而且能把设计师创造思维过程中形成的形象用结构素描方式表达出来。结构素描在我们的美术基础课中需要的就是对石膏、静物等的一些结构分析,从而掌握立体结构分析的方法。具体学习方面如下:
1.构图:构图一般要求是天窄地宽,左右留边。也就是把物体放在合适的位置,而且也要感觉大小合适。素描一般都用四开大小的素描纸,竖构图和横构图取决于主体物的高和宽,高大于宽的时候就竖构图。
2.比例:构图的高宽确定后,在里面划分各物体的比例,首先从体块最大或者是你感觉最容易判断的物体开始,确定它的高宽,之后以此为参考物去找其他的物体的高宽比例,在测量的时候,初学者眼力的判断是不够的,可以用铅笔具体测量,这些方法几乎每位老师都会讲到。比如一个物体看不到底面的宽度时可以把铅笔放在其看不到的轮廓线的延长处成为可以看到的空间,这样再测量底面前后的距离,如果把地面的宽高都确定好了,那我们画的物体就会在一个平面上,否则就会有斜面的感觉。如果画的是两个物体,地面的透视宽高确定得不准确,两个物体就会形成在两个空间平面上的感觉,这样就违背了真实的空间,形成一种错位;违背下面讲到的透视规律。
3.透视:我们的素描所使用的观察方法就是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这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因为这种焦点透视的观察方法对我们的素描和将来的设计都非常重要,是必须掌握的。难点是因为焦点透视不是完全符合我们视觉上的效果。我们涉及到的基本的透视是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二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竖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在这平行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平行透视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平行而向主点消失。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景物的纵深因为与视中线不平行而向主点两侧的余点消失。关于透视画正方体常见的一个错误是两个可视的底边于视平线所成角度的确定,这个问题是从第一节课就强调的,但到素描课结束还会有不同水平的同学画错。
4.空间:透视正确,空间从透视方面就不存在问题了。当然对于初学者在空间的检查方面还是要从透视的正确开始,但对于空间的体现还有很多手法上的要求,也就是全因素素描中提到的,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等。结构素描就是在利用透视的基础上体现一种三维立体空间的效果,养成空间想象的概念。这所需要的就是线条的表现能力的掌握,一般要求就是可见的轮廓线实,不可见的轮廓线虚,而且先还要有一种挺、实的感觉,这样有利于空间感的表现。其次还有对于主线和次线的处理,主要也是线的虚实上的把握。偶尔为了增加表现性也会主管突出一些部位的线,这就是更高级的效果了。对于线的质量的认识也是一个很大的方面,而且还要从中西画画中去寻找,提高对线的认识,掌握更多线的表现力。这一点对线的认识和具体线的要求在以后的文章里会具体介绍。
5.效果:设计既是造型艺术就一定有美感在里面,如果我们画的效果图没有美感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的展现。我们素描结构的效果,就是对上面几点的综合,再加上每个人的处理特点。当视觉上特殊角度的效果产生时也要准确表现焦点透视。空间要立体,立体的展现就是要利用好透视,把握好线条的处理。最终达到完美的效果。
三、结语
对素描学习的认识不能停留在中学时对学习绘画专业学生的偏见上,长期以来都认为是学习不好才去学习绘画专业,目的是走一条上学的捷径,因此,很多学生以文化课高分进来,却要学习那些在中学时成绩不好的人才学的绘画,从而感到非常没劲,这会影响我们设计课的学习心态,包括我们这些基础绘画课的学习。希望通过我上面的介绍,可以从学习素描具体要求的过程中,从新认识绘画,体会它的妙处,带着兴趣带着欣喜投入到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