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燃气行业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燃气行业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管道工程 安全管控 探究
中图分类号:P61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366-01
应当看到,燃气具有高效、环保、低碳等特点,可以节约能源,减轻城市污染,方便人们生活,促进工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综合效益显著,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由此,燃气成为城市能源供应的优先选择。不少城市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把城市燃气管网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这就要求燃气企业在燃气工程施工中要严把质量关,加强人员的管理,秉承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理念,提高监理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保障安全生产、稳定供气。
一、管道施工常见事故因素
1.承建方技术水准低,施工质量差
燃气管道工程庞大而复杂,一些单项工程数量多投资小,利润空间小,很难吸引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只能让挂靠相应的单位资质,施工队伍人数少素质低,机械设备配备落后的缺乏实力的施工单位夺标,从而影响燃气管道工程建设的质量;需要架空敷设的燃气管道因为技术难度较大,所以质量往往存在瑕疵;由燃气企业供应主材的工程施工单位只是负责清工;燃气立管在户外安装,由于施工设备简陋,没有足够的劳动防护措施,很容易发生事故;有些燃气管道工程需要在带气.带压条件下施工,如果方案不周密,缺乏有效的检测.监护手段,一旦发生燃气泄露往往发生事故。
2.管理不到位,因小失大
常见一些燃气事故调查报告,事故之所以发生大多因为管理不善而造成,或临时用电管理不善,不安装漏电保护器,电缆电线粘结胶布不用绝缘胶布,钢卷尺搭接到破损的电缆上发生触电事故;或隔离带、防护栏、警示灯等缺失,发生行人跌落事故。醉酒驾驶单车通过未修复完好的燃气管沟造成严重损失。这些都是损害燃气企业的常见表现。
3.工程摊大点多,管控难度大
这在大中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施工地点常常分布范围广,加之燃气经营企业的工程管理人员有限,在工程项目集中的时候,难以监管到位,给工程管理带来很多的困难。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管道沟槽开挖几十天不能回填、防护不当就容易导致造成塌方、行人跌落。同时由于土方施工队伍安全意识不强没有施工经验,强行承接,又不接受燃气经营单位的管理,在超深挖掘时不加支撑,塌方操作给施工人员带来严重的人身伤害。
4.非人为因素增多
燃气管道的施工受诸多因素影响,诸如房屋拆迁.、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手续办理.、临时占地补偿以及地方势力干扰、材料运输过程中的交通事故等,都往往使工程拖延迟迟。加之燃气管道工程分散,工程量也不是很大,受材料供应、存放等因素影响,运输材料量不大,施工单位图省事省钱,往往超载运输,致使管材跌落发生交通事故。而爆破施工、管道下沟吊装作业、钢管焊接无损检测等施都易发生安全事故。诸如此类,不可控因素占有很大比例。
二、管道敷设安全管控的有效途径
1.招标透明公开,明晰责权利
燃气公司要认真验证施工单位资质,选择有实力、安全管理软件和硬件方面都有较好保障的大企业合作, 抓好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燃气企业要把安全管理水平作为考核施工单位的重要内容。签订施工合同时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对方的安全管理责任,严格检查并协助施工单位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一线人员的安全意识。
2.未雨绸缪,制定应急预案
严格审查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细化安全技术标准,针对特定的工程项制定应急预案。核实施工工作许可证,核查燃气检测设备和消防设备安装数量,尤其是沟槽的沟壁是否放坡或加支撑物、围栏、警示带、警示灯等装置完整程度;管道测试是否划定了足够的安全区域以及足够的人员巡视、是否具备高空作业的实力。燃气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要对这些特殊部位特殊时段加强巡查和监护。
3.制定安检制度,常抓不懈
燃气公司对工程现场要进行定期检查,随时抽查,多方位多角度排查隐患。燃气企业管理人员要把工程现场的安全检查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重点抓好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整改并适时跟进,尽力采用安全检查表的形式,避免发生漏项情况。
4.建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体系的建构是燃气企业对工程质量有效管控的保证,它将质量管理方案落实到每一个工序每一个环节。施工管理组织网络从公司管理者到员工,从上到下责任到人,明确职责分工。通过各级质管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质量进行检验评定和认证,从而达到监控整个工程质量的目的。施工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作,关键在各级质检人员的素质和工作的责任心。质量监督机构通过核查现场施工、监理人员的岗位资格,抽查在建工程的过程质量,检查施工现场质量检验评定资料等方式,评判施工资料的真实性,以此督促施工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运作。
5.把好验收质量关
燃气企业要对企业质量验收人员及时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通过标准、规范的宣传落实,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对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相关指标方法、验收标准,还没有行业标准规定的,应由设计部门与生产厂家联系,确定相关的指标方法验收标准,在施工前技术交底时向施工单位交待清楚,以免影响施工进度或产生不必要的争议。
燃气管道工程管道建设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样才能把好质量验收关,才能做到位企业为人民负责。
燃气企业唯有扎扎实实抓好管道敷设的安全,才能为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工作中,燃气企业要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工作扎实有效,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城市燃气行业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房价调控发展超量累进税率
一、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大程度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变化上。作为人类基本需要之一的“住”的论题,一直都是民众、政府、新闻媒体、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安得广厦千万间,使十几亿国人安居乐业,各路英雄豪杰都从未停止对此的探究。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认为目前房价过高,对调控效果不乐观。报告显示,对当前房价水平, 74.4%的居民认为“过高,难以接受”,是仅低于上年末(75.5%)的第二高值。
衡量房价水平的高低,一个常用的指标是房价收入比,即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世界银行制定的房价收入比标准是5∶1,联合国的标准是3∶1。按照国际惯例,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为[3,6]。从近两年数据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和东部大城市,房价收入比明显偏高,均在10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远高于10。排名前五位的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厦门2010年房价收入比分别达到17.44、15.62、15.45、14.65、12.75。该数值远远超出警戒线,泡沫现象严重。
针对房价持续较快增长问题,笔者也进行了如下思考。
二、遏制房价方法的建议
(一)发展落后地区,缓解一线城市膨胀压力
引发一线城市房价畸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各地区发展过于集中,各地发展水平严重失衡,进而导致的大量人口涌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而在这些城市,住房供应量是有限的,急剧增加的需求量必然引起房价飞涨。
■
通过上面两组数据的对比作为缩影,我们可以窥见中国目前发展的大体状况。一线城市与落后地区的差距达到了一个触目惊心,难以置信的程度。诚然,先富带后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倾举国之力使先富地区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之际,我们应该开始关注那些先天不良,后天又营养不足的弱势地区,为这些地区提供有利于其发展的资源。
德国房价稳定,实现十年未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分布合理、地区发展比较均衡。当年东西德分裂之后西德建都波恩,目的就在于拉动相对落后的波恩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雪中送炭的发展模式和我国热衷锦上添花的思路截然不同。贯彻均衡理念的经济发展实例比比皆是。例如奥迪公司的总部就设在英戈尔施塔特这样的小城市。这种模式对于遏制不堪重负的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值得引以为鉴。
如今政府出台限购措施试图遏制住房价,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住房需求量,但是此举不乏歧视色彩,无形中划分了二等公民。而且一味地堵塞需求量并不是治本之举。仔细分析大量人口选择背井离乡到一座奋斗终身都未必能安一处家的城市这种现象,不难发现归根结底就在于自己的家乡与那些大城市相比无论基础设施、工作机会还是文化水平都大相径庭。目前很多中西部农村地区还基本处于工业革命之前的状况,完全没有通水、电、气、网或是只覆盖了少数家庭。交通也不便捷。没有通路,或即便是通了路,公共交通系统还处于零发展状况。面对生活不方便、出行不便捷、信息闭塞、文化水平低的家乡,落后地区的公民当然希望能在一线城市获得更高品质生活。
对落后地区的扶持政策的建议:
(1)政府提供补助建设现代给水排水系统、电力系统、燃气管网系统、光缆网络等,覆盖到家家户户,让所有人都能够便捷地使用水、电、气、网等。
(2)加大对落后地区进行税收减免的力度。例如,对落后地区的企业,允许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10%扣除;对落后地区的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减征20%。
(3)一方面要在落后地区内部构建合理的交通网络,对公共交通系统实施补助,使人们的出行成本降低。另一方面,要改变落后地区闭塞的现状,使其在陆空都能更好地与其他地区交换物资、进行交流和人口流动。
(4)从城市发展起步阶段就形成自己的特色,灌输高绿化率理念,不同于一线城市的高楼林立,侧重于发展低密度住宅,进而达到吸引人口流入的目标,助推中国的“西进运动”。
倘若政府加大对这些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完善其基础设施,再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届时人们将乐意在西部寻求商机,进而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中国自西向东的单向人流便会变为双向,适宜居住、充满生机的新城便能缓解一线城市的超载现象。这样,我国才能地尽其用,幅员辽阔才能实至名归,房产的供给量才能获得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房产税实行超量累进税率
由于公租房和廉租房的供应量有限,并不能满足所有租房需求,所以必须有商业性质的出租房存在来封堵未能被公租房、廉租房满足的需求缺口。
如果对所有第二套及以上房都按相同的税率征收房产税,那么势必会引起房租整体上涨,最后税收负担还是转嫁到承租人上了。
超量累进税率是指把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房产按数量的多少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但每一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款。也就是对第一套房不征收房产税。从租计征下,假定第二套的税率设定为2%,第三套的税率6%,第四套10%,第五套14%,第六套18%,第七套以上22%.从价计征下,假定第二套0.6%,第三套1.2%,第四套1.8%,第五套以上2.4%.
倘若实行超量累进税率,对于类似的两套房A和B,分别是第二套房和第三套房,则第三套房的出租成本会高于第二套房,在租金的市场价格一定的情况下,B房的利润就会低于A房,依次类推,对于大量囤房者来说就无利可图了。
实行超量累进税率,不仅可以满足租房需求,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炒房现象,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使房产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形成置业基本作为自住,不能博资产升值的局面,这样便可以遏制一部分房产需求量――投机需求。
限购令等行政强制干预措施确实有点过狠,推行超量累进房产税作为一种宏观调控的手段对于遏制房价力度适中,不失为一剂良方,政府在此起着导向作用,剩余的工作就交由市场了。
(三)逐步改变地方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局面
借助发展房地产行业,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不仅得到大幅增加,地方经济增长速度也获益良多。为了继续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地方政府需要房地产行业这驾拉动经济发展的马车,因此,地方政府不愿意看到房地产市场“活力不足”。
但是,地方政府应认识到,卖地谋生最多可以作为维持眼下生计的权宜之策,做大做强地方实体经济才能使经济增长源远流长。
首先,考核地方政府政绩应该有一套剔除房地产因素的指标体系,使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一个健康合理的水平。
其次,对政府收取的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与土地出让金实行制度化、透明化管理。政府在每年的预算中明确税收或土地出让金分别用于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或维护,基础设施建设或维护,环境保护等等方面的比例。另外需要预留一部分作为活动款项用于支付各项目不足的部分。对于各笔专款多余的部分,还是留在该账户内以后使用。每一季度末,政府对该期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报告。这样可以减少政府从房地产渔利的空间,增加政府的社会责任感。
政府的自觉性提高了,能积极主动贯彻各种调控措施,才能使房价调控落到实处,不会止步于纸上谈兵。
城市燃气行业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实体企业
中图分类号:F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09-05
目前,经济的虚拟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本轮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经济过度虚拟化的结果。而欧洲去“福利化”的实质就是重新振兴实体产业,防止经济过度虚拟化。美国和日本也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虚拟化问题,为此,美国甚至引导本国海外实体企业重新回归国内。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我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尚未明显好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此消彼长形成了鲜明对比,虚拟经济膨胀迹象较为突出,因此,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已经成为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进入2012年以后,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42项“新36条”的实施细则,铁路、市政、能源、电信、金融、卫生、教育、出版等领域加快向民间资本开放。特别是2012年9月,我国公布了《金融规划》,明确提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出现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问题。但尽管如此,我国虚拟经济膨胀、实体经济萎缩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我国虚拟经济膨胀的表现
2012年,我国经济整体增速下滑。由于受到资金流动偏紧、内需乏力等因素的影响,实体经济步入下行通道。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中的先行指数、一致指数、滞后指数、预警指数等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分别从2011年9月份的100.6、102.5、102.6、101.3下降到2012年7月份的99.6、96.4、98、90.7。经济虚拟化在各经济周期内有着不同的特点与表现,当前我国虚拟经济膨胀迹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间融资行为过度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幅度增大。首先,广义货币超额发行为虚拟资产的膨胀提供了必然性。广义货币(M2)供给量由2000年的7858亿元猛增到2011年的851590.9亿元,远超过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其次,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股票市场长期萎靡不振。股票指数下降除了股市本身的原因外,还表明资金在撤离,这源自上市企业业绩普遍不佳,投资者对股市前景并不看好。上证指数由2007年10月份的6124.04点跌落到2008年10月份的1664.93点,随后虽有一定程度的反复,但到2012年12月份又降到2000点以下,目前,虽然上证指数在2400点附近徘徊。但整体上看股市上行的基础很不牢固,从实体经济发展形势上无法找到未来股指上扬的迹象。再次,期货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投机行为明显。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健全,导致期货市场投机成分很大,资金规模不断膨胀。期货市场交易额由2000年的1.6万亿元迅速发展到2011年的近13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18%上升到292%。期货市场的异常发展说明人们更热衷于投机而不是投资或从事实业,其背后隐含的是人们对短期收益或风险收益的偏好,而对收益稳健的实体经济并没有足够的信心。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我国M2和期货交易量的增长幅度有所波动,但总体来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幅度较大,经济虚拟化问题明显。
2.商业银行利润陡增。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收益逐年递增,制造业与银行业之间的效益“鸿沟”继续扩大,即使在2012年经济增速下滑时也不例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不断挤占产业经济的利润空间。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总额为10412亿元,与上年的7637亿元相比增长了36%,与实体企业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12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显示,2007~2010年,我国500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占比在40%以上,但利润总额占比仅为30%;最大的5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总额占比为6%左右,但利润总额约占27%。2012年500强企业中最大的5家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占比为5.7%,但利润总额占到32.2%;而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虽占42.7%,但利润总额仅占25%。由于实体部门与商业银行存在悬殊的利润差距,社会资金必然会从实体部门流向金融业,从而带来经济过度虚拟化的隐患。
3.民间借贷盛行。近年来,我国民间借贷非常盛行。由于我国融资市场尚不完善,企业庞大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从而给民间借贷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甚至使许多实业家放弃企业经营而转向高利贷市场,促使大量民间资本脱离经济实体。尤其大批小微企业涌入民间借贷市场,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虚拟化的程度,并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构成威胁。此外,一些国有企业也参与其中。他们从银行获取低成本贷款后,再将资金转入民间借贷市场,从而赚取高额利差,或者以委托贷款方式进入民间借贷市场。目前,国有企业资金介入已成为我国民间借贷资金规模迅速增长的重要诱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民间借贷市场资金存量已超过2.4万亿元。中金公司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民间借贷规模已达3.8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8%。虽然近期民间融资在政府的干预和货币当局的监管下有所收敛,但市场反弹的基础并未解决。总体来看,由于民间借贷规模大、涉及面广,社会对民间融资的偏好程度已远超预期。
(二)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大量资金流向虚拟经济
2011年下半年,为治理通胀预期,政府采取了严厉的调控政策。实体企业首当其冲,不论是制造业还是商业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惨淡景象。由于经营困难,很多企业家经营意愿不断下降,不再专注主营业务,而是投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东莞、厦门、泉州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城市也普遍存在制造业脱离生产而出租厂房的现象。可见,实体经济萎缩迹象明显。
1.实体经济经营状况没有明显好转。企业景气指数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的稳定程度。如果企业景气指数稳中有升,则表明实体经济有着牢固的发展基础;如果指数大幅波动或持续下滑,则说明实体经济缺乏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企业景气指数由2007年四季度的72.8下降到2009年一季度的55.1,随后虽然短暂上升到2010年三季度的70.3,可随即又大幅下降到2012年四季度的61.8。这表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并不理想,缺乏稳定的发展基础,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国民经济预警指标信号中的工业生产指数由2012年1~2月份的稳定状态转变为偏冷状态,企业利润也从2011年末的稳定状态转变为2012年的偏冷状态,并且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从行业盈亏情况来看,我国实体企业经营状况未见起色。以制造业为例,2011年1~11月份,制造业中除了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燃气、水生产和供应等少数行业的亏损同比增长率在个位数或小于个位数字外,多数制造业企业亏损同比大幅上扬,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达126.1%,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达104.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达49.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达47.4%,有色金属矿业采选业达40.4%,纺织业达39.5%,通用设备制造业达41.7%,专用设备制造业达37.6%。2012年,我国实体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前三季度继续恶化,虽然四季度有所恢复,但尚未出现明显的回暖势头。从企业盈利能力来看,国有企业近4年来呈现成本费用率上升而盈利率下降的局面。2009年,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6.3%,净资产利润率为8.2%,同比下降0.4%;2010年,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总额近29万亿元,同比增长30.1%,净资产利润率回升为10.2%,同比仅增长1.7%;2011年1~11月,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净资产收益率降为6.7%,同比下降0.2%;2012年1~2月,国有企业成本费用总额已达7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1%,同比下降0.3%。同时,中小企业的盈利状况更不乐观。过去十年间,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东部沿海外向型中小企业,在各种因素叠加影响下利润率持续走低。特别是2011年货币紧缩时期,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和融资困难更加严峻,产业链中并无议价能力的中小企业相互之间债务拖欠现象严重,经营成本的上升进一步侵蚀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
2.企业家发展实业信心不足。企业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其决策行为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方向。因此,企业家对经济形势是否有信心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活力。然而,2010年以来,我国企业家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一直未有明显好转。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数据显示,企业家信心指数在2009年二季度回升后,仍然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最高点也未能达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数值。整体看,企业家信心指数由2007年一季度的85.9下降到2012年四季度的60.4,下降幅度超过25%。
3.实体经济不景气促进实体企业管理层寻求非主营业务的获利途径。由于主营业务利润下降,很多实体企业管理层转而依靠其他经营方式来扩大利润空间,比较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上市公司大规模购买理财产品。2012年全年,公告显示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百家,合计规模达数百亿元。实体企业这种“不务正业”行为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回报率下降。为了保证企业正常收益,企业管理层只能做出投资调整策略,将用于实体主营业务的资金转向其他非主营业务领域,以寻求更多的获利机会。
4.房地产市场呈现虚拟化特征,吸引大量实体经济资金注入。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存在超额利润,就会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而价格波动性强是虚拟资产的重要特征。在虚拟经济体系中,房产投资市场是除证券市场外最易波动的领域。房地产不仅是消费品,而且具有投资品的属性。1998~2007年,我国商品住宅投资额持续增长,年均增幅超过25%,远超国民经济年增长率。同时,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率,加之近些年实体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利润率整体下滑,导致实体企业纷纷加入商品住宅开发行列,甚至国内很多大中型企业也都转战房地产市场,从而使大量资金脱离实体经济。1994~2011年,各类房地产企业由24372家增长到88419家。国内主要城市的房价近年来快速上涨,远远超过居民家庭的正常购买能力,已表现出明显的虚拟性。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强了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但房地产市场并未因此而迅速恢复理性,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虚拟化膨胀并未得到解决。
二、我国虚拟经济日益膨胀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财政投入重短期绩效,轻长期发展
各级政府更倾向于将大量资金投入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容易彰显政绩的项目上,特别是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保证经济稳定,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这些资金的使用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问题。根据2011年6月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显示,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获得的资金主要投向了市政建设,很少用来支持地方新兴产业或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而且由于投资效率不高,导致很多建设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除了创造出短期的GDP数字外,并没有对地方经济起到长期的引导作用。此外,由于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土地财政等有限渠道,结果反而使地方政府遭遇偿债难题,更弱化了财政对经济的引导和促进功能。
(二)居民消费不足严重制约了实体企业的投资热情
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1994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45.3%,2002年后我国消费率持续下降,到2011年已经降至34.8%,远低于发达国家。过低的居民消费率对实体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造成较大压力,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进一步抑制了实体企业的投资热情。虽然国家提出收入倍增计划,试图缩小国内的贫富差距,扩大消费在国民经济构成中的比重,实现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但由于房地产价格高等因素的影响,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大幅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结构目标的实现仍有困难。
(三)成本上升推动实体企业资本转向虚拟经济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超过30%,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正逐渐消失。同时,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全球经济前景黯淡。这导致从2010年开始,我国对亚洲、欧洲和北美等主要市场的出口增长明显放缓。再加上国内需求不振的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利润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推动实体经济的资本转向更容易获利的虚拟经济领域。具体来看,推动实体企业资本转向虚拟经济的成本因素主要有:一是融资成本较高。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融资的难易程度决定着企业的运行成本和发展前景。合理可行的融资结构是企业顺利周转的前提,但现实是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与其社会贡献严重不匹配。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贡献了60%的GDP、50%的税收、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60%的进出口总额以及80%以上的新产品。但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在东亚国家(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中,中国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最为突出。2011年,由于银行信贷收紧,正规融资渠道不畅,导致很多中小企业陷入融资经营困境。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中小企业仍处于融资弱势地位,其对社会的贡献与所能获取的信用资金并不成比例。二是营运成本日益提升。根据安永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商品生产成本显著提升,而导致实体企业营运成本迅速增加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涨。一方面,房价的快速上涨推动了土地价格及租金的上涨;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房价上涨倒逼工资上涨,使企业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成本上升在商品价格方面就表现为,2011年以来我国大宗商品平均价格上升了51%、能源类商品价格上涨77%。另外,实体企业面临的银行信贷利差较高,特别是2011年信贷收紧的情况下,企业借贷利率大幅上升。商业银行往往在综合考虑风险成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等的基础上,确定利率浮动幅度。而在国际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国内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出于谨慎的考虑,会不断提升企业贷款利率,导致实体企业承担较高的资金成本。三是税收负担过于沉重。企业一直是我国税收缴纳的主体。多年来,我国企业税负一直呈上升趋势,企业税负占GDP的比重由1994年的11%增加到2000年的13%,到2012年已经达到19.3%。由于长期以来税收负担居高不下,企业极易产生逃税避税行为,并大幅降低其投资意愿。现在,我国企业纳税总额已追平总利润之和,税收增速远超利润和营业收入增速。
三、结论与对策
实体经济是一国或地区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脱离实体经济而盲目发展虚拟经济,只能获得短暂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应当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关注并努力防止我国经济的过度虚拟化发展。
(一)对虚拟经济应有正确的认识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本质上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虚拟经济等于经济中的软件,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虚拟经济从实体经济中产生,依附于实体经济,因此,要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处于合理的比例范围。当虚拟经济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加强管理来提高实体经济的劳动生产率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另一方面,合理发展虚拟经济,防止经济的过度虚拟化。尤其应保证房地产业的协调发超过一定比重时,政府应采取各种政策手段加以调控。否则,虽然经济虚拟化能够带来暂时的“经济繁荣”,但是这种“繁荣”只是一种假象,从长期来看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危害。美国的次贷危机便是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结果,而现在美国试图引导制造业回流,就是希望通过实体经济来稳定国内经济。因此,我们应当保持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在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上,适度发展虚拟经济,并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
(二)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挤掉实体经济中的“水分”。应依靠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过剩产能、去库存化,培植现代展,防止地方经济过分倚重房地产业,进而导致经济的虚拟化发展。同时,在经济过度虚拟化的治理中,要注意治理政策对实体产业可能带来的不利冲击。
(三)以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抑制实体经济资本转向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虚拟经济的繁荣,也会抑制实体经济资本转向虚拟经济。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应当通过改革财政税收体系,为实体产业发展减负助力。目前,对于减轻企业税负社会各界已经达成共识,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如何把结构性减税落到实处,继续拓宽降费减税范围,从实质上拓宽实体产业的发展空间。应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带动经济增长和吸收就业的作用。在减轻实体企业税负的同时,加大对实体企业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为实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科学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
金融市场不仅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也可能成为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推手。因此,应当科学引导金融市场尤其是社会资金的流向,建立合理的社会投资体系。如,为民营企业的多元化融资创造条件。我国民营企业资金需求巨大,但正规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很少对民营企业展开借贷服务。因此,应通过规范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引导部分社会资金投入民营企业,在实现社会资金合理获利的同时,避免资金为寻利而过度投机。
(五)加大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力度
各级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以及人民银行,应当从宏观审慎的角度,强化对虚拟经济的监管,防止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通过大部制改革,弥补监管漏洞,加强对社会资金尤其是国外游资流向的整体监控。建立虚拟经济预警机制,根据地区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研究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监管区间,在虚拟经济出现不同程度的过热状态时,促发相应的预警反馈,并实施必要的调整政策,将虚拟经济整体上置于可控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家协会.2012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城市燃气行业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促进引导跨国公司在华投资
一、积极促进和引导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必要性
1.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角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同期全球GDP增速,2007年公布的《财富》世界500强,实现2006年总营收接近21万亿美元(20.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4%,相当于同期世界GDP的一半;净利润为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5.9%,远远大于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几乎是10年前的5倍。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上最大的银行、工业集团、商业集团。他们不仅是世界资金的最大源头,也是世界新技术开发的主要来源,是控制国际资本运营的龙头,80%的贸易额由跨国公司进行,跨国公司是推动市场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它具备强大的市场占有能力和获利能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角。
2.跨国公司是世界先进技术的开发者和生产者
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为了在竞争中确保不败,都利用自身的资本雄厚、设备齐全以及技术人才等优势,大力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无数的发明与革新都在国际级跨国公司中产生。例如,杜邦公司在60年代初期几乎垄断了全世界有关化纤专利的80%;埃克森研究与工程公司60多年来,先后共取得1万多项专利。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各国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庞大的资本规模、先进的科学技术,全球化的经营战略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已经将其触角伸展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代表本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宰者。
3.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
虽然当代世界贸易的重要特点是贸易保护主义、地区集团化,特别是发达国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用各种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限制和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对其出口。但是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则有利于消除贸易壁垒,打破关税、非关税壁垒,并通过跨国公司内部的交换,带动有关联的原材料、零部件、中间产品出口,进而扩大出口量,改变不利的出口条件,开拓国际市场。
4.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影响全球商业文化
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对现代生活伦理、商业模式、工作节奏、教育和科技和法制建设都有直接的影响。虽有企业腐败和造假账的现象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跨国公司的决策民主和管理科学等等都是市场经济400年企业文化精髓,不断地影响着全球商业文化。
5.跨国公司的购并能力越来越强
跨国公司在产业、金融、贸易、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垄断能力越来越强,全球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主要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跨国公司的购并力有时超过了经济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各国财政、选举、改革、研发、情报和武器的进步。近几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中国今后的经济成长具有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既为中国这块投资热土增添了无限商机,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总之,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考验的今天,中国要积极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积极促进和引导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目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目前,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已有约400家在华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它所生产的增加值或者GDP,已经占到中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1997年之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高速发展,由合作经营(1979年一1984年间)演进到合资企业(1985年~1989年间),1990年后独资企业发展最为快速,在1984年独资比重仅2%,但随后投资比重增至20%以上(1990年~1997年),从1998年开始,进入稳步发展和调整阶段,其在华投资的趋势超逾50%。
1.近三十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发展趋势
(1)跨国公司越来越看好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入世后,法律环境、投资回报率、中国政局及对外关系都进一步改善稳定。中国服务市场、资本市场、西部大市场、农业市场、教育市场等新型市场的扩大开放都让跨国公司越来越看好中国市场。
(2)跨国公司将大量并购中国企业。随着国内生产能力的过剩和投资环境的改善,跨国并购将是中国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2001年我国以跨国并购形式吸引的外资不足引资总额的5%,但2002年,中国启动了资本市场,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新法规,外国并购资本大量进入,占FDI的15%。
(3)跨国公司将进一步主导中国的出口。随着国内产业政策的调整和跨国公司的市场导向,跨国公司占中国出口总额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985年到2001年,中国的出口额由260亿美元上升到2662亿美元,其中跨国公司已占中国出口总额的48%。
(4)跨国公司加速投资扩张,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中国。2001年以来,跨国公司不断在中国追加投资,战略重点向中国转移,投资规模不断加大。美国《财富》杂志2002年初公布的调查显示,有92%的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设地区总部。大量投资性控股公司在华确立,表明跨国公司已转向全方位的系统化投资。投资公司可以统一协调其在华企业,使产品、服务、研发各环节得以协调,使产业辐射性控制功能明显增强。已有60余家跨国公司的高科技研究中心在中国设立。
(5)独资和控股企业增加产业垄断加强。入世以来,新合资浪潮以外资控股为多。独资企业总数在一年内超过了过去10年的总和。独资或合资控股不仅可使跨国公司保守其技术秘密,规避中外企业在制度、文化、经营理念等诸多方面差异导致的摩擦和矛盾,而且可使其在华投资更好地融入其全球战略。还可以通过对合资企业的增资扩股,乘中方企业追加资金不足而逼抢中方股份的手段,完成了对行业主导企业的控股合资,确立其产业内的垄断地位。无合资经验的跨国公司则通过兼并收购,实施股权控股。
(6)跨国公司扩大与非国有经济的合作。新开放的服务业和信息产业领域外商来华投资,越来越多地选择非国有企业作为伙伴。民营经济与国际资本结合的趋势在中国加快发展。
(7)跨国公司投资重点产业仍在制造业,重点区域仍在东部。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二产业的项目数量占全部外资项目的73%,2002年约占71%。近两年,外商在西部投资虽有所增加,但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在全国的比重中仍只有5%左右,重点区域仍在东部。
2.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所面临的挑战
尽管90%的在华外资公司有意在未来三年间扩展在中国的业务,但他们也意识到投资面临的风险。来自德勤与CFOAsia的最新国际调查报告显示,跨国公司认为,中国史无前例地承诺开放,其市场会带来许多挑战,要积极促进和引导跨国公司在华扩展业务还将面临来自法律环境、融资、重组和人力资本四方面挑战。
(1)挑战之一:法律环境。调查共访问了680家分布在亚洲、欧洲及北美的公司,受访者包括企业主要决策人及首席财务总监在内的高层财务人员。参加调查的公司认为,中国的法律环境是加入世贸后在经营业务上的主要障碍,而欺诈及侵权是最大的风险。然而,已进军与那些尚未进军中国市场的公司在其他关注的领域方面则有所不同。具有在华业务经验的公司关心政府履行世贸组织承诺的程度和步伐,而那些没有直接经验的公司则关心中国的政治稳定性。而在一些敏感行业,如银行业/金融业和电信产业,被调查公司对行业管制规定的关注尤其强烈。(2)挑战之二:融资。外资公司一直认为国内资金来源是一个主要障碍,但是加入世贸组织有望扩大融资范围。近半数公司会通过内部融资来扩充业务,其中包括引进外币资金或更多使用由利润产生的人民币资金。有近四分之一的公司计划只使用中国金融机构来为其业务提供资金。
(3)挑战之三:重组。调查显示,外资公司正在重新评估它们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经营模式,以便把握因中国开放市场所带来的商机,90%的公司计划通过以下的一种或多种方式来拓展业务:拓宽现有企业的业务范围(51%);增加在合营企业内的股权(32%)。一些公司受访表示,打算将其股份售予新进入中国的投资者,以便套现其投资股本的一部分或全部。
(4)挑战之四:人力资本。调查显示,外资公司明显感到,企业的本地化趋势会继续,三分之一的公司计划逐步减少目前由外方人员担任的高级职位。这在制造业、零售/批发业、银行/金融和电信行业尤其突出,而专业服务公司则倾向于聘用外方人才担任高级职位。急需人才的公司表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招聘具有国际经历、语言技能和内地工作经验的香港专业人士。
三、积极促进和引导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应采取的对策
1.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良好的体制环境
加入WTO以后,政府按照国际惯例制定合理的资产评估法,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明晰产权界定,为了阻止跨国公司独资或控股有可能形成行业垄断现象的发生,我国政府还制定《反垄断法》和《竞争法》,从而防范跨国公司垄断经营给我国正在成长中的企业和市场经济带来伤害。新修改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原来禁止外资投资的电信、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列为对外开放领域,增加了76条鼓励类项目,限制类则大幅减少近三分之二,同时在制定中的《国有股减持政策》、《收购兼并细则》等法规将对外资收购国内上市公司提供法律依据及操作程序。中国法律和外商投资政策法规等制度环境将不断完善,为跨国公司增加在中国的业务以及进行战略调整提供了非常好的体制环境。
2.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引导融资当地化
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开放的日益深入,开放资本市场成为支持内资企业“走出去”和吸引外商投资的必然选择。完善开放的资本市场可以方便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上市,或新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借助于资本市场的交易,直接收购中国上市公司,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引资效率递减的问题,而且可以使跨国公司在华业务融资当地化,使国内投资者能够分享跨国公司的投资收益。同时,开放的资本市场还可以方便内资企业融资,解决我国很多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
3.继续加强“全球战略全球责任”理念,促进跨国公司重组
由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2008年跨国公司中国发展报告认为,2002年以来,跨国公司纷纷调整中国在全球的战略地位,呈现在华投资的新趋势,即加大在华投资规模,加快产业重组,延伸在华产业链条,整合在华企业集团,变成统一品目标、统一战略、统一品牌和统一协调的企业集团公司。即中国成为这些由跨国公司演变的全球公司全球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这些全球公司把全球管理网络覆盖到中国,他们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整合在华各项业务,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在华业务的集团化管理,促进在华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4.不断提升跨国公司人力资本。
应从三个层面进行提升跨国公司人力资本
(1)提升经理人的职业化水平。跨国公司的管理者必须及时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和公司管理经验,他们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主动积累自己的商业管理经验,达到国际职业经理人的水准。
(2)提升经理人国际化领导力素质。外资企业中的中方和外方经理人一定要有多国文化思维理念和相应的行为举止。这需要外方和本土的经理人保持开放的心态、灵活的举止,和不断根据形势调整自我的能力。
(3)提升外资企业领导者对中国现状的了解。首先,外企管理者必须要培养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学会与中国方方面面的领导者、经理人、老百姓建立多层面的关系。其次,领导者一定要有决策力,提出既具备国际视野、又符合中国实际环境的政策。第三,外企经理在中国经营必须要有耐心。耐心的基础是彻底了解中国环境的特点,要有忍耐力,不能幻想事事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03月28日
[2]龚昶元陈奉炀罗奉琦:来源:《经济管理文摘》(2000年第22期)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经营成功关键因素之研究
城市燃气行业调查报告范文5
舟山地区,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长三角地区人口大量迁入的趋势中,连续几年人口移动出现赤字现象。这当中有人口自然负增长的原因,但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人口净迁出引起的: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或农民工在周边大城市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落户到了大城市;大批富裕家庭考虑子女今后的教育问题,先后落户大城市;却又很少有人愿意迁入这个海岛城市。因此,这样一种人口单向流动模式导致风景秀丽的舟山地区连续几年出现人口赤字现象,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一、舟山地区近年的人口移动状况
从下表可以看出,舟山地区自1995年以来,人口迁移呈现活跃态势。但是1995年,舟山地区是一个人口的净迁入市,净迁入人口为1611人;1996年以后,就逐渐成为人口的净迁出市,而且迁移活动愈演愈烈。到2003年,净迁出人口达5439人,占总人口的5.60‰,创下舟山地区历年净迁出人口之最。2004、2005年虽有一定回落,但是总体看来依旧是一个迁出人口城市。
1997年及之前,由于该地区的人口净迁出数较小,人口的自然增长数足以弥补人口迁出所造成的空缺。但是,1998年后,随着人口自然增长数的渐减,难以继续弥补人口净迁出数的大量增加所引起的地区人口空缺,就出现了人口赤字,而且赤字逐年增大。到2003年,人口赤字达到6338人。虽然2003年也是舟山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对较低的一年,但其自然减少人口在人口赤字中的比重也仅占了14.18%,而其他年份的人口自然减少数占人口赤字总量则更少,如2001年该比例仅为1.07%。在2004、2005年,人口赤字在绝对数量上稍有回落,但是通过计算,不难发现:2004年自然减少人口占人口赤字比重的10.31%,2005年则占10.48%,都未超出2003年的同比比重。由此可知,舟山地区出现人口赤字现象主要是由人口移动引起的,即人口的迁入远远少于人口的迁出数,造成人口净迁出数大量增加。
二、人口移动理论阐述
系统的人口转移“推―――拉”理论是唐纳德・博格于20世纪50年代末明确提出的。其主要观点为:从运动学的观点看,人口转移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种是促使人口转移的力量,即有利于人口转移的正面积极因素;另一种是阻碍人口转移的力量,即不利于人口转移的负面消极因素。在人口迁出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把原居民推出其常居住地,产生推力的因素大致有自然资源的枯竭,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业和就业不足,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必须指出,在人口迁出地存在“推”的人口转移因素的同时,也存在“拉”的若干因素,如家人团聚的快乐、熟悉的社区环境、在出生和成长期形成的社交网络等。只不过比较起来,迁出地推的力量比拉的力量大,占有主导地位。同样,在转入地,存在着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拉力把外地人口吸引过来。产生拉力的主要因素是: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充分的受教育机会、较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较舒适的气候环境等。与此同时,转入地也存在一些不利于人口转移的推的因素,如转移可能带来的家庭分离、陌生的生产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等。综合起来,转入地的拉力比推力更大。
三、舟山地区人口移动原因分析
舟山地区人口移动的原因是由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推力分析
1.区位劣势
基本资源要素匮乏:舟山市陆域资源极其稀缺,全市岛屿陆地面积仅1440.12平方千米(包括滩涂面积183.9平方千米);现有耕地1.84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187公顷。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83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数5倍,为世界人口稠密岛屿之一。加上,岛内淡水资源极度匮乏,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上海市的水资源年供给总量为25.82亿立方米,杭州、宁波两地分别为5.98、3.43亿立方米,而舟山地区的水资源年供给总量仅为0.38亿立方米,严重制约着舟山经济的发展。
交通设施基础薄弱,交通成本高。舟山是一个海岛型城市,四面临海,交通不便,以致地区工业基础不牢,基础设施配套性差,岛上居民发展机会相对不足,成长空间较狭窄,导致大批本地人才外流,却又吸引不了外地人才的流入。
舟山地区的交通较其他地区呈现以下特点:境内公路里程规模小,高速公路更是0,这些对于地方工业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束缚;水路交通所占比重较大(20.43%),远远高于邻近城市(均不到1%),但水路交通对于客运来说,在效率上远不及其他交通方式,因此在城市竞争力上也相对显得逊色;另外,由于地处海岛的关系,出入岛屿除了水路之外,目前的条件只能选择民航,经济高效的交通方式-铁路,在海岛更是先天不足,大宗运输还是得走水路。
2.各产业缺乏竞争力,主导产业发展不足
整个舟山三次产业比重几乎呈均衡分布。据2003年的数据显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重高达19.3%,经济发展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生活方式;工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仅为40.9%。岛内工业企业数量很少,且发展规模也很小;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在国民经济中的所占比重为39.8%。
同时,作为舟山的主导产业- 渔业,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其优势逐渐丧失,宁波渔业发展迅速,上海、杭州等主要渔业产地也相继追赶,舟山仅有的一项得天独厚的优势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3.受教育机会(高等教育机会)
人力资源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配置在社会资源配置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没有高校的发展,就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也就没有知识的创新,企业发展就会失去原动力,整个城市的经济也难以快速发展。
全舟山市仅有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浙江海洋学院。且该校起步较晚、开设专业较单一,难以吸引外地生源就读。同时,本地的学生大都选择到外地继续接受高等教育,且毕业后大都留在了受教育的大城市,回舟山就业的人数相对较少,使得
人力资源一度紧缺的舟山地区更是雪上加霜。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市总人口中,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指大专以上)人为33108人,占3.31%;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含中专)人为122266人,占12.21%;接受过初中教育的人为327673人,占32.72%;接受过小学教育的人为356413人,占35.59%。
(二)拉力分析
我们重点来剖析一下长三角的拉力因素对舟山人才移动的影响。
首先,上海的“极化”效应表现尤为突出。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全国的经济中心,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对周围资源要素的吸附作用相当明显。据上海派遣人才有限公司近日完成的“中国上海人才市场・长三角地区企业用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高校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的首选地仍然是上海,而非其他周边城市,这导致了资金、人才等大量优质要素资源流入上海。造成了舟山大批人口外迁。再者,周边城市的高速发展也对舟山的资源要素流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杭州、宁波、南京这些城市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及优越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接受了上海经济的“溢出效应”,发展较舟山地区迅速。因此,这些大城市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空间,更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更高的工作新酬。在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人口就开始从经济梯度低的地区向梯度高的地区转移,最终使大批的人口落户到周围城市,再次造成了舟山地区的人口赤字现象。
以上因素结合在一起,使我们了解了舟山地区人口赤字现象的基本原因。但是,这样一种现象会继续延续下去吗?据统计2005 这一年,舟山地区的GDP年增长率达到了15.0%,而省内的杭州、宁波、绍兴市则都在12.5%~13.5%之间。不仅如此,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前三季度长三角16 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对比显示,舟山地区GDP 以18.2%的增速,稳居长三角之首。这些数据,让我们看到了舟山经济快速发展的曙光。
四、发展舟山经济,减少人口赤字
要从根本上缓解人口赤字现象,发展地区经济是硬道理。舟山地区要抓住长三角和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这个契机,依托优势资源,扬长避短,实现地区经济高速增长。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周边地区的充分互动
海岛的地理环境,多年来,拉大了舟山与外界之间的距离。所以,舟山经济要发展,先要搞好岛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要架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首先,完善城市交通,着重规划建设贯通各城区的快速通道、城区主干道,规划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库、多式联运交通换乘和衔接系统。加快供排水管网、电网、燃气管网、通信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着重抓好管网布局和资源集约利用。逐步构筑起海、陆、空相互贯通衔接的交通网络,形成主要经济大岛公路网络比较完善、水路四通八达、民航覆盖全国、海运走向世界的格局。其次,要加快大陆连岛工程的建设,争取在2008年顺利竣工,使其成为海岛通向陆地的一条纽带,更好的与周边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
(二)依托海岛优势,推进经济结构转型
在看到海岛经济给舟山与外界的沟通带来不便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岛上人所享有的丰富海洋资源。舟山,要充分利用海岛资源,降低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积极发展工业、服务业。
首先,抓住国内外重化工产业向沿海地区转移集聚的战略机遇,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引进石化、船舶、大宗物资加工为重点的临港大工业项目,使临港工业做大做强。其次,进一步提升水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力。按照建设全国一流海水产品精深加工及贸易基地的目标,重点建设原料供应、生产加工、贸易流通三大体系,突出舟山水产品加工行业技术精、质量优的特色。同时,要培育若干具备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集团化企业,实现若干精深加工技术的突破和主要产品的更新换代,建立若干国家级水产品加工技术标准,打造若干省级以上水产品知名品牌。举办海水产品加工国际博览会,提升舟山地区知名度。
再者,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要结合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开发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同时要加大对海洋精细化工基地建设,结合海水淡化发展,积极开展海水化学元素综合利用。
最后,要大力开发海洋旅游资源。把海洋旅游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先导型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普陀山龙头作用,优化旅游发展格局,加快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还要考虑旅游产业的扩散,争取把舟山地区建设成集礼佛朝拜、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商务会展于一体的国际性亚热带群岛型海洋旅游基地。
(三)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
“人口赤字”现象导致的一个严重后果是舟山地区人才的短缺。本地人才大量流失,外地人才无法引进,以致生产缺乏后劲,发展跟不上周边城市的步伐,又导致新一轮的恶性循环。舟山地区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步伐,全面提高全体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培育本地化人才。
以浙江海洋学院为基础,通过兼并、联合,扩大规模,提高档次,着重发展特色学科,努力促使浙江海洋学院成为舟山培育人才的摇篮和汇聚各地人才的基地。完善教育体系,鼓励、支持成人教育发展和社会力量办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负责实用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使学生毕业后有业可就,能适应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