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综合管理部风险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综合管理部风险点范文1
加强综合柜员制风险综合监管。
一是实施源序性监管。加强对董事会、经营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操作风险履责监管,收紧原则导向监管赋予管理层过大的自由度,加大对管理层内控失效后的反向约束和规制导向监管,加大约束处罚力度,形成与绩效考核正向激励相匹配的制约机制,促进商业银行各层管理核心实现“意识到风险”和“控制住风险”的目标协调。
二是实施预防性监管。在现阶段风险定量评估手段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可由银行机构自我评估,银监部门属地横向对比评估,提出监管意见,促进综合柜员制风险防范的手段、工具和方法的创新,保障辖区内银行业综合柜员制运用和风险控制的有序推进。
三是实施矫正性监管。对风险的识别、预警和控制、风险矫正能力加强监管,细化评价指标,对管理条线的监督履责和监督条线的及时纠正能力进行监管评价,提高风险监管和内控评价的针对性。
建立适宜柜员制特点的业务流程组合体系。
一是功能区分,将临柜组合分为现金(高柜、高频风险)区和非现金(低柜、低频风险)区,将实施客户经理制作为应用综合柜员制的配套措施,将门市营业和业务营销在功能上进行制度化预设和区分。
二是分类动态管理,依托有关监管部门银行从业资格及其他资格考试认证体系,分临柜营业、市场营销、风险控制、经营管理四类资源,实现人、岗、酬对应管理,控制支行管理岗位职数,逐步实现支行机构全部营业化目标。
三是正向激励,针对柜员层面对客户群复杂、业务量大的特点,制定专门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应考虑科学的容错(客户投诉分析、业务差错分析等)设置;将授权柜员(营业经理)作为所在行的部门经理进行管理,提高待遇。
建立权责分明的条线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明确的综合柜员条线。将柜员、营业经理全部纳入二级分行直接管理,柜员、营业经理跨支行、网点统一调配,定期交叉轮动,促进柜员的条线化管理与柜员业务的条线化管理有机融合,形成清晰完整的综合柜员制管理条线。
二是建立明确的制度管理条线。对涉及风险管理的制度、实施细则、管理办法等制度资源,明确总行和两级分行的管理和维护责任,明确合规部门的制度管理责任,促进管理层与操作层在制度出台及修订前后的密切联系,实现制度防险的实用性和权威性的有机统一。
三是建立明晰的风险报告条线。在三级管理行设立风险内控副行长,设立支行网点营业经理(总会计、授权柜员)至风险副行长的垂直报告路径,在防险与展业关系上,形成既有效制衡,又促进基层网点专注于良性营销拓展。
建立高效的业务风险监控体系。
一是提高实时监督能力。以电子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以集中、批量、非现场为目标,进行授权管理和同步监督;以凭证、对账、交易筛查三集中,对前台交易实现隔夜不隔日的集中再监督和横向比对,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及时预警前台监督漏洞。
综合管理部风险点范文2
【关键词】企业营销预警管理风险
东莞是一个典型的依赖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城市,多数企业都是外向型企业,且多为“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目前在东莞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融资困难,政府一次性拿出10亿元帮助企业融资,实现政府救市。部分企业缺乏处理危机的预警管理措施,导致在危机面前束手无策,这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完善营销的预警管理。
1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1.1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的内涵
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就是创造一种良性机制,对危及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预告和分析,提前或及时地把握危机信息,找出导致失误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实现对不利的环境因素的预控和扭转,实现向良性状态的回归,从而完成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常常难以预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风险的成因进行分解,并对这些分解后的风险观测点评估,来间接推算出各种风险的大小,从而为企业及时地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了依据,达到预警的目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实际上是对企业营销职能的预警管理,它覆盖整个企业营销活动,企业只有准确及时地对即将出现的营销风险做出预警,防范危机于未然,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1.2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的特征
(1)全面性,企业营销风险预警是企业管理全过程的预警,不但包括企业投资的风险预警也包括企业管理的预警。(2)预控性,根据企业现有的资料和信息,分析企业营销涉及因素的变化趋势,预控其可能的结果。(3)矫正性,在预控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对企业营销管理波动或企业营销管理失误的纠错、制止、回避、预防等作用。
2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企业实施“营销风险预警体系”有助于增强其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以最小的代价,来规避营销风险,从而为其带来利润;为企业的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支持顾客价值。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模式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
2.1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的思路
风险预警从本质上说是对企业目前营销状况进行综合评判,然后从评判结果来分析企业营销状况,为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支持。它应该包括两个循环,一个是对所有观测点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评判,分析企业营销系统目前的运行处于何种状况。第二个是由综合评判结果来分析企业营销活动所存在的具体风险。然后企业决策层针对这些存在风险的种类进行改进。
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主要需要解决三个难题:(l)确定观测点。观测点设置的多,就会放大部分的风险,形成资源的浪费;观测点设置的少,可能对于某些风险反映迟钝,从而影响企业营销风险预测的准确性。(2)建立适合企业营销现状的营销风险预警模型。由于大多数企业管理的不规范,历史营销数据不健全,一般的综合评判模型已经不适合用来对企业进行营销风险预测,所以必须寻求智能性预测模型。(3)必须建立企业营销风险结构分析模型。预警的最终目的是分析企业营销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对企业的运行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及时改变营销方案来规避营销风险或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观测点的设置、营销风险综合评判模型、营销风险结构分析模型这三个方面的设计关系到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设计的成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2.2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的方法
(1)预警信息系统
信息是预警的主要依据和基础,因而灵敏的预警信息系统对于整个预警系统至关重要,是预警管理成败的关键。预警信息即为预测系统、预控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它是整个预警系统的基础。一个功能强大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需要有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高效的信息处理元来进行支撑。
(2)预警指标体系
预警指标体系是反映企业营销活动的一些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敏感性的监测点。它从多个视角和层次反映企业营销活动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为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提供预警信息,具有对企业营销活动的现状描述、结果评价和未来发展的预警导向功能,是企业营销预警系统活动的评价标准。它是预警系统开展识别、诊断、预警控制等活动的前提,其目的是为了使信息定量化、条理化和可操作化。不同类型的企业,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有所差异,但最重要的是选择敏感指标和主要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真正反映企业营销活动所面临风险的实际情况。
(3)预警准则
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的方法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如果设计过松,则会发生漏警,即对现实存在的危险要不不发出警报,要不发出的警报等级错误;如果预警准则设置过紧,则会导致误警即不该发出警报时却发出了警报,使企业虚惊一场。预警准则的设计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指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假设进行警报的指标为X,其安全区域为[0,X3],初等危险区域为[X1,X2],高等危险区域为[X2,+∞],当0≤X≤X1时,不发出警报;当X1≤X≤X2时,发出一级警报;当X2≤X≤X3时,发出二级警报;当X≥X3时,发出三级警报。
因素预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当风险因素X出现时,发出警报;当风险因素X不出现时,不发出警报。另一种是:若风险因素为随机变量,其发生的概率为X,当01时,不发出警报;当X1≤X2时,发出初等警报;当X≥X2时,发出高等警报。
综合预警是将指标预警和因素预警方法综合起来,把诸多因素和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所得出的一种综合报警模式。它运用有关数据处理方法,将多个指标或因素归纳为一个综合性指标,然后根据综合性指标的值所处的值域范围来决定发出何种警报。整个预警管理系统可保证下述过程的运行:与本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内外部信息、数据和资料通过企业营销信息网络进入预警信息系统;经过对营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推断后,再分别进入预测系统和预警指标体系中,预测系统运用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对未来企业营销活动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状况进行预测;预警指标体系经过运算估计出未来营销风险状况并将输出的结果与预警准则进行比较,以便决定是否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然后根据判别结果调用预控对策系统中提供的对策,最后显示预控对策信息。
3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危机的普遍存在性、隐蔽性和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现代企业要想在商场中有最高的胜算,就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加强企业的营销安全研究,强化企业的营销安全意识,建立企业自己的营销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实施企业营销安全预警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爱民.营销风险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俊.论营销风险管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6).
综合管理部风险点范文3
东莞是一个典型的依赖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城市,多数企业都是外向型企业,且多为“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目前在东莞部分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融资困难,政府一次性拿出10亿元帮助企业融资,实现政府救市。部分企业缺乏处理危机的预警管理措施,导致在危机面前束手无策,这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完善营销的预警管理。
1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1.1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的内涵
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就是创造一种良性机制,对危及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进行预告和分析,提前或及时地把握危机信息,找出导致失误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实现对不利的环境因素的预控和扭转,实现向良性状态的回归,从而完成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常常难以预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风险的成因进行分解,并对这些分解后的风险观测点评估,来间接推算出各种风险的大小,从而为企业及时地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了依据,达到预警的目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实际上是对企业营销职能的预警管理,它覆盖整个企业营销活动,企业只有准确及时地对即将出现的营销风险做出预警,防范危机于未然,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1.2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管理的特征
(1)全面性,企业营销风险预警是企业管理全过程的预警,不但包括企业投资的风险预警也包括企业管理的预警。(2)预控性,根据企业现有的资料和信息,分析企业营销涉及因素的变化趋势,预控其可能的结果。(3)矫正性,在预控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对企业营销管理波动或企业营销管理失误的纠错、制止、回避、预防等作用。
2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企业实施“营销风险预警体系”有助于增强其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以最小的代价,来规避营销风险,从而为其带来利润;为企业的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支持顾客价值。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模式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
2.1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的思路
风险预警从本质上说是对企业目前营销状况进行综合评判,然后从评判结果来分析企业营销状况,为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支持。它应该包括两个循环,一个是对所有观测点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评判,分析企业营销系统目前的运行处于何种状况。第二个是由综合评判结果来分析企业营销活动所存在的具体风险。然后企业决策层针对这些存在风险的种类进行改进。
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主要需要解决三个难题:(l)确定观测点。观测点设置的多,就会放大部分的风险,形成资源的浪费;观测点设置的少,可能对于某些风险反映迟钝,从而影响企业营销风险预测的准确性。(2)建立适合企业营销现状的营销风险预警模型。由于大多数企业管理的不规范,历史营销数据不健全,一般的综合评判模型已经不适合用来对企业进行营销风险预测,所以必须寻求智能性预测模型。(3)必须建立企业营销风险结构分析模型。预警的最终目的是分析企业营销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对企业的运行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及时改变营销方案来规避营销风险或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观测点的设置、营销风险综合评判模型、营销风险结构分析模型这三个方面的设计关系到企业营销风险预警体系设计的成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2.2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的方法
(1)预警信息系统
信息是预警的主要依据和基础,因而灵敏的预警信息系统对于整个预警系统至关重要,是预警管理成败的关键。预警信息即为预测系统、预控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它是整个预警系统的基础。一个功能强大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需要有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高效的信息处理元来进行支撑。
(2)预警指标体系
预警指标体系是反映企业营销活动的一些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敏感性的监测点。它从多个视角和层次反映企业营销活动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为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系统提供预警信息,具有对企业营销活动的现状描述、结果评价和未来发展的预警导向功能,是企业营销预警系统活动的评价标准。它是预警系统开展识别、诊断、预警控制等活动的前提,其目的是为了使信息定量化、条理化和可操作化。不同类型的企业,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有所差异,但最重要的是选择敏感指标和主要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真正反映企业营销活动所面临风险的实(3)预警准则
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的方法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如果设计过松,则会发生漏警,即对现实存在的危险要不不发出警报,要不发出的警报等级错误;如果预警准则设置过紧,则会导致误警即不该发出警报时却发出了警报,使企业虚惊一场。预警准则的设计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指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假设进行警报的指标为X,其安全区域为[0,X3],初等危险区域为[X1,X2],高等危险区域为[X2,+∞],当0≤X≤X1时,不发出警报;当X1≤X≤X2时,发出一级警报;当X2≤X≤X3时,发出二级警报;当X≥X3时,发出三级警报。
因素预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当风险因素X出现时,发出警报;当风险因素X不出现时,不发出警报。另一种是:若风险因素为随机变量,其发生的概率为X,当01时,不发出警报;当X1≤X2时,发出初等警报;当X≥X2时,发出高等警报。
综合预警是将指标预警和因素预警方法综合起来,把诸多因素和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所得出的一种综合报警模式。它运用有关数据处理方法,将多个指标或因素归纳为一个综合性指标,然后根据综合性指标的值所处的值域范围来决定发出何种警报。整个预警管理系统可保证下述过程的运行:与本企业营销活动有关的内外部信息、数据和资料通过企业营销信息网络进入预警信息系统;经过对营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推断后,再分别进入预测系统和预警指标体系中,预测系统运用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对未来企业营销活动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状况进行预测;预警指标体系经过运算估计出未来营销风险状况并将输出的结果与预警准则进行比较,以便决定是否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然后根据判别结果调用预控对策系统中提供的对策,最后显示预控对策信息。
综合管理部风险点范文4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及内容分类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银行操作风险的界定较为复杂,银行包括声誉在内所有的资产基本都被覆盖在其中,国内和国外的金融界赋予操作风险的定义也都各有不同。主要包括下面一些观点。(1)操作风险较早的定义就是指除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的风险,这个定义较为模糊,没有针对性,实际意义也不是很大。因为信用风险在不同银行的定义是不同的,这样就将导致对操作风险的划分不同,(2)英国银行家协会指出,操作风险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因素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3)美联储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由于违规操作、不完善的系统及欺诈造成的非预期性的损失。(4)目前来看,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操作风险是指因为失灵或不完善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及外部事件所导致的损失。
(二)操作风险的内容分类
巴塞尔委员会依据银行损失事件的类型对操作风险进行了分类,其主要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客户产品和业务操作、业务中断及系统失败、实体资产损坏、执行与流程管理等。
我国商业银行在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操作风险内容也做出了分类,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其中,内部因素包括操作失误、违法行为、流程设计不合理、关键人员流失等;外部因素包括外部欺诈、经营环境恶化等。
二、会计操作风险的定义及其主要风险点
(一)会计操作风险的定义
银行业几乎所有经营业务的运营都与会计有关,这使会计操作环节成为被关注的高风险区域。一般来说会计风险可划分为会计管理风险、会计系统风险与会计操作风险。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会计操作风险就是指商业银行柜面业务及后台的会计综合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二)会计操作的主要风险点
随着业务品种在商业银行的不断增加,会计操作风险也不断地加大,其主要的潜在风险点体现在核算与结算风险、账户风险、授权风险、轮岗风险、金库管理风险、会计信息化风险等方面。
三、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组织结构与机构设置不合理
多年来,商业银行一直在延用一种纵向的、以分行为主的科层式组织架构,这种组织架构的特点是分行主导、分权管理,管理链条过长、信息传递不及时、分行的权力过大,行长负责制更是使各业务岗之间的彼此监督成了一种摆设。在这种环境下,绝对的权力就容易产生腐败的行为。
近年来,我国的会计操作风险案例多发生在基层分支机构,所以对基层营业机构的会计操作风险防范尤为重要。商业银行对此的认识不足,对基层会计操作风险的管理通常由内控合规部门负责。商业银行一般是一级分行以上内审部门来组织实施非现场审计,非现场审计系统也不能完全覆盖基层内审机构,基层分支机构会计操作风险管理职能不完善,总行对分行是不可能进行实时监督的,这就容易引发会计操作风险。
(二)人员的配置水平无法满足会计风险管理的要求
银行的工作多是由人来完成的,银行的制度和流程也是人去设计和执行的。操作风险和人员配置紧密相关,对人员管理不到位就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在我国,很多的商业银行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人员任用机制,特别是在选拔任用银行管理层方面,既没有对人员综合素质的评估过程,又没有完整的岗前培训,上级对干部使用的考察重能力、轻品德,重外部业务内力、轻内部管理能力,这就造成了潜在的风险。
另外,中小商业银行人员流动性大且储备不足,部分银行的业务增加量远远高于人员增长,造成了会计操作运营人员的缺失。过多银行强调网点柜员的压缩,而压缩却不能与网点的调整同步,人员、岗位矛盾越来越突出。过分强调减员增效,使网点人员不足,一人多岗、不相容职务不分离的情况时有出现,造成人员素质与岗位设置都难以符合风险控制的要求。
(三)会计操作风险的评估手段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要加强管理,必须要能够对每个机构会计操作风险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评估手段还比较落后。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可量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不多,差别化管理难以实施,管理重点不能精确地定位。商业银行评价会计操作风险的体系还不成熟,管理者基本还是凭借主观经验来确定风险管理的重点,其客观性及准确性都较差,机构风险点的变化和管理水平不能及时反映,差别化管理遇到瓶颈。
其次,风险评估工作达不到会计操作风险控制的要求。新业务及金融工具的不断更新换代使会计操作风险不断增加,但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的发展速度却落后于业务的更新,这就难以满足会计操作风险控制的要求,无法准确识别风险点,不能有针对性地警示员工,会计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四)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出现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在市场上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就使银行及分支机构极为关注绩效指标、存款贷款等市场指标。部分银行的管理层只重视业务发展,轻视风险控制,对会计操作风险可能给银行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甚至出现了为取得业务发展而干预会计操作的情况。以牺牲原则为代价来获取客户,片面地强调市场业务的发展,必将导致违规操作的发生,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失去了平衡点。
存款与贷款的扩张完全以绩效为导向、存款任务指标与绩效奖金挂钩,这容易引发违规操作,导致内部风险控制失控。近年来的很多会计操作风险案例就是由于盲目揽储造成的,部分银行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将内部控制流程和制度抛于脑后,给商业银行经营造成的危害极大。
(五)内部审计缺乏有效性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和监管制度并不缺乏,但这些制度在真正的执行过程中却被变通打破,有效性也就大大地降低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缺乏有效性主要体现在缺乏内部审计应该具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方法过于偏重事后监督、审计范围不够全面、不重视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等方面。
四、防范商业会计操作风险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操作风险控制的组织架构
首先,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必须合理,公司的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的运作必须保持独立性,务必明确各位置的权力与职责,建立起各个机构相互制衡来管理银行的组织架构,权力、执行、监督、经营等机构要相互分离。银行管理机构要合理的行使各自的权利,保证银行内部各部门及员工各司其责、相互监督。
其次,会计操作风险全程检查体系要在银行内部建立起来。商业银行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及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时,应该注意权利相互分离的原则,应建立分层次全程监督系统,对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实时监督。
(二)形成内部控制文化,全面提高内控意识
会计操作风险是很难把握的,也确实较为复杂。在银行中要全面普及内控意识,内控文化的宣传对象也不仅仅是银行的管理人员,具体执行操作的银行普通员工也要覆盖到。银行内部员工只有提高自己的内控意识,才能更有助于银行的平稳发展。内控文化的传播目的就是要提升员工的能动性,使银行的运营更加稳健。
首先,银行内部不能仅仅注重银行业务量的增长,也要在内部树立起会计操作风险的内部控制意识。银行的管理层应该从全局把握会计操作风险,将风险始终控制在萌芽状态。
其次,在银行内部要明确会计操作风险的防范不仅仅是银行内审部门的工作,也关系到银行的管理层及银行的各个部门,各部门间应相互合作、彼此监督,共同规避可能发生的会计操作风险。
最后,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防范会计操作风险的内控文化,银行的管理层要大力对这一文化建设给予支持,提升银行全员的内控意识。
(三)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奠定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
要在银行内部建立培训机制,全面提高银行员工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提高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
首先,要在银行内部大力宣传法制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银行可通过先进事例报告、内控案例分析、内控知识竞赛、行业经验讲座等多种形式来强化会计人员、监察人员的职业道德,使银行员工有正确的价值观,让员工对法律法规与内部制度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次,要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银行内部要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岗位进行适当、有效的培训,人员上岗必须有相关培训合规证书,切实做到岗前有培训、上岗有证书,改变原来老员工带新员工的教育办法,鼓励学习、鼓励创新。
(四)量化综合评价指标,实行差别化管理
选取一些内控措施重要环节的执行情况、内外部检查出的风险性问题等能反映会计风险控制状况的指标,将这些指标纳入风险评价体系,根据各个指标风险重要程度的不同来分别设定分值,然后根据综合分值对机构的风险防范水平做出全面的评价。对风险不同的机构,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将管理精力向管理薄弱的机构倾斜,通过整改汇报、加强培训、跟踪验收等形式,改进其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状态。
(五)建立银行内控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
首先,银行内部要实行信息化管理,信息数据均可联网体现,便于内部信息的实时获取,也便于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从而进行及时的整改。
其次,信息管理员应该将信息进行及时的整理及提炼,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平台,负责内控的人员获取相关信息后要完成风险分析,及时控制风险并有效减少风险。
(六)充分发挥审计在会计操作风险中的监督作用
要建立起独立的对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部门,使审计职能更充分地发挥;通过网络技术采取非现场稽核手段对业务操作进行监督;重视内部审计的同时也要大力借助外部审计手段;审计部门要对各部分风险防范有一个系统的分析,建立全面风险预警体系及应对风险的预案。
参考文献:
[1]季学凤.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2(25).
综合管理部风险点范文5
金融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不仅是经营货币,而且也在经营着风险。就处于发展相对滞后、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和外部环境复杂的农信社而言,面对的既有人的风险,也有制度的风险;既有内部的风险,也有外部的风险,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借款人不能按合同要求偿还贷款本息而导致农信社遭受损失的信用风险,这是农信社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二是因资金短缺导致资金调度和紧急流动应变能力不足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三是内部工作人员、监守自盗或外部人员伪造信息、套取资金带来的道德风险;四是员工不遵章守制、违规操作带来的操作风险;五是利率波动、客户竞争、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资本市场、资金涌入房产行业等潜在的市场风险;六是综合业务系统、卡业务、ATM等自助业务发展过程中的科技风险;七是案件和安全风险;八是服务质量低下、案件多发可能引起公众的信任危机的声誉风险。当前这些风险压力日益增大,其综合作用在农信社脆弱的肌体上,一旦井喷爆发,不仅可能导致部分信用社破产倒闭,对客户利益造成伤害,而且还可能波及整个信合体系,导致社会公信力下降,引发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安全稳定。
二、农信社风险管理与化解存在的问题
自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农信社风险管理理念不断深入,风险化解手段持续完善,风险识别计量工具创新使用,风险管理水平大为提升,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系统风险防范体系缺失,历史积弊依然存在,内部控制仍较薄弱,甚至个别地区和机构案件多发、频发、风险突出,究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缺乏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很多机构将着力点更多的是侧重于信用风险,而对于道德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仅限于表层认识;岗位职责的设定没有有效体现监督制衡,如信贷风险政策制定与执行未能良好分立,且各种风险管理的综合协调程度不高。二是规章制度不完善。对一些业务经营尤其是新兴业务存在监控盲区;同时制度的压力传导不够,执行力弱化;内部审计监察以事后为主,缺乏事前、事中监督。三是缺少科学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受法人结构、硬件支持、客户群体差异等因素影响,没有建立一套成熟、实用的风险管理IT信息系统,导致在关键风险点识别、风险实时监控、预警、报告上的及时、准确性上不够。四是缺乏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方法单一,对各类风险仍以定性分析、主观臆断为主,缺少深度定性和计量分析的方法和模型,精细化管控不足。五是权责利配置失衡。现有的绩效分配机制不能体现薪酬收入与承担责任的大小多少相匹配,可能导致追求短期收益而忽视甚至掩盖风险。六是风险管理人才匮乏。无论是高层管理还是各专业条线员工,多经验型,少专家型、研究型,专业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不够。七是没有形成良好的风险管控文化。风控文化没有根植于所有员工的心中、贯穿到业务发展全程,抗风险就是求生存、促发展的理念没有得到全面树立,导致风险管控落实不够到位。
三、强化风险管理与化解的路径
风险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要遵循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保障的总则,从战略偏好、规章制度、组织体系、工具方法等多方面着力,建立政策明确、责任到位、手段科学、处置及时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控制单一风险向控制全面风险、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一)确立风险管理战略与偏好
根据自身市场定位、发展战略和资本实力,结合经济金融政策、监管要求、股民价值回报、同业竞争水平等,明确整体的风险管理战略和偏好,即愿意承担怎样的风险、承担程度及收益,并通过资本充足率、风险资本总量、各类风险资本占比等指标加以量化,抓好风险偏好的压力传导,向各专业条线和机构科学分配。
(二)健全风险管理架构和体系
“三会一层”要明确定位,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制衡的“三位一体”风管体系;遵循前、中、后台相分离,业务部门、风险部门、监察审计部门要既分工、又合作,形成风险管控的“三重防线”;从省联社到县联社、再到基层信用社,逐级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岗,配备专业风险管理经理,集中统一管理,分级授权实施,强化风险信息传导及联动处置,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风险管理整体合力和系统优势。
(三)健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对现有各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梳理、整合和完善,尤其对新业务和新产品需要重新制定或修订的制度、流程,预先做好可行性分析,确保可操作性强。让所有操作置于制度的框架之下,不断优化和再造业务流程,并着力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确保所有风险毫无“漏洞”可钻。
(四)建立风险管理科技信息系统
在已建立的综合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稽核管理系统、“1104”系统等的基础上,从风险组织流程、计量模型、数据库等入手,建立系统缜密、覆盖宽泛、信息全面,能准确、及时、有效地反映风险动态变化的IT风险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强化信息共享,实时对所有机构进行监测分析和报告评价,以及时预警和处置。
(五)强化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将风险管理与整体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有机结合,实行定期目标经营责任制,对各社现有的历史包袱和风险状况进行清理核实,新老划断,分别考核奖惩;建立严格的风险问责制和连带责任追究制,对诱发风险的一线人员、直接管理人员及未及时发现风险的稽核人员一并追责;加重惩戒监守自盗等“不道德”行为,时刻保持对道德风险的“零容忍”高压态势。
(六)优化贷款投向和结构
在满足农户基本种养业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转变资金投放重点;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与党政、招商引资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优质重大项目;积极拓展消费信贷,鼓励和支持返乡民工、大学生“村官”利用所学技术回乡创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壮大优质客户群体,同时调优贷款投向和结构,提高资产质量,稀释降低信贷风险。
(七)打造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
制定高标准的员工行为准则与职业操守,加强对员工从业知识、风险要求、道德思想及案件警示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积极推进建立风险为本的企业文化,并强化传播和渗透,使全体员工自觉形成诚实守信、依法合规、稳健审慎的经营管理行为。
(八)努力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综合管理部风险点范文6
在风险管理中,风险评估具有不同的含义。一般来说,比较普遍的风险评估含义是指管理部门对于不同风险进行识别和计量,一方面,包含对于业务风险状况做出的判断估计,另一方面,包含借助于现代风险计量方法与模型做出的准确计量风险水平,由客户评级和项目风险评价二部分组成。
客户评级,也称客户风险评价。是指风险管理部门采取统一、标准的评级办法,定量和定性分析客户在一定经营期间内的偿债能力和愿望,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评判其信用等级。
项目风险评价,主要用于投资额比较大的建设项目,常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客户评级相比,项目风险评价要求较高的专业知识,更加依赖专家经验。一般采取定量测算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二、建立健全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一)健全风险限额管理机构与岗位
我国商业银行应逐渐调整信贷业务的管理机构。应该设立专门制定和完善风险限额管理制度的风险限额管理部门,同时,设立专业岗位,组建与调动专门风险限额管理人员,以便于集中审查大额融资客户及跨区域关联客户风险限额方案。其中,风险限额岗位必须按照审贷分离及前后台分离原则进行设置,一般来说,根据审批流程,可以设立以下四个岗位:调查、审查、审议与审批。
这种机构与岗位设置模式具有部门职能独立、岗位职责清晰、业务流程明确的特点。这种职责清晰、流程明确、职能独立的机构与岗位设置模式为风险限额工作的有序开展、有效控制公司客户的融资风险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人员和机制保障。
(二)研究开发科学的风险限额测算方案
授信管理是一项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工作,风险限额测算模型突出反映了授信工作的科学性。建立风险限额测算模型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客户的合理负债上限和银行承担的融资风险进行量化,避免风险限额的随意化。
三、严格执行信贷业务授权管理
(一)建立分类指导授信权限管理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依照风险管理需要以及分类管理原则,有针对性的制定区别对待的授信授权方案,针对不同单位及不同分支机构,采取差别化授权管理。一般来讲,具体参照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客户资源、资产质量经营效益以及地区环境等划分为不同类别,单独逐一进行具体授权。
(二)制定严格明确转授权规定
为了避免商业银行只专注于进行市场的开拓以及经营目标的完成,对于风险控制疏于管理,同时,防范道德风险规出现,因此,在实际的风险管理中,对需要授信的项目法人客户、集团关联客户统一集中在省一级机构进行审查,不再允许转授授信权限。
(三)推行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个性化授权
随着各主要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建立,大中客户的信贷业务授权逐渐被上收成为一种趋势。由于小企业融资需求具有金额小、频率高、融资期限短的特点,如果对小企业实行与大客户一样的授权模式,则会因为授权上收而严重影响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效率。因此,在借鉴国际商业银行普遍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商业银行应陆续以城市为中心,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实行小企业信贷业务个性化的授权试点。
四、合理进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
(一)确定分类影响因素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意见,同时,参考国际惯例关于信贷资产风险的分类标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采取多级分类体系,分为两个方面:客户层面、债项层面。
首先,客户层面主要考虑的因素:财务状况、经营效率、生产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借款人信用等级、宏观经济、市场和行业状况等。
其次,债项层面涉及到的因素有:债务的担保、债项期限、债项用途、法律责任等,同时,还涉及到各项债务之间的关系。
(二)采用科学分类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遵照国际《巴塞尔新资产协议》中关于“两维评级”要求,并借鉴了众多国外银行惯例,对于我国的信贷资产多级,进行了两部分类:客户分类与债项调整。
第一,通过对借款人的客户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且设定不同的权重计算,最后得出客户分类结果;第二,在客户分类结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担保、贷款重组情况、还款记录、展期情况等各种因素,不断地调整客户分类结果;第三,综合比较不同因素的交易调整情况,分析得出信贷资产分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