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文化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文化基础范文1
例:宋元时期的文化特征如何?其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1)特征:高度繁荣、领先世界、人才辈出、成就辉煌”。
(2)原因:①两宋时期局部统一和元朝大统一的实现,社会相对安定。②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与海外贸易的极大发展。③民族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二个高峰。④对外关系空前活跃。⑤隋唐时期文化发展的基础。
我们知道,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而一定时期的文化反过来又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特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般规律。
①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②统治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③经济发展或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物质基础。④各民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相互交流、融合。⑤对外交流频繁,吸收了外来文化成就。⑥继承了前代文化的成就。⑦古代学者的艰辛努力。
二、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般表现
①科学技术。②哲学与宗教。③文学。④艺术。
三、中国古代科技的一般规律
⒈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一般原因
(1)经济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2)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
(3)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4)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有利于科技文化的正常交流与发展。
(5)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6)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的基础。
(7)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⒉明清时期中西方科技的一般差别
(1)内容上,中国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属于应用科学,西方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
(2)研究方法上:中国主要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西方科学家则注重实验方法。
⒊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落后的一般原因
(1)腐朽的封建制度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2)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3)明清教育的落后
(4)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与清代的“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失去了政策支持。
⒋西方科技在近代领先的原因
(1)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
(2)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3)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文化,并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4)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⒌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局限给我们的一般启示
(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2)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3)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鼓励知识创新。
(4)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古代文化基础范文2
在此书前面,有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的《序》说:“存明在别人研究的‘误区’中开拓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非常有价值的,难能可贵的,显示了存明的学术探讨的勇气与锐气”。(P2)作者在书的《后记》中谈到自己写作此书的目的与意义:“我开始的想法是对灵感思维做一次历史发生学的探讨,并以此作为理论体系,透视出原始文化产生的思维机制,分析中国文明的特征,并勾画从原始宗教灵感向艺术灵感转移的作为审美文化的历史过程。”(P347)
原来这本书探讨了一种“灵感思维”的形式,并把这种思维作为文明创造的基础,详细分析了灵感思维表现出的文化智慧,并根据中国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剖析了中国灵感文化的谱系学。
在10年前,我写作博士论文时,就仔细研究过这本书,对书中阐发的思想观点感到震惊,今天重读此书,感慨万千。作者在书中阐发的思想并没有过时,经过20年的沉淀反而使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更加凸显。此书对我们如何认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有极大的启发作用。下面分三点加以解读。
一、一个历史之秘的求解
人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有O大的创造力,这个创造力与人类的思维密切相关,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与反应过程,一般认为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灵感”思维。钱学森说:“除抽象(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
关于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已经有大量的人在研究并且基本上建立了一套可以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理论模式。但是关于“灵感”(顿悟)思维的认识就不同了,从古到今存在着极大的分歧。《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一书,不畏艰难,从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追溯了“灵感”说的来源并分析了对其存在的误解,从中外哲学史、美学史上对灵感问题的探讨中寻求“灵感”观念产生的轨迹,并把其放在人类的宗教史、文化史、心灵史上加以考察。作者认为“灵感”是原始人一种独特的思维,是原始人认识世界、观照世界、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不同于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第三种思维”,而且是前两种思维的基础。灵感思维不仅仅是一种心灵活动,而且渗透于原始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的这一立论,是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的。我们看到作者从古希腊的灵感说,追溯到现代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的考察上,并根据哲学史、思想史、美学史的发展把其概括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就是古希腊的“神赐灵感说”,18世纪以后以康德为代表的“天才论的灵感说”,20世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流行以后的“潜意识天性论的灵感说”。
经过作者这样全面地全方位对“灵感”的追踪,灵感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就得到了理论上的论证。灵感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有自己的一些特征,主要表现在这种思维带有极强的感彩,并通过幻想的表观运行方式来进行,带有直觉性、感兴性的特征,往往是在神秘的文化氛围中被激活;带有信仰的痕迹,往往通过宗教的仪式及神圣体验而得到确认。今天经过科学理性的分析、过滤掉“神秘主义”的灵光,灵感则成了经过长期努力探寻,在潜意识领域形成的观念成果突破进入了意识的领域并被心灵所捕捉,就是一种心灵的顿悟与开窍,思想一下子进入了一个澄明之境。由无穷无尽的灵性闪光而形成的创造性,便形成了人类文化创造的大海。
二、灵感的文化谱系
灵感既然是一种最原始的思维方式,并且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母体。那么灵感的根源就扎根在人类极其古老的文化之中。著作认为灵感思维的原型体现在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观的信仰中,柏拉图的“神赐”灵感学不过是远古一种思维形式的遗留物。
《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一书,深入地研究了思维与文化的对应关系,并且揭示了文化史上原始宗教、神话、图腾、巫术、祭仪等在灵感思维中表现出的文化智慧,透视出福柯知识考古学所描绘的中国古代灵感文化的谱系,这个谱系就像一棵参天的大树,在不同年轮的枝杈上会生发出不同的支系及枝叶。
作者在论述灵感文化的谱系时,广泛吸收了学术界的成果,如作者研究了泰勒《原始文化》一书中的“万物有灵观”,弗雷泽在《金枝》中的巫术观念,吸收了法国列维布留尔的“原始思维”的学说,探讨了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卡西尔的“神话思维”等理论成果,并把这些理论成果消化后把原始人的思维概况为“灵感思维”,通过对灵感所形成的原始文化的探讨,把巫术、宗教、神话、仪式、艺术等创造活动,都放在了灵感思维的框架下进行分析,揭示了人类原始文化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原始文化表现出来的谱系结构。
长期以来,对原始文化的研究在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中进行,人类学家研究的内容涉及一些人类早期最神秘的东西,灵感思维理论的建立,在人类思维学的基础上,揭示了原始文化存在的思维基础。著作对从神秘主义到科学的兴起,从宗教灵感到艺术灵感的演化的探讨,使我们看到了文化演化的谱系,诸如从巫术到医学,从占星术到天文学,从炼丹术到化学,从禁忌到道德,从神话到哲学与文学,从图腾信仰到原始兴象,从宗教仪式到戏剧的起源,从神话思维到艺术思维。
三、中国的灵感文化
作者从灵感思维的理论视角出发,深入研究了中国文明的特征,对中国文化的独特性的历史根源的探讨,著作提出了“中国灵感文化”的概念,并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中国古代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古老性,而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文明在现代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社会不断现代化的今天,中国文明不是逐渐衰亡,而是在新的形势下有重新复兴的历史趋势。
研究中国灵感文化,对于认识中国文明的特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以及今天的一些学者认为,构成中国文化根底的是儒道和后来传入的释家,该书认为这都是文明蔚为大观以后的事,中国文化在其原始阶段,就是一种灵感文化。因为儒、道都源于一个更古老的民间巫术礼仪文化,中华民族在其整个历史发展中,不是排斥远古的文化,而是在新的文明中保留了其古老的因子。
古代文化基础范文3
关键词: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继承;生态;意境
我国的园林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自成一脉,无论是在艺术风格上还是在艺术内涵上,都与其他国家的园林艺术有着较大的差异。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出现中断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我国的园林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了保障我国的园林艺术可以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我国在继承中国古代园林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改进,去粗取精,吸收其中的优秀思想,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园林。
1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征
我国古代园林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与其他国家的园林有着明显的区别,我国的古代园林所具有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 山水自然景观
我国古代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地理特点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等因素,结合自然的景观,融入一些人工景观,从而使得园林能够充分的体现出人文特色以及自然特色。而在古代园林中,如植物、水源等都是其必不可少的元素。古代园林重视对山水自然景观的应用,园林设计突出强调意境,因此,对一些自然景观进行了原始的保留,而没有过分的进行人工的干预,充分的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2 适宜的人居环境
我国古代主要是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并不高,这就使得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同时,我国古代居民的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古代园林设计着力打造出适宜人居住的环境,利用园林来对区域的气候条件进行改善,将自然中的水源以及植物完美的应用到园林设计中,以调节区域的温度、湿度等,从而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
1.3 巧妙的空间设计组织
在古代园林设计中,对于空间细节的设计非常重视,力求无论在哪个角落中都能看到别致的景观。即通过设计将有限的空间营造出无限的景观。在空间组织上,注意利用动静结合、循序渐进的手法来实现空间的不断变化。将园林分隔为多个小园林,但是每个小园林又相互辉映,互相衔接,形成了多种多样,空间交错的景观,使人流连忘返。
2 对中国古代传统园林的认识
2.1 “天人合一”并不等同于园林生态思想
尽管中国古代传统园林注重建设山水园林,强调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并且在此基础上建造了很多具有生态意义的园林。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天人并不等同于生态园林思想。原因在于天人合一的主要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而服务的,最终是将君权神授的理念深入到大众观念中去的。其最初的设计并不是为园林所设计。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直接造成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农耕社会,人口增长缓慢,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基本未被打破,生态问题远未凸显。中国古代的社会伦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阐发。而现代生态伦理,则将古代伦理范畴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2.2 意境并非唯独中国园林特有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传统园林是独具魅力和风格的意境园林,而且认为意境园林是中国独有,其他国家都不存在的。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不利于我们很好的继承和创新古代园林思想。因为意境,并不是单单我们中国园林独有。意境一词是由我国首先提出,但在发展的进程中,结合了西方的一些艺术美。尽管我国古代文化对于意境的领悟与运用较为深刻,意境一词也属于我国美学所特有,但这并不代表西方具有人生感、历史感与宇宙感的园林艺术不具意境。
3 中国园林对古代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园林也在逐渐的发展中,我国现代的园林建筑多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所设立,现代园林建筑多数在旅游胜地所建设,现代园林的发展可以说是时展的必然结果,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我国的园林在建设的时候,往往采用的都是相似的园林模式,并且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园林建造模式,使得我国的园林不具备民族的特色,而在人们的欣赏水平以及素质都相应提高的同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园林模式,过去僵硬单一的园林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需要对我国现代园林进行有效的改进,创新原有的园林模式,在现代园林中融入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中的优秀设计理念,从而打造出精美的园林模式,使得园林的内涵更加的丰富,将园林与自然相结合,丰富园林的模式,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
我国现代园林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中国古典园林,古典园林中的精髓是现代园林设计的核心,只有充分的认识和继承中国传统园林,才能够更好的建设出具有历史内涵又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园林建筑。相关的园林设计者一定要在充分了解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对中国园林传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观念保存,并适当的应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在,熟悉掌握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打和建造园林时所使用的各个元素,对传统园林中的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等进行继承和发扬,这样可以使得我国的园林模式逐渐得到丰富,也会使得现代化园林更加具有民族特色,从而更好的推动园林艺术文化的长远发展。
就目前我国的园林发展形式来说,其不能够再照搬传统的园林形式,也不能够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园林模式,其需要进一步的实现自身的创新,在深刻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西方园林中的优秀成分,采用合理的造景方法以及园林建造形式,做到取长补短,打造出具有西方气息由含有古典韵味的现代化园林模式,将中西方文化思想完美的融合到我国现代园林建筑中,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动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园林艺术文化的传统是当前园林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抱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来继承古代园林,并且要摒弃错误的思想观念,改掉盲目追求或者全盘否定西方园林的思想,合理结合古今中外的园林特点,从而将我国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园林传统创新发展,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5-6.
古代文化基础范文4
【关键词】 中国古代;体育与健康;认识;体育活动;开展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唯一具有五千年的灿烂的文明的连续的发展史,与其相伴的是我国独特的古代体育运动。依托古代文化,先人们对体育与健康有着深刻的见解,然后产生集娱乐、竞技、健身和教育为一体的体育活动,甚至对当代中国体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我们的古人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
“体育”一词是外来词,Physical Education的英文翻译,但它在中国更加源远流长。在古代,我国的先辈们就认识到了身体的重要性。《淮南子・原道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意思就是有形的身体,无形的“元气”和精神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损俱损,生命现象是身体与精神的统一。先秦时期,古人就提出了“形体保神”(《庄子・天地》)与“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论》)的论述,充分肯定了身体是生命运动的基础。
《灵枢・五变》论述,“肉不坚者”、“五脏皆柔弱者”、“小骨弱肉者”、“皮肤薄而不泽者”等身体虚弱的人群,容易感染疾病。王充讲到“五脏不伤,则人智慧,五脏有病,则人恍惚,恍惚则感痴矣。人死五脏腐朽,腐朽则五常无所托矣。”表明机体的状况是确定生命状态是否健康和是否存在的基础。中国古人不仅认识到身体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注重“精神”在生命运动状态中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嵇康认为“精神之于形骸,尤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尤君昏于上,而国乱于下也。”就是说明精神对人体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认为在防治疾病和维持机体健康方面,精神起着主导作用。意思是,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同时影响着生理健康。这种对身心健康观念的认识,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人们选择体育保健行为。
“人天关系”在中国古代体育认识的反映,认为人的体育活动的方向应遵循客观规律,荀子指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认为人生命的长短与健康情况,主要在于人的生活方式,人对“自身自然”的维护所做出的主动努力,是决定人的健康与否和长寿与否的关键。嵇康也曾提出“寿天之来,在于善求”的说法,善求者,就能够健康长寿;不善求者,可能会多病早夭。肯定了人的主观努力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巨大作用。
二、我国古代体育活动的开展
我国先人在生产劳动和战斗间隙之间,将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独立出来,让人们在娱乐和竞技的同时,也具备了强身和教育的功能。
我国古代体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技击和保健为特色的武术与养生活动。它主要包括传统的中华武术、角抵以及保健养生活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具有技击和健身功能的中华武术,主要表现在器械、徒手技击和器械演练上。使用器械的武术在商周时期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们大部分是从劳动工具和兵器发展演化过来的。在《诗经・巧言》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无拳无勇,职为乱阶。”说明当时徒手技击的拳术已经较为广泛的传播。角抵后来发展成为摔跤和相扑,该运动起源于古代“蚩尤戏”。“蚩尤戏”是为了纪念与黄帝逐鹿中原失败的蚩尤而产生于我国北方的一种民间竞技活动。在东周时期,角抵普及开来,特别是在北方少数民族中更是多见。明末清初的陈元S,抗清失败后东渡日本,把中国的摔跤与拳术进行结合,并在日本教授该技能,后经过日本人传播,发展成了现在的柔道。秦汉时期,为适应军事上“近战决胜负”的需要,器械类武术得到了发展,如击剑、剑对戟等,按人数可分单人演练和双人演练。
保健和养生是与传统武术密切相关的一类体育活动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武术之魂,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体育活动的文化基础。保健和养生在古代主要分三大部分,分别是行气术、导引术和按摩术。行气术,也叫吐纳、胎息或者练气。导引术,是以牵引肢体活动为主的一种锻炼,同时要配合呼吸。在行气术、导引术发展的同时,以舒筋活络为主要目的的按摩术在明清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当今保健和养生体系的就是在这个基础逐渐完善起来的。
在中国古代的球类运动中,最具特色的项目就是蹴鞠、马球和捶丸。蹴鞠是中国古代的足球,现代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就是起源于蹴鞠。《史记》中记载临淄的居民闲暇时经常斗鸡、走狗和蹴鞠,说明蹴鞠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在民间非常普及了。“捶丸”,一种类似高尔夫的球类运动,元朝的《丸经》里记载捶丸最早出现在宋徽宗时期。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明宣宗行乐图》中的一段画面能够看出捶丸与高尔夫十分相似。法国著名东方学者莱麦撒依据大量史料考证出蒙古西征时,把我国的优秀的文化传播到了欧洲,“捶丸”就是在这个时期由蒙古人传入欧洲,并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高尔夫球”。
中国古代体育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我国文明的发展,随着朝代的更迭、文化的发展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具有地域性、民俗性和时令性特点的民间体育活动,如赛龙舟、投石(铅球)、马术、马球、秧歌、弄潮(冲浪)、拔河、高跷、放风筝、秋千、舞龙舞狮以及踢毽子等。这些通过民俗、节令等发展起来的体育活动,受它所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环境的影响,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各民族乃至全世界喜爱的体育运动。
三、对当代我国体育的启示
体育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是否富裕欢乐的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间接体现一个国家国民体质健康状况。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体育的发展上一直领先于世界,但是近代以来,由于国家的积贫积弱,在各个方面处于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特别是体育,在民国以前基本上与其他国家没有交流,完全处于封闭状态。解放以后,国家开始实行各种政策激励人们进行体育锻炼,使我国的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但是群众体育做的还不够。中小学和大学生身体素质连续二十年持续下降,令人担忧。这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应以我国古代先人们为楷模,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让我们的体育继续走在世界的前列。
【参考文献】
[1] 王智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源、特征与传承方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
[2] 夏思永,肖正.“顺其自然”与“征服自然”――中希古代健身理念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3] 杨超.浅析影响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因素[J].学园,2013.
古代文化基础范文5
关键词: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文化遗产保护;思考
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又叫刀叉舞,主要流传于泸西县北部山区向阳乡各彝族阿乌村寨。阿乌古代兵器舞是阿乌人的一种民间舞蹈,它由古时候阿乌人狩猎归来或战争胜利后所举行的庆贺活动演变而成,表达了阿乌人民在丰收或胜利后的喜悦心情。阿乌古代兵器舞分四盒八扇,有自己独特的表演程式,其手法、腿法、身法在表演时会因兵器不同,而演绎出丰富的变化,一招一式随机而变,眼、身、手、脚还有兵器配合异常协调,动作自然流畅,极具韵味。彝族阿乌古代兵器舞,经过若干岁月的沉淀,又经由阿乌后人们的继承、改创、流传和发展,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流露出浓郁的民族特色,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结合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这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分析,试图以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的保护为例,浅谈对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一、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的现状分析
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是阿乌人民千锤百炼而流传下来的集体创作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保留了大量原始舞蹈的成份,散发着浓郁的原生态气息。一般使用真兵器表演,塑造了强悍、勇敢、智慧的阿乌人形象,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在阿乌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独特的艺术性、观赏性为人们喜爱。但由于彝族阿乌支系人数较少,各村寨中掌握古代兵器舞的艺人人数有限,目前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已经是濒危灭绝的一个民间舞蹈品种。其原因是:
(1)目前掌握舞蹈技艺的艺人,人数不超过二十人,且大多为50岁以上的男子,在加上老一辈艺人相继去逝,后继乏人,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将面临着濒危灭绝。
(2)随着大量的外来流行文化的传入,彝族阿乌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年人追求现代的时尚文化,穿着汉族流行的服装。逢向阳乡街天,赶集的人群中已经分不出彝族和汉族的区别。每到祭山、火把节等重大的彝族节庆活动,穿彝族服装的人大多为老年人或表演队的演员。
(3)学习舞蹈技艺的人要求聪明好学,能吃苦,并经过漫长的学习实践才能出师,但现在的青年人都不愿意学传统的舞蹈技艺,认为本土传统文化落后,跟不上潮流,象征族别的古代兵器舞的传承出现了危机。
(4)投入不足,对现有的民间艺术的保护,扶持力度不够。基层认识不到位,偏重抓经济,缺乏保护措施,也是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面临濒危的重要原因。
二、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的个性特征及民族特色
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阿乌人民的创造、流传、继承、发展和漫长的历史沉淀,在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中,已经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独树一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其主要特征是:
(1)古代兵器舞根植于阿乌人的社会生活中,伴随着阿乌社会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变化,它的产生和变化与阿乌人的发源、迁徙以及阿乌社会的变迁不可分割。在彝族阿乌人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兵器舞始终贯穿着整个阿乌人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传统习俗的方方面面,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自然传承、发展、变化的特征。
(2)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保留了大量原始舞蹈的成份,散发着浓郁的原生态气息。舞蹈通过对动物形态和生活场景的模仿,用踩踏等简单节拍贯穿始终,再现出一幕幕活生生的生活画面,没有人工的刻意雕饰,没有艺术手段的加工提炼,生活本来的状态就这样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其原生态之美给人的艺术感染不是来自感官,而是发自心灵。不仅表现了彝族人民勤劳质朴、满怀热情创造幸福生活的无穷智慧和才能,更重要的是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和劳动技能提升到了审美的高度。这其中包含着彝族先民质朴、纯真的审美观。体现出较高的随意性和自由度,达到审美和实用相互结合,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艺术效果。这与阿乌人所处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条件、风俗习惯、文化氛围、社会发展、历史演变、道德取向、思想观念息息相关,因此“阿乌人古代兵器舞”除外在形式美以外,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的传承方式
阿乌人古代兵器舞的传承方式有家族传承,也有师徒相传,但以家族传承为主。
1、家传方式。以家族相互之间的传承方式传承阿乌人古代兵器舞,是重要的彝族阿乌古代兵器舞传承人之一。
2、师传方式。在泸西北部彝族“阿乌”聚居地区,受环境的影响和熏陶,有徒弟向师傅拜师学习古代兵器舞技艺。
四、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保护措施及建议
1、借助优势,与宣传媒体、广播电视、旅游部门加强合作,利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大力推广和宣传彝族阿乌古代兵器舞。除积极鼓励民间艺人按照传统方式传承技艺外,县文化馆组织了一系列非遗保护方面的活动,如“泸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作品展”、“民间工艺品大赛”、“少数民族舞蹈大赛”等。通过活动鼓励和引导民族民间积极开展古代兵器舞的传承,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这一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并以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主要活动所在地域的向阳乡为主,在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及泸西县人民政府、县文化局、县文化馆的支持和帮助下,大力扶持和帮助已经成立的“阿盈里村阿乌古代兵器舞传承基地”的传承保护工作,由省、州、县命名的民族民间美术艺人进行有效的传承。
2、全面系统地整理普查资料,做好建档、归档后期工作。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工作的基础上,更深入细致地把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这一传统舞蹈的产生、发展、演变、历史沿革以及分布、传承、种类、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挖掘、整理,归类、存档。
3、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加强与有关院校、文化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联系,抓好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这一传统舞蹈的基础理论研究,并把研究成果编撰成文本予以出书。成立彝族传统舞蹈研究会,开展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活动,出版一批学术研究成果,全面开展宣传彝族古代兵器舞的活动。
4、创办彝族舞蹈精品基地,建立向阳乡阿盈里村为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传承点。大力支持以向阳乡阿盈里村民间家族的自然传承方式,择优选择条件好的村寨建立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传承点,对现有的民间艺人进行有效保护。动员和鼓励彝族阿乌青年(特别是儿童)学习传统舞蹈,在基础较好的村寨举办“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传习班”不断培养新的传承者。
5、拓展市场,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组织若干民间舞蹈和民族服饰展演队,增加展览、展演的活动机会和场所,
以向阳乡“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班”为传习基地,培养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人才队伍,大力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组织若干个彝族舞蹈精品展演队,向外界宣传和推介彝族传统舞蹈,以市场为导向,提升文化旅游内涵。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与合作,努力挖掘、着力打造泸西彝族阿乌人原生态歌舞品牌,向外界展示民族民间歌、舞、乐的同时,提升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旅游内涵,打造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6、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建立保障机制。研究制定泸西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传承机制。将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项目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项目经费落实到位。
7、加大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强对阿乌人古代兵器舞的保护、发现和人才培养,实施保护和发展并举,把阿乌人传统舞蹈作为民族民间艺术精品,使原生态的彝族阿乌人古代兵器舞焕发新的生命力,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历史进程中继续传承和弘扬。
古代文化基础范文6
一是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结果的预期,它不仅是教师确定教学重心、明确教学主线、开展预设与生成的依据,而且也是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丰富内心情感的保证。课标要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能“概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笔者通过整合教材,把目标明确为:知道古代商业发展在商人、城市、商路、政策等方面的表现;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这样,本课的教学内容就比较明确,重心也很清楚——通过商业经济的发展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基本特征,进而感悟传统的商业文化。这个教学目标的确定比教材更有条理性,实践中也容易操作。
二是设计顺畅的教学流程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学流程包括本课有几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有什么活动,解决什么任务,达到何种意图,各环节间有何内在联系等。教师要特别注意各环节间的逻辑。清晰流畅的教学流程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课设计了两条线索。从历史内在逻辑来看,第一部分介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主要是商业现象;第二部分着眼于商业现象背后的政策,探究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第三部分透过商业看商人,力图发掘传统商业文化的精华。这条线可归纳为从商业现象到商业政策再到商业文化,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学习过程来看,第一部分由于教科书的表述琐碎,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探究春秋、唐朝、宋朝和明清的商业发展状况,梳理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概括其特点,为学生的建构提供知识基础。第二部分通过聚焦个案,探究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因素,以达到体验探究、反思历史的意图,为学生的建构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力图从枯燥的商业史中发掘出人性与人文,还原商人的真实形象,达到清晰认识、传承文化的意图,为学生的建构提供情感基础。本课通过内外双线的安排,层次清晰,意图明确,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设置让学生充分参与的情境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考虑到学生不易理解古代的商业,笔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化解历史与现实的隔膜,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在导入时,笔者出示了一副学校周边示意简图。可以看出,以景山学校为中心,有米市大街、灯草胡同、油坊胡同、大豆腐巷等学生比较熟悉的地名,它们都是古代的商业市场。同时笔者提问,学校周边这些老街巷曾经是做什么的?看到这些街巷的名字你能想到什么?这些熟悉的地名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在新课中,笔者设置了几个历史情境:到春秋跑买卖、到唐朝做外贸、到宋朝开饭店、到清朝办票号,让学生通过四种商业活动,体验历史,感受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状况。情境体验容易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其主动探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