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设计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设计的内容范文1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建筑设计;建筑物

通常可以把建筑物的设计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和采暖与通风设计等。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建筑设计的要求为基础,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结构体系,同时进行结构分析和评估,然后以分析结果和相关结构设计的规范为依据,进行施工图设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设计、结构分析、构件设计、绘制施工图这几个部分。

Abstract: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ts basic contents include design, structural analysis, component design, draw construction plans and other several part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basic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Key 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structural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一、 方案设计

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布置和主要构件尺寸的估计和结构的初步分拆等。

1、结构选型

结构选型主要有上部结构选型和基础结构选型这两种。对结构选型的确定必须要经过方案比较、技术经济分析,加以确定。在结构的选型上,一般要以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国家现行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场地土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建设工期和环境要求等作为主要的依据。对于方案的选择,其关键就是要以先进性、科学性、可实施性、经济性这四个要素作为前提。首先,“先进性”就是指所用的材料、技术、工艺和结构都是最新最先进的,具有国际或国内的先进标准;其次,“科学性”就是指传力途径和结构受力都要明确合理;再次,“可实施性”就是指用现有的施工技术建造,因地制宜,因地选材,从实际出发,方便施工建设;最后,“经济性”则是指降低材料的消耗、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量以及建筑物的维护费用等,以求最低的成本建筑高质量的工程建筑物,满足施工企业的利润要求。不管采用哪一种结构体系,都要以工程建筑物的用途、施工条件高度和经济指标等作为重要的依据,然后再经过方案比较后讨论确定下来。通常情况下,是按照砌体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简体结构的顺序来考虑结构体系的选择。

2、结构的初步分析

结构的初步分析是结构方案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物的初步设计需要把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专业设计结合起来,实现各专业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直至最后达成一致并形成初步设计文件,才能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在方案设计阶段,要求建筑师对楼板的厚度、梁柱的截面尺寸进行预估,确定层高、门窗洞口的尺寸。而同时也要求结构工程师对初步评估所确定的结构体系,进行预测,评估所选的结构体系在各种作用下的反映,以便评价所选的结构体系是否合理。

二、结构分析

1、计算模型

结构分析是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计算出结构在各种作用下的效应。分析结果要求能够解释和评估真实结构在预设作用下的效应。结构分析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用性。计算模型的确定是结构分析的核心环节,它包括合理选择计算简图和计算理论,这是结构分析的重点和难点。

事实上,无论是哪种分析模型,都不可能全精确地描述真实结构,实际上都只是要求对实际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的近似。一般情况下,建立结构分析模型时,都会做一些假定。如:假定结构材料是均质连续的,这种假设对结构的宏观力学性能不会引起显著的误差;只有主要结构构件参与整体性能的效应。这个假定忽略了次要构件和非结构构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可忽赂的刚度。即忽赂结构中作用较小的刚度。该假定的采用需要根据构件在结构整体性能中应发挥的作用来进行确定;相对较小的和影响较小的变形可以忽略。

2、计算理论

计算理是建模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建筑结构分析的计算理论主要有线性理论和非线性理论。而其中又以线性理论最为成熟,是我国建筑结构分析所普遍采用的一种计算理论,主要用于常用结构的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结构分折;非线性又可以分为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是指材料、截面或构件的本构关系,如应力―应变关系、弯短―曲率关系或荷载―位移关系等是非线性的。几何非线性是指由于结构变形对其内力的二阶效应使荷载效应与荷载之间呈现出非线性关系。

选择结构的非线性分析还是线性分析要看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线性分析比较简便,在一般的结构设计中,通常使用线性分析。但是,如果建筑结构跨度大、属于超高层,结构变形的二阶效应就会比较大,因此,还必须运用非线性分析。

3、结构分析中的数学方法

建筑结构分析中所采用的数学方法主要有解析法和数值法两种。解析法通常只适用于简单的结构模型求解。如果建筑结构复杂,大多数结构很难抽象成一个可以用连续函数表达的数学模型,而且其边界条件也没有办法用连续函数表达,就不适宜使用这种方法了。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都需要用数值方法来求解。数值方法又可以分为有限单元法、有限差分法、有限条法等。而目前有限单元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其原理是把结构拆分为一个有限单元的组合体,以便够解析地模拟或逼近真实结构的解域。通常情况下可以模拟几何形状复杂的结构解域,因为,单元能够按不同的连接方式组合在一起,而单元本身又可以有不同的几何形状。最常用的有限单元结构分析软件有PKPM系列、T阳A、SAP系列、ANSYS以及ADINA等。

4、结构的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指的是在结构方案设计过程中,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结构体系的选择和布置,实现对结构特性的总体把握,保证把结构在预设的各种作用下的反应控制在预期的范围内。其主要内容有:结构的选型、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结构侧向刚度的控制、温度作用的考虑和对策等。

5、结构的总体布置

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即需要有合理的结构体系还需要有完美的结构布置。因为结构布置会影响到建筑设计方案的效果,影响到建筑的安全和功能的使用。结构的总体布置要考虑控制结构的侧向变形、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缝的设置和构造等几个方面。

①、控制结构的侧向变形

建筑的结构一般都要同时承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水平荷载会使侧移随结构的高度增加而变大,因此,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如果建筑高度超出一定的范围后,就会造成结构发生过大侧移和相对的位移,有时甚至会严重地破坏非结构构件,所以,我们要把控制侧向位移作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来解决,一般情况下,要以限制结构的高度和高宽比为控制手段。

②、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是独立的结构单元,则采用形状较为简单,而且要根据相对应、相协调的原理,刚度和承载力分布要呈现出比较均匀的形状。此外,根据抗震设计的要求,高层建筑单个的结构单元长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太长,否则在发生地震时,结构的两端可能会出现反相位的振动,这将会导致建筑被过早地破坏,同时威胁到人们的安全。

③、竖向布置

为了避免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的竖向布置应遵循形体规则、刚度和强度沿高度均匀分布的原则,而在同一层的楼面,要设在统一标高处以防止错层和局部夹层的情况出现。而在面对高层建筑时,还要注意解决结构刚度和强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应逐渐变化。

④、缝的设置和构造

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应该要考虑到沉降、温度收缩和形体复杂对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利用沉降缝、伸缩缝或防震缠把结构分成若干个独立单元,以消除沉降差、温度应力和形体复杂对结构的不利影响。但如果设缝,就会对建筑的使用要求、立面效果、防水处理带来不便。因此,在设缝上必须要谨慎对待,尽量能从总体布置上或构造上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沉降、温度收缩和形体复杂引起的问题。

三、构件设计和绘制施工图

构件设计主要有截面设计和节点设计两个部分。因为截面尺寸在方案设计阶段已初步确定,构件设计阶段所做的工作是确定钢筋的类型、放置位置和数量,因此,截面设计在混凝土结构中,也称可以称为配筋计算。节点设计在钢结构中的使用比在截面设计中的使用更为广泛,一般来说,节点设计也可以称为连接设计。而构件设计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计算;二是构造,两者共同组成了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结构设计内容主要是根据计算和构造来确定的,计算是构造的基础,构造是计算的重要补充,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

绘制施工图是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工程师的设计意图主要是通过施工图纸来表达,施工图纸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主要依据,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也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发挥。因此,在绘制施工图纸时,必须保证图纸的表达正确、规范、简明和美观,以便施工人员通过图纸正确的理解设计意图,保证施工工作与设计工作相联系,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建筑设计的内容范文2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内容,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也在进行着蓬勃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并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在现代建筑的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其电气设计质量保证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与此同时,解决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的高耗能和电气消防防范不合理等问题也迫在眉睫。在目前的高层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应该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对高层建设的电气部分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电气设计作为高层建筑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建筑的使用性和安全性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必须引起设计者的充分重视。

2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

我国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负荷的计算

因为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是以电力负荷的计算为依据,如果电力负荷计算地不够准确,那么电气设计质量将大打折扣,严重时不仅会造成电能的大量浪费,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的安全运营,我国目前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进行电力负荷的计算。

(2)供电电源及电压的选择

在高层建筑中,单一的电源设置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差,其供电可靠性较低,为了保证供电,高层建筑应依据当地电网的条件及建筑物负荷计算的结果至少设置两个独立的电源,且为了保证消防设备、电梯设施、事故照明等设备在突发事故时能够以最快速度恢复供电(一般控制在15s内),高层建筑还应装设备用柴油发电机组。我国高层建筑采用10kV的标准电压等级为供电电压。

(3)高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高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a.根据高层建筑的负荷计算结果,现代高层建筑一般都采用至少两个独立的10kV电源同时供电,高压线一般依照电源进线回路数进行母线分段,其满足自动切换和互为备用;b.我国高层建筑一般都采用高供高计的计费方式,但考虑到照明和动力的电价存在差异,所以在低压侧也装设计费电度表;c.高层建筑的单台变压器的容量通常都不得小于1000kVA,并且正常运行时,变压器需解列运行且中间设联络开关,以限制低压侧的短路电流;d.一般而言,照明和动力的变压器应分开装设,但当动力用电容量太小时,动力变压器可不分开装设,而在低压侧应对动力负荷分类计费;e. 采用放射式系统配电方式对高压系统及低压干线进行配电;f.低压配电系统各级开关均采用采用自动空气开关;g.在电梯机房的末端配电箱,设由两路不同变压器引出的电源的自动切换装置,且互为备用;h. 为降低变压器容量,多集中装设在低压侧,与配电屏放在一起。

(4)主要设备的选型

在高层建筑中,主要电气设备的选型要注意以下几点:a.由于现代高层建筑的变配电室主要设在地下层,所以应依据实际建筑的地下室标准,选用具有“五防”功能的真空开关手车式高压开关柜;b.大容量的油浸电力变压器不利于防火,所以安设要慎重;c. 低压配电屏多采用自动空气开关出线,且结构大都为抽屉式,需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d.我国高层建筑大都选用柴油发电机组为应急备用电源,且为了保证可靠性,多使用两台自动并车。

(5)变电所位置的确定

现代高层建筑的能耗都非常大,从节能和提高用电质量的角度出发,变电所的位置应尽可能地满足使高压深入负荷中心,即变电所的数量及其位置的确定,应通过技术节能比较决定。

(6)微电脑在变电所中的应用

现代高层建筑的供电系统都很复杂,为保证供电可靠,需要对供电参数及开关状态、变压器运行状态和各机房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若采用人工的方式,则监测效率和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可考虑在控制室内使用微电脑进行监测和管理,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人力,保证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

(7)电气照明设计

电气照明设计要综合考虑美观和节能和两个要素。前者要求照明设计应与建筑的装饰风格相统一,在使用功能和艺术意境上找准平衡点;后者要求其设计需考虑到节能原则,在不影响照明效果的前提下,通过灯具的合理布局和选型,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8)防雷与接地

通常而言,高层建筑物上都需要装设避雷针和避雷带网,近年还出现有消雷器和放射性避雷针,这些防雷措施都侧重于防范建筑物的直击雷,但对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还有所欠缺。在现代高层建筑物中,其防雷设计要综合考虑,既要考虑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还要兼顾到电气系统防雷电波侵袭的措施。至于具体的防雷方案设计和防雷装置的布置,可以参考国家相应规范来执行(如《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

高层建筑的接地问题处理不当将会留下严重隐患,但通常受限于客观因素,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和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一般较难分开,所以在接地间距(环形接地体上的防雷接地与其它接地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和接地电阻值上要进行严格控制(宜小于1欧)。

(9)电梯

从功能模块上进行划分,电梯可以被分为三部分:类似于人类躯体执行功能的机械部分,类似于人类神经反应功能的电气部分和类似于人类大脑控制功能的控制部分,由此可见,电梯带有明显的机电一体化特性,是对现代机械技术和电气控制技术综合运用的结果,而电梯要实现安全可靠的运行,就必须确保它的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密切协同。显而易见,电气设计人员的任务是要确定电梯的电气控制功能,至于电梯的整体设计,一般不是电气设计人员单方面所能决定的,需要与其它部门的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才能确定。

(10)消防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

与普通建筑相比,高层建筑诱发火灾的因素相对较多,所以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设计需要立足自救,例如应该在高层建筑物中安设火灾的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系统通过火灾探测器对火灾信号进行及时、准确的识别,并启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然后向消防指挥中心进行报告,并发出相应的声光报警信号,而消防中心应依据相应的预案对整栋大楼的火灾进行监控、对消防工作进行指导。关于高层建筑中消防用电的设计问题,涉及很多学科,而且规模越大,功能越多,控制内容越广泛,设计内容也就越复杂。

3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节省无谓消耗的能量

高层建筑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节省无谓的能量损耗,如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上的功损耗,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等。具体而言,需要电气设计者找出那些与发挥建筑物功能无关的能量消耗,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消除。

(2)照明和动力基本上不共用干线

在高层建筑中,动力负荷多采用放射式供电,而照明负荷则多采用母线槽配电,且与动力分开。

(3)消防电气设计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其救火工作相对普通建筑而言具有较大的难度,所以高层的建筑的消防电气设计要立足自救。电气设计者应针对设计对象的建筑形式、规模、分类以及建筑个体的分布等客观因素,来进行消防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

(4)事故照明

当因一些不可预知的事故(如爆炸、火灾等)引起整栋建筑的供电中断时,考虑到可能要进行人员疏散,所以高层建筑在进行电气设计时,有必要保障事故照明。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应综合考虑设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标准规范,要对其设计内容进行严格把关。

参考文献

[1]徐永辉.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探索[J].电源技术应用,2012, (12) :31

[2]李炳华,刘文坤.民用建筑中供配电系统若干问题的再思考[J]. 建筑电气,2010,29(12):3-8

[3]戴瑜兴,黄铁兵.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数据手册[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建筑设计的内容范文3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 主要内容 节能原则

建筑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必备场所之一,在建筑物日趋丰富多样的今天民用建筑由于其贴近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功能多元、多样,备受大众的青睐。当然,社会大众对于民用建筑综合性能、使用安全性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 民用建筑用电设备除对电气设计的合理性有严格的要求以外,同时也对电气设计方案下的节能效果有极为突出的要求。故而,如何正确的处理民用建筑电器设计与节能设计两者间的关系,在确保相关用电设备用电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体现其在节能方面的优势,这一问题值得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研究与思考。本文即针对该问题,展开系统分析与探讨。

1 电气设计在民用建筑的设计内容

在我们进行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之初,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设计,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由构思、表达、然后再构思与表达来完成的,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过程,才能最终呈现在人们眼前一个成熟的作品。它所要面对的受众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但有广大人民群众,也有工程的业主与承建单位,并且还必须遵从国家的相关规定,才能设计好安全、合理、有效、美观的作品来。电气设计除了要符合以上几点外,还必须涉及到以下几个内容。

( 1) 当设计者在进行电力设计的时候必须了解电力的负荷情况,设计者需要通过合理的电力负荷计算,才能以此为依据来展开对整个民用建筑供电系统的设计工作。我国目前比较常用的方式是系数法或者是负荷密度法,通过这两种方法然后依据建筑物内部用电设备的运行

需求,就可以计算对应的负荷参数,然后才可以进行后面的设计。

( 2) 在设计者对供电的电源选择过程中,要充分的了解到公共民用建筑在进行独立运行的电源的数量要大于或者等于2,当然具体的电源设置数量需要根据民用建筑电力负荷的计算数值以及所处电网系统的基本条件来加以设置。但在设计的原则上需要确保两路同时供电,一

用一备,互相自动投切。

( 3) 对于公共民用电源在配电系统的选择上来讲,有高压配电系统和低压配电系统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般情况下大型的公共民用建筑所要对应的高压配电系统需要以两路的 10. 0kV 这样的电压等级来进行通电,并且还必须保持两路的电源可以相互独立运行。当然在进行

设计时还要考虑到要多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来对高压配电系统进行设计,这就可以保证两路线路自动切换,相互备用,进一步的确保安全。而针对大型民用建筑所对应的低压配电系统而言,需要注意将北区域内的变压器单台工作容量控制在大于或者等于 1000. 0kVA 单位以上,以此种方式合理控制民用建筑配电系统所对应的变压器台数。从运行方式的角度上来说,正常状态下,投人变压器解列方式运行,通过于中间区域设置联络开关装置的方式,对配电系统运行下低压侧短路电流水平进行合理的控制。

与此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问题是: 无论是高压的配电系统还是低压的配电系统,在配电方式上基本相同,采用的都是放射式的配电方式。在民用建筑中楼层之间的配电方式采用的是混合的方式。在配电的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输电线路,也就是常说的干线。在现代的民用建筑中,如高层建筑一般都是用竖井来进行干线连接,而竖井则多采用插接式母线槽。水平干线因走线困难,多采用全塑电缆与竖井母干线联接方式。

2 电气设计的节能原则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

我国的现阶段开发的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中,我们不但要了解电气设计的内容和重点,还必须遵从我国现行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民用建筑各相关电气设备用电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控制电力系统运行对能源的消耗。即相关的电气设计内容都需

要在充分遵循该原则的条件下所开展。当然我们如果要遵从这一设计原则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民用建筑在进行电气设计时不可能一味的追求节能,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应当建立在不对民用建筑相关用电设备正常运行用电需求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实施。所有,基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对二次能源的节约需求,归纳设计阶段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节能原则:

首先,在设计者进行民用建筑的电气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首要条件是必须满足民用建筑的相关功能的需求: 其中所指的民用建筑功能主要是指包括照明照度、色温、显色指数、空调温度、空调新风量在内的各种综合应用功能,只有满足这些需求才是完整的电气设计,只有确保以上相关功能正常运转才是符合人民群众要求的好的设计。同时,针对部分对于用电有特殊需求的场所( 例如娱乐场所或展厅等) 而言,这一区域内电气设施用电需求、工艺照明设备用电需求的满足同样应当建立在电气设计节能优化的基础之上落实。

其次,设计者要以将来的实际经济效益水平为基础进行民用建筑的电气节能设计。所有的建筑设计都是以人的使用为最终目的的,所以在设计民用建筑的电气过程中节能目标的制定与实现都需要以对现实国情为主的考量为出发点,并以此来结合实际经济效益做出合理的

选择。切记,设计者不能够为了节能而节能,进而导致在节能的过程当中需要产生高于节能效益的运行费用。一个合理的节能措施的落实需要由专门的工作小组对其经济水平进行评估。一般来说,在评估其能够在投人运行后的数年时间内收回投资,后期达到节约电能消耗或费用开支的目的之后,方可将相应的节能措施作用于实践。

最后,设计者在进行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对无谓消耗能量的节约为重点对象。一个建筑物的节能重点在于找出当前整个区域内电能消耗不必要、不必须的设备,在我们找出整个民用建筑电气运行系统当中,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时域建筑物自身功能运行发

挥不相关的情况下,才能根据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来制定合理切科学的节能措施与方案。举例来说,在我国当前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过程当中,变压器设备的功率损耗、传输电能线路的有功损耗均属于无用的能量损耗,所以,我们在电气的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或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把电气设计的重点放在降低这部分设备的能耗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来提高整个民用建筑的节能降耗的科学性优势上。

3 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在我国的公共民用建筑也逐渐增多,就这些建筑而言面临着很多浪费,所以我们在设计民用建筑的时候要时刻记住以节约为基础。我国的民用建筑具有相当可观的节能潜力,需要在电气设计的全过程当中纳人对节能因素的考量。在电气设计各个

环节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应当综合对技术、对经济、对性能、对原理、以及对效果等多个层面因素的考量,在多种可满足民用建筑功能需求的电气设备当中,优选具有突出节能优势的设备,遵循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确保节能与电气设计充分融合,达到提高民用建筑整体运行质量及其科学、合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丽然. 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措施[J]. 电气应用,2009,26( 5) : 138 -142

建筑设计的内容范文4

关键词:建筑 电气节能 设计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电气设备的节能

建筑内的能源设备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绝大部分。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广泛应用,采用节能控制技术,综合应用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控制等智能化技术,对建筑内能源机电设备实施集中监控和能效管理,从而实现系统的最优化控制和管理,达到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的节能目标。空调系统是建筑物中的耗能大户,其用电量约占整个建筑用电量的70%,因此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其主要内容包括:

1)热交换系统温差与流量的优化控制。

2)定风量全空气系统的空调机组的优化控制。

3)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优化控制。

4)冷冻水与冷却水系统的优化控制。

5)冰蓄冷系统的优化控制。

6)水蓄冷系统的优化控制等。

此外,电动机的正确选型、调速方法、基于负荷检测的台数控制等以及电梯的合理选型、停层计划及群控策略等也是较有效的节能措施。

二、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

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可以减少变压器和线路损耗。线路上传输的功率可以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1提高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供配电设计中应通过正确选择电动机、变压器的容量以及照明灯具启动器,降低线路感抗,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应优先考虑采用功率因数较高的同步发电机,荧光灯可采用高次谐波系数低于15%的电子镇流器等。

2补偿电容法提高功率因数当自然功率因数偏低,达不到电网合理运行要求时,应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

1)无功补偿设备应适当靠近无功源,低压用电设备产生的无功功率宜由低压侧的电容器来补偿,高压宅用电设备产生的无功功率应由高压侧的电容器来补偿。

2)用电设备集中的地方采用成组补偿,建筑内的其他无功功率主要在变电所二次侧集中补偿,并多采用自动无功功率补偿加工固定补偿方式。住宅小区的无功功率宜在小区变电所或箱变的低压侧进行集中补偿。

3)对供电点较远、容量较大,负荷平稳、经常使用的设备多采用就地补偿。容量超过10kV的风机、水泵、传送带等设置就地补偿装置;空调主机及冷冻泵等常在其附近设专用变电所,可以集中补偿,但若供电距离超过20m时,最好采用就地补偿。

4)当配电系统中谐波电流较严重时,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应考虑谐波的影响。

三、变压器的节能

变压器的损耗主要表现在铜损、铁损、磁损三个方面。

(1)铜损:实际变压器的原、副线圈都是用绝缘铜导线绕制的,虽然铜的电阻率很小,但铜导线还是有一定的电阻,因此,当变压器工作时,线圈中就会有热量产生导致能量损耗,这种损耗叫铜损。

(2)铁损:变压器工作时,原、副线圈中有交变电流通过,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铁芯中就会因电磁感应产生涡流,使铁芯发热而导致能量损耗,这种在铁芯中损失的能量叫铁损。

(3)磁损:变压器工作时,原、副线圈产生的交变磁通量绝大多数通过铁芯,但也有很少一部分磁通量从线圈匝与匝之间漏掉,即有漏磁。这就使得通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并不相等,这漏掉的磁通量会在周围空间形成电磁波而损失一部分能量,这种损耗叫磁损。对于大容量变压器来说,因线圈的附加损耗与导线的线规关系很大。因此为降低线圈的附加损耗,目前比较多的采用自粘换位导线,同以往的单根导线及组合导线相比,它有很多优点:

a.因换位导线是由多股小截面的导线经过编织而成,且换位节距为线宽的16-22倍,换位极为充分,因而在线圈的绕制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换位,从而减少了环流耗。同时缩短了绕线工时,提高了线圈的可靠性。

b.由于使用的单股导线线规较小且相互绝缘,可使纵向及幅向漏磁通产生的涡流损耗减小,经计算,其涡流损耗约为多根并联导线的涡流损耗的30%。

c.由于单根导线绝缘较薄,而统包绝缘可按具体绝缘要求,这样可以使导体的填充系数得到改善,并能缩小线圈尺寸,同时还有利于散热。

d.在采用的自粘性换位导线,单股线表面涂有特制的环氧树脂,线圈经恒压干燥后,牢固的粘合在一起,形成一刚体,其抗弯、抗拉等机械强度自然大大增强,提高了导线的纽矩,增强了线圈抗短路能力。

四、照明节能设计

建筑照明节能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以降低白天时人工照明对能源的消耗,二是采用绿色照明产品质;三是采用智能化的照明控制系统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降低能耗总量。

1充分利用自然光

充分利用自然光源是照明节能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白天尽可能利用天然光源,使建筑物内获得稳定的光照条件。

2合理选用光源、灯具及附件

2.1选择高效、节能、环保的光源

1)选择照明光源时,应尽量减少白炽灯的使用量,一般情况下,室外照明不应采用白炽灯。2)当悬挂高度大于4.5m时,宜采用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多用于高大厂房、商场及体育馆照明及室外照明等。

3)悬挂高度在4.5m以下时,宜采用荧光灯,应选T8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有条件时,应采用T5荧光灯。多用于公共建筑、住宅、写字楼等。

4)LED照明灯适用于多种场合的动态照明、室外照明、景观照明等。

5)一般照明场所不宜采用荧光高压汞灯,不应采用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尽可能推广使用高光效、长寿命的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

2.2选用配光合理、效率高的灯具

1)在满足眩光限制的条件下,应优先选用开启式直接照明灯具,尽量少用带漫射透光罩的包合式灯具和装有格栅的灯具样式,一般室内的灯具效率不低于70%,并要求灯具的反射罩具有较高的反射比。

2)选用光利用系数高的灯具。

3)选用高光通量维持率的灯具。

4)尽可能选择不带光学附件的灯具。

5)采用空调和照明一体化的灯具。同时应考虑灯具的布置、灯具与建筑围护结构的距离以及灯具的距离比是否科学合理。

2.3节能镇流器的选用

应尽可能采用节能型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3采用智能化的照明控制系统

采用智能化的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照明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开灯时间、数量和过高的照度,有利于照明的节能;同时可以延长灯具和电器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通过系统控制不同工作场合的照明模式,实现照明场景的多样化,以满足人们对照明舒适度和情趣的多种要求。

五、节能设计中的人性化考虑

节能要考虑在建筑中生活的人的体验,我们不能因为节能让人体验不好,这样就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一些公共的区域,我们可以安装声光控开光,让开光自动节能,而不用人为去控制。在一些适当的位置,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机,风能发电机等,太阳能、风能都是清洁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使用清洁能源是构建和谐社会,节能减排所倡导的。在一些公用的充电、电器、照明等位置,要设置一些节能的标志,让人看到这些标志后能自觉地节约能源。人性化的节能,体现了人类的一种巧思,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改进、摸索、实践。

六、结语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带来了人们经济生活的大繁荣,一方面却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与环境破环。节能减排已经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重大政策,建设“节约型社会”也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目标,建筑行业也应积极实行节能减排政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唐海.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陈众励,赵济安,等.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综述[J].楼宇自动化,2007(4).

建筑设计的内容范文5

关键词:公共建筑;基本建设程序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21-0043-02

随着我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加大了对公共建筑的资金投入,如最近几年国家对医疗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笔者近几年一直从事政府投资项目的代建工作,作为在项目建设单位的业主代表参与了不上项目的建设过程,比较熟悉工程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和内容。

基本建设程序讲究的就是程序,因此,工作的顺序不能颠倒,内容不能减少。否则就会出现违规的情况,甚至会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如未得到批准就进行实施,或者未进行详细勘察就进行设计和施工等等。这也是建设单位为什么必须掌握基本建设程序内容的必要性。

笔者把基本建设程序大致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项目立项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工程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鉴于笔者一直也未参与过对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故未阐述后评价阶段的相关内容)。这几个阶段中每一阶段又都包含着许多环节,同时这些环节又都是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1 项目立项阶段

(1)编制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当项目建设单位需要向政府申请修建公共建设项目时,项目建设单位需要向政府提供项目建议书,作为国家下达的国债资金、专项资金的公共建筑项目时,发改部门一般也不要求编制项目建议书了。因为,国家出资金修建的项目必定是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的、是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这类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项目,申请单位一般可直接可行性研究阶段。

申请单位应委托具有咨询资质的单位按照可研报告的要求进行编制。主要说明的内容有:拟建设的规模、建设标准、项目设计方案、各方面的保证措施、投资估算、资金的方式,当然还包括该项目的评价(财务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等)等。在上报可研报告时,建设单位需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

①办理环保审批相关手续:需要邀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该评估报告需要通过环保专家的评审通过,通过后取得环保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⑦办理项目选址规划意见书:该项目是否有地方修建?在哪个地方进行修建?是否满足城市的总体建设规划?这需要政府和规划部门提供相关的文件。

③办理土地使用审批手续:该建设项目的土地是划拨还是转让?如何取得土地?需要国土部门予以审批。这也是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和保证。

④办理供水、供电、供气等手续:项目建设地点的所需的水、电、气等,相关的管理单位是否能够保证?需提供管理单位的意见。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评估、论证。

(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批:在评估、论证通过后,项目建设单位提交书面报告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及其他附件(如环保审批手续、土地使用手续、项目选址意见书、可研报告的评估论证报告等)上报项目审批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如果在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建设地点等方面有变动以及突破投资控制数时,应经原批准机关重新审批。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依据。

2 项目设计阶段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经批准,即意味作项目立项成功,建设单位可根据可研批复开展下一步工作。

(1)项目建设场地的拆迁工作:项目建设地牵涉到拆迁的,立即开展拆迁工作,作好建设地点的测绘工作,也为地勘单位进场作准备。

(2)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选择设计单位:应根据发改部门要求的形式选择设计单位。

(3)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为更好的满足建设单位的使用,也使该方案具有可实施性,设计单位需对可研时的设计方案就行优化。设计方案应通过规划部门的认可,规划部门将会提出规划条件通知书,明确设计的相关条件和要求。

(4)施工图初步设计:设计方案完全确定后,设计单位即需进行施工图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应在可研批复的条件下,对项目的一些具体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明确。包括准确的建设规模、结构形式、建设标准、投资额等。在初步设计完成前,如对该项目的地质情况掌握不清时,为了设计单位能合理且经济的选择建筑基础形式,一般需要由地勘单位进场进行初勘。

(5)施工图初步设计报批:初步设计完成后,建设单位应行文向发改部门进行初步设计的报批,附件为深度满足设计规范的初步设计文本。发改部门将组织专家就该初步设计进行审查,主要审查有: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投资预算与可研是否有较大改变?建筑、结构等相关专业设计是否合理等。审查通过后,发改部门下发初设批复文件。该文件是施工图设计和下一步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6)委托地勘单位:建设单位应根据发改部门批准的选择地勘单位的方式,选择地勘单位。地勘单位必须在初设批准后就进场进行地质情况的勘探,以确保地勘单位提供的地勘报告能在时间上满足施工图设计的需要。地勘报告需送设计质量监督部门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才是能送给设计单位的有效的基础参考文件。

(7)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通过后,设计单位应根据初步设计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设计,设计深度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施工图设计时应考虑是否设地下人防工程,如考虑,则需要具有人防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人防工程的设计,如不考虑,则根据要求缴纳人防异地建设费用。

(8)施工图的审查:审查的部门包括:设计质量监督站对施工图的审查(含政策性审查)、消防部门的审查、人防部门的审查(当有人防工程时)、气象部门的施工图防雷审查。

(9)办理土地使用证:在可研阶段虽得到了土地部门的审批,但在可研批复后,在项目实施前,建设单位还是需要向国土部门办理土地使用证。

3 施工招投标阶段

虽然刚才也谈到设计、地勘以及监理和设备等内容发改部门也可能要求进行公开招标,但由于工程的主要投资还是在工程的实体施工上,故仅对施工的招投标工作在此进行详细说明。在施工在施工图审查完成,各项前期手续齐全,建设资金到位的条件下,工程可进行施工单位的招投标工作。建设单位参与的招投标工作内容有:

(1)项目招标备案。

(2)选择招标机构。

(3)招标公告:招标公告需经招标办审查通过后,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公告。

(4)编制并发放资格预审文件:当投标报名人数较少时可不进行资格审查。

(5)组织专家对投标报名单位的资格预审文件进行审查。

(6)编制招标文件:在招标文件发售前需报招投标管理部门进行审查、备案。

(7)向资格审查合格的投标人发售招标文件和图纸。发售时间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从发售招标文件至投标截止日不少于20d,招标文件补充澄清或修改的需在开标日15d前通知所有投标人。

(8)开标、评标、定标。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招投标管理部门的监督下,由招标机构组织下,依法进行项目的开标、评标和定标工作。评标专家委员会为专家库内随机抽取的专家组成,由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并根据评标结果确定中标候选人。

4 工程实施阶段

施工单位确定后,建设单位的主要工作也就完成得差不多了,施工过程中主要工作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负责。在项目实施阶段,建设单位的工作主要就如下内容:

(1)完成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

(2)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

(3)缴纳相关费用:代缴劳保统筹费用(3.8%)和安全文明措施费(2.5%),缴纳墙改基金(10元/m2),按文件缴纳城市配套费用。施工单位还需办理保险并缴纳民工工资保证金等费用。

(4)配合施工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在费用缴清,各项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办理施工许可证。

5 竣工验收阶段

(1)组织竣工验收

在施工单位完成全部工程内容后,经施工自检,监理初验符合要求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具体验收内容包括:工程验收、消防工程专项验收、电梯特种设备专项验收、人防工程专项验收、防雷工程专项验收、环保设施验收、规划部门的竣工验收和发改部门的验收。相关单位人员参加验收。

(2)收集各相关单位资料,按档案管理资料目录装订成册,移交单位和城建档案馆。

(3)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竣工决算,在决算资料齐全时,将施工单位编制、监理单位审核后的竣工决算送审计部门审核。

(4)编制财务报告,送审计部门审核。

(5)按照审计结果支付除质量保修金外的工程尾款。

(6)办理房产证和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建筑设计的内容范文6

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引发了诸多城市空间问题,城市权利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列斐伏尔和索亚对城市权利的探索,西方的城市权利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作为紧跟时代步伐的坚定的学者,哈维也提出了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城市权利思想。城市权利关系到世界城市化的走向乃至未来世界的总体格局,关系到中国城市化的方向、质量乃至历史命运。城市权利研究已成为指导以人为本、空间公正的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工具。

自1940年代以来,冒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风险, 许多的 问题 关于 城市的 空间 有 而且 兴起 在里面 这个 迅速的 发展 属于 城市化。 这个 城市的 正当 有 成为 这个 专注。 之后 这个 勘探 属于 列斐伏尔 和 西方城市权思想不断深入发展 像 A. 决心 者 下列的 这个 速度 属于 这个 时代, 提出 这个 主意 属于 这个 城市的 正当 具有 意义深远的 实际的 意义。 这个 城市的 正当 是 相关的 到 这个 方向 属于 世界 城市化 和 即使 这个 全面的 图案 属于 这个 将来 属于 这个 世界。 信息技术 是 而且 相关的 到 这个 方向 质量 和 即使 历史的 命运 属于 中国的 城市化。 这个 学习 属于 城市的 正当 有 成为 一 重要的 工具 到 指导 这个 建设 属于 刚出现的 城市化 在里面 中国,以人为本,以空间正义为导向。

城市权利。urbanization。construction pathnew urbanization。城市是理解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空间周边的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产生了许多城市问题。各种城市环境的冲突与矛盾城市发展中的权利继续出现。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城市权利问题尤为突出。城市权利研究对解决中国当前的城市化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中国城市化的质量乃至历史命运,都必须对城市权利做出科学的界定。城市权逐渐成为城市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通过列斐伏尔(Henry Lefebvre)和索亚(Edward,Soja西部)对城市权利的探索,西方的城市权利理念不断深化和发展。作为城市权利思想的主要代表之一,哈维(David Harvey)在借鉴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论》的重新研究,提出了具有深远现实意义的城市权利思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为了纪念马克思的《资本论》出版100周年,列斐伏尔撰写了《进入都市的权利》这部关于《城市权利》的第一部著作,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巴黎的生存危机。列斐伏尔在书中认为,城市权利不仅反映了日常生活的逐渐衰落给城市人带来的痛苦,也反映了城市人在危机中生存和建立新的城市生活的愿望。

相信《城市权利》可以让人们在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他认为,这项权利“不能理解为一项简单的进入或返回传统城市的权利,它可以转化和更新为城市生活权”[1]158。论城市权利在利益主体方面,他认为城市权利是一种基于人自身的权利,具有广泛性和包容性。这里的权利主体既指个人意义上的城市人,也指群体意义上的集体。就城市权利的内容而言,可以通过哈维对列斐伏尔的评价来理解,即,“城市权利问题将被一个模糊的问题所取代,如城市生活权,在他看来,这将逐渐演变成一个更普遍的问题问题,如《空间的生产》的权利”[2]Preface:15。换句话说,列斐伏尔从列斐伏尔认为,“城市权利是城市及其居民拒绝外部力量单方面控制的权利(由国家和资本主义经济驱动)“[3]在

的城市权利研究中,列斐伏尔用一种新的空间视角考察了阶级以及不同阶级之间的权利关系。在批判城市空间异化的过程中,他提出了城市权利的概念。列斐伏尔指出,这是城市日常生活的不正常运作,是社会的不稳定这导致了城市空间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处于不平等和不公平地位的弱势群体发动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以重新获得城市权利,其目标是要求更多的社会权利和社会资源。

索亚(也称为爱德华苏贾)

是一位著名的后现代地理学家。他最著名的理论贡献是“社会—空间辩证法”的提出。可以说,他的理论起源于列斐伏尔一世,但索亚比·列斐伏尔更进一步。

的《社会—历史—空间》“三元结构和以空间为核心的三元辩证法是解释城市现象更为合理的框架目前在这一框架内,对城市权利相关问题的探讨始终围绕空间展开。在讨论城市权利时,索亚认为“城市化进程的这一更广阔的视野与空间正义的斗争密切相关,而空间正义的斗争就是城市权利的斗争。”[4]6

索亚将城市权利作为城市和空间正义的问题进行宣传,城市权利与空间正义是相互建构的。他认为,我们应该从空间角度研究城市问题,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寻求空间正义和城市权利。随着城市运动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权利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居民日益认识到,城市权利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空间发展不平衡。因此,索亚提出空间正义是城市权利的基本内涵,空间正义的构建是城市权利的保障。实现空间正义就是实现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多元共存与和谐共存。这是城市空间正义权的基本价值所在。要实现城市中的各种权利,必须建立合理有序的权利等级。索亚对城市权利和空间正义的深入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城市权利的基本认识,也让人们看到了城市权利空间化的重要性。为了实现人们多样化的城市权利,有必要实现空间的同质化发展。

与列斐伏尔相比,索亚的城市权利更为具体。后者认为,城市权利不仅是一种诉求,也是人们普遍享有的一项具体要求。城市权利应该真正实现对空间的占有,尤其是对公共空间的占有。

。同样地,我们通过日常的城市活动改变城市,反过来,城市也在改变我们。作为坚定的者,哈维也这样认为。从这个角度出发,他对城市权利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一种根据我们的意愿改造城市和改造我们自己的权利。”[2]3哈维认为,城市化正在不断发展和改造我们自己。

·哈维认为,从城市权利主体的角度来看,城市权利的承担者被称为一个群体。“城市权利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说的获得城市资源的个人或群体的权利。城市权利是根据我们的期望改变和改造城市的权利。”[2]4哈维指出,“比起的个人权利,而城市权利是一种集体权利”[2]4.城市权利只有属于集体主体,才能产生更大的行动力。就城市权利的内容而言,其内涵极为丰富,涉及到人们在城市中的生存、发展、休闲等各个领域。

哈维的思想具有相同的地理背景哈维的思想不仅包含了空间正义,还提出了独特的《重获城市权利》的具体方式——开展城市社会运动。通过对哈维城市权利定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哈维《城市权利》的内涵他非常富有。在《叛逆的城市:从城市权利到城市革命》(Rebel Cities:从城市权利到城市革命)一书中,哈维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权利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危机的城市根源、创造城市共享资源的艺术和地租2]28-109

大学优先,资本主义危机的城市根源。首先,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肆意剥夺城市权利的现象,导致不断的反抗,最终形成“城市”危机第二,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也是引发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全局和长远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不仅会对未来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后果,还会对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产生影响。第三,城市化进程中对低收入群体的剥削也是城市动荡和资本主义危机的重要原因。

第二,创建共享资源的城市。共享资源普遍存在于人类经济社会中,具有多种形式。然而,并非所有形式的共享资源都向城市居民开放。有些是向公众开放的,例如空气。另一些原则上对公众开放,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受到监控和限制,甚至由私人管理,如城市道路和户外公共健身设备。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共享资源,如品牌、技术、专利等。如今,这些被视为特定事物甚至资产的共享资源在城市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被商业化和私有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共享资源本身,而是生产和创造共享资源的群体与导致共享资源商业化和私有化的群体之间的关系。哈维认为,共享资源是一种基于集体劳动的动态变化的社会关系。

第三,地租艺术。资本主义的私人业主垄断了某些资产,导致土地租金垄断。传统上,房地产开发和财政政策是获得垄断地租的主要途径。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垄断保护和垄断地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削弱。在文化产业深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特定的文化产品逐渐被视为获取垄断地租的重要途径。但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和垄断权是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然后是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这种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重构垄断权。哈维指出,现实中人们往往从文化的角度重申这些垄断权。哈维在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重新定义了传统文化和文物,即定义为“集体符号资本”。他认为,如果一个城市通过“集体符号资本”获得垄断地租,其他城市也会效仿,出现越来越多的同质商品。这不仅会使城市失去自身的特色,还会导致原有城市结构的破坏和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结果,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集体符号资本”的权利。哈维指出,城市居民对“集体符号资本”的要求是所有人都应该享有的城市权利。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问题,我们必须在深入研究城市权利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城市权利的新方法、新途径。

。纵观中华民族近代史,尽管我们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困难,但我们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实践。在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迅速。为了准确把握这一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面对空间变化的现实。由于城市的权利和发展越来越空间化,社会问题必须解决也来自太空。如城市资源分配不均。面对城市化进程中的这些空间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即重视和重视对城市权利的研究。城市人能否获得城市权利是城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涉及到如何让边缘群体进入、使用、生产和创造城市空间的各种权利,如何满足个人在城市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以及如何实现空间生产中个人权益的合理分配。因此,可以说,城市权利是空间权利,“换句话说,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都应该牢牢控制我们空间的社会生产过程,或者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权利来控制空间的社会生产。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得城市权利是在寻找空间正义。”6-7.

哈维认为,城市或城市体系作为进行社会运动的场所,反映了其被动性。同时,哈维认为城市也有它的主动性。它的主动性体现在其独特的环境特征上,这往往被拥有城市权利的统治阶级用来控制和镇压不稳定的人。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城市是社会运动和阶级斗争的重要场所。在

,人们传统上认为阶级斗争、反资本主义斗争和城市社会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分离的,或者后者是前两者的附属物。即使在考察城市社会运动、劳动力剥削和异化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剥削和异化也是不可能的这只是反资本主义斗争的一个方面。哈维通过分析巴黎公社运动的性质,打破了城市社会运动与阶级斗争和反资本主义斗争相分离的传统观点,指出城市社会运动既是阶级斗争又是反资本主义斗争。

·哈维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阶级已经消失,并在今天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被无产阶级所取代。当前,我们首先要重新认识和扩大无产阶级的内涵,把分散在城市的工人也包括进来。应组织和团结各党派的革命力量,开展城市社会运动,以恢复城市权利为目标。正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的。目前,城市空间存在许多问题,如城市居民之间的权利不平等,这需要在城市空间的研究中更多地关注正义。空间公正日益成为衡量城市权利能否获得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城市权利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城市权利主体方面,

应坚持主体多元化。城市主体不仅包括原城市居民,还包括从农村进入城市的群体。城市权利是使这些城市的人们能够实现他们的目标。由于正义是不同的,政府应该更加关注城市个体的成长过程,特别是解决农民工权益问题和城乡结合部的发展问题,使不同的权利主体得到尊重和保护。就城市权利的客体而言,空间资源和产品应考虑到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公正性。空间生产是城市化和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人们应该在免费咨询的基础上参与创造此外,与交换价值相比,空间正义应更加注重空间的使用价值——地方化的社会需要[5]60,以确保城市空间的同质化发展。因此,要实现空间正义的价值理念,关键在于认识正义的差异性,实现城市个体权益,关注空间生产的正义性和使用价值。

。事实上,城市权利往往被人们忽视。当前,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关的住房、土地、社会、生态等权利问题和权利冲突。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权利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城市权利建设对于实现我国未来城市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人权是指人的基本权利。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同样,人权必须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是基本属性。然而,就社会属性而言,人权往往成为一种形式化、肤浅化、合理化的话语体系,甚至成为一种在不同时代为特定人攫取权力和利益的话语体系。人们在自然属性方面的基本权利没有得到尊重和保障。

的城市权利包含了当今时代背景下人权的具体内容,实现了外在形式与内在意义的统一。在今天的城市化社会中,就城市权利的内容而言,人民不仅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空间的主体。城市空间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们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空间产品,处理、协调和利用不同空间的物质资源,创造出各种具有使用价值的空间形式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不同层次的人的发展要求。这种城市权利以正义为导向,集空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于一体,也就是说,城市权利所包含的个人权利的实现,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需要,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我们应该认识到,要实现人权,首先必须实现空间经济正义和政治正义,以满足当今时代背景下人权的两个属性,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未能有效实现城市空间华人的权利。基于此,

将实现人民的城市权利作为稳步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之一。个人的城市权利体现为:在居住方面,可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的定居,并在城镇获得舒适、安全、健康、卫生的住宿。在就业方面,可以在不离开家乡的情况下,努力实现当地人在当地的工作,并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在社会保障方面,在城乡建设方面,要树立城乡统筹的理念,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实行联动推进。大力发展特色小城镇,加强村庄综合治理等。通过以上对城市权利具体实现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打破“重物轻人”的传统思维,大力推进人民城镇化,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

前面提到过,城市权利的价值是实现正义。在中国,空间正义与指向中国城市化的城市权利范畴密不可分。要实现具有空间正义的新型城市化,我们应该用城市权利来勾勒各种空间和城市化问题,然后用空间正义来批判和反思这些问题,以实现空间层面的公平和正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17年底,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城镇化率)的比例为58.52%。在城市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资源过度开发、盲目占地、环境污染、各级城市权益保护不力等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道路,在的指引下,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面向空间正义的新型城市化内在要求我们实现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种基于长期和总体规划的战略考虑。在处理城市化建设中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时,要坚持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市权益,协调各方发展,实现空间共享,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1]亨利·勒斐伏尔。关于城市的著作[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6年。

[2]HARWEYD.Rebel Cities:从城市权利到城市革命[M]。London:Verso,2012年。

[3]吴宁·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J]。社会,2008,(2):1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