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进校园活动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诚信进校园活动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诚信进校园活动总结

诚信进校园活动总结范文1

一、活动背景

和谐美好的校园给了我们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可是总有一些不文明的人做些不文明的事。我们的校园的各主要校道上的一些小广告(俗称牛皮脚廯)比比皆是,这大大的损坏了学校的环境,就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也要对这有所为,更何况我们身为一名志愿者了。校园小广告的泛滥,直接影响着我校的校容,影响着我校师生的生活学习。

二、活动主题

文明校园,你我同行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彻底清除校园小广告,实践我班志愿服务宗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树立当建设,立足身边小事,改善校园环境,力争为广大师生展示一个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校园环境。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

咸宁学院温泉校区宣传栏、寝室楼、教学楼、食堂及各条主要校道

六、活动对象

七、活动流程

㈠活动前准备工作阶段

1、安排两到三名同学到校园内了解小广告到处张贴的情况并拍下照片;

2、利用多种宣传方法,先在班级内进行宣传,然后到学校各处进行宣传,统计好班上参与名单;

3、对参加此次活动的成员进行分组,总负责人为每个小组划分工作区域,并在每一组中设立小组长,负责自己所在小组,小组负责人要准备好工具小刀,抹布,垃圾袋或垃圾桶;

㈡活动进行阶段

1、下午两点在西区食堂前集合,各个小组长负责清点好本组人数,确定人数到齐后,负责人强调有关注意事项和纪律;

2、两点半活动正式开始,各个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出发前往划分好的清理区域进行清理;

3、四点半活动结束,将垃圾全部带走,并到食堂门后集中,签到、交工具。

㈢活动后期阶段

1、负责人为此次活动写活动总结;

2、参加活动的成员写心得或新闻稿,提出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和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八、注意事项

1、在活动的过程所有的成员要服从指挥,要有纪律性、组织性;

2、小组长要起到通讯员的职责,及时汇报情况,好让负责人有所准备;

3、所带工具要妥善保管好,认真清除小广告、乱涂乱画非法字迹,并把垃圾放在随身带的袋子里面;

4、要注意形象,报名参加的不准直挂名在玩,负责人要严格要求,要以学校的形象为重,注意安全;

5、活动的过程中所有的成员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明白自己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是10临床本二班这个大集体。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策划书

一、指导思想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调兵山市中小学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实施方案》,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活动主题

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则

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活动内容

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弟子规》的学习、践行活动。

(1)计划在11月30日进行《弟子规》诵读班会。

(2)12月5日举行《弟子规》背诵比赛。

除了这两项活动,平时加强《弟子规》的学习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在课间播放《弟子规》歌曲,利用班会时间诵读、学习《弟子规》,尤其加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

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1)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诵读国学经典。

(2)每周设一节诵读课,每月召开一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

(3)利用校园多媒体网络和各种影响资料举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专题讲座,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交流。

(4)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召开校园艺术节活动,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艺术生活,突出活动广泛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特点,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魅力,热爱经典。

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动

(1)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一道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

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以雅为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3)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

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4、积极开展特长教育,推进艺术素养培育工程。

(1)充分利用“体育、艺术2+1项目双技活动”的有效平台,弘扬太极拳,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挖掘学生潜在的才能,培养他们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2)展示开展好特长教育活动。通过开设阅读、硬软笔书法、剪纸、舞蹈等特长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过学有所长,德识长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诚信进校园活动总结范文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是让人们看到外面世界的窗口。但时光荏苒,总有许多旧书积存。相信每一位爱书的同学都会希望自己的图书能在一双又一双求知的眼底传播力量,而不是在箱底蒙尘或变成垃圾......

为丰富图书馆的藏书,促进书香校园气氛,有效利用资源,在此校学生会和大学生读者委员会倡导毕业生捐书。

二、活动主题

捐一缕书香,献一片爱心;感恩母校,真情回报。

三、活动宗旨:

节约资源 实现共享

捐赠爱心 留存书香

用爱心传递真情 送书籍成就梦想

建设和谐河院 我为母校骄傲

四、活动目的

1、 响应党的十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弘扬大学生感恩精神。

2、加强同学之间交流沟通,共同学习,促进校园和谐。

3、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毕业文化”。

4、培养大学生感恩之情,提倡大学生奉献爱心。

5、节约资源,物尽所用,构建互助和谐校园。

五、组织单位

组织单位:河西学院校团委及逸夫图书馆

承办单位:河西学院校学生会及大学生读者委员会

六 、活动对象

主要面向XX级毕业生,其他年级同学也可以参加

七、 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6月9—6月22号

地点:七角和一教门口

八、 活动开展策划

1、广泛宣传捐书活动,营造良好气氛。向各学院下发通知书和倡议书,在图书馆附近张贴海报、横幅等;在毕业生宿舍楼张贴海报;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宣传。

2、活动开始,统一分配校学生会及大学生读者委员会成员到每个寝室去宣传并征求捐赠。即时做好记录和登记捐赠者姓名联系方式。

3、来捐书的同学,让他们签名留念,活动结束之后在弄潮上刊登祝福语。

4、活动过程中,即时记录同学们反馈的关于此次捐书或者对于大学生读者委员会提出的宝贵意见。并对每位捐赠图书的人表示感谢。

5、即时与捐赠者交流沟通,并且回馈具体信息,让他们知道可以阅读图书店具体时间、地点。明确他们图书的去向,若有不明白的问题,详细解说。

6、若有突发事件,由校学生会及大学生读者委员会统一商定解决,如果仍不能解决,上报团委及图书馆。

7、活动中挑选一人进行摄影留念工作

8、活动中应该注意活动场地的秩序。

后期工作

1、书籍整理

A、对所有书籍进行整理,分类、贴标签、盖章。

B、对捐书突出者进行张榜公布,公布捐书去向,做好捐书总结。

C、符合图书馆入藏标准的收入图书馆并建立“爱心图书库”,为这些书籍单独开设了一个“学友阅览室”,在校同学可以自由借阅学长们的赠书,他们享受到恩惠后为以后他们的捐书增加积极性,有利于文化交流和资源再利用。

D、把大一新生可以用到的书归类整理,在大一新生入校后积极宣传,让他们更快的享受到图书资源,其中贫困的大一新生可根据自我需要向学校申请借书,到大四毕业时必须返还,使得图书能循环利用,同时这也测试了诚信度。

E、剩下的一部分用不到的书将义卖,所得的善款将捐给图书馆为“爱心图书库”购买新书,丰富图书馆馆藏,给同学们提供更丰富的图书资源。

2、活动资料

活动资料由大学生读者委员会秘书处整理,并归档。活动记录,用于活动总结用。

3、活动总结

在活动结束后的第一个常委会讨论此次捐书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总结,给下次活动做以借鉴。

4、整理完整的材料,交由老师。

5、所有的活动资料归档。

6、活动结束。

九、捐书种类

1、专业教材类,包括专业教科书、公共课教材、选修课教材、各科辅导资料、学术科研书籍等。

2、工具书类,包括专业辞典、外文词典等。

3、课外书籍类,包括文学类、名著、历史类、地理类、科普类、艺术类等。

4、报刊、杂志类,文摘、包括学术科研报刊、新闻报刊、文化娱乐报刊、英文报刊等。

5、其他各种内容健康的书籍。

十﹑活动安排

(1)学习部:写出本次活动的策划书﹑倡议书及工作总结﹑、统计图书数目、协助图书馆老师贴标签。

(2)宣传部:出海报、宣传板、公示榜。

(3)信息服务部:挂横幅,协助宣传部抬宣传板,搬运图书到图书馆。

(5)秘书部:负责打印图书分类登记表,无课人员统计表,值班人员安排表,考勤表。

十一、注意事项

(1)所有学生会干事必须佩戴工作证。

(2)工作人员应对捐赠者热情接待。

(3)工作人员配合图书馆老师对书籍进行详细分类,认真负责。

(4)海报及宣传板内容要新颖。

(5)活动当中应严格考勤。

(6)注意处理突发事件向捐款者解释所捐书的目的和去向。

诚信进校园活动总结范文3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中央8号文件,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艺术节、读书节活动,紧抓少先队阵地建设,在活动中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把我校的少先队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

一、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二、强化少年儿童养成教育。

三、丰富活动内容,广开育人途径。

四、德育管理搞特色上规模。

五、积极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首先,要充分利用春季良好时机,抓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校园德育环境,为少先队员创设育人氛围。其次,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如二月份,开展以“手拉手、献爱心”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少先队员为贫困地区、贫困家庭捐款捐物,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心和责任心;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学雷锋纪念日、开展三月文明礼貌月等活动;四月份结合“清明节”开展“缅怀英烈”系列教育活动与读书节活动;五月份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开展“勤动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等活动,培养少先队员的劳动意识和参与意识;六月份,结合“六一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并表彰一批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少先队员,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全方位展示少先队员的素质。第三,利用校园艺术节(学校第五周、学区第六周)、读书节、体育节等时机开展“兴趣文化”活动,培养少先队员兴趣特长。

二、强化少先队员养成教育。

    一要结合生活事例,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少先队员重温新《守则》与《规范》,并持之以恒地进行教育督导,转化为少先队员的行为习惯;二要通过班队活动,强化少先队员的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创建优秀班队集体;三要加强少先队员的文明礼仪教育,坚持人人说普通话、文明语,优化宜人的德育环境。四要积极开展主题中队会课程的开发,规定三年级以上中队,都要开出主题中队会。每班都要有主题中队会观摩课,主题中队会力求朴实,突出趣味性、儿童性、知识性、教育性,学校打算在第11周举行主题中队会观摩课活动。(迎接学区的主题中队会观摩课活动)

三、丰富活动内容,广开育人途径。

   1、继续加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其一,新学期各校应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其二,各校应继续邀请综治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到校开办法制、安全、心健等专题讲座,提高少先队员知法守法意识,增强少先队员和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少先队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三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预案的学习、演练,深入开展交通、游泳、网络、消防等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学生自救和互救能力,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校园的一切安全。

   2、密切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一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家长素质,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二要建立家长接待日制度,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子女时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三要加强班主任(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少先队员在家的表现,研究教育对策,经常召开家长会。四要建立家长通讯联系制度,建立家长信箱和信息联系网络,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五要利用给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传输家教知识和经验,发挥家长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3、强化德育管理模式课题研究。逐步形成本校德育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格局。努力办成具有特色鲜明的学校。

 四、积极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新学期将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认真抓好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健全和完善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评价奖励制度,增强工作热情,提高德育师资水平。

三、具体工作安排(2011.2-2011.7)

二月份:总结寒假   做好计划

1.寒假少先队活动总结与评比,搜集优秀作品。

2.制定新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各中队制定中队活动计划。

3.召开期初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会议,布置新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

4.继续开展“五项循环竞赛”,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5. 各中队及时美化教室(中队角、学习园地等),出版第一期黑板报(礼仪伴成长)。

6、落实大课间活动(特色跳绳)

三月份:

教育主题:播种希望  收获明天

1.参加学区艺术节活动

2.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

3.部署德育管理模式研究

3.开展“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系列教育活动,与学雷锋密切联系,从身边做起,向社会延伸。

4.开展“创建快乐中队集体”的主题中队会。

一、二、三年级以“快乐的活动”为重点;

四、五、六年级以“快乐的学习”为重点。

    5.进行红领巾广播站建设工作。

6.出版第二期黑板报(春天放飞希望)。

本月纪念日:3月3日全国爱耳日;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3月8日国际“三八”妇女节;3月12日中国植树节;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1

四月份:

教育主题:播种文明  收获快乐

1. 继续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组织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等活动。

2.各中队开展“三别、四带、五无”活动,培养队员“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意识。

“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

    “四带”: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

“五无”: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划,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各中队开展“心中有理想”中队主题活动。

4、开展第四届读书节活动

5、学区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6.“2011,我眼中的奥运”征文、漫画比赛。

7.出版第三期黑板报(我眼中的奥运)。

本月纪念日:4月5日清明节;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4月24日是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纪念日。四月份最后一周“爱鸟周”。

五月份:

教育主题:劳动光荣  动手动脑

1.开展以劳动实践为主题的系列体验教育活动:一、二年级自我服务;三、四年级家庭服务;五、六年级公益劳动。

2.各中队开展“好孩子要诚信”中队主题活动。

3.德育基地活动。

4.筹备“六一”庆祝活动。

5.参加学区小学生运动会。

6.参加学区主题中队会观摩活动。

7.上交德育论文、案例。

8.出版第四期黑板报(庆祝六一专刊)。

本月纪念日: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4日中国青年节;5月8日国际红十字日;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第三个星期日是中国助残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六月份:

教育主题:努力学习  快乐迎考

1.庆祝“六一”系列活动(庆祝大会、游园文娱活动等)。

2.各中队开展复习迎考学习经验交流讨论会,帮助队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取得较好的成绩,促进队员全面发展。

3.开展“三别、四带、五无”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评比工作。

4.组织少先队工作类文章评比。体裁不限,如:标准论文、感人故事、工作反思、心得体会、经验介绍等,但内容必须真实,有助于自身提升少先队工作的理念和能力,也有助于别人借鉴学习。并进行辅导员(班主任)经验交流。

5.刊出第四期校刊。

6.本学期少先队活动总结,制定暑假活动计划。

7.出版第五期黑板报(我爱我班)。

诚信进校园活动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中生 志愿服务 问题 对策

1993年,发起实施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吸引了广大青年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关注志愿服务活动。在政府的推动和鼓励下,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指引下,广大学生积极投身扶贫支教、社区发展、抢险救灾、扶危济困、城市文明创建、环境保护、大型赛会等领域的志愿服务,如在南京举行的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有众多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也包括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动员青年学生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随着高中生志愿者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志愿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中生志愿服务活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研究高中生中开展志愿服务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克服不足,提升志愿服务实效显得非常重要。

一、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的意义

1.开展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志愿服务精神则对志愿者提倡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互相帮助,其精神的精髓是无私奉献。在高中生中开展志愿服务,引导他们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这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

2.开展志愿服务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抓手

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致力于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校园风气,营造了良好的道德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着周围的教师和同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广大高中生中广泛践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以关爱消除隔阂、以奉献凝聚人心,促进校园形成人际和睦、充满关爱的氛围,影响和带动学校师生自觉将自己纳入到这种道德环境中,能动地与校园氛围良性互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与形成。

3.开展志愿服务是促进高中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提出,中小学要把志愿精神有机融入到《品德与生活》等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要将参加志愿活动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评优、高校选拔的重要参考因素。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责任的认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需要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开展志愿服务势必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深入了解情况,这将为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提供一个认识社会、走进社会,提升自己的渠道。高中生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将接触到社会中各个群体、阶层的真实情况,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促使自己加深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认识,理解这一角色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在丰富自己社会阅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当前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活动组织自上而下,组织形式单一

当前高中生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是由学校团委组织发动,以班级或志愿服务队为单位整体参加。根据《上海中学生报》2013年3月25日的报道,在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中,74.3%主要是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志愿服务,12.3%通过公益组织参加志愿服务,还有13.4%的学生则是个人行动,这说明学校组织是目前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的最主要途径。学校作为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其优势在于在组织发动环节上,通过行政的力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广泛地将志愿服务的要求告知到每位学生,从而使活动更加高效有序。同时,学校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可以在活动的参与环节上能够较好地控制安全责任风险。

2.活动项目以公益性劳动和志愿服务为主,活动内容单薄

高中生的志愿服务大体上分为校内活动和校外活动两类,受制于高中生年龄特点和面临的“高考指挥棒”影响,中学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大多以适宜适量的指导思想结合志愿服务的热点时段、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如环境保护、社区活动、大型会展、大型运动会等活动服务,以此增强高中生的志愿服务意识。

在校内的志愿服务中,一般以校园卫生打扫、校园活动服务、文明服务、图书馆、食堂实验室等场地服务为主,在校外开展的志愿服务大体可分为环保类、爱心类、文明创建类三种类型,环保类志愿服务目前主要体现在为社区打扫卫生、收集废旧品、进行环保宣传等;爱心类志愿服务主要体现为去福利院陪伴孤儿、去敬老院陪伴老人,或在街头进行爱心募捐、在校园举行爱心义卖等,文明创建类主要是进行行人的文明出行宣传、在地铁、车站等场所进行秩序维护和人员引导,在风景名胜区、博物馆等地方进行参观讲解、秩序引导、现场咨询等便民服务。这些活动相对对服务的技能要求不高,活动的辐射面较窄,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成就感相对较低,志愿服务活动很容易就流于形式。

3.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学生参与动力不足

虽然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要求进一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加入志愿活动内容,可作为学生评优和高校选拔招生的重要参考因素。但在实际过程中,中学更多的是提倡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在考核环节中,学校对高中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考核绝大多数是以寒暑假中接待单位的盖章证明以及本人的活动总结,存在着“一张表格走过场,一个公章说了算”的现象。因此,志愿服务的考核对于高中生而言是人人都能过关,个个都能通过,这就难以发挥志愿服务作为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指标的作用和功能。

三、提升高中生志愿服务实效性的对策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为志愿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当前,志愿服务已被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所知晓和认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片面的看法和认识,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在“雷锋月”或学校重要活动期间进行打扫卫生等义务劳动,甚至将志愿者仅仅看成是“义务劳动力”。因此,学校及社会要加大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要在广大学生中进一步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在新生入校、特定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大力宣传和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健康开展储备足够的人才。同时,学校要明确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激发高中生的参与热情,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个人价值。

2.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提升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动力

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对高中生进行青年志愿服务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与高中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有关联的多层次、多样式的学生志愿者表彰激励制度,以增强高中生自我成就认同,提升自我价值,长期保持参与青年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

学校要梳理现有表彰评定、荣誉授予、升学资格认定等激励措施,把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作为参评指标纳入其中;学校要逐步形成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次数和组织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为依据,对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时间为主要内容的认定制度和奖励制度;学校要定期组织校园志愿服务明星、优秀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先进典型等各项评比,树立身边榜样,通过在学雷锋主题活动月、志愿服务月等主题教育活动中进行集中表彰,利用校内宣传栏、广播站等方式广泛宣传本校的志愿服务先进事迹,在学生中倡导“服务他人 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

3.依托校内外服务项目,推进志愿服务平台化

学校要积极拓展学生志愿服务的项目,发挥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依托校内外的服务平台,将志愿服务覆盖到校内,延伸到社会。

学校可通过设立和开辟校内的志愿服务岗位,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内的绿化清洁,文明督察,节能环保,图书馆、实验室的图书资料、实验器具的整理摆放,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学校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学校要积极建立与周边社区、政府职能部门、文化场馆等的共建关系,大力开拓校外阵地,引导高中生在健康、环境、卫生等领域寻找服务内容,比如,围绕公共文明交通,在繁华路段、地铁站台开展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围绕保护环境、关爱自然,在社区、公共场所开展捡拾垃圾志愿服务;围绕关爱孤寡老人,开展敬老志愿服务;围绕公共场所文明秩序,开展旅游景点、文博场馆秩序维护志愿服务。

4.适应移动互联的发展,提倡“碎片化”志愿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达和普及,特别是微博、微信等应用的兴起,移动互联的便捷性、社交性、互动性的特点使得高中生们了解资讯、获取信息、参与评论的渠道和方式大为丰富。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发挥移动互联的优势和特点,结合传统的组织形式搭建志愿服务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即时和交互性平台。要借助移动互联的功能,增加志愿服务的形式,提高志愿服务的便捷度,使更多人能参与志愿服务,如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转发网民的求助信息,开展网络公益调查,通过“随手拍”查找汉字使用不规范的地方,公布社会不文明现象等等,不断丰富新时代的志愿服务形式。

学校也要结合当前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和行为活动习惯,突破之前传统的集中式的志愿服务,提倡“碎片化”志愿服务,引导学生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服务他人,服务社会,鼓励学生“人人都做志愿者,随时随地做公益”。比如,在校内引导学生养成垃圾随手捡起,出门随手关灯,课间擦净黑板,捐赠争先恐后,献血排起长队……的文明习惯,真正将助人精神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准则,把志愿行动作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姜思哲.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社会机制构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30-132.

[2]杨云涵.论志愿精神与我国青年志愿者的激励方式[J].南方论刊,2011,(2):69-71.

[3].新形势下青年志愿者工作机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27(5):135-136.

[4]应露晨,黎霞芳.我国青年志愿者组织的产生及其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09,(04):56.

[5]任朋辉.论志愿服务法制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3,(05):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