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1
1 引言
C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它既可以编写系统软件,又可以编写应用软件;既能完成高级语言的功能,又能直接访问硬件。因此,教学中既要重视严谨的系统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其实践性环节和案例的讨论与分析,为以后有关课程的学习和从事软件开发奠定了基础。
在传统的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大都采用粉笔加黑板的手段,教师边讲边写,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虽然近几年已出现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但课件内容大多是教材的翻版,学生觉得上课枯燥、乏味,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面对繁复的教学过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也只能是保证重点、删繁就简。教学效果离教学大纲的要求相差甚远。基于上述教学问题,笔者提出对本课程进行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研究的方法,愿与同行商讨。
2 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
多媒体教学也符合一般教学的规律,要清楚地认识它,必须有正确的学习观,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系统的实效性研究。
2.1 教学设计的理论思想
教学设计必须植根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媒体传播理论等观点,它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的学习理论有不同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应明确以哪种学习理论为指导。可供选择的学习理论主要有:“外界刺激――条件反射”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动选择信息而感知――迁移(联想)式学习”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构建学习情境――相互讨论协作――完成认知理解”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2.2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建构主义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时要把教学观念进行如下四个转换,即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认知的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为实现这四个转换多媒体教学设计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2.2.1 目标性原则
全过程的教学设计,首要环节必须明确教学目标,要以教材内容为基本依据,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每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依据教育学原理可分为课程总目标、章节分目标和授课单元目标以及再细分的知识点,形成系列的学习目标系统;教学目标由了解、知道、理解、分析、掌握和技能(归纳和设计)等术语要求构成。教学目标从抽象到具体化的详细过程,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南,成为教师施教的依据。
2.2.2 内容制定原则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地选择、组织教学内容,编写授课提纲和学习指导书,是应用好多媒体上课的前提。
决定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是:(1)整体优化。根据专业特点,知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需要,分析C程序设计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知识点核心、主次、并列、从属等关系,以达到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2)可接受性。内容设计与课程教学一样,知识应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表及里处理教学内容。(3)实践性。C程序设计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不仅具备逻辑思维分析能力,而且要求其具有动手能力,因此必须精心遴选作业、例题和案例。
2.2.3 媒体应用的适当性原则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表现载体是设计教学课件,课件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设计、制作好课件是上好课的关键,课件制作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重点和难点突出。不要频繁翻屏或使用太多的超文本连接,要便于学生思考和记笔记。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教学媒体应用的选择余地较大,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作出决定,合理选择并对其实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个媒体的“特长”,这样,才能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2.4 交互性原则
要加强教学过程的交互活动,课件设计中必须注重运用教学策略,通过静态内容的构成,如设问、实例、案例等和动态教学活动,如问题讨论、习题练习等,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动机,力求将单纯灌输和死记硬背枯燥知识的教与学转换成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
因此,我们认为,C程序设计教学多媒体组合设计,并不是某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也不是单一媒体或教学方法的设计,而是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规划。
3 C程序设计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
做好C程序设计课程多媒体教学设计,对提高课程讲授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学设计应以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为依据,通过实践探索,我们提出符合课程内容和特点的多媒体教学组合设计如下。
3.1 教学设计的目标模式
根据C程序设计课程特点,我们探索了以学生需求和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设计目标模式。
3.1.1 知识目标
以程序设计为主线,以提高编程能力为目的,重点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思路,在分析程序和程序设计中让学生逐步熟悉语法和应用语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2 技能目标
通过对各种基本语句的学习,能够为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语句和相应的算法,编写出程序,并上机调试。
3.1.3 态度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3.2 教学设计内容分析
C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分析是以教学需求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指南、把握课程特点和知识点,同时与选择多媒体载体结合,完成教学活动展示。
3.2.1 内容结构分析
课件的基本内容确定后,由课程内容划分出基于课程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的结构关系,再根据这 个结构列出教学层次顺序。
3.2.2例题、练习题选配
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必顺选配具有典型性、针对性、训练性的例题、练习题和作业题目。
3.2.3课型选择分析
根据内容分析,结合目标模式选定课型。课型基本上可分为:讲授课、自学课、讨论课、习题课、实验课等。
3.2.4预设学生反映问题
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学习体验来设想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内容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
3.3才学多媒体选择
多媒体课件设计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选择,由于各种媒体的表现力、再现力、创造力、参与性和控制性等不尽相同,教学课件设计别注重多媒体组合,合理选择,并对其实行优化配置。我们根据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系统地设计了以PowerPoint为基本平台,多媒体动画、投影仪、黑板才学为辅助的教学媒体群。其教学功能如表1所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需要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方面的指导下,依据多媒体课型,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完成其设计工作,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使用、不断修改,只有这样,才能使课件符合教学规律,取得理想的才学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对C程序设计课程不断探索,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使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改革中更好地体现出它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丁桂芝.课程开发是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计算机教育,2004,11.
[2]孟宪平,李宾.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原则.职教论坛,2003,10.
[3]倪筱琴.高职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开发.职教论坛.2002,22.
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2
1确定明确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课件制作的关键环节。在课件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制作者分析学习者的特征,确定教学的目标,建立教学内容知识结构。整个课件的制作应遵循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的目标,细化教学的目的、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具体到法学专业的CAI课件的制作,必须明确其目的何在?为的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还是谋求解决某一法律问题;为的是扩展学习者的知识面,还是谋求培养和提升法律实务能力,等等。心中有数了,制作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制成的课件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进而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必然使课件成为各种素材的简单堆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更无法提及教学效果。
2有效组织各种媒体文本、静图、动画、音频、活动视频等是构成CAI多媒体课件的信息表达元素,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良好的CAI课件必然选择合理、生动、形象的表达素材。为此,各种报刊杂志、书籍、图库、音频库、专业影视资料、互联网等均成为搜集课件制作相关素材的有效路径。特别是针对法学CAI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庭审的现场录像或影视剧的庭审片段更是不能或缺的。课件制作蓝本在设计时,必须围绕法学专业课程教学目的,合理规划屏幕布局、图文比例、色彩对比、音乐节奏、交互方式等,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筛选好有价值的素材,搭配好各种媒体。CAI多媒体课件不能是黑板和粉笔的替代品,多种信息表达元素需要有机组合,否则其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切忌游戏化,否则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妨碍实现教学目标。
3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常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CAI多媒体课件制作时,一定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所以不能将所有的教学内容一揽子地呈现在学习者的面前,要适当地留有余地和设置问题情境。对问题的分析要逐步深入,相关提示也应逐渐展开,切忌直接显示问题的答案。否则,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无异。只有如此,方能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启发学习者独立思考,培养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法学专业的CAI多媒体课件教学而言,不仅要充分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其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的结合,而且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实现理论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结合。教师通过实务案例的引入逐步分析推导出法律评价,不仅有利于学习者对法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利于学习者法学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二、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认识误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提升,多媒体教学在法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业已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如何更好的运用,尚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包括一些认识需要澄清。
1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并非万能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引来部分教师对它的膜拜,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被无限夸大。CAI的英文原意是计算机辅助课件,实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和技术。多媒体课件在法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模拟法律事务处理的整个流程,但它终究不能替代实践教学。例如,运用多媒体进行法学教学时,教学场景的设计至关重要,如何选择适当的案例和呈现案例发生的过程是关键所在。法学院(校)的教师们大多数局限在象牙塔内与实务接触受限,加之学术背景等要素的限制,教学场景设计过程中就有了限制。况且实务中的具体案例常因个案差异,经常出现不同的裁决结果。所以,法学学习者综合素质的提升,除了专业理论学习、模拟法庭训练以外,还要给学习者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而不能仅通过CAI课件观摩庭审的过程。目前,国内部分法学院(校)开展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就是有益的尝试。通过诊所内的教师指导学习者全程参与法律实际运用,并关注细节,势必锻炼了学习者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法律的运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是较难实现的。
2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并非仅处于辅导有人认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而将使得居于传统教学模式中主导者地位的教师逐步演化为教学的辅导者。此种认识存在偏差。倘若多媒体教学过程淡化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师生间的互动,无疑此种教学的失败几成定数。缺失教师引导的学习将会成为漫无目的的探索,同样的互动也必将演化成没有边际的漫谈。假如实务案例的探讨与分析中没有了教师的引导,很有可能无法形成共识而作出相对准确的法律评价。进而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使其将会事倍功半且不得要领,甚至可能步入无法自拔的歧途。即使在当下逐渐为人们所知悉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者的直接讲授逐渐减少直至取消,但教师对学习者的启发与引导,对学习全过程的监控作用却在逐渐增强。学习者倘若要想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是绝对无法离不开的。所以,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并未削弱。
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3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多媒体教育技术运用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过量问题。由于多媒体教学是新兴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但是,在其教学中,新的灌输式方式却应运而生了。教师在制作教学计划时,课件中安排的内容过于多,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所以,仍然成为被动者,教学的主体仍然是教师。因此,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虽然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过于繁多的内容,使其达不到教学效果。例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善于斗争》这一课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几个犯罪的案例,来揭示现在人们不勇于斗争、纵容案件发生的情况。在展示案件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很少,只是一味地让学生看案件,使学生无法从中深入学到善于斗争的精神。
2.多媒体教学中内容顺序的问题。对于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方面,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好是教师在设计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才是教学的关键。比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利用音频进行教学时,是先介绍其产生的背景引导学生,还是直接播放音频再讲解。教师要把握好这个问题,考虑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合理安排内容顺序。
3.多媒体教学中内容深度问题。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的高低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要选择通俗易懂的内容,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地选择有难度的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不被打消。
4.多媒体教学中运用教学方式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在音频、投影和影像中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不能单一地使用一种教学方式,那样达不到培养学生的兴趣,也不能提高学习效果。
二、创设教学情境,加强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1.变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一些概念、原理较为抽象,这样的教学内容单凭教师言传授课很难获得高效。而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将文字、图像以及声音、视频采用动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还能让学生在多媒体课件创设的逼真情境中获得思想品德知识的体验,能够更好地感悟教学内容。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边获得直观形象的感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兴趣。
2.优化课堂结构,保持学生学习动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社会发展常识及基本国情的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案例,不但能够让学生在案例学习中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刻,而且还能从案例学习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如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视频、影像、歌曲等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在优化的课堂教学环节中了解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掌握了现阶段我国主要矛盾的解决方法。课堂结构的优化能够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
3.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练习。传统的课堂练习方法都是教师把作业写在黑板上,然后学生抄在作业本上,这一节课短短的45分钟,不仅练习的内容有限,而且费时费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所有练习题显示在屏幕上,效率高,速度快,节约时间,内容覆盖广,直观性好。借助多媒体,可以减少课本上呆板的语言描述,使线索更加清晰,可以进行资料搜索与整理,提高学生的阅读、比较、总结等综合性思维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将练习题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一方面可以诱导学生喜欢练习的直接兴趣,有了这种兴趣,练习题对于学生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一种心理享受、愉快的体验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练越爱练,使练习达到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独立,完全改变传统课堂的依赖性。教师通过积极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练习,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练习,让学生发挥自我学习的独立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4.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呈现
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4
1.1表现力的丰富性CAI多媒体课件不仅有图文,而且声像并茂。它将教学情境由原来的静态呆板的法学课本、板书换为动态、色彩缤纷的情景,使传统文字呈现的教学案例通过动漫或影像形式将庭审过程展现在学习者眼前,使得法律理论丢掉了苦涩而更加形象化,极大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譬如,金融法讲授过程中,通过播放有关金融危机的录像,使学习者对金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金融危机和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危害、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等问题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使得学习者明确金融法的学习必须有金融学及经济学知识的有力支撑,进而引导学习者去进一步学习货币政策、汇率制度、金融监管等金融知识。CAI多媒体课件丰富的表现力能够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常常是学习者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激发学习的源动力。在兴趣引导下,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必将更为有效。多媒体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实模拟性,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具体到法学多媒体教学中,就能使得学习者犹如亲临其境地处理法律事务,掌握法学基础知识。
1.2交互的良好性良好的交互性是多媒体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又一优势。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是多媒体CAI课件的基本要求之一。多媒体教学搭建了教师和学习者实时和非实时的信息交流平台,强化了教、学双方的沟通,也保证了答疑解惑的效率。同时,教学双方在此平台的交流中,均能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并对基于自身知识而做出的法律评价有足够的认识。此种模式下的交流更能促使学习者摆正自己在学习过程的位置,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它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学习者的主体性”的教学原则,其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此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课后可以就某一主题共同去网络上搜集相关信息,开展协作性自主学习。所以教学内容的确定不再是教师单方行为,而成为教学互动的结果。在交互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了解到学习者间的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并根据网上反馈的信息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作出及时调整。教学只有在充分地互动中才能取得相对较佳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教学良好的交互性对这一效果的实现提供了帮助。
2法学教学CAI课件的制作
2.1确定明确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课件制作的关键环节。在课件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制作者分析学习者的特征,确定教学的目标,建立教学内容知识结构。整个课件的制作应遵循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的目标,细化教学的目的、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具体到法学专业的CAI课件的制作,必须明确其目的何在?为的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还是谋求解决某一法律问题;为的是扩展学习者的知识面,还是谋求培养和提升法律实务能力,等等。心中有数了,制作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制成的课件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进而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必然使课件成为各种素材的简单堆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更无法提及教学效果。
2.2有效组织各种媒体文本、静图、动画、音频、活动视频等是构成CAI多媒体课件的信息表达元素,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良好的CAI课件必然选择合理、生动、形象的表达素材。为此,各种报刊杂志、书籍、图库、音频库、专业影视资料、互联网等均成为搜集课件制作相关素材的有效路径。特别是针对法学CAI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庭审的现场录像或影视剧的庭审片段更是不能或缺的。课件制作蓝本在设计时,必须围绕法学专业课程教学目的,合理规划屏幕布局、图文比例、色彩对比、音乐节奏、交互方式等,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筛选好有价值的素材,搭配好各种媒体。CAI多媒体课件不能是黑板和粉笔的替代品,多种信息表达元素需要有机组合,否则其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切忌游戏化,否则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妨碍实现教学目标。
2.3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常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CAI多媒体课件制作时,一定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所以不能将所有的教学内容一揽子地呈现在学习者的面前,要适当地留有余地和设置问题情境。对问题的分析要逐步深入,相关提示也应逐渐展开,切忌直接显示问题的答案。否则,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无异。只有如此,方能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启发学习者独立思考,培养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法学专业的CAI多媒体课件教学而言,不仅要充分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其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的结合,而且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实现理论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结合。教师通过实务案例的引入逐步分析推导出法律评价,不仅有利于学习者对法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利于学习者法学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3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认识误区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提升,多媒体教学在法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业已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如何更好的运用,尚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包括一些认识需要澄清。
3.1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并非万能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明显优势,引来部分教师对它的膜拜,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被无限夸大。CAI的英文原意是计算机辅助课件,实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和技术。多媒体课件在法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模拟法律事务处理的整个流程,但它终究不能替代实践教学。例如,运用多媒体进行法学教学时,教学场景的设计至关重要,如何选择适当的案例和呈现案例发生的过程是关键所在。法学院(校)的教师们大多数局限在象牙塔内与实务接触受限,加之学术背景等要素的限制,教学场景设计过程中就有了限制。况且实务中的具体案例常因个案差异,经常出现不同的裁决结果。所以,法学学习者综合素质的提升,除了专业理论学习、模拟法庭训练以外,还要给学习者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而不能仅通过CAI课件观摩庭审的过程。目前,国内部分法学院(校)开展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就是有益的尝试。通过诊所内的教师指导学习者全程参与法律实际运用,并关注细节,势必锻炼了学习者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法律的运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是较难实现的。
3.2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并非仅处于辅导有人认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削弱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而将使得居于传统教学模式中主导者地位的教师逐步演化为教学的辅导者。此种认识存在偏差。倘若多媒体教学过程淡化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师生间的互动,无疑此种教学的失败几成定数。缺失教师引导的学习将会成为漫无目的的探索,同样的互动也必将演化成没有边际的漫谈。假如实务案例的探讨与分析中没有了教师的引导,很有可能无法形成共识而作出相对准确的法律评价。进而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使其将会事倍功半且不得要领,甚至可能步入无法自拔的歧途。即使在当下逐渐为人们所知悉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者的直接讲授逐渐减少直至取消,但教师对学习者的启发与引导,对学习全过程的监控作用却在逐渐增强。学习者倘若要想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是绝对无法离不开的。所以,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并未削弱。
3.3多媒体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并非简单否定许多人将多媒体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完全相对的教学模式,甚至提出“黑板靠边站,教材仅是参考资料,网络替代教室”等命题。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形成了课堂集中教学的常规组织形式,它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系统地传授知识,从而保证实现教学的目标。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并非要简单的全面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实为辩证的扬弃。具体针对CAI多媒体课件,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结构和适用的技术等,要便于运用和操作。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法学课堂中,教师依然需要用生动、活泼且精炼的语言讲授法学基本知识和理论,还要根据课堂情况随时调整课件的使用。对于临时涉及的教学内容可以板书到黑板予以讲解。所以,教师成为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的合理因素,而非单纯的机器操作者。
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5
关键词:品德;社会教学;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技术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它更注重学生的成长。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思想中就提到———教育要回归生活。以便学生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要想真实的生活情境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再现,多媒体技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小学生创设接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内心情感的激发创造一定的可能性。(二)教学内容直观化。将抽象的知识和不易观察的事物变得直观可视,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功能之一。它可以让学生坐在教室里看到天安门的实景,可以在一分钟内看完小草从种子发芽到长成的全过程,可以通过视频仔细、多次地观察交警的各种手势。这种功能可以让品德与社会课的知识点更加浅显易懂,帮助学生快速完成学习内容。(三)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想像力,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独特的认知方式,多媒体可以运用形、声、色等手段传情达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情感。同时,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充分地感知这个世界。
二、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多媒体技术能力较低。在农村学校,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多媒体应用能力较低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将课件当作黑板来用,将计算机当作播放器来用的情况经常出现。多媒体应用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观念问题,部分老师坚持着多媒体无用论,认为自己不用多媒体一样能上好课,却没有意识到,用好多媒体技术可以让课堂效果更上一层楼。二是技术问题,制作粗劣的多媒体作品不但不能提升课堂效果,还会有所降低。(二)多媒体应用的目的不明确。教学中多媒体的设计是一种预设式设计,其目的有的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有的是为了提升课堂气氛,还有的是为了减少备课、上课工作量,依赖课件推进教学。以上不论哪一种情况,都偏离了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的初衷,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和课程要求。过度依赖课件还会造成教学过程机械化,不管需不需要,逼迫教学跟着课件走,将使课堂缺乏生成性、灵动性。(三)教学设计内容不合理。由于对多媒体应用的目的不明确,部分教师在设计课程时会以多媒体素材和课件的设计为主要关注点,而忽略了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致使教学设计内容偏离了学生的可接受范围。虽然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却阻碍了学生的学习。
三、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
(一)提高教师多媒体设计能力。教师多媒体应用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观念问题,二是技术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解决的办法并不难,我们可以通过优秀多媒体教学案例的展示和理论指导来帮助教师更新观念,可以通过技能培训、校本研修和比赛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技术。要使教师多媒体设计能力显著提升,达到理想的效果,一定要将这些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二)按需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具有教学辅助功能。运用多媒体课件,只是为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达到恰到好处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时,首先要分析教学需求。不能为了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华丽技巧而过多使用多媒体效果和素材。避免出现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如无关动画等,会扰乱学生对教学重点的关注。教学手段一定是为教学服务的,特别是品德与社会课,在多媒体内容选择上,一定要讲究思想性、科学性。(三)多媒体应用要促进教学内容创新。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呈现大量知识,但我们不能仅仅把课件当黑板来用,而要发挥多媒体资源种类多、容量大、设计自由的特点,展现出富有创意的、用课本和黑板难以体现的内容。要关注课堂现象,观察学生表现,利用课件但不局限于课件,根据课堂进展采取不同措施完成教学内容。同时,多角度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多媒体设计要确保教学由繁化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为了将课堂中复杂的内容变简单,抽象的内容变直观,用最有效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要做到能省则省、能简则简。不能因为融入了多媒体内容而使课程多出了几个环节,多出了不必要的内容,更不能为了应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变得拖沓冗长,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五)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多媒体内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喜爱的事物是不一样的,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要寻找适合当前学生认知水平的图片、音乐等素材,低年级学生可以用到喜羊羊、光头强等素材,高年级学生则不行,他们需要更有思想性的素材。多媒体的应用要符合品德与社会课程特点,要能够贯彻启发性原则,能帮助学生扩散思维,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作者:付建军 单位:修武县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卢玉娟.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分析[J].知识文库,2016(1).
多媒体教学设计案例范文6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问题 高校
一、前言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
二、当代大学的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科学是把双刃剑,任何科学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阶段高校的多媒体教学是否已经完善,是否还存在负面性呢?为此。笔者在4所地方高校进行了问卷调研。共发放5000份问卷,回收4762份。调查结果显示,49%的同学认为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较好,37%的同学认为和传统教学不相上下,14%的同学认为传统教学的效果更好。由此看出,多媒体教学虽已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但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并没有充分发挥先进性的特点。在调查中,同学们认为现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师生缺乏互动与交流
75%的同学认为多媒体教学教学双方缺乏交流。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操作计算机和演示课件上,无暇顾及学生的反应,也不了解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缺乏学生思维的引导。而学生就只能在下面观看课件,忙于记录课件上的笔记。多,媒体本来是辅助教学,现却成了教师和学生的“间隔墙”。这样的教学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件制作水平普遍较低
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点是信息量大,很多大学教师认为课件的信息量越多越好,采用填鸭式教学。81%的同学认为多媒体教学的速度过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课程中安排的信息量过大。这种想法是极端错误的,这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学习相当吃力,学习效果很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适当的信息量,并且做到信息尽量贴近教学内容。
3.滥用多媒体,教学只注重形式
50%的同学认为多媒体教学过多地注重形式而忘了教学目的。多媒体集成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元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明显的区别。许多教师上课时,不管什么内容,都用课件来上课。导致一些简单的问题被复杂化,学生找不到上课的重点。而且部分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过度地追求表面的效果,学生在听课时,常常被这些课件漂亮的外观和精彩的动画所吸引,而忽略了真正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样的做法只是注重了教学形式,而忘了教学的目的,本末倒置,违背教学的规律。
4.多媒体硬件和环境不达标,教师缺乏多媒体技术
62%的同学认为多媒体的硬件不达标,教师缺乏多媒体技术。高校中的多媒体硬件多已经老化,较为严重的是投影仪的老化问题。投影仪一旦老化,投影的清晰度将大打折扣,而且投影仪需要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使用。有些学校为了省钱,只是用一般的窗帘进行遮光,没有使用专业的遮光布,致使投影的图像很模糊,学生难以看清课件。还有话筒已经损坏,学生根本听不到老师说的话。
使用多媒体本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如果这些硬件设施和环境不达标,教学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另外,许多教师只是对其所教授的专业比较熟悉,缺乏多媒体技术,在上课过程中一旦出现一些问题,便不知所措。只能寻求技术人员的修理,耽误了大最的时间,严重影响教学的进度。
三、多媒体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多媒体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校、专业、年级的学生水平不一,学习能力也不同,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相比,信息量要大得多,且教学速度较快。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由于刚上大学,还习惯于高中的缓慢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方法上要有一个渐变的适应过程。这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制作全面的多媒体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思维,在教学中的主动学习性和参与性也较强,再加之两年的大学学习经验的积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他们可采取更丰富的教学模式,如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和讲授式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要注重合理性、科学性
多媒体教学的首要前提是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高质量的课件必须是将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在设计时考虑教学的内容,还要更多的考虑课件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3.加强教学双方的互动
多媒体应是应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尽景 使用无线鼠标和话筒,这样,教师和学生除了声音的交流外,还有更多的肢体语言和同光的交流,教师可以时时观察学生对课堂的反映情况,准确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掌握情况,并可以及时做出调整。
4.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教师,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教学设计及操作多媒体的多门技术,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