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共享经济行业研究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共享经济行业研究报告范文1
路透转变赢利模式,以免费内容换报纸广告分成
路透集团近日与《国际先驱论坛报》签约,从2008年1月7日起为后者的财经版面提供新闻内容,由此开创出一种新的媒体收入共享模式。双方将打破多年来的媒体内容供应协议惯例,《国际先驱论坛报》无需向路透支付内容使用费,而是与路透共享路透新闻为其印刷版和网络版带来的广告收入。这种不同寻常的安排为媒体行业在网络免费新闻随处可得的今天探索新的收入来源树立了一个先例。将有4名编辑负责为《国际先驱论坛报》选稿。
此次路透签署的协议覆盖《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欧洲版和亚洲版的整个财经版面,版面名称也将相应改为“路透商务”和“路透亚洲商务”。高顿说,与路透签署的这项协议将“有可能”减少《国际先驱论坛报》的编辑成本,但他同时表示,《国际先驱论坛报》没有缩减自己记者所写文章篇幅的计划。两家公司皆拒绝透露这项广告收入共享协议的具体财务条款。
根据协议,路透还将为《国际先驱论坛报》的网络版提供视频报道,而路透当前的公司客户也可享用《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文章内容。
据路透媒体执行董事莫尼克・维拉称,路透眼下还在全球各地寻求与其他报纸进行类似的合作。
《费加罗报》:中国将成为第二传媒大国
据法国《费加罗报》2007年10月24日报道,中国人、印度人、巴西人和俄罗斯人都对传媒和娱乐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未来5年,这4个国家在传媒娱乐领域的发展将会占到全世界增长的1/4。从2009年开始,中国将超过英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传媒大国。
共享经济行业研究报告范文2
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
近年来,专业委员会为政府职业病防治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专业技术优势。
2004年,专业委员会根据协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安全小康”的宏观战略目标,以提高劳动者的健康素质为目标,组织专家开展了《安全小康社会发展战略及目标——职业卫生项目研究》和《中国职业卫生发展战略及目标研究》,对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国外职业卫生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国职业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需求进行了分析,结合协会“安全小康社会发展战略及目标研究”,在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提出了“安全小康”职业卫生战略目标、事实策略及保证措施。之后,还配合协会开展了矿山与非煤矿山尘肺病发病情况调查。
2010年国家职业卫生监管职能调整以来,专业委员会根据协会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展规划》研究。通过收集国内外与安全评价、环境评价及职业卫生有关的文献,采用现场调研、数据分析和座谈等方式,对相关信息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基本掌握了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和不同区域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需求,以科学规划、规模控制、合理布局、资源共享为目的,研究和探讨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的总体思路、模式和规模。专业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撰写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展规划意见研究报告》,受到协会领导的好评。专业委员会还按照协会要求,组织专家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职业卫生专家库管理、职业卫生培训等工作,提供了相关建议和技术支持。
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高危粉尘作业、高毒作业、放射性作业实施特殊管理。专业委员会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要求,组织专家开展了高危粉尘作业、高毒作业、放射性作业特殊管理的研究,通过收集文献、分析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管理经验,结合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起草了《从事高危粉尘作业的特殊管理研究报告》《从事高毒作业的特殊管理研究报告》《从事放射性作业的特殊管理研究报告》。
这些研究工作,为政府职业病防治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发挥了专业委员会的专业技术优势。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协会是广大知识分子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和推动学术交流是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换届以来,专业委员会积极配合协会开展学术交流。2007年,协会、专业委员会与美国工业卫生协会联合举办“2007中美职业卫生研讨会”。会议对于促进中美两国职业卫生交流与合作,探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卫生管理、职业卫生服务、职业卫生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促进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和职业卫生科学技术的进步,共同应对职业卫生领域的挑战,有着积极的意义。
2012年4月,受台湾职业卫生学会邀请,职业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涛,参加了在台湾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会并作了主题报告,介绍了我国职业卫生标准研究现状,增进了台湾对大陆职业卫生研究领域的了解,促进了学术科技交流。
2013年3月1日,在全国第十四个“爱耳日”到来之际,协会与3M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了“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及个人听力防护高峰论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涛做了主题报告,介绍了我国噪声性耳聋发病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从落实责任、加强源头控制,科学防控、综合治理,落实制度、注重实效3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噪声危害控制,增进劳动者健康质量,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专业委员会按照协会的要求,组织专业人员参加协会组织的学会、年会,同时召开专业委员会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为广大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学术交流会上,专业委员会组织与会代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交流最新科研成果,沟通学术研究信息,交流的内容涵盖职业卫生监测、评价与防护、职业病诊断与职业健康监护、职业流行病与职业病监测及职业卫生标准与职业卫生管理等。参加学术交流会的代表来自各级疾病预防控中心、职业病防治专业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企业及行业协会、大专院校、军队及科研院所等,每年参会人数均超过60人。会议还为主题发言及交流优秀论文的作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并编辑学术年会论文集。
共享经济行业研究报告范文3
【摘要】统筹科技资源对于提高区域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法律、法规、信息等是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设计和策划的,在相应的条件下组织实施的行动方案,而通过这些对策所包含的要素系统,构成统筹科技资源体系,在科技资源统筹中发挥作用,从而整合科技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科技计划
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国家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赋予我省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机遇。统筹科技资源,是国务院在批复的所有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尤其是关中地区,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寄希望于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示范辐射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是关天经济区建设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1.1统筹科技资源的内涵
“科技资源”的内涵,从内容上看,是科技人才、科技活动资金、科学研究实验(试验)装备、科技信息等要素的集合,或者也包括科技组织资源;而从体系结构看,包括科学与技术所形成的坚实核心、专业技能系统、技术市场、制度界面等。“统筹科技资源”是促进公共科技领域中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和流动,强调的是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促进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与流动,最终目标是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科技资源与科技资源配置的差别在于统筹科技资源主要依赖于政府干预,而科技资源配置还要包括市场化的配置方式。目前,我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许多问题,说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还比较低,需要通过优化配置予以改善,我认为比较适合我省当前发展的情况的配置方式,是加强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投入及其整合中的主导作用,并利用政府职能推动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即通过科技资源整合实现优化配置。
1.2统筹科技资源是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资源配置,是实现生产力创新提升的根本前提。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要站在时代前列,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强化科技创新战略,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其次,从“一高地、四基地”建设及相互联系看,其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带动作用的也首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只有在这个基地建设上取得突破,才能保证其他基地(高地)建设的成功实现。最后,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
2关中-天水区域科技资源存在的问题
(1)从科技资源来看,西安是西北地区科教资源最为雄厚的地区,高度集中,拥有76所大学,80多万在校大学生,3000多个科研院所,9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些尖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专利转化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西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9年已达53%,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形成了在国内举足轻重、在亚洲颇具影响的教育科技综合实力。而关天区域的其它地区科技资源配置则相对较弱,创新能力弱。
(2)由于中央与地方条块分割、军工与民企分属管理,以及产、学、研之间关系不协调等体制性原因,致使陕西省整体上的科技优势,一直未能得以充分展现。因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好“中转省”、“民”、“研转产”的问题。
(3)根据目前的现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元”问题。第一个“二元”是资源上的二元,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问题。一些资源是中央政府控制,一些由地方政府控制;一些是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而另一些则是以地方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高校也具有两重性,即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第二个“二元”是如何形成科学和技术的统筹。第三个“二元”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
总的来说,就是在科技和资本所有属性下,以中央企业和中央高校、地方企业和民办高校所表现出来的二元化,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科学和技术的二元化。如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解决统筹科技资源的问题。
(4)科技资源统筹乏力。科技资源配置具有浓厚的部门特色,难以发挥科技系统整体优化功能,分散大于集成,致使相关部门对科技资源不能统筹管理,从而导致科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
3建立长期科技规划和年度科技计划制度,统筹科技资源
3.1科技计划在统筹科技资源中的作用
政府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干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是通过科技政策、法规,二是通过科技计划。科技计划是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设计的和策划的、在相应的条件下组织实施的行动方案,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表现如下:
(1)科技计划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科技计划是在科学技术的探讨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或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经专家确定的科技发展行动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使它容易成为科技发展的共同愿景,因而对科技资源的统一利用具有指导性和号召力。
(2)科技计划需兼顾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并使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在确定发展任务时,需要综合考虑科学发展的需求和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以便集中资源解决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需求压力本身客观上促使科技计划必须重视科技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3)科技计划采取增量带动存量,滚动发展的方式。科技计划制定之前首先是对原有科技资源进行调研,在对存量充分衡量之后,确定追加投入的数量;科技计划在立项过程中,也要审核申请者已有的的科技资源和科研实力。通过增量投入引发存量部分的再配置,既利于充分发挥存量的效力,也利于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4)科技计划拥有一套全面系统的规划利用科技资源的工具。科技计划由目标定位、期限、范围、支撑手段、组织管理模式、绩效评估等诸要素组成,能以比较完备、成熟的方式规划利用科技资源,其中包括:第一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允许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择优聘用研究人员,这是它能够实现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地整合科技资源;第二能通过资金联合、计划间的协作、申请条件限制等方法,促进各种科技合作,并通过合作整合资源;第三能灵活确定和调整科技投入在研究阶段、科研主体和产业技术上的比重,从而使科技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中试、试验发展等研究阶段,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科研主体,在不同产业领域之间得到优化配置。(5)科技计划能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整合。科技计划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为政府、为社会服务,促进科学家与社会的交流互动等方式,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其它资源结合,并使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
3.2科技规划和科技计划管理申报制度
科技规划、科技计划项目是我国科研管理中的一个主要手段,针对我省科技资源的实际,应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科技活动的各阶段上推出一系列的专项科技计划,形成完善的科技计划体系,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科技计划体系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立项管理、实施管理以及结题验收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形成科技管理体系的保障政策与法规、信息服务系统。进而通过项目带动促进科技资源优化整合,并使其成为一项不断推进、长久坚持,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配套的建设任务。
4解决统筹科技资源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几点建议
4.1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起点,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的科学化管理
由于科技报告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议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突破口来启动科技计划管理,建立科技报告体系的具体建议有:研究提出我省科技报告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及保障政策与法规,构建科技报告管理工作流程,确定协调管理以及参与部门,单位的职责,以工作制度的形式体现。
整理关于科技报告制度的现有政策,研究拟建设的科技报告管理体系是否与当前的知识产权,保密等政策,法规存在冲突,提出协调机制,补充出台保障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的管理政策或法规。
4.2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平台
(1)建立“一站式”的网络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依靠该系统,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统一的门户登录并提交各类申报材料;在项目执行中,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提交各类过程管理文件,项目验收结束后,提交的成果性文件将直接形成为科技报告资料库中的相关档案。各类计划项目管理人员在组织项目的申报、评审、过程管理、验收、推广等环节中,均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进行网络化的流程管理,效率可望及大的提高。同时通过该平台,社会公众能有机会参与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关环节。
(2)建立基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应能及时、快捷地提供通过平台而得到各类统计数据,组织专家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深度挖掘,通过定期总结,完成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省对科技的投入和产出、科技项目领域和行业分布情况等信息研究报告,直接为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出台提供决策支持,便于统筹科技资源。
4.3健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1)建立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结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构建一个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网络技术充分整合区域内企业、高校和政府以及国内外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供服务。
(2)健全创新服务机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须围绕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科技先导型产业,提供技术检测、技术转移、技术培训、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竞争情报等服务。加强信息共享和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加速知识扩散,以提高成果转化率。
4.4通过科技计划整合跨专业、行业、地区的资源
(1)在同一科技计划内实现跨专业、行业、地区科技资源整合,需要设置多元化的投入目标体系,通过目标分解使科技计划渗透到各个行业,专业和地区,再通过统一的资助原则、资助领域、资助区域等实现各目标之间的协作。这种按行业划分的方法,就可以实现跨专业、跨机构、甚至跨地区集中人才资源、试验装备的整合效果。
(2)利用科技计划体系进行资源整合
利用科技计划整合科技资源、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科技资源整合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目标,然后针对各个子目标分别制订科技计划,并使各子计划之间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与促进,在内容、规则上相互衔接或配合,制订科技计划体系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建立跨行业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建立跨地区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
通过科技计划、项目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类型研究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和促进。
4.5构建共享科技资源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1)为使科技资源共享立法更容易进行,在立法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把握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在立法规划核心法的定位上应遵循“先易后难”立法路径,一步一步推进立法,成熟一项,制定一项,二是在立法规划核心内容的界定上应遵循“增量建制”的立法思路,在现有利益增长格局以外,创设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以求在立法建制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资源共享总量,扩大可供在各个利益集团间进行分配的份额,把改革成本和风险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各方受益支持和法制上的持续性。
(2)政策框架
为保障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多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支持体系、在政策方面,需要确立自然科技资源共享过程中政府参与和扶持的指导思想,制订有关科技资源共享强制性,倾斜性及综合性政策,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则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4.6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着力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比较优势产业
产业结构趋同既造成地区间的过渡竞争,同时也造成资源(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协调及浪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从比较优势出发,主要是从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中产生,发挥比较优势只是被动地适应资源禀赋特点,而创造竞争优势则是主动地催生新的比较优势或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综合,通过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保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强战略分析和长期规划,重新评估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目标,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制定科技计划和规划,特别是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然后在些基础上通过制定长期规划,确定在支持和发展的重点领域。
5关中-天水区域统筹科技资源体系
共享经济行业研究报告范文4
关键词:电力设计;节约电能;设计管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能消耗越来越大导致了电能资源供应一直都处在一个比较紧缺的状态下,为了更好的利用电能,保证经济的更好运行,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人们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电能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为了更好的建设国家,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缓解用电紧张的情况,采取节约电能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要做到节约电力,电力设计项目的管理也是前提必要。
一、电力设计项目的管理
与传统的施工和生产单位相比,设计行业因其成品文件相对抽象、配合流程更加复杂,因此,设计过程综合管理难一直是困扰设计行业的一个重大难题,面临了更多的大项目、急项目,这些项目对现有的管理水平和设计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引进协同生产管理平台之前,电力设计项目实施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1、组织模式
电力设计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管理部为核心,设计人员资源调配和管理是以专业设计部门为核心。这是设计过程管理中出现的诸如接口问题、产值分配问题、资源共享问题、项目沟通问题、工时申报等问题的根源。
2、制度和流程
电力项目管理程序文件定义项目阶段和活动,但程序文件是基于三标规范,主要还是文字描述形式,缺乏对设计项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活动进行流程化的定义;迫切需要具体指导每一个具体项目的特定要求和活动的管理机制。电力设计过程项目管理流程没有完全打通。存在条块分割、人力资源安排不透明、设计资源和信息不共享、跨部门跨专业接口扯皮多效率低等问题。此外,电力设计项目管控要素不到位、不健全。
3、三维设计
目前平台缺乏统一的信息收集和汇报机制,核电和涉外项目对三维设计要很高,需要对现有模型的状态和相关二维信息加以标注并形成动态报表,但缺乏有效手段实时收集和提取这类信息。
4、绩效管理
电力设计过程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目前对于项目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及项目、项目成员本身缺乏量化的绩效考核与管理机制,业务部门的工作基本上是以各级领导或流程的推动下进行的,项目及项目中各角色成员的有效激励、产生。
5、信息共享
设计过程缺乏IT管控和资源共享平台。当前的众多和分散的信息系统不能实现对电力设计全生命周期过程及过程中多部门、多专业、多场所协同设计和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
二、电力设计项目质量管理流程
电力设计阶段可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工地服务)、竣工图、设计回访总结7个阶段。
1、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包括地方有关电力、燃料、铁道、交通、水利、城市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有关单位的人员进行选厂踏勘调研,经综合研究后由设计单位形成推荐两个及以上厂址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建设单位申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2、可行性研究阶段
由项目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对两个及以上的新建厂址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意见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审查并上报主管部门审批。期间设计单位应向主管部门或项目建设单位取得建厂外部各类协议。
3、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是设计单位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批文件的要求,确定工程项目建设具体方案和投资规模,其主要工作内容有:确定煤源、煤种、配合项目建设单位进行主机设备的编标、评标,会同项目建设单位与制造厂签订技术协议;进行厂址勘测、编写勘测报告送设计专业和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各专业的设计方案比选与电厂综合设计方案的比选,提出方案推荐意见,形成初步设计文件。
4、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及其审批文件的要求,编制满足工程项口要求施工的文件。其主要内容有:编写详勘任务书,进行厂区详勘;编制司令图进行各专业内部相互配合,指导各专业及卷册施工图设计;各专业编制施工图文件并进行内部校审形成施工图文件。
5、施工配合阶段
施工配合主要工作是设计单位为工程建设做好现场设计服务,其主要内容有: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交底,现场工地代表服务解决设计中存在的差错以及各类技术问题。
6、竣工图阶段
竣工图编制单位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进行竣工图编制,并由项目建设单位向有关地方档案部门归档。
7、设计回访总结阶段
设计回访总结是工程设计经受实际考验后的总结阶段,时间可在工程设产后的3个月左右进行。设计单位组织回访组现场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应与生产、施工单位共同研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
三、节约电能的途径
1、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
在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首先要对用电设备的容量情况进行掌握,同时对用电设备的特性也要进行掌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要对供电的距离进行研究,同时对公共电网的现状进行分析。设计的时候要避免对环境进行影响,这样能够更好的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进行合理的确定。避免输电线路上出现电能损失,同时也能提高电能输送过程中的质量。高电压深入负荷中心在进行供电的时候效果更好,这是因为电力系统输电电压越高,电能输送的距离就越远,同时输送的电能功率就越大。在输送相同功率的电能时,电压越高,输送线路上流过的电流就越小,这样在相同截面上输电线路的电能损失就会越小,这样就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保证用电设备的安全性上也是非常好的。
2、提高功率因数
在电网中使用了很多的电动机和变压器,这些用电设备的使用对电能也是一种消耗。其中,发电机的用电量是非常大的,这样在节约电能方面就可以从用电设备方面进行入手。发电机在运行的时候通常都不是在功率达到一的时候进行运行,这样就说明发电机在运行的时候不仅仅向用电设备提供必要的功率,同时也会出现大量的无功功率情况,这样会导致发电和输配电设备在使用的时候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使用。还能提高电能的供应质量。
3、选择量佳导体截面
导体使电能输送成为可能,但是由于导体电阻的存在,使导体在传输电能过程中要消耗掉一些能量。通常设计中选择导体的截面是按满足允许温升,电压损失,机械强度等要求的最小截面来选择,而不是按最佳导体截面来选择。所谓最佳导体截面指达到最少时的截面。导体的损耗是以热的形式消耗掉的,小截面的导体,损耗大,导体运行的温度高。导体的温度也影响导体的电阻。在温度升高时导体的电阻将增大。在降低导体运行温度的同时也间接地降低了导体的电阻及损耗。对电缆电线而言,导体的温度低还会降低绝缘材料的老化速度,使其使用寿命增长且更安全可靠。
结束语
我们从研究电力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管理入手,通过对电力设计项目组特点的研究,对电力设计质量管理的流程和体系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重点从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应用的角度研究了电力设计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应用,这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指导上,对于电力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应用均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因而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对于其他行业的质量管理系统的优化应用也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为了更好的做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能源保证。
参考文献
[1]周宁峰.电力建设项目管理的几点启示[J].建筑技术,2013,(34).
共享经济行业研究报告范文5
关键词:协同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
高校与部委、地方、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协同创新,不仅有利于大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更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传媒高校面对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亟需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校台协同创新为传媒高校推动协同创新提供了一种新形式和重要途径。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开展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研究项目,开创了传媒高校与主流电视媒体协同创新的先河,获得社会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好评,为其他传媒高校与媒体合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校台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校台协同创新是指传媒高校依托自身的特色优势资源,发挥人才库、科技库、思想库和信息资源库作用,与传媒行业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共建以进行有组织创新的新模式。此模式能够吸引和聚集优秀创新团队和优质资源,形成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的战略联盟,以加强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从而创造丰富的创新成果,为传媒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乃至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撑和技术引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作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校台协同创新作为传媒高校推动协同创新的一种路径,不仅有利于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以“协同”的理念推动科研改革,打破封闭分散格局,发挥多学科多功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积极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有利于高校自觉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促进地区教育与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媒体吸收引进创新元素,共享创新成果,实现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视台通力合作、协同创新,完成了总计14个分项、20余万字的《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研究》,不仅对北京电视台内容生产存在的现实问题、战略目标、整体布局,以及频道栏目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梳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北京电视台、各频道以及代表性栏目进行了严谨的分析,而且还对全台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提出了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发展建议,对北京电视台更好更快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中国传媒大学也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得到了收获和启示。
校台协同创新的基础和保障
协同创新理念指出,大学应基于集成、合作、融合与共享的价值准则,谋求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提高功能活动效率、水平和质量。[1]只有参与协同的各方都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景和需求,具备参与协同创新的条件和能力,愿意彼此信任、共担风险、实现共赢,才具备了推动协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校台协同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即传媒高校和主流电视媒体等参与各方都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望,具备开展协同创新的优势特点、资源储备和创新能力,能够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及联合攻关的工作机制,以实现合作共赢。
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开展校台协同创新,首先得益于北京市委宣传部的宏观指导,政策、资金支持以及整体的统筹协调,建立了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通过第三方综合评价及校台合作研发对策,不仅有利于北京市委宣传部全面了解和掌握北京电视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也有利于针对问题“寻根究源”“对症开方”,加强管理。
此外,校台双方具备开展合作的能力和意愿。中国传媒大学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不仅具备了协同创新的研究基础和能力,通过长期服务行业发展,逐渐形成与行业密切相关,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学科体系,行业背景深厚、高端人才荟萃、研究基础雄厚,能够快速汇聚优势力量、集中学术资源、形成研究合力;而且学校与媒体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北京电视台等主流电视媒体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传媒复合型人才,奠定了较好的合作基础。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主流媒体协同创新,有助于激发对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进行再思考,为内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完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明确自身定位;有助于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创新教育资源,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锻炼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此造就一批未来学科领军人物和一大批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北京电视台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主流电视媒体之一,在频道数量、节目制作能力与水平、经营收入等诸多方面,在省级电视台中居领先地位,在实践操作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明显优势,对自身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具有深刻认识和了解。但是,面对来自技术革新和新媒体迅猛发展、产业发展、电视同行激烈竞争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北京电视台在节目创新、广告经营及频道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与首都新发展对北京电视台的新要求相比,与建设“首善媒体、大美品质”的发展目标定位相比,北京电视台还不能完全适应,迫切希望引进创新力量,借助“外脑”,不断增加创新元素,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着力加以解决。
校台协同创新的实现途径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校协同创新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类别,内部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外部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当前无论哪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其参与主体都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以及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2]
作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传媒高校有着天然的协同创新优势,在进行校台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其实现途径也有内外之分,即所谓的“小协同”与“大协同”。“小协同”是指传媒高校内部不同学科、部门、教师之间的协同,一般采取的科研组织模式为根据研究项目需求,打破学校内部行政院系壁垒,组织精兵强将,组建跨学科团队,搭建跨学科科研平台,整合共享校内各种资源,创新科研模式,为推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提供基础。“大协同”是指传媒高校更应认真审视当前协同创新的现状和问题,加强同相关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如与主流电视台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由此,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研究项目不仅需要具有深厚学术理论研究基础和学科专业优势的大学教师、具有丰富电视媒体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还包括业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共同组建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团队协作的研究团队。为此,中国传媒大学在推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也采用了校内“小协同”和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电视台“大协同”的实现途径。
1.推动校内“小协同”,组建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
中国传媒大学改变了传统的科研理念、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整合优势科研资源,组建了学校层面的跨学科协同创新团队,形成校内“小协同”。学校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并在全校范围内挑选在电视节目策划与运营、节目制作、收视率调查与分析、广告、主持人等研究领域具有研究经验的高水平专家团队协同攻关,组建了一支由100多位师生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研究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研究领域,针对北京电视台各个频道相关情况分成了14个工作小组。通过反复收看北京电视台各频道、各栏目的节目,多方面收集有关资料,多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广泛进行国内外电视节目的分析比较和借鉴,研究团队力求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北京电视台的节目,提出符合北京电视台实际、符合电视节目发展方向和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对北京电视台改版有实际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的研究报告。在校内专家组成员的指导下,研究团队完成了北京电视台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播音员与主持人评价与队伍建设、卫视频道、新闻频道、文艺频道、生活频道等 14份研究报告,形成了校内意见的共识。
2.加强“大协同”统筹协调,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协同创新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尤其是在“大协同”过程中,要使协同创新顺利进行,就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大协同”中各系统之间、各要素之间的合作问题,加强统筹协调。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协同”,此次项目由北京市委宣传部负责整体统筹协调,为校台合作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校台双方实行资源深度共享,项目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以此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校台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加强沟通协调。为了更好地组织校台各自内部、校台之间的创新力量进行协同攻关,协调各方利益、整合优势资源、推动项目进度、把握项目要求,中国传媒大学特意委派学校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工作,宣传部部长作为学校专门协调人,协调配置项目运作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为不同单位部门以及教授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便利;北京电视台由其研发部主要负责电视台该项目组成员的组织协调工作,研发部主任作为电视台专门协调人,并与学校专门协调人形成对接,共同组织校台之间的会议、研讨等协同创新活动。
3.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协同创新长效机制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制订总体研究路线,明确各参与主体的任务和责任,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电视台讨论通过了《北京电视台节目评价与改版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机制、工作职责和工作计划,由双方共同组成了“领导协调小组”“联合专家组”和“联合工作小组”。“领导协调小组”由校领导和台领导组成,主要负责领导联合专家组和工作小组开展工作,确定工作方案,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行政层面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与管理。“联合专家组”由北京电视台选派的台内外专家与传媒大学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主要负责为领导协调组提供咨询建议,指导各专项工作组修改完善评价报告、制定改版方案,会审各专项评价(研究)报告和改版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对终稿进行审核把关。“联合工作小组”是项目具体的实施者,是产生创新成果的最核心“部门”,这就需要优化以创新需求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激发创新潜能,形成可持续发展、强有力的、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为此,校台双方根据研究项目需求形成“一对一”共计14个联合专项工作小组,组长由双方组长共同担任,组员包括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明确和细化了校台双方的工作职责及工作重点:中国传媒大学小组负责从学术理论层面对专项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北京电视台从实践操作层面制定改版方案,双方小组在各自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对接”交流研讨,发挥专长,协同攻关,激发创新思维和潜能,产生创新成果,并随时根据“联合专家组”的会诊意见及时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各专项节目评价与改版报告。
校台协同创新的启示
此次项目的成功完成为高校校台协同创新提供了启示:一是政府积极有效的引导和支持,包括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政策支持、经费投入,以及为高校与国内外其他创新力量建立合作信赖关系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二是协同创新各方具有强烈的合作愿景和需求,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质资源,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汇聚作用,配置最强人力资源,联合组建创新联盟,实现协同创新建制化和可持续发展;三是高校担负着协同创新的设计、策划、组织、协调和保障的作用,应当主动进行制度改革,突破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3]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四是高校要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和集聚效应,利用现有各类资源和条件,尤其是协同创新的研究成果,广泛吸纳行业、企业、社会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以创新聚人才,以创新谋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办学水平,使高校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 [J]. 中国高教研究,2012(10)4-8.
[2]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04-23.
共享经济行业研究报告范文6
本报讯 为了保护电信和互联网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网络信息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简称《规定》)。《规定》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
《规定》要求,未经用户同意,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应当明确告知用户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查询、更正信息的渠道以及拒绝提供信息的后果等事项。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收集其提供服务所必需以外的用户个人信息或者将信息用于提供服务之外的目的,不得以欺骗、误导或者强迫等方式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电信服务或者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停止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为用户提供注销号码或者账号的服务。
《规定》还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使用的用户个人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或者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委托他人市场销售和技术服务等直接面向用户的服务性工作,涉及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应当对人的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不得委托不符合本规定有关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要求的人代办相关服务。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公布有效的联系方式,接受与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有关的投诉,并自接到投诉之日起15日内答复投诉人。
《规定》强调,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用户个人信息泄露、毁损、篡改或者丢失。如建立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及其相关活动的工作流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及人实行权限管理。妥善保管记录用户个人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载体,并采取相应的安全储存措施。对储存用户个人信息的信息系统实行接入审查制度,并采取防入侵、防病毒等措施等。(周寿英)
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本报讯 7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闻会。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介绍了2013年上半年我国工业、通信业的发展情况。
朱宏任介绍,今年上半年,信息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1~5月份,信息消费规模已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近年来,信息技术创新速度不断加快,信息领域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信息消费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以下几组数据能更直观地说明这一点:今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4亿,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电子商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销量增幅都超过了25%。
祝军表示,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信息消费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这是实现信息消费增长的基础。要重点推进光纤入户工作,大幅度提高网速,同时提升3G网络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并争取年内发放4G牌照。二是要加快“信息惠民”工程普及,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共享,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加快就业信息全国联网。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三是要丰富信息产品和信息消费内容。鼓励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通过创新供给引导消费,拓展新兴服务业态,开展物联网等重大应用示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四是要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依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周寿英)
甲骨文将在上海建立
第四个中国研发中心
本报讯 7月22日,甲骨文全球大会在上海举行,甲骨文公司总裁马克·赫德(Mark Hurd)表示,甲骨文将在上海建立在中国的第四个研发中心。新研发中心的重点研发方向是云计算、数据挖掘、大数据、商务智能产品。赫德表示,这是甲骨文加大对中国投资的体现,未来新的研发中心将更深入了解中国客户的要求,进一步推动甲骨文在中国的创新。此外,赫德还强调,甲骨文还将增加中国合作伙伴的数量。
京东方募资460亿元
加大对液晶面板的投入
本报讯 7月24日,国内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京东方公告称,公司将以2.10元/股发行95亿~224亿股,拟定向增发募资460亿元,主要用于投建合肥8.5代氧化物TFT生产线、鄂尔多斯5.5代AMOLED生产线、重庆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生产线等在建项目以及在合肥新规划的触摸屏生产线。京东方副总裁张宇表示,未来液晶面板市场需求还会增加,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与此同时京东方也在布局OLED领域。此前,三星和LG等外资品牌已经开始推广下一代OLED技术。
电信研究院规范App下载渠道
本报讯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信息名址服务管理中心与中国电信终端测试协会共同主办的优秀移动应用成果汇报展在京举行,主办方希望通过信息名址服务向消费者提供健康绿色的移动App下载渠道,并规范企业的客户端应用的信息地址。目前,信息地址主要涉及四类服务:短信、Wap手机网站、App以及企业微博、微信。未来的信息地址服务还将涉及多个方面。
赛迪经智互联网金融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