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儒家思想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儒家思想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儒家思想的看法

对儒家思想的看法范文1

这个问题使我有点措手不及。面对学生的质疑,我努力镇定下来,对同学们说:“老师在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所以一时也不可能给大家作出科学的解释,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我们一起探讨答案吧。”

同学们活跃起来,很快有同学提出了假设:

伏尔泰推崇的儒家思想,不应该是儒家思想中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应该是儒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吧?

学生的发言把我的思路打开了,我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儒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有哪些。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以下方面:

“仁政”“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为贵、君为轻”及伦理道德的思想内容。

我又引导学生思考伏尔泰推崇这些思想主张有何目的?

有的学生谈到:伏尔泰生活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当时的法国在波旁王朝统治下,封建统治腐朽,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阶级矛盾尖锐。伏尔泰认为中国封建统治者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实行的是开明专制,希望法国的封建统治者用儒家的理性价值观来治理国家,借此来反对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

还有的学生认为:儒家思想主张修身养性、宽宏大量、乐善好施、仁恕之道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启蒙思想家希望当时的法国能够借鉴这些思想,缓和社会矛盾。

经过师生的共同对话交流,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当时整个欧洲处在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下,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渴望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获得相应的地位,但现有的制度成为其继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在这种背景下,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开明贵族的启蒙思想家发起了一场旨在反对封建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高举理性、自由、平等旗帜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为了获得有力的支持,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理论依据,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等人发现中国可以作为他们的楷模。中国儒家思想中的民为邦本、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成为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反对当时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来源。儒家思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启蒙思想家认为儒家要求人们达到的这一境界无需求助于神的启示,依靠个人的修行就可以达到,借此反对天主教神学的统治。中国古代“学而优则仕”,凭学问、凭才干,不世袭、“选贤任能”的教育制度和选拔官吏的制度,与18世纪欧洲的知识界、启蒙学者们尊重个人价值,反对中世纪的封建世袭制度,通过自由、平等、竞争攀登仕途高峰、梦寐以求的理想一拍即合。正如1987年11月10日,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所说: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且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

对儒家思想的看法范文2

关键词:微课教学;高中历史;百家争鸣

新生事物总会具有两面性,微课也是一样,许多教师对微课的看法不一。的确,微课需要的时间较短、容量也比较大,为求知者快速的取得知识提供了有效途径。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哪些内容可以作为微课的课题,哪些内容不可以;微课教学导入要注意哪些方面等等。因此,微课程教学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并且结合实际做具体的改进,以达到更好的为学生服务的目的。下面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为例加以说明。

一、注意选题

既然上的是微课程,那么势必与正常课堂那样含有大量内容有所不同,它要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这样,微课的制作,必须首先精选课题的内容。根据教学重难点的设置和文本内容的特色确定教学内容,这样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作者认为选题是微课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一个优秀的微课选题可以让微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一个糟糕的微课选题也可以让本应出彩的微课变得索然寡味。

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选择,关乎知识结构的设计,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的重点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难点为儒家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考点为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从本课重点看,百家争鸣的意义、儒家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可以作为选题的切入点;从本课难点看,儒家思想的影响可以作为微课的选题切入点;从考点来看,百家争鸣的过程、百家争鸣的意义可以作为微课选题的切入点。

二、微课教学过程要精练

(一)微课导入要新颖、迅速

微课要求时间较短,一般5-8分钟,因此,必须要迅速切入课题。但同时还要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亢奋状态,这样一来要求就更高了。为了让微课更加的新颖,可以设置一个问题导入课题;可以回忆以前的内容导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的实践引入课题;也可以直截了当进入课题。但不管用什么方法,什么途径,都要在力求新颖的同时,紧贴主题,迅速切题,这是进入课题的一个必须遵循的原则,因为我们要把较多的时间分配给教学内容的讲授。

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为例,将本课百家争鸣的过程作为微课课题。可以利用孔子讲学的视频进行导入。一方面,视频作为有效的多媒体资源,可以吸引多数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大体了解儒家代表人物的活动与观点,便于儒家思想观点的概括与总结。

(二)讲授线索要明亮醒目

微课的讲授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内容,剪掉那些可有可无的细枝末叶。比如,有时为了讲授重难点内容,经常需要罗列一系列论据,在罗列论据时,就要求简单而精确。再加上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圆满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如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中百家争鸣过程为研究课题,需要着重讲解的就是儒家学派观点同其他学派观点的不同,要突出主干,就必须懂得取舍。要突出儒家学派的地位,就要将儒家学派的观点细化,比如仁、礼乐、为政以德等儒家学派观点要列材料解读说明。儒家学派观点这条主线明确,与其它学派的观点对比也就比较容易,但也要懂得取舍。比如儒家学派主张“仁”,也就是人要有爱心与智慧,而墨家学派的“兼爱”表示爱所有人。为阐述二者区别,可以引用《墨子》材料,比如“顺天之意者兼,逆天之意者别。”加以解释,这样就可以有效理解二者的不同。

三、要有自己的亮c

对儒家思想的看法范文3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淮南子》虽然以道家为主旨,却吸收了先秦儒家思想,儒家的许多伦理观念、哲学概念都可以在《淮南子》各个章节中找到。但是,《淮南子》中的儒家思想不同于先秦儒家思想,原因有二,一是黄老道家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符合自己需求的改造,因此,《淮南子》中的儒家可视为道化的儒家;二是法家、墨家等其他被《淮南子》吸收的先秦思想影响了儒家思想,因此,《淮南子》中的儒家思想可视为整合的儒家。

关键词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民本;仁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04

《淮南子》是汉初黄老新道家的顶峰之作,然而,它同时吸收了先秦许多学派的思想,并以道家为主线融会、贯通了诸家。而被它吸收的各家思想之间也彼此影响,从而都发生了变化,不同与它们在先秦时期的状态。《淮南子》一书中除作为宗旨的道家思想外,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占的比重较大,时时在《淮南子》一书的各个章节出现。而这两家思想又都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可以视为道化的法家和道化的儒家。由于《淮南子》的作者认为道家思想位于先秦各家之上,就以道家为本而先秦其他各家为末,先秦其他各家思想在此书中是道家的辅助。本文试以儒家思想为例分析《淮南子》一书中道家思想对各家思想的影响和各家思想之间的影响。

1儒家思想在《淮南子》中的表现

《淮南子》一书中处处可见先秦儒家思想的概念和观点出现,也有许多字句是从儒家六经中直接或间接引用来的。总体上看,《淮南子》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主要有政治思想和伦理学两个方面。

1?1政治思想

《淮南子》在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术上又兼容了儒家民本、仁政等政治观念,而这些观念又都成了道家治国之术的辅助。

1?1?1民本

《泰族训》说:“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美则上宁。”《淮南子》将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关系视如树木之于树根,这正是孟子民为贵,君为轻观念的体现。而孟子得天下者得民,得民者得民心的观念《淮南子》也予以采取。《泰族训》谈到纣之所以失天下与武王之所以得天下时说:“能得胜者,必强者也。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商纣的土地东到大海,西到沙漠,但都倒戈相向,西周只有百里的土地却成了天下共主,就是民心的向背所致。“故得道则以百里之地令於诸侯,失道则以天下之大畏於冀州。”《淮南子》在这个观点上继承和发扬了《黄帝四经》得道者虽小必大,失道者虽大必亡的思想,《黄帝四经》认为胜负不在强弱而在是否持守大道,失道的大国最后会被得道的小国击败。同时,《淮南子》又用儒家思想融合了道家,是否得道在这里不仅是是否因顺自然,而更重要的是是否得民心,民意成了天道的化身。

1?1?2仁政

《主术训》说:“尧之有天下也,非贪万民之富而安人主之位也,以为百姓力征,强凌弱,众暴寡,於是尧乃身服节俭之行,而明相爱之仁,”这正是先秦儒家王道政治的思想,王道政治立君为民,霸道政治立民为君,统治者应当为了百姓的利益而不是他自己的利益而统治百姓,这既是以民为本的思想也是行仁政的思想。介于秦亡的教训,《淮南子》的作者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爱民才能得民心。《兵略训》中说:“上视下如子,则下视上如父;上视下如弟,则下视上如兄。上视下如子,则必王四海;下视上如父,则必正天下。”以天下之所助攻亲戚之所叛就能无不胜,因而明主应“以积德击积怨,以积爱击积憎”。《主术训》说:“君德不下流於民,而欲用之,如鞭蹏马矣。”国君能够不言而信、不赏而劝,不怒而威是因为其诚心于中,发动与外,苟四海不被其诚,则虽言不信、虽赏不劝、虽刑不畏。仁义乃治国之本,法度、术数是治国之末,是用来辅助仁义的,本固则邦宁,如树一物而万叶生,舍本逐末就像重视鞋帽却忘记了头和脚那样。所以,致力于王天下的君主应将提高自己的品德视为首要之事,而只知道扩大领土和占有百姓的君主就会落入困境。

1?1?3尚贤

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位于邪恶的人之上,就能让邪恶的人正直起来,此思想也为《淮南子》的作者所采用。《泰族训》说:“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淮南子》一改先秦法家尚威势,不重贤智的做法,吸收儒家人治观念,高度重视统治者的道德品格。治国固然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更要有能完善地使用这些法律制度的人,“故国之所以存者,非以有法也,以有贤人也;其所以亡者,非以无法也,以无贤人也。”贤能的治国者比良好的法律制度更重要,有良法也许还会动乱,有君子治国却永远不会动乱。《主术训》说:“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乖,群臣怨,百姓乱。”君主之举不可不慎,一举不当,终身败亡。商汤用伊尹、文王用姜尚而得天下,纣王用费仲、恶来而亡天下。君主无论贤或者不肖,都想提拔有才智之人帮自己治理天下,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是因为君主对人才的判断不能超出自己的鉴别力,总是以为与自己相同的人就是人才,而把与自己不同的人舍弃。能臣服禹、稷、皋陶的人一定是尧舜,在桀纣的朝廷中,禹、稷、皋陶就没有立足之地。“故人主诚正,则直士任事,而奸人伏匿矣。人主不正,则邪人得志,忠者隐蔽矣。”最高统治者的品德比任何人的品德都重要,《淮南子》主张应让最圣明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次一等的人成为三公,次一等的人成为九卿,次一等的人成为元士,使品德与爵禄相称。

1?2伦理学

《淮南子》一书中的品德修养术很多都从先秦儒家思想中继承而来,它首先吸收了儒家以情感作为道德的基础的做法。《缪称训》说:“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不可内解於心;圣人之养民,非求用也,性不能已;若火之自热,冰之自寒,夫有何修焉!”孟子举孺子将入于井的事例来展示道德行为如何从人天生的情感发出,如何没有思量,没有利害的计较,《淮南子》在此完全采用了儒家的论点。《缪称训》又说:“子之死父也,臣之死君也,世有行之者矣,非出死以要名也,恩心之藏於中,而不能违其难也。”很有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意味。先秦儒家以醇厚的直觉为前提引申出了义利之辩、忠恕之道等道德原则,这些观念都进入了《淮南子》的思想体系中。

1?2?1义利之辩

以直觉为道德的前提很容易就可以推导出从直觉发出的行为是行义,从思量发出的行为是谋利的结论,而行义与谋利也就成了道德与不道德的分界。先秦儒家认为君子志在行义,小人志在谋利,《淮南子》也说:“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仁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仁义,小人惧失利。”小人做事考虑的是自己的所得,君子做事只考虑是否合乎道义,君子行义非从外入,乃自中出,如水必下流,火必上腾。然而,君子为善,不求名而名自从,不求利而利自归,小人放于利而行,必将多怨,君子之行积善,必有福祉,小人积恶,后必不祥,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砥砺之石不见其减,日有所损。因而,《淮南子》认为:“福由己发,祸由己生。”尧舜之朝,积千岁之善,桀纣之朝,积千岁之毁。然“德之所施者博,则威之所行者远;义之所加者浅,则武之所制者小矣。”尧舜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之间日日至于王天下,桀纣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之间失天下。“故治国乐其所以存,亡国亦乐其所以亡也。”《淮南子》将儒家意在区分道德与否的义利之辩化为治国术。

1?2?2忠恕之道

先秦儒家哲学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最简单却可以终身行之的道德规范,并由此推出“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的絜矩之道。《淮南子》采纳这一观点,并将它从道德修养术改造为治国之道。《缪称训》说:“人以其所愿於上以交其下,谁弗戴?以其所欲於下以事其上,谁弗喜?”欲王天下就要得民心,欲得民心要所欲与之,所恶勿施之。当你欲求一物时要想到他人也欲求此物,不希望得到一物时要想到他人也不想得到此物。“内恕反情,心之所欲,其不加诸人,由近知远,由己知人,此仁智之所合而行也。”推此推己及人之心与天下,民即可无为而迁化。

忠恕之道还主张“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淮南子》对此也有体现。《主术训》说:“所立於下者不废於上,所禁与民者不行於身。”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上有好者,下必更甚。君主要禁止百姓之恶,首先就要身不行恶。君主的品德就像风,百姓的品德就像草,风向哪里吹,草就会向哪里倒。“动於上,不应於下者,情與令殊也。”君主的教化能够深入人心,政策能有广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其诚心于中,假如君主口头上反对一事并制止百姓去做,而自己却去做此事,那就说明他实际上赞成此事,他无诚于中,百姓也就不会为他所化。

1?2?3反求诸己

孟子说:“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淮南子》也说:“故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得也。”因为双方都认为祸福都由自己造成,“夫祸之来也,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犹如清水可以洗帽带,污水就只能洗脚了那样,治国出了问题总是由于治身先出了问题。《淮南子》认为:“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治身在治国之前,没有身乱而国治者,也没有身治而国乱者。《淮南子》虽然主张人是形神二者的合一,但同时认为神高于形,以神为主,形必安,以形为主将危害神,最终也会让形受到危害,因此,正身首先要正心。在这一点上,《淮南子》与《大学》修身必先正心的观念相同。“故心者,身之本也;身者,国之本也。未有得己而失人者也,未有失己而得人者也。”治国之本,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节用;节用之本,在于反性,反性意在正心。己心不正者不能修身,不能修身者不能安民,不能安民者不能治国。“故舜不降席而王天下者,求诸己也。”

2儒家思想在《淮南子》中的变化

由于受到作为《淮南子》一书宗旨的道家思想和被《淮南子》吸收的先秦其他诸家思想的影响,《淮南子》中的儒家思想发生了不同于先秦儒家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淮南子》认为道家思想是治国之本,儒家思想是在现实世界中对道家思想的辅助,儒家的治国术无论如何高明都在道家的治国术之下,因此儒家的治国术的实施都要以道家思想为背景;其次,由于受法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的影响,《淮南子》反对先秦儒家复兴周礼的做法,主张礼应根据治国的需要而变化;再次,《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本位对先秦儒家思想的人性论进行了改造。

2?1道本儒末

《缪称训》说:“故道灭而德用,德衰而仁义生。故上世体道而不德,中世守德而弗坏也,末世绳绳乎唯恐失仁义。”这正是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观点。失礼而后术,失术而后诈,失诈而后刑、而后兵。《淮南子》认为商鞅之法亡秦,因其拘泥于法律条文而忘记了法律是用来辅助仁义的,仁义为本,法律为末。但《淮南子》更进一步认为,仁义也不是治国之本,治国应以不治治之。有道之国,君臣相忘,百姓不知有国君。法律只能禁人作恶,与不作恶相比,行善更高,然而善处即是恶根,与善行相比,无为更高。最好的统治者应使人不知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统治者才是被人们爱戴。姜太公和周公相见时,周公问太公如何治理齐国,太公说举贤上功,周公说齐国后世必有劫杀之祸,太公问周公如何治理鲁国,周公说尊尊亲亲,太公说鲁国从此弱也。果然,鲁国三十二世而亡,齐国二十四世时被田氏夺取了政权。“神农之初作琴也,以归神;及其也,反其天心。夔之初作乐也,皆合六律而调五音,以通八风;及其衰也,以沉湎康,不顾政治,至於灭亡。仓颉之初作书,以辩治百官,领理万事,愚者得以不忘,智者得以志远;至其衰也,为奸刻伪书,以解有罪,以杀不辜。”许多本来动机是善的措施后来都成了恶的根源,只有无善无恶方能长久。一言以蔽之,“仁义之不能大於道德也,仁义在道德之包。”

《淮南子》描述理想的治国状态说:“圣主在上,廓然无形,寂然无声,官府若无事,朝廷若无人,”,与无为而治相比,仁义治国已经是次一等的做法。

2?2礼随事迁

《淮南子》采纳了先秦法家思想的观点,认为持守同一礼法而不知变迁如守株待兔一样愚蠢。《说林训》说:“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桅,暮薄而求之,其不知物类亦甚矣!”正因为礼是治世之器,不是治世之本,礼才要随时做出变化。价值连城的玉璧,如果揖让进献别人,别人就会高兴,如果扔给别人,别人就会愤怒。祭祀用的刍狗,当祭祀之时被尊贵地放在祭坛上当做神供奉,祭祀之后却被扔进阴沟里,此时再去寻这刍狗就是寻找恶梦。在一时一地使国家兴盛的措施,另样情形就会让国家衰亡。“夫随一隅之迹,而不知因天地以游,惑莫大焉。虽时有所合,然而不足贵也。”有人见他人因持守仁义而得福,也持守仁义,反而得祸;有人见他人因刚强而成功,也持守刚强,反而失败。《淮南子》认为这就像盲人看不见道路,别人告诉他往左他就往左,别人告诉他往右他就往右,即使没有出差错,心中也并不明白。“所谓礼义者,五帝三王之法籍风俗,一世之迹也。”治国不法迹而法其所以为迹,如得万柄宝剑也不如得干将莫邪之巧。礼是有形者,礼之后的道德是无形者,有生于无,无形制约有形,圣人应居于无形而运有形,如庖丁解牛一般以无厚入有间,应以无为之道为本,而因人、时、事采用不同的礼,如水是一,装进不同的器皿中却有不同的形状。“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於礼乐。”

墨家思想对礼的看法也影响了《淮南子》。《汜论训》说:“故不用之法,圣王弗行;不验之言,圣王弗听。”墨子从实用、功利的立场出发,认为所有对目前的问题没有价值的言论都应该被排斥,而儒家道先称古就属于这样的言论。“夫存危治乱,非智不能;道先称古,虽愚有余。”正如画工好画鬼而不好画犬马是因为犬马人人能见而鬼从没出现那样,儒家学者好称赞三代是因为他们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而儒家学者所要复兴的礼也多是些加费不加民利的虚文。人都趋利避害,满足此愿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护,不能,亲生儿子也会背叛父亲。因此,《淮南子》提出:“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於事,不必循旧。”“先王之制,不宜则废之;末世之事,善则著之;……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2?3对儒家人性论的改造

先秦儒家认为君子以公义胜私欲,小人以私欲胜公义。《淮南子》对此提出批判。《精神训》说:“今夫儒者,不本其所以欲而禁其所欲,不原其所以乐而闭其所乐,是犹决江河之源而障之以手也。”儒家要人以礼为纲去调节、克制自己的私欲,《淮南子》认为这是对人性的戕害,并指出孔子的弟子颜回早死、子路被杀、子夏失明、司马牛病逝都是由于这种学说压迫了他们的性情,使他们丧失了内心的平和。“故儒者非能使人弗欲,而能止之;非能使人勿乐,而能禁之。”《淮南子》认为这种做法就像法家思想家用刑罚的威慑使想偷盗的人不敢偷盗,与其如此,不如使人没有偷盗之心。“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知一物有用,廉洁的人也不一定能让出它,知一物无用,贪婪的人也能舍弃它。要想让人不做私欲驱使之事,《淮南子》认为根本的办法是使他明白身重于天下、神重于身,功名利禄、声色犬马不足取,而这正是先秦道家思想家的观点,《淮南子》用道家思想从内部改造了儒家的人性论。

《缪称训》说:“天下有至贵而非势位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有至寿而非千岁也,原心反性则贵矣,适情知足则富矣,明死生之分则寿矣。”小鸟在森林中筑巢只需一根树枝,人也只需要很少的物质资料,尚能适性悦情,很少的东西也足以让人幸福,但是,有些人居于君主之位,得到整个天下的财富仍然觉得不满足。《淮南子》说这就像用一把壶到小溪中取水就能取满,可是,长江黄河的水也不能灌满一把泄漏的勺子。幸福发自内心,而不是来自周围,贪婪的人正是因为丧失了内心的幸福才会不断地向外索取。然而,“不以内乐外,而以外乐内,乐作而喜,曲终而悲”“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得道真人所享受的才是无限的快乐,与这种快乐相比,耳目之乐犹如幻影,如果人尝过这种快乐就会不想要声色之乐,就像听过《韶》、《武》等乐曲便不想再听呕哑嘲哳的山歌那样。尧以天下与舜如释重负,是因为内心对天下并无眷恋,非欲而强禁。知嗜欲为性之累,便不再有五色、五音之好;知身重于天下,便不再以外物为念;知精神之重于身,自然视珍宝珠玉犹砾石。“羽翼美者伤骨骸,枝叶美者害根茎,能两美者,天下无之也。”不以外伤内,自然无欲。

就像先秦儒家一样,《淮南子》也认为人性本善。《汜论训》说:“天下莫易於为善,而莫难於为不善也。”行善容易,因为行善是人的本性,行恶难,因为行恶不是人的本性。但是,在人的善性是如何丧失、丧失的善性如何找回的问题上,《淮南子》提出与先秦儒家不同的见解。孟子说:“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认为人天生的善性是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后天养护而衰弱,人要发现自己心里善的火花——它从来没有熄灭过——使它燃成熊熊烈焰。《淮南子》却认为人天性清净,嗜欲乱之,破坏了人的清明,于是人性才会堕落。《汜论训》说:“所谓为善者,静而无为也;所谓为不善者,躁而多欲也。”人要复性应远离嗜欲,保持心境的静漠虚无,如安定搅浑的水使它渐渐澄清那样。

3结论

《淮南子》在理论上吸收了先秦儒家思想,在实践上也吸收了先秦儒家思想,也根据汉初治国的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改造了先秦儒家思想。汉代初年,道儒两家思想都有统一、整合先秦诸子百家的趋势,作为黄老哲学代表作的《淮南子》也如此。《淮南子》以道家哲学为宗旨融和了诸子,因此,作为诸子之一而进入《淮南子》一书中的儒家在理论上为道家思想所改造,儒家原有的本体论、心性论等都充满了以无为本的色彩,而在实践上,儒家的伦理学、政治思想等不仅为道家所改造,也被其他先秦思想所影响。《淮南子》继承了先秦儒家所创造的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并意图维护此制度、使此制度为西汉帝国的大一统服务,同时,又用法家思想的政治措施、墨家思想的政治措施做了补充,使此制度更加完善。《淮南子》继承了儒家以民为本、仁政爱民等理念,又用道家无为而治的精神贯通,从而避免仁义之道本身所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淮南子》意在采各家之优长来建立最好的治国术,它对儒家思想有所弃也有所取。

参考文献:

[1]杨有礼?新道鸿烈——《淮南子》与中国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杜绣琳?文学视野中的《淮南子》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淮南王书[M]?长沙:岳麓书社,2011?

对儒家思想的看法范文4

【关键词】国学热;宗教复苏;儒学

中图分类号:B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47-01

国学内容庞杂,具有强大的的精神感召力,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待宗教持有的实用主义态度。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宗教政策的逐步走向宽松,无论是本土的传统宗教还是西方传播的外来宗教都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势头。但是与其相比之下,各类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力,远不足以与有这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传统相比。

一、国学与宗教

在中国古籍中,“宗教”一词并不存在,它是一个外来词,来源于印度佛教和西方社会。

在西方,宗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复合体,对宗教的认识和定义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至今未有定论,不同的学者,不同的流派对宗教都有不同的定义。德国学者瓦格纳认为:“宗教是对绝对理念,绝对精神的把握和界说。”美国学者蒂利希认为:“宗教是人的终极关怀,作为终极关怀的宗教是文化所赋予的实质,文化时宗教关心的表达自己的总体形式”费尔巴哈用人的自我意识定义宗教,认为:“宗教根源于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而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意识,意识不仅是宗教的基础也是宗教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已经丧失自己或者再度丧失自己的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是现实世界在人脑子红的点到的世界观。”

中国也有学者对宗教进行界定,比较著名的是宗教学者吕大吉教授提出的宗教四要素说:一类是宗教的内在要素,一类是宗教的外在要素。内在要素有两部分,包括宗教的观念和思想,宗教的感情和体验。外在要素是宗教的体味或活动,宗教的组织和制度,一个完整的宗教是四要素的综合。他对宗教的定义是:“宗教是把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

二、以儒学为例,从儒学起源看谈国学宗教性

“儒教”一词,实来源于儒家的“重教”。然而“教化”的“教”,教育的“教”,“重教”的“教”,易言之,《论语》“子以四教”的“教”、“有教无类”的“教”,和宗教的“教”名言虽一,义理内涵则完全不同。

儒家是不是宗教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但是,儒家和古代宗教存在密切的关系则是可以肯定的。可以说,儒家的超越性,终极性和神圣性和其起源即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思想观念,规章制度存在着直接关系,而且,儒家是不是一种宗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从对儒家的宗教性的探讨中透视儒家的真面目,分清其精华和糟粕,继而吸取精华,清理糟粕,将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承载体的儒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力量。

儒家学派在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但是儒家思想的渊源却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代甚至更远。华夏文明产生在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物质文明,氏族部落成为当时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低下,生产工具的落后,繁重的农业活动势必要由具有较强体格的男性去从事,而女性则负责一些简单的活动。这种天然性的农业活动分配就形成了以父系血缘为氏族部落的依附系统的大家族公社,在这种大家族公社部落里,男人占有绝对的权威,可以对部落的生产、生活、战争等重大事务具有绝对的决定权,在家庭里男人是妻子和孩子的决裁者。这种大家族血缘关系的父系氏族公社使华夏先民非常重视人伦血缘关系,并将这种传统保留至今。

先秦时期的两部礼书《仪礼》和《礼记》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周代的宗法内容,在先秦其他典籍中也有关于周朝的宗法制的痕迹。例如《礼记》的《大传》和《丧服小记》中两段内容大致相同的记载,是了解周代宗法制度基本内容的主要依据。周朝强化了宗法制度,在王权上强调君臣之义,天子为天之大宗,诸侯的职责则是拱卫王室。周公确立了传子立嫡的原则,并陆续确立了传子之制,封建子弟之制,庙数之制,丧服之制等。

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的另一个重要的观念是天命鬼神观念,这与万物有灵论和原始图腾崇拜有关系。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原始的天神观念,万物有灵论,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氏族社会的宗族宗法制度,卜筮制度,敬天保民思想,敬德思想,重礼重祭制度等都有关系,都可属于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们对世界和本身社会的一种看法和作为,这些无不具有朴素但却强烈的宗教色彩,有的本身就属于宗教行为,到现代社会仍可见到,有些观念也使儒家具有超越性和终极性的色彩,并成为后人发展儒家思想的一个切入点。

对儒家思想的看法范文5

对于文化的概念,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的论断据说是最早的文化定义之一:“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是一个偏重于文化精神方面的定义。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起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这个定义偏重于文化的物质方面。把文化理解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美国符号学家莫里斯写道:“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文化是特定个人所达到的生活方式,并且是由他们保存下来作为社会其他的人的生活方式。”

因此,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广泛的社会现象,仅仅从某一角度对文化下定义是很难的,必须从社会的精神、物质和行为三方面来界定文化。张岱年、程宜山在《中国传统与文化争论》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典型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这里,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体系,主要包括物质的、思想的、制度的三个层次。

如果把社会文化整体比喻成为一个圆,那么,从圆心到圆周,大体以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为序,即精神文化是文化圈的内核,可称为文化的深层结构,行为文化称为中层结构,物质文化称为表层结构。

二、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

语文包含于文化之中,语文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语文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文化与语文教育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一方面,语文传播、继承、发展文化,语文教育的内容承载着民族文化,深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塑造不同的语文教育体制,不同的文化决定不同的选拔机制。教育对文化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教育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保存民族文化传统,更主要的是起到一种强烈的活化作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活化文化的方式来保存文化传统。

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定内涵,需要通过教育来传递给下一代。因此,民族文化传统将大大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另一方面,价值观念作为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部分,沉积于人们深层的心理结构中,成为衡量事物的基本尺度,将极大地影响人们对教育目的、地位、作用、内容及方式方法的看法,从而使语文教育体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语文教育对文化也有体现作用。它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体现文化的特征。下文从儒家文化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关系、中西不同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这两点加以说明。

1.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变化中,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除一个短命的秦朝主张法治、废除儒术以外,其他历朝历代没有不崇尚儒家思想的。从春秋战国的儒家到秦汉时期的经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到隋唐时期的佛家,再到宋元时期的理学、明清时期的科举,几乎无一不与儒家思想有关。儒家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积淀,儒家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

(1)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对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关注,“仁”和“礼”是这一伦理本位文化的两大范畴。“仁”主要指一种社会伦理道德原则和要求。它以“爱人”为核心,包括礼、智、信、义、忠、恕、孝、悌等诸多内容。孔子曰:“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在诸多道德伦理原则中,儒家极为重视“孝悌”这一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认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把这种家庭伦理层面的孝悌观念推及社会政治,于国家社稷而言,就是忠君爱国。“礼”是指维护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成为对人的一切行动的约束准则。孟子在此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说,宋明理学提出的三纲五常,实质上是对儒家政治伦理化统治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总之,儒家的“仁”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的最重要原则,而“礼”则是利用血缘宗法关系维护既定社会制度的一种手段。

(2)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人合一”代表了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它力图探求天与人的相通之处,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以达到天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内容包括孔子的“天命观”、孟子的心性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及宋明的“天人一道说”。总之,“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儒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内容十分广泛,但它的主导思想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便达到一种道德伦理层面人与人的和谐,最终实现天下稳定太平、统治秩序坦然的社会发展目标,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学说的思想理论基础。

2.儒家文化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承载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根本的而且是巨大的。下面就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几个方面来谈谈儒家文化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

(1)对语文教育理念的影响

儒家文化具有以伦理为本位的基本特征,这种伦理型的思想文化渗透着古代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德育为本的教育思想。这一教学理念强调德、智是衡量人才的两条最重要的标准,故而要求德育、智育能够同时得到发展。儒家思想认为,德育的实施也能够促进其他教学。儒家教育不仅肯定德育的核心地位,而且将智育视为德育的手段。这一原则对纠正或防止片面的知识化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导致重德轻智,过分强调语文教学为伦理、政治服务,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特别是到了隋唐,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语文教学只重视写作,以八股文取士,使人们思想僵化。顾炎武曾经批评,这种文章训练的方法使“人才日至于消耗,学术日至于荒陋”。

(2)对语文教育内容的影响

我国古代没有单纯的语文教育。古文教育是包括经学、史学、哲学、文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在内的一种综合性学科教育。比如我国奴隶社会的六艺教育,有“礼、乐、射、御、书、数”的综合性内容。春秋战国之后,教材主要是《五经》《四书》。《三字经》有言:“凡训蒙,须讲究,讲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这段话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和古代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顺序,即:小学―四书―孝经―六经―子书―史书。

古代语文教育之所以选择《四书》《五经》作为主要教材,是因为:《四书》是儒家正统思想的精华,体现了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孟子一脉相传下来的儒家思想。其中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伦理思想、哲学观点和教育教学思想,历来被统治者所推崇,并规定为一切官办学校、私塾的基本教材。《五经》也是历代各朝宣传封建宗法思想的重要根据。《诗经》相当于文学课本,《书经》相当于政治课本,《礼经》相当于道德伦理课本,《易经》相当于哲学课本,《春秋》相当于历史课本。可见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文史哲不分的,就连当时的蒙学读物“三、百、千”也是识字教育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如“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阐述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三纲五常。

(3)对语文教育方法的影响

儒家教育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摸索、采用了许多教育方法,并对他们进行了许多理论性的探讨和总结,如问答法、讲授法、论辩法、诵读法。这里仅以诵读法为例来说明儒家文化对语文教育方法的影响。两汉时期为什么流行诵读法呢?因为内容多是《四书》《五经》,而儒家特别强调诗书的教化作用,“以孝治天下”“以论语治国”成为当时的口头禅。所以当时盛行记诵法。

3.儒家文化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有着巨大的渗透力和传承力,对当今的语文教学也会产生很强的渗透作用。儒家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其中的精华部分,如重人伦、中庸和谐、自强不息等精神,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其中的糟粕部分,如过分注重伦理、忽视新知的探索等,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有负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如传统的德育理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使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始终是我们德育教育的首要内容。传统德育的方法如讲求“克己”“慎独”,对于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爱护集体的习惯,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又如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如“头悬梁,锥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对于励志、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有深刻的意义。

三、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对语文教育的思考

如今,多元文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这种景象呈现了对立碰撞而走向统一融合的多维形态。多元的文化背景促使语文教育不断更新其课程内容、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中理应填充新鲜的时代意识和价值观念。

在课程设置上,应打破旧有的模式框架,恢复语文教育应有的鲜活生机、朝气洋溢,为各种文本内容充分碰撞、交流和对话提供广阔的天地。语文教育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应当反映当今社会时代的精神内涵,更有世界范围内优质的异国文化,促使我们的语文教育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对国外的教育理念,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吸收扬弃,取长补短,以形成自己的强势文化。

参考资料: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对儒家思想的看法范文6

关键词:儒家;道家;生死观;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0-0060-02

生命是我们每个人生来拥有、又最难割舍的东西。“生”与“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面临的两大根本问题。早在两千年多前的中国先哲们就曾思考并回答过这些问题,或者在其思想学说中对此类问题有所体现和影射。本文就以生命面临绝境问题为引子,来简要探讨一下儒家和道家思想中所体现出的生死观。

一、儒家思想:“不知生,焉知死”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并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中的生死观理所当然由孔子奠基。据《论语・先进》记载,有一次子路向老师孔子询问有关祭祀鬼神的事时涉及到了死的问题。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认为,人不懂得生也就不会值得死,人活着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搞懂活着的道理,搞懂人应该如何活着;至于死,且不必管它,或者是到死的时候再说,或者是懂得了生也就懂得了死。

当然,孔子所说的“生”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所说的“活着”,而是指人应该如何活着,活着应该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后由生知死,自然而然就明白了死的意蕴。显然,孔子在这句“未知生,焉知死?”简简单单的话语中表达出知生必知死更为重要的观点。

知生的意义,就是要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进取,不能有一刻的止息懈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息”是一切活着的人所应知道的最根本的道理,知生就在于“不息”。

儒家固然强调知生,视死为对人生的否定,但也不回避知死,只是认为死作为生之息,其意义不是独立的,人须从知生去知死,将生死统一起来。儒家学派认为,生与死本来就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是可以相互循环的。生之理换一个角度,就是死之理,反之亦然。

通过反思一生的历程明白了生的道理,理所当然就懂得了死的真谛,即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那么死就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二、道家思想:庄子妻死,鼓盆而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是与儒家并驾齐驱的另一个思想流派。它在社会政治领域的影响不如儒家大,但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人生情趣方面,其影响一点也不逊于儒家。道家由老子创立。本文主要以庄子的生死观作分析。

庄子对待生死是无为态度,最明显地表现在对待其妻子的丧事上。《庄子・至乐》中记载了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在庄子看来,人在大自然的浑沌迷茫之中,本来是没有生命的,开始是由于气的变化才有了形体,而形体的变化进而有了生命,最终又回到死亡。一物的生成源于他物的死灭,一物的死灭又是他物的生成。人的生命是气的聚合,气聚合了则是生,气离散了就为死。生死并不神秘,它不过是事物相互转化的自然过程,是气的自我聚散的过程。万物由气产生后从来就不守着业已生成的固定形态不变,而是不停地以不同的形态相互转化,天下万物就这样“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生死死,循环往复,永不停息,这是自然的一种和谐与均衡。

道家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共同起源,道是没有终点和起点的,然而,世间的一切事物却都有生死;生的到来,是不能推却的,生的离去,是不能阻止的。庄子深深地懂得世间一切事物和人生都具有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性,因而以一种顺应自然的态度来对待它,从而达到超越生死、哀乐不入的旷达的精神境界。正因为如此,庄子尽管愤世,但不厌世;尽管嫉俗,但不离俗;尽管不悦生,但也不逃生;尽管不恶死,但也不乐死。

当一个人的生命面临死亡的威胁,使得生命陷入绝境时,与儒家思想截然不同,道家的思想让人以一种豁达的、自然无为的和超脱的态度对待即将来临的危险,而不会去思考自己生命价值的问题。死亡就像昼夜更替、四季变换一样平常无奇,不必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和身份地位而贪生和怕死。人之得生只是由于自然的时运,死亡也不过是顺从自然本身的变化。人恋生而忧死,乃是被人事和利益所束缚而得不到解脱的表现。人左右不了生死,就只能视生死为一,以平和的超脱的心态顺应自然的变化与更替。

三、儒、道家哲学的生死观的启示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生死观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大相径庭的。但是,他们分别从自己思想根源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阐释他们对待生死和生命价值的观点和看法,虽然其思想形成于两千多年前,但是还是对后世的生死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对当代社会和现实人生也有着很大的启示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儒道各自的生死观及超越生死的方法我们不难看出,超越生死并不是一种客观事实,而是一种精神境界。同样,像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仪有些已经不符合时展的潮流而遭淘汰,但是他那种为了生命价值和社会责任积极进取的精神在现时代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尤其是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当然,处于当代社会中,生命陷于绝境的机会不像以前那么多,大多数是处于平和与安宁中度过的,我们就应该审慎地对待先人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总之,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柏,合而为一,并为我所用,创立出一套符合人文关怀、社会特征和时代潮流的生死观。

以上是我自己对儒家和道家生死观的一些理解和探讨,还有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难免会有一些偏颇和不当。只是列举了儒家和道家的观点,对其他的流派没能论及;并且对儒道两家的论述也不够充分和具体,只是列举了一两个事例加以分析。不周之处希望老师能够谅解。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译注. 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