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的区别

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戏剧表演 戏剧角色 表演程式 人物塑造 影视表演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49

戏剧演出的各种艺术成分都是在剧本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造,一切都围绕着表演艺术而存在,为演员当众表演、创造角色形象服务。表演艺术因其是创造角色的主体而成为观众的注意中心,各种其他艺术成分如美术、音乐、舞台照明、幻灯投映、舞蹈等,都视表演艺术创造的需要而度量,一切以是否符合以演员当众表演为中心的艺术规律为兴衰成败的关键。演员表演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演员应当明确自我与戏剧角色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将自我很好地融入到角色中;掌握戏剧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将表演程式与自身对角色的理解两者结合起来;了解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遵循戏剧表演艺术的技巧和规律。

1 演员自我与戏剧角色的关系

在戏剧表演艺术中,演员通过扮演的角色,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直接体现艺术形象。由于每个人的个性特征、成长经历和生长环境不同,所以性格、气质等方面不可能一样,也不可能当然地完全契合戏剧角色。戏剧表演中,演员的每一次创作的过程,都是寻找从角色到自我之间的重叠,搭建自我和角色之间的桥梁,都是从自我到角色的创作和过渡。只有真正把握自我和角色之间的关系,做到二者之间的融会贯通,才能准确地把握和塑造人物形象。演员要有意识地将自我很好地融入到角色中,完成自我到角色的转变。

首先,演员必须对自我有明确的认知。演员自身具有不同的资质,比如有的演员擅长舞蹈,所以形体表达占有绝对优势;有的演员学过声乐或美术等等,所谓术业有专攻,因而在表演上的某一方面,就占有一定的优势;还有一些演员因为阅历广,知识渊博,具有极强的理解力,在表演上就略胜一筹,可见每个人的可塑性并不相同。对自身创作条件的清醒认知,包括对自己的语言、声音、形体特征和相貌,对自身各种资质机能,对自己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以及对自身的修养及生活积累等等,有着清楚的自知。只有在对自我深刻认知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拿捏角色,实现和角色的融合与转变。

其次,要对戏剧角色有准确的认知。分析剧本和角色也是为寻找到自我与角色的相似之处,真正融入到角色的情感和生活中去。一是掌握角色的时代背景。对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性格进行塑造,是戏剧表演艺术的最基本任务。任何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戏剧规定的情景及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对规定情景分析得越丰富、越准确、越具体,演员就会很快进入角色那个特定的情景、时代。二是掌握角色的性格特点。舞台的人物性格的塑造,是演员通过揣摩剧本中剧情的冲突所确定的。只有在层层展开的矛盾中,人物的性格才能凸显出来。掌握角色的性格特点,就是要在复杂的戏剧冲突中把握人物的主体性格和意志,这是塑造好舞台角色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点。

另外,还要注意角色和自我的双重性。演员一方面要表现自我,另一方面又要表现角色,并将二者巧妙融合。这要求演员要适度、自如、灵活,要时刻驾驭自我,以在规定的情景中扮演好角色。

2 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的关系

演员的实际表演直接塑造了剧中的人物形象。表演不是随心所欲的,除了根据剧本的内容发挥以外,还要遵循戏剧表演的程式进行。所谓戏剧表演程式,是指从生活中找寻灵感,将存在于生活中的动作或者行为进行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使其高于生活,呈现出更加符合审美心理的范式。戏剧表演程式是一个长期的进化与摸索的过程,受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和政治经济的渲染,以适应大众的口味为重要追求。如元杂剧,它分为五大行当,即生、旦、净、末、丑,每个行当在装束、打扮以及动作、唱腔语气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即所谓的程式化;这些程式化的界限,使元杂剧中的人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鲜明形象,丰富了舞台表现力。戏剧表演遵循着既定的程式,这是进行人物塑造的关键,也是戏剧表演艺术的显著特点。因此,弄清楚戏剧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的关系,对于实现最佳的舞台表演效果有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和受众都对戏剧表演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戏剧表演程式应该在吸取传统精华部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所以表演者应该深入实践,探究程式化表演应该如何与生活相结合,怎样才能透过程式化将生活中的动作或者故事表现得更好。

首先,戏剧表演者应该根据剧本提供的人物形象等内容进行细致的揣摩,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比如,要了解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行为习惯和言语特点,这是塑造好角色的第一步。角色是概念性的,表演者在遵循表演程式的前提下,应当以饱满的感情赋予角色以鲜活的生命力,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其次,戏剧表演程式的基本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不同的剧种有既定的动作要领与表演特色,领悟了戏剧表演程式的具体内容,并掌握这些程式的基本功,才能将人物塑造得更加传神。在京剧中,对表演者的步法、神态甚至眼神都有程式化的要求,这些表演上的程式化使人物的行动和情感变化更加突出明显;在脸谱的选择上,忠贞与奸诈的人物形象会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使观众对于人物的性格一目了然。表演者对戏剧表演程式把握到位,将为角色平添更多的艺术价值,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合理地将表演程式与自身对角色的理解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塑造出符合戏剧情景、血肉丰满的人物。表演者应该深刻领会到戏剧表演程式的巨大作用,掌握好表演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揣摩所要塑造的人物特点,力求将人物刻画得生动、传神。

3 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关系

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属于表演艺术,都遵循着创作者、剧本人物、创作工具三位一体的创作规律。两者在演员的准备等诸多方面有着相近性,也有着明显差异,把握好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对于表演者来讲很重要。

影视表演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摄像机前表演情节的艺术。相对于戏剧表演,影视表演凸显出两大区别点:一是影视表演是不按照现实逻辑顺序的。影视表演因为受到拍摄场地等的限制,不能按照现实逻辑顺序一场一场地表演,一般情况下都是导演按照日程安排选择恰当的顺序来拍摄。二是影视表演的现场拍摄是分镜头进行的,影视演员在表演时不仅要精读原创文学剧本,还要细读导演的分镜头剧本。戏剧表演是由演员通过舞台行动过程来塑造角色的艺术。相对于影视表演,戏剧表演凸显出的区别点是:一是戏剧表演要求演员在接到剧本之后,做好大量的案头工作,准确把握人物性格、人物形象,且在戏剧导演的调度下,经过整体配合的排练后公演。二是戏剧表演时,演员的角色是在舞台行动中通过演员的语言和肢体逐步展现出来的,演员的创造过程与观众的欣赏同步进行。

总结起来,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差异:一是时空的关系差异。在表演时段上,戏剧需要一次性演完,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并直接与观众交流,不论台词还是舞台调度都要一气呵成;而电影电视是靠剪辑将不同时段拍的片子组合在一起,要求演员具有镜头感以及对于非连续创作的适应性等。在空间选择上,戏剧表演的空间选择很唯一,只有舞台空间,主要是依靠在舞台上的各种手段;而在影视作品中,摄像机的介入使表演不受舞台空间的限制,表演环境相对较丰富。二是表演关系的差异。影视表演在银幕上的最后形象是经由摄影、蒙太奇等多种艺术手段的再创造完成的。其镜头的运用使观众能专注在导演所要表达的内容上,尤其是特写镜头的运用等使演员的细节表现在镜头里被放大,如眼神轻微的游移等,都会直观地反映在观众眼中,较为自然化、生活化。戏剧表演时,由于舞台和观众的限制,距离舞台较远的观众根本无法看清演员细微的肢体动作及神态变化等,因此相对影视表演来说,戏剧表演需要演员运用肢体动作、舞台调度等将表演相对夸张化。

可见,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都来源于表演艺术,各自又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审美特征以及表演技巧。戏剧表演中,演员的创造过程与观众的欣赏过程是同步进行的,每一场戏的演出,不同的观众的审美观点是不相同的。因此,戏剧演员必须具有与观众进行直接或间接交流的能力,必须具有在各种剧场条件下适应各种观众的能力,根据观众反应随时正确地即兴调整自己的表演。故而,戏剧表演更需要演员具有优秀的表演素质、扎实的功底,遵循戏剧表演艺术的规律。

参考文献:

[1]芦珊.戏剧表演中自我与角色的关系[J].歌海,2011,(5).

[2]杨彩明.论戏剧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的关系大舞台[J].2010,(9).

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的区别范文2

一、从教学需要(需涵盖戏剧和影视)出发,并根据对戏曲服装本质特征的理解,对表演服装作出如下的样式概括:

1.写实戏剧服装:写实戏剧服装指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设计的服装,含写实话剧服装和影视服装。

2.非写实戏剧服装:非写实服装主要指不注重生活真实而强调抒情性、雕塑美的服装,如舞剧服装;还包括受欧、美表现主义及抽象主义戏剧风格影响而具有特定美学原则的中性服装、抽象服装,这在非写实的话剧、歌剧、舞剧中均有体现。

3.程式前提的意象化戏剧服装:程式前提的意象化戏剧服装专指以写意为美学原则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中国戏曲服装。古罗马早期话剧和日本歌舞伎中的某些服装,虽也具有某种程式性,但在美学原则上与中国戏曲服装有质的区别,属于特殊样式。在国际表演服装范畴,中国戏曲服装以“程式前提的意象化”样式,与“写实化”、“非写实化”样式,三者并列。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称为“对比”,而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方面比较,则称为“类比”。在表演服装这个大类之中,比较样式的差异(个性)称“类比”较为适合。

二、“程式前提的意象化”与“写实化”、“非写实化”这三大样式的基本差异,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服务于表演的作用不同:写实话剧和电影、电视剧的表演,就其基本形态来说,是生活化的,力求形似生活,要逼真地再现生活。虽然也有比生活夸张的表演动作,虽然也强调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但演员表演的艺术意蕴通常是含在生活化的自然表演之中,从而表现为更强调生活真实的一面。所以,这类戏剧、影视艺术竭力排斥夸张化、程式化的表演动作,其中,尤以影视艺术为最甚。写实化服装不参与表演动作,仅具有静态美、生活化。舞剧、舞蹈和某些表现主义、抽象主义风格的非写实话剧的表演,前者通过有节奏感的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及人物情感,后者则强调有别于自然表演的语言对白和形体动作。上述戏剧中的非写实服装,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参与表情达意,构成为表演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种则仅有静态美。中国戏曲艺术,从纵向上看,传统与现代紧密联系;从横向上看,各剧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的共同特征,体现在表演上,即是变形夸张的、具有规范化艺术魅力的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它排斥生活化的表演动作。程式前提的意象化服装不仅参与表演动作,而且已与表演构成为一种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兼有静态美和动态美,还具有超乎剧情之外的独立审美价值。

2.创作思想观念不同:写实化服装强调“再现”,真实摹写生活,直观地再现客观对象(特定时代、地域、时令中的具体人),十分讲究再现生活气息(如服装的质感、新旧程度、职业痕迹等)。著名电影导演吴贻弓曾说:“它应从生活出发,重视现实主义……细节应以真实、自然为宗旨……应以人物和时代为要求,不搞夸张和虚浮的一套”,“它应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人物个性,避免程式化、戏曲化”。非写实服装强调“表现”,追求强烈的主观性。其中之一的舞剧、舞蹈服装,强调抒情,解放四肢,使之有助于形体动作的完美展现;此外的话剧服装和抽象服装,更注重变形、象征,外化情感。两者均是“间接性”地表现生活,表现客观物象(具有创作者主观情感的人),其“间接性”迫使观众参与,诱发联想,从而获得独特审美。有的非写实服装,在“形”上已距生活很远。程式前提的意象化戏剧服装强调“再现基础上的表现”,既追求“直观性”,又追求“间接性”,形神兼备,神韵至上,以中国特有的“写意”为美学原则,表现客观物象(具有创作者主观情意的、处于有规则的自由运动中的人)。其外形式,介于写实和非写实之间。

3.表现手段不同:写实化服装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创作方法。非写实服装以浪漫主义为基本创作方法。其艺术表现手法为夸张、变形、寓意、象征。程式前提的意象化服装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为基本创作方法,具体的创作方法是戏曲的意象创造,艺术表现手法为戏曲特有的夸张、变形、寓意、象征。

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的区别范文3

一、动画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区别

动画表演和影视表演有着本质区别。动画表演是通过动画师的创作与制作,最终展现给观众。而动画师与影视演员的专业素质就不同。可以不要求动画师有演员一样的演技,但必须要求其具有深厚的演技知识。动画师必须擅长绘画,或者善于使用电脑软件,这就是“术业有专攻”的道理。影视演员可以在镜头前进行表演,积累表演技巧和经验,而动画师只能竭尽全力去了解和体会这种表演感觉。演员会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做出适度的表演,甚至有可能是本能反应。而动画师为了让动画角色表演得更加生动,就必须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研究,这也是动画表演与影视表演最大的区别。

二、提高动画师的表演能力

第一,提高鉴赏能力。动画师在进行创作前,要去了解什么样的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但因为行业原因,很多动画师往往不如影视演员那样善于交流,因此会被人误解为根本不懂得怎样去表演。如果动画师的合作伙伴不能明确他的表演设计,那么将会对动画创作造成影响,而动画师就要去学习怎样用语言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研究和探索各种剧种(包括哑剧表演或是默片时期的喜剧表演),提高鉴赏能力。第二,掌握运动规律。让动画师手中的人物能够正常的运动,对于真人的演员而言,只要是身体正常,都会走会跳,不需要在这一方面学习或者是锻炼。但是对于动画师而言这就是一门专业的课程——运动规律,需要学习世间万物运动的规律性,使任何的动作流畅自如。第三,让运动符合剧情。动画师要在规定的情景中制作出符合剧本要求与角色的运动。比如剧本中有这样的剧情:一个孩子在幼儿园不慎摔倒,家长心急如焚地跑到医院。在此环节中,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表演起来并非难事。但是对于一个动画师而言,却是一门专业的课程,即原画。如果能做好这一环节,那么动画师便可以升级为原画师了。在动画片的制作中,还有很多非人类卡通形象的表演。这就必须在能够完成前面要求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与研究。仍然沿用上文的例子,如果主人公换成了一个可爱的小猪,猪妈妈着急赶到医院。那么动画形象就不是两条腿跑步的人,而是体态臃肿的小猪。那么从猪的生理构造来看,它的腿很短小,屁股却十分肥大,而且还有灵动的尾巴,这样体态往往很难表现,那么就要求动画师必须具备动画表演的综合能力。再如同一个人物,第一个镜头中在城市里平坦的路上奔跑;第二个镜头中在沙漠里奔跑。这两种奔跑在表演方面的特点就截然不同。这就说明在进行动画创作时,不但要考虑到人物角色本身的特征,还要考虑到环境的不同。在具备动画表演的基本能力之后,才能进一步深入研究。而上述的前两个方面只能说明是运动,并不能真正称之为动画表演。对于一般的动画师而言,做到最后一个方面可望而不可及,因此需要动画师多在生活中进行观察,这是研究动画表演的必经之路。

三、动画表演的艺术创作

通常情况下,观众会因为动画片中主人公夸张、滑稽的语言和行为开怀大笑,也会在出现感人情节时痛哭流涕,更会因为反面角色的出现而产生憎恨之情。动画片中,无论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都能打动我们,绝对不仅仅是因为故事情节多么引人入胜,也不单单是画面制作得多么精美,而是角色的表演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恰如其分、生动感人,动作设计得惟妙惟肖。缺乏表演的动画片,便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因此,动画表演艺术创作的真谛就是动画师能够赋予角色灵魂,给予角色真正的生命,这也是动画创作的硬道理。现今,在我国众多的动画作品中,最缺乏的就是对于动画表演的刻画。一些动画制作者对动画表演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其在动画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动画片缺乏表演的艺术性,导致动画片中的角色缺乏灵魂等问题。如我们可以在很多动画片中发现,主要角色无论是男女、老幼;身材无论是高矮、胖瘦,在做一些如走、跑、跳等常规动作时,从动作上看,并无太大区别。这些动画形象明显地如出一辙,没有体现出人物的个性与特色,显得机械、呆板、无趣、乏味。这就是典型的“照搬书本”,动画师往往只是运用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进行创作,没有揣摩动画角色运动的特征,缺乏对不同角色个性化的处理。这样的动画作品不会具有生命力,更不会有任何的艺术感染力。在制作动画片的过程中,动画师操控着动画片的角色,让动画角色成为“演员”,去演绎不同的故事情节。制作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不但需要动画师对角色性格进行研究,对角色内心世界进行窥探,还要对整体的构架进行把握。这样才能将动画角色心理的变化更好地展现在动作上。与此同时,也需要动画师尽快融入动画角色,与其“合二为一”,唯有此,才能真正赋予角色以生命,才能让角色生动、鲜活起来,而这也正是我们研究动画表演的目的。

结语

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的区别范文4

(一)开发与传承、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种利益驱动下的经济诉求。但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推动路径,在实现旅游的经济价值的同时,更是作为一种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方式而存在。文化旅游与戏曲文化的传承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资源的存续是文化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文化旅游又是文化资源传承的一种手段。自20世纪末以来,在文化渗透、民族融合的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外来文化的介入和影视的普及,观众审美情趣急剧变化、审美需求和文化消费多元化,网络文化更市场化和商业化,传统文化面临着生存危机,一些地方传统文化因其受众小、经济价值缺乏等因素已濒临灭绝。因此,在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传承的需要及文化旅游与文化传承的依存关系,做到开发与保护、传承并重。

(二)娱乐性与原生性、地域性相结合的原则

娱乐性是旅游与文化得以结合的共性,而原生性、地域性又是地方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特性,这种特性的一般性体现即为“土生土长、原汁原味”。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实际上是“娱乐”与“地域特色”的结合,在这样一种结合下,地方传统艺术的“小众”与“地域特色”成为旅游的经济利益能否实现的矛盾点:因为“小众”,地方文化受众面小,缺乏娱乐的“大众化”,旅游开发投入大而收益小,无法实现经济预期;因为“地域特色”,地方文化又作为一个有力的营销招牌,成为经济利益实现的驱动。如何既能保证地方文化的“地域特色”,又实现地方文化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这似乎极为矛盾。就地方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有学者提出“文化整合”的思路,主张打破“行政区划”而确立“文化区划”的理念,中止“地方细化”而进行文化整合。实际上,这种“文化整合”所体现的意图无非是通过缩小某类文化间的微小差异,扩大某种文化的地域范围与受众面,最终为地方文化的生存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就地方文化的发展来看,“文化整合”倒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在旅游经济下,地方文化的原生性、娱乐性似乎更能实现文化的自救,倘若丧失了地方特色,此娱乐和彼娱乐又有何区别?此地旅游和彼地旅游又有何差异?因此,基于地方文化生存的需要和旅游经济利益的追求,娱乐性与原生性、地域性应适当结合。

二、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之构建———以甘肃戏曲文化旅游为例

在旅游业的推动下,文化旅游一出现就受到旅游者的积极响应,不少剧种、剧团、地方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都参与到传统表演艺术旅游特别是戏曲旅游的有益探索中来,如周庄“昆曲旅游”、北京前门饭店“梨园京剧旅游”、杭州“黄龙越剧旅游”、西安秦腔音画诗“梦回长安”等都成为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品牌。这些成功的文化旅游模式,为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一)名景效应之昆山模式

近年来,一些地方传统表演艺术通过与旅游景点的结合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如昆曲与周庄、粤剧与佛山、黄梅戏与安庆、越剧与浙江嵊州以及厅堂版《牡丹亭》与北京皇家粮仓的结合等。或利用电视戏曲综艺节目与某些知名景区及景点合作的形式参与到传统表演艺术旅游中去,例如河南卫视《梨园春》与石人山景区、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与九华山的结合、央视戏曲频道《青春戏苑》与昆山千灯镇的结合等。这样的结合使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的传统表演艺术与作为自然旅游资源的景点这两种资源在开发中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而将这种最大化效益发挥到极致的,是江苏昆山。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近年来,其境内的高知名度景区周庄,与浙江昆剧院和苏州昆剧院联合打出了“看昆曲到周庄”的文化旅游品牌,为此周庄专门在河畔为昆曲开辟了一处舞台,并且戏台两边的厢房里还有“昆曲折子戏模型馆”、“戏曲脸谱馆”、“昆曲穿戴馆”,吸引诸多游客在此流连不已。现在,“游周庄古镇,赏昆曲艺术”已是周庄最响亮的卖点之一。而“昆曲仙乡”千灯古镇,提出“保护古镇、传承文化、开发旅游、发展经济”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思路,准确定位、错位发展,打好文化牌。在2006年、2007年分别成功举办全国性的越剧票友大赛和京昆票友大赛,受到全国广大戏曲爱好者的喜爱和戏曲界的高度关注,营造了昆曲之乡的戏曲文化氛围。

2008年,千灯古镇旅游延续“戏曲元素、文化主题”,不仅利用昆曲,而且通过第四届“千灯古镇文化旅游节”与央视戏曲频道《青春戏苑》节目的结合,以及五一期间的中国戏剧十大剧种绝技绝活展演和“古镇戏曲天天演活动”,在当地的古戏台展示多种传统表演艺术如京剧、绍剧、豫剧、锡剧、川剧、桂剧、婺剧、苏州评弹、宁海平调等,借助这些传统表演艺术吸引众多的海内外游客,以戏曲文化展现了“亭林故里、昆曲故乡”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丰富了“魅力千灯”的旅游内容,有效延长了旅游者的停留时间。同时,作为2008中国昆山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届“千灯古镇文化旅游节”期间还举办了千灯镇第二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有歌舞专场及沪剧专场、戏曲专场等文化活动,有众多千灯群众或团队参加到这些专场中来,“既为游客一台台精彩的文化大餐,也让当地的百姓得到了自娱自乐的精神需求。”①笔者将这种传统表演艺术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概括为昆山模式,即借助名景品牌,以名景为台,文化为戏,旅游为脉,实现旅游经济与文化传承的双赢。以甘肃为例,甘肃在开发本省的传统表演艺术旅游资源过程中,也应积极借鉴昆山模式,将本省的传统表演艺术与本省的景点景区结合,以景为卖点,以戏为看点,搭建一条景戏结合的文化旅游模式。比如使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与敦煌音乐舞蹈结合,天水麦积山景区与秦腔结合,夏河拉卜楞寺周边旅游景区与甘南藏剧结合,玛曲、舟曲、郎木寺等旅游景区或景点与藏族民歌、舞蹈、弹唱结合,松鸣岩、莲花山景区与花儿、花儿剧结合以及刘家峡、炳灵寺景区与傩戏的结合等

(二)招牌文化效应之“唱响黄梅戏”模式

安徽省提出了“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的口号,以徽文化为底蕴、以黄梅戏为资源吸引广大的旅游者。安庆市更是把黄梅戏作为自己发展旅游业的特色品牌,以黄梅戏为立足点来吸引海内外黄梅戏迷,甚至把城市的旅游主题口号定为“游安庆,唱黄梅───每天都是一出戏”。2000年5月的“长安──安庆黄梅戏艺术周”、2002年9月的“天蟾──安庆黄梅戏艺术周”等在经济发达地区举办的艺术展演活动,对于宣传黄梅戏、拓展黄梅戏旅游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再结合“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的节庆带动,现在黄梅戏旅游已渐趋规模,形成了“黄梅戏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推动黄梅戏进步”的良性循环。而且通过艺人的不懈努力,黄梅戏不仅流传到英国、日本、乌克兰等国,并深受东南亚、美洲等地区广大人民的欢迎,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得黄梅戏旅游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和海外客源市场。笔者将这种大手笔、大制作的营销传统表演艺术的方式予以总结,称之为“唱响黄梅戏”模式。这种开发模式同样可以作为甘肃传统表演艺术旅游资源开发的他山之石,甘肃也应当以敦煌、嘉峪关两大国际旅游品牌所形成的旅游吸引为依托,利用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敦煌音乐舞蹈、太平鼓技艺等传统表演艺术精品和体现西北少数民族独特风情的传统表演艺术来吸引国内外游客,通过在世界各地的巡演和全国各地的展演等活动,宣传甘肃极具代表性的传统表演艺术、拓展甘肃传统表演艺术旅游市场,并能将这些艺术精品作为常驻其诞生地和其文化渊源地旅游景区的重要表演项目,加快文化旅游市场发育,缩短市场培育期。以此为契机,全面启动甘肃传统表演艺术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多样化、有层次的开发格局。

(三)创新与传承相结合的《梦回长安》模式

《梦回长安》被誉为“秦腔版的中华史话,诗画般的汉唐之旅”,是将秦腔、交响乐、歌舞诗画诸多艺术形态融合在一起的舞台艺术精品,它在保持秦腔内核,延续传统及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创新,充分展现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演出过程中,和着秦腔交响乐,绚丽的舞台大屏幕上还播放1000多幅展示中国西部风情、风景名胜的画面,给人以视觉、听觉、感觉融为一体的艺术享受。把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梆子戏的鼻祖秦腔用现代高科技的视觉影像和西方交响乐伴奏相融合的时尚手段展现给观众,全方位展示了中华文化最优秀最灿烂的一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让游客在剧院里体验了一次具有极高感染力的文化之旅。《梦回长安》的成功,对宣传陕西、推介秦腔具有品牌效应和举足轻重的意义,在陕西大旅游中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找到了传统表演艺术与时尚的契合点,实现了秦腔和历史的结合,和陕西文化遗存的结合,和市场的结合,和旅游的结合。《梦回大唐》和《梦回长安》都是陕西西安曲江新区着力打造的“梦系列”文化旅游演艺品牌,它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旅游产品开发的结合上找到了一条新路径。但相比《梦回大唐》,《梦回长安》更具有一种民俗化、乡土化的质朴原始的粗犷之美。通过秦腔与交响乐、歌舞、高科技视觉影像结合的演出提炼景区的传统文化底蕴,展示陕西的文化品位。而它所体现的纯粹的中国文化气息,正是吸引海外游客的关键之处。《梦回长安》的成功一是市场运作的结果,二是文化为魂的理念。以大唐芙蓉园、大型秦腔交响诗画《梦回长安》等为载体的“盛唐文化”,正在成为我国西部旅游市场的一大新亮点。因此笔者将这种传统表演艺术时尚化的创新、传承与旅游产品开发的结合归纳为《梦回长安》模式。这种传统表演艺术的开发模式对甘肃开发同类旅游资源的启示与借鉴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作为文化大省,甘肃也应该是旅游大省,富于甘肃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大型演出,能起到为旅游线路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打造具有震撼力、穿透力的艺术精品,当然是甘肃旅游的最大需要。甘肃具有世界知名的敦煌文化、丝路文化资源优势,创造了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敦煌乐舞《西出阳关》《敦煌韵》、秦腔《大河情》《秦女将军》《百合花开》、花儿剧《花海雪冤》《雾茫茫》、陇剧《官鹅情歌》等舞台艺术经典作品。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资源与艺术品牌的影响力,结合本省实际,在承袭地方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融入符合当代审美趋向的时尚元素,寻找传统表演艺术时尚化、国际化的切入点,推出文化底蕴深厚、与相关产业紧密联系的文化演艺活动,表现甘肃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内涵,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方面,甘肃省杂技团已经做了可贵的尝试,该团投资近700万元,排演了杂技剧《敦煌神女》。该剧取材于敦煌壁画中《九色鹿》的故事,将表演及杂技、武术、魔术、歌舞、音乐集于一身,在表现手法上有三大首创:飞天在舞台上真的“飞”了起来、魔术在杂技剧中得到运用、真骆驼登上了舞台。从而成为一部极具创新艺术手法和鲜明地域特色的舞台作品,并将在巡演之后常驻敦煌旅游景区,为中外游客表演。因此,要保护这种尝试与创新,进一步学习西安曲江的文化旅游运营模式,打造传统表演艺术与旅游结合的甘肃“梦系列”,实现延续传统、传承艺术与文化旅游大发展的“双赢”,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什锦菜”式“戏曲综艺剧”模式

中国许多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播手段太单一,而且旧的传统表演艺术模式也很难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无论曾经如何精彩,面对当今的观众都可能失去效力。所以,将过去的传统表演艺术的精髓融入到新的艺术创造中,才能摆脱过去程式化的传统艺术表演。而电视放大的公众文化娱乐消费欲望正在为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打开巨大的空间。传统表演艺术旅游与电视等媒体的结合,更是可以扩大传统表演艺术的影响力,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度,扩大其知名度,降低其宣传的经济成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海东方卫视文艺频道和戏剧频道于2006年底推出“戏曲综艺剧”栏目,如同一道创意十足的戏剧“什锦菜”,受到沪上观众的欢迎。“戏曲综艺剧”是汇集不同戏曲剧种和地方曲艺的演员、在同一时空中用不同剧种样式表演同一出戏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展示形式,在这种表演形式中,编导们扬长避短,借用了各剧种的精彩片断和表演绝活,把各种剧种杂糅在一起,同时,传统木偶艺术、曲艺、流行音乐等元素也被融入了戏曲之中。可以说,“戏曲综艺剧”借助电视平台,展现了各种戏曲、曲艺等传统表演艺术的交融,让古老的戏曲艺术插上了富有时代特征的翅膀,变得时尚、现代、年轻,避免了有些传统戏曲和曲艺节奏缓慢的特点,使观众在短时间内通过一部戏了解上海周边很多地区的传统表演艺术,取得了传统表演方式难以达到的效果。

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的区别范文5

对整个服装表演的行业状态的深入解析,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其表现主体的重要作用及地位。正是由于服装表演不同于其他表演艺术,我们才对服装表演行业及模特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这些要求,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指明了本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的发展方向,并使我们在比较详细地了解到我国服装表演行业的整体状态的同时,对其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感受。

一、对服装表演及其主体表现的理解

众所周知,一件服装在被呈现出来供人欣赏的时候,除了给人一个审美享受之外,同时还起到示范并指导人们如何利用服装展现自身优点的作用。所谓“服装表演”,正是指通过一系列类似于表演的展示,使人们理解所示服装的美的意义,并对该服装的设计理念有一个初步的认同。

由于服装表演只依托于服装这个范畴进行形式相对固定的表演,故其涉及面虽然广大,而艺术形式却依旧单一,这也正形成了服装表演的独特之处,使其并不像歌舞、影视、话剧等艺术类别一样对演员本身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要求,即除形象标准比较严格之外,模特门槛在艺术认知等方面并未有严格的准入制度。

在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的过程中,服装表演行业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在工作生活的同时所展示的服装,日渐对其文化品位、生活理念起到一个彰示的作用。在服装表演的过程中,人们所看到的模特在展示设计师的服装理念的同时,也给观众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观众们对模特个人有了一个审美评价,这种评价的高度有时并不亚于影视明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模特,尤其是优秀模特,在本行业之外,更有一份不能推卸的社会责任。

但这并不是说模特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服装的特点,更不能认为是自己的出色而令服装增辉。服装所反映出的大众的审美注意力和想象力,是模特需要认真体会的表演要素,即时刻牢记所首要表现的是服装本身而不是模特本人。

二、服装表演的审美价值

在现代服装表演的节目中,最普遍的表演形式即是由模特走过T形台。这种最常用的正规表演形式,是最为传统的服装表演方式之一,有人曾认为这种表演与生活中的群众游行近似,故也有人将走台称为“服装游行”。

通常,这种服装表演的展示时间都在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之内,由许多模特在T形台上做出各种步伐及姿势,有的时候模特甚至可以走下T形台,以求达到呼应现场气氛的效果。这种表演的主要特点就是表演的场地是一个T形的长台,经过专业策划人员的组织规划,一场服装表演的主题背景、表演地点、灯光布置、舞台设计、模特队形、音乐搭配及服装解说等,全部与服装的个性特点及审美价值相一致。可以说,服装表演的审美价值便源于其中。

学界认为,服装表演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大众性、娱乐性、时尚性。正是这些独特的审美价值、这种区别它与其他种种表演艺术的重要审美指标,决定了服装表演与其他舞台表演艺术的显著区别。

现今,服装表演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态,在服装方面不断地体现出许多现实问题,比较显著的一项就是关于服装表演的文化价值的讨论。

三、服装表演的文化价值

毫无疑问,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宠大产业的服装表演行业,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从某种角度说,一个民族的服装表演就深深地根植在该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必将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及文化理念。在现代服装表演的行业内外,服装表演的文化价值都能吸引到众多的欣赏者参与其中,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已经深入到一个民族的各行各业之中,左右着业界专家及普通百姓的服装审美思维。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服装在设计方面越来越追求新鲜前卫、对模特的选择越来越注重万里挑一、对舞台的布景设计越来越讲究别具一格、对整个服装表演的运作模式也越来越体现出商业的华丽与精致。可以说,当绝美的服装、完美的身材、富丽的背景等视觉冲击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一个由商业包装、全面市场运作的服装表演便诞生了。这样的服装表演,无疑更能使受众达到一个美学意义上的精神享受,其产生的心理愉悦使服装表演的艺术内涵大大扩展,并上升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社会现象和独具魅力的文化景观。

四、服装表演的发展前景

可以说,服装表演行业对当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广泛影响,主要是说服装表演作为一种经济活动, 是现代服装营销中的重要手段,并已逐渐成为服装市场经营活动基本形式之一。

在传递商品信息、宣传产品特色、促进商品销售、树立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等方面,服装表演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日益显示出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极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新的增长热点。

有资料显示,在当今著名时装博览会的举办上,服装设计师们得到的实际经济收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有时甚至还要收入小于支出。但是设计者们之所以依然乐此不疲,就是因为现代服装表演的广告收益远远超过其直接利润,正是建立著名品牌的绝好机会。也就是说,现代服装表演的间接收益是无法估量的。整个服装表演体系,就是在展示服装品牌的过程中成熟起来,它用独特的审美意境、别出心裁的推销手段,让具有审美意义的商品走入市场并得到公众认可。有人认为,对市场要求的把握越准确,服装表演现场的各项规格越高,媒体参与的程度越深,出场模特的知名度及信誉度越高,则企业的广告效益也就越好,越容易形成一种良性的营销循环体系。

然而,尤其是在我国,面对服装表演在当下复杂环境中的些许变化,国内的文化研究者和美学理论家并没有显出足够的兴趣,这样也就缺少了对种种经济及文化现象的系统梳理和美学探讨。

表演艺术和影视表演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时装;模特;分类

一、时装表演的概述

时装表演讲述的是服装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的故事。时装表演则是,把某个设计师设计的服装作品给予展示的一种方式,一般是让模特按照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穿戴好所设计的服装,在时装会现场向观众,尤其是向时尚媒体、买家、商家等专业观众展示的一种表演形式。此外还有一种理解方式,时装表演是一种用真人表演向客户展示时装的促销方式,通过时装表演的方式向消费者传达服装的信息、服装的流行趋势、以及体现服装设计师的完美构思和巧妙设计,是一种独特的营销方式。

二、时装表演的属性

何为时装表演的属性?该怎么考虑这个属性问题?作为一种展示艺术,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被展示作品的需求,而并不是考虑表演手法的需求,这也正是时装表演的创意区别于其他表演艺术创意的关键。时装表演原本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表现设计师在时装作品中注入的情感,是将静态的时装作品赋予动态美感的过程。时装表演需要通过环境效果、舞台、声光电、以及模特的肢体表现、化妆造型、还有外加其他辅助的表演手段,对时装作品进行的再次创作。时装表演一般是只有一场演出或者的机会。作为不可重复的表演艺术,从单位成本上来计算,时装表演是比较昂贵的表演艺术。

三、时装表演的类型分类

一般而言,时装表演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促销型时装表演、会时装表演、促销型时装表演、艺术创意型时装表演。

(一)促销型时装表演

目的:用于产品宣传,特点:演出功利性强;展示方式来源:商场(吸引观众)、览会的参展名商、扩大品牌知名度的巡回演出,目标观众:一般指定货的零售商和消费者。

(二)信息类

目的:向人们传递新信息,但不是直接的;特点:由服装行业中设计师或某些协会举办,目标观众:新闻媒体、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

(三)竞赛类时装表演

目的:选拔新人,推出新人。特点:分为模特比赛和设计比赛,观众:各个模特公司,服装公司和生产制造商。

(四)娱乐创意型时装表演

目的:以娱乐为目的,带有一种商业目的,供他人休闲娱乐欣赏,特点:新颖,艺术性强展示来源:社会各界模特。目标观众:广大人民群众 例如:中国百年巡回展,春节联欢晚会等。

四、时装模特

以优雅自信的一字步走在T型台上,用身体诠释服装,能身穿各种样衣和零售服饰,对一个时装模特而言,没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了,长得漂不漂亮是其次。当然如果长的吸引人,就能更好地与服装设计师和客户打交道,使得服装得到更好的展示。现在许多T台模特还从事其他模特业务,如摄影摄像等。印刷品模特客串时装模特就很受欢迎,因为她们更上镜。

(一)商业模特

作为商业模特,除了她们的身材要像时装模特那样高挑以外,还要具有能够吸引顾客的特长。商业模特的需求量很大,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模特,这主要取决于市场上形形的顾客,商业模特的相貌是根据雇用她们的公司需要而定的。要求商业模特必须拥有严谨的职业形象,典型的相貌,健康向上,性感迷人的相貌与外表。

(二)内衣和泳装模特

诱人的美体加上34B的胸部是必须的。内衣模特的肋骨和前胸骨不能突出,这一点尤为重要。但也不能过于健美,过分健美的身体也不适合做内衣模特。模特的皮肤也必须没有什么缺陷,这点也很重要,过于浓密的体毛、斑点、明显的疤痕、胎记都会影响到内衣模特的成功。泳装模特则需要柔软的身体加上34B的胸部,模特的肤色要略显小麦色才能更好地展示泳衣,流畅诱人的轮廓线也很重要,既不是脂肪堆积,也不是肌肉凸显才是令人期待的身体。

(三)试衣模特

狭义的模特,就是指那些专门进行时装表演的模特。为了能够参加各种时装会,她们的身材多为瘦削,能保证可以很轻易的穿着样衣。雇用模特的服装设计师会口述样衣尺码的具体尺寸。在他们心中都有每件服装适合的身形。对于时装模特而言理想的身高是176-180厘米高,试衣模特则无需拥有那么高的身高,其身体窄小,肩膀部分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时装模特身上动与静时的表现。受雇于设计师穿着样衣的模特必须保证设计师所要求的尺寸准确无误。受雇与制造商的模特必须保证她们的尺寸是大众所穿着的尺寸。

(四)“部件”模特

由于一些产品的拍摄只需要人体某部分肢体作为载体,不要求体态和形象,但要求身体局部有展示价值。因此便产生了向广告商提供“部件”拍摄的模特。例如:手部模特(拍摄首饰、手表、护手霜等产品的广告);腿部模特(拍摄丝袜、鞋、健身等产品的广告);嘴部模特(例如口红广告,食品广告,牙膏广告);耳部模特(例如拍摄拍摄耳饰品、电子杂志类广告)。

(五)影视模特

这些模特经常出现在电视广告中,导演利用他们漂亮的外形来提高影视质量,以此来扩大商品的影响。比如化妆品广告、手表广告、服装广告等。有时他们也出现在非营利性质的专题片中,比如风光欣赏片、公益宣传片,模特和自然的美可以提高视觉上的享受。这种模特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艺知识及技巧。

五、时装表演与时装模特之间的关系

时装表演指的是模特身着设计师设计的时装来展示着装的效果。更好地理解服装设计师的意图,服装加工及销售,能有助于模特更好地把握事业机会,而且在服装展示每一道程序中,模特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模特在最初的设计阶段非常重要,因为设计师会把各种各样的布料披在模特身上,以激发创作思路。根据创作思路,设计师会画出服装式样的草图。接下来,设计师或者其助手会制作一个纸样,根据纸样剪裁、缝制,做出样品。在这个环节,试衣模特很重要,因为这时,服装要经过不断地修改、调整直到设计师满意。样品完成后,模特穿上服装尝试不同的发型、化妆、服饰配件等,以创造一个完美的整体形象。舞台模特将他们展示给关系这些服装未来命运的人们。

时装表演与时装模特的关系即相互依存又互为载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你可以说时装造就了模特,也可以说模特铸就的时装,他们的关系很微妙,也很令人惊艳,他们总给我们带来感官上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徐青青.服装表演・策划・训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