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民间表演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民间表演艺术范文1
一、我国舞台表演艺术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舞台表演艺术在今天出现了明显的冰火两重天的现象:首先是传统的舞台表演艺术,如戏曲舞台表演艺术正在逐渐失去它们原有的魅力,年轻人对戏曲的兴趣远不如对流行歌曲的兴趣强烈,这造成了我国一些传统舞台表演艺术渐渐变“冷”。当然某些传统舞台表演艺术,如相声艺术适应时展积极改变原有表演形式,正在焕发出全新的生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以郭德纲的“德云社”为首的草根舞台越来越吸引人们的视线。与传统舞台表演艺术逐渐变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歌舞艺术日趋火爆,如某些明星的演唱会等,让很多人趋之若鹜,加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炒作,更是让一些现代歌舞表演艺术舞台风光无限。这种“冷热”的对比在今天表现得十分明显,并有逐渐扩大之势。
我国舞台表演艺术在今天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除了上述传统舞台艺术渐“冷”的情况外,还有其他一些现实的问题。一是现代舞台表演艺术过于注重形式,忽略对艺术内容的锤炼。以央视春晚舞台为例,其应用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给观众带来了美轮美奂的舞台视觉体验,但是舞台表演内容却变化不大,这已经让国人产生了形式上的审美疲劳。二是现代舞台表演艺术追求个性虽无可厚非,但出现违背国人传统理念的做法却不可取。比如郭德纲的“德云社”,从其表演的某些相声片段看,的确是满足了人们低级趣味的审美需要,有些台词甚至与传统主流观念相背而行。三是传统舞台表演艺术后继乏人,一些经典的艺术曲目甚至出现无人继承的现象。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种状况,也许再过几十年我们就只能在书本和电视回忆片中寻找以前的记忆了。
二、现代舞台表演艺术的出路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艺术审美观念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我们要正视这种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把握现代人们艺术消费的心理,进而对原有舞台表演艺术进行全新的改造。这样才能让现代舞台表演艺术更加接地气,让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长盛不衰。
(一)重视舞台表演艺术的再现形式,但更要重视舞台表演艺术内容的锤炼。科技发展为现代舞台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优势。现代声光技术的使用,让舞台表演更加美轮美奂。但是,如果片面追求舞台艺术的表演形式,只是追求观众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时间久了观众就会出现倦怠感。因此,要想让艺术长盛不衰,最根本的做法还是要关注艺术内容的锤炼。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曾经风靡200多年,其之所以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京剧的台词、剧情等艺术内容深邃且耐人寻味。因此,不管是现代舞台艺术,还是传统舞台艺术,都应当再次进行“内容回归”。因为,再华丽的舞台,再优美的唱腔,如果艺术内容没有深度,都不会真正为国人所推崇,最多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二)打造雅俗共赏的舞台表演艺术。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一些快餐文化日渐流行。现代人越来越追求感官层次的艺术体验,尤其是年轻人在艺术消费中大多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刺激的快餐艺术。郭德纲的“德云社”正由此应运而生。当然,笔者也很喜欢郭德纲的相声,通俗易懂,包袱连连。底层百姓认为他的相声是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笔者却认为,如果所有的艺术都是满足人们低级审美趣味的需要,艺术本身就丧失了引导人们追求崇高生活境界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现代舞台表演艺术如果能够在“俗”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雅”的追求,也许会让舞台表演艺术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打造雅俗共赏的舞台表演艺术,是现代舞台表演艺术最基本的追求。舞台艺术表演者要以身作则,不应当片面追求个人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一个真正的艺术之“心”。
(三)传统曲艺等舞台表演艺术要顺时改变,才能够后继有力。传统舞台表演艺术在今天的冷遇,是时展的结果。但是,传统舞台表演艺术是我们民族的艺术瑰宝,不能够让其在我们的手中没落。可是我国目前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多是由政府牵头,进行相关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诚然,政府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要想真正让传统艺术在今天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必须要对它们作出与时俱进的改变。要让这些艺术再次回到民间,毕竟它们最初发端于民间,唯有再次回归,才能够吸取再次成长的养分。传统艺术后继乏人的现状必须要改变,但是如果艺术本身不变的话,是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因此,传统曲艺等舞台表演艺术要顺时改变,才能够后继有力。
传统民间表演艺术范文2
一、保护现状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天津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经济贸易交流的中心,极大地促进了天津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在天津独特的自然经济与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给现代人们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6年开始至现在,天津共通过了 2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将天津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每批数量在图1中用红色线表示,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数除以34(省级行政区)作为标准与天津作对比。
图1 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对比变化趋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生存模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根据我国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十大类别。
笔者从将要开展的旅游化生存的角度出发,根据这十大类非物质文化的特点及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所承载的功能,将其归并为四大类(表2),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传统表演艺术(包括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体育、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间文学、工艺美术类(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类四大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生存模式
我国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用的旅游模式的研究比较深入。贾鸿雁(2007)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异地集锦式开发四种模式。张春梅(2009)以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四种旅游开发模式:静态旅游开发模式、活态旅游开发模式、综合旅游开发模式、商品旅游开发模式。曹诗图等人(2009)提出以修学旅游为手段,通过亲身接触、体验原生态的民族艺术来启发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力、感知力、表现力。肖瑜(2010)提出了主题旅游线路模式、展览模式、节庆活动模式、博物馆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模式、旅游商品模式6种模式。王京传(2010)认为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应该形成如下所示的功能分区和产品空间布局:保护中心、文化基地、文化主题公园区、文化产业区、文化产业聚集区。蔡朝双(2011)提出静态展示开发模式、动态参与开发模式、综合开发模式、物品开发模式四种模式。严润成(2011)通过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出了整合开发、实景舞台剧、重点节事活动开发三种模式。王淑芳(2013)通过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出要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保护、文化多元性保护、动态开放性保护。
天津虽然比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但是目前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展开的工作主要还是在保护或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上,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全球化的冲击,使得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步走向衰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不同的相适宜的旅游化生存模式组合,才能传承和弘扬天津的非物质文化,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根据文献综述及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特点总结出适合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生存模式。
① 线路,如信仰主题线路旅游可以设计以下几种路线:妈祖信仰游:天后宫一元明清天妃宫遗址节庆旅游。旅游节庆是以举办地优质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独特的地域文化为灵魂,以丰富创意的活动为吸引物,以塑造城市旅游形象,拉动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为目的具有鲜明主题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它不仅可以快速的聚焦注意力,提升举办城市的旅游形象和竞争力,还可以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成功的节庆活动是一张闪亮的名片,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节庆活动使所在城市名扬四海。天津可以依托节庆活动将传统表演艺术、工艺美术类、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于节庆活动中。节庆旅游将美食、游览、购物、娱乐结合在一起,是活态发展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天津的节庆活动层出不穷,但是比较有影响的节庆活动数量比较少,规模不大,特色不突出等现状制约着天津节庆旅游的发展。
② 主题线路旅游。天津可以通过整合资源,设计精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博物馆一汉沽妈祖文化经贸园;佛教信仰专题:大悲院一挂甲寺一荐福观音寺一居士林一莲宗寺,独乐寺一天成寺一万松寺一云罩寺等。还可以开创出工艺美术类专题路线、传统戏剧、传统体育项目等的专题路线等。这种形式的主题旅游可以打破原有景点之间的孤立性和封闭性,增强旅游资源的整体竞争力,可以游客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综合地了解和体验。
③ 特色旅游商品。旅游六大要素之一的购在旅游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获得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现存的旅游商品普遍存在异质性、纪念性、工艺性不高等情况,需要结合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点开发出更多全国知名的天津独特的旅游商品。如可以对天津相声、曲艺等传统表演艺术进行旅游商品的开发,如唱念做打的器具的生产销售,也可以对知名传统表演艺术家进行人偶等的制作,还可将现场表演进行光盘等的录制。传统手工艺术、民间美术、传统医药等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的产品都可以作为旅游商品出售。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非遗传承人郭玉凤老人现场不仅熟练展示了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还向观众讲解了优质中药材炮制知识。据她介绍,中医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炮制可除去杂质、降低药物副作用并增强治疗调理的效果。她现场展示的药品制作过程甚至令围观者不住围观发出赞叹,吸引了诸多游者,也提升了传承人的自豪感。
④ 博物馆等展示场馆。利用博物馆、陈列馆、文化园等静态方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天津市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物质载体形式融合其中,应用图片、文字、手册等方式介绍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来源、活动形式、传承人、保护状态等全部信息,以音像,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科技载体为物化形式,将非物质的转化为有形的,可见的,可再生的。如天津民俗博物馆,前身是天后宫,它不仅是天津市区内最古老的建筑实例,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妃(妈祖)庙之一,征集了民俗文物约两千余件,分别在四配殿和藏经阁、张仙阁开辟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风为内容的基本陈列,介绍了天津漕运兴起、渔盐的发展和习俗。
⑤ 舞台表演。相声曲艺等传统的舞台表演,在天津有着悠久的历史,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可以将舞台表演与天津茶楼文化相结合。天津的茶楼文化是天津特有的传承至今的为物质文化遗产。茶馆是一种多功能的饮茶场所,一方面可以品茶,品尝美食,另一方面也为人们聚会、休闲、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场地。传统表演艺术在过去是与茶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现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再现当时的场景,让人有种穿越到明清时代的古色古香的感觉。此外,舞台表演还可以和节庆活动进行组合。
三、研究结论
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遗产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通过唱腔、动作、台词等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演唱者内心世界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包括传统戏剧、传统体育、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
民间文学在历史上民间文学类非物遗产很少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进行商业化经营乃至实行产业化开发。因此将民间文学类非物遗产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就不对其进行旅游化生存的分析了。
工艺美术类遗产是指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与美学特征的传统工艺与技能。包括传统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生动、市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利于旅游开发和地区品牌塑造。
根据图2可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生存类型及模式之间可以进行以下组合。
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将两种及两种以上类型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特定的主题进行联合开发,这样既有吸引力,又可以使游客在短时间内对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了解。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与不同的生存途径进行组合。
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与节庆旅游、主题线路旅游、特色旅游商品、博物馆等展示场馆及舞台表演相结合进行旅游化生存。如可以设计传统表演艺术主题线路:戏剧博物馆一名流茶馆一天津大剧院一天津评剧院。天津的相声博物馆是传统表演艺术与展示场馆的联合的成果。传统表演艺术鲜少进行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但是这也是可行的,如可以将表演艺术中的如大鼓、快板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手工技艺制成微模型,同时弘扬了两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2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化生存模式匹配图
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与节庆旅游、主题线路旅游、特色旅游商品、博物馆等展示场馆联合进行旅游化生存。如:设计工艺美术类专题旅游线路:泥人张彩塑工作室一杨柳青年画作坊一民间绝艺十八坊一民间艺术展,在这些工作室当中,通过师傅现场制作的方式展示了天津民俗工艺品(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剪纸、空竹、内画壶、掐丝葫芦、脸谱、蛋雕等国家级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流程,游客可以直观的了解天津民俗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历史传承、文化意蕴,还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动手制作,这样的旅游活动融艺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可以增强民俗文化旅游的参与性。
传统民间表演艺术范文3
【关键词】民俗表演;地方旅游;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势必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旅游迅速形成一种现代休闲方式和时尚,便是强有力证明。
旅游业的新兴对地方发展进步的影响显然是多方面的,辐射向物质、精神、社会、政治文明四大建设。值得强调的是,能诱发人们旅游兴致和向往之处,无外乎拥有以下亮点,即: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科考景观、宗教景观、民俗景观等,或是若干个景观的集聚与凸显。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五个自治区之一,民俗景观无疑是推动地方旅游业前进的一大优势。它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元素所组成,但其中最生动活泼、色彩斑谰,且永远处于动态的莫过于民俗表演艺术。锁定它,深入挖掘并予以弘扬,对发展地方旅游业大有裨益。
一、独具魅力的地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表演艺术源于人类最早的劳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一开始便引用了一个著名断言:“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财富,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也包括了属于精神领域的艺术。鲁迅把最早的诗――歌谣的产生功归于劳动,他说,由于原始人类在抬木头时需要步伐齐整,用力一致以舒缓困顿, “哼唷、哼唷!”便应运而生,再配以一些节奏铿锵且简单的词,于是诗歌产生了。由于交流需求所致,劳动不但创造了人类的口头语言,还创造了能反映人在不同情境下的眼神语言、肢体语言、词曲语言、器乐语言等等……综合起来,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民俗表演艺术形式。从体现最单纯的劳动拓展开去,它逐步地涵盖了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如爱情的、家庭的、宗法的、祭祀的、战争的等等。总之,囊括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乃至超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上的、被世俗所认为是高不可攀的哲学!
关于民族,斯大林曾作过定义,即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类群体。由于其使然,使得时至如今,我们不少地方的民俗表演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被顽强地保留、传承了下来,为许多艺术家珍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和灵感。饮誉世界的《刘三姐》、《阿诗玛》等,便是他们集民间民俗表演艺术为一炉,进行再创作所树立起的典范!在此,我们不得不盛赞著名傣族舞蹈家杨丽萍,她更是独树一帜,通过多年几乎是隐姓埋名的、艰苦卓绝的“田野考察”和民间采风(其间甚至断绝过资金来源),惊世骇俗地向我们奉献出了全由山居少数民族男女青年农民表演的大型歌舞剧――《云南映象》,首次以“原生态”的方式,生动形象而又原始古朴地反映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及理想追求,具有极高的世界意义上的艺术审美和民俗研究价值。也由此发韧,“原生态”才能以其独特的绚丽多姿,群体性地走上了《星光大道》为它们专设的全国性大赛,甚至走上“春晚”――中国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原生态”让人们于耳目一新之余茅塞顿开:原来,艺术早已倘佯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展示在我们身旁――比如:那些拉纤的号子、放羊的小唱、饮茶的评弹,甚至连穿行于大街小巷的“磨剪子来――镪菜刀――”的吆喝,都是!由此便打破了我们守以一贯的思维定势,颠覆了我们抱以如一的陈旧观念。当“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平起平坐,当“原生态”唱法与美声、民族、通俗唱法一同登上颁奖台,有人仍迷惑不解,所思匪夷:这怎么能称得上艺术?!在此我们必须反问:油画国画堪称,剪纸蜡染又未尝不可?!我们该共同去重温词书关于艺术的定义,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诲,并憧憬那“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灿烂景象。
只有是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只要我们采取一种俯瞰的态势放眼全球,就会惊喜地发现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服饰,不同姿态,不同风俗的民间风情表演,它使得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村”显得如此生动多姿,魅力四射!曾为大力支持、悉心关怀,并誉之为“不是外交官的外交官”的中国东方歌舞团,不但向我们展现了亚、非、拉民族绚丽多姿的生活情景,而且让我们在对民俗表演艺术的欣赏中浮想联翩、充满神往……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表演艺术,非但能在现代舞台上展现风采,更能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自己特有的功用。
二、民俗表演艺术在发展地方旅游业中的地位
如开篇所言,独特的民俗景观也是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亮点。它由人居、生产、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等因素所构成。但其中最具活力的莫过于属于艺术范畴内的民俗表演艺术,以例为证:
其一,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阿里山,聚居着敦厚纯朴的高山族同胞,素以山好水好民俗好见长。旅途劳顿之余,中外游客无不为高山族同胞表演的本土民族民间歌舞所倾倒。尤其是《阿里山的姑娘》,它那“高山青,涧水长”的优美曲调,以及轻曼柔和的舞姿,令人激情地参与其中,享受着无边的新清和融融,使人神不知、鬼不觉地与地与天悄然混同起来。即便从未到过此地的游人从影视上见到这一场景,也会产生无穷的向往。台湾的下野,执政,使得海峡两岸的“三通”由祈盼迅速变为现实,包航,包机的大陆游客都直奔阿里山而去,以一睹高山族民俗风情为快,一度导致当地旅游设备设施不足而难以接待,不得不作出限制。
其二,广西。我们八桂大地素有歌海之称,而这一称谓的核心价值源于壮族“歌仙”刘三姐。没有她的四处传歌何来歌海?每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节都凸显着她那清纯的形象和甜纯的歌声,洋溢着我们乡土的气息。一曲质朴的《只有山歌敬亲人》,总是淋漓尽致地把我们广西各民族人民敦厚、善良、好客的形象和传统品德展现了出来,给游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直至一辈子也忘不了我们亲切的广西。客观存在已成为广西旅游产业的文化艺术品牌, 唱遍各旅游景点和旅店,甚至不少领导在接待外宾时,也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只有山歌敬亲人……”令他们如沐春风,领略到广西人民的盛情,并且永志不忘。
在此,我们必须正视毫无本土特色民俗表演艺术资源的广东深圳,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初始的前沿。在其未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即以超前发展的眼光,宏大的气魄与胆识,在文化建设的层面上亮出一大手笔――在华侨城深圳湾“圈地”18万平方米,构建了“中国民俗文化村”(又名“锦绣中华”)。在那里,竟“散居”着我国56个民族!“居民”即是各民族的民俗表演艺术队。他们白天都在向游人展示自己的原始生活,都在尽情地展示着各自民族的民俗文化。入夜,以汉族的舞龙为龙头,各演出队依次表演着自己民族最具特色的舞蹈和绝技进入锦锈中华大广场,有“摆手”、“刀郎素西来普”、“木鼓舞”、“春牛送亲”等等……五彩纷呈且气势磅礴。那是中华民族服饰和艺术的大展示,让成千上万观众激动万份,欢声雷动,如痴似狂!这一被从祖国四面八方移植而来,且被精心剪辑和高度浓缩而成的中华民族文化版图,每天都吸引着上万、上十万的中外来宾和港澳台同胞进入深圳,进一步推动深圳真正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为什么民俗艺术表演能如此地吸引游人?简单概括它具有三个特性:一、鲜奇性。即对于游客来说往往属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即便在一些影视和场合里接触过,但远不比亲临其境来得真切且富于愉悦感。因此,每当民俗艺术表演在旅游景点进行时,四周往往是闪光灯嚓嚓不断,摄相机扫描不停,游客们不时爆发出发自内心的笑声、掌声甚至欢呼声,使整个场面显得十分热烈活泼。另是表现在他们对表演者的服饰以及所使用的道具的新奇上,每当一个节目或整场演出结束,游人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争抢着邀请表演者与之合影留念。这些经历和带回去的音像资料,不但成为了他们人生最可珍贵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了他们可“炫耀”自我的一种资源。二、亲和性。它派生于民俗艺术表演的可参予性,即游客可即兴加入其中,可无所拘泥地与表演者踏歌起舞。比如苗族的“芦笙踩堂”,侗族的“多耶”,壮族的“板鞋舞”,京族的“跳竹竿”等,皆具这一特点。那些质朴简单的型体动作,以及或明快或飘逸的曲调节奏,极易感染游人,令他们如痴似狂,禁不住眼热心动,鬼使神差般地加入其中,去尽情享受精神上的娱愉和灵魂上的洗涤。在这些激情的互动里,任何肤色、民族、信仰的人都可融入其中,由此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巨大和谐。三,认知性。许多看起来极其世俗而又不登大雅之堂的民俗风情表演,却极有可能蕴寓着一个民族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壮族的傩戏,如花山一般神秘而朦胧,往往能迫使观赏者千方百计去想象、推测,竭力去追溯其起源,揭开其面纱去发现真实底蕴。而导游或表演者则在这方面起到了重要“启蒙”作用,通过解说拓宽了旅游者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知识。因此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说,作为非物质文化的民俗艺术表演,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而且还具有认知功能。以上三点是其他舞台艺术所难以或说不可具备的。
将民俗表演艺术与特定的旅游场所和景观有机地结合,足以令我们的旅游业显得无比生动且充满情趣,让游人因之而来,不舍而去。在渴求返朴归真和猎奇的同时,寻求知识视野的拓展并且积累新的知识,无疑是现代旅游者的一大追求。所以,在发展地方旅游产业的同时,我们不能不对如何同步地发展民俗表演艺术,与以特别关注。
三、对发展民俗表演艺术的若干对策
既然民俗表演艺术能够给地方现代旅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带来巨大的吸引力,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它的生存与健康发展投以极大的关注,使之在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当地旅游文化产业中,发挥应有的更大功用。
首先,要强化忧患意识。必须充分认识对原生态民族民间文艺表演形式实施抢救的迫切性。早在50年代,针对大量民间文学遗产有可能濒临丧失的严峻状况,尤其是绝大多无文字记载,靠世世代代的口头传承,而许多民间老艺人均已相继逝去,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抢救民间文学!”由此,全国包括著名作家、诗人与民俗专家等在内的许多文化工作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投入到这一拯救文化的浩大社会工程中。他们不辞劳苦地翻山越岭,深入乡村展开田野调查,经过收集整理,几乎每个省区市都按集地出版了自己内部的《民间文学资料》,给后代留下了重要而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给我们后来研究民族史学、文学、哲学、法学、宗教等等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更给文人创作提供了源泉般的素材。许多传世作品脱颖而出,均得力于这次全国性的田野普查。“”后的80年代初期,广西从自治区到地区到县都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求,成立了由政府或党委副职领导挂帅,由文化和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专门领导小组,对民间故事、民歌、谚语实行又一次更为细致的扫描式再搜救,促成了由县到地区地自治区《三套集成》的产生。遗憾的是,它缺少民间表演艺术这一重要门类。尽管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和文艺舞台都让民俗表演艺术占有一席之地,但那恐怕都属“高、精、尖”(经加工提高)而势必挂一而漏万。民俗表演艺术形式有着变异快,流动快的显著特质,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更是如此,因之必须抓紧抢救,采用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予以原始性保留。
传统民间表演艺术范文4
关键词:戏剧;艺术;表现力
0 前言
戏剧是中国传统瑰宝,地方戏剧不仅包含了整个地方民族的生活特性,同时还涵盖了地方民族的独特风采,当我们将这些特性以及风采真正地融入到戏曲当中,“以一点点夸张、一点点放大”的风格展现在人们面前时,戏剧突然就有了艺术性,这种艺术性是民族文化沉淀的爆发,是民族思想内涵的融合,是民族风俗特点的积累,因此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超越了民族现有内涵文化的“夸张”表现力,之所以其被灌之以艺术之名,正是因为它来源于生活同时超越于生活,正是基于此背景,笔者通过对其表现力的分析,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1 戏剧艺术的表现力
什么是戏剧的表现,纵观艺术形式来看,这是戏剧综合艺术的一种。有两种含义:广义上来说是对戏曲文化的传递方式,也就是舞台上表现对舞台下的影响。狭义上来说是演员与观众之间建立的某种桥梁。当然这其中还包含民间戏剧、流传戏剧、生活戏剧、情感戏剧、时政戏剧、历史传说戏剧等多种戏剧种类。在文学艺术永不枯竭的源头。我们通过学习戏剧,了解民间戏剧、曲艺、音乐和美术,探究这些艺术的精神理念,从而挖掘其表现形式下的内涵。每个艺术创作者的性格、情绪、天赋、喜好的不同,会造成对艺术对象态度与感受上的差异。演员的体验植根于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观察,是对客观环境与事物的感受,其结果是将客观因素主观化;而体现的是演员将主观情感、思想以及个人的内心生活用看得见的具体的行动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将主观因素客观外化的过程。在写实主义领域里,演员是通过创造舞台上的真实,从而达到写实主义戏剧表演艺术上的真实的,在这个层面上,要想追求表演艺术假定性当中的真实性,每一位演员个体都应该将表演的主观因素与客观规律相融合,找寻自己独特的体验、体现之路。
2 戏剧表演艺术的独特性
戏剧表演艺术在戏剧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戏剧演出的各种艺术成分都是在剧本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造,但从戏剧艺术的综合性看,表演艺术在各种艺术成分的综合中是占中心地位的。一切都围绕着表演艺术而存在,一切都为演员当众表演、创造角色形象服务。表演艺术因其是创造角色的主体而成为观众欣赏戏剧演出时的注意中心,各种其他艺术成分如美术、建筑、雕塑、音乐、舞台照明、幻灯投映、舞蹈等,都是表演艺术创造的需要而定其综合度量。历史上各时期的舞台改革家们都以突出表演创造为目标,各种舞台流派的衰亡均以妨碍或掩没表演艺术创造为标志。一切以是否符合以演员当众表演为中心的艺术规律为兴衰成败的关键。
表演艺术在戏剧演出中的主要作用是,演员以全身心为工具和材料扮演角色,化身为舞台人物形象,从而体现剧作主题思想,使观众在艺术欣赏的同时获得启迪。表演艺术在宣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艺术长河中曾经并且还将发挥极为显著的社会功能。戏剧表演的直观性使它较之其他艺术作品能产生更为有效的直接影响。以活的人在舞台上扮演活的人物、当场表演给活人观看的基本特点始终能吸引观众的兴趣。戏剧表演的时空统一性及其形象的活的魅力,大大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角色形象体现的是戏剧演员创造角色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最主要的一环,它涉及全部表演技巧问题,最基本的方面有:(1)根据自身条件和创作可能性将构思设计尽可能准确地体现在舞台上,并在体现过程中修正、丰富构思。(2)在舞台集体性创作演出中,一方面注意到其他艺术家创作构思对演员的制约,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利用舞台各部门创作和导演的指导,使自己的艺术体现达到完整,并保持演出整体的完整性。(3)在与观众的共同创造中不断精益求精,并努力保持表演艺术的新鲜感,加强艺术感染力,取得更好的剧场效果。
3 戏剧表演艺术的表现理念
从中国众多戏剧当中不难看出,所有的戏剧表现形式都寄托于本身的表演理念之上,如京剧的表演理念超越舞台的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通过形神具备的理念对所要表达的内涵思想进行夸张的阐述,在阐述的过程当中通过动作、台词的诱导深入,使人能够彻底地融入京剧当中,从而对人物、对戏剧本身产生遐想空间,最大程度上开发了人的“情感”思想,可以说,它的表现能力是融入性的。
当然戏剧表演艺术的本身具有一定的“假定”特点,我们通常说生活是真实的,戏剧是假定的,这从根本上说明了戏剧的艺术表达是掺杂在情感与理念,现实与虚构当中,根本上来说是具有一定“欺骗色彩的”,但能把假的东西演真,能把虚幻的东西融入现实当中,这正是戏剧的独特艺术表现能力。
这不仅要求演员有扎实的功底,还有这独特的将虚假融入生活当中的本事。表演虽然是假的,但他并不与真实发生冲突,从它们二者相互胶着,互相引出自我,将情感、理念、客观、理性等要素完全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表达出对戏剧的成功延伸,以及对理念的无线扩张。当然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戏剧艺术的表现能力是主观与客观的,思想情感是渲染到各个层面当中,在台上演员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将会传递到台下,而通过演员的渲染,台下观众所激发的情绪,将完全反作用于演员,从而激发更大的表现动力。因此,戏剧的艺术表现结果是将客观因素主观化,而体现的是演员将主观情感、思想以及个人的内心生活用看得见的具体的行动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将主观因素客观外化的过程。写实主义表演要求演员在塑造角色的艺术创造过程中追求三方面的真实:(1)想象的真实。(2)情感的真实。(3)行为的真实。这三个方面构筑了戏剧表现主义表演真实性的基石,戏剧表现主义表演就是强调在传递情境当中展开真实行为的艺术。
通过本文的阐述,大家想必能够清晰地发现,表现形式的高低不在于其自身艺术价值的高低,而是传递价值的体现,也就是说,无法传递的戏剧并不能构成对人的影响,从而也无法谈起其表现能力。因此,当我们纵观现代戏剧艺术表现手法的时候,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现代艺术家总是追求所谓的“艺术形式”完全忽略了艺术形式所能够表达的内涵,这成为现代戏剧艺术的弊病,相反,我们应当注重实际,将戏剧艺术带入到“传递”当中,对戏剧表现理念形成完整的层级架构。
4 结束语
舞台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什么才是真正符合艺术的表现形式呢?笔者认为戏剧艺术有着自身的独特魅力,然而现代的戏剧表现手法当中,无论是艺术的还是戏剧本身都已经渐渐形成了一种标准的表现形式,对此我们应当打破桎梏,从前人的思想理念当中超脱而出,从传递性的思维方式入手,构建出符合舞台上与舞台下的不同思维理念,如此才能从正面技法戏剧的表现能力。当然笔者在此也并非是将完全的抛弃创新,而是根据新的环境、新的理念形式所形成的有方向、有创造意义的创新,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使戏剧的表现能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谭霈生.戏剧艺术的特性[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3] 张赣生.中国戏曲艺术[M].第 69 页.
[4] 焦菊隐戏剧论文集[C].2002:334.
传统民间表演艺术范文5
关键词:二胡表演艺术;情感;技法
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72-01
二胡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有着优美的音色和极强的情感表现力。在这两根琴弦上,演奏者如何把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时代风格以及民族特色表现出来呢? 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演奏技法和乐曲情感的相融。“情”与“技”渗透在整个二胡表演艺术当中,“技”是骨架,“情”是血肉,要使音乐有艺术感染力、生命力,就必须将两者融合,辨证地对待。
一、二胡表演艺术中的“情”
二胡音色圆润柔美,近似于人声,是具有吟歌性特点的乐器,擅长演奏抒情性强的乐曲,在乐曲情感的表达上富有较强的表现力与说服力,尤其对于悲剧性色彩强的音乐,其个性鲜明,可以将音乐中忧伤的感彩表现得如泣如诉,委婉缠绵。当然,二胡除了能表现悲伤、哀怨的音乐之外,也能很好地诠释高亢、明快、华丽、恬静的乐曲,即包含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感体验的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标准是尊奉以“人”为主,认为音乐是以能达到主体生命所承认的最高境界为目的,即“人音合一”的意境感。二胡就以单声部的线性思维在单音的天地里追求音色的多样化,在情感的表达上个性鲜明,细腻感性,最大程度的引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
二、二胡表演艺术中的“技”
二胡作为我国传统弓弦乐器的代表,被公认为最难掌握的乐器之一,它形制较为简单,但属于无指板乐器,琴弓夹在两根琴弦之间,因此形成的演奏技法种类繁多。二胡演奏的技法可分为左手技法和右手技法。左手的基本技法主要包括运指和揉弦,从肢体动作的方面来说就是左手手指上下的运动。右手的基本技法主要是运弓和换弦,从肢体动作的方面来说就是右手的左右和里外的运动。二胡的风格性技法及特殊音响效果的技法有:滑音(风格性滑音可分为上回转滑音、下回转滑音、垫指滑音、揉滑、压滑、大滑音、定把滑音等。)、装饰音(单音、复音、单颤音、复颤音和回音等)、滑揉(滑揉又分为指控滑揉、腕控滑揉和臂控滑揉)和特殊的弓法(浪弓、飞弓、抛弓、小抖弓和大击弓等)、特殊音响效果等(拨弦和泛音)。
三、二胡表演艺术中的“情”“技”相融
传统民间表演艺术范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剧;中国歌剧;借鉴;影响
民族歌剧属于音乐同戏曲相互结合的一种表演形式。中国民族歌剧的主要目的是表现内涵以及构建人物,它是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将地方剧种作为依据,利用西方歌剧的创作手法,构建有中国民族特征的一种歌剧形式。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戏剧同歌剧表演之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而中国传统戏剧也对我国歌剧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中国戏曲与歌剧艺术
歌剧是西方的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其综合有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即完全以歌唱与音乐的形式完成剧情表达、人物刻划以及矛盾冲突的一种艺术形式。西洋歌剧形成于意大利,其来源于古希腊戏剧剧场当中的音乐。歌剧演出形式同戏曲之间基本相同,均需要依靠剧场当中的典型元素,如背景、着装以及戏剧等。通常情况下,相比其他戏剧而言,歌剧的表演更为注重歌唱水平以及演唱者传统声乐技巧等元素。尽管中国戏曲与歌剧艺术之间存在诸多共通性,但两者还是有本质性的区别,尤其在语言和音乐创作方式方面,中国传统的戏剧如京剧、黄梅戏等,具有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兼具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特征,含有自身特有艺术的魅力。中国戏剧对唱腔尤为注重,提出“字正腔圆”的标准,同时也富含抑扬顿挫的变化,符合剧情的表达[1]。歌剧传入中国之后,为了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标准,就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戏曲当中的唱腔和表演方式,从而赋予了西洋歌剧中国特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以歌剧《大汉苏武》为例,其中不仅应用了西洋的大调式,使歌剧整体显得高端、大气,运用了和声和调性,同时也加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令歌剧极具中国式的美感。《大汉苏武》灵活运用了秦腔的表演元素与唱腔,但并不仅仅局限于秦腔的表现方式,在出场过程中把民族生态和现代艺术结合为一体,令剧情更为丰富,更易吸引观众。此外,如《张骞》《司马迁》的歌剧当中也多应用西北民间戏曲当中的曲调,已达到强化地方特征的目的,为剧情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中国戏曲与歌剧之间存在差异,但也有诸多共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与吸收。歌剧作为由国外引入的一种艺术形式,如果要在中国生根与发展,必然需要满足当地观众的审美标准,符合观众的欣赏水平。因此,歌剧势必需要向当地地方戏曲学习,将当地戏曲的优势引入歌剧当中,不断地兼收并蓄,并将原本歌剧当中的糟粕剔除,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促进中国歌剧的繁荣。
二、歌剧对我国传统戏剧的借鉴
(一)对创作手法的借鉴
我国歌剧开展曲目创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借用我国传统戏剧的表演与创作方式,重点应用于歌剧中人物处于指定环境表现自身感情的唱段。戏剧演唱方式使得歌剧的演唱更为优美悦耳,篇幅有所增加,更加富有技巧性与戏剧性。歌剧通过对戏剧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借鉴创建了咏叹调以及宣叙调等唱段,而这些唱段需要演唱人员具备极宽的音域、优秀的演唱技巧以及表演能力,方能更为细致地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当前的内心世界。通过对戏剧艺术的学习,有助于歌剧的过场音乐、场景的创建。
(二)对演唱方式以及歌唱技能的借鉴
我国民族歌剧的歌唱技巧借鉴了戏剧表演当中的唱腔、气息控制以及咬字吐音等多种技巧,上述技巧的借鉴使得我国歌剧的歌唱形式得到扩展,表演方式迅速增加,一定程度而言,也提高了演员整体的歌唱技能[2]。我国歌剧的表演者在应用民族唱法演唱过程中,应注意真假声的结合,同时保证声音的统一性,并注意演唱过程中字词的发音。通过高超的表演技巧展现内容韵味。达到一种“以字带声,腔随字走”的表演方式。歌剧在戏剧表演方式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专门适用于歌剧的吐字方式,如字头、字腹、字尾以及“齐开撮合”等方式。不仅如此,歌剧对语言的表现方式有着极高的要求,要求表演人员注意语言表达过程中的松弛以及抑扬顿挫。同时对表演韵味也有较高要求,需要表演人员在表演过程中,突出语句的韵味、表情以及声调[3]。歌剧表演者应善于利用戏剧演唱方式或是声音训练方法处理表演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高音训练问题为例,表演者可通过京剧当中小嗓的训练方式以及高腔的演唱技巧解决自己当前高音不足的问题。而针对低音较虚的问题,表演者也可以借鉴戏曲当中“膛音”的训练方式,帮助自己实现胸腔共鸣,以便使自身声音更为浑厚。可见,我国传统戏剧能够有效提高演唱者实力。
(三)对戏剧表演流程的借鉴
就表演程式而言,戏剧与歌剧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但表演理念以及方向完全相同。在表演艺术方面,戏曲的表演更为注重唱、念、做、打的结合,无论是肢体动作,还是语言都同戏剧中人物的形象特点以及情节走向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演员做的所有动作均体现了目前人物的语言和内心思想。而歌剧要求表演者表演必须细腻,有深度,往往需要借由眼神、面部表情体现当前人物的情感与精神,这便需要表演者掌握表演的韵律。而通过对戏剧表演方式的借鉴,能够使表演者更为深入了解如何实现神行合一,提高表演者的表演能力。
(四)“戏歌综合唱法”的形成
“戏歌综合唱法”是形成于上世纪40年代的中国歌剧演唱方式。传统西洋歌剧以外文演唱,发声方式与我国语言发声方式存在差异,导致我国演唱者在使用原有歌剧演唱方式演唱中文时,容易出现咬字不清的现象。所以需要对原有唱法进行改革,而改革的主要方式就是将戏曲与歌剧的唱法融合为一体,即“戏歌综合唱法”。这种唱法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原因,40年代的中国尚且处于过渡阶段,难以为歌剧演员提供良好的扩音设备与优越的演出环境,为了保证演出质量,确保声音的高亢,歌剧演员将西洋唱法当中的腹式呼吸方式保留,同时深入学习民族戏曲唱腔,将多种多样的唱腔激发运用其中,才最终形成这一演唱方式。中国戏曲演唱技法的引入,解决了中国大部分歌剧演员在使用真嗓子演唱时所产生的问题,如喉咙有紧压感,音色欠缺柔润,声音高亢度不足、感染力有待提高以及吐字不清等,同时也将中国歌剧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以郭兰英的作品《白毛女》为例,郭兰英原本为山西梆子的民间艺人,从事歌剧表演之后,其将梆子音乐高亢与明亮的特征应用于歌剧当中,同时将戏曲当中的咬字技术引入歌剧演唱当中,使得歌剧表演者声音更为清晰,内容富有感染力,西洋歌剧与中国戏剧达到了完美的融合,符合观众的需求与审美水平。
三、中国传统戏剧对歌剧表演艺术的影响
(一)丰富了歌剧艺术的思想内涵
我国歌剧是以西洋歌剧为基础,把民歌唱法以及戏曲艺术唱法融为一体的新型表演方式。这种演唱方式在我国歌剧当中颇为常见。民族歌剧《江姐》是我国歌剧史上最为著名的歌剧之一,深受广大歌剧爱好者的喜爱。该歌剧将江苏民歌作为基础,同时融合了川剧、京剧以及越剧等多种戏曲音乐素材赋予了剧目极为明显的民族风格,兼有悦耳动听的歌唱性段落,成功塑造了江姐这一高大的英雄人物形象。如《五洲人民齐欢笑》当中便运用了传统戏曲当中“散板”的板式,使歌剧情感更为丰富,而这一变革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又如《野火春风斗古城》当中的《不能尽孝愧对娘》中,最后一段采用快板的板式将整个歌剧烘托至。由此可见,歌剧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借鉴,使得歌剧能够更为全面地展现全剧的思想内涵,对歌剧发展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二)提高歌剧演员表演能力
目前,歌剧表演者大多注重声乐歌唱能力的培养,但却忽略了表演能力的培养。而部分歌剧培训机构以及大学相关专业的培养也仅仅关注学生发声技能的练习,而不注重学生的表演能力。由此可见,我国歌剧演员虽然演唱能力强,但表演能力有待提高。对目前歌剧表演者而言,建议其在锻炼自身歌唱技巧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表演能力,积极吸取不同艺术形式的表演技巧,提高自身表演能力,从而能够掌握在歌剧舞台中全面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以及方式,进而领悟表演的精髓。
(三)赋予歌剧民族性以及艺术性
歌剧在发展的同时也应借鉴我国传统戏剧精髓,形成一种带有中国特色的独特歌剧形式,展现我国民族特征。否则,我国歌剧仅仅是西洋歌剧的衍生物。歌剧表演者应赋予歌剧更为深厚的思想与内涵。戏曲表演艺术与技巧在我国歌剧歌唱过程中的应用与普及,强化了演员歌唱时音色以及音质等方面的表现能力,使得歌剧本身的艺术性得到强化与提高,赋予我国歌剧艺术性与民族性的要求,使歌剧这一形式更容易被我国观众所接受。因此,对我国歌剧表演艺术而言,其还欠缺民族性与艺术性,而这些均可从戏剧表演当中获得。作为歌剧表演者,应当了解戏剧表演艺术的精髓与艺术魅力,积极将戏剧表演艺术形式与技巧应用于歌剧表演当中,借此丰富歌剧表演艺术形式以及内容,促进我国歌剧表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试论歌剧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兼论中国歌剧表演的民族性特征[J].艺术科技,2015(9):15-23.
[2]王音.《咏•别》借尸还魂抑或是破茧重生———中国歌剧传统戏剧情节的当代性纠葛[J].戏剧文学,2014(4):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