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范文1
[关键词]百货商场 低成本战略 战略成本管理 购物中心
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的基本战略只有三种――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获得成本优势,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甚至可以说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试从实施低成本战略的角度入手,探讨中国百货商场良性发展的道路。
一、何为低成本战略
对于低成本战略,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它是指企业在提供相同的产品和服务时,通过内部成本控制,使成本或费用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主要竞争对手,从而赢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或利润,成为行业中的成本领先者的战略。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首先,低成本是一个相对概念,需要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对比才能确定。其次,低成本战略并不意味着放弃品质甚至以次充好,恰恰相反,它是建立在“提供相同的产品和服务”之基础上的。这也就意味着,判断企业是否具备成本优势,必须选取恰当的参照物。
百货商场也是如此。要对其实施低成本战略规划,必须选取合适的零售业态作为参照物。超市显然不合适,二者所经营的商品门类、档次价位截然不同。专卖店、专业店经营的品牌或品类较为单一,不具备百货商场的规模效应,也不适合用以比较。网络销售虽方兴未艾,但目前终究无法提供如实体零售一般的沟通体验功能和信誉优势。因此,笔者认为,只有购物中心这一零售业态,适合作为百货商场的参照物。
虽然二者的功能定位和运营模式不尽相同,但所提供的商品档次、服务档次相接近,且具备类似的规模优势和人流效应,广大顾客往往将购物中心误认为扩大了规模的百货商场,具备相互比较的基础。而从近几年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商业地产投资的不断升温,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频频上马,以其更胜一筹的规模体量和服务功能,对传统百货业的零售主导地位发起了最有力的冲击,成为了百货商场目前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推论:当百货商场的经营成本和费用明显低于购物中心时,才具备低成本优势。
二、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的成本比较
百货商场(department store)是指在一个建筑物内,实行统一管理,按楼层、区位和专柜销售若干类别商品,并为便利顾客选购提供必要服务的零售业态。其经营的商品类别多,各类商品的花色、品种、规格齐全,实际上是汇聚众多专业商店的综合体。随着品牌商营销意识的提高,中国百货商场逐步摈弃了自营的经营模式,普遍实行引柜入店、联营代销。品牌商以专柜形式进驻百货商场,商品按品牌陈列,但需在一定程度上服从商场的管理。百货商场从赚取经销差价,转变为与品牌商分享利润。
购物中心(shopping-mall)是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由企业有计划地开发、管理、运营并向消费者提供综合的商业结合体。购物中心是聚集若干零售商店的场所,人们到购物中心,不仅可以买到一切生活用品,而且还可以得到吃喝玩乐的综合享受。与自发形成的商业街相比,购物中心在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上,均是作为一个单体来操作:一般是物业公司建楼、出租场地,专业商业管理公司实行统一招租、管理、促销,承租户分散经营。
二者在运营模式的差别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不难看出,购物中心扮演的是出租人的角色,百货商场扮演的是经营者的角色,承担了更多的管理职能。因此,在相同的体量规模下,在税金、营销成本、物业成本、经营风险等各个方面,百货商场的各项成本明显偏高。笔者认为,百货商场的高成本问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一是高昂的人力成本。因管理职能少,购物中心只需要较少的员工便可承担整幢建筑的运营管理,而百货商场则需负担更多的营销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甚至几十人编制的收银员队伍等。因此,对于3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而言,员工数不会超过150名,但同样规模的百货商场,员工数可能多达三四百名。
二是更为高昂的交易成本。首先,与购物中心里各店铺自行收款不同,由于百货商场对商品销售款实行统一开票收银,代管各店铺的营业收入,因此更具谈判筹码。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品牌商不得不忍受百货商场更高水平的扣率和收费,甚至于某些经营主管的盘剥受贿。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百货公司的成本负担,但这种“超额利润”最终要由消费者买单。其次,由于百货商场的收益与销售额的关联度更高,难免会对品牌商的经营业绩设置更为严苛的考核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场与业主合作的稳定性,与此相对应的是经营风险、装修费用和“心仪”品牌的搜寻成本。第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存在天然的摩擦阻力。全面放弃经营职能的购物中心是品牌商的物业服务者,而百货商场却会出于企业整体的利益形象考虑,或多或少干涉品牌商的促销、用工、库存甚至专柜形象等各个方面,难免引起品牌商的不满,这种摩擦有可能演变为讨价还价、敷衍塞责、延迟发货、货品涨价等对抗,从而进一步推高商场的协调成本和货品的成交价格。虽然这些均为可转嫁的隐形成本,但消费者势最终将支付更高的价格才能享受到同等质量的商品和服务,长此以往必将削弱百货商场的吸引力。
综上,百货商场不具备低成本优势。或许,其高昂的显性成本可通过加大扣率和收费来弥补,在个别几场促销活动中能提供购物中心无法提供的优惠价格,但这种所谓“降本”行为往往是以增加流通成本、哄抬商品原价为代价的。考虑到百货商场往往不像购物中心那般集多方位服务功能为一体,传统百货难免陷入了高成本、低质量的困境之中,若不能有效解决成本问题,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必须实施转型。
三、解决方案
从上文的对比可以得知,从功能定位而言,购物中心是高档集市,百货商场是销售企业。存在即合理,企业之所以能独立于市场而存在,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可在本文的例子中,企业这一组织却完全没有发挥协调经营、优化配置、降本节支的功效,反不如市场有效率,这又是何故?笔者认为,并非企业式经营不适用于零售业,而是百货商场当前的运营模式存在天然缺陷。
目前,国内百货商场普遍采用联营扣点、引店入柜的代销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商城的主营业务从原来的商品买卖,转变为吸引品牌商来经营场地。厂商按品牌形象对柜台进行全面包装后,派出自己的员工――厂方促销员(营业员)进驻柜台从事商品的销售,货品的进、销、存转由品牌商规划、组织、结算并承担经营风险,商场只为厂商提供柜台、后勤管理保障和一定的经营指导意见,并按一定的比例定期与品牌商分配利润、结算费用(包括水电费、广告费、促销费、管理费等)。
因此,百货商场虽然名义上扮演着经营者的角色,行驶部分经营职权尤其是促销权,分享着经营利润,但由于商品、人员、资金不自有,对实际的经营工作缺少话语权――只能更换品牌而不能直接调整商品。从本质上来说,商场是名义上的销售者,实际意义上的的场地出租人和品牌招商者,因此,其主营收入相当于一种变相的“租金”收入。附带少量经营职能的百货商场既不能突出经营的优势,又无法像购物中心那般专心于物业服务本身,杂而不纯的业务属性、重点不明的功能定位自然不可能带来精兵简政、降本节支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百货商场若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本优势,就不能采用传统的成本削减法,而应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着眼,从调整主营业务的角度入手,明确其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提升运营效率。因此,我们可大致勾勒出传统百货商场决战未来的两条转型之路:
1.放弃现存的经营职能,以场地租赁、物业管理为主营业务,甚至升级为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这一发展路线固然有例可循,因而相对容易操作,但由于购物中心的扣率低于百货商场,因而这种转型是以牺牲经济收益为代价的,且在实体经济疲软、商业地产投资过热的大环境下,硬件设施的扩张升级也同样面临严峻的经营风险和生存考验。
2.进一步突出商品经营的主营业务,逐步放弃引柜入店、联营扣点的代销模式,积极探索购销分离、买断经营甚至品牌自有的道路。这一发展方向能带来两方面成本的下降。一是流通费用的下降。百货商场的高价多年来为消费者所诟病――商品的柜台零售价是出厂价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百货商场早已告别了暴利时代,其普遍净利率只有5%左右。巨额的流通利润被业务重叠、数量众多的各级经销商、商层层截留摊薄,再加上日见沉重的人工房租和税负,行内巨大的内耗使得广大工商企业只能低效经营、惨淡度日。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整合流通渠道、压缩销售层级、与制造商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是商业企业降本增效、决胜未来的关键所在。百货商场如不抛弃联营模式,便不可能发起上述流通变革,毕竟“房东”关心的只可能是地价的高低,只有真正意义上的经营者才会关注流通效率。二是建设成本的下降。自营模式下,商场可通过进货渠道直接调整商品,而不必通过更换品牌的方式间接控制,这将大幅降低商场的装修频率。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地价在一定时期内恒定,增加经营面积是出租人提高收入的惟一手段,因而难免陷入粗放式增长的沼泽,可偏偏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商场单店面积存在“规模不经济”的扩张陷阱――顾客对百货商场营业面积的生理最大承受量约为2.3万平方米,心理最大承受量约为1.7万平方米。由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来源不同,自营式商场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出发会适度约束单店的营业面积,何况拥有自有品牌的百货商场还可选择商品专卖店、网络销售等低成本的扩张策略,这些都将进一步降低百货商场的建设成本。总之,百货商场倘若从联营成功转入自营,其所提供的商品售价和服务成本将大幅低于租赁式竞争对手,从而在消费者中确立低价优势。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整个渠道的降本节支不等同于单个企业的低水平运营,购销分离、买断经营的自营模式背后,是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高素质的管理者团队、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和雄厚的资金周转能力,虽可通过利润率的提升来弥补成本的上升,但前期的成本投入和经营风险的攀升也难免令经营者望而止步。
综上,低成本战略不等于低成本投入,更不代表低水平运营,只有立足企业的长远发展大局规划业务、配置资源、合理投入,做到人尽其责、物尽其力、才尽其用,才能真正获取良性的低价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范文2
这就是商业模式的力量!
商业模式已经远远大于并包容了盈利模式,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战略”,只有创新了商业模式,企业才能少走弯路,突破成长瓶颈,进入低风险、高成长、高利润的黄金区域,获得超额利润,更能进一步对接风险投资从而登陆资本市场。
得商业模式者得天下。
模式性创新经典案例
多利农庄模式性创新,真的有机蔬菜怎么贵都好卖!
这是有机农产品基地多利农庄的第六年。前三年,坐落在上海市近郊南汇区的农庄作为有机农业转换期基地收入为零,创始人张同贵不好意思说做农业,称自己在做旗下“金田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项目;第四年,他的第一批有机蔬菜收获,菜贩给出仅几毛钱一斤的价格,一气之下他决定不再卖掉,全部打烂作为绿肥。不过这段看似有些迷茫的时光没有妨碍多利农庄向真正的盈利快速路全速进发;第五年,张同贵迅速确立了会员直销模式,拿到青云创投的总额计70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会员数飙升并实现千万元以上的净利润;第六年,他已经准备拿下崇明岛以及北京平谷区的基地,继续开疆拓土。
在从事有机农业的创业者受困于基地难找、产能甚微、会员数止步不前时,多利农庄的1750亩基地与5000位会员数量,几乎创造了神话。
食品领域一直被很多投资机构畏惧,因为有规模的无品质保障,有品质的没规模或没效益。再加上食品安全危机层出不穷,更是让投行们不敢轻易靠近。
而最近,唯独有机蔬菜却得到万般宠爱。
在欧、美、日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有机蔬菜已经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中国有机产品市场价格溢价较高,目前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在强大的市场潜力下,已经让不少企业纷纷搭上“有机”的快车。
其中,多利农庄堪称成功典范。因为多利独创的“品牌+连锁” 会员直销商业模式,让你相信这真是有机蔬菜,这可以将品质做到保证,将效益实现最大,更能将规模实现迅速扩张。
1、营销创新:建立尊享会员直销模式,尽享消费喜悦!
多利直接把蔬菜卖给客户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会员制。只要顾客先付上至少一季度的菜钱,便可成为多利会员,尊享会员礼遇。即便不是多利会员,多利农庄也会定期邀请顾客到农场参观,体验种菜过程,品尝新鲜蔬菜,以建立信任感,在顾客体验到这种购买蔬菜的喜悦后,不知不觉中,自然都会成为多利的会员。
截止到2010年,多利农庄已拥有5000多个普通会员和20多个团购会员。每位会员每年在蔬菜购买上花费万元左右。除此之外,一些企业还成为了它的团购会员,买会员卡和礼券送给员工或客户。
2、渠道创新:跨越渠道商,直接面向消费者!
每亩有机蔬菜的生产成本是普通蔬菜的3-5倍,产量却要低20-30%。这就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成本。
当其他企业还通过超市、市场等传统渠道贩卖蔬菜的时候,多利已经把新鲜的有机蔬菜送到了会员的家中,这样就绕过了许多中间环节,把大部分利润把握在自己手里。
公司从2009年开始卖菜,当年就实现盈利。2010年收入5000多万元,利润成倍增长。
3、服务创新:互动式贴近客户需求,让都市人自愿给多利做农夫!
很多农业项目最终夭折,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在人才和资金方面存在瓶颈问题。但多利确巧妙的化解了这一点。
当其他企业的员工还在地里忙来忙去的时候,多利却开发出了全新的体验方式——让都市人有机会体验农业,感受农业基地。多利农庄会定期邀请一些会员或潜在客户参观农场,在除草、钓鱼的同时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除此之外,多利还通过多种服务来贴近消费者。比如会定期利用短信、微博等渠道介绍它种的新菜、有机食谱等等,让顾客时时刻刻都只爱多利。未来多利农庄还会增加更多用户体验的功能,比如再建设一些庄园可供游客留宿,或者打造一些与“偷菜”相关的旅游项目。
4、技术创新:携手物联网,让有机蔬菜看得见!
当很多顾客还为蔬菜是否真有机而忧心忡忡的时候,多利农庄已经通过物联网技术集中在用户的体验上了。比如,消费者通过产品包装上的编码,在网络上就可查知自己购买的蔬菜是如何播种、施肥,又是何时装车配送的,甚至每个环节操作人员的信息都能查得到。这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大大培养消费者的参与感,深度增加了用户的黏度。
模式性创新,“万达广场”疯狂复制城市中心
万达第三代城市综合体是国外室内步行街与中国商业大楼相结合,同时在商业综合体中组合写字楼、公寓、酒店等业态,商业中心增加文化、娱乐、健身、餐饮等。既达成城市标志性的象征目的,又解决产品链和资金链的最优组合和良性循环,逐步实现向持有型订单地产的重大转折。
正是选择了成功的商业模式,万达才能在商业地产领域前行。作为国内唯一的商业地产商,万达首创的“订单商业地产”模式因拉动城市经济上升而获得各地政府的认可并成为邀请的对象,还获得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最高评级。
大连万达集团,一直在铸造这样一个梦,“一座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
如今,梦想开始照进现实,万达广场正在遍地开花。截止到2010年底,已成功开设42个万达广场,2011年计划再开17个。
仔细回想一下,究竟是怎样的魔力让万达广场在全国各地进行疯狂复制?让无数商家、业主对之趋之若鹜?总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1、独创的商业运营模式:“万达式”城市综合体
作为第三代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与其他的商业综合体最大的不同在于万达独特的商业运营模式。
城市综合体作为万达独创的商业模式,是由多种商业业态通过建筑流线合理有机组织形成的大型综合性建筑群体。它包含精品百货、大型超市、数码广场、商业步行街、餐饮、影院、KTV、电玩城等丰富业态和品类,各种功能相互补充,相互借用,形成有机的联合,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时间的客户需求。
环境舒适和购物的便捷,使万达广场成为人们愿意多次重复购物的最佳休闲场所,这便是万达广场的客户消费能力居高不下的核心。这种大型的城市综合体对人们的购物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将弥补商业业态的单一和不足,真正为消费者打造出一站式生活体验中心。
2、商业盈利模式创新:滚雪球式发展
万达的盈利模式,综合了“出售住宅、写字楼和小型商铺”和“出租商业购物中心”两种方式,同时享受了“地产开发”和“资产溢价”的双重利润。通过租售结合、以售养租,形成“现金流滚资产”的良性循环模式与资产滚雪球效应。
在万达第三代产品中,核心商业购物中心采取“只租不售”模式,随着物业的升值,获得资产溢价。公司的销售部分主要是住宅、写字楼和小型商铺,占项目整体比例的40-60%,并从中获得开发溢价。
“以售养租”,是万达资金构成的核心,通过项目销售部分的还款平衡投资现金流,商业持有部分的租金较低,以达到“稳定开发”的核心目标。
万达依托产品标准化、全产业链优势,快速复制快速扩张,将政府、市场、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十分到位,从而实现了政府与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及消费者的多方共赢的局面。
3、计价模式创新:降低交易成本
在计价方式上,对于物业出售部分,万达采取“进场费”计价模式,通过整栋出售,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于出租部分,则采取“停车费”的计价模式。由于公司具备较强的物业运营管理能力,通过持有物业并进行出租,有利于物业价值的提升,从而增加了整个系统的交易价值。
4、超级货架模式创新,增加交易价值
从产品组合计价来看,万达广场作为一个城市综合体,涵盖了写字楼、购物中心、影院、住宅、酒店等毛利率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这种“超级市场货架模式”,与只出售或出租单一产品的模式相比,其住宅、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能为业主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提高城市体的人气和人流量,从而也推高了商业的人气和人流量,从而也推高了商业地产的价格,增加了交易价值。并且,公司的资源和运营管理能力也可以在不同业态中复制运用,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
5、“订单模式”创新,颠覆招商传统模式
一是联合发展,共同选址。公司的主力店商家,包括多家紧密合作伙伴。双方约定,无论万达到什么地方开发“万达广场”,这些合作伙伴都要跟随开店。
二是平均租金。对于主力店的商家,在公司划分的同等级城市,收取同样水平的租金,少了谈判成本。
三是先租后建。招商在前,建设在后。将招商环节前置,降低了经营风险并加大了后续招商谈判的筹码。
四是技术对接,共同设计。在开工前就确定主力店商家的需求,避免商家进场后的改建,减少浪费。
万达的融资对银行有较大的依赖,它的地产开发所需资金来源中,约60%通过当地银行贷款,20%由万达直接投资(即销售利润和内部资金调配)。另外20%左右,由主力店企业自己投资。
志起未来独家点评:
无论是多利农庄,还是万达广场,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经营模式,其利润仅可能是100万,1000万,1个亿,但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的力量,他们的企业利润获得了10倍甚至百倍、千倍的爆发性增长,同时,这种增长就像一个生态系统,可以使之良好的持续运行发展下去,这就是商业模式的转变。
随着中国企业的成本在不可逆转地上升,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锐减,仅仅依靠单一的低成本优势,中国企业已经无法做强做大。困境当前,中国企业怎样走向未来的3年、5年、10年,甚至未来的30年?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范文3
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处于一种相对简单和落后的状态,与国内外成熟银行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风险意识淡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整体来说风险管理意识相当淡薄,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文化氛围,从而积累了较多的风险资产。(二)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普遍风险管理机构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风险管理的侧重点往往都是以信贷管理为主,对法律、市场、操作风险等其它种类的风险不够重视。(三)风险管理手段落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个综合体系,涉及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控制与处理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定量和定性技术,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及技术都较落后,一般只是简单的定量分析,如缺口管理、指标分析等,不能准确的对各类风险进行量化度量,也不具备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对资产风险组合分析的能力。(四)资本充足率普遍较低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直偏低,而不良贷款率偏高。往往基于速度、规模情结,缺少资本约束及观念,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和账面利润,不惜采取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导致资产虽增长很快,但盈利却有限,经营风险的不断积累和不良资产的高居不下。与此同时,又缺乏有效的注资渠道,所以长期以来资本充足率偏低。
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及其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银行界普遍引入全面风险管理系统(Enterprise-wideRiskManagement,简称ERM),ERM的中心理念是: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的风险进行通盘管理,目的不仅仅是处理银行所面临的某一种风险,而是将银行的各种风险全部综合在一起,考虑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等各种风险的相关性,并且采用组合管理等方法,对银行风险进行统一的管理。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目标与政策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定价与处理、内部控制、风险信息处理和报告、事后评价和持续改进八个相互联系的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和方式,并作为衡量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标准,与其他管理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几大因素相互独立、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全面风险管理这一有机系统。可见,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与传统风险管理相比有着诸多的优势,更符合现代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要求。
三、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一)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首先,中小商业银行应该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来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一种严密的程序分析总风险在交易、资产组合和各种经营活动范围内是如何分布的,以及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怎样进行合理控制致力于防范和化解风险并且消化由此带来的成本,从而确立适合中小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
(二)通过综合改革提高资本充足率作为银行核心竞争力基本要素的资本充足率的高低代表着商业银行应付风险能力的强弱,是现代银行的生命线,关系到其国际信用评级、未来市场份额、融资成本等问题。应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建立资本补充的自我实现机制,实现风险资本优化配置,这不仅是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小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物质基础。
(三)建立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的一体化分析模型中小商业银行应建立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绩效评估即RAROC系统,实现风险组合管理。RAROC全面风险管理方法体现了银行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内在统一,克服了传统绩效考核中盈利目标与风险成本在不同时期反映的相对错位的问题,实现了经营目标与业绩考核的统一、股东利益与经营者行为的统一,使银行更理性的扩张,真正敢于理性的承担风险。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范文4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0-0146-02
一、引言
通过结合各种智能化设备以及技术,我国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业务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这种发展并不是商业银行自身决定的,而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而推出的一种顺应时展的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业务涉及环节众多,主要涉及信息系统的运营以及维护、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等诸多环节。因为这种智能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与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风险不同,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格外重视,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以此来推动商业银行稳定发展。
二、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1.信息安全方面
信息安全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核心,同时信息安全的风险管理也是商业银行金融科技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就目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情况而言,其安全方面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完善化的风险监管规则。人工智能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相关的法律约束还没有完全跟上,部分领域内的规章制度仍然呈现空白状态,数据信息的安全并不能完全得以保障。除了缺乏硬性的法律规定之外,在金融系统整个行业内部,尚没有形成完善的行业准则和具体规定,金融科技的安全标准仍然没有统一,这也就意味着整个行业的数据信息安全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一旦发生问题,不仅是商业银行,还包括金融科技的消费者,其合法权益都会受到侵害。
(2)缺乏防范数据安全风险的措施。风险管理并不意味着出现风险之后才能管理,而是要提前对风险进行预防,结合应对措施,达成对风险的防范。目前商业银行在应用金融科技建立数据库时,缺乏对数据安全风险的识别,不能有效识别各种病毒,对数据库的维护以及运营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能有效防范数据安全风险,是商业银行数据库发展过程中比较严重的问题。
(3)评价及预警机制。金融科技信息风险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假如不能及时避免滞后性带来的影响,使用金融科技业务时必定会伴随着大量的风险。通过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对风险的技术以及危害性进行评估,并及时准备好相应的预警应急预案,以有效应对风险,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4)端口信息传输缺乏有力的风险监控。商业银行其内部缺乏完善的风险监管规则,这也就意味着相应的监管工作无章可依,监管工作有效性并不高。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要在金融科技平台上进行实现,信息从传入到传输,存在缺乏监管的情况,其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一旦出现信息泄露的问题,那么极有可能会对商业银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甚至会导致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发生。
2.信用风险方面
伴随着金融科技业务发展的另一大关键问题,就是信用风险问题。目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信用风险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信用数据规范文件。关于性能约束这一方面,我国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标准,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完全建立,所以无法准确收集信用数据,更无法做到深度处理与分析,这种环境下,信用数据的监管有效性并不高。关于个人信息在信息端口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其并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以进行保障,即便是有,也只是大方向上的一些宏观保障,并没有细化到具体细节。
(2)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低。当前商业银行关于信用风险的管理活动,一是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二是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导致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质量并不高。以区块链金融领域为例,其主要内容是增信,如何在保证信用评价具备极高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对增信的手段进行完善,是其领域发展的关键问题。
(3)完善化信用风险甄别机制。关于信用风险的甄别机制,仍然存在有待完善的空间。当前的信用风险甄别,并没有做到将所有风险如数发现的地步,在定位目标方面,当前的甄别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中国金融科技平台进行信贷时,对其风险评估质量不过关,容易给商业银行带来额外的损失,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风险。即便是发现问题,对数据信息进行风险提示,因为信贷风险的组合不同,所以导致在监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无法进行准确的风险预警。
3.内控风险管理方面
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另一大重要措施就是加强自身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也是其经营管理的重点。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数据信息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同時,获取数据信息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风险管理对数据信息的获取以及处理的要求更高。不管是商业银行本身,还是金融科技平台,双方在面对客户时,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带来一定的风险,不管是商业银行还是金融科技平台,都无法最大化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但如果因为人为因素或者平台本身的原因出现问题,那么很有可能给商业银行以及客户带来相应的损失。金融科技操作需要依靠计算机为载体,而对计算机进行操作的则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对金融科技业务并不是很了解,导致业务与技术之间无法做到有效连接,使得内部控制风险岌岌可危。除此之外还缺乏完善的动态监控体系,使得风险并没有处在一个动态的监控范围之下,对风险信息的接收具有滞后性,不能及时地应对风险,导致风险极有可能恶化,造成更恶劣的后果。在信息网络背景下,传统的审计标准以及方法并不足以应对商业银行的新风险。
三、信息安全的风险管理综合体系
1.确立信息安全的风险管理综合体系
为了更好地保障商业银行的信息安全,加强内部的风险管理,必须建立一套针对信息信息安全到风险管理综合体系,并将这套体系融入商业银行管理当中,真正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起到作用。确立信息安全的风险管理综合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确立管理规则。基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不同,在确立管理规则时,需要以银行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信息安全的行业准则,提高管理规则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当然针对金融科技的风险管理规则绝不能像传统风险管理规则一样,网络具备开放性,在设置管理规则时,必须结合网络信息安全法律等相关规定,制定合理合法的管理规则。在明确管理规则之后,将管理规则融入到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当中,成为内部体系当中的一部分,真正为商业银行的运转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对员工进行专业的规则宣讲,提高其专业能力,以便在风险来临时,提高员工的应对能力。
(2)确立数据安全的风险防范专项机制。通过确立数据安全的风险防范专项机制,提高金融科技平台的安全防范水平。这个机制必须以科技平台为载体,主要防范内容放在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中,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以及防范,真正提高金融科技平台的安全性。为了加强防范专项机制的有效性,可以根据商业银行主体单位数据安全水平进行划分,紧急的事情紧急处理,日常的事情日常处理,保证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可以做到符合各个阶段的发展以及应用。
(3)制定预测反馈机制。通过制定与评估专项机制,对银行推出的相关科技产品、服务进行相关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估与反馈。通过此举,可以及时发现商业银行推出的相关产品以及服务是否存在问题,假如存在问题,那么便可以及时进行解决,防止出现额外的风险,带来额外的损失。除此之外,还可以为商业银行后续的产品以及服务提供标准参考,提高商业银行的产品、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水平。
(4)制定数据传输的预警机制。提前对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概率,在遵守保密规则的基础上,明确金融科技平台在维护运营过程中的责任分属,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金融科技平台运营维护水平,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预警机制的有效性,使信息在各个端口之间传输的安全有所保障。
2.逐步完善化信用风险的评审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围绕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来看,通过完善信用风险的评审,可以有效提高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此项专项机制中包括加强对客户的信用风险分析,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帮助银行更好地定位客户群体,减少信贷风险。另外,通过完善信用风险的评审,可以更好地简化贷款主体的无用信息,提高其信息搜集的准确性,提高搜集效率以及搜集质量,并对最终的客户信用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商业银行决策的科学性。这项机制的设立,不仅是为了加强银行内控,预防风险,其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帮助信贷部门,加强对客户的审查,以便可以作出正确的决策。
3.注重对风险的各项监测
要想加强风险预测以及防范,就必须让风险处于一个动态监测过程中,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能够带来风险的因素太多了,通过对风险进行各项监测,比如后台数据、硬件质量等,预防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必要时还可以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做出紧急预案,防止风险来临时缺乏措施应对,造成更恶劣的影响。而且当前的金融科技环境比起传统的金融环境具有更多的未知性,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内容,除了原先金融领域当中的交易主体的信用风险之外,又增加了科技平台风险、安全信息管理风险等。不过通过加强对各项风险的监测,强化其内部财务管理,完善相应的审计标准,准确动态监测风险的任何变化,可以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数据和其他支持。
四、结语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范文5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管理风险与收益模型
一、财务风险的特征及其规律
不确定性,这是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风险是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由于对未来结果予以期望所带来的无法实现期望结果的可能性。简言之,风险是结果差异引起的结果偏离,即期望结果的可能偏离。
1、可分散性、可转移性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防范和控制风险是可能的,而分散、转移财务风险也是可能的。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采取专门方法和手段,可以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增加风险收益。通过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技术,即控制型技术和财务型技术,可以分散和转移财务风险。正是这一特性导致风险组合、保险、期权、远期外汇交易、货币和利率互换等财务工具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使财务风险管理成为可能。
2、决策性
企业经营是持续进行的,财务管理者可以基于历史平台对未来不确定的环境因素进行估计,这就是财务风险的可决策性。财务风险既可事后确认,也可事前估计。通过财务技术可在事前对损失进行预测和估计,使风险的不确定性变得可控。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决定其独特的运动规律:
第一,财务风险与不确定性相关,但风险是可识别的。Williams和Heiks把不确定性分为四种层次:(1)无不确定性,指事件的结果可以精确预测;(2)客观不确定性,指事件的结果不确定但概率可知;(3)主观不确定性,指事件的结果可知但概率不可知;(4)完全不确定性,指事件的结果不完全确定且概率不可知。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物流风险、信息流风险、现金流风险往往是上述四种层次的综合体现。因此,在风险发生前,人们可以采取恰当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并以动态的观点辩证对待财务风险。
第二,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是减少未来可能的损失,增加未来的收益。财务风险不确定性的存在使风险损失与风险收益同时并存,这种财务风险与预期收益的关联性及财务风险的差别性,使财务风险管理显得更为迫切和有效。积极的风险管理能为企业带来利益或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实现经营成果的最佳化。
二、财务风险与收益模型
财务风险是由事件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而且风险无处不在,企业研究财务风险与经营效果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经营活动就是对企业各种资源的整合,通过资源价值形态的转化,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如果不考虑外界环境因素,企业的简单生产函数可表述为:
I=f(K,L)
其中:I代表产出;K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即企业利用资源组合,通过一定的经营载体和过程,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
企业所处环境及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使企业经营活动除了拥有必要的资源外,还须面对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就是风险。显然,产出与投入资源呈正相关关系。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马尔柯维茨的有效边界理论,企业的收益和风险也很大程度上具有正相关性。也就是说,风险的增加往往伴随着风险收入的增加,这也是企业风险经营的原动力。因此,就有了考虑风险因素后的企业收益函数:
Y=f(I,I0)
I0=f(i,c)
其中,Y为考虑风险因素后的企业收益;I为不考虑财务风险时的收益;I0为风险净收益;i为风险收入;c为风险成本。
风险收入曲线和风险成本曲线是正相关的。当X0时,i>c,此时风险收益曲线呈单调递增趋势,I0>0;当X>X0时,i>c,风险收益曲线呈单调递减趋势。其中当X=X1时,即点p(c=i)对应的风险收入与风险成本相等,成为风险管理的临界点,当X0>0,当X>X1时有I0<0。
同样,企业经营收益曲线是一条先单调上升且上凹然后转为下凹的曲线,当X0时,风险收益递增速度大于收益增长速度。当X>X0时,随着风险的增加,风险收益下降,收益增长速度下降。到点X1时,风险收益为0,企业经营收益等于正常收益。当X>X1时,风险收益为负,此时进行风险投资企业的经营收益小于正常收益。
上述分析有助于我们进行财务风险决策。01区间为企业的风险决策区间,特别是在00区间,风险经营将给企业带来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收益。而在X>X1区间,财务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负效应,企业就应放弃风险经营转而投资于风险小、收益低的项目,获取更为稳健的正常收益。
三、主要财务风险及其防范
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就是以财务风险为基础和对象的财务管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强弱是企业正常健康发展的关键。企业通过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等财务活动,识别、测试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的风险,采取科学方法防范、控制财务风险,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最终实现利润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财务风险预防和控制方法主要有消极防范(风险回避)和积极防范(风险转移、风险自控)两大类。风险回避是企业为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而主动放弃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方案,它是简单易行、彻底的风险管理措施,其实质是回避那些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活动,以减少风险损失。当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估量决策后,如果因为某项经济活动非进行不可,而企业又无足够能力承担其风险,或者企业承担风险的成本高于预期收益,则可考虑将风险转移,如通过保险、期权、期货、远期外汇交易、货币和利率互换等方式进行风险转移或规避。如企业不能或不愿进行风险回避或转移时,便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
当企业决定自担风险后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自行加强管理以预防财务风险;(2)进行风险隔离或风险组合以降低风险对企业的总体影响;(3)自行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风险损失;(4)提出各项准备金以增强风险自担的能力。
根据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筹资风险、投资及经营风险、财务信誉风险。
1、筹资风险的形成及防范
企业采用负债融资后所须承担的额外风险称为筹资风险,它是企业筹资后由于不能按既定目标取得资金使用效益,企业无法按原定要求履行以满足资金供应者预期结果的风险。筹资风险的大小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FL)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是普通股每股盈余变动百分比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比值,也可用息税前利润除以息税前利润与债务利息差额的比值。
针对筹资风险的不同成因,防范和控制筹资风险主要有以下措施:(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企业盈利,降低筹资风险;(2)优化资本结构。根据企业的需要和负债可能,优化债务结构,实施自我约束,即在资本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高于负债利息率的前提下提高负债比重;(3)合理安排长短期融资项目,减少即时偿付风险;(4)优化调度资金,保持资产足够的流动性;(5)建立偿债基金,增强风险自担能力;(6)实施债务重组,优化负债结构。
2、投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企业投资分为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对内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经营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以谋取经营收益,但由于企业所处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其最终的经营效果往往与预期不一致,从而造成投资风险(亦称经营风险)。对外投资风险则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及其投资风险的总和;对内投资风险主要通过经营杠杆系数及经营收益波动幅度和可能性大小来度量。对外投资风险则主要通过对被投资企业历史收益资料,计算预期投资收益的期望值、标准差及变化系数以及期望收益偏离实际投资收益的幅度和可能性来度量。
企业在识别和估量投资风险后,可采取如下措施对其防范和控制(1)正确选择决策程序、决策方式,对决策风险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估;(2)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3)采取风险回避措施,避免投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监督和协调风险因素,使风险尽可能可控。
3、企业财务信誉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追逐利润过程中,企业的经营行为不可避免地与国家法律法规、财务规则、社会道德等产生冲突,这就产生了财务信誉问题,由此衍生出财务信誉风险问题。
对企业来说,是否信守法律或规章、原则,要视其对该行为产生的效益而言,如果在不信守和信守之间存在巨大利益落差,企业很可能会产生背信弃义、财务舞弊等行为来欺骗消费者、投资者及政府部门。但法律和制度的缺陷,往往使企业忽视信誉风险的存在。然而现实生活中,财务信誉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比其它财务风险带来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位列世界500强前列的美国安然公司、世通公司因会计造假而一夜之间走向破产,百年老店安达信也走向消亡。
企业财务信誉风险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失去与投资者、供应商和顾客合作的基础,从而丢失市场和商业机会;(2)减弱企业的融资能力,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3)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惩罚性损失,甚至使企业走向终结。规避和防范财务信誉风险要做到:(1)建立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2)估量信誉风险,使企业经营建立在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3)提高企业高层及财务人员的执业水准。
【参考文献】
[1]张伟涛:企业风险决策的数理分析[J],计量经济,1994.5。
商业综合体经营风险范文6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
一、前言
金融自由化的高速发展,为银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无形中扩大了市场风险。加之这种市场风险固有的破坏性和复杂性特点,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造成了更多难题。因此,对市场风险的分析和把握,成为了当前理论界与银行界共同关注的重点内容。金融自由化的核心特征是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以制度改革和金融工具的完善健全为主要途径。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空间不断拓宽,经营范围也越来越全面,其中所暴露的问题和不足也日益明显。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结构和管理机制,不能有效防范和降低市场风险造成的经营损失。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对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所导致的市场风险,是其现阶段经营发展中所面对的最突出的市场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存问题
(一)金融监管不到位。现阶段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虽然已经初步形成和发挥作用,但在部分细节仍然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特别是缺乏对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机制的监督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导致这种缺失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对商业银行的社会职能缺乏明确定位。商业银行是以投资人及债权人的切身利益为重还是作为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工具,监管部门尚未做出明确规定;二是除银监会以外,央行和国家财政部都对商业银行具有监督管理权,多部门共同领导的机制,造成商业银行发展思路的混乱;三是金融监督管理机制仍不够完善,对银行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不足,未能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的建立和相应管理机制的完善。
(二)风险管理文化缺失,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企业行为准则和经营思路的综合体现。作为文化体系的重要环节,风险管理文化根本决定了商业银行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的水平。因此,风险管理文化是除风险管理体制和政策缺失以外的关键因素,关系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发展水平和完善程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数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意识,相关的风险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健全,但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导致相关制度无法得到有效贯彻执行,未能充分发挥风险管理工具的作用,无形中限制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导致其经营风险的扩大。
银行风险管理属于综合性、系统性的管理范畴,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较多,要求相应的管理人员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业务技能。合格的风险管理人员,除必须具备数理统计、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外,还要拥有扎实的逻辑分析能力,针对风险管理的专门训练更是必不可少。但是,从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来看,风险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理论欠缺、风险分析技术不足的问题,合格的、优秀的风险管理专员相对紧缺。与西方发达的银行业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比较落后,无法对市场风险实施有效防范和应对。因此,风险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刻不容缓。
(三)风险管理方法单一,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滞后。国际金融业发展到现在,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日趋完善,相关金融衍生工具也比较丰富且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更新。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的风险量化工具、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是发达国家成熟银行业的优势体现,也是其金融创新水平的有效保障。此外,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风险管理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风险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对风险管理机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依然停留在简单、粗放的初级阶段,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滞后,风险量化工具欠缺,也未形成统一、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严重阻碍了其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滞后的信息系统,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难以进行风险管理的另一个绊脚石。其表现主要集中在收集信息滞后,手头数据不足,资料陈旧更新缓慢等等,而且商业银行的相关经营状况无法呈现,对市场变化不能实时掌握,这些都是风险管理无法进行的基础问题,建立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之上的高层管理,既无法掌握有效数据,也没有能力进行综合研究、分类考察等等风险分析活动,即便做出一个结果,也会由于基础信息的不全面,导致结果的不真实,并且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国际公认的有效管理模式,由于不同于国内的市场经济模式而不能使用,这也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始终无法与国际接轨的原因。由此可见,滞后的信息系统,是造成风险管理无处执行的根源,直接打击了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积极性,影响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四)商业银行企业内部缺乏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我国境内的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完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在缺乏风险预警、风险发生管理等等各项条例的情况下,内部控制机制也很难实现强化和完备。随着时代脚步的迈进,商业银行也已经开始注重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独立的管理部门和指导方针,很多银行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也导致了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很难调动起积极性的原因。国际社会早已经建立了独立且联合的风险甄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等等环节,而且有着宏观的全程监测,这样的管理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弱点,也是在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来看,不健全的风险管理的具体表现主要是缺乏整体管理机制:一、缺乏完备的会议制度定期分析与汇报各类风险管理的操作情况;二、针对不同风险的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定期目标架构;三、没有做到全面监管银行的内部审计、真实数据统计和熟练的业务操作,很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只有在审批重大贷款项目的时候,才会进行粗略的分析,并没有将宏观管理机构纳入到监管者行列。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提升策略
(一)加强外部监管,提高风险监管水平。有效监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风险来临之前有预警行为,在风险侵袭银行体系之前实行有效的规避措施。外部监管的主要单位――银监会需要进行监管策略的改变,在风险来临之前实施有效手段,帮助商业银行进行风险规避,而不是在风险发生之后,来进行事后监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才是正确有效的管理手段。银监会要时刻敦促商业银行管理层制定和出台有关的规章条文来约束日常活动,既有提前预警,又有事后控制,这种双保险的管理方式才是提高银行正常的抗对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员工业务素质。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意识形态,要以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观念来看待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用法律来约束个人行为,不断强化对各项新出台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培养管理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同时也要认识到,追求最大利益固然是商业银行的根本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制定合理合法的规避风险方案。第二点就是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对于个人归属部门,除了熟悉相应的业务工作之外,还要有能力统筹全局,认清个体部门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有了全局意识才能够针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进行行业的发展调整,能够及时规避潜在风险,制定合理的产品定位方案。第三点还要说是从业人员的责任心,要在培训和实际操作中赋予其合理的权力,让从业人员能够自主掌握业内工作,实现手段可以分为三方面:一、赋予工作人员相关权利,鼓励主动积极的工作方式;二、促进集体意识,让工作人员认识到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依托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三、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实现工作人员的权责分配和制约的合理性,遏制体制内部的潜在风险。
(三)网络化、过程化的管理模式。通过网络去管理内部控制活动,运用记录过程的形式来总结需要使用的方法,最终实现全面、系统以及动态的内部控制体系。
要实现这种在内部控制中可以保持的全面性,主要指的是在进行日常内部控制的时候,范围可以覆盖到银行内部业务的所有角落,比如经营中的负债资产以及其中间业务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还有商业银行内部活动平稳进行的相关管理活动,以及其他的支撑保障业务。而系统性的实现前提,就是有一个逻辑结构缜密,条分缕析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建立的目的就是衡量、规划、综合分析整个银行内部的业务活动。最后,要实现动态性,指的就是要根据实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新的政策,来调控商业银行的日常管理,保证紧跟时代的有效性及其业务水平的与时俱进。
(四)改善风险管理环境。良好的内部环境,是展开有效的控制活动的基础,管理阶层要在建立好控制体系之后,进行实时控制,根据不断出台和变动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调整和控制,这也是要求管理层在控制体系建立后,不断进行完善体系、更新体系的活动,目的是保证管理组织和控制模式,与现实经济政策方针实现有效匹配,商业银行一般设立的是三级管理架构。第一级就是首席风险管理代表,其职责由行长授权,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研究、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体系。第二级是首席风险经理或者风险管理代表,对上要接受主要负责人的管理,对下要作为传达人员,将上级制定的管理规范实行内部管理并且监督执行。第三级就是风险经理,是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负责管理机构内部的管理行为,专门研究本部门的内部控制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雪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