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育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绘画教育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绘画教育的意义

绘画教育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绘画 美育 审美观

绘画艺术是对客观的物象,通过高度概括和提炼对具象图形开展创作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鲜明的形象特征可以实现绘画对象的浓缩、概括、精炼以及简化,从而突出其本质中的夸张因素。大学中的美育教育一般被称作审美教育或者美感教育,但是其内涵绝不单单是“审美”或“美感”。因为美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的感性显现,这就导致美育的内容的广泛性,因为主体审美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认识能力中存在培养的问题,导致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能力的培养和自我完善追求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绘画艺术所承载的并非单一的审美功效,而是隐含着政治、历史、宗教、伦理、民族乃至民俗等多种文化因素。其思想内涵往往超过本身所具备的审美功效,这也契合美育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即美育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着眼于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这些都服务于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与达成学生的全面发展之教育的最终目标。

大学是青年步入成年的过渡阶段。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年纪一般在17岁到23岁,这是一个人生理、心理都逐渐走向成熟的年龄段。随着他们情感的不断丰富与深刻,审美能力与美感都愈发提升。在高等教育的熏陶下,大学生的身心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美的感知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此时的学生对绘画作品能够做出一定的审美评价,但是仍然需要继续提升审美能力与认知。

实践证明,在大学生中进行绘画艺术欣赏或者实践的开展,既能产生美、创造美,还能陶冶性情,丰富其心理气质,提升其精神面貌。那么,绘画艺术在大学美育教育中到底具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绘画艺术的潜移默化之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绘画艺术有着感性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实现在人身上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感化。绘画艺术之于大学美育教育中的影响,不存在任何形式规定以及束缚,其存在是自然而然的,即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感染中受到熏陶乃至影响。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抽象的形式,如同知识的灌输一样,或者道德说教一样,也不像行政命令一样。绘画艺术欣赏与实践犹如空气一般,包围着接受教育者的人群,让学生可以在不自知中感受和体会,进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黑格尔曾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是我们‘可观照,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这说明绘画艺术在大学美育教育中乃是以一种感性的方式去感化人,而不是强制的理性说教。

孔子说过:“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绘画艺术欣赏或者实践过程是非常快乐的,不但不是强制的,并且是心甘情愿和乐而忘返的。在大学艺术教育中设置绘画艺术的欣赏与实践,就是要让大学生可以“乐之”的美学教育。在当代的大学生中以“乐在其中”的形式对其进行教育,使他们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发生改变。学生在快乐状态下,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这个过程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习绘画艺术的主要目的,正是使大学生可以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二、绘画艺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情感的突起以及深化表现都和感性形象的运动密切相关。绘画的艺术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身在其中的人是不由自已的。绘画艺术这种不可抗拒的特点,是动因于内的,学生看到绘画作品或者参与绘画实践,皆需从内心情感的角度出发,或者用作品打动别人,或者被他人的作品所打动。例如,学生看漫画展览,在幽默的画面前,会忍俊不禁。但是遇到悲伤的画面,学生又情不自禁,甚至流泪。这些都是绘画内外主体发生情感共鸣的真实再现。

此外,绘画艺术的欣赏与实践中始终存在着愉悦性,这就意味着在此过程中既可以满足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还可以满足欣赏者自身的独创性。人从出生开始,内心中就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好奇心理激发着人的创造力,使人对事物产生兴趣。黑格尔曾说:“审美中存在着个人的解放。”所以,我们认为绘画艺术的欣赏过程中包含着对个人创造性的激励,而且是通过令主体产生愉悦来达成进一步的激励作用,这也反映了绘画艺术对成就全面发展中大学生的作用。

三、绘画艺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首先,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其次,要具备专业才能;最后,良好的道德和品质也必不可少。美育对于学生心理与生理全面健康发展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手段与教育内容所无法替代的。我国古代就重视艺术的熏陶与教育,早在东汉时期,著名的“鸿都门学”就曾开设过艺术课程,唐、宋时期的书院、画院则更是注重绘画艺术的教育,这些做法不仅培养了艺术家的才能,更培养了艺术家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

在当下的大学美育教育中,也应重视绘画艺术化育万物的作用,通过绘画艺术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一般来说,绘画艺术可以有两种途径来实现这种转移,并最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与综合修养的提升:一是从浅层的生理兴奋到深层的心理愉悦之转移;二是从主体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举例说明,一个人看到一幅“泰山青松图”,首先,通过视觉感知画面中的青松苍翠欲滴,迎风矗立,由此感知松树的品格,这就完成了第一个转移途径。然后,联想到松树立于泰山之巅,顿觉人生即如山顶青松,虽然高处不胜寒,却可以一览众山小。由此会以青松自勉,坚强达观。这是第二种转移途径。可见,可以大学美育教育中设置绘画欣赏与实践的课程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而且培养学生的气质和精神面貌,对于其今后的生活、创作都有着重大意义,不仅提升学生的审美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严腾君.浅谈艺术表现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J].艺术研究,2014(2).

绘画教育的意义范文2

【摘要】在当代艺术多元化的格局下,作为绘画基础的教学,事实上仍然无法脱离传统的造型基础教学体系。基于这种状况,以经典图式介入教学,构建一个折中而又给学生留有余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道路。

【关键词】高校美术;基础教学;图式介入

随着国内美术教育的日渐扩大和艺术多元化的不断深入,近十几年来,传统美术基础教学模式的弊端与不足引起了各艺术院校的广泛关注。然而,时至今日,几乎所有美术院系仍沿用着传统的基础教学体系,部分院校虽有一些实验性的改革,但多数是昙花一现或流于形式之变。究其原因不外有二:第一,教育改革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向前过程,教育还得依靠历史经验来支撑;第二,当代多元与自由的艺术缺乏经典可循,在教学上是一片尚未形成核心价值的真空地带。鉴于此,可以肯定传统的造型基础教学体系在一定时期内仍需维持运作。然而,紧跟时代步伐又是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主题,在这种尴尬的境遇下,与其纸上谈兵,不如踏实地去寻找一些折中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也算是对时代呼唤的一个回应。

在纷繁多变的艺术浪潮中,基础教什么?如何教?或许是教学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诚然,作为基础教学,离不开学科基本常识、规律、方法和技能的传授,而在当代艺术多元和复杂专业结构的大背景下,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广泛知识的涉猎又是基础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鉴于这两点,当代美术基础教学应四位一体:掌握规律、培养技能、开阔视野、发展观念。事实上,在高等教育中都有一个基本一致的方向,就是首先使学生获得一种广泛的人文视野,然后进入学科未知领域的探索,艺术学科也不例外。教学过程中,笔者倡导“图式”介入教学——在常规写生训练的同时介入对大量经典或优秀绘画作品的学习(分析、比较、借鉴、实践)。众所周知,教育离不开传承,美术知识与能力的获得,实际上大多是通过对已有绘画图式的学习实现的。伟大的文艺复兴所出现的新艺术表现形式,归根到底也是对古希腊罗马经典艺术图式普遍关注的结果。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指出:“图式是艺术家施展魔法的媒介,没有这种媒介,没有一个能够加以和娇正的图式,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能模仿现实。”①“每个艺术家首先都必须有所知道并构成一个图式,然后加以调整,使之顺应描绘的需要。”②可见图式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其实,传统的绘画基础教学模式也是通过对已有图式的教学实现的,但它主要以教师个人经验图式和单一的“写实”造型要求作为教学的支撑点。显然,过于狭隘的教学范式与当代艺术的自由和广泛的专业结构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其可预见的影响主要在学生思维广度与绘画语言表达方式层面。在“图式”介入的教学中,通过优秀绘画进行分析和思考,有利于把思维推向更广的空间,并能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的精神。下面就教学中要侧重的两个方面进行简略探讨:

一、着重改变偏重技术传授倾向的教学,以研究造型规律为主,在掌握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发展思维、培养技能。综合性能力培养是当代美术基础教学的重要特征,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绘画基础,又要重视思维能力基础。大量经典和优秀图式的学习,是掌握规律和发展思维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因此教学中要重视经典作品的作用,充分挖掘图式中潜在的造型规律与遮蔽的丰富语义。在教学中要注意:第一,为了使焦点集中到共性规律的把握上,应引导学生着重关注画面的抽象构成形式(如黑白色块的平面构成、形状对色彩的分割所形成的色块之间的对比关系)。实际上,在平面造型中,一个具体的形状与色块所构成的抽象形式,才是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心理的基本因素。正如美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说:“形式一经摆脱模拟、写实,便使自己取得了独立的性格和前进的道路,它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便日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影响人们的感受和观念。”③因此,在基础教学中要逐渐引导学生摆脱单纯的“模拟”而侧重于艺术自身规律的掌握;第二,美术教学也要系统化与知识化。传统的美术教学中,由于知识性让步于技术性,不易于知识系统化的实施,“图式”介入为教学条理化提供了可能性。如色彩静物写生课可按“画面的黑白灰组织”“色块的归纳与限色”“色调的组织”“色彩的平面协调性”等几个知识模块来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借助图式学习以掌握造型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对规律运用的写生实践。经过这样的整合,既保持了绘画写生课程的独立性,又明确地把造型基本知识转归到几个不同的教学模块之中,有助于学生的掌握。

二、注重艺术思想与艺术时代性意识的培养,强调技术的差异性让位于艺术观念的独特性和个体创造性。艺术的本质是主观与客观有机统一,这也是艺术的审美价值所在。绘画作为传达媒介的一种图式形式,图像的表述和视觉的体认其实就是对现实的一个“看”法或认识。美国著名学者苏珊·桑塔格在她的《反对阐述》一书中写道:“一个艺术作品之所以比另一个艺术作品更有兴味,并不取决于该作品的风格选择是否让我们注意到了更多东西,而是取决于这种注意的强度、可信度以及是否机智,不管其焦距如何狭窄。”④一幅吸引人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视觉力度——视觉在接受图像信息时所感受到的审美强度,而非纯粹的技术层面,所以艺术思想与艺术传达方式对作品的成败起关键的作用。同时,艺术观念也是作品从“模拟”走向写“我”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基础教学中,要重视观念层面的引导,使学生能在不同的艺术理念中进行深化和系统研究,并藉此进入文化思考的领域。认识是行为的先导,教学中要善于借助图式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知不同图式的观念差异,引导学生从常态发现非常,从看似乏味的形象中发现并表达出“意味”,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地进入绘画心理场。

我们的基础教学传统是侧重强调“再现”因素,而扩招后的学生并非都适合于写实方向的培养,因为许多并不具备写实再现所必需的基本功底,但他们或许具有极好“写实”以外的其他能力。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艺术观念上的引导,使学生沿着自己的性情和趣味出发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艺术形式。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思考美术基础教学,要充分认识新的背景下美术专业基础课之内涵,打破僵化的教条主义,灵活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要重视“他山之石”的作用,重视传统、关注现实。通过多方位的思考往往能找到解决问题之道。

注释:

①②[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M]. 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③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绘画教育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 视觉艺术教育 传媒 文化消费主义 社会文化责任

在消费主义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视觉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表征,正在经历市场化逻辑泛滥所导致的价值取向的异化和蜕变。难以遏制的拜物主义潮流导致文化价值取向的偏离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在文化的产业化进程中,文化的“他律”遮蔽了“自律”,文化消费主义大行其道。

从视觉艺术的本体价值出发,视觉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从根本上阻止我们的视觉文化艺术全盘沦为资本的附庸。视觉艺术教育作为优秀视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有超功利的胸怀和眼光来维护视觉文化艺术的本体价值,坚持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在当代传媒的话语霸权和市场权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语境下,当代视觉艺术及其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传媒文化的巨大影响。与传统美术相比,当代视觉艺术的观念与形式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异。

从长远来看,视觉文化艺术及其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何以维系的问题已经不容回避,当代视觉艺术及其教育在文化消费主义影响下的生存境遇亟需引起广泛的关注,文化价值取向的异化和扭曲现象应当引起深入务实的探讨。

一、当代传媒所营造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

从视觉文化角度来看,特别是由电子技术、数字技术所支持的图像文化已经形成了一种快餐化的社会文化景观,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之一,当代传媒处于变革的前沿,它拥有的强大的信息传播技术优势和引导社会文化消费观念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

目前,崇尚物质享受和高消费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通过无处不在的传播媒体的渲染,借助视觉符号的大量运用,已经畅通无阻地渗透、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凭借当代传媒的推波助澜,我们的文化工业初具规模,文化消费市场已经形成。由于资本的介入和操纵,商品化逻辑的无限扩张,大众的拜物主义倾向日益显著。与此同时,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也随着当代传媒技术优势的不断强化而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随着西方后现代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传统“深度”模式的消解,“后现代”一语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陈词滥调。传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观念遭遇“审美泡沫”的围困,传统的美学理念丧失了为我们的生存赋予意义的功能。传统的艺术立场事实上已经和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格格不入。关于这一点,许江先生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感慨之言:“……对绘画的诗意微妙的品味,对文学的倾心阅读,让位给了图像的快速浏览和奇观化的感官刺激。读图代替了品画,代替了美感,刺激震惊代替了凝视沉思,进而戏谑恶搞代替了诗意与思想的浸润,低俗嬉戏代替了品位的追求。”①显然,当代审美经验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低界契合”的审美时尚消解了具有相对稳定及深刻理性内容的审美理想。

当下,消费文化正在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视觉艺术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非审美动机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满足娱乐性的感官需要动机首当其冲,娱乐化的视觉传媒产品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必需。在技术性生产与复制的类型化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的同化作用下,大众的心理和感性严重物化,审美成为一种客体的、物质的、量化的存在。在视觉传播的审美刺激机制作用下,传媒精心策划和倡导的“审美时尚”与“理想生活”已经成为大众的文化摹本和生活蓝图。有目共睹,媒体正是通过大量生产以“明星”或“成功人士”为代表的具有召唤性结构的“偶像商品”,利用作为偶像符号的不断刺激来提高受众对于“传媒高峰体验”的心理依赖。在媒体的蓄意诱导以及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的双重作用下,大众的消费欲望走向非理性的盲目膨胀。在媒体所刻意建构的虚拟世界里,一切都转化为形象与符号。传媒产品给大众提供了梦想、体验、参与和互动的巨大空间,其中的视觉内容具有强大的形象要素包容性和身份认同感。在文化工业大量制造的虚拟影像的包围中,大众对商品的符号价值趋之若鹜。

虽然,所有这些真实可感的社会文化图景的种种变异不能全部归之于传媒,但却全都与当代传媒所营造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总体氛围息息相关。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事实上看,审美取向的趋同与盲从意味着审美理想的放弃和主体性的丧失,娱乐性感官刺激的依赖势必断送文化品格的提升,追逐符号价值的欲望膨胀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人格结构的贫乏。归根结底,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决定视觉艺术产品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异化和扭曲必然危及社会文化的和谐与健康,破坏视觉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维系。人的精神向度和文化品格的堕落直指教育的异化。其中,关系重大的核心问题就是视觉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责任问题。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体现着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当代传媒语境下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无疑就是社会价值观问题的重要线索。

二、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问题

艺术生产不同于一般的产品生产,艺术消费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一般而言,人的文化价值追求反映了从主体方面的需要与利益角度向文化所提出的价值要求。价值取向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价值标准两个方面。文化价值追求与文化价值标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文化价值取向这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作为文化价值主体,人的文化修养及其自我价值体系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环境及其所接受的人文教育的品质。我们必须强调,视觉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优化人的品质,激发人的潜能和天赋,树立具有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意义的文化理想。

如今,席卷全球的“泛娱乐”化现象不仅充斥于“传媒娱乐”的视域,并且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形态,影响了当代视觉艺术及其教育的文化价值取向。正如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学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②虽然,大众对娱乐在生理心理上的天然需求无可非议,但文化产品的生产不能只为娱乐的需要而哗众取宠,文化产品的消费不能全面沦落为戏谑、恶搞式的无聊游戏,否则只能造价值的缺失和虚无,导致社会生活中到处出现对文化价值资源的滥用和败坏现象。

有史以来,视觉艺术从来就不是某种纯个人的、超文化或超意识形态的存在。历史地看,西方“进化论”和“西方中心论”文化观严重地动摇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扰乱了历史文脉传承的自律性。河清先生指出:“……在西方现代进步观念的影响下,我们极力地追求“现代”和“当代”。在艺术领域,把西方的“当代艺术”当作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在“时代进步”的名义下,人们轻而易举地忘却了文化艺术的地域属性,以致中国“当代艺术”,首先在文化观念上就以“世界主义”来否定、排斥自己的文化精神。”③事实上,在艺术教育或视觉传播的复杂活动过程中,视觉艺术本体价值观和传统的艺术立场总是不断遭遇狭隘的机会主义和进化论的先锋派观念的冲击,不断强化的“全球化”逻辑更是全面加剧了传统人文价值的主体立场的萎缩。这种“全球化”理念并非单纯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它在文化本质上是直指文化价值取向的同化和对民族文化的颠覆。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经带来了全球化的文化身份危机。

视觉艺术对人类经验与认识的独特贡献是其他人类活动所难以提供的,在建构视觉艺术及其教育的多重价值的复杂活动过程中,坚持维护立足本土的视觉艺术活动的文化主体性价值并积极彰显视觉艺术的本体价值无疑是我们应有的文化态度。作为涵盖多重价值的社会文化活动,当代传媒语境下视觉文化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价值取向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导向问题。在视觉文化艺术范畴确立健康的社会文化导向不仅是视觉艺术教育理应承担的义务,同样也应当是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所共同维护的人文立场。

三、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的文化定位与社会责任

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都是共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要素,为了更好地担负起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文化定位是关键。

视觉艺术的专业教育培养视觉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传媒的商业运作则培育视觉文化艺术产品的消费者,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作为文化价值主体而相互依存。当然,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社会生活中并非截然不同的社会角色,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往往相互转换。在当代传媒所构建的视觉文化语境下,视觉艺术产品具有矛盾复杂的多层面的公共精神性质的文化特征,涉及文化的多层次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产品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功能。人们对传媒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行为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现在,人们已经普遍习惯于通过各种“传媒沉浸”体验来了解世界,传媒产品让受众接受隐含于商品背后的象征意义而满足其文化上的需求。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和引导消费的工具,它在文化价值取向方面的媚俗倾向是不争的事实。毋庸讳言,资本与媒体合谋的根本目标就是无限扩大商品的消费需求。传媒产品通过符号化的手法打造商品品牌,以娱乐化的手段来强化世俗的号召力。从这个角度看,营利的需要决定了传媒产品的文化定位。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里,许多传媒产品都在客观上助长了放望、逃避现实的心理倾向,消解了独立意识和批判观念,使受众在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文化尽管有娱乐的功能,但娱乐显然并不能取代文化。

在以学校为主的视觉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作为专业教育还是普及教育,都是现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更何况学历化社会中的泡沫教育现象所反映的教育的异化正成为令人无奈的现实。虽然学院教育作为制度化的专业教育是传媒所无法替代的,但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传媒在视觉素养的普及教育作用方面与学院教育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毕竟能够接受规范的专业视觉艺术教育的人数十分有限。无须赘言,文化环境就是社会形态的反映,教育和传媒的文化定位关系到社会形态的塑造,两者都有共同构建文化艺术的精神家园和引领大众的社会文化责任。我们迫切需要从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土壤的主体意识出发,反省并净化我们的学术研究动机,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关注文化生态环境,在当代传媒和视觉艺术教育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培养一种批判性的精神气质和关怀社会的人文精神。

不可否认,价值观念冲突并非单纯的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同时,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交流、宽容、认同甚至融合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事实,就放弃应有的主体立场和责任意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媒体与学院在文化价值取向的引导和研究方面都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文化责任。我们应当本着维护视觉文化艺术本体价值的历史责任感,尊重视觉文化艺术的自律性,义无反顾地追求我们的文化理想。

注释

许江:《中国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的境遇与责任》,《中外文化交流》, 2007年 05期。

绘画教育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 艺术类高职生 “心理绘画” 入学教育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做学生自身的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主线,关爱、服务学生,逐渐提高大学生的德育觉悟、思想品质、政治修养,让学生成为新一代的“四有”新人。高校学生的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步,它是引导新生进入新一阶段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途径,对今后的大学生活有重要指引作用。入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们了解自己所选的高校情况和专业,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学术理想和确定发展方向。

在当今社会形势日新月异的年代,大学生的特点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生入学教育是否适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状况。艺术类高职生的入学教育,应该站在艺术类学生本身的角度去思考。本着这样的宗旨,结合实践经验,通过以“我绘我心――开启我的大学梦”为主题的入学教育方式进行探讨,以推进高职生入学教育的发展。

1 传统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弊端

1.1 入学教育交流的单向性

新生入学后需要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交流,陌生环境下的双向交流能使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尽快建立有效的信任关系。作为大学新生,尤其进入异地大学,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难免会出现彷徨和失落,他们急需找到能信赖的个体来排忧解难。但在以往的入学教育中,我们注重“灌”而忽视“听”,很少聆听学生的心声,交流成效难以保证。

1.2 教育内容过时,创新意识弱

在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也极易“随波逐流”,我们的入学教育也应紧跟时代步伐,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刚入学的大学生感受到其新颖性和可接受性,从而提高入学教育的可行性。深入到新生的专业教育更是如此,填鸭式教学虽然能让新生在感性上认识到专业的重要性,但是真正要深刻认同它,就需要我们的高校紧跟时代步伐,在体验式和“互联网+”等方面进行探索。

1.3 形式单一、效用不高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经几十年的时间,大部分高校从建校以来就遵循着课堂灌输、知名专家训诫等单一的形式。这样的入学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效果,但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这种方式下,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调动,也不能深入到新生的认知需求和真实想法,这就导致了入学教育很笼统单一,效用不高。

2 “‘心理绘画’之开启我的大学梦”拓展新生入学教育新形式

入学教育成功与否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开展是否顺利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在入学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改革势在必行。对艺术类高职新生,引入“‘心理绘画’之开启我的大学梦”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改变常规思维,激发学生们投入大学生活的激情;另一方面此种方式的入学教育与专业相结合,与实践相融合,促使大学生们在体验中感悟和成长。

传统意义上的心理绘画,让愿意体验的个体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一定的意向,在描绘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心理专家通过解读个体在绘画过程中所用的颜色、力度、明暗、绘画的事物、位置等细节,来探索深层次的想法(即潜意识)。在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你自己不曾想过的事物,而且会重新认识自己,理解一些解不开的迷雾。

我们这里“心理绘画”式的入学教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而是通过绘画的方式把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憧憬描绘出来,进而为自己设定一个形象化的积极目标,这个目标也会指引着新生健康度过大学生活。

“‘心理绘画’之开启我的大学梦”新生入学教育的具体操作如下:

2.1 入学教育中“‘心理绘画’之开启我的大学梦”的大赛主题和目标

入学教育不能遵从以前单一守旧的形式,应该在他们的专业基础之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于艺术设计类的新生来说,绘画是他们的专业特长,在此基础之上设计良好的入学教育,既能发挥他们的专业才能,又能达到入学教育的目的,做到双管齐下。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讲,梦想是引领他们走完美好大学生活的风向标,梦想是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所要追求的终极价值,也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一个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不值得期待的。所以我们在设置大赛目标的时候特意以“大学梦”为主题,让他们尽情憧憬他们的大学生活。方案描述为:以“我绘我心――开启我的大学梦”为主题,让学生在绘画的同时能对自己今后的大学生活做充分的构想和展望,这既能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又能结合同学们的专业特点丰富其课余生活。

2.2 “‘心理绘画’之开启我的大学梦”的大赛形式

绘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90后艺术类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相当丰富。所以为了避免形式过于多样给评定带来的困难,并针对学生们的绘画专长,我们的比赛为手绘形式,并分为三个参赛组,分别是:插画组、海报组和漫画组。

绘画教育的意义范文5

论文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一、引言

中国加入WTO以来,与他国的交流日趋频繁,外语人才需求量激增.同时也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因文化而活:文化也因语言而媚。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语言知识的获得.而是将所学的知识得体地运用于跨文化的交际中,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因此要使跨文化交际顺利地进行,就必须熟知语言所根植的文化.即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要具备所用语言的文化意识。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没有语法,语言所能传达的信息很少:而没有词汇,就什么信息也不能传达。词是社会交际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词汇是言语产出的动力。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词汇又是一种文化符号,不同语言的词汇蕴涵出不同的文化意义,体现出语言的个性特征“词的理据与文化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诗人及英国文学翻译专家王佐良先生曾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地掌握语言。”本文将探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有效途径。

二、英语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词汇为词的总和,它不仅指语言中所有的词,还指诸如方言(dialect)、使用域(register)或术语(terminology)等某一语言变体中使用的词和短语(ibid)。Leech(1981)从语义学的角度将词汇意义分为七种:概念意义(denotativemeaning)、内涵意义(connotativemeaning)、社会意义(socialmeaning)、情感意义(afectivemeaning)、反射(折射)意义(reflectivemeaning)、搭配意义(collocativemeaning)、主体意义(thematicmeaning)。词语包含了事物的本质.英语词汇体现了该民族“人文精神和体验诠释客观世界和人生社会的直觉与理性”。英语词汇蕴涵着的特有文化意义。

(一)英语词汇体现了英语国家地理风貌、人文景观。英语词汇中大量与海相关的词汇,如:allatsea(不知所措),aseachange(根本的变化).betweenthedevilandthedeepbluesea(处于两难之中),反映了英国人不同于中国人对海的理解与认识。

(二)英语词汇体现了其民族信仰,及其对主、客观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如God在英语文化中除了含有“上帝”的意思外,还蕴涵“创世主(Creator)”,“立法者(Law—giver)”及“救世主(Savior)"等含义,反映了西方人对宇宙万物运行机制、运行结果的理解。

(三)英语词汇体现了特有的文学意义。语言是文学的工具,文学通过“非常有意思”的语言来表达其“精神”,如Shakespeare笔下的Shylock:美国人心中的UncleTom。

(四)英语词汇展现了其民族的历史且具有时代性。词汇诉说了民族的历史。~rltheempireonwhichthesunneversets诉说了大英帝国的鼎盛时期的历史。英语词汇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词汇的意义也在跨文化交际中不断丰富与发展。总之.词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及其民族的思维模式、情感体验、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世界观等。学习者要正确得体地运用词汇,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必须掌握词汇文化意义,培养目标语的文化意识。

三、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RobetrG.Hanvey于1976年提出的.是指对“人类所具有的各自制造其独特文化的基本能力,对不同社会的人们的不同观念和行为予以理解和承认”(Leech,1981),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culturalawareness)。Hanvey将跨文化意识分为四个阶段(转引自LinellDavis。1999):第一阶段学习者认为目标语文化是难以置信的、古怪的、具有娱乐性的;第二阶段是通过文化冲突,学习者认为文化是令人沮丧的和不合理的;第三阶段是学习者通过系统地学习、研究异国文化,思想上肯定目标语文化的可信性与合理性:第四阶段是学习者沉浸于异国文化之中。思想与情感上获得文化归属感的目标语文化意识。新课标(2003)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融为一体。并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文化意识包含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即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文化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文化交际中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词汇是语言习得的基础,因此,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词汇教学阶段十分关键。

四、词汇教学中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文化素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首先其本人要有“道”、有“业”及具备“解惑”的基础。如教师在教词汇farmer与peasant时.教师只有在清楚其文化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有意识地通过它们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因此教师具备良好的英语文化素养,是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基础。

(二)教师要转变传统词汇教学观念。要转变传统词汇教学观念,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词汇观。词汇是很多预制的词块(perfabircatedchunks)的集合,分布在一个具有生成力的连续体(spectrumofgenerativepower)上,是一个从完全自由到完全固定的延续体。fl6]词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词汇教学并非仅仅指读会单词、记住单词和用单词写出句子。词汇教学中,教师要融入文化教学,挖掘词汇的文化意义,加强词汇的深度学习.把握词汇意义的语用环境,为学习者灵活地运用词汇打下坚实的文化知识与文化理解基础。促进学习者形成良好跨文化意识。

(三)教师应将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一般原则(如行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及情感理论等)贯穿于词汇教学中。合理地、恰当地、有效地将文化教学融人词汇教学。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习者、备自己。只有遵循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以词汇教学特点与实际为基础,才能有效地开展词汇教学,也才能不失时机地恰当地将文化教学与词汇教学相结合,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

(四)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将文化教学融入词汇教学。美国马里兰州的Lynn0’Brien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学习的方式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动觉学习者,听觉学习者和视觉学习者。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学习方式,选择适当教学手段(图片、音乐及多媒体等)、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抢答词汇具有的文化意义、比较词汇在英汉语所具文化意义的差异、角色扮演等)将词汇所隐含的文化内涵融入到词汇教学的过程当中去.轻松愉快地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

(五)加强学习者课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学习者要培养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光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且由Hanvey~跨文化意识四个阶段可知,课堂上所获得的跨文化意识也只是其前三个阶段某各阶段而已。故教师要促进学习者课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为学习者课后跨文化意识培养提供途径。如:向学生推荐具有浓厚英语文化的名著、电视节目、电影;鼓励学生与英语国家人交朋友并创造机会到英语国家体验异国的生活等。最后,学习者要意识到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为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自觉努力。

教学实践表明,有机地将文化教学融入词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习者跨文化意识,而且可以摆脱传统词汇教学的单调与乏味.促进学习者对目标语的兴趣。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

绘画教育的意义范文6

一、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英语学习好的学生对英语都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对英语感兴趣而喜欢英语,就会有极大的热情去自主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内容,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使之生动活泼。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比较级的讲解,我指着班里最高的男生问:Who is the tallest boy in our class?学生的目光都投向那位男生,并争先恐后地回答:XX is the tallest boy in our class.接着我指向最高的女孩问:What about XXX?答案的区别只是boy and girl 的不同。随后我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挖掘趣味性,引起学生的趣味共鸣,对学生个别或集体提问,待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注意多音节形容词比较级的不同点所在。在后来的分组讨论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各种句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印象深刻,效果较好。挖掘教材的趣味性来培养兴趣,要持之以恒,尽量做到每一节课都能利用好教材,在欢乐愉快中学习语言知识,这样就能使每一节课气氛活跃,充满情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所学内容有深刻的印象。

二、合理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要合理化,主次分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抓好单词教学。单词教学时充分利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可以增强感官印象,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同类或词形相似意思相近的单词,如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的数、格、性等,要提示学生,以比较顺利地通过单词这一关。

2. 过好语言实践关。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是最根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说、自己讲,才能真正掌握所学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这就需要教者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准备丰富的教学材料,在课堂中灵活运用。

3. 分层教学,善待每一位学生。俗化说,十个指头有长短。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不可能“一刀切”,都是优秀,必然会有一些“低劣”、“失败”、或成绩“不如人”的后进生存在。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制定短期内能实现的目标,督促他们为之努力学习,发现他们达到了目标或有所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找回自信。也可以把后进生与优秀生结对,让他们在与对方的朝夕相处中随时得到帮助或督促,促进他们增强动力,找回自信。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成功的学生更成功,自信者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