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小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诚信教育小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诚信教育小结

诚信教育小结范文1

关键词:语言学;问题;对策

一、学科性质

英语语言学为英语专业必修课,开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系统地学习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语言系统内部各分支之间的关系,了解语言学在其它学科领域的应用,熟悉现代语言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不言而喻,此课程涵盖范围广,既包括语言系统内部领域的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又涉及许多交叉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的进一步研究甚至会涉及到哲学、逻辑学等领域。所以术语繁多,与其他人文科学相比,内容较为抽象。

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语言,获悉有关语言问题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概念范畴,认识语言的本质、功能、结构以及语言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提高语言意识和素养,发展理性思维,拓宽思路和视野,初步具备用科学方法分析语言事实和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问题及对策

学生对这一科目望而生畏。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大多有此体会:语言学抽象晦涩,涉猎的知识分门别类,术语颇多,就好像是大堆理论的罗列,天书般的感觉,难于理解和掌握,记忆起来更是难上加难。考研的学生是不得不学,因语言学是众多学校考研的必考科目。不考研的学生是不想学,或是不知道该怎么学。更有甚者,因处理不好语言学和文学等专业课之间的关系,高谈阔论“术业有专攻”,全然放弃语言学,无形中羁绊了日后的学术研究,引发得不偿失的后果。此类问题,教者和学者都难辞其咎。

笔者建议,教者需重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教者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成功的教者是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触类旁通。这就要求我们从教法和内容两个方面上下功夫。具体表现为:

(1)理论联系实际。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以人们在交际中所使用的真实语言和语言现象为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的研究。学习它我们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决不可把里面的理论、概念等孤立起来学习,那样是毫无意义可言的。我们要把抽象的概念、理论同语言的实际使用相联系,用实际的语言材料论证理论,反之,用语言理论解释语言现象,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理解。语言学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抽象变为直观,便于记忆。例如学生可能感觉“粘着词素”比较生涩。我们可将其比拟为人的衣服,人要做任何事,衣服是不能代替人去做的。比如说今天我累了,但我却有个非常重要的会议,衣服替我开会?显然,这不现实。因此,我们类比得知粘着词素是不能单独使用的,它只能依附于词。又如概念“词根”,我们可以将词根比拟为人。人是不能被肢解的,肢解了的人就不存在了,所以词根不能再分。又如索绪尔提出的两个研究方法 “历时”、“共时”总会困扰着学生。倘若我们将共时研究比拟为一张照片(代表特点时间点的状态),那么历史研究即为影集或是相册(一系列时间点的组合)。

(3)开发创意思维:语言学学习不是单纯的听讲和记忆,千万不可死读书。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语言理论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是所有情况下看到什么就是什么,里面的瑕疵和漏洞需要有心人去美化修补,因此,授课过程中,教者需注重运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提高学生创意思维能力,进而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学者,具体的问题要有具体的应对策略,逐个击破,方可事半功倍。

首先,处理好专业科目之间的关系,即语言学与其他科目之间的关系。在所开设的课程中,综合英语、高级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和英语写作等课程则是学好语言学的基础。词汇学与语言学的关系最为密切,词汇学的许多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都来源于语言学。文学与语言学并非对立关系,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方法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日后无论从事语言学还是文学研究,这两个领域都必须同时涉猎。

其次,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鉴于语言学术语繁多,建议查阅专业词典或利用书后术语表来帮助理解。推荐使用《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同时,好多学生反映根本记不住语言学的概念,好像花了好几个小时才能记住几个概念,可不久就又忘了。其实要先理解,然后记关键词。死记硬背的方法只适合以前的小学生或是初中生,现在就连小学生都不死记硬背了。社会在发展,教育在也在改革和发展。学习语言学,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理解,不可能记忆,更不可能去应用。此外,对于同一术语,不同版本的教材说法不一。有的是表意相同,只是说法不同;有的是属于不同的领域。语言学是很严谨的科目,谈及某个术语需要限定所属范围,因不同的学科领域具有不同的释义和用法。然而,上述方法都需遵循一个宗旨,即学习语言学不可本着一成不变的学法,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几十年来语言学领域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我们不可热衷于拿来主义,要尝试创新。

再次,若仅从应试角度考虑,对于英语专业八级而言,语言学涉猎的知识范畴面上居多,相对而言比较容易。不需要深究什么理论概念,只需基本理解。建议随堂跟上老师的思路把握语言学学科内外分法各分支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理论、概念,语言学相关学术流派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倘若想寻得捷径,可在考前购买人文知识方面的书籍进行应试性复习即可。对于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各个学校主要书目基本相同,但不同的学校题目难度系数不同。建议研读所要报考学校的语言学试题,总结出题规律,了解如何阅读相关书目及知识掌握程度,从而做到有备而战。

三、总结

无疑,英语语言学课程,无论对于教者或是学者,都是一个挑战。语言学课程难度系数大,但也不是不可攻破。语言理论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现象受到了语言学家的关注,教者不可一成不变,学者更不可机械学习,丝毫不顾思辨能力的培养。上述建议仅是笔者从事语言学科目教学的一些心得,希望对于读者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诚信教育小结范文2

关键词 德育课程 教师角色 角色冲突 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应该行使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拥有什么样的角色表现?现结合品德与生活《他们需要关爱》这一教学案例来解读教师的角色。

1教师是道德情感的体验者

情感是促进儿童道德成长的纽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去爱人,去关心人的积极情感,那么教师的情感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六大功能,其中包括迁移功能。教师在教学中期望产生“以情动情”的移情效应,那么他自身首先必须通过体验、移情,以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点燃学生爱的火花,并 “神入”品德教育之中。

有位教师在执教《她们需要关爱》一课时,作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正常人,他们难以体会这一特殊群体的艰难。执教者为了经营好这一课,亲历亲为,去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与残疾儿童进行零距离接触。教师首先走进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去市残联了解我国残疾人现状,了解到残疾人的困苦与他们身上的一种坚强的毅力。又去儿童福利院、聋哑学校。她说:“当我走进福利院,看到一个个身体残疾,但仍然十分可爱的孩子,泪水充满了我的眼眶!无辜的孩子遭受亲生父母的遗弃,为什么?不就因为他们有残疾?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执教者通过这样的体验历程,将以这样真实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呼唤学生爱的心灵,实现情感与情感交融,融入这种真实情感的教育叫感动、叫信服、叫震撼。

2教师是道德情景的设置者

教师的智慧表现在设置道德情景,让学生成为价值判断和建构的主体,这好比在风景区游客之间的关系一样,他们共同的面对风景欣赏和交流。但与纯粹的游客不同的是,教师的角色还是道德情景的设置者和导游人。只是当教师完成了设置、导游的任务后,教师就“退居二线”,以一种道德人格的力量或普通游客的身份出现。

教学中,教师选取的道德情景大意为:一个残疾青年,用膝盖走路,只有两个指头,但他和大家一样,酷爱学习,他三次考大学,每次都考了高分,只有第三次才有学校录取他,他以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的生活着,生活中他还有更多的无奈……录像中,残疾青年在风雨中摇着轮椅前行,用膝盖艰难地“走”进图书馆、“走”进教室、“走”进宿舍……,用那似乎不太协调的两个手指写字、翻书……这些情景,让人永生难忘。教师在设置了这些真实的道德情景之后,以学习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讨论残疾人身残志坚这一永恒的人生命题。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建构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他应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教师是合作者,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一种启发,一种生活智慧的顿悟过程。

教学中,教师问:假如你遇到一个盲人过马路,你会怎么做,怎么说?这里要求师生合作表演一个小故事,故事内容为:有一位阿姨,她以前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别人一样快乐地生活着,可是有一天,一次意外的事故使她的双眼不再明亮,她再也看不见那火红的太阳,那美丽的蓝天、白云,她成了盲人,有一天,她在路上艰难地走着,一不小心摔倒在地,然后由学生去扶起。表演的背景音乐为《爱在人间》。

她先让各个小组商量一下,然后再推选一个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合作表演。在教学现场我们看到,当由教师饰演的“盲人”摔倒一刹那,孩子们动作迅速的将她扶起。这是人间的真情在课堂上传真,是人间的真情在课堂上的演绎。试想,在以前的品德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提出遇到残疾人时应怎么办这一问题时?可能谁都会说应该怎么做,但他们真的会做吗?课堂上师生合作表演,从表面上看,教师摔倒了,两位同学去扶起,其实,受教育的又何止是这两位孩子,其他学生在这短短的教育细节中,也定能领悟到爱的真谛,教育学生要关爱残疾人就在师生合作表演这一活动中完成。

4教师是学生做人的引领者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人、发展中的人,他们需要引导,作为社会人更需要引导。如何引导?是说教,是灌输,还是进行巧妙的引领……,正如爱尔兰著名作家肖伯纳所说:“我是你的一个旅(下转第67页)(上接第61页)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俩的前方。

教学的最后一个活动,有两个环节,一是:执教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内容为:有个小女孩,她一生下来就和别人不一样,她的嘴巴比别人少了一块,嘴唇上裂开了一道长长的缝,她成了残疾人。生下来没几天爸爸、妈妈觉得她太难看,就不要他了,将她丢在了马路边。警察叔叔看见了,就把她送到了福利院,并起名叫福伟仙。这件事被学校的学生知道了,他们想让这个小女孩把嘴巴治疗好,同学们纷纷捐出自己的零花钱。给她做手术。经过两次手术,终于把小女孩嘴巴治好了。二是:请孤儿福伟仙和福利院的职业妈妈走进课堂。职业妈妈介绍说:在假日有许多爱心爸爸、妈妈到福利院来和小朋友一起玩,还介绍了残疾小朋友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的有关情况。她告诉孩子们今天到课堂上来的福伟仙,是在福利院老师的教导下,学会了弹钢琴,在课堂上福伟先弹奏了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让所有的孩子和听课者为之感动。在活动结束时,学生将准备好的爱心小礼物主动地送给了福伟仙以及福利院的的孩子们。

执教者让职业妈妈走进课堂,一方面实现了教学文本的超越,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从职业的介绍中感到了全社会都在关爱残疾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高明的引领者,她力求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她始终没有提到残疾人需要关爱这一道德概念,可是从孩子们表情以及行动中,我们感到了孩子们炽热的心,这就够了。真正地实现了有教无痕,润物无声的理想品德教育境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的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总之,作为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师,应努力实现角色的转变,顺应德育课改的要求,以真情为叶,智慧为花,生活为根,努力做一个孩子们心灵的美容师!

参考文献

诚信教育小结范文3

关键词: 法学基础理论教育 法律认知科学 实验 教学步骤

法学基础理论教育是法学教育的基石,由于其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众多,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较多;长期以来,深受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影响;最近一二十年又受到了经济学的重大影响,因此,传统法学教育以讲授、探讨为主,后来受到社会科学的影响,加入了社会调查和经济分析演算的模式。但是,法学教育与自然科学存在一定交叉,也能进行一些实验课程,典型就是犯罪学、侦查学方面的实验研究。在法律心理学方面,不仅能够进行法律心理学的社会研究,还能够进行生理、心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典型的就是从事“法律与认知科学”交叉问题的实验研究。本文以“法律认知科学”(法律认知心理)实验为例,对法律实验问题进行探讨。

法律属于社会科学,作为法律基本理论的法哲学问题则既属于社会科学问题,又属于哲学问题。所以,法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法律认知科学是指运用认知科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对法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法律认知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文社科的法哲学问题,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衔接。

与传统的法哲学讲授、讨论的方法不同,法律认知科学也可以采用实验的教学研究方法。但是,法律认知科学实验与自然科学(医学和生物学)实验有本质区别。一般的医学和生物学实验是研究生命体的生理状况和病变的医治问题,而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则是运用医学或生物学的手段,研究法律决策中生理心理过程,研究人文社科问题的生理基础。

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教学步骤如下。

一、实验之前的课程讲授

1.相关法哲学理论的讲授。法哲学理论的讲授,主要是介绍现有的一些法哲学流派和主要的法哲学观点争议,这为日后提出问题奠定了基础。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设计主要是运用生理实验解决法哲学问题或者部门法的主要问题,所以人文社科问题是实验的目的之所在。很多法律认知科学的生理实验流程大同小异,运用的设备相差无几,但是其所解决的法哲学问题却大相径庭,所以,相关的法哲学理论的基础必须夯实,否则实验就是无的放矢。

为了进行“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就必须让学生选修“法哲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和各个部分法的法哲学课程(如“民法哲学”、“刑法哲学”、“诉讼法基础理论”等课程)。为此,我们开设了“西方法理学”和“法哲学”等课程。通过相关法哲学课程的讲授,并组织学生对部分重点问题、争议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炼出核心争议之所在,由此设想日后可以进行实验的粗略方案。这一点也是体现“认知研究”与“治疗研究”之间的区别,体现我们研究的人文社科的目的指向(而非一般的自然科学或医学意义)。此外,我们还为法学硕士生开设了“神经元法学”和“法律认知科学”等课程,对此类问题的探讨更为专业、细致。

2.联系医院的医生前来讲课。由于课程具有跨学科性质,这种课程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而本学科的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背景,但毕竟其主导学科还是法学或法理学,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学识显然不如这个领域的专家。所以,邀请其他学科的教师或研究人员前来授课就显得很有必要。而对于法律心理实验课程而言,这方面主要是请医院的医生前来上课。这里包含了以下三类,一类是神经科专业的医生,其为我们讲解脑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部分高学历的医生由于拥有系统的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的教育和科研知识,甚至还可能从事过“认知”领域的生理研究,就能够从“生理心理学”的“认知”角度为我们讲解实验设计的方案、流程等对实验特别有意义的问题。

3.带领学生前往实验室参观。由于法学专业学生对工科和医科的实验室一般都比较陌生,如果他们对医疗设备或者医学实验室没有相关的认识,就不可能设计出好的实验方案,因此,非常有必要让他们参观实验室或者医疗设备。在参观的过程中,由医务和实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其中包括仪器、操作流程和仪器软件的介绍。老师和学生甚至可以进一步接触机器,如进入密封的磁共振室,躺入磁共振仪器内模拟作为实验的受试者。这样,他们能够亲身体会到躺在仪器内接受检查或实验者的境况,设计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从事“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仪器设备与“医学治疗和检查”的实验设备虽然相同,但是依旧存在一些差别。如磁共振机器,一般医学治疗目的进行的检查往往只需要运用“1.5T”级别的机器;虽然这种级别的机器也能运用于“法律认知科学”实验,但是相关实验对仪器的要求往往更高,通常要求是“3.0T”级,此级别仪器在普通医学检查中的运用就比较少;认知科学实验的磁共振仪器甚至使用到高达“12T”级别。

二、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工作

1.通读实验报告。法律认知科学相关的实验论文很多,必须进行大范围的选题筛选。粗略筛选之后的论文,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读。研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看看研究现状,知道他人的研究进程、重点、热点和难点。通过这些研读,我们就能够根据现有的研究进度,选择尚未研究(发表的)而又可能比较重要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日后实验选题的大致范围。

二是参考他们的研究手段、流程,对他们的研究方法进行借鉴。现在发表的论文,一般都会大致介绍实验的流程。然而,学术论文毕竟不是实验报告,其更多侧重于问题的提出、解决和分析,流程的介绍往往比较粗糙。当然,部分学术论文也有比较详细的实验流程,对此类论文的仔细研习,就能对实验设计产生比较大的影响。①

2.对主题进行社会科学的探讨。在进行文献研读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得出大致的可能的研究“主题”,这时返回法律社会科学领域,以法哲学的视角重新进行审阅,才能更好地获得“生理心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自然衔接。在生理自然科学领域可能可以从事实验研究的“主题”,还必须获得“法哲学”、“法社会科学”上的意义。因为,有的问题虽然在自然科学上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然而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看,其意义可能就会大打折扣(或者意义就不那么直接)。此类论文的价值更多是在“治疗性”而非“认知性”。很多人文社会科学(法哲学)的问题虽然意义重大,但从自然科学(生理心理学)的角度看,在现阶段却还缺乏研究该问题的“方法”和“设备”。所以,必须获得二者的协调和平衡。

主题的选定是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第一个难点。这个难点意指“我们要解决什么主题”,其既涉及“什么主题十分重要”,又指“对该主题的研究到什么程度”,还指“现在已经具备研究该主题的手段或方法”。

3.组织实验设计。从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角度看,组织实验设计的第一步是设计实验方案,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设计何种方案、设计何种场景、设计何种问题,以及何种音像、问卷材料,都关系到实验结果的真实与否。这也是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第二个难点。我们要设计出一些“场景”或者“问题”,让受试者在这种环境下能更真实地思考或者表达情绪,从而得出比较真实的实验结果。

西方国家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比较巧妙的实验设计,例如对于道德中不公正问题的容忍情况,研究者在最后通牒实验中,部分受试者拒绝接受不公平的分配方案,这是其情绪化的表现。该实验设计如下②:19名(方案接受者,“responder”)接受磁共振扫描,共进行了30轮游戏,对手(方案的提出者,“offer”)部分是人,部分是计算机。每次都涉及10美元的瓜分。对手所提出的方案中,一半是公平的(对半开),剩下的为2次“9比1”,2次“8比2”,1次“7比3”;在这些方案中,方案提出者的分配比例较大,而接受者的比例较小。结果是,对于公平的方案,方案接受者都接受了;越不公平的方案,则参与者的接受率越低,“7比3方案”至“对半开方案”的所有方案(即“5∶ 5”,“6∶ 4”,“7∶ 3”)都被接受了。在“9比1”和“8比2”两种方案中,如果“方案提出者是人”,则其方案的接受率低于“方案的提出者是计算机”。这就意味着方案接受者对于不公平方案存有情感性反应。这种不公平引发的脑区为:两侧前脑岛(bilateral anterior insula)、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这证明了两侧前脑岛(bilateral anterior insula)厌恶不公平,作为负面情感的脑区,其反映出了对于不公平方案的厌恶。诸如此类实验设计非常巧妙,就能够为我们进行相关实验提供设计上的参考或模仿。

4.进行预实验。在实验设计之后,有必要进行预实验,检验实验的可实施程度。这种预实验,可以提升实验者的信心,也可以作为申请相关课题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预实验还可以检测实验的可行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缺陷进行适当的修正。

在预实验之后,还必须进行志愿者的招募和筛选。

三、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实验的核心状态。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流程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与医学实验相比通常更简单。其运用的仪器设备有核磁共振(FMRI)、眼动仪和脑电图等,其中核磁共振最为典型。该仪器不仅运用于医学治疗和研究,现在还广泛运用于认知科学的各类研究。核磁共振运用于法律认知科学的研究,主要优点在于其定位非常准确(虽然时间上稍有迟滞)。

由于实验的磁共振仪器操作是高度专业化工作(而且机器极为昂贵),只能由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因此法学教师和学生不能从事,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四、实验之后的分析总结

实验之后的分析总结属于实验的后期工作,主要是数据、图像分析,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分析总结。

1.数据、图像分析。数据分析具有客观性,需要专业的实验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和图像的分析。法律认知科学实验主要运用核磁共振仪器,对于脑区图像的要求比较高,还需要比较好的核磁共振配套分析软件,对此进行精细的分析。此类软件一般只有磁共振专业技术人员才会使用,由他们进行相关数据图像分析比较科学。如果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必须建立数据模型,则还需要数学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的工作。

此外,除了实验工作人员和数学人才外,还需要神经科专业医师或者认知神经学专家对此类数据和图像进行“认知神经心理”方面的分析。这种分析就是我们后期进行人文社会分析和理论化的基础。

2.进行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分析总结。与前一步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相比,对实验结果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析总结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质。我们需要从已有的数据和图像,根据我们需要解决的人文社科(法哲学)主题进行解读。这种解读是人文社科的解读,是运用实验数据和图像得出人文社科的结论。所以,一定的主观性是原有的实验设计思路和人文社科理论基础的延续。现有实验的理论分析,如道德的情感性实验,就需要根据道德哲学理论进行分析;“先天犯罪人”问题的实验,这就需要根据刑法哲学理论进行相关探讨。

五、注意事项

1.“主题的选定”、“实验设计”和“理论性总结”这三点是整个流程的重中之重。这三点工作如果没有做好,整个实验就是失败的实验。这三点如果做好了,实验获得成功的概率就非常大。

2.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需要人文社会科学(法律基础理论)和医学两个大领域(两大领域内还有各个小专业)的工作者进行跨学科的合作,尤其需要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因为随着知识分工越来越精细,知识总量的迅速膨胀,此类合作需要跨越多个传统学科。一方面,我们跨越的知识领域非常大,另一方面,在各种细微领域却依旧要求保持原有的严谨性(否则就违背科学的客观性)。所以,很难有一个人在多个领域内同时保有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因此,为了在多个学科领域内的合作能够维系原有各个学科的严密性,我们只能求助于多学科专业人士之间的合作。这是完成此类工作的最佳模式,所以我们必须组建紧密团结的团队。

注释:

①在认知科学领域,例如以下论文:M.R.DELGADO,H.M.LOCKE,V.A.STENGER,J.A.FIEZ.Dorsal striatum responses to reward and punishment:Effects of valence and magnitude manipulations.Cognitive,Affective& Behavioral Neuroscience,2003,3(1):27-38.

②Fiery Cushman,Liane Young,Marc Hauser.The Role of Conscious Reasoning and Intuition in Moral Judgment.PSYCHOLOGICAL SCIENCE,2006,(17):1082-1089.

诚信教育小结范文4

关键词:消解;信仰危机;堕落;重构

一、课程领域中教育文化的消解

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课程是文化的传承工具,这一命题一直以来为很多专家学者所共识。文化创造了课程。文化与课程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和逻辑关系,课程源于文化。离开了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外,课程又精炼、形成着文化。课程已成为文化发展、传承、媒介及创新的工具。课程论专家郝德永教授对此命题提出了质疑,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课程的文化锁定逻辑,机制及其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命题,不仅误读了文化,而且误化了文化,异化了教育。”他认为:“课程源于文化,决不仅仅意味着从现实的文化中选择某种凝固化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从文化那里获得本质性,价值性存在的依据。”无论课程与文化是何种关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课程最终要源于文化,并且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必然会带来课程的变化,如果说课程是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那么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也必将是社会文化中某些领域的独特显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也必然会带来单一课程文化的消解与重新构建。

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的主流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封建家法制度上并为之服务的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它讲求人伦关系,强调社会秩序,追求高度统一为基本特征。“否定个人,强调群体和整体,群体对个体具有绝对的压倒优势,群体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个体是卑微的,微不足道。个体对群体无条件服从,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促使这种文化范式绵延几千年的文化基脉便是社会政治的伦理主义。它使中国传统文化自成一体,并不断完善与巩固,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具有高度稳定性与控制性的道统教化式的社会政治伦理本位的文化体系。”近代受到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那种群体至上的伦理政治、文化体系正在慢慢的冰消瓦解。与我们的民族文化所不同的是,西方的各种文化文明都体现着“个人本位”的精神现象,崇尚那种具有独立和主体意识的“个人”。在东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中,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怀疑、批判甚至否定。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在慢慢的消解,在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尚未形成之际,使民族文化出现了徘徊、盲从、和不知所措。在这场冲突中,优秀的文化在经历了痛苦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消解、沉淀、融合、重构,必会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现出来,其他各多元文化也会在这场文化的冲突中重新组合,消解、或淘汰。

二、教育文化中的信仰危机

(一)教师群体的信仰危机

教师群体的信仰危机,是传统文化与西方多元文化的矛盾冲突在教师群体中的一种表现。当前人民对教师的工作越来越不满意,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与文明的代表,某些教师的一些个别行为却证明了这个本该神圣的团体里充斥着那么多不和谐的甚至是不文明的现象。中小学的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向学生索要财物等。已成为教师这一光辉形象下一种追求金钱利益的难以掩盖的恶习。表面上看都是分数惹得祸。可实质则是某些教师在利用考试竞争趁火打劫,为本来就以不堪重负的学生们雪上加霜。教师群体中的某些人正是借助考试之机,在知识与金钱的交易中扮演着灵魂迷失,信仰缺失,文化奸商的嘴脸。

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全社会不是最高的,与过去相比,却在逐年的提高之中,但这种提高并没有起到激发教师对教育的忠诚,而是助长了某些人对金钱利益的贪欲,丧失了对教育的信仰,丧失了教师对学生最基本的博爱,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人竟也站在讲台上满嘴的仁义道德。说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真实谎言。这也是造成广大青少年信仰迷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本应该是德高为师,博学为范,行为示范。可在西方“个人本位主义”、“利益至上”、“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文化思潮的冲击下。“正在吞噬着人类的精神,使人类远离了精神家园,坠入了罪恶,贪婪的境地而不能自拔。人类对自然的亲情。对自身的精神提升,都在物质主义的追求中丧失殆尽。今天的人类,并没有在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感受到幸福,相反,现代人有一种无助的孤独感。最终只能在对物质的占有与挥霍中以一种变态的心理来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来慰藉空虚的心灵。”教师也是在这种冲击中逐渐的蜕变,变得越来越没有信仰、没有了尊严、没有了品位。

(二)学生群体的信仰迷失

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冲突中,最大的受害者群体当属学生群体。张春兴教授认为:“现在的青少年几乎都是在富裕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消极性格:其一是对人不感激:其二是对己不克制;其三是对事不尽力:其四是对物不珍惜。”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我们的民族文化正在慢慢的消解,在新文化还没有形成和成熟的文化转型时期,青少年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正是这种“无根文化”的品性。不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在他们身上有各种社会文化打在他们身上的烙印,追求物质享乐。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缺乏责任感,缺乏进取心,盲目追求一些低俗、庸俗、恶俗、粗俗、媚俗的垃圾文化,表现出本不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一些成人化的心理状态,冷酷、仇恨、残忍、躁动、叛逆的心理特征,这是文化信仰迷失的显著特征。“报告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在高校。当代大学生的表现更是令人堪忧:“素质流氓化、Kiss公开化、消费白领化、上课梦游化、逃课普遍化、女生恐龙化、男生痴呆化、恋爱闪电化、补考专业化。”们的当今教育对这些缺乏民族文化信仰的莽撞少年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屈辱与不知所措,一些新生事物令我们防不胜防,无以应对。我们的道德教育在今天的学校中显得那么的苍白乏力,束手无策。表现在学生身上的这种文化信仰的迷失。却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教师在往家长身上推卸责任。社会在往教师身上推卸责任。不仅如此,有人还在利用各种垃圾文化在学生身上发不义之财。

(三)教育文化的堕落

教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与代表,更能够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渊源与价值取向。当今,我们的教育也表现出从来未有过的繁荣与热闹。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也从未有过的受到如此重视。“不仅国家重视——教育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民众重视——教育以成为投资热点和消费热点。然而,表面的繁荣却难以掩盖其内在的浮躁。”如果我们对教育文化的这种繁荣做一个深入的透析,就不难发现:“被重视的只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被提高的只是教育的工真性作用,被看好的只是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个人地位的彰显。除此之外,教育便没有了立足之地,没有了发言权,没有了立论依据。”于是,“教育虽繁荣但却平面化了,虽显赫但却世俗化了。”我们的教育文化也从来没有像具体这样迷失了自我、放逐了崇高、抛弃了品位、失掉了自尊,变得不再那么崇高与纯洁了,这里不再是净土。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步伐的加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教育变得如此的奴颜婢膝,满身铜臭。教育文化的堕落,将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灾难、危机与隐患,我们也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的。它的学历主义,精英主义,贵族学校,恶性补习等现象,以及它的市场化,企业化、商品化的发展势头,已充分暴露出其有教无育及社会工具主义化的特征,其负面影响不仅仅在于固化,合理化社会时尚价值取向,更为重要的是它断送了“人怎样成其为人的手段与途径。”我们虽不能无视教育的社会政治、经济的价值工具属性,但更不能无视教育的育人功能,即无论教育的规模多么的庞大,场面多么的热闹与繁荣,都不要忘记了教育的本然旨趣,它的育人使命,而不是作为经济手段来提高经济增长率,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升学率、文凭、金钱一时间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交互追逐的终极目标,对于人性、人格、道德、能力、创新的培养成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口号或装饰,虽有时喊的响,但却无任何实际意义。我们倡导改革、文化进步,但在这种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教育文化的信仰迷失是我们不能容忍和接受的,因为它已经突破了教育文化品质的底线。对此郝德永教授做了最为精辟的总结:“教育”有了“钱却没有了尊严。”有了“地位却没有了灵魂。”

三、新课程改革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缓慢前进

教育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今天这样的热闹与繁荣,也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的问题重重,有人认为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出了问题,特别是课程模式,一时间学美国,仿日本,赶英德……各种课程模式,教育新理念、新思想被移植进了我们的课堂。笔者并不否认这些课程研究方法其积极探索的有利一面。但把中国的教育问题完全寄希望于课程改革或某些西方的教育理论,不改变教育的经济价值工具的品性,其收效值得怀疑。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甚至挫折,但随着经济制度的改革所带来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教育文化的转型期。必然要经历这么一段教育改革的初级阶段。它的真正意义是使民族教育在这种文化的冲突中沉淀优秀文化。积累先进经验,重新审视与构建自我的一个过程。新课程改革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批判、否定、矛盾与构建中缓慢发展的,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以人为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科学发展观已深入人心,正在教师的教学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同时,我们教育文化中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教学原则经受了各种考验,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体系中被赋予了更加科学的解释与新的内涵。改革本身就是文化进步发展的一个复杂的长期而系统的过程,课程改革的缓慢发展过程也一定会激发、促进教育改革与进步的,对于重新构建教育文化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

四、教育文化在多元文化冲突中的重新构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导致的民族文化心态的根本变革,社会经济转型导致的文化转型。面对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特征,与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极大差距相适应的主导性文化与非主导性文化的冲突以及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并存导致的文化价值冲突,我国的课程改革面临复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的选择。”在这种复杂文化环境中,需要我们作出最为科学的选择,创造一条真正适合中国教育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中国的民族教育能够健康的发展。要求我们合理吸收那些能够为我所用的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成分,以本民族的教育文化为根基,走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及时总结课程改革、教育改革中的历史经验教训,不断反思,找出教育发展的根本价值与规律,重塑教育的本真面目。

(一)降低学校教育的商品化价值属性。还教育的本来价值旨趣

因此“教育的解放是实现其对今日社会积极的、正面促进作用的前提条件。”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决定了教育似乎不可能走到社会发展的前面,但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然影响教育自身的不断调整其使命、价值、作用、旨趣、方向、逻辑:由处在受社会文化的控制而逐渐走向以内在的逻辑规律为依据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重塑与构建。当代教育决不该是社会消极经济文化制度下的产物。应该把教育从其提高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价值功能的体制下彻底解放出来,使其承担、行使更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发挥教育的文化先锋,价值导向。科学推动的作用,社会的发展才会走向健康、文明、和谐、民主和可持续发展的正常轨道。

(二)重塑一支思想先进,教学技术过硬。积极进取,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不断提升理论与科学素养,使教师群体始终保持它该有的先进性、纯洁性。国际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质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优劣又直接体现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上。拥有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教育。所以教师的群体素质、文明程度、精神状态、发展状况是关系民族命运与生死存亡的大事。教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独特形态与载体,教师又是教育文化的活生生的载体与承传者。这个群体应该体现出最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也应该是积极的,文明的,有思想的,有信仰的。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也就注定了他的群体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依据。

(三)构建并完善具有民族本土特色的教育科学文化

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是影响教育价值,教育发展最为根本的伦理依据,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启发诱导等。这些都是在几千年的中国民族教育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的教育科学财富,应使它们得到继承和发扬。中国教育的发展,必然要立足于本国的教育现状。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教育蓝皮书》(2004)中这样说道:“在教育改革的方向上,我们提倡与国际接轨,但相对忽视了本土的教育优势和教育特色。”对于西方理论在中国教育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他指出: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我们处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的夹缝之中,教育发展应当是在追赶和超越之间选择平衡。但我们大多数以模仿为主,以西方教育为标尺,教育改革和教育批判的话语表现出明显的“西方中心论”倾向。企图采取一种批判、“革命”、“中断”的模式短时间内革除所有教育弊端。却丢弃了自己既有的教育“个性”。相反,西方却在学习中国,而我们的所学,人家正在抛弃。一位美国教育专家说。“不要盲目的相信美国的教育制度,我们的教育制定某些方面并不令人满意……有的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却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水平……美国孩子从小崇尚个性,追求自由,没有“师道尊严”这一类观念,教师在课堂秩序上花的时间远远多于中国教师,班上的学生多一点,老师就力不从心。”想用不加改造的西方理论来取代中国民族教育文化无异于一种文化的侵略,教育上的邯郸学步的后果很可能会是一场灾难。没有吸收和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继承的发展是一种迷失与背叛;没有吸收的继承又是一种固步自封。因此教育文化的建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一种兼容并包与去粗取精,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递与科学更新的过程。

诚信教育小结范文5

二、地点:

三、参加人数:

四、活动主题:“学之以诚,行之以诚”

五、活动目的: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在当今大学里,大学生的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如借贷不还、恶意拖欠学费恋爱动机不纯等等,这些现象不紧败坏学风,而且也扭曲了学生的心灵。因此今天我们再次欢聚在一起,召开这个诚信团会。

六、活动班级:058051班、058052班

七、活动内容:

辩论赛辩题:讲诚信吃亏吗?

正方观点:讲诚信不吃亏

反方观点:讲诚信吃亏

本次辩手: 正方:梁兴、侯姗姗、陈刘辉、闫玉

反方:张露、胡振龙、刘小川、周新秋

担任本次辩论赛的主席是:曹燕亮

主持人:黄志强

到会嘉宾:辅导员卢丽丽老师、学生分会副主席代洋、自律部副部长王旭、生活部部长牟中伟

八、团会流程:

1、介绍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2、奏团歌。

3、介绍辩手和执行主席。

4、请执行主席上台并宣读辩论赛规则。(见附则)

5、进行辩论赛。

6、总结辩论赛。

7、小游戏。

8、辅导员卢老师作总结发言。

9、同学各自上台演讲自个对诚信教育的看法。

10、两班班长分别对班上学习情况进行了交流与学习。

11、团支书对团会进行总结并宣布团会结束。

九、活动前期工作人员安排:

总策划:黄志强 曹燕亮

横幅:周新秋

板报:高松生

教室布置:高松生 徐能强 黄志强 曹燕亮

购买奖品:刘小川 朱唐芳

维持秩序:两班班委

十、效果:大家对诚信重要性有了很好的重视,并将会在以后学习中去做到这一点,让大家真正体会到为什么大学生要讲诚信以及讲诚信的必要性。

诚信教育小结范文6

关键词:激趣;自信心;学习目标;检测与补救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可以通过读报刊杂志、阅读中外名著、看电视、听广播、课堂学习等多种途径习得。而适宜于学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课堂语文学习。因此,研究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从教者的必要任务。“教无定法”,研究语文课的模式,不是要让语文课堂模式化、僵硬化,而是让它更生动活泼,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无论你采用何种模式,以下几个环节应合理安排。

一、激起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顺利进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激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激趣,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感兴趣;二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自信,是进入具体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就感到自己能学会能学好的一种心态。在《有月亮的晚上》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开课方式:美好的生活中包藏着美妙的故事。在你的学习历程中,曾有过哪些美丽动人的师生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经过短暂的思考,学生讲了老师辅导功课,生病时老师送往医院等故事,声情并茂,整个课堂沉浸在浓浓的师生情谊中。我因势利导,“在有月亮的晚上,师生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相信我们每个同学都会发现文中的美丽故事。”我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用学生心中的故事点燃了自信的火花,将他们引向课文。

二、确立并认知明确的学习目标

每节课学习都有明确的目标,既利于教学的方向性,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成就感的达成。目标的设置,既要有教师的成分,也要有学生的成分。师生交流,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如果顺利完成目标,一节课的效果自然就有了。如《我有一个梦想》教学目标设计。1、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体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2、充分领悟、品味课文精彩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3、理解演讲辞相关知识。完成以上目标,课堂就有了效果。当然,设置目标时还要注意分层,不要轻易拔高。在同一节课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朝着不同的目标努力,学生就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了。这样的语文教学就能见到效果,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突出“自学”,贯穿“指导”

仔细回味我们的课堂教学,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教师放而不能收。二是教师要统一口径。针对这些情况,欲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充分地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思维发展遇到的困境,要有的放矢地指导,自主学习才不至于落空。如《秋夜》一课,教师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师生多角度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引导,从而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教师的教应是发现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的共性问题,指导他们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拓展自己的思维的过程。只要教,就要让学生的能力、思维有突破;只要教,就要让学生具备迁移能力,培养自己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是以“导”为主,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会了他们更新的方法,培养了更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有了更大的发展。

四、实施当堂检测,当堂补救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们更要注重当节课的检测与补救,做到“课时清”。针对每节课的学习,教师设置出检测题。学习训练结束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发现问题,利用课上时间及时解决。我的每节课都有检测题,从基础开始,既有课内的,又扩展到课外,每节课都要落到实处。要想提高效率,必须做到“节节清”。

五、精心准备,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

1. 备教法。

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善用程序启发式进行教学。平铺直叙的讲述剥夺了学生在通过思考后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并容易使学生失去参与的热情,课堂变得沉闷。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善用程序启发式,由浅入深,层层诱导,最后让正确的答案或结论从学生的口中得出。既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把“一言堂”变成了人人参与的讨论或交流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特别深刻,有更强的活用能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 备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间的交流,清楚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及学习热情。发现他们的疑难困惑,及时解释清楚。同时也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或事物,调动其积极性。师生默契配合,共同把课堂活动推向。

3. 备教学环节。

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讲解某个知识点也要经过几个步骤。教师备课时应注意这些环节或步骤间的自然衔接,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过渡自然。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而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转折而打断,从而顺畅流动,思维非常活跃,听众也就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