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管理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方式管理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方式管理特点

生活方式管理特点范文1

关键词:现代生活方式规划居住小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一些变化,居住的理念也随之改变。广大人民已从解决最低住宿要求发展到注重户型平面的布局、功能分区;从注重户内环境发展到关注小区整体及周边的环境。这些,都进一步反应了居民对生活品质及精神文化品质要求的提高。人居形态的变化将赋予设计新的要素。

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特点

1. 物质生活高档次,精神生活高格调,生活规律高节奏,文化知识高结构。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引入以及中西文化交融,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追求,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例如,我们周围的空气和水污染现象及其严重,周围社区变得如此喧闹,物价上涨飞快;另一方面,消费文化也在不知不觉成为了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人们更注重高层次消费。

2. 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的趋势所向

随着知识将成为核心生产力,工作和休闲的界限将模糊化,劳动活动将生活方式化;终身学习也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随着社会民主程度的提高,生活方式已逐渐世界化和民族化,政治参与也将成为大众生活方式,符合人全面发展的生活节奏正发挥重要作用等等。此外,人们在不断提高科学性基础上,将逐渐改变以高消费和高浪费为荣耀“多多益善”的生活态度,而节俭型、生态型的生活方式大大被提倡。

3. 独立自主、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是现代人生活的基本方式

现代社会环境对人的限制与制约越来越少,人们社会活动的空间限制大大削弱,社会的开放、人员的流动使得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舆论环境更为轻松自由。高效给人们带了灵活性、创造性和大量自由掌握的时间,为人们自主意识的增强,自主能力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现代人更加追求自由、自主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点

1.关注周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再开发

周边环境包括地理交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都市规模的扩大和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困扰:交通拥挤堵塞、空气污染严重…人们将寻求居住空间的目光转向城市周边和郊区。社区外部良好的交通联系浓郁的文化氛围、自然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们择地置业的消费时尚。在周边或内部兴建高级学校、大型休闲设施、绿色通廊等成为新的开发理念。

2.追求高品位的居住区环境

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操作对象,也是根本的对象。这样,居住区群体空间自然成为具有指导性的依据和指标,它反映居住环境对社会性的考虑与满足。我们追求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为使居住环境美好、有趣,也是为给人提供完整、健康、娱乐的居住环境,抵抗现代工业对人性的挑战。

3、注重环境资源的均享

环境资源主要包括绿地、花木、水景等自然和人工景观。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不但可以创造美好、温馨的居住环境,而且也可满足居住者心理和精神需求。因此,在规划设计上,让每个住户都能平等地享受资源,都能获得等同的价值回报。在以往常见的规划中过多的强调小区中心绿地的景观,把它看作是公共交往的主要场所,甚至是气派的象征。但尺度过大的绿化空间,不但实用性降低,而且居民的领域感也随之减弱,很少在其中活动。人们更关心和喜欢的是贴近宅前的绿化景观,认为这是属于他自己的园区。因此,在规划设计上,较多的采取弱化组团空间,强化半私密空间的手法,设法营造一个亲切怡人的交往场所-"归属领域"。这个"领域"应该是一个供老人孩子随时可休息或娱乐的场所,是一个不受汽车、自行车停放干扰的安全、安静的场所。强调居住日照和朝向的均好,强调内外部环境的融会贯通。避免住宅间的相互遮挡,保证了每户通风采光良好和视线上的通透使住户的视觉和享受,得到了充分满足。

4、构建小区内街坊

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赋予街坊式设计以新的内容。小区内街坊是现代城市管理和现代小区管理不断变革的产物。邻里单元(街坊地块)采取周边围合和封闭管理方式,增强了住区防卫能力并形成尺度适宜的公共院落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的交往场所。邻里单元管理的封闭性和街区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街坊区域的安全防卫方式的社会化。邻里单元的周界景观即是街区景观,但不能成为供人们欣赏和享受的景观,因此强化院落内侧景观是极其重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住宅的商品价值。现代的生活并不只限于在邻里单元内。街坊之间必然要有联系(如儿童上学、主妇购物),需要建立相应的连通空间体系,解决跨越街区和人车分流问题。

5、完善配套设施,健全信息服务系统和智能卡系统

拥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是现代居住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些设施包括家政服务、治安保卫、清洁绿化、文化集会、健身娱乐、邮政电讯、休闲购物等。

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如网上消费、社区要闻、与衣食住行相关的信息等。采用了“三防三表”网络系统,物业中心可实现水、电、煤气的自动计量和智能卡交费管理,接受住宅传送来的三防告警信号和紧急救助信号,并作出及时的处理。住宅防盗中采用电磁入户锁、门窗暗装磁感应器、红外双监探头、无线遥控应急报警按钮等组成住宅保安系统。保安包括边界红外监控、地下车库IC卡管理、可视对讲单元门控系统等。

生活方式管理特点范文2

文化由三部分构成,即观念层、组织层和器物层。器物层是显性的,最容易改变;观念层最稳定,是不可见的,它暗中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反射在生活方式之中;生活方式对应了组织层,其中包含了人们的行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制度。生活方式是个不断被丰富的社会学概念。狭义的生活方式即衣食住行等生活领域的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广义上看,人们“怎样生活”包括了一切社会生活活动,如生产劳动方式、分配交换方式、消费与休闲方式、日常交往方式、文化娱乐方式等。从人类文明诞生的那一刻起,设计活动就已经产生了,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某种程度上说,设计就是在设计生活方式。优秀的设计源自于生活,设计师深入理解分析生活之后,发现问题,并且找出解决方法,创造出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设计与生活方式之间是互动共生的关系,设计从生活方式中来,也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每一个设计都是针对某一类人群生活方式的不满之处所做出的改良和创新。只改变形态、机构和使用方式的设计不是一流的设计,一流的设计能够基于文化环境改变大众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引领和刺激技术的发展。在挪威,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人都到养老院去;而在印度,老人将保持传统,和大儿子以及孙子住在一起。在良好的条件下,印度的老人帮着照顾他们的孙子孙女;假设他们再也不能照顾自己了,他们的家庭会照顾他们,家庭成员有责任提供物质、医疗、财政和情感上的支持。深入分析这两个国家的文化发现:在挪威,社会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照顾个人。在挪威这种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很强的环境下,需要照顾的人也像他们的家庭一样自由和独立。

印度则很少强调个人主义,这使得一个大家庭共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这个家庭关系的自然连续性可能会限制成员的人身自由,并进一步引发冲突。那么,如何使挪威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觉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呢?如何使老人与亲人保持联系又不会被看作负担?如何使他们参与抚养孙子孙女呢?设计师设计出一个容易使用的互动相框,老人可以通过相框和远方的亲人分享照片,可以每天和他们的家庭保持联系,并且不会觉得自己像个负担。在这个案例中,设计师依据不同民族富有特点的生活方式创造出一种新颖的产品,改善了现有的生活环境,很好地解决了问题与冲突,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种新的可能。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意识赋予形态的工作,也就是将所有的产品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意识和物质和谐统一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设计师的责任。日本从明治维新到战后的经济崛起一直奉行“拿来主义”。泰戈尔1916年访日时,面对日本有全盘西化的趋势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所有民族都有义务将自己民族的东西展示在世界面前。假如什么都不展示,可以说这是民族的罪恶,比死亡还要坏,人类历史对此也是不会宽恕的。”日本人渐渐意识到应该保留自己的民族风格、彰显自己的文化特色,对西方设计的硬性模仿和对传统符号的简单移植是不会呈现给世界足够有影响力的设计的。日本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岛国,长期伴随地震等灾难的恐慌,这种天然劣势使得日本人喜欢多功能又可以标准化生产的产品,设计大多彰显了节能环保与可循环利用的特点。很多日本的设计看似平庸,并不试图追求夸张、惊人的表象,但在细节上所显示的功力是相当深厚的。细节决定了设计的品质,并且体现了整个民族对于生活的态度与理想。如果放弃这种传统遗留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就很难具备独特性。以无印良品为例。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是对简约美学的一种继承,它的产品售价并不昂贵,设计风格温和而精致。从学生到老人,各种年龄层的消费者都不用担心它的风格会让自己尴尬,无印良品没有让产品扮演身份识别和测试大众审美能力的角色,这样就抹去了阶级差异造成的审美区隔,这种理念体现了设计的根本目的:设计是帮助消费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日本成功的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分享了自己关于生活的独特思考以及富有启发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2 富有文化特色的设计创新

生活方式管理特点范文3

调查方法将435例高血压病患者以居委会为单位进行全面的体检及上门访视,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及家族史、体型情况进行发病因素的分析评估,制订健康系统管理措施。观察的指标对43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系统管理,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血压患者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自我控制率、服药依从性,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实验室指标以及定时测量血压的情况。干预方法危险因素的监测血压的监测:每次随访测量血压,每天让患者自测血压两次,做好记录。体质指数监测:每半年测量身高、体重一次,计算体质指数,平时体检及自测可自行记录。实验室指标:监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每年检测1次。就诊时如有相同检测项目,可自行记录结果。

健康教育从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起对该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干预,通过讲座和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等渠道进行健康教育,宣传高血压的特点、病因和并发症的有关知识及防治知识,以及生活方式管理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系统管理满意率的变化干预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接受治疗率、规律服药率、血压控制率、系统管理满意率均有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略)。

干预前后患者生活方式的变化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2.35±12.13)mmHg、(83.25±9.66)mmHg,均低于干预前的收缩压(168.85±9.77)mmHg和舒张压(98.85±9.9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控制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略)。

生活方式管理特点范文4

关键词:文化;生活方式;设计;创新

文化,因其多维特性而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被定义。例如,文化被跨学科的定义为“被传播和创造的有关价值、观念和其他象征性意义的内容和模式,都在塑造人类的行为和行为产生的工艺品中作为因素”。霍夫斯泰德基于一系列的心理特征、属性和特点,将文化界定为思想的集体规划,用来将一组或某类别的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1文化与设计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是相对稳定的,这些因素很难突然改变,所以这种特有的文化特征就可以作为设计的导向。我们作为自然人,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沟通模式也会采取该文化背景下的特定的模式。因此,文化部分地预先确定了人们的需求、偏好和行为举止。不同文化形式在根本上影响并决定了设计的内容,客观上限制着对设计内容的选择,这种影响是不容否定的,文化可以说是设计的灵魂,是设计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支撑,同样也是设计潜力的源泉。

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不同国家设计的差异性,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带有民族特色的设计理念。德国设计个性鲜明,带有很强的民族性。德国人冷静,注重设计与人的关系,德国的设计则比较严谨、古板而可靠。意大利崇尚精致和绝对品味,其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极具艺术性且品质独特。美国是多个民族的大融合,有着强大的科技基础,所以美国的设计更具包容性,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比较自由随意且富有创意。

2生活方式导向下的设计理念

文化由三部分构成,即观念层、组织层和器物层。器物层是显性的,最容易改变;观念层最稳定,是不可见的,它暗中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反射在生活方式之中;生活方式对应了组织层,其中包含了人们的行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制度。生活方式是个不断被丰富的社会学概念。狭义的生活方式即衣食住行等生活领域的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广义上看,人们“怎样生活”包括了一切社会生活活动,如生产劳动方式、分配交换方式、消费与休闲方式、日常交往方式、文化娱乐方式等。[1]从人类文明诞生的那一刻起,设计活动就已经产生了,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某种程度上说,设计就是在设计生活方式。优秀的设计源自于生活,设计师深入理解分析生活之后,发现问题,并且找出解决方法,创造出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设计与生活方式之间是互动共生的关系,设计从生活方式中来,也创造新的生活方式。[2]每一个设计都是针对某一类人群生活方式的不满之处所做出的改良和创新。只改变形态、机构和使用方式的设计不是一流的设计,一流的设计能够基于文化环境改变大众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引领和刺激技术的发展。

在挪威,无法照顾自己的老人都到养老院去;而在印度,老人将保持传统,和大儿子以及孙子住在一起。在良好的条件下,印度的老人帮着照顾他们的孙子孙女;假设他们再也不能照顾自己了,他们的家庭会照顾他们,家庭成员有责任提供物质、医疗、财政和情感上的支持。深入分析这两个国家的文化发现:在挪威,社会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照顾个人。在挪威这种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很强的环境下,需要照顾的人也像他们的家庭一样自由和独立。印度则很少强调个人主义,这使得一个大家庭共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这个家庭关系的自然连续性可能会限制成员的人身自由,并进一步引发冲突。那么,如何使挪威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觉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呢?如何使老人与亲人保持联系又不会被看作负担?如何使他们参与抚养孙子孙女呢?设计师设计出一个容易使用的互动相框,老人可以通过相框和远方的亲人分享照片,可以每天和他们的家庭保持联系,并且不会觉得自己像个负担。

在这个案例中,设计师依据不同民族富有特点的生活方式创造出一种新颖的产品,改善了现有的生活环境,很好地解决了问题与冲突,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种新的可能。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意识赋予形态的工作,也就是将所有的产品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意识和物质和谐统一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设计师的责任。

日本从明治维新到战后的经济崛起一直奉行“拿来主义”。泰戈尔1916年访日时,面对日本有全盘西化的趋势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所有民族都有义务将自己民族的东西展示在世界面前。假如什么都不展示,可以说这是民族的罪恶,比死亡还要坏,人类历史对此也是不会宽恕的。”日本人渐渐意识到应该保留自己的民族风格、彰显自己的文化特色,对西方设计的硬性模仿和对传统符号的简单移植是不会呈现给世界足够有影响力的设计的。日本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岛国,长期伴随地震等灾难的恐慌,这种天然劣势使得日本人喜欢多功能又可以标准化生产的产品,设计大多彰显了节能环保与可循环利用的特点。很多日本的设计看似平庸,并不试图追求夸张、惊人的表象,但在细节上所显示的功力是相当深厚的。细节决定了设计的品质,并且体现了整个民族对于生活的态度与理想。如果放弃这种传统遗留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就很难具备独特性。以无印良品为例。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是对简约美学的一种继承,它的产品售价并不昂贵,设计风格温和而精致。从学生到老人,各种年龄层的消费者都不用担心它的风格会让自己尴尬,无印良品没有让产品扮演身份识别和测试大众审美能力的角色,这样就抹去了阶级差异造成的审美区隔,这种理念体现了设计的根本目的:设计是帮助消费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日本成功的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分享了自己关于生活的独特思考以及富有启发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3富有文化特色的设计创新

彻底创新的根本来源于对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氛围的理解,确认群体中的生活质量、服务质量或最小化的不平等的大幅度改善,通过政治管理几乎很难实现,只有文化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众。考虑到基于文化的创新,设计师应该认识到,每一个群体都有他们独有的风俗、观念和习惯,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行为处事的风格,这是他们独特性的来源。针对不同的人群做出不同的设计,受众的独特性决定了设计的特色。设计要依据“文化”做出创新,才能体现民族特色。一件产品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契合生活方式、体现出自己的特点,才能在如今喧嚣的市场上存在长久竞争力,才能获得比其他同类产品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巫.设计的原点:中国方式与生活特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生活方式管理特点范文5

7成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

“生活中,有很多人认为自己什么毛病没有,挺‘健康’,不需要什么健康管理。大都是在患病之后才感到‘真正需要注意休息’、‘身体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础’。”市卫生局副局长、公共卫生营养学授衔专家田惠光博士指出,其实这是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一大误区。所谓健康不是指没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健康标准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我国调查显示,真正符合这一健康标准的人不到15%,患病人群占15%,而70%的人都处于健康与患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些人若通过长期努力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可转化为健康状态;但若不管不问将在不知不觉中加入病态行列。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致使我国疾病谱和死因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当前以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并成为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重要原因。我国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慢性病发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2002年我国部分城市前10位死因的病种均为慢性病,其构成在所有病死中占了近90%,而这些慢性病造成的“早死”占全国潜在寿命损失的63%。

田惠光介绍说,综观当前主要健康问题的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包括了无危险阶段,出现危险因素,致病因素出现,症状出现,严重并发症出现,劳动力丧失。这一过程的形成往往需经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防治实践已经证明,期间只要有效干预,控制危险因素,慢性病可以预防。健康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服务,阻止疾病的发生,让广大群众不生病、少生病,从而减少医疗费用开支。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估显示,通过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每年可预防近100万人死于慢性疾病;而接受健康管理的单位或个人,医疗费用支出减少了90%,反之增加90%。

迈向健康三步曲

健康评价健康计划采取行动

李先生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虽然才30岁出头,但由于工作压力大,事务繁忙、应酬不断,生活无规律,不知不觉患上了高血压,忙起来总忘记吃药,治了半年效果不佳,后经人介绍加入本市首家专业从事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市九月九康保中心实施健康管理。该中心先对李先生的工作特点、生活习惯、个人及家族病史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对其进行健康体检,作出个人健康评价。随后,中心根据收集到的他的各项健康信息,为其量身定做了从饮食、运动到治疗的一整套健康计划,并为其建立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督促其采取行动,实施健康计划,按时服药、休息和运动。两个月后,李先生感觉身体状况比以前有了明显改善,复查发现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

田惠光介绍说,健康评价、健康计划、采取行动是引导人们迈向健康的三步曲。其中,为了对个人健康状况作出健康评价而进行的健康体检,是健康管理的开始,是实施科学健康管理的必要前提;而健康管理的核心,在于为每一个服务对象度身制定出健康计划并组织实施。

健康投资

物质时间行动一个都不能少

田惠光说,影响健康的综合因素中,除了遗传基因、正常生理性衰老外,以环境、文化及饮食、生活习惯的影响最大。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美国前10位死因疾病中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在致病因素中占70%,其经过30年努力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50%,其中2/3是通过健康管理使行为和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取得的。

健康管理的宗旨就是要调动个人的主观积极性,关注健康、投资健康,以适当的预防投入获得超值的健康回报,了解自己患慢性病的危险性,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对已得病的患者,通过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及致残,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并降低个人医疗费用的支出。田惠光说,投资健康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个人时间和行为上的投入。参与健康管理的每个人只有按照健康顾问开出的“健康处方”不打折的采取行动,彻底摒弃不良生活方式,才能收获健康硕果。健康管理的真正意义就是让人们为了自己的健康有计划、有目标地行动起来,通过实施个人健康计划,将慢性病控制在发生之前。

健康管理维护健康新理念

生活方式管理特点范文6

关 键 词:养老 健康管理 公共服务设计 产品设计

眼下以及不久的将来,养老是我国社会难题,它不仅事关个人,更是社会系统工程。关爱老年人,需从个人做起,更需要系统级的社会保障与服务。

一、现实问题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1],老年人维护好健康将给自身、家人和社会减轻极大负担;注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因素进行全面监管的健康管理,可调动个体、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健服务,协助人们有效维护自身健康[2]。

当前,健康管理在我国仍属新鲜事物,对老年群体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是一项公共服务事业,但我国目前对公共服务设计的研究还很缺乏,能与老年人健康管理公共服务系统设计直接相关的研究基本没有。多年来,心脑血管疾病一直位居国内居民死因前位,为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率,需要做好对广大疾病风险人群,特别是高血压患者/风险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鉴于此,开展对老年人(以北京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风险人群为例)健康管理公共服务系统的设计研究工作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研究意义

对老年群体开展健康管理公共服务系统设计研究工作,是政策要求,更是民生需要。本课题针对北京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风险人群调研其健康管理现状,发掘并基于该群体的真实需求与特征研究构建相应的健康管理公共服务系统;课题研究成果可为相关机构建设老年人健康管理公共服务系统提供参照与理论支持,也将一定程度上强化国内公共服务设计研究。

三、研究依据

健康管理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健康促进,这需要基于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然后有效促进健康管理计划的实施,从而帮助管理对象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降低发病危险性,进而预防疾病[3]。

国内现有健康管理公共服务缺乏对管理对象生理、心理、行为及生活方式的深入考量,健康管理计划以“说教式”居多,导致难以调动管理对象的积极性,因而健康促进效果不佳!为构建有效的健康管理公共服务系统,须对健康管理对象生理、心理、行为及生活方式作深入考量;也只有基于对目标服务群体相应需求与特点的深入了解,并从公共服务设计的角度出发,才能构建出宜人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及个性化的健康促进方式,进而能够强化健康促进效果。

四、研究内容

(一)基础研究阶段,主要通过人物专访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一手资料。

1.人物专访

通过专访北京市健康管理行业带头人北京健康管理协会杜会长,和前线健康管理员朝阳区樱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杜医生,了解到:

在北京,健康管理仍属新鲜事物,其应用层次不高,且核心理念尚未普及,现有行业的发展多集中于体检行业对自身服务内容的深化,即由传统单纯的身体健康检查深化到健康管理综合服务,目前其大多针对专业领域人员或大型团体进行试点服务,尚未发展到服务大众的层次,因其各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总体发展还不成熟,健康管理效果亦不明显。

在北京城区,普通老百姓可以免费参加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其以家庭为单位,为每位家庭成员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并管理其健康与诊疗信息;卫生服务站每年还会为辖区内65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免费体检一次,让他们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再根据其身体状况指导其饮食与锻炼,或者提供一些必要的药物治疗;社区医生在日常问诊活动中,也会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如血压、血脂、血糖等),并利用药物和相应的健康指导,帮助老年人改善健康状况;社区内的健康教育以讲座、宣传页、平台短信、责任人传达和门诊咨询等形式为主,然而其宣传效度不高、信息反馈不佳;总之,社区内的健康管理,尚处于萌芽阶段,其开展形式仍主要为传统诊疗形式,既没有系统的规划与管理,也没有明确的开展形式,更没有相应的健康管理效果评价机制。

2.问卷调查

以北京城市社区60岁及其以上的户籍人口为调查对象,采取典型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五大核心城区内的五大社区,分别为朝阳区新源里生态小区、东城区和平里社区、西城区百万庄中里小区、海淀区太阳园小区和丰台区蒲黄榆小区,并在各社区内以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个人调查对象,每个社区选取70名,总样本量为350份,以访谈式问卷的形式调查该老年群体针对健康、健康管理、健康维护和文娱活动等特定主题的心理、行为特点及相关需求等信息,最终获取有效样本330份。归纳、分析与总结所得调研信息,提取核心结论如下:

健康层面——需要强化调查群体的疾病预防意识,强化健康教育的宣传内容与力度,扩大健康管理的开展范围;健康管理层面——需要强化健康管理的“信度”建设,强化个性化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扩大公共体检服务的开展范围,提供便捷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维护层面——需要为老年人引导适宜的、触手可及的和个性化的锻炼方式,在健康管理中加强对科学锻炼的宣传与指导,强化目标群体“科学饮食与锻炼”的思想观念;文娱学习层面——需要开发便捷舒适的社区健康管理活动,开发应用“实用方便”的健康管理电子产品,而且老年人倾向于电话、口头传达、告示、宣传栏、宣传页等(由强到弱)现有信息传达方式,还倾向于电视、报刊杂志、书籍、广播、互联网、讲座等(由强到弱)现有学习方式。

以上这些一手资料为后期深入研究工作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定量参考与定性依据。

(二)深入研究阶段,为研究构建良好的目标服务系统,需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故首先着重开展了用户研究工作,进而深入理论研究,相应研究内容概述如下:

1.用户研究

通过社会观察[4-5],在社区、社区门诊、体检中心和老年人家里分别观察老年人获取健康知识、就诊、参与体检及观看健康类电视节目时的行为方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家里和户外分别观察其自行监测血压并反馈信息和用药(以降压药为主)的行为方式,再依据这些行为方式翻译其相关需求;在体检中心和互联网上考察了解现有体检报告与健康指导的常见形式,以及健康管理相关应用技术。

依据高血压五大主要危险因素[6]高盐饮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过量饮酒和长期精神紧张,选取分别拥有上述不良生活方式的5位老年高血压风险人员和5位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10位,对其进行深入访谈[4],以了解目标服务群体(北京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风险人群/患者)相应生理、心理、行为及生活方式等特点,及其在健康管理上的切实需求和自身相关特点。

整合归纳问卷调查、社会观察和深入访谈所得用户需求,依据健康管理中的“知信行”理论[6],从用户体验角度考量用户需求层次[7],并建立用户需求层次模型,如图表1所示。

基于群体文化学[4],依据用户需求层次模型,结合问卷调查、社会观察和深入访谈所得目标服务群体相应生理、心理、行为、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特点构建用户角色模型,

2.理论研究

因篇幅所限,以及部分研究工作尚未完成,现仅对如下研究内容作简要描述。接下来,依据图1所示的健康管理基本流程,结合用户角色模型与社会现实条件,构建服务场景模型,以期概括而立体地描绘出相关服务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事件等,进而可为目标服务系统的构建提供综合感知与感性参照。以国家公共服务政策[8]为导向并兼具一定前瞻性的前提下,基于服务设计、健康管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和预防医学等学科理论,结合用户需求层次模型,针对目标服务群体设定相应健康管理公共服务的目标与内容,以此明确目标健康管理公共服务的具体开展范围、着力点与容量。基于用户角色模型、用户需求层次模型和服务场景模型,研究构建目标健康管理公共服务的流程与方式,以为目标群体打造可用且好用的健康管理服务。综合前述内容,提出整体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并拟定整个健康管理公共服务系统的软、硬件构架,该构架可为后期具体设计工作提供设计方向与要求。

(三)产品设计阶段,发挥工业设计特长,设计相关硬件产品。

该阶段基于目标服务系统的软、硬件构架,结合用户需求层次模型和服务场景模型,着力开展核心硬件服务接触点的设计,酌情完成一两个或者一系列关键产品的设计,如智能健康管理服务中心设备、智能血压仪、个人智能健康管理移动终端、智能药盒和均衡膳食谱等等,以此完善整个服务系统的设计研究工作。现因具体设计工作尚未完善,在此不做展示。

五、小结

目标公共服务系统的构建源于深入的用户研究,且最大程度上融入了服务设计思想与方法,其可在相关实际应用中发挥指导作用,也可为其它健康管理公共服务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相关研究结果可帮助健康管理师制定更加实用有效的健康管理计划,还可辅助开发更加优良的健康管理产品。

作为一项大型社会应用研究,本课题探索了一个很有前景与意义的发展方向,但因涉及内容庞大,研究工作耗时耗力,加之个人精力有限,以至撰写此文这一刻仍尚未完成全部工作,在此悉数展示已有成果,未完成的做前瞻性概述,目的就是想全面展示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与研究价值,更进一步来说是想引发世人对当下老年群体的关注,更是对自身未来的关注。实际研究工作也让笔者深刻认识到,真要构建如此庞大的服务系统,少不了数行业的通力合作与协同创新,本课题也仅仅是从公共服务设计研究的角度做下浅层探索。

六、写在最后

当初,为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设计研究能力,导师强烈要求笔者着手系统级的设计研究工作,尽管工作量巨大,我亦欣然接受。因笔者学识短浅,加之时间有限,在坚持把握好主体方向与系统构架的情况下,细节之处难免会有不足或疏忽,欢迎有识人士前来交流指正,在此也诚恳地感谢导师孙苏榕教授的悉心指导与关怀,感谢女友莉丽的热心支持与帮助,感谢父母亲朋的热切关心与担待。

参考文献

[1] 国发(2011)28号,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1.

[2]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委会.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141-147.

[3] 吴克明,朱兰,王剑波,刘德安,鲍勇.基于家庭医生责任制的社区健康管理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年12月,第6卷第6期:421-422.

[4] 罗仕鉴,朱上上.服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 戴力农.当代设计研究理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6] 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