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主要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主要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美术课堂;研究性;教学方法
所谓研究性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主动引导,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使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让他们直接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
1 职院美术研究性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
职院美术研究性教学方法,主要以提倡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为主要表现形式,在借鉴美术发展理沦中的“游戏论”、“劳动论”的基础上,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职院美术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义筹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新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课程性质的定位。美术课程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要充分体现美育与德育的结合,情感与知识的融合,要使美术教育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前沿”学科,成为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文明时尚的重要手段,成为学生塑造个性的有利支撑。
职院美术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发展,对美术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性”的逐步削弱,面对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面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等等,这些无疑都外击着我们固有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情境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学生们在生活当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作为本课的主要内容,这种教学过程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课题是“家居房间色彩的搭配”。教师首先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型,并指导学生探索。由于在真实性任务中学生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容易激发内部潜在的主动性.在讨论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边绘制、边修改,这样简化了的教学环境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往往教学效果明显。
研究性教学方法要求改变教学手段单一化的现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途径,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正确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不同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职院美术研究性教学方法还十分注重情感教学工作,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李永长同志在《美术教育与情感智力简论》中谈到“情感是一种智力,这是现代教育观念。”在我国大多数人虽知有情感,但不认为它是智力,美术教育是培养情感智力的有效途径,也不为大多数人听之。
研究性教学方法把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机制作为推动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经常说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有”共鸣的效果,这样整个教学氛围才能体现出平等、探讨、思考的良好发展格局;美术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包含众多学科的整体,在情感启智过程中,要利用一切的条件和方法,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与广泛复杂的社会相结合,是情感教育培养最有效的途径,这同时也是研究性教学方法所倡导的,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在个性化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潜能凸现出来的具体体现。
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学生评价体系是建立在新型综合评价机制基础上的,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教师不再把学生的作业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学生的自评活动在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性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采取相互探讨的方式达到自评的目的,从中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教师的评价是建立在综合分析学生整体能力基础上的,引导学生产生反思的教学过程。
3 职院美术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来说,在其推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客观上来讲,这有助于教师在不断积累的前提下拓宽思路、完善自我。
3.1 教师面临着知识多元的发展趋势。单纯的美术知识已很难适应现代教学工作的要求,长期以来,美术在职院教育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把责任一概归结为教育体制的问题,而要从主观上多做思考,美术教师就教材论教材的现象还非常普遍,基本的人文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还相对匮乏,这些无疑都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2 打破不同课程界限的突破难。研究性教学方法强调多学科的协同教学,由于在升学过程中,各个课程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无论是学校、教师、家长都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教学体制.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存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增强组织和协调能力,找出美术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点”,以此为突破口、搭建沟通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一种良好的情感体系。
美术主要教学方法范文2
一、严格遵循美术教学的原则
美术是造型艺术,也叫视觉艺术,它具有视觉艺术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而且其形象的表现又是静止的,并对物质具有特殊的依赖性,从而决定了美术教学的特点,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思维的自主性,技能教学的实践性,创造性思维的特殊性,以及个体操作与集体教学要求的矛盾性,等等。初中美术教学就是根据其自身的这些特点而确定了符合其自身规律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在我国古代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如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的“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等等。现代又提出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它们当然都可以适用于初中美术教育,但美术教学毕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所以教学上又有自己的一些原则。中学美术课的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方针、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美术认识活动的规律提出来的,是美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指导中学美术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认真贯彻这些美术教学原则,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为矛盾的转化创造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中学美术教学究竟主要有哪些原则,遵循这些原则有些什么要求?我有如下看法。
(一)审美性原则。中学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并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主线贯穿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始终。可见,审美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它起着决定本学科教育性质的作用。
审美教育,既是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养必须遵循的原则,又是提高社会主义公民的审美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全社会都应引起重视。
(二)直观性原则。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求的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美学问题、技巧问题,又往往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因而必须借助直观教学的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感知客观现象去形象地认识世界。如把握构成美术的基本因素――形体、比例、结构、空间、明暗、色彩、笔、墨、线条等,才能获得较明确的概念。
(三)启发性原则。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而教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教师必须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填鸭式的满堂灌是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贯彻启发式原则,教师应做到:(1)必须胸中有学生。班上有多少学生,他们对美术课学习的兴趣爱好如何,掌握的知识、水平情况怎样,心中有数,教学时方能做到有的放矢。(2)启发学生的思路要定向,前后所提之问题要有连贯性,而且只能围绕主题进行,否则就会漫无边际,无法收拾。(3)不墨守成规。所提问题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形式变化要大一些,以拓宽学生的思路。
二、认真研究和选择美术教学的方法
美术教学原则是美术课教学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用于指导中学美术教学的一般性原理,也是具体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依据。认真贯彻教学原则,有利于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美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美术教学原则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又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教的方法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这进一步说明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完成预定之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正确选择美术教学方法。
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很多,但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我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的经验,最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讲授法。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和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出现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时,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清晰、准确、精炼,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演示法。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做局部演示。
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做到:(1)演示的内容必须与课堂讲述的内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练”是“讲”的深化,是所学知识的表现、运用和实践。(2)课堂演示要做得简明扼要,要图像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美术主要教学方法范文3
我国美术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因此中学美术教学应该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 ,认真遵循美术教学的原则,选择并运用好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严格遵循美术教学的原则
美术是选型艺术,也叫视觉艺术,它具有视觉艺术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而且其形象的表现又是静止的并对物质具有特殊的依赖性,从而决定了美术教学的特点。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思维的自主性、技能教学的实践 性、创造性思维的特殊性,以及个体操作与集体教学要求的矛盾性等。中学美术教学就是根据其自身的这些特点而确定了符合其自身规律的教学原则。
中学美术教学究竟主要有哪些原则,遵循这些原则有些什么要求,笔者有如下认为:
(一)审美性原则。1989年中央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明确规定:“中学美术教育的 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并再次要求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主线贯 穿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始终。可见,审美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它起着决定本学科教育性质的作用。
(二)直观性原则。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求的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美学问题、技巧问题,又往往很难用 语言表达清楚,这就只有借助直观教学的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感知客观现象去形象地认识世界。如把握 构成美术的基本因素―一形体、比例、结构、空间、明暗、色彩、笔、墨、线条等,才能获得较明确的概念。
(三)启发性原则。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而教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教师必须启发学生积 极思维,以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填鸭式的满堂灌是起不到美术教学效果的。
(四)精讲善练原则。中学美术教学多属技能性的内容,而且技能的本身就在于多练、苦练,但每课时又只有45分钟,要腾出尽量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不精讲就完不成教学任务。“精讲”,就是要求教师在作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高质量地少讲,把所用之道理讲清楚,把重点、难点讲透,把方法、步骤和要求讲准确,以达到指导“善练”的目的。“善练”,就是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有严格的训练计划、方法步骤,按质按量地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
(五)以点带面,面向全体的原则。我国现行的班级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是以年龄为基准组建的,由于学生的来源及其生活条件、所处之社会环境的不同,对美术的兴趣爱好乃至天赋差别,造成水平的参差不齐是 必然存在的,而教学活动是集体的,要求也是以统编教材为依据即划一的,这便产生了统一要求与水平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然而我们的社会制度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唯一的办法,只有以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在不同基点上去要求、提高。
(六)创造性原则。创造性是美术学科的显著特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创造性才能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最主要的标志,是人的智力结构中最主要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发展学 生智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和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切不可忽视。美术教学在这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
以上之中学美术教学原则,既有他们间的区别,但又是互相联系的,教师要善于从实际出发,把他们配合起来,灵活地、创造性地遵循和运用。
二、认真研究和选择美术教学的方法
美术教学原则是美术课教学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用于指导中学美术教学的一般性原理 ,也是具体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依据。认真贯彻教学原则,有利于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很多,但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大纲》精神的要求和笔者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的经验体会 ,最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讲授法。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
(二)演示法。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 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三)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 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按新编教材的要求,它在整个初中的教学活动中要占80%以上份量。
(四)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同学生互相交谈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包括启发式谈话法、提问式谈话法和指导式谈话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积极反锁 .但谈话法的缺点是意见容易分散,不易控制,运用不好还容易使所传授知识支离破碎。
(五)参观法。参观法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视野,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从中受到实际教育 的一种方法。其内容有参观书画摄影展览、作业观摩展览、还有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筑物体、自然风景、 动物花卉等。这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热爱生活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
美术主要教学方法范文4
关键词:高中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实践
引言
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已经渐渐难以适应高中美术学科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尤为重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加强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促进高中美术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不断完善学科教学体系。
一、高中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的发展现状
高中教育体系在近些年中逐渐获得发展及完善,顺应教学体制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升高中阶段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进步,逐渐成为当前高中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为深远,高中教师虽然意识到转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但是教学效果依旧不甚理想。美术学科作为高中阶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设计基础素养教学十分关键,但是纵观现阶段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的基本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中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缺乏创新性
高中美术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由于学科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导致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注重提升学生潜在性的学习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独特性要求较高,基于此,才能确保美术设计作品的新颖性。创新性贯串于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的始终。由于现阶段高中美术学科教学中缺乏创新性,对创新资源的积累少之又少,甚至受到学生阅历不够丰富的影响,学生的拓展性学习思维得不到提升,导致其学习效果较为低下[1]。
(二)高中美术生的综合学习素养有待提升
由于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及艺术性,对于美术生自身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对美术生自身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意义下的高中美术生发展要求已难以适应现阶段的高中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高中美术生不仅需要具备学习美术设计基础的基本素养,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同时还应具备强烈的美术艺术感染力,才能够适应美术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的实际需要[2]。高中教学活动的开展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的引导作用,导致高中生将过多的学习精力投放在主要学科上,而渐渐忽视了对美术设计基础学习素养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同时学科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效果低下。
二、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实践开展的举措
现阶段,为顺应新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开展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转变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结合高中美术生成长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增强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实践中多应用设计术语
想要从根本上提升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并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应用美术学科的设计术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点加强对高中阶段美术作品的设计评价,提升工艺美术作品的适用性、经济性及美观性,并能够伴随时代的发展及进步,为美术作品注入新的活力[3]。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客观影响下,高中美术学科设计教学内容更新变化较快。与此同时,设计评价体系也获得不断的丰富及发展,在对每个体系加以完善的同时,应对各项指标进行区分,以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中,涉及的教学内容多样,以工艺品制作为例,其中门类主要涉及以下内容:a.陶艺;b.印染;c.装饰画;d.刺绣;e.编制等;另外在材质方面,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内容:a.金属;b.石;c.竹木;d.塑料;e.贝壳等。因此在进行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的实践中,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针对设计需要,展开合理的设计用语使用,提高教学的专业性[4]。
(二)帮助美术生建立完善的设计意识
在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建立起完善的设计基础尤为重要,为此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在开展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相关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应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等展开设计,充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同时能够使设计具有多样性。美术作品不是凭空产生的,通过手稿的设计,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整体布局有明确的认知,同时能够在实践中加以充分的拓展,并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由于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为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树立完善的学习理念[5]。
(三)提高美术设计材料使用的灵活性
由于美术教学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及实践性,在设计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也会用到诸多的设计材料及设计工具,在明确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在生活实践中获得学习,掌握美术设计的灵活性及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美术作品的设计中,可加入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材料,从而确保美术设计作品能够具有多样性[6]。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美术设计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增强学生对自身美术作品的认知程度,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推动高中美术生设计基础素养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美术主要教学方法范文5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美术教学;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1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提出,高中美术教学探究成为了学生初中美术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美术是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中美术教学一方面为培养美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极大丰富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形成,培养了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学生的认识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这要求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将高中美术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和创新。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美术教育的整体过程,美术欣赏已经贯穿到小学至大学的审美教育过程中。高中美术教育要求学生应用独特的艺术感知能力、运用一定实际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和判断,在这个欣赏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美术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改进高中美术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高中阶段的学生们已经能够顺利的欣赏写实作品,然而在面对“达芬奇”“毕加索”这样的艺术伟人时,学生的观点只能从“像”或“不像”来判断。许多学生都向我提出这样的疑问诸如“这些画好在哪里啊?”“画的是些什么啊?”这样的问题。由此可见,尽管高中学生们已经具有了较强的逻辑思维,但学生观察艺术作品的价值标准尚未形成。面对审美形象时,难以到达真正意义上的欣赏和学习。
(一)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待加强
长期以来,美术课程一直处于尴尬的局面。由于对美术课程的认识不够,又加之学生处于高中阶段,面临着巨大的考学压力,高中美术变成了一门“副科”。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变得漠然。要知道,美术课程是加强学生文化素养和艺术感知能力的主要学科,具有重要的发展作用,绝对不能轻易忽视。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上述特殊情况导致了一些美术教师在思想上有所松懈,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学方法上,过分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但是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美术课程是强调个性发展的学科,美术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没有标准答案可言,教师应该不断启发和开拓,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方位、创新型的发展。
(三)多媒体教学的不恰当使用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开拓,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没有板书、范画等示范作用,淡化了教师的示范作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如果使用恰当,就会产生锦上添花之感。反之,则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高中美术课程的开展需要方法得当,不能因为是美术课程就全无章法。高中美术教学效果的优良会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倦怠情绪,严重影响了高中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优化高中美术教学效果的几项建议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性,如教学的直观性、思维的自主性等等特点,因此美术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真了解,因材施教
美术课程的开展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作为一门个体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高中学习阶段,对于热爱并擅长美术绘画的学生应该给予专业的教学,指导他们从专业处做起,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和涵养。对于并不热衷于美术的学生,要注意其中的教学难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授课的集体性,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做到针对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陶冶情操,加强审美能力
高中美术课在审美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对美术课的系统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感知能力,逐步加强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须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要贯彻在高中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把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美术课在思想情感和道德培育中的作用,通过实际的操作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堂是以直线呈现的方式逐步展开的,不能靠单一的语言进行描述。
例如,在美术赏析课的开展中,教师必须认真设计给学生欣赏的作品;写生课则必须提供给学生静物或是人物,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感受的能力,才能高效的完成美术教育的各项教学任务。教学的过程中,借助直观而简洁教育手段,给予学生教学上的多项辅助。与此同时,教师的语言表述要尽可能避开较为难懂的专业术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改进启发和创新原则
教师的教学内容想要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必须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围绕所学的内容进行积极思考。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到位,有目的性的提出各项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不断启发学生的创新型思维的增强。创新是美术课的一大要点,死板无趣的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毫无益处,既要有对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的培养,又要坚持创设一定教学情境,保护学生个性发展。
三、培养学生融汇贯通的学习能力
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和经验的主要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融汇贯通的学习能力,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高中美术课的开展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欣赏模式,让学生临摹素描也好、水粉也好都是让学生在提高技巧的同时感受美术作品的真谛。
例如,在写生课上,当教师布置任务写生一条街道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建筑物的远近问题,从而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物理学的相关透视原理,理解美术中的“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等问题。著名的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曾经主张把美术教学分为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学、美术评论四个方面,他主张各个领域的融汇贯通,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说,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学与绘画、技巧等问题并不是相互孤立的。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美术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正所谓“教学相长”,只有让学生了解到美术的乐趣和发展,教师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有益身心的美术活动,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相关教学要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需要。从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美术鉴赏的兴趣,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罗能建.论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4(06)
美术主要教学方法范文6
【关键词】工科学校;工艺美术;教学方法;转变
在职业教育的深入和发展浪潮中,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和招生就业的需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与商务、服装设计、工艺美术等一批专业相继成立。随着职业教育的逐渐深入和逐步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概率和模式逾渐加深,例如电子商务平台中网页美工技术的应用,机械制造专业中工业产品设计学科的工艺应用等,工艺美术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开展已经深入和渗透到了许多学科领域,甚至有的职业学校把培养学生美感和艺术情操作为基础理论课程在全校开展。
但就教学管理和设备设施以及教学理念的落后和缺失导致专业发展的瓶颈不能突破,甚至依旧停留在过去传统的绘画、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突破设计的理念,成为设计者。
值得深思的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下,报读工艺美术相关专业学生逐渐减少,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偏低,很多毕生业改行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给学校的招生方向的确立和开展工艺美术教育教学增加的实质性难度。为此,在工科学校中,工艺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转变是势在必行。
一、课程设置理念的转变
学校的各专业教学大纲是学校各部门落实教育教学的根本,而实施性教学计划则是教务教学部门开展教育教学的行动指南。在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中,课程的设置合理安排是实施性教学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在工艺美术相关课程的设置中,可参照国外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模式,例如德国模式或新加坡模式,以行动导向或任务驱动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中重基础教育,重视实训教学,淡化理论教学。以广告设计专业中《广告设计》课程为例,把从单独的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掌握每一种设计方法和技术到逐渐运用的过程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化成每一个教学任务模块,所涉及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运用分别逐个在实例中存在和展现,把从有因到有果转变为有果到有因。真正将以学生导向为中心导入到教学过程中,重视完成任务模块的量化分析,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1.确立职业道德教育在工艺美术教学中的引导地位
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惠州工程学校以学生品行教育目标――“六个学会”、“做七种人”来引导学生的价值发展,即学会自律、学会宽容、学会协调、学会生存、学会适应、学会发展;做一个尊父母讲孝义的人,做一个敬师长讲礼仪的人,做一个爱同学讲情义的人,做一个品行正讲诚信的人,做一个守法纪讲正气的人,做一个有理想讲奋斗的人,做一个体格健、讲奉献的人。通过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到美术教学中,将单一的绘画、设计穿插到德育教学中,发挥好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术人才主阵地作用,注重敬业精神教育,教育学生要有一种恭恭敬敬的态度,一定要要重视自己的工作。要具备责任感,具备主动的精神。在教学中加以职业道德教育的引导,确立好学习和生活的方向,激励他们刻苦学习、踏实工作,乐业、勤业、精业,把自己造就成有用之才。通过职业道德教育的引导,把职业教育的理念影响到学生的骨子里,甚至传播到就业单位用人的模式上,只有这样,才使得职业教育更加深入人心,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2.加强主要设计课程在工艺美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这就取决于专业课程教师的引导和与学生思想的碰撞,取决于主要设计课程的老师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学生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力的培养主要依靠专业课程教师的引导和启发,结合现代工艺美术教学的特点以及工艺美术自身的特点,在工艺美术在中主要就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相结合,比如说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摆脱美术教学,就算是近些年来对学科的很多方面做出了一些调整,但是大部分的职业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一直是使用着美术学院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学生的培养的。而且在以往的而教学中主要就是包括着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几大部分。整体的教学中又是进行缺少弹性,理论与实践又不能一体化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没能及时的起到作用的,甚至是反面的作用。所以,加强主要设计课程在工艺美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已成必然。
3.加强实践课程在工艺美术教学中的检验能力
实践在工艺美术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体的工艺美术的教学中要大量的运用,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践与社会生活的练习,逐渐的形成了学生艺术创作的来源,也是设计艺术产品的直接载体,是设计艺术产品的基本属性。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驱动下,在我们的实践课程教学中,增加其检验能力,做好整个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工艺美术的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在教学中的实践性。
总之,在现代的工艺美术教学方法转变中,通过德育导向,专业主导,实践检验的模式更加符合社会对工艺美术人才发展的需要,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从而突破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就业瓶颈,达到符合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上来。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2]李伟.《从艺术与设计的关系看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3]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4]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页
[5]赵炬宇、赵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探索》,2006年第4期,第84页
[6]冯志.设计文化和文化设计-试论公共设施设计的文化关联[J].时代教育,2008,6:54
[7]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