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范文1
【关键词】儒家 法学思想 当代价值
儒家法思想的法理学意义
儒家法思想中的仁、义及其现代法理学意义。有国外学者认为,“在中国所有的道德哲学家中,孔子是最重要的。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孔子规定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超越人的自私心理,提倡对于他人应有“仁爱”精神的思想,不论在中国的法律思想史上,还有在整个世界法律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
最能表达“仁”的含义是“爱人”,“爱人”是孔子处理人事关系的基本原则,但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孔子的“仁者爱人”虽然有“泛爱众”“博施”的因素,“但不是平等地爱一切人,其带有深刻的宗法等级制烙印,从而使孔子的‘仁’表现出明显的宗法性、等级性、强制性”。但其当代意义也是显著的,仅从法理学角度,我们可以将“仁”的思想进一步推及至罪犯,重新思考罪犯的一些权利,对罪犯应当实行人道主义。
儒家的“见利思义”思想,即倡导人们在见到有利可图的事情时,首先要想到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凡符合道义的利益可以考虑,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要自觉舍弃。君子在义利关系的处理上,应把履行道德义务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如果“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应以“义”为上。
春秋决狱、德育及其现代法理学意义。一方面,春秋决狱与道德法律化。在立法上,儒家主张把道德法律化,这是儒家法律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荀子即强调礼为“法之枢要”,又讲“非礼无法”,这是说不合儒家道德原则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可见荀子认为“礼”在“法”之上,“礼”的道德观念是“法”的灵魂和宗旨。到了汉代,董仲舒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直接主张“春秋决狱”。所谓“春秋决狱”,是指在遇到义关伦常而现行法律无明文规定,或虽有明文规定但却有碍伦常时,便用儒家经典《春秋》所载有关事例和其中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另一方面,德育乃和谐社会之本。孔子十分重视道德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把道德生活看成是高于政治、法律、教育、艺术、宗教等其他一切活动的因素,主张用道德统治其他活动。将德育思想直接引入现代立法与司法工作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新修订的《婚姻法》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这简直就是直接将中国的传统美德写入法律的。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德育传统,把道德的思想暗含入现代法律,有利于法律的普及和公民的接受。毕竟道德已经扎根于群众达数千年之久,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力,借助德育之功,行普法之实,是一个明智之举。
中庸与公平、正义、和谐。自古以来,法律追求公平、正义,这与儒家法思想中提倡的“中庸”、“和”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孔子以“中庸”为“至德”:“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中国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不过它也具有法学意义,其早已被纳入到古代法律思想中。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中罚”、“刑中”都是讲的公正中直、不枉不纵、无罪无罚的意思。在儒家思想一统天下之后,“中庸”对古代刑事立法、司法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渐渐地,“中庸”成为是儒家论法和法律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这极大地提高了“中庸”在儒家法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以至影响到今天。在今天的立法中,在法理学研究上,到处可见“中庸”的指导思想,甚至有必要有意识将“中庸”的思想纳入法理学研究中,在立法司法中进行指导。
“中庸”的另一个基本含义是“和”。《论语》的“和为贵”,“过犹不及”等等论述都阐发了中庸的这一含义。中庸之道包含“权”和“时”两个范畴,“权”是通权达变,讲不违背原则的灵活性;“时”是审时度势,依据原则变通处置。“时”,《中庸》称“时中”为“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权”、“时”既要求有坚定的原则立场,又要求有预测,把握时势的尖锐洞察力和应变能力。
儒家法思想对部门法的现代意义
慎刑:儒家法思想对刑法的意义。儒家法的思想在经历了中华法系灭亡以后,又奇迹般地在现代法理学界复苏过来。在刑法学界,儒家法的“慎刑”思想得到极大的体现,有不少学者并为此找到理论根据,充分论证刑法的道德化,呼吁在刑法立法中应该贯彻“慎刑”的思想,其表现形式主要由“去刑罚化”和“废除死刑”为代表。
在研究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文献中,有一派是主张法律与道德是交叉融合的。在刑法学界正兴起一种“融合论”的学说,该学说强调刑法与道德之间的融合性,刑法具有道德内涵和基础,刑法也具有道德性,“刑法的目的就在于强调推行伦理观点即唤醒道德主义”,并且其道德性可以证明刑法的正当性,还可以排除乱用刑法。这一理论的根源正是西方的自然法学派思想和中国的儒家法思想。
该潮流中的极端例子是“废除死刑”的呼吁。不过恐怕慎刑如儒家者,也不会赞同废除死刑的,有学者说:“废除死刑是必然,但在今天的中国为时尚早。”笔者也认为儒家的慎刑是刑法道德化、轻刑法化的思想来源,但绝对不是废除死刑的思想来源,废除死刑恐怕还是国外发达国家发明的舶来物。
儒商:儒家法思想对民商经济法的意义。中国自古就有“儒商”的说法,这是古代儒家思想对人们经济活动及立法上的实际影响的一种反映。在今天,也应该提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扬儒商的精神。同时,为了保证市场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和谐,应当在民商经济法中贯彻儒家法的思想。
市场经济的“谋利”需要儒家的道义。人所共知,走向市场,其直接的动机就是“谋利”,这也就是说,人们经商都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运作,到市场上去谋利益是天经地义的事,无可非议。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谋利益又不能不受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的约束。这就要求市场经营者正确处理道德与金钱的关系,在经营中不能赚黑钱,不图不义之财。儒家思想要求人们见到财时,要用道德作为衡量标尺,符合道义的财利来取,不符合道义的不取。这一道德思想,对于人们正确处理义与利或道德与金钱的关系有指导的意义。
市场经济需要“以人为本”。在市场经营中,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在工厂生产中,要努力地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真正符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在经营中,应当本着自己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不销售低劣的商品,不卖冒牌货,更不能推销有毒的食品。只有这样,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宗旨,才能不断推进这一经济制度的顺利发展。
无讼:儒家法思想对诉讼程序法的意义。儒家法思想中的“无讼”思想至今影响深远。它对于现代民间调节的影响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它是当今民间调节的思想来源和形成的历史基础之一。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听诉,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诉乎!”孔子一贯倡导“息讼”、“贱讼”,这一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古代法律思想,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西方国家提倡庭外和解、辩诉交易等与之有类似性,这种实践操作模式的形成如一位国外学者所分析:“法官的功能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来提供最高质量的正义。”我国提倡的调节、和解等也与之相关。总而言之,现代诉讼法中追求的节省诉讼成本的思想与儒家法的“无讼”有着某种关联性和一致性。
我国古代实现了“法律的儒家化”(瞿同祖语),因此也具备了民间调节、和解的基础。影片《真水无香》提倡的宋鱼水精神也在体现这里,还有解放区的马锡武审判方式。《真水无香》后来成为全国公演、全体法官学习的影片,可见调节在我国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因此受到赞扬和鼓励。一些法院甚至对于案件进行量化规定,要求调节的案子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
此外,国外兴起和提倡的恢复性司法与“无讼”也有若干关联。所谓恢复性司法,是指在调解人帮助下,受害人和罪犯及酌情包括受犯罪影响的任何其他个人或社会成员,共同积极参与解决由犯罪造成的问题的程序的总称,恢复性司法程序是排除了审判权主体参与的刑事案件解决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司法程序的概念,它是一种民间性和准司法性的程序。恢复性司法程序通常包括调解、调和、会商和共同确定责任等。
小结
在儒家思想复兴的今天,儒家法思想应该受到重视,并且应该让儒家法思想在现代法学界获得一定程度上的重生,如同西方自然法学派在现代的一度复生。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儒家法的思想传统,而且儒家思想在中国法制史上产生深远影响,有学者称为“法律儒家化”,笔者深为赞同。儒家法思想还应该在现代法学界得到新的解释、学习、运用,并继续影响作用于现代法学,为现代人的生活服务,为构建现代法制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儒家法思想还可以与国外的一些法律思潮相结合,让儒家法思想在世界法学发展历程中发挥作用。希望在今后立法、司法中,应适当输入儒家法思想,为建立和谐法制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范文2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和谐;价值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活动的实践者,因而在“人和”基础上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人是一种“群”的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息息相关,只有群体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只有把个体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正是基于此,许多学者曾指出,儒家伦理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整体或群体主义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看,公平正义构成个体与社会间关系的核心价值。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则是保持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儒家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主旨就是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上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与体制,其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范文3
【关键词】儒家;人格;培养
在市场经济的当代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这一风向也影响到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使他们出现诸多人格修养问题。以修身为本的儒家思想在这一问题上恰可以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
一、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人格修养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且不少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比如大学校园频频出现的凶杀、跳楼等案件都为大学生人格培养问题敲响了警钟。
第一、缺乏担当。所谓担当,即是成年人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代青年由于生长于溺爱环境,从小未形成担当意识,以致成年后仍对自己的行为不能负起应有的法律和道德责任。学习上沉迷网络、旷课逃学,更有甚者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生活上抽烟酗酒、未婚同居,甚至,道德沦丧,且毫无羞耻之心。所有这些,与天之骄子的形象大相径庭,相去甚远,也与社会道德规范格格不入。
第二、理想信念模糊。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少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不同程度的淡化和偏差。价值观念扭曲。一些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念如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金钱至上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信条。人生价值取向已明显地向实惠化和功利化倾斜,更加注重自我的个人本位倾向,过分强调个人利益,片面追求个人的名利得失,而忽视、淡漠他人、集体和社会需要,缺乏社会责任感。
第三,心理素质脆弱。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社会和家庭期望值较高,就业压力较大等因素,导致他们心理比较脆弱、人际交往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行为出格。在学习、恋爱、求职中一遇到困难、遭遇挫折,就感到迷茫、困惑、焦躁不安。轻者破罐子破摔,不思进取,失去自信,无所适从;重者万念俱灰,甚至是轻生自杀。
二、修身为本――儒家思想的人文光辉
修身,即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儒家思想中中,修身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儒家高度重视修身的重要性,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是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准则,“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儒家修身思想的核心是立志。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认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那么,应该立怎样的志向呢?儒家给出了精辟的解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力天下苍生才是最高境界。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仅是使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和亲睦族、安邦治国、教化天下,即孔子所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也如孟子所言的“修其身而天下平”。
儒家修身观要求个人不断进行“自省”,时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子曰:“过则勿惮改。”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过而能改,则善莫大焉。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作为君子,就要反躬求己,严格要求自己,遇事多从自身找毛病,“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改过迁善,才能塑造至善至美的人格。
三、借鉴儒家修身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学校教育阶段是人生重要而关键的阶段,也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最佳时期。而以塑造理想人格为中心的儒家修身教育思想,非常有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富有理想、目光远大、善于学习、敢于面对挫折、适应市场经济环境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第一、要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念。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就应该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最高奋斗目标,并为此拼搏努力,无私奉献。一个人的理想追求,决定着其人生境界所能达到的高度。当前社会需要的是把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与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在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价值也得到实现的人,而绝不是完全强调自我实现的人。
第二、借鉴儒家“自省”的道德修养方法,加强对自身道德行为的检查、反省。要常怀律己之心、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礼记・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即使一人独处时,也要谨慎检点,小心翼翼地按道德规范行事,加强自我监督意识,自觉抵制一切不良行为的影响和形形的精神污染,在各种环境中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保持内心的纯洁性,逐步培养起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三、勇于面对挫折和困境,增强自信。道德修养是一个在社会实践中反复磨炼,逐步完善的过程。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挫折对于一个强者来说是成功的铺垫和阶梯。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遇到逆境挫折不一定都是坏事,把它当做对自己的历练,努力克服各类困难,终将会有一番作为。
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范文4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仁义礼智信;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颖的话题,追溯中国古代,孔子、老子、庄子等先哲都对善恶、义利等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回望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对正义、好坏等问题进行了回答。但是有人的社会永远都不能避开这个问题,一个人心中的核心价值和价值排序关系着社会的秩序,关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关系着任何一个共同体的未来走向。介于时代的转换,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环境下核心价值在人们心中尤其是大学生这一共同体心中的原形可能都不一样。大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立足儒家思想来审视当今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从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来透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可能。
一、儒家伦理思想中的最高道德准则
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传承至今,有的在传承的过程中被人们摒弃了,有的继续为当代人所用。而这些被继续传播的文化无疑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应用价值。正是它们的当代价值才使其为我们所接受和继承。而在这些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更是值得我们探讨,尤其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最高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对于当代人尤其是作为接班人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儒家所谓的“仁”就是指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是人的本质体现。另外孔子针对我们生活中的行事原则提到:“已所不欲,忽施于人。”这是孔子认为的“仁”在人们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教导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达到自身内部的爱人,还要对外做到“仁”,要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孔子还告诉我们实行仁的方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孟子的仁政学说也充分体现了儒家“仁”的核心理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阐释了拥有民心是一个政治家必须具备的智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孟子所认为的推己及人,时刻想到他人,这也是仁的生活写照。
“义”同样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也就是说君子是把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肯定了义在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品质中的重要地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要说的正是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另外,孔子还启示我们在利面前选择义是非常重要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孟子说:“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不属于你的,如果你拿走的话,那就是不义。荀子也认为“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程颐认为“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强调了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始终把义放在首位,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核心位置。
同样“礼”在儒家思想中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为人方面,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只有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使之符合礼才能做到真正的仁,并强调“非礼忽视、非礼忽听、非礼忽言、非礼忽动”的行为准则。另外,他还认为“礼之用,和为贵”,也就是说礼的功能主要在于通过礼仪的施行能达到一个和谐的社会秩序,“不学礼,无以立”充分说明了礼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另外礼也是其他社会制度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信,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荀子也认为“礼者,人道之极也”,在荀子心目中礼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左传》中也提到“礼,国之干也”、“礼不行则上下昏”,充分说明了“礼”在一个社会有序前进中的重大作用。
“智”的基本内涵就是指智慧。在孔子的学说之中,《论语·子罕》中的“知者不惑”、《论语·为政》中的“四十而不惑”向我们传达的是掌握了知识,我们就能不被外界所迷惑。孟子认为“智”是“是非之心”,也就是指一个人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荀子·劝学》中提到“知名而行无过”,我们拥有了智慧和知识,并且能够自知和知人,这样在生活中才会避免错误的发生。因此,“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重要。
“信”在儒家思想里解释为讲诚信。《论语·学而》中提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这些告诉我们诚信是我们交友的基本准则;《论语·为政》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这也启示我们诚信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没有了诚信,人就不能称之为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启示领导者,讲诚信才能得到人们的支持和同情;《尧曰》中提到“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说得就是取得人民的信任是一个人从政的基本条件。
二、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难题
“一”与“多”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永恒的价值难题。各种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互相融合等都充分说明了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但是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价值排序的拷问。尤其是对于90后这一新兴群体,思想活跃、自我约束意识薄弱、依赖性强、抗挫能力弱、心理问题突显等等特点都给他们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带了诸多难题。
(一)公德观念具备、道德践行缺位
社会公德作为维持社会公共秩序,调整人际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是一个民族长期历史文化积淀和累积的结果。当今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公德却面临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践行缺位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2013年5月4日的讲话中说到:“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不难想见,一个不讲公德的青年是不会拥有远大抱负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远大抱负的青年也是无法崛起的。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强的社会公德的观念,然而在实践中却往往极易以个人为本位、从自我出发进行行为选择。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恋爱双方在公共场所亲昵过度”、“从校图书馆借的书未能细心保管”。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匮乏,只见整天呼喊社会风气败坏,却严重忽视个人道德修养,更没有意识到用实际行动自觉抵制不良现象的重要性。大家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妥,但是在日常行为中已经默许这些行为的“合法性”了。当代大学生关于社会公德的知行不一,或许我们在梁启超那里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梁公直言不讳地说:“公德是中国人最缺乏的品德之一。中国人很早就注重道德说教,但是偏于私德,疏于公德。”私德以家庭为核心而公德以社会为核心,当代大学生如果不践公德只寻私德必会损毁民族之未来。
(二)社会责任意识淡化,个体权利意识浓厚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自己的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曾记否,霍去病辞谢汉武帝相赠豪宅时说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曾记否,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记否,马克思的“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斗争!”。这一句句无不彰显出伟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前,我国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倍感缺乏安全感、归属感,从而也淡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君子忧道不忧贫”的认识已被残忍丢弃,反而“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谬论却堂而皇之地被人们尊奉。大学生们为了“适者生存”于这个社会,不得不去提升自己的个人竞争力,以期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毋庸赘言,在个人价值面前,他们视社会责任轻如鸿毛。
(三)尊师敬长行为失范,遵纪守法精神盲目
生于礼仪之邦,当为礼仪之民;身处书香之院,本该知书达礼。尊师敬长本是我国延续千年的礼仪传统,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先人把自己老师视为自己的生父来致以最崇高的礼赞。诚然,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然而,我们却惊愕地发现当代大学生礼仪失范的行为却日益严重,山西一高中生课堂持刀杀死老师、浙江教师家访被学生杀害抛尸荒野、中国政法大学男生课堂砍死教授,他们胁迫师生礼仪的道德底线一退再退。人无礼无以立,其无礼行为更源于当代大学生对于法律精神的无知。他们作为知识的象征,承载了社会全部的期许和信任,然而一点琐事就能让他们不顾法律而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恶性事件。2010年药家鑫故意杀人案、2012年安徽医科大学长砍死学弟、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犯案凶手不是恶贯满盈的社会,而是我们平时十分可爱的大学生。谁丢了“礼”,谁就失去了人之为人的资格,谁就辜负了社会的重托,谁就是整个民族的罪人。
(四)学习功利性质明确,真实崇学观念缺失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固然,古之俊杰在艰难困苦面前依然守住了那份对文化本真求索的精神,这正是内心基于对“智”的领悟。但是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什么又是他们投入学习的重要因素呢?根据调查显示,83.9%的当代大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获得谋生的功能,他们在学习中也渐渐地抛弃了“智”的本真,转而追求何种“智”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学习动机的改变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当今“考证热”、“考研热”、“公务员热”充斥象牙塔,更是源自于市场与大学的紧密联系,这就很容易导致市场手执大学发展之牛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功利主义思潮在我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温床,它影响着各行各业的人,当代大学生也成为了它忠实的追捧者。2013年我国有699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比2012年增加19万,创历史新高,成为大学生最难就业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在与现实的碰撞中被击的粉碎,大学生在这个矛盾面前向残酷现实屈服了,抛弃真实崇学的遗训。这或许就是著名“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一个原因。
(五)诚实守信意识弱化,投机取巧心理突显
诚信是维持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立世的根本品质,更是推动社会发展获得较强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但是我国目前却面临十分严重的信任危机,“牛马遍野,夜不闭户”早已成为美丽的奢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使得围墙越垒越高,监控越装越多,沟通越来越假。就社会最后“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存在一定的诚信问题。部分当代大学生在失信的洪流中迷失自我、自甘堕落,考试作弊、国家助学金故意拖欠、甚至有学生偷盗的现象。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相悖的是诚信体制的滞后,由此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大学生在这样一个诚信畸形的社会中,看见了太多失信人获益而免于责罚的负面现象,给心灵带来了巨大冲击。另外大学教育也缺乏对诚信的教育,甚至个别老师本身就缺乏诚信,学术造假、收受贿赂、评级黑幕等等,焉能身正为范?
诚实守信意识的弱化必然会导致投机取巧心理的产生,大学生如果不踏踏实实做事而心怀投机取巧的心理,这样就很容易跌入犯罪的深渊。知识在这个时候就很可能会由推动社会前进的杠杆演化为阻碍社会建设的枷锁。刘延东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上讲到:“科技工作者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牢记社会责任,坚守学术道德。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高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学家要有高水平的精神境界。只有坚守爱国报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追求真理的情怀,才不会让名利动摇诚信。”此番肯綮之谈直指诚信的价值。不难想见大学生如果失信,何以与人交?何以造福于社会?何以立于世?
三、儒家伦理思想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意义
90后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活跃力量,其成长的环境以及文化基础大为不同,其价值观存在的难题也是异化多样。而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历千年的传承,如今已经影响整个中华大地甚至全世界。尤其是“仁义礼智信”的最高道德准则必定在解决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难题上有着极大的价值。
(一)“仁”对90后大学生道德践行的价值
儒家所说的“仁”在现代主要是指人们要学会对他人友善,要和他人友好相处,而且还要学会帮助他人,尊重他人。除此之外,还告诉我们也要对自然对社会友爱,必须懂得保护大自然和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还要对万物给予人文关怀。
而仁的现代含义正是我们90后大学生价值观践行中所缺乏的。尤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的公德观念出现了知行矛盾。社会道德的践行是社会公德观念的真实体现,是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的实践保证;社会道德的践行关系着每个社会人的利益,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整体形象,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文明发展进程。正如儒家思想家荀子的知行观所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因此,我们必须在拥有观念的同时,要在现实生活中去实现这些道德观念。
(二)“义”在增强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上的作用
“义”在现代我们主要解释为坚持正义,维护公正,追求公正,对国家和社会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在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时候要知道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对“义”的追求正是我们90后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中很容易忽视的。孟子认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面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冲突时,孟子告诉我们要选择社会整体利益,把“义”放在首位。社会整体利益包含着个体的自身利益,关系着个人利益的实现,关系着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转;社会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我们个人利益之前,作为90后大学生,尤其要主动学会承担起社会责任,在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更要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
(三)“礼”对90后大学生尚礼守法精神的提升
“礼”在现代的主要涵义有三个:孝敬谦恭,要求人们在生活中要孝敬长辈,尊师敬长,自尊尊人;文明礼貌,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要通晓为人处世的礼仪,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学会礼让;遵纪守法,在现代我们强调礼法的结合,树立现代法治精神。
90后大学生在文明礼仪上缺失的案例娄见不鲜,这也说明了对90后大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文明礼仪是一个大学生文明素质的体现,更是一个大学生踏进社会的基本筹码,关系着我们这个社会良好风尚的建立,关系着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因此,加强90后大学生尚礼守法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必须从家庭教育、社会引导、政府立法等多个角度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和引导。
(四)“智”对明确90后大学生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意义
儒家所讲的“智”不仅仅是一种智慧、一种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态度。在现代我们主要解释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求是创新、实践中求真知。
90后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诸多价值误区,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拥有“智”的过程,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儒家的“智”告诉我们必须明确学习目的,我们大学生在校学习不仅仅是获取一纸凭证,我们的学习更多是获取智慧、获取方法,要善于思考问题;我们大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不仅仅是局限于课本,更多的是侧重要人文知识素养、基本技术技能、日常生活常识等,要学会在实践中求得真理;最后我们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死学、硬学,更多是要灵活地学习,要有思考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获取知识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思维逻辑方法的培养。
(五)“信”在提升90后大学生诚实守信意识中的影响
“信”是为人之本,主要是诚实守信,现代内涵主要有真诚守信、遵守诺言、敬业尽责。“信”的三种现代内涵贯穿于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个人交往、企业合作、国家协作等。
90后大学生在为人处世时需要明白真诚在交友中的重要性,真诚守信通常能够帮助我们寻找挚友,在生活中能够互勉互励,相互支持和帮助;同样遵守诺言也是取得他人信任的重要保证,诺言的失守必定会损害我们自身形象,阻碍我们的行事;敬业尽责也是我们工作学习中必须具备的,敬业尽责能够帮助我们获得老板的赞许、老师的帮助、同学的支持。因此,诚实守信在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应该扎根于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载体,在90后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我们加大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这种先进文化的份量,强化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而扩展和渗透到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这必然会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范文5
关键词:儒家思想;音乐教育;借鉴;启发
1 儒家思想中的音乐教学
孔子与孟子都是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人于乐”,孔子把音乐教育当做成人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孟子曾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他同样肯定了音乐教育的重大作用。在当代,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作为一种提高学生素质的方式积极开展。研究儒家思想与音乐教育的关系,对于当代音乐教育的良好开展有重大作用。
儒家思想中的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进行感化教育是儒家音乐思想的重要内容,《乐记》一书较为完整地现了儒家的音乐思想。一定程度上来讲,《乐记》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其实就是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在音乐方面,孔子的才艺高超,他精通多种乐器,并专长作曲、歌唱等,他提倡音乐并注重音乐教育。
首先,儒家思想重视音乐教育。孔子曾说,乐是“成人”的重要阶段,他倡导统治者重视“礼乐”,并提出“礼治”的主张。孔子高度重视音乐教育,并把音乐教育作为成人修养的最后阶段,从而把音乐与人的培养结合起来。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人于乐”则完整地说明了成人的几个阶段。其中,音乐教育是最终的重要阶段。在儒家思想当中,乐是建立在儒家“仁”的思想之上的,而“礼”和“乐”都是“仁”的具体体现。其中,“乐”主要体现在审美与艺术方面,属于情感方面的内容。
其次,注重音乐的教化作用。儒家思想认为,音乐是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孔子提出把“善”与“美”作为音乐评价的重要标准。艺术能感化心灵,尽善尽美的音乐能充分发挥其教育意义的观点,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孟子曾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这是对音乐教化作用的高度肯定。儒家思想中,音乐被看做是人们表达思想的一种形式,具有强烈的社会性。
2 儒家思想启发音乐教育
2.1 儒家思想对音乐教育意义的启发
在儒家思想当中,“乐”与“礼”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所提倡的音乐与社会关系的思想被继承下来,强调“以礼制乐”“强调礼乐治国”。儒家思想认为,具有教化功能的音乐能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儒家思想的又一代表人物孟子认为,艺术活动对于社会的稳定有促进作用。随着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乐”在社会与美育方面的功能被论述得更加详备,并指出,“乐”与“礼”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对于社会协调有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十分注重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评价音乐的艺术形式方面,内容方面的“善”与“和”被放在首要的位置。而儒家以“和”为中心的思想,对我国的音乐有极大的启发。
2.2 儒家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启发
(1)“乐教”思想的启发。“乐”是“六艺”之一,是孔子私塾授课的重要内容。孔子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德育、美育、技能训练和文化教育四大板块。其中,德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因而被放在首要的位置,其次为音乐教育,由此可见音乐教育的地位。“寓教于乐”是儒家思想中利用音乐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寓教于乐”对学生有重大的影响,对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培养有重大指导意义。孔子对音乐的作用十分重视,并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学习诗歌,学生可弹琴瑟,不擅长者可收到孔子的当面讲授。孔子的学生继承和发扬了其利用音乐进行教育和政治统治的观念,曾采用音乐治理人民。当今,音乐教育的作用同样重大,人的全面发展和修养的提高仍然不能缺少音乐的支撑。因此,需要借助音乐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和”思想的启发。“和”是我国儒家思想的核心,而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和”这一儒家思想的体现。当前流行的音乐中,《爱的奉献》《和谐大家园》等歌曲也都体现了“和”的思想。在音乐教育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体现儒家“和”思想的歌曲,有助于学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获得美的感受,最终实现个人的发展。音乐人的品质也有重要的影响,音乐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外,还需要注重在音乐中熏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对人的精神情感世界有重大影响。在音乐教育中,需要把音乐审美体验价值摆在教学的首要位置,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体悟到其中包含的美和情感,体会其所表达的精神境界。优秀的音乐艺术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能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能促进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因而,当今的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与健全的人格。
(3)“有教无类”思想的启示。“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理念,也是儒家重要的思想之一。当今所提倡的教育均衡与公平,与“有教无类”的思想有相通之处。但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主要呈现出城市显著优于农村,东部明显优于中西部的现象。在音乐教育方面,依然呈现出如此特点。音乐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和谐社会的艺术,将儒家思想与当前的音乐教育结合起来,有助于音乐教育充分汲取儒家思想文化的养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促进学生成长。
3 儒家思想对音乐教育的借鉴意义
儒家思想中,音乐教育作为整个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人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在现代教育观念中,儒家的这种乐教思想依然十分重要。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发展,导致我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问题多多。但是,儒家的“寓教于乐”“和”以及“有教无类”等思想,对于当今的音乐教育仍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首先,应重视音乐在学校教育当中的作用,提高音乐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地位,广泛而深入地开设音乐课程。随后,不断优化音乐课程的设置,提高音乐教育的针对性、连续性和目的性。其中,针对教育的目的,应借鉴儒家思想,注重对人的品质的培养。在音乐教育中,要教授学生乐理知识、技巧,同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使其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丁华.儒家音乐美学思想与大学生成才――理解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当代价值的一个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7(5):42-43.
[2] 王玲.西方审美教育理论及中国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审美教育的影响[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4):101-104.
[3] 林大雄.江文也与新儒家不谋而合的音乐思想研究[J].中国音乐学,2015(4):66-70+111.
[4] 王峰.儒家音乐思想对中国钢琴作品的风格影响――传统儒家音乐审美观念在创作中的体现与透视[J].音乐创作,2015(3):143-144.
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范文6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以其旺盛的生命力,非凡的感染力,生生不息的传承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其滥觞正是春秋那个繁荣与动荡并存的年代,其鼻祖即是为后世千百年崇信不衰的至圣先师――孔子。
虽然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出境率很低,除了夹谷之会展示了他的忠勇智慧以外,他几乎与春秋霸主再无缘分。他一生颠沛流离,时常饥寒交迫,他没有著书立说,因而后世对他思想的了解大多来源于其弟子后人的辑录。然而我们从那些只言片语中却依然能够读出这位老者睿智的哲思、宽仁的胸怀、竭诚的热情、不渝的志向以及忠贞的节操。
一个孤独的灵魂,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漂泊,时而搭乘小舟,时而独自飘零,这个灵魂厚重而透明,是儒家学派思想积淀出的厚重,也是儒者性格萃取的清明。这灵魂经历了焚书坑儒的浩劫,享受了冠压百家的独尊,化解了佛道冲击的危难,生发了宋明理学的新兴。无论被批判、被继承,无论外延伸到何方,其内质永远不变,这就是儒学的生命力和传承力,这就是儒学的灵魂。这灵魂包裹了“仁”与“礼”的内核,伸展出忠与恕的边际,活跃在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构筑起文化的桥梁。
孔子,这位至圣先师,将为人与待人概括为礼和仁,他用两个字概括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之法。克己复礼即是为人,求主观上自我的完善,仁者爱人是待人,以求客观上自我与他人的和谐。这古老的至理闪耀了两千五百多年,照亮了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取向,儒家学说穿越历史的阴霾破空而来,电光火石之间迸发出一种更为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历史与现实结点的重生。作为贯穿中华几千年历史的正统学说――儒学,凭借其与时俱进的品质为历代帝王尊崇,也因其固步自封的局限,为中的启蒙者所抨击。当我们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当我们既不顽固也不激进的时候,我们能更客观地看待中华文化最精华的代表,以及我们华夏儿女长久敬奉的共同先师――孔子。我们更应思考传统儒学的当代价值,至圣先师的精神导向。
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交互碰撞,崇洋思想日益膨胀,民族虚无主义与已露端倪,儒学担当起正心修身凝聚民族的重任,由朴素的“仁”和“礼”的思想发展而成的无法用当今思想取代的“五常”也就有了更深远的历史意义。
至圣先师孔子拥有美好的为政以德的愿景,但这愿景常常搭载着迷失的灵魂无处安身,偶尔碰到的盛世的海市蜃楼也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今天,我们的祖国终于将先师的祈愿实现,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先师灵魂的皈依。先师的灵魂及思想的精髓不仅体现在治世安身上,也体现在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上,那宝贵的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思想亦应在当代社会进行更为深远和切实的实践。让回荡千年的掷地有声的教育理念,注入中国当今这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惟其如此,才是对先师灵魂最高的瞻仰,也是对先师思想的最高升华。
至圣先师为后人留下几千年领悟不尽的思想,我们理应为奔波千年的灵魂找到一个完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