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的便捷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的便捷性范文1
[关键词] 虚拟企业 网络专用性资产
1991年,美国机械工程学会名誉理事Kenneth Preiss和Steven L. Goldman、Roger N. Nagel 合作完成了一份题为《21世纪制造企业战略: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他们首次提出了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的概念,但是有关虚拟企业的定义却莫衷一是,争论不休。比较全面的定义则认为:虚拟企业不像传统企业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而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的临时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虚拟企业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以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为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使用大大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费用;
成员企业的相互信任:基于信任的关系是虚拟企业成员间降低交易费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成员能力的独特性:虚拟企业成员的业务基础是其核心能力;
暂时性和动态性:虚拟企业的组织随着目标的改变而改变;
组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与传统企业不同,虚拟企业成员的组织结构更加灵便。
从公司理论的角度对虚拟企业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虚拟组织事实上是完全市场化组织和完全公司化科层组织之间的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早先的理论以二分法的视角将公司制和市场制作为公司治理的两种形态,非此即彼。然而,随着虚拟企业的兴起,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市场制和公司制之间其实是一个连续体,没有纯粹的公司治理,也不存在纯粹的市场治理。虚拟企业就是这样一种中间形态,它既有公司治理的特征(如:拥有共同的目标,组织中通常有一个核心成员作为虚拟组织的领导),也包含市场治理的特点(如:成员之间没有显著的隶属关系,交易对象的不固定,成员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买卖关系)。
虚拟企业的产生是与互联网络的崛起息息相关的。一方面,从消费者,也就是市场的角度来看,网络给予消费者与企业平等交流的权利,从而使得企业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使得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通畅,从而使企业间交易费用降低。下面我们将重点分析虚拟企业中的网络专用性投资对虚拟企业组织边界的影响。
资产专用性一项资产在专用用途或环境中的价值高于外部市场,在专用性用途或环境之外,这项资产的价值则会低于外部市场,甚至为负价值。在企业战略的文献中,许多研究者将专用性的定义延伸到公司专用性的概念,公司专用性指一项资产或能力在一个特定的公司中具有更高的价值。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学派把专用性作为企业存在的前提,认为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是竞争性的、排他性的,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有助于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边界。将有关资产和公司专用性的定义延伸到公司网络的理论表明组织网络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即当特定的资产或能力是作为一个组织网络的一部分时,这些资产和能力会比它们仅作为一个单个企业的一部分时具有更高的价值。“网络专用性”就描述了这种情况。这个定义包含两层相互补充的含义。首先,为了达到网络专用性,一项资产或资源必须在一个特定的公司网络中更有价值,这是相对于它被一个企业独占或在公开市场上交易这两种情况而言的。其次,将公司专用性资产的讨论进一步延伸,网络专用性意味着网络专用性资产投资决定了一个企业网络组织的核心能力,乃至其效率边界。
与网络资产专用性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概念,即网络价值。企业对一个网络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就必然增加企业的交易费用。企业之所以愿意承担这样的成本,是因为企业认为从网络中可以获得的价值可以弥补其成本的投入。网络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网络的价值与网络中成员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其成员越多,网络的价值也就越大。因此,企业的网络专用性资产决策应当综合考虑网络价值以及网络专用性资产投资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增加。
通过前文对虚拟企业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虚拟企业也认为是一个企业网络。因此,进一步将网络专用性的概念引入虚拟企业的讨论,我们可以就得到这样的推理:
一方面,一个虚拟企业成员对虚拟组织网络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水平,直接决定了其核心能力的强弱,并决定了该企业的效率边界,进而影响到这个虚拟企业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关系的强弱,也影响其在虚拟组织中的话语权与地位。
另一方面,一个企业在虚拟组织中的话语权越大,就越容易在组织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例如,耐克虽然自身并不拥有生产工厂,但由于该品牌在研发和品牌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网络专用性投资,从而奠定了耐克在整个虚拟企业中的核心位置。相比之下,其他的OEM服装生产厂商由于其投资大多是服装、鞋帽制作领域的通用性资产投资,其灵活性就更大,但对于耐克而言,其选择余地也就越大,这些企业自然面临小数谈判的境地。假设耐克虚拟组织中的一家生产商为了生产耐克新开发的产品,投入了一条新的生产线,而且网络中只有这一家厂商能够生产这种新产品,那么这个企业在虚拟企业组织中的地位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但这也是以与耐克更为紧密的联合,更高水平的网络专用性投资为代价的。
参考文献:
网络的便捷性范文2
一、保险网络营销发展现状与问题
1.保险网络营销发展迅猛,但在整个保险市场中占比偏小。中国保险业第一家保险网站诞生于1997年,至2000年前后,保险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站,一些专业的第三方保险电子商务平台也相继出现,近几年来我国保险网络营销呈现迅猛发展势头。
2.网络渠道被各保险公司有效利用,但相关产品创新不足。目前,各大保险公司网络保险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以及手机保险渠道均获得较快发展,网络渠道被各保险机构有效利用,已经形成公司官网、第三方电商平台、网络兼业、专业中介以及专业网络保险公司五大鼎立之势。但是,与渠道的快速发展相对应地,网络保险产品的发展却显滞后。虽然一些公司相继推出了求关爱、春运险、险、赏月险等网络险种,但在专业的业内人士看来,这些险种的创新有些只是制造了营销的噱头,缺乏本质上的创新。多数保险公司网络销售的保险产品以简单产品为主,诸如养老保障型、长期万能型等复杂险种仍未与网络的特点有效结合,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余地较小。
3.保险公司对网络营销反应热烈,但专业的经营人才匮乏。在2013年涉足网络保险营销的60家保险公司中,已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保险公司自建在线商城或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分销,近40家保险公司进驻了淘宝,多家公司成立或筹建了保险电商公司。随着我们保险网络营销的高速发展,这样一类专业人才却相对匮乏,现有从业人员多是从其他相关领域中途转型人员,难以适应保险网络营销的持续快速发展。
4.监管部门介入积极,但网络安全保障和风险防范仍是保险网络营销的一大难点问题。虽然迄今为止保监会还未正式出台具体的关于保险网络营销的监管规定,但从我国保险网络营销发展伊始,有关部门的监管就未停止过。但由于网络销售的特殊性,通过网络销售保险的方式一直存在着安全方面的风险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交易方交易和支付有关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投保人以及被保险人等交易参与方的身份验证、交易参与双方的计算机系统及其他软硬件设施的安全性等。这些问题导致一些消费群体对保险网络营销的方式不信任,从而影响到这一领域的发展。
二、保险网络营销发展的影响因素
1.消费者对保险网络营销理念的认可程度。由于保险网络营销在软硬件技术、安全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导致一些消费者对保险网络营销理念产生误解,对这一渠道的认可程度还不高,从而制约了保险网络营销的发展。即使保险公司将自己的网站界面制作得非常精美,也难以完全解除消费者的疑惑,所以有些消费者宁可通过传统渠道购买保险。一项关于通过网络购买保险的态度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有58%的人不信任这种交易方式,认为技术不够成熟,对技术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因此,在发展保险网络营销的同时,应将这种新的营销模式与传统营销模式结合起来考虑。
2.消费者对自身保险需求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对保险需求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对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都会产生影响。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中列出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出,网民对保险业的关注跟其对自己保险需求的认识与重视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例如,一般网民对保险业的关注程度为40%,而30至50岁的网民关注度高达58%,体现出这一群体对保险需求的高度重视;传统观念通常认为男性是一家之主,更需要保险保障,这与调查结果是相符的:男性网民对保险的关注度为70.7%,远高于女性的29.3%。对保险需求认识与重视程度高的网民应成为保险网络营销的重点关注对象。
3.消费者从网络获取保险服务与体验的便捷性。客户服务是保险公司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网络销售保险产品的模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理论上为消费者服务提供了便捷,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分支机构不完善的保险公司面临着异地承保与服务的情况,这种跨区域服务反而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导致服务内容压缩、服务质量下降,不利于保险网络营销的发展。此外,一些保险网络营销机构网站界面做得不精美,难以形成对客户的吸引力,或是界面做得太复杂、流程太繁琐,甚至点击咨询与交易界面都不知从何入手,客户操作起来不方便;有些网民喜欢用搜索引擎去自行查找保险网络营销的门户网站,如果保险机构忽视了搜索引擎的有效匹配,则网络营销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总之,消费者从网络获取保险服务与体验的便捷性对保险网络营销的发展影响很大。
4.保险公司与网络平台的差异性。目前,我国保险网络营销已经初步搭建相对完善的发展平台,包括传统公司的官网、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网站、第三方电商机构、专业与兼业等。但从发展情况来看,由于不同公司及网络平台存在着差异性,发展速度也不相同。
网络的便捷性范文3
郑恒孙仁诚
(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公共交通系统的本质是能够为居民的出行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公共交通网络结构是公交系统的基础,其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了公交系统运行有效性和居民出行的便捷性。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公交网络结构优化研究已成为解决此问题的新兴方法。但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公交网络的实证分析及其拓扑结构优化,而作为影响居民出行便捷性的地理信息因素很少被纳入网络模型中。为此,提出了一种能够描述公交网络与空间地理信息的复合公共交通网络模型。基于该模型基于该复合网络模型和居民小区的地理位置建立了公交线路居民小区复合网络,来描述公交线路对居民出行的影响并对公交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居民出行的便捷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 多子网复合复杂网络;公共交通网络;空间地理信息
0引言
1)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公交网络模型的三种构建
城市公交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中包含公交站点与公交站点之间的关系、公交站点与公交线路之间的关系以及公交线路与公交线路之间的关系等多个个体与多种关系。为了更加全面的研究城市公交网络的网络拓扑性质,以及网络的拓扑性质对公共交通状况的影响,现有的研究对城市公交网络的建模主要有三种模型:公交站点网络模型、公交线路网络模型和公交换乘网络模型,然后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和构建的网络模型分别对城市公交网络的网络特性进行分析。
(1)公交站点网络模型
公交站点网络模型是基于SpaceL方法构建的网络,在此网络模型中,节点代表公交系统中的公交站点;如果有一条公交线路同时经过两个公交站点并且这两个公交站点在这条公交线路上是相邻的站点,则这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一条连边。它是一种自然的网络构建方式,能够反映公交站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能够反映出公交网络的基本拓扑特征。
(2)公交线路网络模型
公交线路网络主要是为了研究公交线路与公交线路之间的连通关系。在该网络模型中,公交线路作为节点,如果两条公交线路经过的公交站点中有相同的公交站点,则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一条连边。
(3)公交换乘网络模型
在公交换乘网络模型中,节点是公交站点,如果有同一条公交线路经过两个站点,则在这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一条连边。这种方式构建的网络是一个无权网络,同一条公交线路上的各个站点之间全连通的。站点之间的平均路径长度可以反映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之间的换乘情况。
2)复杂网络的统计特性
(1)度与度分布
度是与节点直接相连的边的数目,反映了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情况,它是反映网络拓扑特性的重要统计指标。
节点i的度ki定义为与节点i直接相连的边的数目
网络的平均度为该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度的平均值,记为<k>。
度分布P(k)为网络中度数为k的节点的数目在网络的节点中所占的比值。
在公交站点网络中,节点的度表示在公交线路中该节点直接相连的公交站点的数目,度反映了在公交站点网络中与各个站点直接相连的公交站点的数目。
(2)聚类系数
聚类系数反映了节点与其邻居节点之间的紧密程度,节点的聚类系数越大,节点的邻居节点之间越紧密。定义节点的聚类系数为Ci为
其中,Ei表示i的邻居节点之间实际存在的边数,ki(ki-1)/2表示邻居节点间最多可能存在的边数。
(3)平均路径长度
网络中两个节点i和j之间的最短路径定义为连接这两个节点的边数最少的路径。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定义为任意两个节点间距离的平均值,即
其中N为网络中节点的数目。在公交站点网络,平均路径长度代表的是到达公交网络中任意一个公交站点平均需要经过的站点的数目。
1复合网的相关定义
定义1(复合网):满足下列条件的四元组G=(V,E,R,F)称作一个多子网复合复杂网络(简称复合网)。
(1)V={v1,v2,…,vm},表示结点的集合,m=|V|是集合V的阶;
(2)E={<vh,v1>|vh,v1?缀V,1≤h,l≤m}?哿V×V,表示结点间连边的集合;
(3)R=R1×…×Ri×…×Rn={(r1,r2,…rn)|r1?缀Ri,1≤i≤n},Ri表示结点间一种相互作用关系集合,n是结点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总数,R可以为空集;
(4)映射F:ER。
定义2(公交线路):称有序n元组r=(bs1,…,bsi,…,bsk)为一条公交线路,k为线路所含站点总数,1≤i≤k,bs1与bsk表示线路的始发站与终点站,bsi为中间站点,bsi,bsi+1(1≤i≤k)是线路上的相邻站点。
定义3(公交线路复合网):设r=(bs1,…,bsi,…,bsk)为一条公交线路1≤i≤k,令结点集合V={bsi|bsi?缀route,1≤i≤k},边集E={<bsi,bsi+1>|bsi?缀r,1≤i≤k},关系集合R={stop_neighbour}表示同一线路上的站点间的相邻关系,F为E到R的非空幂集的映射,称Route_Network=(V,E,R,F)为公交线路复合网。
定义4(小区周围站点):对于任意一个公交站点集合SDi,如果SDi满足集合中的任意一个站点bsi到给定的小区Di的距离|di|≤d(d=0.3km),则称集合SDi中的站点为小区Di周围站点。
定义5(小区复合网):设(V,E)为小区网,令关系集合R={asamebusline},表示小区间的可达关系,F为E到R的非空幂集的映射集的映射,称Residentialarea_Network=(V,E,R,F)为小区复合网。
2基于复合网络的公交网络结构分析
2.1数据来源
本文的公交数据来源于8684网站和百度地图,共包含了青岛市市区的221条公交线路、1239个公交站点和1590个居民小区,根据实际应用,我们对数据做了如下处理:
1)鉴于大多数公交线路的上行线路与下行线路相同,只选用了上行的线路数据。
2)对于环形的公交线路去除了线路中的重复站点。
3)修改了数据中部分同站异名的数据。
2.2复合网络的构建
现有的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对公交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公交网络的实证分析及其拓扑结构优化,作为影响居民出行便捷性的地理信息因素很少被纳入网络模型中。为此,本节提出一种用来描述公交线路网络和居民小区的的公交线路小区复合网络模型。
2.2.1公交线路子网的构建
设r=(bs1,…,bsi,…,bsk)为一条公交线路1≤i≤k,令节点集合V={bsi|bsi?缀route,1≤i≤k},边集E={<bsi,bsi+1>|bsi?缀r,1≤i≤k},关系集合R={stop_neighbour}表示同一线路上的站点间的相邻关系,F为E到R的非空幂集的映射,称Route_Network=(V,E,R,F)为公交线路子网。
2.2.2小区子网的构建
设(V,E)为小区网,令关系集合R={asamebusline},表示小区间的可达关系,F为E到R的非空幂集的映射集的映射,称Residentialarea_Network=(V,E,R,F)为小区子网。
2.2.3公交线路小区复合网的构建
以公交线路复合网为基底,以小区和站点为边界节点,以小区与小区周围站点之间的关系bsi?缀SRi建立连边<bsi,Ri>为加载函数,向公交线路网加载小区复合网,生成公交线路小区复合网。复合网络的模型如图1所示
2.3复合网络的网络分析
2.3.1公交线路子网的分析
通过对复合网进行运算得到公交线路子网,该网络包含1462个节点,2154条边;该网络的连通度为100%,说明在1462个公交站点之间不存在孤立的节点,每个公交站点都可以通过公交车到达其他的公交站点。
由网络的定义可得在公交线路子网中,网络的度为与该公交站点直接相连的公交站点的数目。通过对公交线路子网进行网络特性分析得到网络的平均度<k>=2.947,意味着在公交线路子网中每个站点平均大约与3个公交站点相连。公交线路子网的度分布如图2所示。公交线路子网中度最小值为1,表示该公交站点只与一个公家站点相连;最大值为13,表示该公交站点与13个公交站点直接相连,该站点往往为公交枢纽。
在公交网络子网中,平均路径长度表示从一个站点到其他公交站点所需要的经过的公交车站的数目。经过计算发现青岛市公交线路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18.25表示一个站点到另外一个站点的平均需要经过18站。聚类系数则表示与这个站点相连的站点之间公交线路的密集情况C=0.114。
由青岛市公交网络的度值、平均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等网络特性发现青岛市公交网络具有小世界的网络特性。
2.3.2居民小区子网的分析
通过对复合网路进行运算得到居民小区子网该网络共包含1590个顶点,822131条边,并且该网络的连通度为100%,说明在这1590个小区之间不存在孤立的节点,每个小区都可以通过公交车到达其他的小区。
由定义可知,在小区网络子网中节点的度为该小区通过公交线路可到达的小区的数目,表明了这个小区的可达程度。通过计算,得出网络结点最大度1475、最小度2、平均度1015,可以看出每个小区通过公交线路平均可以到达1015个小区,占所有小区的63.8%。
由表1可以看出,网络中节点度排在前六位的小区都位于市北台东,主要是因为该区域拥有目前青岛最大的台东商圈。青岛的繁华地带。经过该区域的公交车线路和公交站点都比较多,交通比较便捷。
在小区网络的子网中,网络的度分布统计如图3所示,由于度值分布从2到1475,区间比较大,所以本文又以150为间隔划分区间进行统计发现网络的度值大多分布在1050~1350之间,结果如图4所示。
此外,除了节点的度,我们还计算了小区网络子网的平均最短路径L=1.43。经过计算小区网络子网的平均最短路径,表明人们在出行的时候平均只需要换乘一次就可以到达任意的一个小区。
所以,由网络的节点的平均度<k>=1015,网络的最短平均路径L=1.43可以表明青岛市的公交出行较为便捷。
3结论
本文提出一种描述公交网络与地理信息网络的复合公共交通网络模型,基于该模型,构建了公交线路居民小区复合网络。分析了青岛市公交线路子网和青岛市居民小区子网的的网络特性,通过对公交线路子网和居民小区子网的分析发现两者均具有小世界网络特性以及青岛市居民通过公交出行比较便捷。
参考文献
[1]Y.Z.Chen,N.LiandD.R.He.Topologicalrelationoflayeredcomplexnetworks[J].PhysicaA,376(2007)747.
[2]B.B.Su,H.Chang,Y.Z.ChenandD.R.He.Agametheorymodelofurbanpublictrafficnetworks[J].PhysicaA,379(2007)291.
[3]吴建军.城市交通拓扑结构复杂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4]李英,周伟,郭世进.上海公共交通网络复杂性分析[J].系统工程,2007,25(1):38-41.
[5]何胜学,范炳全.从公交线网的生成机理看复杂网络的多样性[J].系统工程学报,2007,22(6):599-606.
网络的便捷性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网银互联;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52
当今网络银行的发展非常的迅速,产生了很多模式、很多类型的网银交易平台,这就对电子商务的双方交易产生了很多不便利因素,针对这个弊端,中国人民银行开发了网银互联系统,在这套系统中对商业银行中的网银机制以及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之间的互联问题,实现了网银互联业务对接。
1 网络银行互联的模式
1.1 在传统的网银模式下,网银的开户签约以及解约的业务都要在银行的开户行受理,而网银互联系统,网银也可以网上受理,是签约和解约实现便捷化的形式体现。这种业务模式其实体现出的就是网银互联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就是实现便捷化,将所有的网络银行传统模式线下受理的业务转接到网上进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银行的网络化,不仅仅体现在交易问题上,而且体现在银行的各种业务办理上。
1.2 网银互联实现了网络银行之间的跨行账户管理,网银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用户,在进行跨行办理业务时,网银互联实现的是跨行账户信息的管理与跨行转账、跨行汇款等方面的内容,彻底改变了原本网银只能进行本行网银的账户管理。网银跨行账户管理的作用就是,如果有几个网银业务类型,都可以实现在一个网银账户上进行跨行管理全部的账户信息。
1.3 网银互联实现的是在各商业银行间的无条件的转账,这样就避免了在转账业务中,必须填写转入网银的开户行地址以及开户机构的名称等方面的信息,非常便利的解决了网银之间转账时手续繁多。传统网银在跨行中手续繁多就是因为各个网银之间的系统机制不同,而且在网银之间避免账务错误所以要提供很多转让方的用户信息,非常的麻烦。在网银互联系统中,在安全性上保证了转账的成功与安全,在便捷性上实现转账的快速机理。
1.4 如果一个个体或者企业有好几个网银的业务,可以在网银互联系统中实现同时办理不同的账户的理财问题,在理财产品上,实现一个账户登录就可以解决所有的网银业务,保证了最便捷的服务。另外在企业网银中支持跨行账户的自己归集,实现企业资金的财务便捷。
2 网银互联的利弊分析
2.1 网络银行互联的优势
网络银行的互联实现就是在便捷与安全性方面非常突出的显示出了优势。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中,由于最大的使用的就是网银的交易平台,这就使我们在网络银行的发展促进方面产生很大的作用。在银行互联机制产生后,商业银行的便利性体现出来,电子商务在网银互联中也体现出了企业网银互联的高效性与安全性,这就促进了企业在电子商务上对网银利用率的促进作用。而在一些传统的企业交易中,由于网银互联解决了一个网银直接由于没有合作而产生的不必要的麻烦,这就使得很多企业转型了进行网银上进行交易,实现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不断扩大趋势。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网络银行互联的系统实行下,体现出了在网络银行方面对商业银行网银产品以及业务推广方面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网银产品的优化与更新上实现了形式的新颖与对企业用户和个体用户的便捷性实施。在电子商务中很多情况下都是要实现跨行业务的实现,在进行跨行交易中由于传统的教育手续繁多,并且各个网银模式不同等等,会造成时效性非常差,不能体现出电子商务的快速性。网银互联实现跨行的交易便捷性,转账的便捷性与安全性,跨行信贷产品管理,跨行账户管理等等上都体现出了网银互联的优势。
2.2 网络银行互联的弊端
在进行网银互联中,由于各个商业银行的网银机制都不相同,所以实现互联就会在各个方面都考虑到系统的构建与各个网银接口的链接。在进行网银互联的模式中,也要考虑到在各个网银模式中的安全证书如何进行互联中实现,在一个系统中实现不同的网银模块的证书按各自的网银模式实行认证,这就给网银互联系统造成了很大的难题。另外在系统的安全性方面也是有着很大的挑战,各个网银都存在着自身的隐患,要实现网银互联就必须解决每个网银上的弊端,这极大的阻碍了网银互联的发展。所以在当今的网银互联中只是针对的个别的应用较为广泛的商业银行进行互联,在进行网络银行覆盖到大部分的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时候,要有一段非常长的研发测试过程。
3 网银互联体系主要问题分析
3.1 系统安全性分析
在网银的互联构建上,最重要的保证就是系统安全性上。一般安全性指的是在系统上保证用户的信息以及用户个人业务的隐私性上,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实现网银用户的资金安全。安全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物理设备安全、互联软件系统安全、网银互联数据库安全这三个方面。在物理设备方面,要进行专门的运营设备,包括服务器路由等各个设施都形成体制,不能在物理设备中体现出安全患。在互联软件系统安全方面,就是要做到互联软件的安全性,由于财务支付等软件都是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软件,所以在防止木马或者防止软件的安全隐私性方面要做到软件自身的安全,要利用比较先进的加密措施,和一些非常专业化的软件研发部门合作,避免软件构建上出现安全缺陷。数据安全方面,体现的就是在数据库管理上,用户信息的储存上要进行严格的管制,不能将用户信息泄露出去。
3.2 网银互连高效性分析
网络银行实现的最重要的优势就是高效性上。由于在网银中前台的业务量非常的大,所以就需要系统在处理这些并发业务服务上非常好的支持,高效性也就体现在网银互联用户在进行交易时,是否要经过过长时间的系统回应。所以在网银互联中,要实现高效性就是要解决前台网银交易时系统处理并发交易的能力上。网银互联系统为了实现高效性,要在前台系统实现服务器在启动时对存储信息进行初始化处理,这样的话就会减少每次交易都对是句酷进行调用,节省出了时间。但是由于要对用户的数据进行服务器上的初始化信息贮存,就会在用服务器内存,这样就会对互联的运营设备产生出很大的负载,所以要在技术上实现也是存在着很大的难题。
3.3 系统功能构建分析
为了保证系统在运营时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并且逐渐在电子商务中起到明显作用,就要对系统的功能实现形式进行满足客户的针对性设计。在对系统的功能上要实现各个网银功能的整合,并且要跨行实现账户管理,且要保证跨行交易的便捷性。在系统功能构建中,要对系统的构建方案,系统功能说明书,系统的软件需求说明书和系统的想不程序设计等等方面进行构建,以保证系统的实现网银互联系统。在进行项目实施中,要对各模块进行互相的代码的检查,对新增的代码要进行静态代码检查,排除代码冗余以及模块之间的结构的最优化设计。
3.4 代码安全分析
在系统正式运营之后,测试部门要针对软件的安全性以及用户的体验性进行测试。通过对代码的安全测试,主要是用Fortify等工具进行,对系统进行不间断的安全性的更新。比如在进行文件路径篡改问题上,要进行防卫资源的隔离名单,保证不能被非法访问。另外在进行数据库的管理时,要对数据库的管理进行动态指令参数化的SQL机制,保证攻击者不能通过获取指令来实现对操作早进程的修改。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电子政务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J].北京科技大学,2006.
[2]Geri Schneider,JasonP.Winters;Applying Use Case[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网络的便捷性范文5
一、图书馆信息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大多数图书馆的信息管理模式还在延续传统方式,对于传统的图书馆信息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对于图书的管理、分类、存储等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这就造成了图书馆服务及管理质量得不到及时的提升,光靠丰富的管理经验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图书管理活动,图书馆的规模也无法及时得到扩增。具体来讲,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纸质版图书对于存储空间的要求比较大,因此图书馆要想扩大经营,就需要更多的空间费用以及管理费用,而人工服务式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第二,传统图书馆对于藏书的管理分类不尽合理,读者找书不够便捷,并且图书馆对于藏书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图书信息过于零散。第三,传统图书馆对于图书的管理效率低下,所需的人力物力太大,不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原有的传统式图书馆信息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落后性,亟待创新发展图书馆信息管理新思路。
二、网络化发展的图书馆信息管理方法的策略研究
在网络化发展的新型时代背景下,我国图书馆信息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只有认识到传统管理模式中不足的地方,并进行积极的改革创新,才能保证图书馆内部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提升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将致力向网络化发展的图书馆信息管理方法靠拢,探索科学的改革策略,以此来实现传统人工化图书馆信息管理向网络化图书?^信息管理的转变。
(一)改革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对于传统的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来说,其信息服务系统过于单调,读者无法利用该系统得到更优质的服务,对于自身所需要的书籍也需要搜寻才能定位,这对读者来说是极为不方便的。另一方面,对于图书的管理人员来说,大量的图书信息使得其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长。因此,我们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改革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策略,集中图书信息,对其进行扫码,并录入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之中,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制整理完善,使得图书的数量、具体简介、封面、价格都能够在网上搜寻找到。此外,网络化的便捷性以及大容量存储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功能来实现电子图书,以此来迎合一些惯于使用电子信息的读者。
(二)利用网络来有效管理图书信息。图书馆信息管理的网络化要科学合理,在设计网上图书馆系统的时候要注意图书信息的流动方向以及存储范围,设置规范型的网络管理系统,避免图书在网上系统的缺漏,或者重复存储的现象,最大程度上保证网络存储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得读者在浏览图书馆网络资源的时候接收到的信息全面以及可靠。此外,利用网络来管理图书信息的过程中要注意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不仅要保证图书馆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可靠性,管理人员也要树立安全的网络图书管理意识,保证网络化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健康安全发展。
(三)网络化发展的图书馆信息管理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分享性。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断加强,各种信息共享到网络平台中去为人们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因此,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可以依靠网络化便捷的传播方式进行网上图书信息的分享以及经营,让大多数人能够足不出户就获得所需的文化资源,当然,网上图书馆的经营只是一种发展手段,我们在利用网络化的同时也不能放弃传统图书馆经营模式。
网络的便捷性范文6
作为最低成本最便捷的网络接入方式,WiFi连接技术已经在无线固网融合的背景下生存很久,而且越来越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眼下,无线覆盖已成为趋势,在接入层面的成本,网络质量运维便捷性等方面已经全面超越有线,再配合以新一代无线WiFi技术,5G架构的革新,在校园网应用上,推进学校信息化教育,无线化装备,实验室教室的全天候开放,WiFi会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一站式可运营校园网解决方案:高速安全便捷连接。寰创GiWiFi智慧校园网络架构融合有线无线的优势,打造端到端的连接服务。
GiWiFi打造智慧校园网的几大优势:首先是“合规+合法”。该方案具备ISP经营许可证,SP经营许可证、公安部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是国内一家具备宽带运营试点牌照的WiFi运营商;其次,该方案可以保证校园无线有线网高效的服务,满足各时段各区域,各业务的智能QoS带宽需求;保障随时随地获取无线资源的便捷,管理各AP,智能可视化报表系统,直观自动化监测所有校园网设备和所有用户数据;最后,该方案结合校园系统,打造专属校园的智慧应用。
上海寰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GiWiFi服务截至2016年5月底,已为辽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重庆、四川、新疆近百所高校和中职院校提供移动智慧校园服务。业务快速发展得到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上海寰创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母公司完成两轮共1.25亿元融资。
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校园网中的各个物件。“宿舍钥匙、抽屉钥匙、教室钥匙……一大串,每次打篮球都会忘记带,但是自从我认识物联网后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没带钥匙而被‘拒之门外’了,手机也能开门。”某学院工管专业的小陈同学表示。说罢,他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在门禁读卡器前轻轻一晃,“嘀”的一声,宿舍门开了。小陈还表示,除了宿舍门外,教室门、办公室门都能通过这款“翼机通”手机打开。同时,学校还借助门禁子系统对持卡人权限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