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部创新举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综合管理部创新举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综合管理部创新举措

综合管理部创新举措范文1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一、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发展带动了就业率的上升,并且促进经济向着更高层次的发展。而经济管理是企业尤为重要的管理活动,当今新形势下,企业都需要实行经济管理的创新举措,才能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当前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现有的经济管理制度不合理、不健全

新形势下,很多企业仍然沿用以前的旧的管理制度,不能与时代接轨,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还给企业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经济风险。另外,现今企业经济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完善,阻碍了管理政策规定的部署落实,不利于企业发展。

(二)内控力度不够

当前企业内控部门职能严重弱化,企业领导层不重视风险控制和战略发展,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管理内部控制。同时过于依靠外部的发展局面。使得内控机制无法发挥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企业意识不到危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三)企业管理理念薄弱老旧,管理方式落后

传统的企业经营观念老旧,企业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理念,把眼光放在看的见的利益上,忽视经济管理,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企业的发展,失去自身竞争能力。同时,企业的管理方式创新机制也明显缺乏。

(四)企业员工管理问题

部分企业忽视员工管理,导致员工的流动性大,不能挽留人才。这对企业长期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另外,人才流失还可能存在公司机密泄漏的潜在危机。

三、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举措

(一)创新经济管理制度

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深入发展下,企业必须正确把握好新的经济环境下市场发展的需求和方向,建立完善有效的创新管理制度,才能实现经济管理的有序推进,积极面对市场需要。创新经济管理制度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绩效激励机制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考核监督制度;切实通过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从而进行企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企业必须合理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内部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优化配置,促使企业更好的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组织机构要充分体现企业的管理特点,权利、责任细化到人。制定更加科学的发展方式,在具体的经济管理实施过程中,化繁为简,高效工作,规范工作内容和流程,提高部门间协作。例如某公司响应新的经济环境要求,提出“一去两化新三者”,“去电信化”指以创新的思维和观念,摈弃原有的国企老旧观念、内部官僚机制等不适应新环境的弊端;“差异化”指生产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来提升竞争力;“市场化”就是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充分调动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企业发展的活力。“新三者”就是继续深化战略转型,努力成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

(二)强化内控管理,提高企业风险防护意识

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不能离开有效的内控监督管理。良好的内部控制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高,因此,企业必须创新内控机制,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重点包括会计、财务,具体措施为:财务管理必须建立预算管理作为基础;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有效监督,保证其稳定、有序进行,不允许各部门设置小金库等。健全的企业监管体系能够保障经济管理规范实施,促进企业跟上社会经济发展步伐。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提高自身的竟争力并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能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强形成创新的管理理念思路

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形式,任何创新的经济管理措施都必须以创新的管理理念为基础进行。企业管理人员只有具备先进创新的理念思路,才能够真正帮助企业实现科学快速发展。企业创新管理理念包括战略管理和危机理念,因此,在制定与实施新型战略目标时,必须具有全面、先进的战略,并在执行中注重执行方式的变革,运用新的方式,保证跟着新的经济步伐。同时,还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感知能力,能够识别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危机并及时避免。形成先进创新的理念思路。企业管理人员还应时刻关注最新经济发展动向,抓住国家战略改革的时机,随时学习以补充知识,不断提升、强化管理知识,注入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使企业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和需求。

(四)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首先,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根据员工的综合素质及不同的能力特长,将员工分配在适合的岗位,最大程度上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使员工产生强大的使命感,更加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建立职工岗位培训制度,及时有效的更新员工知识存储,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培养,补充新鲜的血液,保障员工充分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而不被企业淘汰。同时,还要制定岗位淘汰制度,如此增加员工的竞争意识,员工通过良性竞争更加有责任感,工作更加认真。最后,企业文化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健康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让员工在企业中感受家的温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从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四、结语

新的经济环境必然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管理理念,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通过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稳中求进,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更大程度的发挥其社会价值,同时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玮.新形势下的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举措[J].现代经济信息,2016,(7):45

综合管理部创新举措范文2

以机制创新为支撑,向人才资源要发展。该集团提出了“劳动力一个也不能浪费,但人才要大量储备”的观念,在人才培养、人才竞争、人才激励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创办了“**大学”,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教授对员工进行培训;在人才竞争方面,实施了中层干部公开竞聘上岗制;在人才激励方面,出台了具体措施,每两年按创新业绩不同,评聘优秀一线员工为高级主任工程师、副高级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等7个等级,分别对应总裁助理、部长(厂长)、副部长(副厂长)等行政级别,享受相应待遇,如某员工因技术创新被聘为高级主任工程师后,享受了总裁助理待遇,还获奖了一辆轿车和购房贴息。

以管理创新为保障,向内部挖潜要发展。面对金融危机,该集团在内部管理上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举措,使各项成本合理降低,直接给企业带来了利益和效果。一是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工作。设立了节能减排专门机构,建立了节能减排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考核机制,从而实现了“吨纱污染物、用能、用水负增长、污水零排放”的“三负一零”目标。二是大力实施增收节支工作。按照能源降低、单项消耗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各项费用降低、创新项目降低等类别进行分解,实施了一批集团领导带头的项目,预计2009年综合成本可比上年下降10%,降低成本费用绝对值可达4亿元。

 

综合管理部创新举措范文3

一、转变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理念

为使中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监管逐步与世界接轨从而达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其风险监管理念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1.实现微观审慎监管向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转变。在上个世纪80年代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推动下,严格的金融市场监管受到诸多指责,因此我国金融监管的重心逐渐向金融机构具体业务活动倾斜,主要以微观审慎监管为主,但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了以流动性为主要监管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除了应该重视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微观审慎监管,还应重视对金融产品创新所导致的银行机构流动性风险进行宏观审慎监管。

2.实现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和前瞻性监管转变。回顾西方国家的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演变历史可发现,其监管历程都先后经历了“金融创新—金融监管—金融危机—加强监管—金融活动萎缩—放松监管—金融创新”的多次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金融监管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创新与监管是一种追求平衡的博弈,目的是将金融创新作为金融深化发展的原动力的同时,利用金融监管将风险降到最低。因此为防止金融监管的被动性和滞后性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将创新活动纳入有效监管,应加强监管的前瞻性。

3.实现由机构监管向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并重转变。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业务尤其是表外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很多金融创新产品业务范围已涵盖证券、保险及银行等各行业,当存在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产品的交叉业务时,仅仅依靠机构监管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只有釆取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对金融产品创新实施有效监管。

二、加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监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得作为危机导火索的以信用衍生品为首的金融创新产品市场遭受重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不力,使得金融衍生品市场泛滥发展,对金融危机的爆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加强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监管,具体实施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实行分类监管。目前金融市场上金融产品创新主要有三类:一是创新活动为竞争驱动型创新,是指各商业银行为夺取市场份额,增加企业利润而釆取的创新举措。二是创新活动为风险转移型创新,是指银行企业为了转嫁或分散金融风险而采取的创新举措。三是创新活动为监管规避型创新,是指商业银行利用监管政策的漏洞而采取的创新举措。对于第一类创新活动,应引导商业银行识别其中的金融风险,只要风险可控且不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可采取定期检查和审慎监管的原则。对于第二类创新活动,应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予以鼓励和支持,并积极在业内进行推广。至于第三类创新活动,应果断采取措施调整和修改相关监管条款,发现违规行为,立即严肃处理。

2.完善监管手段和提髙监管技术水平。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完善各种监管手段,对金融产品创新活动既可以使用政策指引、窗口指导、道义规劝和诫勉谈话等柔性监管手段,也可使用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等量化管理手段。当前,监管部门应注重提高量化监管水平,在此基础上,与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进行接触和交流,了解内部模型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加以指导和监督。此外,应完善创新产品监管信息系统和各类征信数据库,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此对商业银行实施严格的非现场检查,对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及其防范进行及时有效地监控。

3.完善金融创新相关立法。目前,我国现行金融法律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公司法》等。这些法规都未明确提出金融创新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问题。由于缺少统一的金融衍生品监管法律,由金融衍生产品所导致的各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无法加以监管。因此,应加快有关立法,从而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明确政府监管部门的责职和权利,规范金融产品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

三、完善风险监管协调机制

综合管理部创新举措范文4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科技期刊;地方经济;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沟通协调

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引领未来。作为展现当地科技工作的窗口和知识传播的平台,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顺势而行,发挥自身特点,将杂志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这要求期刊有一个明晰的办刊思路,将科技两字贯穿始终,做深、做透科技这个大文章,只有心系地方经济发展才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所在。

1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综合性科技期刊在传播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科技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科技事业的日益繁荣,综合性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体制落后和思路狭窄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亟须走出“小科技”,融人“大科技”。

1.1地方综合陛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1)办刊意识不强。目前,多数有着政府背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还依赖于靠上级管理部门给予一定的补助、收取微薄的论文版面费来维持生存,对于刊物的未来.办刊人缺乏统一、明晰的办刊思路,市场经营意识和杂志品牌意识淡薄,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发展。

2)内容与风格缺乏特色。许多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刊名大同小异,杂志的整体风格类似,基本以刊登职称论文为主,缺乏自身风格和亮点。此外,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还人为地将杂志采访、报道、活动策划等功能省略,取而代之刊登文件、领导讲话、过时消息等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可读性。

3)脱离实际、视野狭隘。一方面,关系稿、人情稿、职称稿等充斥版面;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讨,无法从更高的角度深层次挖掘和展现当前的科技发展成就。及时分析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等。

1.2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承担的责任

1)社会责任。综合性科技期刊既是党和政府重要信息的者,也应是社会公共信息的者,起着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既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也有产业的性质,因此,也必须要有社会公益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2)分析报道的责任。虽然杂志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报纸那样及时报道瞬时新闻,但应借助于专业学科的背景知识,更深层次地挖掘内涵,详尽阐述所涉及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更应牢牢把握与科技相关的各个领域,发挥杂志特点,确立自己的地位。

1.3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综合性科技期刊助力

1)在综合性科技期刊缺位的情况下,对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较多的还是大众期刊,关注的焦点也只是集中在现象报道、宏观建设、观念改变等方面.缺乏专业背景的它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仍无法深入解决。所以,综合性科技期刊应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从科技的角度担当起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要针对当地经济解决实际问题。

2)一批综合性科技期刊的探索已初现端倪。《华东科技》《今日科技》《太原科技》等杂志纷纷改版,引进大众期刊的成功经验,一改过去“论文期刊”的面貌,以各地指导科技工作窗口、企业科技顾问、科学生活向导为主要内容,使杂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一定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用事实证明了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2综合性科技期刊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

2.1宣传典型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1)宣传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焦点。把握区域经济命脉,结合科技发展动态,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杂志内容,宣传报道各地推进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及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案例。

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作为浙江省科技厅主管的一本综合性科技期刊,该杂志自2005年改版以来,不断在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局、科技型企业和科学大众之间寻求平衡点。开辟了“资讯·观察、产业·财富、研究·创新、科普·时尚”四大栏目,一方面,报道全省科技动态,宣传各地科技局的重大科技举措;另一方面,广泛联系科研工作者,关注大众焦点。其中,每期的一大看点就是对县域科技经济发展亮点的宣传,这是编辑人员在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政府部门的汇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策划、提炼而来的,如“景宁创业富民名茶科技强县”“鹿城:打造自主创新温州模式”“汽车科技涌动路桥”等一系列展现区域发展特色和风采的专题,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成为各地交流经验的平台。

2)宣传企业自主创新典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一旦选择好典型案例,大力宣传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就能引导企业从重视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的扩大再生产转移到重视技术创新上来,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为地方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飞跃集团——核心技术创新战略》《海正集团——博士后创新战略》《“珠光”为世界刺绣无限光彩》等系列文章在“自主创新浙江行”栏目中的集中反映,展现了浙江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迅猛发展”的新风貌。同时,激励了更多的企业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自主创新上来。

3)宣传科技相关部门的成功经验。重点宣传地方政府、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构筑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成就和打造一流区域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的新举措。这对新时期转变科技行政部门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扩大科技工作影响力有着特殊意义。《今日科技》杂志在2006年第6期,以较大篇幅刊登了位居“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第5位的慈溪市在开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本做法,即“政策引导、主体培育、平台打造、载体带动”,从科技工作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慈溪市委、市政府以自主创新推进慈溪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与各地科技局密切联系,为当地的科技局长开辟了“创新大讲堂”栏目,使科技局长的工作思路和声音能在杂志上进行广泛地交流、引起争鸣,为其他地区开展科技工作提供了借鉴。

4)宣传科技创新人才。综合性科技期刊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对科技人才、科技先进集体、科技系统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在科技创新方面树立学习典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2007年,《今日科技》杂志开辟了以反映科研人员的历程、风采、成就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栏目“科研人生”。宣传报道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中国计量学院院长林建忠,执著追求再造龙泉青瓷冰裂纹绝技的工艺美术大师叶小春等人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深入挖掘、真实再现”,科技杂志以其特有的角度宣传科技工作者,树立了科技创新人员的典型。

2.2传播信息为区域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1)政策信息。针对政府部门最新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调研统计等重大信息,深入解读其中涉及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回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性科技期刊背靠的就是“科技”,对政策解读的优势是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

例如,《今日科技》开辟了“本期特稿”“权威推荐”等栏目。作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的舆论阵地,该杂志对浙江省科技发展新举措、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重大决策等都能够及时分析解读。

2)农业科技信息。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农民对技术、管理、经营等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必将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今日科技》杂志的“聚焦三农”栏目应运而生。《宁海“紫甘薯”种出“生命软黄金”》《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提升支农水平》《稻鱼共生:一号农业文化遗产》等文章深受农户欢迎。一方面,探索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为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种养殖水平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国内外发展动态。就浙江经济而言.虽然经济发展迅猛,但仍是资源小省,问题突出。众多企业缺乏长远目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利润不断下降,缺乏竞争后劲。因此,作为杂志媒体就应关注、追踪前沿,甚至预测趋向,帮助企业在产业转换升级当中发挥导向作用。同时,还应以媒体的宽广视野为区域科技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科技要闻”“科技在线”“科技广角”等栏目就针对国内外最新技术、产品和动态予以报道.透视其中的关键。如《科技时代资讯前沿》综合反映了国外最近科技产品,让读者了解与掌握了最新国际化产品。

2.3策划活动积极发展版外经济

1)策划评选活动。2006年,《今日科技》杂志社承办“2006年浙江省百名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推选表彰活动,正式启动后,反响巨大。来自全省各地的科技部门、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踊跃推荐,积极争取国内首次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的推选名额。

通过评选活动,《今日科技》杂志发挥了科技期刊整合不同资源的优势。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杂志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推选、表彰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展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树立标兵和模范,引导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于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中。

2)举办论坛。目前,众多媒体都通过承办论坛来共同为社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今日科技》杂志通过承办“首届浙江省科技企业家论坛”,为浙江省的优秀科技企业和优秀科技企业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主创新成果、总结自主创新经验、交流自主创新思想、畅想自主创新未来的崭新舞台。通过杂志的影响力,邀请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做精彩演讲,多角度地讨论了浙江省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强省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技下乡。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借助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集中的科技网络,为地方经济发展牵线搭桥。《今日科技》杂志在数次科技下乡中,不仅给广大农民带去了丰富多样的科普书籍.而且根据当地特色带去了一些实用技术。甚至.编辑部还组织人力,对口与地方政府创办试点性质的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结对枫树湾”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仅给该村农民送去科技书籍、科教光盘等科技物品.还与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心与心的沟通。特邀科技特派员到枫树湾村为该村杨梅种植户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培训讲座;畅谈科技结对的3年计划和近期具体事宜,设计推出枫树湾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杨梅礼品包装盒:提出“科技结对,产业创新.典型引路.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商讨枫树湾村杨梅市场招商引资、申请省级绿色农副产品认证、开办杨梅技术培训班、举办杨梅大会等内容,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综合管理部创新举措范文5

关键词:

掇刀区在2002年建区以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省、市农发办的大力关心支持和指导下,通过财政、审计、监理和农口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依靠项目区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支持、参与,充分调动我办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探索经验,突出特色,开拓创新,务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项目管理、规划设计、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质量标准和效益发挥等方面取得了一年比一年,一期比一期好的实效,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农业综合开发任务。

一、 回顾历史,认真总结经验和差距

我区农业综合开发走过了8年艰辛历程,取得了辉煌业绩。开发面积已达到6.26万亩,截止到2009年,全区共获得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立项27个,累计完成投资17850.22万元,其中财政投资达3623.30万元。每年争取中央、省资金的额度已由最初的100多万元达到现在的300多万元。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由弱到强,由小到大,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1、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提高了项目区生产生活水平。掇刀区在2002年建区以来全县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采取水利工程措施为主,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为辅的办法,共改造中低产田6.26万亩,维修加固小型水库6座,新建维修泵站15座,渠道硬化136.14公里,修机耕路149.59公里,营造防护林14.96万株,技术培训1.6万人次,改良土壤1.5万亩。项目区建成“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大大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特别是通过对项目区的综合治理,使项目区多年来涝不能排、旱不能灌的根本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不仅促进了项目区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掇刀区积极实施的各项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区累计新增灌溉面积1.6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34万亩;新增排涝面积0.98万亩,改善排涝面积2.1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65万亩;新增粮油产量794万公斤、粮食648万公斤、油料146万斤,新增种植业产值2234万元。

2、农业综合开发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围绕“十大产业”,集中力量,实施一个主导产业成区域、大规模、整体开发模式,全区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个,带动农户5万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万人,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比全区农民人均收入高出300元。

农业综合开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得到各方面的认可,赢得今天的地位,主要是坚持了以下几条基本经验:一是农业综合开发必须坚持牢牢抓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条工作主线。近年来,我办集中资金,重点安排粮食主产大镇,安排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带,安排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着力解决开发面铺得过大、过散的问题。通过集中投入、连续扶持、规模开发,实现规模效益,是农业开发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三是农业综合开发必须坚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四是农业综合开发必须不断创新和完善开发机制。农业综合开发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项目常年选项和建立项目库机制、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机制、以及项目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机制和建后明晰产权落实管护主体等一系列开发机制;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形成了“三专、五制”(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资金项目公示制、项目工程监理制、资金管理评审跟踪审计制;资金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等一系列制度措施,这些都是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的规律。

二、认真谋划新思路、新举措,打造农业综合开发新优势

我办农业综合开发八年取得了辉煌业绩,但辉煌只能属于过去.要重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粮食安全,满足广大农民新期待,要求农业综合开发要有新思路、新举措和新作为,在新农村建设这个更广阔的舞台上,打造新优势,续写新辉煌。

三、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取得新的辉煌

农业综合开发是党和国家支持保护农村的惠民行为,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宏伟工程。新时期的农开人肩负着前人的期望和重托,承载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能否把这份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再创新的辉煌,关键就在我们这支队伍,在我们这些农开人身上。因此,我们更要明确努力方向。

一是强化政治观念。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所以,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直接反映党和政府是否真正为百姓干事,树立在百姓心中形象的工程,具有高度的政治意义。一定要强化这种政治观念,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淡泊名利、不务虚名、不弄虚作假,绝不能把党和政府的形象毁坏在我们手里。

二是强化整体观念。农业开发下步如何发展,关键要靠规划引路。从区的角度看,全区的农业是一盘大棋,农业综合开发在其中是一个重要的棋子。事关全区农业开发和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三是强化责任观念。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我们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志品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并且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把农业综合开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农业综合开发赋予了我们农开人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必须勇于承担起这份职责和使命,大力宏扬“务实创新、和谐奋进、爱岗敬业、献身开发”的精神,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发展意识,精益求精,力争把每一个项目都打造成精品工程,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回对前人、回对这份神圣的事业。

综合管理部创新举措范文6

为全面加强滨海工业区(镇)新闻宣传、政务信息工作,进一步明确宣传重点,拓宽宣传渠道,提高宣传水平,增强宣传效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府2012年工作部署,紧扣滨海工业区(镇)2012年工作目标,进一步提升宣传意识、整合宣传资源,大力挖掘和宣传滨海工业区(镇)的亮点工作、特色工作、创新工作,不断扩大滨海工业区(镇)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宣传要点

(一)贯彻落实党委、政府重大方针、政策的情况;

(二)上级机关、领导视察工作的情况;

(三)各局、办、处、中心每月、季度和阶段性重点工作、创新工作的主要措施、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四)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出的重大部署、开展的重要工作、组织的重大活动及领导出席重要会议情况;

(五)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民计、维护和谐稳定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及取得的工作成绩和经验;

(六)在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干部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举措、好建议;

(七)调研中发现的重要情况,工作中出现的亮点、热点、难点及措施、建议;

(八)有参考价值的专题研究材料和综合统计数据;

(九)突发事件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十)参加的重要比赛以及各类获奖情况,与社会有关方面合作、交流、协办事宜;

(十一)其他需要报送的信息。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各局、办、处、中心要充分认识到宣传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宣传信息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要抓手,抓上手,抓到位。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局、办、处、中心负责人作为各局、办、处、中心宣传信息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领导,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宣传信息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宣传信息工作任务。

(三)提高工作实效。宣传联络员要保持足够的新闻信息的敏感性,及时关注具有价值的信息线索,及时采写和报送;要勤于整理汇总,善于深度挖掘,确保新闻宣传和政务信息量质并举。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大管理力度。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在新闻宣传工作中严肃执行组织纪律。凡向社会重大新闻、披露重要信息,必须经各局、办、处、中心负责人审核同意。对于重大宣传事项以及特殊时期对重点工作的宣传,应经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对于因违反宣传纪律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人和事,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切实加大沟通力度。各局、办、处、中心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社会、媒体的沟通联系,注重实效,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公共舆论作用,切实推动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