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二年级美术教学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二年级美术教学重点范文1
第六课
《七星瓢虫衣裳美》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七星瓢虫衣裳美》是辽海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6课,本课以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另外还以剪贴的形式来表现瓢虫的花衣裳,这一形式能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七星瓢虫的外形特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辅助指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七星瓢虫的图片观察和知识学习
,
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
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
作画的习惯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2、表现七星瓢虫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造型、色彩表现力及
动手操作能力。
3观察分析七星瓢虫的特点并体会其美感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
以及热爱
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七星瓢虫的习性、外形特征
,
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
,
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画面。
教学难点:
如何抓住七星瓢虫的特点大胆表现
,
并巧妙构图完成画作。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
,
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
,
已有一定的掌握
,
会用油画棒和简单的彩纸来大胆地、
自由地表现七星瓢虫的衣裳美。
二年级学生已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
,
可以增强学生们集体创作的快乐
,
通过创作提高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七星瓢虫的画法,采用讲解分析法、演示法、观察法等。增强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创作灵感。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为支持教师的教,我将采用PowerPoint播放,准备演示用纸、油画棒、有关七星瓢虫的录像资料,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为支持学生的学,准备剪刀、彩色笔、油画棒、彩纸等。选择隔音好的教室,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实效性。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激情引趣
1、出示谜语(课件)
问:想一想,是什么?
2、揭示谜底:七星瓢虫(课件展示)
3、板书课题:七星瓢虫衣裳美
聆听
思考回答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起学生作画的欲望,揭示课题。
二、导趣求知
1、讲述七星瓢虫的知识
。
七星瓢虫是瓢虫家族中的一员,因形状很像用来盛水的葫芦瓢,所以叫它瓢虫。全世界有超过5千种瓢虫,中国已记录有400种。常见于农田、森林、果园、园林等处。
2、欣赏图片。
同学们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观察一下七星瓢虫的身体结构有哪些?
3、教师总结同时板书(触角、头、身体、翅膀、脚、七个斑点)它们以食蚜虫为生,是益虫,是人类的朋友,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它。
七星瓢虫衣裳美在什么地方?(颜色有黑、红、黄、橙)
4、出示幻灯片。
和前几张图片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我们把身体上有七颗斑点的瓢虫叫七星瓢虫。瓢虫家族中不都是益虫,如11星、28星瓢虫是害虫(出示幻灯片)
聆听
观察七星瓢虫的外形特点,汇报结果。
生答:身上的斑点和颜色。
答:他们身体上斑点数量不同。
Flash动画与PowerPoint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引起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表现能力。
三、创作实践
1、演示画法。
画一个大大的圆圈代替身体,把圆切开就是两边的翅膀。一个小小的椭圆代替头部,加上触角、脚,最后画背上的点点。
2、演示七星瓢虫剪纸的方法。
3、你想用哪种方法来表现七星瓢虫衣裳美?
教师巡视指导
4、在音乐声中完成本课内容。
讨论七星瓢虫的制作方法
学生制作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创作习惯,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表现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个性拓展
1、展示作品
2、教师给予赞扬和鼓励评价
3、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作品各有特色、各有风格,都能抓住七星瓢虫衣裳美的特点来表现作品。希望生活中要爱护它,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
展示自己或小组的成果
同学指出作品美的地方,好在哪。
张扬个性,体验创作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拓展视野,感受对称给人们带来的秩序美。感知、体验“蝴蝶”的自然美、艺术美。
五、课外拓展
1、幻灯播放。
人们利用七星瓢虫衣裳美的特点发明设计了许多生活用品。
2、作业:尝试用其他方法表现七星瓢虫。
拓展学生视野
六、七、板书设计
6七星瓢虫衣裳美
头
触角
身体
翅膀——七颗斑点
脚
二年级美术教学重点范文2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设计艺术;课堂气氛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学无不得力于教学语言的功力。在美术课中,具有艺术魅力的课堂语言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现在的很多教师缺少生动诙谐的“语言”。枯燥乏味的语言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能注意语言的魅力,抓住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充分展现其教学语言艺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师的语言要有情感性
教学是语言的艺术。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架起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必须注重语言的情感性。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明明是同样的内容,表达方式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会不同。教师的话可以是一股暖流进入孩子的心田,有时也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因此,在课堂中如何选择课堂语言的表达方式,反应了教师的个人素养。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只有同情才能达理,达理必先通情。老师在课堂上注入了自己的感情,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热情。
二、教师语言的趣味性
导入往往是一节课的关键,也是进入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精彩的导入首先是“抢眼 好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当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后,教师就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一个精心设计的导入语,不仅为教学做好了铺垫,也使课堂教学成功了一半。比如我在人美版一年级《花点心》这一节课中,一上课就说:“同学们,老师的蛋糕店准备要开张了,可是店里的点心和蛋糕还有一部分没有做好,谁能帮帮我做出更多的多种多样的花点心呢?现在我把自己已经做好的最拿手的几种点心端上来请同学们‘尝尝’”,这时就有好多的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说: “老师我来,我来,我来帮你做花点心”。在导入的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花点心,短短的几句话,很自然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十分形象地引出了课题。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也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语言的艺术性。比如在湘教版一年级的《小小手》中,“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变成星星闪呀闪,变成蝴蝶飞呀飞”我用儿歌的形式导入课题,启发学生的想像,儿歌中的语言魅力感染了低年级的学生,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课堂;二年级美术《望远神镜》这节课中,我可以用趣运味性的谜语来进行课堂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对圆眼黑娃娃,眼睛能够变戏法。万物被它瞧一瞧,远变近来小变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配以生动的望远镜图像,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想学想做的欲望。
三、教师课堂提问的启发思维性
美术课上为了启发学生主动地进入课堂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时地启发式地创设问题情境。提问恰当巧妙。怎样提问才能恰到好处,是教师在设计教学语言中应思考的问题之一。我们在有的听课中注意到师生在提问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尴尬的现象,对于老师提问的知识,学生不主动举手发言,只能是老师点名回答,有的学生回答错误或是不知如何作答,最后教师也是只能自问自答的圆场。出现了以上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思考深度或是问题提的不科学,不清晰。例如在二年级教材《流动的线》这一课中,教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这样的一条直线让你想到了什么呢?”“你们觉得这样的一条线是什么呢?”“如果你用一条直线在画面上流动你会怎么做呢?”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无所适从,也不知道问题的重点是什么,而且在整个问题出现的前后顺序或是设计上都显得很凌乱,致使整节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特别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问题的循序渐进特别的重要,让他们能有一个个慢慢打开思维的过程,最后可以进行发散性思维。因此在设计问题上还是应该仔细研究教学对象。美术课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因此,美术课堂提问要以启发学生思维为出发点,要问在关键处,问在重点处,应能善于激发学生疑问,巧于解惑,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设置困难,激起学生疑问。如在人美版二年级《百变团花》这一课,可以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摆放已经制作好的团花,让学生看看这些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再动手看看是怎样制作的?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这样的提问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校教育中,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美术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尊重他们的尊严和价值,巧妙运用智慧的评价语言化解教学过程中尴尬,弥补学生的不足,学会引导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
参考文献:
[1]曹长德.启发式教学论[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
二年级美术教学重点范文3
因为承担了信息课的教学工作,我首先以自己的信息课作为试点。在教学中始终秉承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将任务下放贯穿了课堂教学的始终。我所在的学校属于九年一贯制中小学,这样的教学环境为长期的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按照大钢要求,小学的五六年级和初中的一二年级可以开设信息技术课,我就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根据教材的要求,运用英特尔的理念进行任务设置。首先设定了一个整体的教学目标,然后又细化到每个学年,再从每个学期细化到每一节课。在课堂上,我始终将一学年的教学任务贯穿始终,再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下放每节课的具体安排。就这样,从小学五年一直到初中二年,我的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了微机技能,并和学校的其它学科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具体的应用。
五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当时教材上的第一个软件是画图。就软件特点,我首先和美术教师进行了沟通,因为图画课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所以我让美术教师布置了一些较难的任务。因为信息技术课是首年开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对计算机的重视,所以我首先把美术教师的任务进行了分解,让学生拿来美术课上已经成型的整幅布局图,然后一块一块进行讲解。
学生接下来学习的软件是电子文档,我就想到了首先通过写作文对文档的格式进行学习,这时我又和语文教师联合起来,由语文教师首先布置作文,对格式作出一定的要求,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要求用电子文档直接录入,再拿回去进行批改,错误的格式再拿到计算机上进行修改,不懂的问题就通过查阅教材、网络或是小组之间的交流进行解决。
到了六年级,经过一整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主观上也愿意学习新的知识。这时教材要求进行电子表格的学习。我就和数学学科进行了联系,由数学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首先学会的是家庭日常收入支出统计表,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表格,也让学生对家里的开支有了一定的认识,让学生懂得节俭生活,也得到了家长的赞许。接着,我又随着期中考试,让学生去帮助班主任教师排出全班的名次表,这时电子表格的进程也深入到了通过表格绘图,这样我就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成绩制成柱形图,对各学科成绩的变化一目了然。接着我又通过评比选出了优秀小组,将制作全校成绩大榜的任务交给了他们,漂亮的版面获得了年级的一致好评。
升入初中以后,学习任务变得繁重起来,我尽量让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上有个放松的机会。结合教材,首先学习的FLASH动画制作。因为动画软件的生动有趣,我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编写。这样学生先后制作语文课上的武松打虎,数学课上的圆的形成,物理课上的小球弹跳,英语课上的情景阅读,还有地理课上的长江黄河,生物课上的光合作用,都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了展现,学生做的津津有味,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二年级美术教学重点范文4
蓄势待发的中国动漫产业求贤若渴,由此带来动画教育热潮涌动。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从2003年的93所到2007年的447所,4年间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数量增加了4.8倍。快速增长的数字显示出中国动漫发展高涨的热情,却也暴露出缺乏理性的一面。仅2009年,全国20―30所高校同时新增的13个专业就包括动画专业。
全国1000余所院校加之各类动画培训机构产生动漫相关专业学生47万人。人才培养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即制作型人才多,策划、创意、营销类人才少的现状。多数学校开设动画专业存在盲目性,缺乏思考与市场定位。
影响动漫产业发展的首先是上游缺少高端的创意、编导、项目管理方面的人才,下游缺乏市场营销、国际授权和等方面的人才;其次,与动漫相关的专业和院系发展速度过快,部分动漫教育机构师资水平和硬件水平都较低,造成毕业生数量剧增,但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却相对缺乏,大部分毕业生的形象设计、编创能力较低,多处于模仿阶段,缺乏创意。在开设动漫相关专业的千余所院校(包括中专及中专以上)中,多数仍在培育制作人员,使制作类人员过剩、创意及管理类人才缺乏的矛盾更加突出,人才整体结构失衡以及教育体系不完备的问题亟待改善。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教育体系,建立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市场的需求。
在近年的研究与实践中,笔者立足市场需求及动画生产环节,深入思考美术类生源条件下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定位、教学体系设计、具体实施方案等,重点提出了“分层板块式课程结构”等理念,促使多元化的培养模式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一、更新观念,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全国各高校的艺术设计学院、电子工程、自动化和机械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等都开设了相关专业或者衍生专业,涉及了文、理、工三大学科方向,由于该学科本身的交互性特点,很容易导致我们在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考虑上博而滥,甚至于混淆学科自身概念,缺乏自身培养特点,似乎是培养了能适合任何岗位的人才,其实根本无法胜任任何工作岗位,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忽文忽理,艺术和技术的交叉行使。
我们对当前动画市场用人标准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系统分析,立足美术类生源的优势,以市场的需求为核心点,力争做到错位化、阶梯化、模块化、联动化、动态化。并以此作为培养目标设定和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实现五大培养指标:造型基础、人文素养、创新思维、技艺兼顾、团队意识。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性思路
1.错位化――强化创新型、创意型高端人才的培养,有别于安徽省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及塑造体系。
2.阶梯化――遵循课程的教学规律,分步骤、有计划地逐步解决问题。
3.模块化――将课程分解为五大模块,从而更为清晰地明确人才培养的知识构架,便于教学的掌握与分析。
4.联动化――实现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公司实训“三位一体”,搭建实践教学体系,牢固树立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
5.动态化――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积极服务地方经济,以市场为人才培养的坐标轴,适时、适当调整课程体系及内容。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五级指标
1.厚造型基础。打好深厚的造型基础是美术类生源条件下动画本科人才培养的第一步。
2.重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动画专业人才持续发展的保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育人义务。
3.拓创新思维。作为设计师,最核心的价值便是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宽度、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是设计人才培养的核心。
4.求技艺兼顾。所有的目标设定和教学建设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才,其检验方式就是就业,因此一切都是立足于就业方向。
5.立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是未来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格之一。课程作业在一、二年级强调个人完成,这样让学生能够在动画生产所有环节中游走一圈,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专业小方向定位;三年级开始强调团队合作,有助于个人在各自的强项中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符合设计专业在产业中的实际应用,早日树立团队意识,为今后的就业及个人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
(三)培养方向上的“小方向与大强调”
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需考虑课程结构安排的合理性;从行业、市场反馈的信息中,找出知识结构链,构建课程框架,对原有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删除、增加或整合调整。在保证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要求明了、教学内容丰富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学科比例、教学课时合理规划,灵活掌握,留出一定的空间和可塑性。调整好专业素养、专业理论、专业方向、专业基础、专业实践等课程设置比例,不能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强调“全才”的引导,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市场定位不准确,学生市场适应能力差、专业能力差,缺乏教育的指导性。
动画专业知识结构涵盖面广、更新迅速。课程设置要有意识地针对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每一门课程要解决相应的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化成一方知识结构;尤其在专业课方向上,明确教学目标,积极鼓励学生对于实际设计项目的解决。按照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做一些调整,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按照“二二”制,即自学生三年级开始进行学科方向分流,控制每个学科方向的人数,达到一专多能、错位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分层板块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时空维度上的“四阶段分层培养”
“分层”的概念,即四年阶段的分层培养。一年级打造型基础,二年级打动画基础,三年级打创作基础,四年级实现与市场完全性接轨。
一年级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如动画造型、动态速写、场景速写、人体解剖课程等,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造型问题上,这也就是学生通过美术专业考核进入该专业的主要优势点。在此基础上辅以专业了解和欣赏性质的专业理论课程,如动画概论、动画欣赏等课程,建立学生对于动画专业的基本认识。
二年级安排专业方向课程,如二维手绘表达、二维动画软件基础、动画运动规律、二维动画短片创作基础、雕塑、三维动画软件基础等课程,主要集中解决学生在进行动画学习环节中的基本制作问题,是从基本造型意识向动画制作意识转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辅以专业理论课程――动画史,从而实现动画创作思维的有效培养。
三年级安排专业创作课程,如动画剧作、视听语言、分镜头脚本、非线编辑、后期特效等课程,主要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对于动画的整体认识和创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辅以联合作业、动漫产业概论等课程,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其对于动画创作的整体驾驭能力。
四年级安排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安排专业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等课程,实现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与市场的有机接轨。
(二)知识结构上的“并联式板块结构”
课程模块化:一个核心模块、三大依托模块。
1.专业核心:动画类课程
相关课程:手绘技法、动画运动规律、分国别动画研究、原画创作、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动画剧本创作、二维软件基础、三维软件基础、Flas、动作设计。
2.三大依托
(1)美术类课程
相关课程:美术名作欣赏、民间美术研究、素描、速写、雕塑、风景写生、图形想象、构成基础等。
(2)电影类课程
相关课程:数字影像、动画表演、视听语言、音乐欣赏、经典动画导读、后期合成、音乐与音频制作、故事类型与策划。
(3)人文类课程
相关课程:安徽文化、人文概论、文学作品分析、文化产业概论。
(三)评价方式上的“开放式与反馈制”
1.考核方法:技法课程现场制、独立作业展览制、联合作业汇报制
素描、速写、插图漫画设计等静帧画面为结课作业的要求,课程结束即举办展览,展览现场评档组予以定档。
二维动画软件、影视后期等动态视频为结课作业的要求,课程结束以公开放映、学生介绍的形式予以定档。
采取作业展览和课程作业汇报制,评分过程是开放式,上下届学生都可以互相观摩学习,平行班级相同课程统一打分,以此确保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授课质量的提升。
2.评分方式:集体定档,教师打分;开放评分,及时反馈
其中平时成绩由授课教师评定,结课成绩需由评档组评定等级,班级授课教师按照评定的等级给予相应的成绩。评档时教师不少于三人,本班授课教师不参与评档。具体做法为评档组按照比例对学生作业进行优、良、中、差、不及格五档分类,班级授课教师按照评档组评定的等级给予具体的分数。开放评分,当场给予学生反馈点评。
三、实施实践教学新思路
探索“引进来,走出去”的实践思路,积极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实现两大平台、三项制度,形成具备创新性、操作性、高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所谓的“引进来”,就是将一些知名企业引入校园,开展实训课程。同时强化校内自身实训平台的建设;所谓的“走出去”就是让学生走出校园,直接进入企业或者实训机构,了解市场规范,尽早做到思想上与市场接轨。
动画教育目前是动漫人才培养环节中较薄弱的,也是产业创新和产业走向腾飞的最大软肋。动漫教育本身的实力比产业发展现状薄弱,要依靠一个还相对薄弱的动漫教育来承担现在和向未来行业的人才输出重任,不进行前期的投入,仅仅依靠院校本身是不行的。院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无法第一时间监测到市场的需求和动态,搭建好校企合作平台,能更好地让院校接收到动漫的发展方向,缩短学生跟市场的距离,更好地实现动漫的开放性教学。
(一)两大平台
1.校内平台建设
(1)学校:工作室――公司
以工作室为基础形态,进行公司的雏形搭建,最终目标是实现学院公司,从而形成教学、实践的良性循环,真正意义上实现动画专业的产学研一体化。
(2)公司:研发――生产线
积极鼓励公司在校内投资兴建项目研发工作室以及动画生产线。
2.校外平台建设
学校应本着“就地就近、互惠互利、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原则,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积极与相关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应指定有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聘请实习基地中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
(二)三项制度
1.导师制
实施工作室――导师制。配备基本设备,“双导师制”,即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各一名,校内专业教师负责制。每年规定必须完成一定量的创作,未能完成的第二年补齐,如仍未能完成需在第三年全部补齐,如还未完成予以收回教师的管理及使用权。
教师可以招募学生参加个人的动画创作,也可使学生带着项目进入。打破年级界限,学生自主选择进入,以实际项目进行支撑。
工作室的建立可谓“三赢”:学生在校期间得到良好的实践机会,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工作室中得到教学的实践,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应用;学校获得部分经济效应,达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
2.联合制
设立联合作业机制。从学生二年级开始,每学期安排一定量的创作实践课程,以便给予教师相应的工作量进行认可。
从二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必须参与一次创作课程,也就是学生3年内必须参与动画创作及制作3次,要有3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可的完整作品。要求一次参与、两次主要参与,大四必须是担任主要岗位。
强调高年级带低年级的传帮带机制,全面打造学生的服从意识、团队意识。
3.学分制
学生如需参与创作动画,实现绿色通道,根据学生在创作中的分工任务及完成情况由系内直接认定给予相应的专业分数。设立学院动画项目及基金。动画项目经过学院学术委员会通过,将给予启动的基本资金,对于未能完成的,将收回经费。同时设立相应的成绩进行学分认证。
结合动画产业人才需求及流程中各环节的实质内容、具体步骤和能力要求等情况,认真思考动画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主干课程、课程类型与性质等问题,理清高等教育美术类生源条件下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动画专业教学体系,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画人才提供有效途径。
(注:本文为安徽省质量工程教研项目,项目名称:《独立学院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08jyxm549)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动画系主任,
二年级美术教学重点范文5
一.课堂教学总体优化,要重视运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欣赏教学可能在短期内带来知识与能力的增长,我们所看到的教科书中的范例,包括与之配套的灯片,由于画面太小,或因时间的关系,有些范例太陈旧、落后,没有达到真正的美感和欣赏的效果;如果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如通过扫描仪,把一些与时代接近的图片显示给学生欣赏,教师进行讲解和诱导,使学生视觉上耳目一新,思维上有一个美好的、能够各自发挥的想象空间,那么,美术欣赏教学课的目的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事先总要做大量的示范作业,有时时间和精力又不允许。有了扫描仪,这个难题就好解决了。如学生在学习国画课时,我们可以找来一些名画让学生欣赏,如六年级的美术课有画梅、兰、竹、菊“四君子”,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图片,通过CAI演示,让学生欣赏。体会、感受,从而再进行临摹、训练。这样的作业才多姿多彩,不拘一格。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一些色彩教学,我们可以播放一些儿童喜欢的动画画面,增强色感,指导配色学习。在想象画教学中,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想象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播放一些动画片来引导。如二年级的想象画吹泡泡,可以播放动画片《小飞象》片断,儿童既高兴又启发了想象,整堂课至始至终都有趣味。这样的课,小朋友自然爱上,而重点、难点又在欣赏中解决了。
创作一件完美的美术作品,总是要经过反复修改,修改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学生作品中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所以当部分学生初稿出来后,先选取几张具有代表性问题的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出来。这时,可以同时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找出修改的方法,并同时将学生作品中各自的优点都一一予以展示、讲解;学生相互之间也就能取长补短。继而各自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作品完成后,希望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也可以展示。
美术教学中,手工课所占比重也很大。以往,我们示范作业时,教师边讲边示教,但终因空间狭窄、视野遮挡、前后不连贯等原因,很多学生无法清楚而完整地看到整个演示过程,因而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或不想做。但我们如果运用实物投影仪,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学生通过画面,能清楚地看到教师整个演示过程;同时,优秀学生也可以上台尝试作业或演练,或将作品通过投影仪进行展览,并让学生自己讲解、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手工课真正成为学生自己动手作业的课。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尽可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以期提高和扩大手工课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幻灯,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来感知和认识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人的兴趣首先产生于新奇事物和它独特形式的刺激。我们在大谈现代多媒体手段的同时,幻灯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工具,特别是常规教学中美术教师运用最多;它具有体积小、资金少等特点,一般边远地区的教师也能掌握。而合理地运用,也会相得溢彰。例如,小小的剪纸课教学,教师剪完作品后,平着展示给学生,和放于幻灯机或投影仪上放大,二者的效果就不一样。在上三年级剪纸花边一课中,我把作品通过投影仪,产生的黑白对比效果给学生一种新奇感,放大后的例图格外突出,纹样清晰可见,教师也可以由一个单元至多个单元的组成即花边的形成。教师可根据图形指导学生欣赏,也可用单独例样并由此而设计的花边进行对比讲解,诱导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年级美术教学重点范文6
一、认识――引领美术课的精神导航
所谓勤于思而敏于行,美术课毕竟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的,旨在让学生认识美、发现美,从而去创造美,是一种视觉艺术范畴的师生双边活动。这一点应该是美术教学的主旋律。
1、整体把握,推陈出新
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与时俱进、居高临下地钻研教材,探索创新,指导教学。新课改精神强调,当今小学美术教育还要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参与、感悟和发展状态。培养创新能力、增进合作意识、提高团队精神,进而培养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我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完成作品的活动,对比学生独立创作的作品,有时合作而成的作品更显得别出心裁。在上四年级《美丽的拼画》一课时,第一个班我设计的作业要求是:每位同学选择一个主题,创作两幅“同题异构”的小作品,最后贴到一张大卡纸上。结果这个班的作业很不理想:大多数作品的主题相同,没有新意;接下来的班级我更改了作业要求:1.以大组为单位每组完成一幅有主题的大作品。(这就意味着每组先要商量出一个主题)2.大组按座位分为6小组,每小组根据主题创作自己的小作品。3.最后将“同题异构”的6幅小作品贴到一张大卡纸上,注意拼贴的形式感。于是在创作环节中,孩子们并没有忙着动手,而是热烈的讨论起来,各抒己见想主题。大组选定主题后,小组的同学便开始动手创造,我则作一些指导与调解。合作完成的作业其出彩程度带给了我和孩子们自己一种惊喜,优点表现在:(1)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想法在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后得到了升华,主题就不再显得那么单一、普通。(2)同桌共同创作一幅小作品,质量和效率都有了保障。(3)有了前面两个好的基础,加上组里的能工巧匠创意的拼贴,最后的大作品当然非常棒。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了合作的成果,自然很开心,之前在合作中有些不愉快的孩子们也体会到了合作的意义。
2、纵横涉猎,成竹在胸
教师认识教材首先应有全局意识。包括编者意图、知识结构,同时兼顾前后,了解与美术有关的“已学教材”和“后续教材”的相应内容,从而明确教材的逻辑系统。如五年级下册“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两个单元,编者以《水墨人物画》为过渡课,接下来连着三节国画课,分别是《水墨人物画》:以初步掌握水墨人物画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步骤――重在造型。《齐白石笔下的蔬果》: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与艺术成就――重在了解齐白石的艺术(包括造形和艺术追求)。《映日荷花别样红》:创作有意境的荷花作品――重在了解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三节国画课的教学目标由单一到复杂,层层递进。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有充分的认识,这样备课才能有方向性、设计性、超前性。
二、积蓄――解决美术问题的百宝箱
作为美术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美术教师必备的从教基础。但应该看到的是专业知识与技能地不断提升,从美术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美术教师应该更多钻研相关的美术教育动态,了解现代美术教育的新思路、新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上好一堂美术课,教师的相关学科知识的涉猎与积蓄尤为关键,虽然看起来是非专业的知识,但某一知识点的闪现就可能点燃学生的审美激情,这一点是美术专业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独特魅力。
有时,我会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说:“我们的美术课中的知识远远不仅限于发现了美,并学会欣赏美,创作美。《戏曲人物》,让我们了解了京剧方面的知识。《水资源》让我们了解了水的循环和目前我国乃至世界水资源面临短缺等严重的问题。《各种各样的树》让我们了解了树木对环境、对生活的重要性。《安全标识》帮我们认识了许多以前在公共场合不太懂的安全标识等等。”没有厚积,不可能有薄发。深厚广博的知识营养是形成教学个性的基础。
三、精炼――生成个性特色的美术课
精炼的过程,是对储备知识的一个浓缩。如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四面出击,对创作形式、材料的选择上追求面面俱到,不懂得取精去杂,那么这节课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精练可以是多方面立体的,懂得“舍”,才会有“得”。
1、寻找翘起课堂的支点。
有时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无法达到书本所要求的材料、教学形式和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以教材为依据,注意开发和利用文本以外的课程资源。备课前删选实际能利用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离学生越近,发挥作用越好;离生活越近,学生越容易理解。
2、探索课堂创新的途径。
俗话说:“少则得,多则惑。”东西多了,便容易让人产生困惑。哪些是可以用的,哪些是不可以用的;是完全照搬、临摹,还是全部放任发挥;是保护学生率真的想象力,还是固化思维形成概念和模式。在对四年级下册的《爱书藏书》的备课过程中我发现用教材中选择的吹塑纸来做藏书票的底板是很难被上色,影响拓印的效果。经过尝试后发现海绵纸不仅方便绘图,非常容易上色,拓印效果也很好。在让孩子们准备这节课的材料时,我带了吹塑纸、海绵纸、硬纸板等;或者自己觉得哪些材料适合都可以带来。在课堂上,当孩子们准备创作之前,我告诉他们:“书本上建议用的吹塑纸并不是制作藏书票的最佳材料,老师发现了一种更好的材料。请你们找一找哪一种纸更适合做藏书票的底板。”这下学生来劲了,有的孩子们还自主进行小组合作来排除选择出最佳材料。
四、预设――沉着应对每一节美术课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敏锐的目光,要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做出较为准确的预设。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更要有在实施双边活动前较为准确的预判,能够提前把握学生问题背后所反映出的深层原因及发展动态。如果教师不能清醒、准确做出预设,那这样的教学就只能是陷于盲目与被动里了。我曾在一次课堂教学比武中听过二年级下册《奔跑的动物》一课,执教老师创设“咕咚来了”的故事为情境导入,教学过程清晰、紧凑。执教老师的作业要求是:请学生在自己的纸上画出奔跑的动物,然后将它剪下来。在展示环节,当执教老师拿出漂亮的展板请学生把自己那只“奔跑的动物”贴上去的时候,全场的老师大跌眼镜了。学生的作品中几乎没有真正“跑起来”的动物。有的像是站着,有的像在漫步,更有飞舞的蝴蝶等昆虫。很显然这节课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我想这节课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正是因为执教老师的备课少了预设这一环节。她没有考虑到对于二年级下册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会主动去思考哪些动物会有明显的奔跑特征。执教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个环节引导孩子们去选择具有明显的奔跑特征的动物,而昆虫不会奔跑,不能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然后再引导孩子们观察以马为代表的这些动物奔跑时四肢和身体,甚至是皮毛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