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范文1
【关键词】市场营销 案例教学 实践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市场营销已然变成了一个热门的专业。案例教学对于市场营销课程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工作岗位对该专业学生提出的工作要求来开展教学,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市场营销教学中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发挥实践性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的教学实际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能够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成效。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的优越性,才能抓住教学重点,进行有效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方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总的来说,案例教学在实际使用中分为理论嵌入案例和案例嵌入理论两种模式。前者以案例为中心开展教学,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来总结理论知识,而后者则是以理论为教学中心,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楚明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含义而采用案例解读的教学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将案例教学应用到市场营销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案例教学的特点,一是实践性,二是综合性,三是激发性。具体来说,实践性是案例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案例素材大多都是来自生活实际的,学生们对案例事件比较熟悉。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容易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独立的思考和认真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得到能力上的提高。而综合性就是强调案例学习的全面性。在案例材料的内容方面,要尽可能多的包含不同类型的事例,让学生懂得如何随机应变,处理各种不同的营销情况。在学习方式方面,既要重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激发性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于案例教学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导学生自愿主动地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从中积累宝贵的经验。
二、如何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之所以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市场营销的教学活动中,是因为案例教学能够充分切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例如,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的实际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困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又是学生们今后走上市场营销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切实帮助学生得到专业知识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则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实现案例教学的途径
(1)演示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发挥着传授知识和对学生进行引导的作用。为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市场营销知识,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借助先进教学设施的帮助来讲解重要的理论知识。课前,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上的内容,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梳理。构建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然后借助PPT等教学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并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消化和掌握。当然,演示教学的开展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一来,演示教学就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积极作用。
(2)情景化教学。案例教学中会涉及大量的实际案例,这就给情景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老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并积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进行换位思考。按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给学生分配不同的情景角色,进行情景现场的模拟和还原。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加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样的推销方式才能引起客户的兴趣,促成生意的完成。学生在团队合作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口才,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也能够学会与人交往的重要原则。情景化教学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3)小组讨论。 案例教学需要学生根据案例中呈现出来的事情、原因、结果,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而这个分析的过程需要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合作与讨论,才能使得出的结论更加全面。因此,小组讨论也是适合于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例如,老师可以设置一个讨论主题,让学生们讨论如何成功推销吸尘器。学生们根据教学主题,各自进行独立的思考,然后通过讨论交换意见。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补充对方想法中不足的地方,学习别人具有创新性的有效做法,从而实现学习上的优势互补,提高教学的实际成效。
(二)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使市场营销案例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一些问题:一是平衡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比例。虽然案例教学十分注重实践的重要性,但是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时,才能够在分析案例时做到有话可说,有据可依。因此不能单纯强调实践教学,还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要注重因材施教。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如果不能够适当的照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就会极大的降低教学的有效性。而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其他特点进行教学,则可以发挥因材施教的优势,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三是注意案例分析的全面性。学习案例时,要注意分析过程的全面性,不能够过于片面或者过于主观。分析要从事情本身的表面现象入手,对其背后深层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够掌握市场营销的规律,以便采取恰当的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范文2
本文结合教育部-IBM精品课程《主机银行业务应用案例分析》建设的实例,介绍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缘由、手段及教学实践。
1建设大型主机实践教学模式的缘由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在规划、制定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首先面对并回答的问题。在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从分析大型主机市场及技术人才需求着手,针对业界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和本院学生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设计并持续改进大型主机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模式。
大型主机是指具备高处理(I/0)能力、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商用大型服务器,通常配置在大数据量处理的各类组织(包括政府部门及实业界大客户)的数据中心中,用作后台数据处理的主服务器,担当用户业务信息处理的“心脏”。据统计,全球70%的数据运行在大型主机平台上,《财富》排行500强中的大部分企业都使用大型主机。在国内,大型主机主要应用于金融、交通、能源:制造等大型企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与大型主机在高端服务器市场上的高占有率相比,主机技术人才却面临着断层的危机。有关资料显示,北美主机技术岗位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45岁,严重老化;我国也同样面临主机技术人才短缺的情况。国内一家大型商业银行2006年中计划招聘10位主机应用开发技术人员,到年底尚有一半缺额。同时,随着经济的对外开放,以汇丰银行数据中心为代表的大型主机用户和以ISSC为代表的大型软件企业,每年都为招聘不到数量充足的合格人才而苦恼。
业界对大型主机人才的需求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大型主机的使用者(即主机用户),所招聘的人才直接满足该单位的业务需求,为直接需求;第二类为软件企业(特别是从事软件外包服务的企业),所招收的人才承接开发国外主机用户发包的订单,为间接需求。这两类需求对应聘者的知识技能有不同侧重,软件企业倾向招收具有较强编程、测试及文档写作能力的人才,而主机用户则更注重应聘者的理论基础、行业知识、软件工程素养等能力。
在充分分析主机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同济大学软件学院的实际,我们将大型主机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满足业界需求的精英型软件工程人才”。在实践教学中,“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合作为抓手”,将“业界需求和知识技术、因材施教与主观能动”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培养精英型软件工程人才的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中,在强调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型主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
2构建大型主机实践教学模式的手段
贯彻“前沿化、工程化、国际化,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构建大型主机实践教学模式,将“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作为两个引擎,顺利实现大型主机实践教学的起飞,强有力地持续推进实践教学在内容上的深化和水平上的提高。具体做法是:
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同济大学与国际商业机器(中国)公司合作建设“System z主机系统教育中心(上海)”,配备了大型主机教学平台,软硬件总值超过一亿元人民币:聘请行业资深专家担任兼职教授,讲授大型主机专业技术课程;与CSDL合作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接收研究生、本科生在基地内接受主机技术的实践锻炼;在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支持下牵头设立“大中华区大型主机数据库用户协会CDUG”,钩织起技术与市场、学校与用户间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网络体系。
以“国际合作”为支撑,派遣专职教师、高年级研究生赴美,与IBM硅谷实验室(SVL)专家合作开发反映大型主机数据库最新技术的系列纯英文专业课程;聘请国外业界知名专家假期来华免费讲授专业技术课程:正在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业界主机技术专家或大学洽谈跨国间开设大型主机技术课程的可能性;派遣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主机知识竞赛,载誉而归。
经过三年多时间,我校已建成相对完整的大型主机技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课时安排中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每门课程都有实践教学内容,应用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不少于课时的50%。
3《主机银行业务应用案例分析》实践教学介绍
教育部IBM精品课程《主机银行业务应用案例分析》(简称案例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介绍大型主机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应用。该课程以主机技术为平台,从讲解银行基础知识和主要业务流程入手,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场景模拟,将银行业务知识、信息系统设计、主机技术与银行业务交易实现手段有机串联,使学生在了解商业银行业务的基础上,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开发基于主机技术的商业银行常用服务及产品软件。
3.1教学内容与构成
案例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的方式,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75%。全部课程由四大模块组成。
模块一:商业银行基础与银行会计学知识介绍
介绍商业银行学和会计学基础知识,主要讲述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及流程、银行业务系统及功能、业务信息的会计学表述、判断银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基础知识等。
模块二:商业银行业务系统开发准则
主要讲解银行业务系统的设计准则、应用程序开发准则等。
模块三:商业银行业务案例分析
全部由案例组成,主要包括:银行系统登录与用户权限控制、基本账户管理、联机交易与批处理、存款系统、贷款系统、营业日计算与处理、利息计算、外汇汇兑计算、税金计算等银行主要业务在主机上实现的案例及练习。
模块四:金融信息化新课题
介绍网络化时代银行业务系统架构、银行新业务设计及7*24系统设计等。
本案例课程的特点是:通过深入浅出地案例讲解和学生动手实践的方式,将商业银行学、会计学、主机应用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四门多学科主干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有机结合,实现有限课时内多门跨学科课程知识的交叉与融合。
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本案例课程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包括:
实验一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编制实验,了解银行获利的途径和方式
实验二系统登录与用户权限控制实验,了解系统管理基本知识
实验三建立客户账户实验
实验四定期存款开户处理联机交易实验
实验五产品账户联机查询,修改和维护实验(定期账户、活期账户)
实验六定期存款的批量处理流程分析与实践
实验七房贷系统的开户联机处理试验
实验八产品账户联机查询,修改和维护实验(贷款账户)
实验九房贷系统的批量处理流程分析与实践
实验十批处理中的文件备份,轧帐,报表处理介绍
实验十一外汇系统开发实验
实验十二利息计算系统开发试验
实验十三金融创新业务的介绍和系统结构设计实验
实验十四系统整合测试试验
实验十五大型机上的代码管理和版本控制的介绍
3.2课程特色
3.2.1主机技术与银行业务应用的结合
学生们通过大型主机技术前修课程的学习,已掌握主机操作系统及主机技术应用开发技术,能够编写运行基本的批处理和联机处理应用小程序。本案例课程要求学生设计和开发一个完整的或大型系统某个模块的应用程序系统,如何教授学生将已掌握的主机开发技能与银行业务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功能上和技术上进行怎样的组装,方能有效率地开发出既定目标系统?要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必须不断回顾前修课程学到的技术和方法,结合银行业务应用,分析各种技术与解决方案的特点及局限,通过比较甚至动手实验,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选取、应用各种技术手段,达到案例教学的目标。
案例课程涉及的技术关键点包括:批处理流程图的制定、批处理程序开发、JCL编写和执行、CICS联机在线程序开发、Web前端开发技术、数据库和文件的使用等。
案例课程展示给学生的首先是一个生动的、可运行的模拟银行系统,在存款、贷款、转账、计算利息、外汇买卖等交易中体现了银行的主要业务流程,通过一个个贴近现实生活的交易流程,将银行业务、相关金融知识和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分解出来,展示出银行整个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之间一步步的对应关系,并适时地介绍相关的业务背景及金融概念和计算。学生学习之后,在理性和感性上对整个银行的工作内容、运行机制、盈利手段及业务内容上有了全面了解,避免了以往理工科学生对金融业务知识敬而远之、难以接受的弊端。
3.2.2因材施教与主观能动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了解每一个步骤的重要意义,参与到每个环节的开发中来。从银行的实际业务需求、盈利模式讲起,讨论需求分析、设计项目框架、明确性能目标、划分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和接口、开发程序模块、撰写标准化的文档、编写测试计划并进行测试、编写软件使用说明、进行期末考试的演示与答辩等。学生们发现,完成一个项目,编写程序代码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工作,还需要大量的沟通、设计和团队协作工作方能完成。项目完成后更需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告诉客户你的工作有多棒,这个项目才算成功。
教师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每次课程的第一阶段,教师都先设计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此生活场景的应用系统模型是什么,如何描述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们设计解决方案。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他们积极应用多种不同技术手段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3.2.3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相长
部分有潜质的学生在课外花费大量时间潜心学习和研究主机技术。他们自发组织起“同济大学IBM技术俱乐部”,有组织地对主机存储技术、Web技术及SOA技术等专题进行深入研讨,翻译了多本IBM技术红皮书,张夏宁同学的论文被2008SSME会议录用。
更为可喜的是,2007年2005级两个小组的本科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自行设计并开发出手机银行和三维银行两个模拟应用系统,这些系统都以基于大型主机的核心银行系统为数据处理中心,加入当前新的、热门的技术元素,体现了较高的市场敏感度、创造性和积极探索性。这两个项目分别在2007年的“花旗杯全国金融信息技术大赛”、“IBM全国大学生主机技术竞赛”和“2007年上海市工业博览会”上获奖。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范文3
运用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模拟对实践活动进行真实再现,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基本思路,清楚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需要运用到那些理论与方法,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
1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作用
过去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授课,由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案例分析以及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但是引导者、组织者,更是一名参与者。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案例,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要合理引导,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判断能力与应变能力,不但要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并解决,还要对学生做出的分析及结论进行科学、客观的评判,并进行正确引导。
临床医学教学中,不但要重视知识积累,还要重视能力开发。可以说案例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真实模拟,通过这一训练场所,可以有效培养起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通过对真实、典型病例的展示,能够把学生带入案例情景中,使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各类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使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被极大的拉近,提升了学生对临床问题的处理能力与解决能力。
2 课堂举例说明同案例教学法之间的主要区别
课堂举例说明主要是通过某些具体事例对概念、原理等进行说明,部分情况下能够发挥出调节课堂气氛的积极作用,在临床教学中课堂举例说明主要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或者治疗时通过课堂举例说明来加深学生的印象;(2) 在讲解完某一类型疾病后通过课堂举例对病例进行分析,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培养起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把教学案例作为基本载体,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案例,并按照基本的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同课堂举例的主要区别在于:(1)在案例教学中,案例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教师要进行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借助案例研讨这一形式;(2)案例教学表现为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3)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独立活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需要保证活动是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展开的。
3 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3.1 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考
教师在授课前,需要准备好典型的临床案例,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然后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与教材根据案例中对疾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的相关描述,了解疾病的基本情况,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并做好笔记,做好充足的发言准备。案例教学法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此外,不但要求学生在课堂内学习,还要求学生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
3.2 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在课堂中可以全体学生集中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个人意见,全面展示个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与积累所学知识的具体程度,同时还可以了解学生自觉学习的程度及性格特点,此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教师还要合理的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讲授。通过积极的课堂讨论,能够建立起平等、开放、真诚与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表达个人观点,甚至质疑教师的观点。
3.3 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使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得到扩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需要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应该把课堂讲授同课堂讨论进行有机结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讲解,使学生对某一典型疾病或者案例形成统一的认识。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范文4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收集典型案例,模拟或重现现实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案例,提出和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案例教学法始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已在全球范围内的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中应用有100多年的历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它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富有能动性和创造性,能有效的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既是一种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法的使用能使教师的角色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拓展为教学的设计者和激励者,并能引导学生在特殊情境中进行讨论,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2.1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法是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生产生活,引入合理的案例,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探究,使学生的认识从抽象到具体,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学以致用,并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既能学习到理论知识,又能接触到实际,是适应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模式[1]。
2.2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使得教师和学生呈双边活动关系[2]。在该教学发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赋予了新的角色。教师的角色由"演员"转变为了"导演",其价值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而学生也由"配角"转变为"主角",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在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以教师为主题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通过参与临床护理案例分析,提出新的想法、新的观点,从而形成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3启发和诱导学习 启发诱导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到主导作用,主要重在引导。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发挥学生的潜能,给他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创造,去发现知识,使其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3护理专业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医院和社会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三甲医院床护比为1:08,并明确提出要持续提高护士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3]。护理教育应以临床实际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护理培训计划,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护理专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护理实践教学是护生获得护理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培养护生的娴熟的技护理术,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案例分析教学法以临床实际为基础,案例为素材,使护生在特定的真实情境中,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的目标。
4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实践教学应用中的可行性
随着护理工作在临床中的重要性日趋突出,大多数疾病的转归均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许多研究均证实,案例分析法能够有效挖掘护生的潜力,激发其思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从多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临床护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法已迫在眉睫。在护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思维、动手能力的提高。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范文5
一、电子商务教学内容改进的重要性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电子商务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高校的电子商务教学内容应该时刻关注国际前沿计算机及商务模式的发展更新,结合国内电子商务和高校教育的发展情况,通过完善的教学体系来贴合社会新环境下所需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并要在这个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充分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及方法,充分发挥以前沿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特色及优点,通过助学、促学和导学的教育方式,在跟紧现代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背景下,实时更新电子商务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电子商务智能快递柜选址实践教学案例背景及其意义
在满足区域内居民的快递业务需求的同时,智能快递柜还能灵活地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不仅提升了包裹投递的满意度和便利度,也在不同程度上为提升中国物流水平做贡献。自2013年年初以来,各大快递企业、电商甚至于国家对智能快递柜的接受度越来越广,它不仅为居民网络购物提供便利,而且可以解决快递终端存在的诸多问题。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于2013年召开的研讨会也了拟推行的智能快递柜相关标准,智能快递柜的应用受到国家重视,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1]。因此,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增加并创新智能快递柜选址实践教学案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明确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
在电子商务和物流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智能快递柜也在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企业缺乏深入研究智能快递柜知识的专业人员,增加智能快递柜选址分析研究内容,可以使得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内容更加明确、更加细化。在中国当前电子商务环境下,智能快递柜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能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投递问题的物流手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使用,在此基础上,针对智能快递柜开展深刻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习这一新颖电子商务产物,在有利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会有助于明确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和培养方面。
(二)有助于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力度,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能为企业培养优秀的技术性和管理型人才,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目前,大型物流企业、电商企业都开始涉及智能快递柜设置,在公司、高校和居民楼下,京东或者顺丰的快递柜在24小时提供服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的“三通一达”也都会考虑在人口居住密集度高的地方设置智能快递柜协助收取件,这也说明智能快递柜在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十分良好,也从侧面说明未来企业将需要更多了解甚至研究智能快递柜选址分析的高校人才,通过与这类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可大大提高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有助于提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就业率,推动产业经济发展
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许多明显的问题:第一,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模糊不清的培养方向以及不足的专业实践资源;第二,无法与时俱进地根据发展迅猛的电子商务不同环境下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校企间的教育与需求差异同时导致部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难题。因此,贴合实际地完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的实际情况更新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增强其具体实践能力,一方面,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习知识能够更加贴合企业岗位需求,另一方面,学习实际有用的专业知识内容能够增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竞争能力,从而能够提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就业率,进而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智能快递柜选址调研,提高学生的切实感受
通过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实践方法,通过调查、分析大学校园内甚至于区域内的智能快递柜的布局,通过计算时间、距离、数量等问题,通过使用Floyd最短路径法和Dijkstra算法来确定合理的智能快递柜选址布局。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热情、增强学生的能力。智能快递柜选址调研具体流程及方法如图1所示。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智能快递柜选址分析方法
(一)Floyd最短路径算法
该算法主要思想是:在两个权矩阵的顶点开始,通过一次加入一个点,来比较任两点间的最短距及加入点作为中间点的可能最短距进行比较,取较小值以得到新的距离权矩阵。
当权矩阵中的顶点都作为中间点时得到的最终权矩阵即可表示最短距离信息。每次寻找较短距离的循环迭代都会依次构造出n个矩阵L(1),L(2),…,L(n),最后得出的带权邻接矩阵L(n)中,该矩阵中的元素代表的就是最短距离。最后,对L(n)进行各行元素求和,通过各行最小距离之和的比较,得到最终的选址结果。
(二)Dijkstra算法
Dijkstra算法的基本思路是:以vs为起点,进而一步步扩散查找最短路。该算法中,用数值标记每个点。该数值要么表示从vs到该点的最短路的权(称为P标号)、要么表示从vs到该点的最短路的权的上界(称为T标号),通过不断修改T标号的点以及将其修改为P标号,得到具有最多P标号的矩阵,进而得到最短路最短路[2]。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范文6
作者:路生文 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运用“案例型”新课型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法律课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应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和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念,力求将知识的传授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案例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对劳动就业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实践证明,“案例型”新课型的具体应用,对提高劳动就业法律制度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案例库建设是“案例型”课型得以应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满足教学需要,我们加强了劳动就业法律制度课程案例库建设,广泛地收集案例,及时对案例进行分类和整理。在案例库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需要,重点收集了那些同教学内容能够有机结合的典型案例。虽然劳动就业法律制度有着极为丰富案例资源,但是多数案例并没有经过以适用于教学为目的的规范化整理。若不加以整理就直接运用于教学,许多案例显得过于冗长,有些案例资源还存在着表述不够严谨,分析上多有不当之处的问题。因此,只有对所收集到的案例经过再加工和校正,才能符合劳动就业法律制度课程教学的需要。
在劳动就业法律制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我们立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是使学生产生求知动机的最好的催化剂,采用“案例型”课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运用“案例型”课型进行教学,需要对知识传授与案例分析所需要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处理好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破除本门课程的所有知识都需要教师按部就班、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上进行讲授的观念。教师应当组织好学生的课前预习,使学生明确课前必须预习哪些知识内容。为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质量,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及时地进行督促检查。有了学生充分的课前预习做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时,就可以主要围绕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教学,提高理论教学时效,从而为实施案例分析教学提供时间保障。
在运用“案例型”课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用案例导入新课,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实际生活中所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与授课内容的密切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将新知识的传授与典型案例的讲解相结合,组织学生以独立完成、分组讨论、典型发言等多种形式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为提高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我们还专门安排了案例分析实训课,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也主要是采取案例分析考核的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劳动就业法律知识实际应用的重视程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学校应当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2]劳动就业法律制度课程的开设适应了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学生法律素质的需要。我们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以促进劳动就业法律制度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