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精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思想的精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思想的精髓

儒家思想的精髓范文1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影响 意识形态

儒家是古代诸多思想学派之一。它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儒家思想的出现打破了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由“学在官府”到“私人讲学”的转变,使得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传播到整个民族。正因为这样,才导致了儒家思想有了强大的民族群众基础,对旧时代的整个社会而言,儒家思想已深入人心。儒家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极为复杂,其内涵也极为丰富。在早期,儒家思想是由封建皇权逐步发展出的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和讲华夷之辨。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礼乐,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

一、儒家思想的变迁

儒家思想起于春秋战乱年代。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由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一)儒家思想的兴起

早在汉武帝之前,秦朝、汉朝都是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已死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在汉代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纲五常”,等政策。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二)儒家思想的变迁

汉朝以后,历朝历代四书五经被无数次修订,孔子原作已面目全非。儒学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是也渗透了道教和佛教。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现在所说的儒家思想,绝大部分来自宋朝的文献。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对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束缚。直到才取消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二、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与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并让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应用于中国的社会国家治理实践获得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光辉人类发展社会史,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也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儒家思想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外壳,儒家思想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生活现实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而这种封建伦理观作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中的最广泛影响治理社会群众基础的核心,从而完成对国家社会双重治理的理想效果。

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在韩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为主。

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的精髓范文2

关键词:司马迁;儒道思想;思想

在学术界,关于司马迁思想体系有两种说法。部分人认为,司马迁的思想以儒学为主,另一部分人则坚持认为道家思想在司马迁思想体系中更为重要。通过学界的多方研究认为,司马迁的思想将道儒两家思想进行了融合与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一、司马迁与儒家思想

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与根源。《史记》中,司马迁对孔子学说的重视非常明显,不仅应用独特的孔子思想理解方式,更将孔子设为世家之列,详细记述了孔子的思想变迁与身世背景,言辞之间不乏赞赏之意。相比之下,我国古代其他思想家均未被司马迁以如此大的篇幅展开描述记载,可见司马迁对孔子思想的赞叹与认可。在《史记》正文中,司马迁不仅将孔子称为“至圣贤人”,更称自己“心向往之”,可见其对孔子的尊崇。在司马迁思想体系中,儒家思想对其的影响多见于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方面。在进行任务是非功过的叙述中,司马迁多次采纳孔子对该人物的评判,并将其引用至《史记》正文中。

然而,对于儒家思想中的部分叙述,司马迁也有自己的看法。例如,对于孔子的著作《春秋》,司马迁就给出了“忌讳之辞”的评价,并批评了孔子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不仅如此,《史记》中曾出现的“愚儒”、“腐儒”、“小人之儒”等特定词语,也表现了司马迁对于儒家的批判与不满。

二、司马迁与道家思想

据史学家考证,司马迁之父对道家思想一直保持赞许态度,这也影响了司马迁对道家思想的态度。在《史记》中,司马迁对道家思想也不乏赞许之意,曾对道家思想做出“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制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高度评价,多次明确反对汉武帝“多欲”的思想,并赞赏道家所提倡的“无为”之论。

同时,司马迁在叙述汉文帝、汉景帝、吕后等历史人物时,多次赞赏其执政期间所采用的“无为而治”等道家治国策略。尽管吕后的残暴恶毒令人发指,司马迁仍旧对其采用的黄老思想做出“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天下安然”的评语,可见其对道家思想的拥趸。在司马迁看来,汉文帝采用道家思想体系中所提倡的“无为而治”,从而开启经济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更成为汉朝首个经济发展大。在《孝文本纪》与《孝景本纪》中,司马迁多次明确表示道家思想对治国的贡献,道家思想对司马迁思想体系的影响可见一斑。

与儒家思想相同,司马迁对道家思想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批判态度。司马迁认为,道家思想所提倡的小国寡民理念无助于一个国家的正常发展,必将封闭隔绝经济互通与人文交流。司马迁认为,物质生产进步是社会与历史不断前进的动力,道家思想中部分论述有违历史发展规律。如,老子更加向往理想的王国,他认为,可以将五味、五音、五色等影响人的外物去掉,对于此,司马迁持不同的态度,他认为,如果按照老子的理论,社会必然会变得封闭、隔绝,影响着经济的正常发展,这种思想是无法实现的。此外,司马迁也提出,人对于物质的追求属于人之常情,“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物质生产的发展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而清心寡欲、小国寡民则是涂民耳目,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笔者认为,司马迁的这种思想是非常值得推崇的。

三、结语

由于司马迁早年经历,对于“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司马迁一直有自己的抱负与期许。然而,在人生后半段,司马迁遭遇了悲惨的“宫刑”这导致其对于君王统治有着独特而犀利的见解,逐渐将思想体系向道家倾斜,在《史记》中对道家思想有着很高的评价,也更向往道家思想中所倡导的生活景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司马迁的思想体系中结合了道儒两家的精髓思想,但同时也提出了对两家思想的批判与改良。通过对《史记》的分析可以得出,司马迁并没有完完全全、原原本本的承袭任何一家的思想体系,而是有所选择的吸收道儒两家思想体制中的精髓部分,并对糟粕部分进行批判。在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论述评判中也可以看出其公正不阿的辩证主义思维方式,兼收并蓄、不偏不倚,不以成败论英雄,拒绝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客观真实的记叙历史,跳脱出道儒两家激烈斗争、互相辩论的复杂历史背景,展现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与思想家的长远目光。

参考文献:

[1]李初红,欧阳江琳.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优人取舍之探因[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5(02) .

儒家思想的精髓范文3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明式家具的形制风格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之间的关系,旨在由表及里地掌握明式家具哲学思想内涵的精髓,为现代中国家具设计和发展提供参考。

明式家具的形制及结构深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东林学派思想的影响和熏陶,无论是在审美观念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出来的简朴、空灵、内敛、优雅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今的设计理念。

一、儒家思想中“中庸 ”、“礼”的体现

博广的儒家思想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在 明式家具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庸之道在形式上重视“中正”、“中行 ”,在内涵上主张凡事都不要过度 ,要含蓄,以免适得其反。孔子说:“兴于诗,立与礼,成于乐 ”,“礼”主张社会上的人要区分名分,如君和臣、父和子、夫和妇等,然后又指 出了各种身份之间应该遵循的礼仪、处事规范等。

明式家具的设计中处处体现着这种内敛、中庸、礼法有度的观念。如明式圈椅对称式的整体构架、外扩内敛式的椅圈及扶手、鼓腿彭牙式及内翻马蹄式 的腿足等等不仅传达出中庸、含蓄的思想内涵,也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礼有法度”对人性的束缚。

礼法中讲究礼貌的坐姿 ,要保持上身挺直、双脚放在椅子的前面或放在脚凳上,或盘足而坐。在明式家具许多椅子的设计中,靠背与坐面垂直或接近90。有些椅子的坐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尤其是主要陈列在厅堂 的椅子的造型浑厚冼练 ,稳重大方,端庄中正。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礼”制,除了满足“坐”的基本功能,更作为一种礼教尺度,规范人们“行得稳,坐得正”显示了封建社会的理性伦常和家长气度 。

二、 “有用之学 ”东林学派思想的体现

明中期以后东林学派在思想文化领域倡导“有用之学”饷实学,提倡改革,鼓励创新。文人的参与为家具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他们刻意追求的是“高逸”、“雅致”的生活意境,要求制作工艺要一丝不苟,装饰要简洁脱俗。明式家具中大量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纹样,如缠枝纹寓意吉祥幸福、忍冬纹寓意延年益寿、莲花纹寓意圣洁等等,题材寓意大多比较雅逸,颇有”明月清泉 ”、”阳春白雪”之类的文儒高士之意趣 。“有用之学”的思想变迁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造就了明式家具经久耐用的榫卯结构及重俭轻繁的艺术特征。榫卯结构不用钉和胶,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结构牢固,百年不松动;同时便于拆卸和组装,利于修复时更换部件而不伤整体,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是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完美结合。

三、 “天人合一”、“普遍和谐”的道学思想体现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明式家具的形制和艺术特征同时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 尚“无为”,重 “天然 ”,追求 “天人合一”和 “普遍和谐”的宇宙观,从明式家具的一些设计上也反映了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

1.追求天然材质 “反璞归真 ”

老子说 : “道之 尊,德之 贵,夫莫之命而常 自然 ”,认为美在本真。选择使用天然材质,追求天然材质本身的美感,强调与大 自然的和谐共处 ,体现 了老子 “天人合一”的思想 。明式家具的用材大都是木质坚硬致密,色泽沉穆幽雅 ,纹理优美生动的珍贵木材。如黄花梨木性适中,便于雕刻不易变形是制作硬木家具的首选材料且材质温润如玉,受到文人雅士青睐;紫檀木质地坚硬细腻,适于精雕细刻,多得达官贵人喜爱。不同材质的运用体现出不同文化内涵,这也是明式家具的特殊文化现象。在加工工艺上,大多采用通体光洁处理,突出木材纹理的自然美。在许多传世 的明式家 具上 ,都把纹 理最美 的木材用在显眼部位 。此外 ,也有利用不 同木材 的质地和色泽拼合搭配,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更最重要的是在制作时多打蜡少髹漆 ,从而充分展示了木材木身的质感和纹理,这也正是道家 ”返璞归真”思想 的完美体现 。

2.崇尚阴柔之美的线型

《老子·七十六章》中写道 : “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 ”。 道家崇 尚阴柔之美,认为 “柔”是生命之初的外象,富有无限的潜力 。这种柔美的哲学在明式家具上也得到了体现,明式家具的许多构件 ,本身就是线条,这些线型与家具一脉贯通,自然流畅,协调统一 ,优美动人。在扶手椅、圈椅、桌、案、几等家具造型中,有不少使用圆材,使其弯转有度 ,精巧流畅,以表现曲线美 。如明椅靠背最上的横木——搭脑,其线形的起伏变化丰富,或翘 或垂,或仰或倾,或出或收,或曲或直,或刚或柔,都各具神韵。通过各种直、曲线的不同组合,线与面交接所产生的凹凸效果,体现了以柔克刚、予动于静的哲学要义,极具回转灵动的生命气韵。

总之 ,明式家具的设计理念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家具风格独特之处实际上也表现了社会、文化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认知。而从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加 以分析探讨家具风格 的成因,可以找寻出明式家具形式之外的精神思想 ,从而掌握其设计思想的精髓,希望这能给 中国现代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小汾.明代文人与明式家具.观察与思考,2003.4

[2]龚云云.明式家具中的 “礼”.科教文汇,2008.2

儒家思想的精髓范文4

关键词:儒家思想;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一、儒家思想对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渗透

(一)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确立为最高道德标准。孔子还系统性地阐述了他所向往的理想化的君子人格,并相应的提出了一系列人格修养理论与方法。在孔子《论语•雍也》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道出了理想的人格形象。(二)从古至今,个人修养方面都要求一个品格高尚、礼仪修养高雅的人具备“文”与“质”的两种素质,言谈举止应该与内在的美好品质相统一,两者不可偏不可废。这是儒家思想与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贯通之处,儒家思想一直受到各个时期思想家的重视与推崇,并且获得新的阐述与弘扬,与在各个方面都讲创新的这个时代有更多的契合之处。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飞速发展,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就曾从儒家思想中汲取营养,融合到本国国情当中。(三)中国已从计划经济稳步跨向市场经济,在社会转型与企事业单位转制态势下,儒家理想人格思想的内核与价值并未褪减,依然对现代企事业和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儒家思想中的重道、明德、信义、崇礼,与现代图书馆倡导的“以人为本”、“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精髓”是相通相融的,衔接着历史与未来。就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来看,管理模式有很多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根据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而不断更新调整。儒家思想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这是必需的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与西方有着文化差异的中国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资源与科学模式。

二、儒家思想对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各高校图书馆都结合自身经济实力,为应对社会变革、满足读者需要做出大跨度调整,许多创新型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诞生,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落后的思想会退出当前。(一)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提倡民主时不可忽视地存在一言堂。中国历史上很长时间是封建帝王专制管理,战国时期的孟子曾力主“民贵君轻”,但这种“爱民”、“为民”之说没有得到封建帝王的实质性认同,反倒是封建社会严重的宗法等级观念影响下的高度集权制的管理方式得到不断延续。从图书馆的发展演变来说,每个阶段、每个时期,在馆长负责制的图书馆管理状态下,“管理层”在自己的任期内都会提出一些属于个人决策的、缺乏全面的调研的创新主张,为所谓创新而创新,甚至在“赞同”与“反对”已经严重失衡状态下依然“力排众议”去执行,导致重复建设,或者建设的毫无意义,甚至建设未完成就已经夭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图书馆已经从传统的纸质图书管理演变发展到以读者为导向,以读者的需求为服务目标,从被动提供服务向主动挖掘服务内容以应对随时而来的服务内容、服务目标、服务形式。但是,在图书馆的运营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管理制度圈定的条条框框,对管理民主化依然产生压制。员工在家长制、一言堂情况下,有才华的、敢于直言者被拒之门外,或者随大流,唯唯诺诺。(二)图书馆运营中偏重人情化、弱视法制化管理。儒家管理思想表现在当代企事业管理机制上,常以非理性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原动力,过分重视人情管理,忽视规章制度的作用。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管理层对员工的管理,员工对读者的管理环环相扣,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下,各项工作、各项服务都要在规章制度约束下进行,而不是完全的员工想如何便如何,读者想要什么就是什么。对极个别员工或者读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或是违背规章制度的行为,不能把“以人为本”套在嘴头上,而要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实施管理,不能因为害怕局部的“恶意差评”扰乱大环境的有序运行,否则,表面的和谐无法长久掩盖问题的实际存在,而问题的积压会让问题越来越膨胀,在某时期某时刻,导火索的点燃必然引发大爆炸。(三)图书馆创新型服务理念下趋向为“零”的利益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则进一步把“义”与“利”对立化,认为“利”是引发个人作恶和社会动乱的总根源,提倡“利”必然会危机“义”。至宋明礼学,更是直接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我国绝大部分图书馆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建设,为社会为读者提供近似无偿的服务,它的公益性质让投资者、管理者一直以来以“绝对正面形象”自居,不敢正视“利益”的存在以及“利益”的获取。图书馆的存在,有投入就必定有产出,作为产出的绝大部分是服务读者、服务社会而产生的社会效益、公众效益,这奠定了图书馆根深蒂固的正面形象,为了维护这一形象,管理层忽略了图书馆应得的收益,或是避讳不敢谈及这实际上存在的利益。图书馆在创新型服务过程中,为个人或小众提供了大量的个性化、便宜化、深层次的服务,而这个性化、便宜化、深层次服务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远远高于为群体读者提供的普遍成本。而对于这一块儿是否收费,收多少,怎么收,图书馆完全可以直视这份收益,并且把这份收益合理化分配,或进行硬件、软件的再投入及维护,或用于对员工的奖励机制,激励员工乐于思考,敢于进取,避免员工在工作中大脑局限于惯性运作,缺乏自主,缺乏创新。在这个问题中,要纠正“义”绝对盖住“利”这个长久以来存在的错误,也要把握分寸,避免“利”字当前偏离了“义”,把为读者、为社会服务的宗旨演变成各种掘金手段。(四)图书馆普遍存在重均同、轻个性现象。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团结协作、共建和谐,这种管理思想以大局至上为基准观念,团结协作并不代表回到大锅饭时代,这与西方国家比较强调个性和个人积极性的管理思想并不矛盾。图书馆是一个员工众多、岗位划分众多的服务机构,在图书馆内部管理机制上,普遍重视均同、公平,对竞争、贡献、绩效没有足够的重视,表面上说是打破“大锅饭”,其实仍在一口锅里混,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由于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员工还处在给活儿就干,没活儿等分配状态。对人力资源管理形成压制的主要是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落后,图书馆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趋于共同,缺乏特点。长期以来,儒家的这种“求和去异”管理思想,造成了人们根深蒂固的依附性和均同性思想,抑制了员工的创新性思维,约束着员工的工作方式,图书馆以及员工缺乏生机与活力。

三、儒家思想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一)儒家思想“仁治”的应用。“仁治”就是从根本上关爱人、尊重人、发展人、快乐人,就是图书馆当前注重的“以人为本”,在管理方面应该从人的本性出发,正视人性的优点,但不忽略人性的弱点,在人与物之间重人轻物。图书馆在运营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都要体现出这种精神,从根本上关爱员工,激励员工,奖惩有度。(二)儒家思想“礼治”的应用。儒家的“礼治”就是推崇上下有序、尊卑有度、亲疏有分、长幼有别,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就是讲究建立起有组织有秩序的构架,明确职责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组织的流程与制度,员工各司其职,使得各级组织管理规范化、系统化。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管理将毫无绩效可言。(三)儒家思想“人治”的应用。我国如今是法制社会,与封建社会时期君主帝王的“人治”截然不同。即使是法制社会,“人治”也依然穿插在内,孔子曾说过:“为政在人”,聪慧的有魄力的一个管理层,他们在研究、修订规章制度时,在确定各岗位人力资源配置时都会做出合理规划、正确任命,在组织构建、制度构建、文化构建中,“人治”强调的是重视人的作用。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单位,管理层对基层在法治的基础上实施“人治”,而每个员工在各自岗位上能够明确各自分工与责任,在面对服务对象时,依据章程完成各自分工,又可依据章程在每一个突发小范围事件中,“法治”、“人治”相结合,果断迅速处理、善后,不必层层推诿,从而防止办事效率低下,负面影响层层扩大。儒家讲究“人当其次、人率其位、人尽其用”,因为“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与人是有区别的,人是有贤能、正直与昏庸、邪恶区分的,推及到组织管理中,就是要求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方法,把员工做到优化分配、合理使用。

四、结束语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儒家思想有着其独特的利与弊,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文献的收集、储备和传播机构,在自身的管理运营、人力资源配置上,都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儒家思想和现代管理相融合,借鉴差异,吸纳优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平台。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磊,王浩.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基于儒家思想的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23.

[2]贺红梅.儒家文化精髓对图书馆构建和谐环境的启迪[J].时代文学,2009.6.

[3]张勇,时雪峰,刘艳磊,王兰萍,陈萍秀.借鉴儒家人文思想,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组织文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儒家思想的精髓范文5

高职学生由于入学文化课基础弱,大部分高职院校重视技能操作培养,忽视人文精神熏陶,普遍存在学生动手能力强、人文素养弱的现象。我国传统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人文精神内涵深厚。日常教学过程中增强对高职学生儒家思想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内涵和素养是高职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人文精神;儒家思想;高职教育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社会对有一技之长的高职学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加足马力扩大招生,因此高考分数较低、文化基础较弱的学生大多被高职院校录取。后续高职教育中多数老师、家长和学生认为只要掌握好技术就不怕找不到工作,因此偏重专业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形成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普遍现象。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主要表现

(一)自卑心理比较严重高职学生属于大专层次,录取分数比较低,基本上200分左右即可被录取。由于高考分数比较低,与本科同学相比有差距,导致大多数高职学生有自卑的心理。根据目前我国高招程序,高职录取在本科院校录取结束后,有的地方甚至在中专录取后,这使得社会上很多人对高招政策有误解,认为高职学生比本科甚至中专学生低一等,这些误解和偏见进一步加深了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

(二)自理能力弱,自控能力差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且家庭条件比较好。据我校不完全统计,约85﹪的学生是独生子女,约44﹪的家庭在当地属于中等以上收入,贫困学生只有不到2﹪。由于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学生在家里备受溺爱,相当一部分学生自主能力弱,缺乏自我生活能力。进入高校以后,得不到家长的照顾和呵护,一部分学生甚至基本生活不能自理,自控能力差,经常迟到、旷课,违反学校纪律,对于遵守学校规范管理意识薄弱。

(三)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差由于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在家备受家长的宠爱,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任性、占有欲强、自私自利的坏习惯。同时大多数独生子女由于缺乏和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环境,造成部分学生喜欢独来独往,集体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差,缺乏集体荣誉感、不愿意接受集体的束缚,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我价值,奉献意识薄弱。

(四)重智育,轻德育智育是具体的,有具体的考核标准衡量,而德育是抽象的,难于用一个规范的标准来量化。因此,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普遍重视智育中技能教育,忽视德育人文素养的培养。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往往只考虑招收对象是否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不考虑是否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大部分高职学生产生了只注重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培养的“短、平、快”的思想。从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考虑,人文素质教育的匮乏不利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向“高、精、尖”专业技工方向发展。薄弱的文化底蕴使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不足,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受到限制,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训练受到影响。[1]因此,真正提高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构建人文精神,这不仅仅是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需要。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从某种意义讲中国传统思想即儒家思想,提倡积极入世,主张个人修养。在高职院校德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儒家思想教育,不仅可以培养他们人文思想,提升他们的人文内涵,也能够在专业技能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二、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人际关系方面强调人本意识,注重对人的尊重人本意识是指尊重他人,推崇他人,弘扬人存在的价值和独立自觉的意义。孔子提出“仁”,倡导人应该有德性,对统治者要求立足于“富民”、“教民”、取信于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认为人有了德性和理性,人才有灵性,有了灵性以后人才比万物高贵,人才是万物的主宰。因此,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人性善来高扬人的价值,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区别于其他事物而独有的。儒家思想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德性的修养确立起人的尊严和价值,每个人的命运都可以由自己主宰。

(二)社会文化方面强调有责任心和忧民意识儒家思想在充分肯定人的自由意志的同时,又注重激励人的担当精神和培育人的忧患意识。儒家思想的忧患意识是伟大的忧国忧民意识,不是个人的一己之忧。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集中体现了儒家忧国忧民的思想。这种忧患意识使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向着认同现实的方向发展,并促进入世品格的形成。反过来这种认同和入世的品格又不断提升和巩固这种忧患意识。[2]

(三)自然关系方面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儒家思想认为宇宙是由“天”“地”和“人”三个元素共同组成的和谐美好的宇宙。天人合一是人和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社会表现,就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要做到个人服从于群体,即要从自己本心上体悟到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性,人只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儒家认为人在自然界应该尊重自然规律,这样才能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的修行方面,儒家也提倡和谐“顺其自然”的理念。由于人会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诱惑,不能坚守做人的道德准则,因此人要排除外界欲望的蒙蔽,自觉履行道德原则,达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为政第二》)的目的,即要求做到克己复礼,战胜自己的欲求,使自己的心性及行为符合社会要求。

(四)自我修养方面主张力行意识与道德实践如果说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儒家着重突出“天人合一”,那么在人格境界方面,儒家特别强调个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炼。孔子主张君子力行,提升道德素养,要面向社会,服务于人民。儒家强调通过修身或自我改造来达到道德修养或道德实践的目标。“仁”是儒家所强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独立人格的体现。郭沫若在分析《论语》中关于“仁”的各种表述后总结:仁的含义是克己而为人的一种利他行为。简单一句话就是“仁者爱人”。[3]儒家的这种思想主张人应该推己及人,先人后己,尊重他人;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

三、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高职学生因文化层次、个人素质、人生阶段、社会风气等因素造成了他们人文素质不同程度的缺失,而这种缺失会对其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的思考,其内涵是对人自身价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与探索。学习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有助于正确地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出优良的行为规范意识。儒家思想的人本意识、生命意识能够有效帮助高职学生正视自身的价值,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心理,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强调作为人应该肩负起的责任,人应该与人类和社会共忧患。“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能够激起人们改造社会、变革现实的无穷热情,也有利于高职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培养前进的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了个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有助于高职学生认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明确集体、社会的重要性,摈弃个人主义思想,鼓励学生融入集体,与同学和睦相处,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儒家思想中对于自我修养的要求,强调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性,通过“修身”、“内省”完善自我人格,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端正态度,具备良好的品格,从而成为合格的人才与和谐的个体。以儒家核心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四、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主体的精神,它是以人为对象的,一种对人的关注,维护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对人类文化遗产高度重视,是对理想人格的全面发展的肯定和塑造。[4]构建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学生群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构建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应该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按照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

(一)转变观念,树立人文精神教育理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转变观念是构建学生人文精神的前提基础。很多学校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和教师认为高职教育就是教会学生一技之长,把高职教育误认为是“技术教育”。这种错误的理念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重视技能教育,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高职教育应该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不能把高职学校当作培养“工具”性人才的工厂,要树立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教育理念。[5]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开设人文课程是增加学生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前提。人文课程广义上包括所有容纳人类思想,一切关注人类真、善、美,以人教育为教育主题,注重人类精神道德传授和强调处世原则的课程都可称之为人文课程。[6]狭义上的人文课程就是指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学校教学领导可根据各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和高职学生的情况,在以实用性、市场性为开课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人文类、艺术类课程的比例,打破专业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可以多开设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加强儒家思想精髓的教育,如国学课的学习,重读中国儒家的传统经典《老子》、《论语》、《孟子》等,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通过对这些儒家典籍的学习陶冶情操、注重道德修养的提升,明确人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三)改进人文课程教育方法,给学生人文关怀要充分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在人文课程教学中融入授课者的人文情感,以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这种教育方法不仅是教师内心情感的自然外泄,还应该是有计划、有目的对学生施加影响,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人文情感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讲授人文课程时不仅要给学生传递文化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关怀,帮助学生构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的人文精神。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文化氛围人文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了文化熏陶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以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学生,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常重要。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三种途径:第一、创造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例如开设第二课堂、举办人文讲座和读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让学生学到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扩展知识面,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第二、开展具有特色的校园活动。如各类体育活动、各种社团活动、舞会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增进友谊、学会共处、增强自信、完善自我。第三、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会促进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优美的环境也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审美情趣。在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熏陶下,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具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价值观。然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开放的工程,它包含了高职院校建设中的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基础硬件设施建设,还包括教师的文化素养、思想素质的培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等等。因此,打造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需要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高职学生,不仅是产品的制造者,更是文化的承接者和传播者。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我们不仅仅需要一般的产业工人,更需要创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工人。新时期的高职院校肩负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的任务,因此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高职教育的目标。以儒家核心思想为指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唤醒学生的个人自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应当做战略性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1996(6):13.

[2]龚平.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27.

[3]蒋文学.儒家人文素养思想探微[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2):25.

[4]谷声然.人文精神的内涵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78-82.

[5]卢云峰.论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107.

儒家思想的精髓范文6

关键词:李安电影;民族文化;思想内容;影像造型

李安是世界知名的华人导演,同时也是华人世界通过自己努力荣获多项奥斯卡奖的第一人。纵观李安的电影创作,其作品中有着很深的个人印记,浸透着李安对于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他在传统的中国家庭长大,所以其作品中深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响。中国民族文化的展现在他的电影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一是李安电影中所折射出来的儒家思想,其二是在影像造型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民族元素。

一、思想内容上儒家观念的凸显

李安自幼在台湾书香门第中长大,中国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深深的影响了他的价值观念。之后在美国学习戏剧导演和电影,更是使得李安本人具有强烈的怀旧和思乡情结。李安凭借电影这一途径来追寻中国民族文化情感和审美愿望,拍出了一系列具有民族文化情怀的电影,如《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等,这些作品无处不闪现着儒家思想的光芒。

和谐是儒家思想的首要价值观念,也是其人文精神的精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以来是古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弥漫了儒家思想对于人与人之间人文规范的要求,也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之道。同时,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而“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等观念更是体现出了中国文化对于和谐思想的追求。正是由于李安对于儒家思想和民族文化的深刻认识,所以在他的电影中大都体现出了和谐的思想。比如电影《推手》中,郎雄扮演的父亲虽然和美国的洋媳妇在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有很多不和谐,虽然因为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但是父亲却始终为儿媳妇着想,给她用太极的方法治病,为她夹菜等等都传达着“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再比如,《饮食男女》中,每逢佳节家里所有人都会回到父亲家,所有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体现出“团圆”的和谐意味,既是李安电影中传统家庭观念的展现,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深刻反映。

《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是儒家倡导的为人处世的哲学,即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讲究性情的中和淡远,提倡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做事讲究分寸,使事物能有最好的表现。李安在中国传统的家中长大,身上本身就有着非常典型的儒家气质,这种气质反映到制作上来讲是不疾不徐的电影节奏,反映到影片内容上则是电影中的主人公处世态度的中庸平和。比如电影《推手》中,因为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父亲最终还是无法融进儿子的家庭,随即自己从儿子家里搬出来,一个人居住在唐人街。对于父亲而言,他知道矛盾无法解决,但是为了家庭的大局,他采取中庸的处事方法,自己谦让一步让矛盾得以缓和,让事情得以顺利解决。《饮食男女》中,老朱是了不起的厨师,三个女儿性情各异,不过老朱却凭借自身厨艺维系着全家的和睦。女儿们逐渐长大,都有着各自的问题,老朱始终保持着中庸的态度周旋于他们之间,最终使即将破裂的大家庭再度团聚。李安在自身的处事始终坚持的端正的态度,在电影作品中也体现出了民族文化深厚的价值底蕴。

二、影像造型中民族元素的展现

李安作为世界知名的华人导演,其在中西方都获得了了一致的认可。在好莱坞电影大行其道的今天,能够坚守民族文化精神开拓世界电影疆土实在难能可贵。李安电影不管是在“家庭三部曲”还是在《卧虎藏龙》中都闪现着浓郁的儒家文化思想,同时在电影的影像语言上也采用了大量的民族元素,探讨了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命题。

在电影《推手》中,李安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中国移民美国的家庭所遇到的矛盾和困惑。太极拳师老朱来到美国儿子的家里生活,却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美国的儿媳妇冲突不断,最后老朱离开了儿子的家,独自在唐人街生活。李安在进行电影创作时,选取了众多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造型元素,把中国历史悠久的太极文化、京剧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很好的融入到《推手》的剧情当中,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影片中,为了展现中国民族文化,细节处理上,多次出现老人练太极的镜头,多次出现书法创作的镜头,多次出现关于中国饮食的细节;在场景的选择上,李安导演把故事也多次放置在中国民族文化比较浓郁的美国中文学校和唐人街:在情节设置上,导演李安也设置了很多表现中国文化的桥段,比如教中文、中国烹饪等,把中国故事以及中国民族文化传统通过影像载体表现的淋漓尽致,有力的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在美国主流社会文化的逆境中顽强的生命力,也真实的在现了美国社会中移民家庭各自不同的生活状态和不同心态。

在电影《喜宴》中,导演李安更是将由中西方文化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升级,运用同性恋的题材来探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同样的,李安在拍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民族文化元素来塑造影像细节,尤其是将中国饮食的方方面面加以强化。饮食细节被大量用于结婚的喜宴上,极富中国特色的菜谱,极具中国风情的花样,中国的饮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集中的展现。除此之外,《喜宴》还通过结婚的一些中国传统流程来展现民族传统礼节和文化,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结婚仪式、服饰等来展现民族文化元素。影片中环境造型、服饰造型、红包、首饰以及闹洞房,这些中国民族礼仪文化在李安电影中的多次出现,强化了民族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