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绘画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绘画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绘画教学反思

美术绘画教学反思范文1

通过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和研究,笔者认为:美术课堂需要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极大的乐趣和求知欲。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内容,采用适应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反思。小学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学内容,立足于全体学生和老师,充分体现了开放性与立体性,突出了让学生在“做”中“悟”的教学反思之路。因此,作为美术教师不仅仅是引领学生动手画、动手制作、动脑欣赏,也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展开想象,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

一、引领学生在造型表现中“反思”

学生的认知活动一旦伴随着造型表现情感,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就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主动深刻。造型表现的内容之一是绘画,因此,在绘画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和感受绘画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引领学生克服绘画障碍,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使美术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例如:六年级美术上册第二课《风景写生》中,教材提供的内容是把美丽的景色留在我们的图画纸上。强烈的绘画求知欲迫使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为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先从复习透视知识开始,通过教材上的图例和收集到的图片,讲解有关风景构图知识以及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制作一个取景框。在学生解了风景写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后,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章丘绣源河的堤坝上,通过不断提醒和帮助让学生练习风景写生。学生在画画中感悟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体会简单的构图知识,做到画面的完整和富有美感。这种感悟使学生难以忘怀。在这个内容教学中,教师把静态的教材变为动态的过程,通过学习风景写生知识,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通过到校外实际观察绣源河的风景,自由推进认知过程,经历了风景写生的产生和构图过程,满足了自身的求知欲望,留出了创造的空间。通过回顾一点透视、二点透视的构图知识、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让他们充分体验画面完整、是否有美感的“反思”和成功乐趣。

二、引领学生在手工制作中“反思”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记;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这三句话用在美术教学中,它强调动手制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实践证明:学生的智慧在手上。学生利用各种相关材料,设计制作各种图案和造型,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形成准确的表象,从实践中去体验美术、形成概念、探究规律。在设计应用课中,以具体形象的实物促进学生探究对美术知识的内在感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不断地完善认知结构,并在制作过程中使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宇宙之旅》时,教师播放一段中国航天员上天的影片,让学生观察影片中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通过讲述“神舟八号”发射成功的过程,调动学生兴趣;然后,学生分组讨论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总结并讲述宇宙飞船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知识,对学习航天知识和制作宇宙飞船产生了积极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分组绘制草图,利用废弃材料制作各种宇宙飞船。让学生亲手操作、亲手制作,感受动手动脑、制作宇宙飞船的乐趣,感悟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在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对宇宙飞船的认识生动真切,记忆深刻,这为学生以后学习有关航天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教师给学生增加一些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会留给学生无穷的想象空间,丰富他们的亲身体验,帮助他们建立准确的设计应用空间概念,既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内化,又发展了学生的造型能力。课余时间,教师和学生共同回忆利用材料制作各种宇宙飞船的过程,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航天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反思”精神。

三、引领学生在综合探索中“反思”

美术绘画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 《抽象绘画》 美术课程 学生意见

《抽象绘画》作为理解二十世纪的艺术的一把钥匙,对学生来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通融性,并且由于其低技术性的特性,很容易上手,学生的兴致也很高。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就利用高二年级美术选修课的机会,自主开发了《抽象绘画》课程。作为全国首家在基础教育阶段系统开设《抽象绘画》课程的学校,我们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获取学生学习《抽象绘画》课程的反馈意见,对于反思教学、完善课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了解方式

我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获取学生的意见。2009年,在高二上学期期末布置抽象绘画课程文字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结方式,用300字以上的篇幅,从以下五个角度选取一个方向重点论述:

(一)对抽象绘画的理解;

(二)画抽象画的感受;

(三)对教师上课的意见和建议;

(四)关于《抽象绘画》课程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五)对下学期美术课程开设的意见和建议。

收到学生的《抽象绘画》学习小结共计860份。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有重点的从其中一个角度谈自己的感受。统计数据如下:

“其他”有45人,即5.2%的学生按照顺序每个方面都用一两句话作了概述。令人意外的是,约有40名学生用1000字以上篇幅详细叙述了自己这一学期以来学习抽象绘画的心得体会,从学生认真的态度也能够看出他们对于此门课程的重视。

二、情况分析

以下将学生的学期总结用提纲的方式提取出来,以便更直接地反映他们对待《抽象绘画》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一)对抽象绘画的理解

在学生们交来的学结中,有30%左右的人谈了他们所理解的抽象绘画,有的用很理性的语言在叙说,有的用诗一般的语言抒情了一番,有的则用很直白的语言陈述……这些都无碍于表达他们理解的抽象绘画,其中约有50%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给抽象绘画下定义,多数能够在自己的定义中将抽象绘画的基本特征讲清楚,并表示可以慢慢欣赏抽象绘画了。有10%左右的学生仍然觉得抽象绘画很难懂,过于含糊、缥缈,甚至觉得是自己缺乏艺术细胞所致。

(二)画抽象画的感受

在写抽象绘画创作感受的这些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回忆了自己绘制某幅成功作品的过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并总结取得较好效果的原因。有的同学则觉得画抽象绘画和解理科题有点像,就是利用点、线、面、色、形等元素在不违背形式美法则前提下的游戏,再加上课堂气氛很自由,所以有点享受这个过程,抽象绘画课程是他们比较期待的一门课。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则觉得抽象绘画很难,在画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构图、色彩上的问题,要么对称了,要么出现画面平均了,画面中的元素大小、疏密关系不明显等“失败”也时有出现。我觉得对于自己画面有沮丧感的学生来说,如果真的清楚地知道其画面效果欠佳的原因,那么《抽象绘画》课程的目的也达到了,至少能够说明他们对绘画中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和形式美法则有着一定的了解,以此眼光欣赏、观察周围的绘画和设计艺术,也会成为一个不错的鉴赏者。

(三)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大多谈得很真诚,觉得应该多欣赏一些抽象绘画大师的作品,以增加对于抽象绘画的理解并提高绘画的水平。另外一些同学则觉得,教师对作业的点评可以使自己思考平日绘画时不太注意的问题,心中的疑惑也可以得到部分的解决,收获很大,应该多一些。还可以增加一些学生间的互评,以及师生互动性强一些的点评活动,使之收获更大。有40%左右的学生觉得应该留有更多的绘画创作时间,以便使绘画能够更加充分,画面更加完善。也有同学提出,虽然教师在每一次新材料和新内容教学的第一课都有技法的讲解和演示活动,但是在绘画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应该增加技法的教授。

“加强对绘画材料的管理与监督”是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这也是平日上课中教师除了专业知识的教学之外讲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对于恶意破坏教室环境,浪费绘画材料等公共财产的问题感到愤慨并建议给予重罚,做到“罚一儆百”。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许是在其他文化课学习中难以发觉的现象,这其实是学生真实素质的表现,体现了抽象绘画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

(四)关于《抽象绘画》课程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总结中谈到印象最深刻的教学内容时意见很集中,有三节课被学生提的次数最多:书法的文字联想、音乐的情感联想、打散重构。文字联想让学生发现了中国文字的无穷魅力;音乐联想将音乐的节奏、旋律与画面的结构、元素、色调联系起来,增强了对艺术共同性的理解与思考;打散重构则是在打散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不曾发现的美感,需要用新的思维看待世界。也有一些学生提出、调整课程内容的前后顺序,原因是后期的水彩、水墨、油画在清洗的时候天气已经比较寒冷,冻手,不太方便。还有几个学生觉得应该先学习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再学画抽象画。针对这一部分而提出问题和建议的学生相对于其他部分人数比较少,约占总人数的10%,言语相对谨慎,可能由于涉及课程和抽象绘画的认知规律,比较专业的原因。

(五)对下学期美术课程开设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下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学生也很有热情,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我校的特色专业――陶艺课,由于他们都看过一些图文资料,所以对陶艺室的情况比较了解,也比较向往。素描课,也是他们提到次数较多的课程,可能受到“素描是一切绘画基础”这一类说法的影响吧,对此,美术界已多有反思与争论,不再赘述。

三、反思与小结

(一)学生的兴趣点与教学重点的转移

纵观学生《抽象绘画》的学习小结,有三个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三个部分人数相加有593人,占总数的69%,有着相当的代表性。最多的一部分有260人,占总数30.2%的学生选择了谈论“对抽象绘画的理解”,说明学生对于探究“抽象绘画”这一概念还是有着相当的兴趣,这与高中生经过多年的文化学习,心智发展已较为成熟,具备了“高度发展的概括化的观察力、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1]”是相一。的,他们对于理性思考具有较强烈的兴趣。选择谈“画抽象画感受”的同学有193人,占19.1%的比例,这部分同学在小结中回顾了绘画时的感受,客观、理性地分析了自己作品的优劣得失,充分运用了《抽象绘画》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和术语,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

《抽象绘画》是西方理性精神和现代科学发展的结果,特别重视分析、元素组合的逻辑关系,这与学生文化课学习有着内在的相似之处,也是他们愿意参与探讨形式美法则的原因之一。之前的教学由于担心理论枯燥,而减少了此方面的教学内容,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以《抽象绘画》的理论作为绘画实践的支撑点,可尝试以流派、风格代表画家的主要艺术观点为切入口,深入到作品的分析及绘画本体语言的研究中。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同学们参与到自评、互评及经典作品的解读之中,运用美术术语和形式美法则,更加理性地看待抽象绘画,深入绘画本体语言的解读之中。

(二)绘画时间与材料管理的问题

关于绘画时间不够是学生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一节课45分钟,需要完成课程导入、新课教授、绘画创作、作业点评交流、课堂总结、作业收集、清洗画具、收拾桌面,时间确实紧张,有时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下一节的文化课。时间是下一轮教学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可以联系教务处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每周一次课改为双周两节课连上,或是调整教学内容,简化一些新课讲授的内容,安排专题欣赏与作业点评课,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由于采取“集资购买材料,共同使用”的方式,材料的浪费和教室环境的混乱是一些学生意见较为强烈的集中点。教室环境的问题,除了与教师的课堂管理不到位有关系,还与课堂时间紧张有关系,导致无法留有足够的时间整理桌面,清洗颜料。特别是在油画的教学时段更是如此,教室卫生环境恶劣,导致几乎每一个班的学生进教室都在埋怨上一个班素质差,以此往复,相互责怪。为此,下一轮教学的开始阶段,需大力加强绘画材料的爱护和教室环境的保护教育、宣传工作。至于部分学生提出“罚一儆百”的处罚措施,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美术教师实在是无能为力,所以仅靠苍白的言语说教对于部分学生起不到任何作用。如何利用德育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三)努力满足学生的美术学习期望

有170人,即占总人数19.7%的同学选择了谈论“对下学期美术课程开设的意见和建议”,在此部分,从自身出发,他们提出希望开设的美术课程,从中看出这些同学对于美术有着自己的思考,显示其中一部分同学曾有过“美术梦”。由于现实的文化学习压力,这在以前的教学中从来没有意识到,需要研究在以后的实践中如何满足这部分同学的需求和愿望。另外,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的即时指导也要进一步加强,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创作时遇到的问题。

总之,通过学生的学习小结,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对于《抽象绘画》课程的想法态度,知晓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使教师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师的教学情况,从而进一步反馈到教学中,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由于小结是实名的,在意见和建议的表达上学生可能采取了比较克制和保守的策略,但是总的来说和我在教学中感受到的基本一致,以后还应该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听取学生的意见,保持师生沟通的畅通。

美术绘画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自画像;学习目标;实践反思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意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建构主义、研究性单元学习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的自我组织与自我建构中获得发展。

对于肖像画教学,一般是一课时。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先讲解肖像画的有关知识,演示步骤,安排学生在25分钟时间内完成作业。也有二三课时的,这是由于有较多的讲授与欣赏,作业没法在一节课里完成,只能仅仅形成单元教学,若没有研究课题和研究过程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的情况。以往的美术教学设计大多会以“单课时”进行,尤其是公开课。王大根教授在《三维目标须以“单元化研究型教学”来落实》一文中就指出:“因为一节课能够完成、能评价的多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则需要长期培养、熏陶、体验和积累而成。但是实际上在一节课中或无暇关注、或不可能实现,导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落空。所以要求教师树立更关注过程性和整体育人效应的‘单元意识’,这是教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的需要。”“自画像”有关的知识,包括名画家的自画像欣赏,绘画的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使用的工具与材料,或是更细的笔触、色调、构图等等,由此可见,“自画像”教学应从单元化来进行设计,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

一、“自画像”教学设计

单元化教学是个较长的过程,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好的教学策略、好的学习规则,才能使单元化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1.明确学习目标

在这个单元,学生将学习自画像、绘画技巧和计划美术课题。以“学习单”的形式,告知学生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关于肖像,艺术家是如何画的。

学习如何表现一个美术的细节。

学习关于面部表情和特征。

学习如何计划你的美术课题。

学习如何反思学习。

这就是教学活动的“游戏规则”,一旦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就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利用小问题、小提示,引发深层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解决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创造性。知识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在学业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我是谁?”“我有什么特点?”“我喜欢什么风格的画?”“你有12节课时来完成这个课程,这看起来很长,但是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3.合理规划时间

需要多长时间、每一阶段完成哪些任务、有多少数量或质量的要求等。整个课程有12节课时间,根据阶段和任务,设计了几个学习环节,包括头像写生、研究整理著名画家的自画像有关的文字、速写、计划,最后作业的上交与反思。

4.建立学习单

学生将体验什么样的艺术制作形式?研究哪些艺术家?讨论什么样的艺术问题?教师设置的这些内容,将会使学生在整个课程中体验到。最后通过绘画知识、绘画工具、绘画技巧、学生计划、反思、评估等学习单贯穿这个学习中。我们把这些内容设计成不同形式的学习单,让学生可以选择媒介和技巧来进行创作。如:文本研究学习单,明确以100字左右介绍著名画家的故事。学生需确定研究的对象,查找资料,整理文字与图片,向其他同学介绍。作业要求明确了,还需提供给学生一些画家的名字,以提示学生有用的信息。

二、“自画像”教学实施过程

自画像单元由12个课时组成。

第一课时,学生在没有任何知识点讲解的情况下,使用铅笔描绘五位同学的肖像,让学生先感受如何绘制肖像。这个任务对学生来说非常艰巨,可能会出现多数学生不能完成的情况。当然如果学生都能画的话,教师就没必要教。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达到教学效果。为五个肖像设计这样的要求:肖像―轮廓线:仅仅使用轮廓线描绘你的对象;肖像―连续的线:绘画时不要看你的纸且不可在中途停笔;肖像―连续的线:不要让铅笔离开画纸,但你可以看画纸;肖像―疏密线:建议画明暗,增加细节和阴影。肖像―写生:尽量写实描绘头像,并且使用辅助线。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这改变了他们平时的绘画习惯,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效果出乎意外,学生热情高涨,作品趣味横生。

第二课时,这其实是第一节课的作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选择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通过名画家的自画像来启发自己自画像的灵感。找一幅著名画家的自画像(可以选择下列表中的:凡・高、伦勃朗、高更、爱德华・霍普、莫奈、马奈、安迪・沃霍尔、达利、卡罗、张大千、丁聪)打印出来。把关于画家的重要的事写在本子上,贴在画下面,并且解释为什么。在下一节课与其他同学分享(5分钟)。不要忘记记录艺术家的名字和艺术作品的名称。也要尽量思考想要画的肖像画的风格,想怎么表现。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名画,并且分享心得。分享学生的心得,比起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更受学生喜欢,无论是分享与被分享的学生。在这节课里学生了解了不同自画像的风格、不同时期的不同自画像等。

第三课时的主题为:“我是谁”。学生看着镜子,客观地说说自己的五官特征,然后写在本子上,比较几张脸部特写、不同表情和不同角度的照片。这能帮助学生绘制自画像。通过有趣的线描绘肖像、对名画家自画像的欣赏以及对自我特征的观察,学生对于自画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学生可以自己尝试画自画像了。

第四到第五课时学生画三个速写,不一样的视点,不一样的风格,不一样的构成元素。尽量使用各种铅笔和速写方法。

第六到第十课时,学生将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自画像,并且要负责地管理好时间。

如果学生需要特殊的材料,而教师又不能提供给学生,就要靠学生自己了。注意提醒学生进度以及碰到的问题和讨论,记录在本子上。

第十一课时,撰写反思。在这节课中,学生将完成自画像!要写一个简单的最后反思。

第十二课时,学生交作业。完成速写本和最后的展示作业。作业展示目录:

三、实践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绘画方式与技巧。拼贴、油画,线描、素描,俯视的、仰视的。学生的绘画基础不一样,从技法上来说会有差异,但是如何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作品,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从设计、计划、创作各个方面来看,学生都做得很完美。哪怕有些学生会在其中某些环节遇到挫折,但学生始终是按照过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这是个很好的尝试。整个教学过程有点长,近乎一学期。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美术绘画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工具 案例分析 实践 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课本的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一定变化,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也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引进到课本中。例如:美术把电脑绘画作为绘画的基本技能;数学把计算机编程引入解题方法之一;音乐把音频的数字化处理指定为创作的工具。尽管这还是教学中的一部分教学内容,但它己给我们一个信息:新课程已经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了有机地整合,整合已经成为了大环境、大方向、大趋势,它必将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在这一改变中应如何应对,让教学适应这一变化是我们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人在与同事进行教学研究中,大家都认识到:新课程已经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地整合了,整合已经成为了大环境、大方向、大趋势。为了用好信息技术教学工具,实践新课程教学内容,笔者对初中学科教学内容中有关应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的案例进行了简单分析,通过反思其中的缘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对策对于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具有积极意义。

下面就本人在与同事进行教学研究中遇到的一部分案例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实践与反思。

[案例一]美术老师的困惑

讲述:一次笔者在与一位初中美术老师交谈中她提到了一个困惑。她把最新的九年级第二学期的美术书给我看,然后对我说:“刚上完第一课,现在要上第二课,但我不知道第二课怎么上。”我一看第二课的教学内容是《另一种绘画的方式》,就是讲如何用电脑软件进行绘画创作。于是我开玩笑地说:“这还不简单,把学生拉到电脑室,讲一下如何用电脑画画不就得了。”她说:“我都不会用电脑画画,怎么给学生讲啊?”我说:“这你得首先自己要学了。”

分析:这件事让笔者感触颇深,新的美术教材中已经要求老师必须首先自己要会用电脑软件画画,然后还要教学生用电脑创作绘画作品。教师必须用信息技术进行讲授和演示,要求学生必须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活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必要的工具。

实践:这位美术老师在同行的帮助下,认真学习了如何用Photoshop进行电脑绘画,并借助网上的多媒体演示教程进行教学,最后学生用Photoshop进行作品创作,完成了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的目标。

反思:是否其他的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也存在着必须使用信息技术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下去的情况呢?是否没有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真会像那位美术老师讲的那样:“我这课没办法上下去了呢?”

在笔者看来新课程之所以“新”,原因之一在于: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之后,要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信息技术就是学习的工具,它和学生的画笔一样都可以用来画画。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变化,从而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案例二]英语老师的自觉行动

讲述与实践:最近,我校的英语老师开始对英语的听力、口语教学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他们发现新的教材与教参的书后面有光盘,有些老师把光盘放入光驱,打开一看,豁然开朗,里面有好多现成的课件,做得都非常好,而且使用起来很方便,尤其是听力、口语(朗读)对教学很实用。于是他们自觉地尝试着将课堂搬到多媒体教室,在练习听力、口语时,直接通过课件进行教学,要听哪个单词就可以点哪个,可以重复多次播放。经过试验,他们发现以前用录音机进行的15分钟多的教学内容,用课件一般只要7 8分钟就能完成,效果也非常好,因为课件可以实现文字和声音同步,学生也更喜欢这种方式的教学。

[分析]比较以前英语老师用录音机进行听力、口语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有它的优势:老师上课操作起来方便,用录音机上听力、口语时教师一直要来回的倒带(快进、快退),这样既不能精确定位,同时也浪费教学时间,效率自然就不高,用了课件就能克服录音机的这一局限,课堂教学的效率明显提高。

美术绘画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职校 美术教学 思考

职校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特点,大多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参与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所以提升学生美术专业素质是职业学校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根据职校美术教学特点,不断加强教学反思,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设置好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提高学生美术专业技能与创造力,为学生未来就业与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一、提高美术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针对性

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人才输送具有两个渠道,一个是为高一级艺术院校输送美术人才,另一个是为社会输送初级美术技工。这就决定了职校美术教学具有双重任务。因此,我们要根据这双重任务确定好美术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基础选择不同的培养途径,实施分层教学。关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我们要根据职校美术教学目标设计,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并多一些实用性。对于教材内容,我们要善于开发,因为大多教材具有共性特点,即教学内容概括性比较强,相对粗略,不能体现职校美术教学的“职业”特点。我们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开发教学资源,增强职校美术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提升职校美术教学效率。

二、丰富职校美术教学手段

科学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且更灵活、更实用地组织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的东西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和认知。我们要在职校日常教学实践中加强探索,不断丰富职校美术教学手段,尤其要加强职校美术教学的直观性。直观教学能够有效增强美术教学的形象性,增强学生对美术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帮助学生掌握美术学习的一些技巧。我们可以通过媒体教学法、实物教学法、教师示范法、创设情境法等增强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等特点,能够较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延伸教学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物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辨别出实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教师示范法能够通过教师的示范增强学生的悟性,增强教师的美术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总之,我们要根据职校学生美术素养发展的需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职校美术教学效率。

三、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职校美术教学效率

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在职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定期开展一些美术实践活动,尤其是专业教学应指导学生参加艺术综合实践,让学生接触社会,深化专业理论,增强专业技能,从而适应经济形式的发展需要。首先,我们可以开展美术作品展览活动。展览不拘规模,不拘形式,可以是班级内美术作品评比活动,师生美术作品交流与欣赏活动,也可以将平时习作中学生较好的作品张贴在画室里供学生欣赏。通过美术作品展览活动,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美术作品欣赏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邀请名家到学校举办讲座,使学生了解美术艺术的新思想与风格等。再次,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美术作品观摩活动,带领学生走向自然,从自然中积累绘画素材,获取创作灵感等。最后,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作品义卖,通过义卖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市场对美术作品与美术人才需求情况,在活动中加强学习反思,根据市场的需要以及未来岗位对美术人才的需求调整学习行为。

四、运用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美术课程的评价主观性较强,对同一幅美术作品不同的评价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要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客观评价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尽管美术作品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要素可以评价。

首先,我们要对学生美术基本功与绘画技巧进行评价,例如线条的流畅程度、用色技巧等,引导学生把握最基本的美术基本功,掌握一定构图技巧等。其次,评价学生美术作品的构思、想象力、创造力。对于美术课程而言,学生美术作品构思与构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创造力非常重要。我们对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这些要素进行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帮助学生提高美术作品的表现力。再次,要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积极的评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行为。评价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信心,不能以专业水准要求职校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许多教师把教学要求专业化、技术化,课堂教学中充斥着许多艰涩的美术专业术语,让学生进行无休止的基本功训练,还用专业化的水准去要求学生的作品。这样的评价适得其反,不能发挥评价手段的积极作用。

五、在职校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

职业教育只有培养出富有个性的学生,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竞争力。在职校美术教学中,我们要依据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个性。例如,在教学“静物写生”该部分时,我们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绘画特点与表现出来的风格,适时地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绘画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绘画对象,把握写生对象的特点,富有个性地呈现写生对象。对于美术基础较好、悟性较强的学生,我们可以施行创作绘画,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学生构图与构思技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发展学生的绘画个性。

总之,我们要根据职校教育特点确定美术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提高职校美术教学的针对性,并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美术实践活动,运用有效评价手段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美术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优质人才以及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培亮.美术兴趣教学方法探讨[J].美术教学研究,2011(07):134.

[2]黄红屏.试论中职美术专业的艺术实践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0):155-156.

美术绘画教学反思范文6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美术教学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具体分析如下。

(一)美术观念的缺失

一直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美术在人们的眼中等同于绘画,甚至一些教师也存在这种想法。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美术的范畴很广,绘画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尤其是高中美术,其教学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而现阶段的教师并没有准确认识到这一点。

(二)思维的局限性

现阶段的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先由教师画一幅示范作品,然后让学生模仿或者创新,这个过程中甚至有的教师根本没有传授学生绘画技巧,只是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针对作业进行评断,而教师进行点评的最直观依据就是画得是否相似。正是教师这种教学思维的局限性,才导致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墨守成规,失去了自身应当具有的创造以及想象力。这样,就很难达到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目标。

(三)师资力量短缺

在现今的高中美术教师中,大多数教师并不是毕业于专业的美术院校,其对美术并没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以及研究,同时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这样便导致教师只能以业余的、大众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并不能给予学生专业的意见,更无法给予学生专业的美术培训,以致于高中美术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二、搞好高中美术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

前文已经提到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将美术等同于绘画的错误认知,对此,教师应做好自省工作,重新认识美术,尤其是高中美术,改变原有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出发,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更新教学方法

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摆脱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进行不同授课方式的变幻,以调动学生的美术兴趣,让课堂活跃,让智慧飞扬。

(三)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学校教育中,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如果美术教师的自身素养较低,就无法达到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要求,无法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这不仅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也阻碍了高中美术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积极参与各种培训,从而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

(四)完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