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思想新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思想新论范文1
关键词:新常态;通信企业;思想政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5.040
1 提高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化,我国的通信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老员工无法适应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经营机制以及工作模式上等,同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和干扰。要想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通信企业稳定发展,就必须跨越这些障碍,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通信企业具有特殊性,企业为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无形中加大了通信员工的任务量,通信生产任务重。职工的业务量直接与工资、奖金、福利等挂钩,这就容易造成企业过度重视经营,忽视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必须提高企业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首先,引起领导的重视。领导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每一个管理环节,做到统筹兼顾,合理调节。其次,提高管理人员的认识,实行“一岗双责”,管理人员不仅要抓生产经营,还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人员的业绩相挂钩,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再次,提高员工自身的认识。通过考核制度,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员工的心中,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新常态下,通信公司两手抓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组织员工进行政治学习,做好员工的思想动员工作,并针对经常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将其作为年终评比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通信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不断涌现出先进的工作集体和个人,促进了通信企业两个文明建设。
2 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生产经营进行
首先,树立竞争意识。第一,进行理论建设,带领员工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使员工认识到通信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清楚企业、自身的现状,增加员工的危机感,促使员工认真对待思想政治工作。第二,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以及价值观。遵守市场价值规律,将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结合在一起,发挥通信企业的优势,维护国家利益,树立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工作理念;顾客就是上帝,我们一定要满足用户需求,维护用户的利益,使企业员工真正做到适应当前的新形势。
其次,强化典型。及时向员工传达企业的重大决策,收集、整理企业经营的好方法,总结典型案例,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 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市场竞争的特点、企业的实际,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实处。围绕通信生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营业厅“明星营业员”的评选活动为例,这个活动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员工的服务意识,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党员中开展“创造争优”的活动,不仅调动了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了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还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员工感兴趣的文化活动中,使员工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例如:为企业员工配备健身器材、体育锻炼设备以及图书馆等,丰富员工的业余时间;组织以“通信企业服务”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举办业务知识大赛;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企业员工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精神松弛一下,同时又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提升审美水平、提高专业技能等,劳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同时还有利于丰富思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通信企业的全面发展。
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采用合适的方式,否则将其适得其反。除了一般工作方法之外,还要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下面是比较常用的几种方法:一是领导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员工。例如:不在上班时间喝酒,将应酬安排在晚上;不迟到不早退;不铺张浪费,与企业员工去食堂用餐等。二是,恩威并施。员工犯错误必须惩罚,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对于有困难的职工,要尽量给予帮助。三是,公平公正。对待公司员工要一碗水端平,这样才能服众,才能将事情办好。上述几个方面是搞基层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常用的方法,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使员工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做好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为企业的稳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宗莹莹.新常态下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思路[J].企业文化,2015,(06):92.
儒家思想新论范文2
儒家思想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试论
当前一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潮的侵蚀,其思想行为、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表现出一些不良倾向,这反映出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精神实质及现实指导意义,把其中先进性和积极性的内容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起来。
一、儒家批判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春秋时代,面对“礼坏乐崩”的社会现实,“士”的本性使得知识分子为探索美好的世界而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孔子提出“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就是号召读书人为了心中的“道”而拿起批判的武器,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找出一条通向伦理社会的道路。儒家奉行“知行合一”的修身准则,知识分子为了成就理想人格,向来“即知即行”,表现出强烈的入世态度,心中怀着对“道”的真诚,积极投入到改造世界的行动中去。
随着中国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大量西方的价值观念涌入,不可避免地与原有正统思想发生激烈碰撞。面对多元世界,许多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道德精神世界物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因此高校应该把践行儒家批判的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就必须保持批判意识,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即站在谁的立场上,为谁说话。儒家思想实际上是教导知识分子以匡正时弊、救世济民为己任,其民本主义思想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对事物的评判性认识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保持批判意识不能人云亦云,必须明辨是非。当今社会思潮纷涌,利益矛盾复杂,要引领社会的正确前进方向,必须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和科学的思维,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理所当然是担此重任的主体。所以,大学生应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对于各种西方思潮,应认真研究其形成历史和适用条件,分析其在什么条件下能对中国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不能盲目跟风。
二、儒家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与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传统,它是千百年逐渐形成与巩固起来的中国人民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表现为中国人民为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
在春秋战国时代,政治极为动荡不安,面对时事沧桑,天怒人怨,当时的作者无不忧人如焚。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孟子主张忧患应是君子基本的安身立命的态度,他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居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这里的“道”就是其济业救民的仁政主张。孔、孟所宣扬的兼济天下、博施于民,其间透现着一股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意识。儒家以“修身”为根本,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充分表现出儒家以悲天悯人的胸怀、如履薄冰的态度,反思时艰的忧患意识。践行济世救民的人生理想,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中蕴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它的心系天下及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生观所寄意的正是对社会命运与国家前途的关注。这种忧患意识既在古代社会造成了深沉的理性思考,也凝聚了社会注意力于民族与国家的兴亡上。这种高度的主体关注,成为爱国热情永不枯竭的源泉。其次,儒家的济世救民和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理念,突出表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充满了任重道远的历史责任感与“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充分地突出了国家与社会的利益,极大地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的统一和完整英勇奋斗,为国为民慷慨赴难。因此,儒家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生动鲜明的指导作用。
三、儒家荣辱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以重视和擅长道德教育为特色的传统儒家学说,十分强调荣辱观的价值地位和社会功能。儒家荣辱观内容丰厚、旨意宏远,其中包含着许多值得借鉴的思想精华,通过批判改造,扬弃糟粕,可以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资源。
儒家荣辱观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可以概括为:知耻,求荣。儒家的知耻,亦即所谓羞恶之心、廉耻之心。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朱熹说:“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在儒家看来,人应该能够按照人的本性来行事,并能够为违背人的本性的言论和行为而感到羞耻。如果一个人没有羞恶之心,寡廉鲜耻,那他就不能称之为人。儒家的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知耻的实质及其道德价值。
传统儒家荣辱观并不停留于对知耻的肯定上,而是进而倡导求荣,鼓励追求更高的道德价值。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儒家学派的荣辱观是建立在人性和天命的基础上的。对于真正有道德的人来讲,“有恒产”并不是“有恒心”的必要条件,人的内在意志才是形成道德动机的根本动力与原因。
一个人要有内在意志力,就必须修身。怎样修身?修身的根本是知荣辱,培养正确的荣辱观,形成正确的日常处事原则。从手段和方法上看,一是要“反省内求”,通过反省,得到提高;二是“践行”,实实在在地去实践。通过践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道德行为动机。反省内求,首先就要知耻。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行己有耻”,也就是说要有羞耻之心。只有知耻,才能自觉地趋荣避辱。所以曾子说他:“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践行就是用行为实践去巩固道德信念,包括巩固正确的荣辱观念。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就是这个意思。
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也表明,社会进步和国家治理的关键均在于人。社会的现代化有赖于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不仅在于知识、技能的现代化,而且在于道德、人格、行为方式的现代化。因此,以儒家荣辱观和道德观为起点,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具有现代道德、现代人格、现代生活方式的现代人,不仅是社会教育的根本职责,还是国家治理的基本职能。
四、儒家教育思想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索,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点”(《学记》)。高明的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引导: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但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此举无疑有着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再以“因材施教”方法而论。在《论语》中,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符合“仁”的基本概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尤为重要。必须把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和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首要位置,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不是系统化知识本身,而是认知能力的掌握,即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前所述,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特色之一是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用现代的术语表示就是认知活动。重视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学习主动性就是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孔子首创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就是指导和培养学生发展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
儒家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儒学文化,积极发掘和弘扬儒家思想中积极的因素,把它贯穿于以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过程的始终,以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儒家思想新论范文3
1.《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著,王大庆译。商务印书馆,1999。
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著,渠本汲吉吉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古代宗教与伦理》,陈来著。三联书店,1996。
4.《中国宗教通史》,牟钟鉴,张践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中国宗教与基督教》,秦家懿、孔汉思著,吴华译。三联书店,1994。
6.《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冯友兰著。人民出版社,1998。
7.《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杜维明著,曹幼华、单丁译。江
苏人民出版社,1995。
8.《内在超越之路》,余英时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1992。
9.《人论》,卡西尔著,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0.《中国心灵》,卫礼贤著,王宇诘等译。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
11.《宗教史》,约·阿·克雷维列夫著,乐峰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12.《儒教与道教》,韦伯著,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3.《政治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杨阳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14.《性史》,福柯著。
15.《巫术史》,高国藩著。上海三联书店,1999。
16.《停滞的帝国》,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三联书店,1993。
17.《佛教征服中国》,许里和著,李四龙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8.《现代基督教思想,下卷》,利文斯屯著,何光沪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19.《西周史》,许倬云著。三联书店,1994。
20.《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郝大维与安乐哲著,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
儒家思想新论范文4
对此宏大问题,本文以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两个概念为楔子,探究一二。或许因为福山新书的缘故,国家建构一词近来变得比较流行。实际《state-building》主要谈论的是所谓软弱无能国家的行政能力之强化的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国家构建和国族构建乃是基于完全不同的思考语境,有着完全不同的问题指向:国家建构指向作为支撑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的制度、法律架构,国族建构指向这个政治共同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和认同观念。
政治文明的演进与遗产
“‘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最接近‘中国’一词的本来意义的是‘王国都城及京畿地区’,那里是王权国家的权力中心之所在,已形成具有向心力和辐射性的强势文化磁场。”(许宏:《最早的中国》)把自己的政治、文化中心视为世界或天地中心的我族中心意识是早期文明或社会的普遍现象。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的“中国”,就是“洛邑,天之中”,就是成周。洛邑的经营,成周的建立则以周公的制礼作乐为主要内容和最高标志,因为礼乐制度就是最早的中国这个政治共同体的制度架构。
“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殷、周间之大变革……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需要指出的是,王国维仅仅从“道德团体”对此做描述总结并不是十分准确到位。因为礼乐作为起源于祭祀活动的传统习俗,经周公之手将其由一种亲属制度(kinship system)拓展为宗法制度(patriarchal system),移用于社会治理,已经超越摩尔根所谓社会政治的范畴而进入到了政治文明的领域。它基本的特征是政教合一,而道德只是这一特点的外部表征、要求或产物。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对周公及其事业推崇备至。事实上这也是儒家一以贯之的理论重心与基本关切。如果说此先王之道是百家学术共同的渊薮,那么儒家无疑是其主体的继承者和托命人。儒家思想与中国概念的成立、制度的建构的内在关系印证了黑格尔的断言:宗教的形式怎样,早期国家的形式就怎样。
秦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兼并六国,改分封而立郡县,在领土范围和制度形式上奠定所谓封建时代之中国的基本格局,是为周秦之变。如果说王道是在社会和政府统一的预设中以社会文化价值作为政治的运作之原则的话,那么霸道就是在政府和社会对立的预设中无视社会文化价值,对政治运作期待“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或许有削弱六国社会根基,强化新的帝国认同以稳定其统治的考量,但激烈方式引起的反弹终于使得秦二世而亡。汉承秦制,武帝采纳董仲舒对策“复古更化”:“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即“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对儒家思想的承认和引入,意味着对民间社会以家族为核心的自组织系统及其功能的尊重和利用,事半功倍。这就是霸王道杂之。已经被秦制否定的政教合一的礼乐制度,在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和努力下,重又实现了与现实政治的连接,成为帝国的公民宗教或国民宗教。
在霸道体制里嵌入王道元素,不仅使制度的正义性和效率大大提升,也为儒生参与政治治理、行义达道确立了制度依据。察举制及立五经博士就是与之匹配的具体制度安排。作为社会力量和价值代表者的士大夫在王权意志与社会意志间尽可能地维持着某种平衡。这既是长期兴盛的历史奥秘,也是这一政治文明最重要的特征和最宝贵的遗产。
清帝雍正对此显然深有体会。作为以异族身份君临天下的皇帝,他亲撰《大义觉迷录》以化解汉地对于自己统治的抵触。论者一般从汉化角度解读这一系列的行为事件。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仅仅指涉满人族性或文化认同之变迁的内容。实际上它首先是一种政治努力,表面看是对政治制度与政治统治之合法性的新论证,深层看却是对统治与被统治者关系的新厘定(由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到君主与臣民),意图是指向对国家认同和国民意识的塑造。显然,不把焦点由人转到制度、由文化转到政治,那种儒化即汉化、汉化即中国化的论述就是不清晰不透彻的。因为政治才是国家的基本要义。
雍正对儒教的推崇不能仅以权谋解读置评。初即位他就曾上谕礼部“圣人之祖考,宜膺崇厚之褒封。”正是在他的时代,天地君亲师信仰被以帝王和国家的形式颁行天下。这显然是对作为公民宗教之儒教的一次理论升级和实践推广。与汉代着重点在朝廷不同,他特别强调民间教化之“师”的地位和意义,因为其所诉求的一切都需要通过这样的工作才能得到实现。儒教义理超越夷夏之辨的跨族群使用,使得由骑兵开拓的疆土植入了文化的意涵,而政治与文化的结合又使得中国的概念变得更加博大深厚。从的《讨粤匪檄》和张之洞的《劝学篇》到康有为的“保国会”可以清楚看出,满清王朝在中原士大夫心目中已经完全被视为中国化的现实形态。现在可以定论,满清是统一的多民族之中国国家形态的定型期。
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公民
儒家思想新论范文5
2.王船山论法治的原则彭传华,PENGChuan-hua
3.王夫之"可以"阐义钟志翔
4.王夫之诗学二题崔海峰
5.论船山词中的闲愁谷利平
6.王夫之《落花诗》政治意识浅论刘利侠,LIULi-xia
7.胡宏道德修养工夫论的二元性特征郭锋航,GUOFeng-hang
8.创建湘军的历史路径朱耀斌,刘铁铭,周玉文
9.论刘蓉的学术与事功胡忆红,HUYi-hong
10.《湘报》与戊戌时期湖南不缠足运动陈文联,杨华
11.湘西筸军与陈渠珍的治军思想罗维
12.论邓中夏的青年观杨军
13.论湖湘民俗文化对湖南花鼓戏的影响谭真明
14.试论《周易》视野中的理想人格徐春根,XUChun-gen
15."無"的探源周春兰
16.《礼记》婚姻伦理之二重目的观论略陈丛兰
17.汉代家学管窥郭海燕HtTp://
18.论柳宗元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杨涛
19.周敦颐诚学思想与当代核心价值观黄湘倬
20.朱子循序渐进读书法思想发微闵军
21.张载哲学的政治意涵诠释毕明良,BIMing-liang
22.浅析"见在良知"与"现成良知"王振华
23.黄绾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刘辉玲
24.刘师培对《左传》解经地位的恢复文炳赞
25.论中国古代法律教育体制孟凡港
26.属相文化与民族精神林日葵
27.儒家政治哲学的悖论启良,QILiang
28.现代新儒家历史哲学及其时代意义李愿来,朱光磊
29.熊十力的科学观牛军,NIUJun
30.试论陈瑸的儒学思想及其政治实践秦翠红,朱智武
31.颜子"公案"论杨建祥
32.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民族思想研究张刚
33.论中庸思想与社会和谐张艳梅
34.礼:德的制度化与传统德治秩序建构张李军,成云雷
35.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王黎明
36.儒家"絜矩之道"及其价值意蕴陶新宏
37.从《老子》看老子林榕杰
38.栖居自然如何可能——《老子》哲学的存在论解读崔海东
39.认识的主观性特质对公孙龙思想作用研究余江舟
40.庄子的另类人生及其超越情怀高振岗
41.孟子大丈夫人格的多维考察万光军
42.荀子"心"论王鹏
43.荀子分的思想探析陈光连
44.从"治心"到"化性"——荀子乐教思想论略李重明
45.《起信论》的体用观对法藏性起说的影响孙业成
46.杨皇后与文学船山学刊赵润金
47.浅析权德舆的亲情诗徐敏
48.王渔洋对《四库全书总目》的诗学批评理念门庭
49.漫议《聊斋志异》中的幽明姻缘——兼论蒲松龄的婚恋心理吴琼
50.略论桐城三祖之文道观李卫军
51.清禁教时期湖广天主教的传教情况刘芳
52.中国宫殿建筑营造中的美学原则探析李纯
53.传统施恩与现代慈善的文化比较彭红
54.论武术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理念王红芳,陈永辉
55.《诗经》禋祭与《旧约》燔祭王政,赵青
56.日本学者横山伊势雄的宋诗研究邱美琼
57.西方社会空间研究对中国的启示谭日辉
58.中国集体想象与美国自我幻想——论赛珍珠作品中的救赎情结周子玉
1.王船山的君子至德取向与问学工夫刍议——以船山对《中庸》第二十七章的诠释为中心李长泰,LIChang-tai
2.船山道注与刘安道注罗敏中,LUOMin-zhong
3.船山学刊试论王船山与李卓吾哲学观之异同傅秋涛
4.王夫之对"户异其说"思想的颠覆与辨正王力
5.《张子正蒙注》本体论思想初探陈瑞新
6.王船山对"理语"入诗之思考和对性理诗之仿效与矫正李生龙
7.王夫之诗歌评选成书考辨陈勇
8.王夫之与衡阳刘氏之交往及佚文寻霖
9.《九歌·山鬼》祀主为九疑山神张京华
10.周敦颐爱廉思想的当代价值陆魁宏
11.试论屈原对柳宗元的影响戴金波
12.浅谈《陶澍全集》船山学刊陈蒲清
13.、曾纪泽父子日本观之比较研究李芸
14.杨昌济的思想与日本(下)——以《达化斋日记》为中心刘岳兵,LIUYue-bing
15.论女书及女书文化的保护原则及其应用贺夏蓉
16.《墨子》与古文《尚书》考辨俞林波
17.仲雍事迹考述刘桂秋
18.《乐记》审美情感论的哲学解读刘进,LIUJin
19.《周易》设计思想初探邹凤波
20.论汉代拟骚体的"龙蛇"人生哲学冯小禄,张欢
21.魏晋南北朝画论中的"形神"观孙彦
22.柳宗元民生思想刍议李钟麟,邹小阳
23.论唐朝官员选拔中的举主连坐制度易清,胡高飞
24.船山学刊马楚天策府十八学士考李正明
25.南宋名臣赵鼎年谱简编孙艳辉
26.五代末期辽与后周清风驿之变考论彭文峰
27.上下尊卑与义利之辨——胡安国《春秋传》政治理念解读张运生
28.宋学性别意识探微彭华,王黎芳
29.王阳明实学思想刍议贾庆军
30.近三十年薛瑄哲学思想研究述评高琼,GAOQiong
31.古代书院学规的教学论思想探微唐卫平,张传燧
32.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船山学刊王福革
33.论儒家思想的宗教性许丙泉,王新军
34.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崔雪茹,薛晓萍
35.《论语》中的君子人格内涵探析常佩雨,金小娟
36.论《论语》的"乐正"张娣
37.孔子伦理思想中"仁"的建构分析熊雄
38.论孔子对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王岩
39.简析元仁宗的儒家情结颜培建
40.上下交贯内外相合——张载礼学思想体系新论魏涛
41.略论阮籍的亦儒亦遥思想张晨霞
42.船山学刊论唐玄宗与佛教黄霞平
43.佛家文化视野下的生命观解读刘衍永,刘永利
44.试论道经语言学刘祖国
儒家思想新论范文6
关键词:新加坡;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060-02
在新加坡这样一个没有任何自然资源,人口少的国家,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就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解的奇迹。成功的公民教育是新加坡能够迅速成长壮大的重要原因。如新加坡非常重视对民众道德价值观的正确培养。因此,我们国家能否平稳健康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并非仅仅取决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核心思想观念,公民的道德伦理水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中国和新加坡这两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制度不同,但是在很多方面有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同处于亚洲国家,同是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发展经济和教育,有共同的儒家的文化根基。因而新加坡的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然而我们不仅仅要研究和借鉴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内容、模式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要清楚这种教育模式背后的价值理念,以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启示。新加坡公民教育的直接目标是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抵御西方价值观念的入侵。根本目标是造就良好的、有用的。背后的理念则是“必须使各个民族的后裔及其移民淡化对其民族的归属感,加强对新加坡本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内容
“公民”从法律意义上仅仅是民主政治制度下赋予其国民的一种身份,而真正的成为“公民”,需要具备正确的公民意识,同时具有相应的公民行动,最终成为理想的公民。新加坡特别重视对公民的教育引导,它的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国家意识的教育、东方价值观的教育、历史和国情的教育。
1.国家意识的教育。新加坡是个移民国家,又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新加坡政府十分看中对公民认同国家的教育,因而新加坡政府也特别注重培植公民的国家意识,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使人们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心理上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并在这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
2.东方价值观的教育。所谓“东方价值观”,其核心就是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面对多种族的新家坡,李光耀倡导的并不是照搬照抄的中国的儒家价值观。而是进行了结合当地国情和特色的改造。李光耀认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这个国家公民自信的源泉。用传统的价值观进行公民教育有助于提升公民的自信和爱国精神。他为新加坡确定的治国理念是“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是来自于儒家的核心价值观的。新加坡又颁布了各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几乎每个民众都能背出这五个共同价值观,它们吸收了各族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合理价值。总而言之,新加坡将传统的文化进行了很好的现代化的阐释和运用,并不是直接的拿来主义,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适合国情,并得到广大人民认同的价值观,也就是现在形成的独特的东方价值观。
3.历史和国情的教育。新加坡独立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艰辛的血泪史,也是生动的历史文化教材。公民必须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才能有知“根”的感觉。新加坡非常重视对民众进行历史和国情的教育,通过历史和国情的教育培养民众的忧患意识。新加坡还出版了《大战前后新马史料汇编》,这本书旨在用于国民忧患意识教育,通过真实的国人的历史和经历,培育其民众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二、新加坡公民教育的途径
1.学校教育。学校开设道德教育的课程,将道德教育寓于各科的教学之中。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课外辅导活动。2011年,新加坡教育部长王瑞杰曾表示,要推广“品德与公民教育”的课程,在公民教育方面,要做到:“第一,我们的学生应成为忠心耿耿的公民,对新加坡有很强烈的归属感,为国家利益、防卫与安全献身;第二,他们应关怀别人,愿意尽己所能改善别人的生活;第三,在一个多元种族社会里尽力促进社会凝聚力与种族和谐;最后,对社区、国家及全球课题,应有能力作出反应,并作出正确的决定。”由此可以看出,新加坡的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的品德情感,决心、责任、爱心,这些是无法测试的,但是这些却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唯一检测的标准是如何把这些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
2.家庭教育。新加坡的公民教育非常注重家庭教育这个途径,“家庭为根政”是政府对家庭功能的总体描述。新加坡竭力维护三代同堂的家庭和大家庭制度。在大家庭制度中,兄弟姐妹互相扶持与支持,共同承担家族的事务和责任。随着时代的变迁,三代同堂的家庭正逐渐被核心家庭所取代,但是政府在采取措施鼓励大家庭的存在。在大家庭中生活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接受长辈教育和家庭规矩的熏陶,保持大家庭的传统,可以有效的发挥家庭的教化、宗教、经济和政治的功能。因而,家庭教育这个途径是新加坡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3.社区教育。新加坡希望通过社区服务计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荣誉感,增强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由小到大,由社区到国家,一点一点的形成认同。社区服务计划主要采用一些敬老,助残,募捐,睦邻友好等活动实现。社区服务作为升学的参考项,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方式的社区活动。针对西方文化的入侵,李光耀还倡导了一场“文化再生”运动。他在年国庆献辞中说:“也许我英语比华语好,因为我早年先学会英语但是即使再过一千世代,我也不会变成英国人。我心中所信守的不是西方的价值体系而是东方的价值体系”。
三、新加坡公民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借鉴新加坡公民教育中的有益因素,要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其中的新元素,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借鉴中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新加坡公民教育给我国有四个方面的启示。
1.要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合理成分相结合,完善充实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张岱年先生曾提出了文化观的综合创新论,方克立先生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观点,提出“马魂中体西用”。这些都提示我们需要把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有机的结合,汲取儒家文化中有益的精神力量,比如在传统教育的内容上,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讲求“爱人”和“忠恕”;在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上主导思想是重义轻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求生态伦理问题等。
2.利用国家的政策去落实价值观的教育,重视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撑。道德建设是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然而道德建设的稳定性、可调控力和强制力都很弱,需要法律的支撑。新加坡的文化人认为“儒家理念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给儒家理念加上制度因素,就能够把问题解决”也就是说,新加坡是用东方的理念,加上西方的手段,实现了国家价值观的落实。在实际中,新加坡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都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以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其公民教育集宣传说教与防范惩罚于一身,使得新加坡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楷模。新加坡政府为了推行孝,政府规定人们在购买房屋的时候,选择与父母同住会有一定的奖励,用国家政策推动孝的实行。李光耀认为,不惜任何代价,不让三代同堂的家庭分裂。孝敬父母的人才可能热爱国家。在一个家庭中,晚辈可以从长辈那里获得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优良文化传统。
3.重视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在价值观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新加坡重视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践行价值观。教育部规定学生必须选择参加一定的课外活动,如加入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服务等。学校也经常组织各种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禁毒展等。新加坡非常注重开设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课程,组织各种学生社团进行实践活动和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使之内化为道德观念,形成道德素质。我国也要重视社会实践在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重视劳动实践的作用。劳动实践可以让人们真正的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劳动的乐趣,潜移默化的使人们形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美德,最重要的是,通过劳动可以培育人们丰厚的情感,那种对土地、对大自然、对人类社会的亲近感。
总之,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内容包括国家意识的教育、东方价值观的教育、历史和国情的教育。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启示,主要包括:要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合理成分相结合,完善充实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利用国家的政策去落实价值观的教育,重视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撑;重视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在价值观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吕元礼.新加坡治贪为什么能[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3]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7).
[5]柳建营,姜越.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传承,2010,(4).
[6]杜文玲.中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和方法比较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