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节能减排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节能减排的问题

节能减排的问题范文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和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应尽快组织修订环保法,开展节约能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组织制定及修订工作。加快民用建筑节能、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处理管理、环保设施运行监督管理、排污许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城市排水和污水管理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包装物回收利用等方面行政法规的制定及修订工作。加强节能及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颁布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修订高耗水产品限额标准,制定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完善清洁生产审核标准和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加强电厂烟气脱硫设施运行监管,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和监督;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耗能单位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依法查处。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

加强节能减排的管理。在“十二五”期间,总量减排指标除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外,可在水污染中增加氨氮、磷,气污染中增加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并根据东中西部的发展状况、环境承载能力及各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对节能减排实行分类指导。在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应遵循大部门制的思路,对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和减排的管理职能要相对集中,并提高监管能力。

3、完善政策,形成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竞争的能源产品采取市场定价形成机制,并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结构,促进替代能源的发展。应理顺发电价格和煤炭价格成本构成机制,取消电煤计划内价格,加快成品油、天然气价格改革;完善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利用余热余压、煤矸石和垃圾发电的政策;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加快推行阶梯式水价。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促使业主主动治污减排;建立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提高排污权的使用效能。

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及早出台燃油税,研究出台环境税,积极研究低碳经济发展特别是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要从投资引导向税收调节转移,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的消费品,征收消费附加税,或者提高税率。尽快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

完善相关投资政策。在投资项目选择上,国家应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倾斜。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中央财政应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强化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跨流域、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增强流域及相关区域污染减排的能力和主动性,促进流域、区域间的和谐发展。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

完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增长控制和落后产能的退出政策,形成落后产能适时退出、先进技术及时推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良性循环。

4、强化科技,提高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能力

一是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力度。把节能减排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支持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开发高效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和产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解决技术瓶颈。二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产业化。实施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推广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培育节能服务市场,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引导消费者使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

相关范文论文:节能减排视角下的车船税改革思考

【摘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日益严峻,给车船税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我国汽车市场和尾气排放的现状入手,对现行车船税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车船税改革的政策建议,旨在增强车船税的调控功能和导向作用,以引导汽车业朝着绿色和环保的方向发展,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

节能减排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对策研究

集中供热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便生活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供热节能减排,挖掘现有供热资源潜力,是实现供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集中供热系统作为能源的直接消耗者和热能的提供者,对于区域锅炉房供热,煤、水、电的消耗是构成供热成本的主要部分,也是节能减排控制的主要内容。

1.锅炉运行节能技术应用

从锅炉燃烧及热量传递过程中能量平衡的原理提出了一系列节能措施。这些措施对降低锅炉及供热系统耗煤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燃料在锅炉炉膛内燃烧时对锅炉热效率影响很大。如果燃烧不好,则燃烧的化学能就不能从分转换为热能,这无疑会降低锅炉的热效率,要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首先就要使燃料在锅炉内完全燃烧。众所周知,燃料燃烧有三个条件:(1)炉膛内要有从分得氧气;(2)燃料燃烧时必须有温度;(3)燃料与氧气进行高温化学反应的时间。为了使燃料能充分燃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合理的调节风量,来实现燃料燃烧时的氧气供应。燃料在锅炉内燃烧,燃烧过程不同,燃烧情况也不同。例如:燃料在链条炉排的锅炉中燃烧,随炉排的转动而依次着火,燃烧是沿炉排长度方向分区进行的。在炉排的前部和尾部需要空气量减少,而在炉排中部的燃烧区需要大量的空气。根据这一现象,合理的调节送风量,是燃料在燃烧屈充分的燃烧,对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是很重要的。

2)采用二次回风系统,促进燃料完全燃烧。二次回风能在锅炉内形成烟气漩涡,这一方面增加了悬浮煤粉,在炉膛内停留的时间,而使燃料充分的燃烧,另一方面能使炉膛内的温度梯度降低,提高了炉膛内受热面的利用率,所以采用二次回风系统是改善燃烧条件的重要手段。利用二次回风系统效果十分显著。据测算,利用二次回风系统的锅炉热效率可提高5-10%左右。

3)对锅炉燃烧采用微机控制,实现燃烧过程控制自动化。为适应锅炉负荷变化,锅炉供热过程要不断变化,因而锅炉炉膛内燃烧过程也要变化。为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对燃烧的影响,对锅炉燃烧过程采用微机控制。当负荷变化后,应自动改变煤的供给量和煤层的厚度,同时调节风量,以保证蒸汽压力稳定。微机控制燃烧自动化过程一般是以蒸汽压力为调节参数,根据蒸汽压力变化调节送风和引风量,从而能进一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利用微机控制不但能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而且对锅炉安全运行及改善司炉工劳动条件及劳动强度也带来了好处。

2.加强水处理,促进热能的有效转换

锅炉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行,锅炉内部将出现水中沉淀物,即结垢现象。这是无法避免的。据统计,锅炉结垢1mm厚度,就要增加燃料消耗3%,而且锅炉结垢后对锅炉安全运行也极为不利。从保证锅炉安全运行及节能方面考虑,加强锅炉水处理工艺的推广即采取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是用比较普遍的水处理设备是钠离子逆流再生交换器。这种水处理方式对原水的适应性广,出水数量及质量,单位盐耗,自耗水量等指标都比较先进,效果也比较理想。大中型锅炉水处理中还常常采用真空除氧,真空除氧比大气式热力除氧可省大量燃料,而且又能减少排烟损失,提高锅炉效率,所以是大中型锅炉有效的水处理方式。

3.加强锅炉及供热系统的维护,防止和减少热损失

锅炉运行时,由于维护不当,对热效率影响也很大。为提高锅炉系统热效率,减少热损失,在运行适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随时清除锅炉内的积灰,减少热损失。积灰对提高锅炉热效率十分有害,灰垢的热系数为0.1大卡/米.时.度,当锅炉有效散热面积灰1mm厚时,热效率就要下降4-5%。因此及时清除锅炉受热面的积灰是提高锅炉热效率的有效措施。目前清除锅炉积灰主要有机械及化学方法,而以化学方法应用较广。化学清灰剂是用硝酸钾,硫磺混合粉末组成,使用时用高压空气喷入炉膛与烟灰起化学反应,使灰垢变得松散而脱落。(2)加强维护保养,防止和减少热量损失。由于锅炉及供热系统温度比环境温度高的多,使锅炉本体及供热系统向周围放热而产生损失在所难免。为了减少热损失必须加强维护,对锅炉本体及管道要做好保温层,减少热损失尤为重要。热力管网及阀门等漏水也是热损失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热力管路的绝热保护必须妥善处理。对使用热水管道集汽罐排气时,尽量使用自动排汽阀或密闭关锁阀门,避免用胡乱开阀门放热水。另外经常检查供热系统中阀门,接头及散热气,随时消除漏水现象。

4.加强管理,提高节能意识

加强管理包括技术管理及成本管理两方面。在技术管理方面,应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设置完善的管理系统。如燃烧中应该有取样装置,各种计量装置及仪表。设置水质化验室,以适应煤的工业分析,烟气分析和会渣含碳量分析等需要。在成本管理方面,燃料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煤场的煤应按差别分别堆放。做好防风雨措施,减少自然损耗。充分利用变频等新技术,提高设备的科技含量,例如使用分层给煤装置 促进燃料燃烧充燃料在锅炉内是否能够充分燃烧,一方面与煤质、炉膛温度有关,另一方面与煤层厚度有关。强化职工培训工作,实现行为节能和技术节能相统一。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大硬件投入是节能途径之一,但关键因素还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存在浪费和节约,比如水质处理不好造成锅炉结垢后影响供热效率,能耗增加;根据气温变化未及时进行供热量的及时调节会造成供热质量不好或浪费等,只有精通业务技术,增强工作责任心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节能降耗。

5.重视热用户的节能行为

供热与室外气温变化息息相关,目的是满足人们生活舒适度的需要,反过来如果发生了能源浪费,又影响了人们生活的舒适度,污染了环境,就会发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也就是说煤、水、电作为区域供热必需的主要原材料、动力,在供热的同时,也是“污染源”,也是“温室效应”的制造者,这个“污染”是人们生活需要必须存在的,但也是必须有效控制的,集中供热较之分散供热从前提和形式上进步了,“污染”小了,但就节能减排的本质上讲,还需从热源、热网、热用户整个供热系统抓起,供热企业要站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高度抓好节能减排,同时,用户也要提高节能减排的认识。要改变传统的用热习惯,用户也要做好行为节能,积极推广供热计量技术,要采用新的保温措施,降低耗热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

综上所述,调节热力网间热平衡,杜绝供热系统热力网的跑、冒、滴、漏现象对节能降耗都是至关重要的,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积极性,制定供热成本定额考核与工效挂钩的奖励制度。提高供热质量,节能降耗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因此加强供热企业内部管理节能挖潜,才能使供热企业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节能减排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节能 减排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252-02

党和政府对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作为煤炭企业,建设生态文明矿区,就要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这是当前煤炭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需要认真研究和迫切解决的课题。

一、煤矿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

煤矿资源产业的发展一直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单向直线生产。与之相对应的煤炭企业发展,则是“快速建矿(井)、强力开采、废物排放”。这种传统的发展格局,虽然为人类提供了所需能源,奠定了经济高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也带来了许多弊病和问题。

1.煤炭资源回收及利用率偏低

有些煤炭企业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管理,不重视提高资源勘探力度,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导致了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挑肥拣瘦,采厚弃薄,破坏了煤炭资源的整体可采性。据统计,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回收率平均为30%~40%,严重浪费了资源。特别是占全国煤炭产量38%左右的小煤矿,资源回收率仅有10%~15%。这种状况必将导致我国能源紧张局面的进一步加剧。在资源利用方面,我国主要耗能设备(尤其是燃煤热机)设计效率平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的8%左右,系统运行效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的25%左右,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比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高1.5倍。所以,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以上,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极其低下。

原煤入洗加工率低。目前我矿原煤入洗加工率只有32%左右,大量原煤长距离运输、直接燃烧,造成热能转换率低,同时,污染严重。在开采上,由于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存有大量不宜开采的呆滞、遗留煤柱及深部煤。

2.矿井能源消耗过大

近几年来,我矿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更新改造了相当一部分高耗能设备,但是我矿高耗、老旧设备多,系统不匹配,调控技术落后等问题突出,据统计,我矿约有40%的耗能设备属于落后淘汰设备。原主通风机、主排水泵的平均效率只有60%,系统运行效率低于55%,比国内先进水平低约15个百分点。

3.矿区周边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煤炭企业的环境污染源(废弃物)主要有矸石、矿井水和瓦斯。一般而言,煤矿矸石的排放量占煤炭产量的10%~15%,矸石的污染方式主要是占用大量的良田,堆积如山,有的造成自燃,释放烟尘;矸石山内里燃烧,产生热气,达到一定程度,造成爆炸,构成安全威胁;另外,矸石山刮风扬尘和雨天淋水(次生污水),造成二次污染。矿井水排放量视其矿井涌水量大小不等。矿井水不处理直接排入江河会污染水系,流入田野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地板结,影响农作物生长。瓦斯和煤层气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对环境的污染相当严重。

二、实施三项对策,扎实搞好节能减排工作。

1.规划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从宏观调控上实现节能减排。

作为一个煤矿企业,实现节能减排,首要的是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水平强有力的措施。

由于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要实现煤炭资源的节约利用,一是要提高办矿的门槛,限制小煤矿发展。二是要合理开采利用资源。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改变过去“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过程循环往复生产。改变生产单一的格局,优化内部产业结构,在产品品种和服务方面,横向要扩大,纵向要延深,由过去只生产初级煤炭产品到提供多种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2.坚持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在煤炭生产全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

根据企业发展实际,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发展方式,有重点、分层次、全方位地推进煤炭企业节能减排工作。

第一,抓好煤矿设计源头上的节能减排。煤炭新上建设项目,必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做好项目节能减排评估,保证工程设计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要严格按照设计规模配备设备。避免出现矿井按小规模设计建设,而提升运输通风和排水等系统按扩建规模建设,造成“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第二,抓好煤炭洗选加工中的节能减排。煤炭洗选加工是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通过洗选加工,变原煤为精煤,看似增加了能源消耗,实则减少了无效运输、降低了污染排放,为下流工业带来了更大的节能减排效果。要加强对现有选煤厂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减少电耗、水耗和介质消耗。要积极发展动力煤入洗,逐步做到高硫、高灰动力煤必须全部入洗。积极发展动力配煤,适应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三,抓好资源综合利用中的节能减排。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加强煤矸石、矿井水、煤矿瓦斯等“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是实现煤炭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煤炭企业必须制定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合理利用煤矸石、煤矿瓦斯、矿井水等“废弃”资源。

(1)做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要按照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充分利用煤矸石这一资源,进行发电、制砖;还可实施以矸换煤,利用煤矸石充填采空区、采煤塌陷区和露天矿坑,开展复垦造地。

节能减排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节能减排、金融支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92(2008)11-0020-03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止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汽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我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该议定书。“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一、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2007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2007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更为严峻的是,2008年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业生产规模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长治市近年来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作为当地经济支柱的煤炭、焦化、冶金、化工、电力等重工业更是快速发展,上述五大行业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73亿元,同比增长18.7 %;上交税收119亿元,同比增长43.2%,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90%以上。但必须看到,长治经济快速增长,是建立在付出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基础之上的。据调查, “十一五”期间,全市要确保完成降低25%的目标,减少536万吨标煤消耗量。从“十一五”前两年指标完成情况来看,2006年万元GDP能耗目标下降5.6%,节约85万吨标煤,但实际上只下降了1.72%,比节能目标少53万吨标煤;2007年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约6.04%,超额完成任务。但从2006年和2007年两年完成情况来算,仍然还有40万吨标准煤的欠账,这就加大了“十一五”后三年任务的完成难度。同时,一批新上的大项目,特别是大火电,预计后三年将新增30万吨标准煤的能耗,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二、金融支持的现状节能减排

长治市自2006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开展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在冶金行业先后分期分批淘汰44座小高炉,总容量7119立方米。全市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3天,综合污染物指数下降到2.01,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浓度下降到0.106毫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接近二级标准。

金融部门发挥信贷支持节能减排主渠道作用,对节能减排工作功不可没。2005年至今,长治市金融部门累计发放贷款26.5亿元,重点扶持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达标排放,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工作逐步深入,但由于长期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在短期内是难以消化改造的,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矛盾,还须认真研究解决。

1.宏观调控背景下的“一刀切”现象,使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力不从心。一是金融部门缺乏长远的信贷投入策略。从长治地区的特点看,扶持辖内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主体仍然是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由于长期形成的经济特点,这些中小金融机构前几年只从经济利益考虑,支持的对象多数定位在“两高”项目,贷款投向钢铁、焦化、电力、水泥等过热行业,以致于一些主体技术比较先进,生产设备齐全的企业在投资关键的环保设施时支持力度不足,只能在没有环保设施的情况下生产,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力度。因此,在国家宏观调控实施严格环保政策后,一律给予信贷收缩限制;二是金融产品单一,缺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主要体现在企业投资的长期性与银行贷款短期性。目前,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项目中,迫于流动性考虑,设计信贷支持项目多数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贷款方式主要是担保、抵押二种,2008年1-6月?熏长治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9.9亿元?熏其中短期贷款占比为71.1%,中长期贷款占比仅为28.9%,这种现状很难适应企业长期发展需要。金融支持的短期性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企业缺乏长期发展战略,极大地制约了企业节能减排的投资力度。三是金融支持中,“一刀切”现象严重。由于金融机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缺乏长期性策略,当国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时,部分金融机构很难适应,对前期支持的项目,一旦从紧,往往对支持企业和项目实施“一刀切”,对一些正在实施环保项目建设的企业,在资金链断档的情况下,只好停工,继续实施污染性生产,对节能减排形成很大压力。

2.金融支持中的政策缺位,使节能减排中的信贷投入大打折扣。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各地“大干快上”导致对企业环保政策执行不严,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将项目环评作为贷款审查的必要条件,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逐步推进,环保政策的执行越来越严格,而辖区经济结构重型化使前期形成的“两高”贷款存量很大。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压力下,致使部分企业不得不停产压产或关停整顿,从而使金融机构的存量信贷资产不良率不断上升加大。有关部门如环保、税务等多采用费用返还、所得税抵扣、增值税免征等方式对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给予支持,但是对金融部门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可能出现的风险缺乏相应的财政贴息等补偿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部门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很容易出现在节能减排支持上的信贷资金缺失。

三、实施节能减排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投入难落实,投资不到位

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投资巨大的事情。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调控力度的加大以及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加强,必然对金融服务产生旺盛的需求。目前,企业用于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或银行贷款解决,财政资金和环保收费返还资金只是一个补充。国家“十一五”期间预计安排270亿专项资金,加上中央建设投资中安排的148亿元,中央财政共计安排418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离6000亿元的市场需求还有很大距离。据调查,长治市节能减排,达标排放需投资200多亿元,现有资金实力与辖区发展循环经济,支持节能减排项目所需资金尚有很大缺口,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二)制度落实不到位、协调不得力

由于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还存在明显的行业壁垒,挫伤了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以电力行业为例,一些煤矿、焦化厂、钢铁厂利用焦(高)炉煤气上马自备电厂,发展循环经济,但电力部门要求企业按0.27-0.28元/度电价上网,用电时再按0.42-0.43元/度从电力部门买电,企业普遍认为不公平,行业垄断挫伤了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三)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突出

节能减排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当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其经济效益。企业为了减少制污成本,常常“偷工减料”,或是关停部分设备,或是绕过环保设备直排,或是夜间偷排,以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偷排偷放现象十分严重,为了企业效益最终放弃了社会效益。

(四)综合性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担心节能减排和关停“五小”会造成GDP下降,财政收入减少以及失业人数增加;金融机构担心银行贷款损失无法挽回;一些地方政策热衷上规模、上项目,做大经济蛋糕,对节能减排工作消极应付,“紧时抓一抓,松时不管了”,无大局意识。同时,一些以重工业为主的县(市)区因经济结构中“二高一低”企业占比过高,节能减排和控制增量,调整优化结构难度较大。

四、优化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建议

(一)优化金融服务,拓展绿色信贷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精神,各级金融机构应把支持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各级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加快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二是优化信贷政策传导,构建绿色信贷工作协调机制。把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积极与优化信贷结构结合起来,共同推动“绿色信贷”。三是完善节能环保信息沟通机制。应进一步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把企业环保信息纳入征信体系,充分发挥信息整合和共享功能。四是加大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创新产品,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金融支持节能减排的考核体系

从政府层面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金融系统要建立健全支持节能减排的工作机制、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科学制定指标,完善考评程序。要建立信贷管理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工作责任,逐步形成支持节能减排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引导资金流向节能减排领域。

(三)完善政策,进一步形成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各级政府要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总之,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统一协调,统一规划,避免政策出多门,条块分割,为企业节能减排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在信贷、土地、税费减免等方面利用经济杠杆拉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闯、王峰,《为“节能减排”开通“绿色通道”》.《金融时报》 2008.1.22。

节能减排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优化;总结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而建筑业的发展这些年也是日趋深入,建筑业用水占到城市用水量的比例也是日趋增大,因此对于建筑业中的节水节能问题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存在于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能源和水资源浪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超压产生的流量导致水资源的浪费;(2)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过低导致水资源的浪费;(3)热水供应方式由于选择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热水的浪费;(4)消防加压贮水系统没有选择合理的设备和系统导致水资源的浪费;(5)配水器具和卫生器具导致水资源浪费;(6)管道、阀门等给排水配件质量问题导致的水资源浪费。

1 现阶段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问题

在现阶段的工作中,节水型的卫生器具及其配套设置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受到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这些卫生器具都是比较老套,失去其可持续节约的意义。这对于给水、排水设备提出了更高的应用需要,需要进行水资源的有效节约。比如,我们要进行淋浴喷头的应用,利用好节水型喷头,进行水量的节约,这对于整体建筑的节水性具备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节水型卫生器具及其配水器具的选择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价值因素及其使用对象,要保证其节水性能的优化,就要开展节水型卫生器具的应用,确保配水器材的更新应用。以瓷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代替普通水龙头。采用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和光电控制式水龙头的小便器、大便器水箱。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在出水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可避免长流水现象。出水时间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但出水时间固定后,不易满足不同使用对象的要求,比较适用于使用性质相对单一的场所,比如车站,码头等地方。光电控制式水龙头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且不需要人触摸操作,可用在多种场所,但价格较高。目前,光电控制小便器已在一些公共建筑中安装使用。此外,还需要展开新型的管材的应用,比如铝塑复合管、不锈钢管等,进行用水质量的提升,从而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一般来说,在阀门选择过程中,我们要进行节水性能的优化,进行节水性的阀门的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用不断得到普及,随着居民质量生活意识的提升,社会对于建筑热水循环系统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做好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相关工作。比如进行热水装置的开展,要保证其中一部分冷水的有效应用,避免其浪费掉,进而提升其应用效益。避免其无效冷水的出现。当然,现阶段来说,这种无效的冷水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影响该环节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比如设计模块、管理模块、施工模块等。如在设计中未考虑热水循环系统多环路阻力的平衡,循环流量在靠近加热设备的环路中出现短流,使远离加热设备的环路中水温下降;热水管网布置或计算不合理,致使混合配水装置冷热水的进水压力相差悬殊,若冷水的压力比热水大,使用配水装置时往往要出流很多冷水,之后才能将温度调至正常。同一建筑采用各种循环方式的节水效果,其优劣依次为支管循环、立管循环、干管循环,而按此顺序各回水系统的工程成本却是由高到低。

所谓的雨水利用,就是利用一些技术、设备进行雨水的有效收集,在经过一些处理设施及其药剂应用后,确保其水质的保证。当然,这些处理后的雨水可以进行各种用途的应用,比如,厕所的冲水、景观用水、城市环境的美化等。在建筑物雨水收集模式中,其需要经过一个具体的流程,比如进行屋顶雨水的积极导入,这需要利用好导管,进行地下雨水沉沙池的应用,通过对水泵的应用,在经过氯的消毒,进行具体的应用。为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一般将降雨前两分钟的雨水撇除。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展开了对雨水利用的研究,以节约水资源,减轻当地的用水和污水处理负担。如德国,日本等国在一些城市的建筑物上设计了收集雨水的设施,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消防、小区绿化、洗车、厕所冲洗和冷却水补给等,也可以经深度处理后供居民饮用。东京、福冈、大阪、名古屋四个城市的拱型建筑棒球场的雨水利用系统。

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的开展,进行消防贮水池加压及其设置模式的协调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我们进行建筑物生活用水量及其消防用水量的调节。通过对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模块的协调,保证日常住宅用水的需要。在消防贮水的应用过程中,要进行消防用水总量的控制。在消防水与生活贮水池合建的情况下,会由于消防贮水量远大于生活贮水量而致使生活供水在贮水池中停留时间过长,余氯量早已耗尽而造成水质的劣化。所以为保证水池中的水质符合卫生标准,应定期更换贮水池中的全部存水,包括消防贮水。

在水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进户总水表的设置问题,进行水表计量准确度的提升,进行水表的选型模式的优化,从而有效提升水表计量的准确性。有的建筑物在应用过程中,其表型号是比较大的,如果其用水量比较小,水表指针是比较慢运动的。通过对水表计量准确性环节的优化,可以有效针对其漏损问题,做好评价及其相关工作,确保水表计量的整体准确性的优化。入户查表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同时居民进行室内装修时,常常把本来明装的水表遮蔽,给查表和水表的维修管理带来很大困难。真空节水技术,为了保证卫生洁具及下水道的冲洗效果,可将真空技术运用于排水工程,用空气代替大部分水,依靠真空负压产生的高速气水混合物,快速将洁具内的污水、污物冲洗干净,达到节约用水、排走污浊空气的效果。

2 节能新技术方案的应用

在高层建筑应用中,我们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的管网水压状况展开管网进水模式及其引入模式的协调。比如在一些高层建筑物建设过程中,其公共服务商业设施具备比较大的用水量。由于其给水管道的出水压力问题,就特别容易产生超压水流的情况,进而影响了水资源的节约。而在进行设计流量计算时,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是在流出水头为20kPa~30kPa的前提条件下所得的。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两者分别单独设置,在高层建筑给水设计中宜把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两者分别单独设里,因为两种给水系统对水压的要求不同。

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进行变频水泵的设计选用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我们进行变速水泵的选择优化,要避免其传统的供水系统模式的应用,从而进行水量及其电能的节约。电开水器较灵活,宜作供水量少时用;燃油燃气宜于耗开水量大时用。对于办公楼也可采用小型开水器,由用户在房间通电使用,这更为方便而且节能。

3 结束语

在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应用模式中,我们需要注重对应用设备及其应用技术的协调,确保新型的节水设备的应用,进行建筑物的节水节能综合应用效益的提升,从而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许萍,刘晓冬.节水型水龙头普及中的问题及建议[J].给水排水,2003.

[2]蔡宇仕.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的探讨[J].山西建筑.

[3]杨庆香.浅谈建筑节水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4]程卫山.节水节能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4.

[5]唐楚丁,镇祥华.建筑给排水节水与环保[J].西南给排水,2002.

[6]刘杰.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剖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

节能减排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源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且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的用水总量也在逐年增加,为此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时,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水节能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人们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设计工程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规划设计,使其在满足居民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一、建筑给排水设计不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一)给水系统

现阶段,我国许多城市建筑设计没能充分考虑给排水系统设计,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水系统超压,而这种浪费不易被工程人员察觉;另外,卫生器具的陈旧造成耐用性和密封性较差,经常出现漏、滴、冒等现象。采用新型卫生设施,可以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如:高效节水型坐便器每次可节约50%用水,公共浴室采用先进的光电淋浴器、脚踏淋浴器、手拉延时自闭淋浴器等,都比传统淋浴器节约50%左右用水。

(二)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主要表现在供水管道以及配件等处的渗漏在建筑设计排水系统设计中管道材质不合格造成渗水,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影响居民的正常使用。而且排水管道多数埋于地下,不易及时发现问题。另外,合理设置水管接入点也有助于控制供水水量。

二、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实用性与舒适性相结合。建筑给排水的节能设计必须要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切实做到节能。有许多建筑物给排水的节能措施仅仅考虑节能效果,而忽视了节能措施可能带来的污染问题。例如为减少高层建筑给水的能耗而增大压

力,但同时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噪音污染问题以及增大了电力供应负荷的问题。节能设计要考虑居民的舒适性,尽量做到人性化,技能设备的价格要在居民所认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并且节能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使用习惯。

(二)整体性与局部性相兼顾。给排水节能设计必须从整体上来考虑地区水资源情况,无论是建筑物地下水还是自来水的使用,都必须与城市总体的水供应能力以及能源供应能力相符合,否则将造成节能措施“小节能”的情况。

(三)开源节流。给排水节能设计要以节约为先,最大限度地做到开源节流。建筑给排水节能要从建设阶段开始实施,选用质量较好的设备与管道,即便它会增加建筑成本也要选用,而且给排水技能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优势资源,如地热、幽水、小区污水回收利用等,一张一弛,做好开源节流。

三、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措施

(一)选择合理的给水加压设施

建筑给排水可以引进技术先进的新型无负压供水设施来实现节能的目的。这种设备是在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够和市政管网直接连接,省去设置水箱的步骤。只需要使用市政给水管网富余的压力就能实现降低整个供水系统能量流失的目的。相比于传统二次加压设施,能耗值降低了20%。系统投资省,占地面积小,而且采用全封闭形式,能避免给水系统的二次污染,所以只需要通过低成本的投入就能获得理想水质,起到节能作用。

(二)采用分区给水方式

分区给水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余压,减少低楼层高压时水量的浪费,降低加压能耗。其主要方式是利用二次加压方式供水,并且划分区域进行分区给水。

市政给水管网通常很难满足高层建筑的供水要求,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取区域或者独立的加压系统供水。如果高层中含一些用水量较大的公共服务商业设施,便需要加压系统提供很大的给水压力。采用分区给水方式时,可根据当地及建筑实际情况,如1-3层可以利用城市给水管网直接供水,4-6层等可以由加压供水设备供水,这种措施不仅能够减小水泵房的面积,也可降低用电负荷,节省电耗量。

(三)维持适宜水压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经常存在卫生器具使用压力远远大于其最低工作压力等现象,容易造成实际出流量过大,远远超过其额定流量,使用不便,不仅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还可能引发高水压、高漏损量等产生的安全事故。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对入户支管和给水配件压力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和详细说明。所以建筑给排水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水压的适宜性,不宜过高或过低。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 0.45 MPa。

(四)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分开设置与管理

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对水压要求完全不一样。如果两者采用一套管道系统供水,按消防给水水压要求将会给生活给水管道造成超压超量供水,造成水资源浪费;按生活给水水压要求将需要增加水泵机组数量,增加成本。所以两套给水系统分开设置、分开管理,能够各尽其职,合理利用各自所需的压力要求,避免造成资源及能量的浪费,经济合理。

(五)完善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集中供应系统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热水供应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大部分的小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仍存在资源浪费等现象。主要表现在系统使用时,部分管道中热水未经循环,水温不能达到使用要求,只能放掉管网中部分水温未达到使用要求的水量,待温度合适时才能正常使用。这种情况下,设计时需根据建筑的性质、经济条件、气候条件等选择合理的支管循环方式或者立管循环方式,杜绝水资源的浪费。

(六)引入中水回用系统

中水回用指的是各种排水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到达规定的使用水质标准,再进行非饮用水利用的过程。建筑排水量大,在给排水设计中应该充分把这部分资源利用起来,比如冷却排水、盟洗排水、洗衣排水等都可以作为建筑中水供水系统。中水回用不仅可以节省30%―40%的生活用水,还能缓解城市地下水的超负荷运转。然而中水回用系统投资金额相对较大、见效慢,该系统还未能广泛推广使用。

(七)建立水循环系统

水节能措施最重要的除了节约之外,是利用各种技术对水进行循环使用。比如在小区的建设过程中提倡绿色节能概念,把生活排水或者雨水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处理,运用膜法生活处理系统(MBR)进行生物降解和膜的高效分离,最终达到废水、雨水再利用。

(八)合理设置、使用水表

水表是给排水系统的一个数据反映,它能够满足水量平衡测试和合理分析。要想通过节水来达到节能的目的就要从水量平衡测试开始。然而现在水表通常只满足了水量计量要求,而没有达到水量平衡测试的要求,在测试时,经常要断管安装水表,给测试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合理设置水表能够使测试的数据更加精准,所以在水表设置地方也要合理分配。再者,水表本身的质量也决定了计量的准确性,在选择水表时要选择质量合格、符合工程需要的水表,还可以使用技术性较强的水表,比如说IC卡水表、远程水表等。这都可以为建筑给排水节能带来一定的效果。

四、防治二次供水污染

(一)水箱

在很多城市建筑设计中设有储水池,水箱中水质污染源主要有:附体、本体以及停留时间。传统建筑水箱是由钢筋混凝土堆砌而成,其表面粗糙并且极易滋生细菌、微生物、青苔;而钢制水箱极易生锈;建议采用不锈钢或玻璃钢代替传统钢板水箱,必要时在水箱内加内衬;另外,水箱密封不严也会造成水质的一次污染,水箱中水质超过24小时之后会严重恶化,为了解决这问题,将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单独设立。

(二)管材

自来水水质多可以腐蚀金属管道,进而导致自来水中氯离子减少,矿物质元素(如铁、锌、锰等)以及溶解性固体,细菌数目明显增多。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明确规定;禁止使用镀锌钢管输送生活用水,加大新型材料合成管道的使用如聚丙烯管、聚氯乙烯给水管、纳米聚丙烯管、交联聚乙烯管等,以避免在输送过程中污染水资源。

五、建筑给排水技能的主要途径

(一)将建筑给排水内外网相结合,充分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给排水节能设计要将可用的优势尽量地利用起来,减少内部能耗。城市供水管道中的水压通常来说都较内网水压大,并且水量也十分大,能够满足建筑内部供水网的需求,尤其是低层建筑,供水压力较小,完全能够使用外部管网自接进行供水。而在外网不能满足内部高层供水需求时,可以根据外网压力大小,自接供给下几层楼的水供应,同时在分段处设置加压装置和流量调节装置,将供水分为不同的层级,充分利用外部管道的水压,降低内部供水中的能耗。当然,技术人员在设计外网供水时要注意小区建筑的水资源使用量,并合理利用内部储水设施,如水池、水箱、小区水处理系统等。

(二)合理设置储水池的位置,减少因距离或者深度原因而造成的多余功耗问题。建筑物自带储水池是减少长距离用水、方便居民即开即用的主要供水措施,针对储水池的位置可能引起的超支能耗问题,设计人员要根据小区主要用水与次要用水、生活用水与其他用水的类型来确定供水池的合理位置。同时根据地势因素,考虑储水池的深度以及位置,利用地势能减少供水的能耗。

(三)采用正确的供水方式节点设置,在减少能耗的同时,满足居民使用的方便性。建筑供水可以采用水池一水泵一水箱的节点设置形式,由远及近,分层设置。水池供水可以采用外网自接供水,并通过水泵供给至建筑自带水箱之中,尤其是顶层水箱之中,当居民用水时,由水箱直接提供。这将极大地减少内网供水的频率以及难度,减少功耗。

(四)合理利用自然水资源以及生活污水。自然水资源主要是指雨水,其总量十分巨大,建筑物可以设置楼顶储水设备,如楼顶植被、小型储水池等,而居民的生活污水量也十分庞大,大部分污水都可以经简单处理进行二次使用,如冲厕、小区绿化灌溉、洗车等等,在小区之中建立中水循环处理系统,将内部污水自接进行处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设计给排水节能时,特别需要注意对水的分级,将不同级别的水资源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减少整体处理时中水系统的功耗。

结语

建筑给排水设计不仅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还直接关系到资源浪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建筑给排水系统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就要对其采用相关的节能技术,来对其进行优化处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