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方案

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方案范文1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30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85号)精神,做好新形势下我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改革和加强我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意义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广大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业机械、水利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截止20*年底,我州有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703个(县级389个,乡镇314个),核定事业编制6103名(县级3683名,乡镇2420名),实有科技人员5665人(县级3327人,乡镇2338人)。长期以来,我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农业市场化、标准化、科技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农科技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州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职能不清、机制不活、素质不高、保障不足、队伍不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当前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特点和任务看,农业科技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地位越来越重要。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从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改革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巩固和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更好地为“三农”发展服务。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立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充实一线、创新机制、强化保障等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构建起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科部门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功能完善、机制灵活、运转协调、充满活力、农民信赖的多元化的新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精简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鼓励各级进行探索和实践;坚持统筹兼顾,与县、乡机构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三、稳步推进全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

(一)强化公益性职能。我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其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草鼠害、动物疫病、有害生物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机安全监理;农林水资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森林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管理,农村能源建设的服务、指导,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水资源和水利设施安全管理、水土保持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等。强化公益性职能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立足点,各县、市要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承担的公益性职能进行明确细化、分解和落实。

(二)合理设置机构。各县、市要根据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化、水利、林业等行业特点,本着方便农民、有利于业务指导、有利于有效管理、有利于调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原则,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进行细化,因地制宜、科学设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县级要本着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根据县域农业产业特点、森林资源、水系、水利设施分布和政府财力等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设置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全州乡镇统一单独设置农业、林业、水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按照《关于理顺州县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的通知》(楚编发〔20*〕56号)的要求设置。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列入政府职责。乡镇农村经济统计职能划入乡镇统计站,农村经营管理人员调整充实到相关事业站所。

(三)理顺管理体制。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为便于县级主管部门整合县乡技术力量,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的培植,确保重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全州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以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为主管理的方式。在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管理站、水利管理站、畜牧兽医站的人员管理上,各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既有分工,又要相互协调配合。人员录用(聘用)、调配、职称(职务)晋升和业务经费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工作安排、考勤等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县级主管部门在对乡镇农科人员录用(聘用)、职称(职务)晋升和工作调配上,要充分听取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乡镇人民政府在具体工作安排和年度考核中也要尊重主管部门的意见。在工作职责上,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和指导,提供服务和支持;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县级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和指导,注重协调和沟通,体现管事与管人相结合,确保机构有事管,人员有事干。

(四)科学核定人员编制。根据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职能和任务,合理核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上划管理、实行县级派驻后,其编制上划主管部门,实行单列,同时仍列入乡镇事业编制总额管理;各县、市基层农业推广机构保留原核定的人员编制不变,县、市编制部门要在保留的人员编制内,进一步实行分类管理,明确县级机构和派驻乡镇机构的编制,明确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管理人员编制、工勤人员编制,并严格控制管理和工勤人员编制。原则上派驻乡镇机构不核定工勤编制,管理人员由专业技术人员兼任,现有工勤人员要通过退休等自然减员逐步消化。要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要明确在编在岗人员和超编人员,并进行永久性公示。要积极做好超编人员的分流安置。为保证公益性职能的履行,应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要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防止简单的合并。

(五)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后,人员实行聘用制,参加竞争上岗的在编人员,应具备竞聘岗位相应专业学历或取得国家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用在编在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聘用办法由各县、市人事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具体组织实施。

(六)提高队伍素质。为适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变化,各县、市要制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建立经常性的培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能力。要制定具体措施,促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要进一步落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术职称评定和相关待遇等政策,对长期在乡镇工作且成绩突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给予适当倾斜。要重视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七)建立健全考评制度。各县、市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和考核体系,探索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服务对象3方共同考核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新机制。各县、市要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将考核指标量化、细化,严格工作业绩考核,形成长效管理制度。要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对连续3年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继续聘用。要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四、强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保障经费供给。各县、市要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当地实际,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切实保证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财政部门要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本支出及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同时,要积极支持重大农业技术措施推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及动物疫病防治、农情统计、森林防火、汛情旱情监测等工作。各县、市要在整合现有资产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原有设备的维护更新,逐步配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适应公益性职能要求所必需的服务设备,提高服务现代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

(二)加强资产管理。改革中,要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平调和流失。对现有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产要进行评估认定和清产核资,确保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拥有相应的推广设施条件。对用于经营的国有资产可进行剥离,剥离后可出租或出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租赁或出售给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自愿领办、创办农业经营实体的人员。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过去开展经营所形成的历史债务,要在明确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分类处置,逐步化解。

五、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

这次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务必抓紧抓好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全州改革工作于今年10月底前全面结束。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各县、市要高度重视,组建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县、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集中精力,主动加强协调,亲自参与调研、制定方案等工作,及时发现和研究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州、县两级农业、林业、水利、编制、人事、财政、发展改革、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参与和支持改革工作,确保改革按时完成。

(二)深入调查研究。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关系到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利益,关系到机构设置和经费保障等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各县、市要根据国务院、省、州的文件精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特别是对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重大问题,要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真正把情况摸准摸实摸透,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确保农技推广体系人员队伍稳定,为改革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各县、市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财力保障、竞聘上岗等关键环节,认真研究政策措施,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8月15日前各县、市要制定出初步实施方案,报经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组织实施。

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方案范文2

关键词 农技推广体系;现状;改革;建议;云南瑞丽;畹町经济开发区

中图分类号 F323;S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4-0285-02

畹町为国家一类口岸,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与缅甸邻邦九谷市一河相隔。1999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畹町市,并入瑞丽市,设立畹町经济开发区,实行“政经合一”的管理体制,行使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和行政职能,计划单列、财政自收自支。畹町经济开发区辖1个乡镇、1个农场、3个社区,总人口14 056人,其中农业人口6 608人,国土面积103 km2,耕地面积858 hm2。行政区划调整后,畹町没有省级财政户头,很难申请到中央、省级农业项目资金支持,本级财政困难,农业项目很难获得资金支持,以上原因构成了畹町经济开发区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面积小、人口少、资金少、项目立项困难的现状。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1-2]。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是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技推广工作的一支生力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3]。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认清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今后发展的思路,对于提高当地农民科学技术水平、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4]。现将畹町经济开发区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改革情况作一概述。

1 畹町经济开发区农技推广体系现状

1.1 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机综合服务中心现状

2011年10月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机构进行改革,德宏州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撤销原畹町经济开发区农技推广中心、农机股、甘蔗技术推广站、经作站,合并组建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机综合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30名。

畹町农业农机综合服务中心现有编制职工28人。其中:技术人员身份构成情况,专业技术人员19人,工勤人员9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67.9%;职称构成情况,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7名,工程师6名,中高级职称占总人数的50%;学历构成情况,研究生2人,本科9人,大专9人,中专3人,高中3人,初中及以下2人;年龄结构情况,50岁以上9人,40~50岁8人,30~40岁9人,20~30岁2人;推广专业分布情况,借用到其他部门工作的有7人,从事农机工作的有9人,从事甘蔗工作的有6人,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有6人,其中农技推广专业2人、热作栽培专业1人、植保专业1人、土肥专业1人、技工1人,主要负责全区粮作、经作、植保、土肥、农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技术推广及服务工作。

1.2 畹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现状

2011年10月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机构进行改革,德宏州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畹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下划畹町镇管理,畹町经济开发区农牧局为业务主管部门。畹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核定编制16人,其中3人是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其余13人是非农业专业工作人员,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是以镇政府中心工作为主,基本上脱离了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的工作职责。

2 改革取得的成效

2.1 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合并组建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机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专业配置趋于合理,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工作效率大幅提高。2012年畹町经济开发区完成作物推广种植的面积为2 726.4 hm2,比2011年的面积2 536.1 hm2,增加了190.3 hm2,增长率为7.5%;总产量为39 893.5 t,比2011年的27 533.5 t,增产12 360 t,增产率44.9%;总产值5 571.6万元,比2011年的5 204.3万元,增加367.3万元,增值率7.1%。

2.2 农业机械现代化稳步推进

农机技术人员与农技人员工作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协调,农机技术与农艺措施相结合,水稻机插秧技术引进示范获得成功。2012年4月畹町经济开发区引进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面积3.33 hm2。通过软盘育秧,机耕机耙、插秧机规范化栽插、科学管水、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收等措施的实施,示范区水稻平均产量9 195 kg/hm2,比2011年常规栽培的7 650 kg/hm2增产1 545 kg/hm2;2013年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面积扩大到33.5 hm2。

2.3 经济作物推广成果显著

2012年经济作物推广种植面积达1 346.6 hm2,产值1 445.5万元,其中,青枣面积33.3 hm2,通过嫁接、配方施肥、疏花疏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指导,提高了果品质量,平均产值超过15万元/hm2;天然橡胶新品系云研77-4引进示范推广844.4 hm2,获得德宏州农业局科技进一等奖;随着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推进,畹町经济开发区经济作物逐步由传统的常规栽培转变为设施栽培、集约化经营,蔬菜、水果大棚避雨栽培,滴灌、喷灌系统的应用从无到有,并不断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2.4 植保工作顺利开展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每月开展4次定点系统调查,按时上报病虫害发生防治信息,及时下发各村小组农作物病情通知,指导农民科学用药,确保农作物安全生产。2012年全区农作物推广种植面积2 726.4 hm2,完成防治面积3 780 hm2次,为大面积农作物增产提供了保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薇甘菊防除面积248.1 hm2,完成省级下达任务的109.4%,有效控制、减少了蔓延危害面积;2013年获得中央水稻病虫害防治项目支持。

2.5 土肥、农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制定了《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意见》,安排测土配方施肥省级监测点3个、国家级监测点1个,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为农作物获得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持;根据《2012年度云南省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方案》要求,完成辖区内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根据《云南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要求,调查采集土壤样品16份;2012年共计检测蔬菜样品1 000份,发现6份蔬菜样品农残超标,超标率0.6%,通过检测,实行系统跟踪调查,严禁超标蔬菜进入市场流通,以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消费安全。

2.6 农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成立了畹町经济开发区农机合作社,全区80%的耕地实现了机械化耕作,水稻机收全覆盖,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33.5 hm2;成立了畹町民兴蔬菜合作社,社员达到400人以上,蔬菜种植面积每年266.7 hm2。

3 存在的问题

3.1 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承担的农业服务职能被普遍弱化、淡化、行政化

畹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下划到乡镇管理后,非农业专业工作人员占了大量编制,镇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成为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基本脱离了参与制订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对确定推广的农业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指导下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主要工作职责。

3.2 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分配不合理

目前,有21人从事农机、甘蔗等推广工作,仅有6人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负责全区粮作、经作、植保、土肥、农环、农产品质量安全、委托农业执法及数据整理、总结、材料编报等技术指导服务和日常工作,农技推广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3.3 农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老化

农技人员整体专业技术知识老化,工作方式传统落后,外出培训和受教育的机会较少,专业知识更新慢,如不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充实农技推广队伍,几年之后就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5],难以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3.4 经费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

地方财政有限,对农技推广的投入严重不足,加之上级主管部门对畹町经济开发区农业项目扶持资金较少,导致畹町农技推广体系形成“有钱养兵、没钱打仗”的局面。主要表现:一是缺乏必备的科技服务培训设备、检测仪器、交通工具;二是缺乏农技推广经费。

4 畹町经济开发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议

4.1 强化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农业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现代农技推广体系

畹町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不论是农业局管还是镇政府管,都应以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为中心工作,制订符合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提供农业技术、信息服务,指导农民应用科技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建立健全以县级农技推广单位为依托,乡镇农技服务站为单元,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中介的现代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核心,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种植大户等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6]。

4.2 农机技术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加大农业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农业项目

农机技术人员与农技人员应按当地推广实际需要进行合理分工安排;加强农技人员管理,并根据专业合理配置,明确农技人员的岗位职责、任务量,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地方财政应确保农技推广工作经费,涉农部门应积极争取省、州级农业项目扶持资金,不断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7]。

4.3 加大农技人员培训力度,提高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

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科技人员进行分层次的继续再教育,积极争取年轻技术人员外出培训机会,逐步提高科技人员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以尽快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5 结语

畹町经济开发区从人口、面积上来讲,相当于其他县市的较小乡镇,畹町农业农机综合服务中心以较少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了全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及服务工作,实现了农机技术与农业技术的集合,农技推广实现了机耕机耙、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农残检测、机收等技术集成服务。只有不断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充分调动年轻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才能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畹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6 参考文献

[1] 郑琼,董金梅.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路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2-33.

[2] 李建霞,何文廷.关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新农村,2011(3):161-162.

[3] 胡栋礼.关于太湖县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348.

[4] 马林仙.昭阳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措施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360.

[5] 杨任宽,陈本贵,徐文荣.淳安县农技人员现状分析及加强农技推广能力建设的建议[J].杭州农业科技,2008(1):13-15.

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方案范文3

关键词:实践教学;协同;实践育人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发展中的“短板效应”依然突出,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与行业紧密结合开展校外实践已经成为行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大力倡导加强协同创新的今天,加强校地协同,拓展教育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已成为行业高校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农林高校校外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林高校学生校外实习还存在“四缺四不”现象。“四缺”即缺乏高质量稳定的实习基地、缺乏针对性强的实习教学内容、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缺乏支撑学生校外实习的经费;“四不”,即“走不出”、“走不远”、“走不长”、“走不近”。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不足,学生走不出去;经费不足,实习地点只能就近安排,内容和时间被压缩,学生实习走不远、走不长;实习内容与行业发展联系不紧密,学生不能系统参与行业生产实践和比较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状况。

(1)缺少多功能实践平台。随着体制改革,原依托农业管理部门设置的农业场站、兽医站等学生实习的重要基地,或个体化,或被撤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呈现“站撤、线断、网破”的局面;农业产业化的程度、科技含量还比较低,产业化的企业较少,能接收学生开展实习实践的基地和企事业单位不多;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差异、鼓励行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保障性政策缺失或执行不畅(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补偿政策、学生安全风险保障制度等)等原因,行业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2)缺少针对性强的实践内容。校外实习基地安排的部分实习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缺乏既和课堂内容有效衔接又和生产息息相关的实习内容;实习基地一般主要依附教师科研项目或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存在,基地功能相对单一,面向的专业较窄,能开展实习内容有限,往往导致实习内容达不到预期效果。

(3)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校外实习指导存在工作辛苦、对教师要求高、工作量计量不高等特点,教师不愿意带学生外出实习,实习指导教师难落实。同时,少数实习指导老师本身缺乏生产实际经验,指导效果达不到要求。

(4)缺乏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农林高校办学困难,能列支用于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有限。农科类专业的学费较低;农林本科院校面对更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和其他高校相比,需要更多的经济支持;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林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社会效益显著,但基本上是无偿服务,社会经费筹措渠道窄。

二、校地协同,构建“政产学研用”实践育人途径

2010年学校启动了《探索提高农科人才实践能力新机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学校与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农业科学院所、农业企业、地方所属的农业场站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单位合作,探索高校与行业合作的办学体制。本着“先试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与武穴市率先开展了校地合作,共建了集人才培养、田间研究、技术引进、技术交流、产业创新、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探索了新的实践育人途径。

1 专业与产业对接,构建农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新体系

结合现代农业特点、行业发展趋势和学校教学实际,围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合作双方协商更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农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进一步完善“认知与体验一综合与设计一研究与创新”的农科实践能力提升体系。

校企合作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实践教学更加开放,让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让实践教学与生产、科研结合更加紧密。

(1)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促进科教融合。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建立后,依托基地,学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主动思考和改革:一是及时将科研和生产中的内容融入或转化为教学内容,既在原开设的实验课程中更新了实验项目和内容,又新开设部分开放式实验课程供学生选修。二是学校结合区域农业产业特点和基地科研项目,进一步调整了实习安排,让更多的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入老师课题开展实习,与科研接触更为直接和紧密。三是学生提前落实毕业论文选题,直接借助于毕业论文进入基地科研课题,并打通本硕阶段学习,为开展科学研究输送高水平人才。

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建立解决了以往实习基地面向窄、实习内容针对性不强的诸多问题。借助于该基地,农学、农林经济管理、社会学等专业学生得以开展相应的实习,学校教师立足基地开展作物栽培、作物育种、作物病虫害防治、农村社会问题等课题研究,学生进入教师课题深入开展实践活动。

(2)农科教结合,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结合当地产业特点,结合行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及时将科研成果在行业单位推广,激发行业单位合作积极性,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智囊团。一是与当地农业部门共同科研攻关,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二是共同申报科研项目,提升生产水平;三是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实行合作就业,为行业提供人力资源和人才培训,使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2 发挥政府、行业优势,校地协同共建学研产平台

政府、学校、行业三方均积极主动,充分显示了校地协同的功效,构建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形成了稳固的“政产学研用”模式,实现了校地联合开展实习指导、研究生培养、科技攻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等合作目的。

校地共建学研产平台。根据学校和合作单位实际情况,结合实践教学任务,双方协商,建设满足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需要的工作平台和生活设施平台。

校地联合指导学生实践。学校从合作单位选聘导师与学校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指导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双导师制”;与合作单位共同安排实习指导人员,结合教学和生产规律、基地生产情况和人才培养要求,精心设计实习内容,共同编写实验实习教材(教案),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校地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与武穴市农业局合作主持并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合作经费达1200多万元,重点地推动了水稻、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示范、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校地联合开展人员培训。联合开展人员培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组织人员、设备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

学校重视校地合作,把校地合作作为推进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把校地合作作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未来发展、开放办学的重要手段,并在校

地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探索科教融合,努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创新。

(1)发挥政府在土地、经费等方面优势。政府部门在校地合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至关重要。在我校与武穴市合作共建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政府在校地合作发挥协同功能的主导作用,注重寻求政府在发展规划、土地流转、资金投入、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力推进了鄂东南作物综合实验站的建设。

土地流转。武穴市政府将校地共建综合平台纳入政府重大规划,积极谋划,主动协调,通过政府补贴有效处理了土地流转、人员流转等问题,先期租用农田面积400亩用于作物生产试验田的建设,后陆续将核心试验区逐步扩大到1000亩,为校地合作解决了土地问题。

经费投入。武穴市政府从各种渠道争取经费6000万元对实验站建设加以建设,为校地合作解决了资金问题。第一期投资3500万元重点建设核心试验区1000亩(包括排灌渠道、道路和田埂硬化等农田改造)、设施农业、实验站生活设施;第二期投资2500万元,进一步扩大综合站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完善生活、培训和实验室设施。

长远规划。武穴市政府对校地合作做了总体规划。一是扩建作物生产试验田并发挥示范作用,其大田核心区租用农田面积1000亩,示范辐射周围3个乡村近10000亩面积:二是开展设施农业建设,建立省级标准农机服务合作社,建设现代机械育秧工厂、棉花营养钵苗床、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基地,建立武穴特色农产品佛手山药的无雨栽培大棚和200亩镢鱼专养水面:三是进一步加强师生生活设施和实验室条件建设。这一规划都配套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为校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发挥行业在技能人才方面优势。为推动校地合作,地方农业部门将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组成专班,集成作物栽培、生理生态、植物营养、环境保护、农技推广等学科的技术人才,分工负责,协同合作,形成一支多学科联合、跨专业合作、年龄及职称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研究开发队伍。这支队伍成为学生进驻实习基地指导实习的主要力量,也成为研究生培养、科技联合攻关、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

三、教学促进,行业发展,地方获益

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方案范文4

桑蚕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桑蚕技术普及应用于桑蚕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通过桑蚕技术推广,增进农村桑蚕从业人员的基本知识与信息,提高蚕桑生产技术水平,增强自我组织与决策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维持良好的农业生态条件,促进农村组织发展,执行国家的桑蚕发展计划、方针与政策。

科学技术是桑蚕发展的基本条件,桑蚕技术推广是桑蚕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广西桑蚕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把广西由桑蚕大省建设为桑蚕强省的必要措施。回顾广西桑蚕业由小到大的过程,从桑、蚕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到蚕茧单产及茧丝质的大幅度提高,从技术示范小区的建设到蚕茧生产大县的崛起,自治区的蚕业推广工作者结合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创新工作机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广西桑蚕技术推广工作的进步,为广西的桑蚕业做大、做强,蚕茧产量连年全国第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广西桑蚕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广西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市、县三级技术推广体系。全自治区有84个蚕业站(或主管蚕桑的经作站)和30家蚕种场,桑蚕从业技术人员约1100人(包括30家蚕种场技术人员)。蚕区各市县均有蚕业站或经作站等桑蚕管理及技术推广部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为兼职技术人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全自治区桑蚕发展规划、生产的管理及技术推广。各市、县蚕业站或经作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桑蚕发展规划、生产的管理、技术推广、蚕种发放、蚕用物资的组织、销售及蚕业生产服务。

广西采取的推广方式主本文由收集整理要是一般推广方式,即普通推广方式,推广目标与内容由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制定,通过各级蚕业站或经作站推广到农户。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对市、县蚕业站进行业务指导与项目管理。

2、广西桑蚕技术推广利弊分析

2.1 有利条件

2.1.1 桑蚕生产优势区域集中,便于技术推广全自治区桑蚕发展相对集中,河池、南宁、来宾、柳州4市桑园总面积合计超过12万hm2,占全自治区桑园总面积的80%。4市养蚕农户72万户,分布于327个乡镇4480个行政村,产茧万担乡镇146个、千担村1008个。养蚕区域及蚕户的相对集中,为技术的推广普及带来了很多便利。

2.1.2 种桑养蚕经济效益明显,农户生产积极性高,便于技术推广种桑养蚕在农村经济作物中比较效益好。2005年全自治区平均667m2桑养蚕收入达到2000元左右,高产地区达到4000~5000元,户均桑园面积较多的农户,养蚕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较大,蚕农积极性提高,容易接受推广的科学技术。

2.1.3 产业化发展良好,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企业的支持随着广西投资环境的改善和蚕茧产量全国第一的资源优势,吸引了一批区外茧丝加工企业来广西投资,成立了连接龙头企业和蚕农的桑蚕合作组织,提高了蚕农生产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良种良法的推广;因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经济利益共享,企业也自动参与技术推广,提高了推广面和推广力度。

2.1.4 推广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推广渠道畅通全自治区已建成的区、市、县三级技术推广体系,覆盖全面,积极发挥作用,奠定了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2 不利条件

2.2.1 生产规模扩张速度快,新增蚕农多 2000年全自治区桑园面积只有2万hm2,2005年就发展到了9.33多万hm2,桑园面积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的桑蚕发展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到2011年全自治区桑园面积已达14.67万hm2。生产规模的高速扩张,新增了一批技术掌握程度较低的蚕农,大大地增加了推广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2.2.2 推广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严重不足2000年以前,全自治区桑园面积一直在1.3万hm2以下徘徊多年,桑蚕生产占农业生产的比重微乎其微,广西也是全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桑蚕小产区,在政策及资金上得不到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力支持,推广基础是一个桑蚕小产区的水平,技术服务队伍人员少、资金有限。近年来桑蚕业受到政府重视,但在资金及人员配备上并无多大改观,服务能力提高不大。按照国家桑蚕基地县建设的标准,每万担产茧量配备4名技术人员。目前我区产茧10万担以上的县配备技术人员平均不超过8人,远远跟不上生产规模发展的需要。

3、广西桑蚕技术推广方法

通过对县、乡、村技术干部、专业户、科技示范户等技术骨干进行技术培训,推进职业教育,举办技术学校、培训班、科技报告、专题讲座以及生产现场会等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比较稳定的专业生产骨干队伍,使他们熟练掌握专业生产技能,持证上岗。通过基地建设、科技示范、咨询服务、巡回指导,发放资料及广播、录像等视听手段,普及桑蚕科技知识和种养技术。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各级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水平,更好地进行蚕业技术推广。当前广西桑蚕技术推广方法主要有技术培训、建设示范基地、推广小蚕共育以及参与式推广。

3.1 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是目前广西桑蚕技术普及最快捷的方法,也是解决技术人员不足的重要途径。根据广西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主要的培训对象为技术人员、领导干部、农民技术员及农民。技术人员的培训分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转岗人员培训。

3.1.1 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主要目的是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培训的对象是桑蚕科研人员、市县桑蚕站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农业局分管领导,培训的方式是研修班或学术讲座的形式,培训时间较短,一般2-3d。近年来自治区人事厅及农业厅多次举办过这类培训班,如2002年12月在南宁西园饭店举办的《全区优质高产桑蚕技术高级研修班》,请来国内知名的桑蚕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农业大学校长向仲怀教授主讲桑蚕科技动向,原国家茧丝办副主任讲授桑蚕经济及产业化经营,以及国内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来广西授课。学员是广西区内桑蚕科技工作者、各市县桑蚕技术骨干以及农业局、县政府分管领导。专家学者丰富的学识及前瞻性的观点,开阔了技术人员的眼界,更新了官员的观念,对广西蚕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5年7月又针对全自治区桑蚕业发展迅猛,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举办了《全区蚕桑生产实用技术高级研修班》,请广西区内桑蚕专家给全自治区桑蚕技术推广工作者讲授本土实用的桑蚕生产技术。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也经常邀请国内桑蚕专家来讲学,面向全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讲授桑蚕科研的最新进展。这类培训的成效是相当显著的,培训后的技术人员在桑桑蚕的发展中利用不断更新的知识,创造了许多新方法,如桑树埋条建园技术、稻田免耕播种技术等,在生产上产生了很大的效益。

3.1.2 转岗人员培训 针对从事桑蚕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的非桑蚕专业技术人员,是解决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重要手段。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多数是农业院校毕业,有比较扎实的农业技术基础,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也接触了较多的桑蚕生产,对桑蚕专业技术接受能力较强。对这些人的培训主要以补充专业知识的充电型培训为主。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举办过多次转岗人员培训班,一般以县为单位,组织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班人数在40人左右,培训期为1个月,授课方式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由专家讲授桑蚕专业理论知识,并结合养蚕生产劳动,加深理解理论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践证明,这类培训极大地缓解了蚕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矛盾,如环江、柳江、鹿寨、蒙山等县,先后都组织了基层技术人员到广西蚕业总站接受培训,现在这些人担负了重要的桑蚕推广业务,成为了技术骨干,为推动当地的桑蚕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3.1.3 农民技术员及农民培训 直接针对生产者,是提高农村种桑养蚕技术水平最直接的方法。这种培训的形式很多,有县级技术人员办班的,也有自治区、市桑蚕技术部门下乡授课的,也有请技术掌握程度高、生产效益好的农民现身说法的,还可以采取在集市咨询及分发技术资料的形式。自治区、市级桑蚕部门下乡授课时间较短,一般只有半天到1d的培训课时,主要是介绍一下技术的要点,宣传形势。这样的培训对提高农民技术水平的作用不是很大,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能改变农民的一些不良的生产习惯。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以及技术服务不到位,蚕农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操作习惯,如不正确使用消毒剂、错误的蚕种催青保护措施等,这些习惯依靠当地的技术人员来纠正非常困难。自治区、市专家的授课,能够给蚕农很大的触动,从而改正错误。县、乡一级的技术培训最能提高农民技术水平。一般培训时间都在2d以上,授课老师的乡土语言对农民有极大的亲和力,理论联系实际,农民也易于理解与接受,有的县、乡还有培训基地,可以具体示范,效果更佳。一些地方还请有经验的蚕农参与授课与讨论,加强了学员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教学效果也很不错。

3.2 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是技术的一个活载体,各种技术及方式、理念均可在示范基地里实物展示。建设示范基地是技术推广与普及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全自治区建有大大小小各类种桑养蚕示范基地数10个,有生态型的、有标准化的、有高产优质的、有大棚养蚕的等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宜州太平乡山湾村生态型优质高产高效蚕桑生产示范基地、象州国家桑蚕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柳城科技扶贫项目的优质桑蚕生产示范基地等。全自治区各类基地每年接待的参观群众上万人次,区内一些发展桑蚕的新区经常组织群众去基地参观学习,参观群众在示范基地里一边听技术人员的讲解,一边观看实物,还可以跟基地的农户交流,对各种技术的认识比较深刻,理解也比较透彻,回去以后能模仿基地的做法,把先进技术落实到生产应用中去。

3.3 小蚕共育

小蚕共育本是一种养蚕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对技术推广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小蚕饲养难度远远高于大蚕,小蚕共育将小蚕集中到共育室饲养,要求饲养员必须掌握正确的养蚕技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因此,合格的小蚕饲养员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技术传播者。小蚕共育是将小蚕集中饲养成壮蚕后分发给农户的一种分段养蚕法。在分蚕的时候,蚕农集中在共育室领蚕的同时,会向小蚕饲养员询问一些技术问题,蚕农之间也互相交流生产经验。一般一个小蚕共育室服务的蚕农都在50户以上,这么多的农户集中在一起互相交流经验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小蚕共育使他们在每个养蚕批次都有一次聚会,其中的经验交流与传播对蚕农的技术提高作用非常之大。而小蚕共育者为了提高自身的信誉,稳定客户,也比较尽心尽力地指导农户养蚕。因此,小蚕共育不仅是一种高产稳产的养蚕形式,还是一种有效技术推广模式。由于小蚕共育的双重作用,广西已将其作为主推技术在全自治区推广了多年。许多蚕区还将小蚕共育饲养员集中重点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与技术水平后,聘为农民技术员,不仅服务于参加共育的蚕农,还要服务周边农户,以此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3.4 参与式推广

参与式农技推广是指在农业技术的选项、项目计划的制订以及实施的整个推广过程中,充分强调推广对象作为项目主体的重要性,并十分重视其能力的提高。参与式推广要求推广人员与推广对象必须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且相互沟通、达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充分理解。参与式农技推广方法以其显著的推广绩效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在我国的应用也受到广大农技推广者及农民的重视。在2002~2003年,《优质原料茧高产综合配套技术》项目的实施中,部分蚕区引入了参与式推广方法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推广效果。如在宜州市太平乡山湾村,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都由当地蚕户进行调查和分析,进行广泛参与。通过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的方法,启发、引导蚕农自己发现当地桑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蚕茧产量、质量,如何增加种桑养蚕收入提出自己建议,然后根据蚕农的需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通过培训、组织发动等活动增进他们的知识,改变他们的观念、态度,提高技能等,逐步培养他们的自我发展意识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把蚕农由相对被动的技术采用者转换成积极主动的技术寻求者。实践证明,这种尝试取得了成功。两年来,山湾村蚕农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自发的把原来的水田、甘蔗地、村边地全部扩种或改种桑树,形成了千亩连片桑园,蚕茧的单产与质量大大提高,种桑养蚕的效益也相应提高,全村变成了种桑养蚕致富的典型。

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方案范文5

1北流市农机发展成果

1.1农机多元化发展

随着我国“三农”政策不断深化,北流市也积极推动周边新农村建设进程,农机发展也从传统形态逐渐朝向多元化形态发展。形成了很多农机推广组织、农机机构、农机企业,推动了农业发展进程[1]。

1.2专业服务,规模经营

在长期的农机研究和推广中,不断创新、探究农机发展模式,并且多年研究和发展中形成了集约化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订单、收费、推广、售后等多方统一,解决了农机推广和农户分散经营的矛盾,大幅度提升了农机普及率,打破了农机推广瓶颈,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降低了农机推广、经营成本,相关组织、机构的经济收入有所上升。

1.3全程服务,拓展作用领域

农机科研与推广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北流市地区,也在逐渐朝向周边地区延伸。农机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已经逐渐构成了全程服务模式,扩大了农机作业服务领域,21世纪初期北流地区农机主要作物是以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为主,而近些年农机从主粮领域逐渐朝向特色水果、特色作物产业发展,如黄金百香果、奇异果等,并且农机服务质量也有所提升,农户一旦遇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解决[2]。

2北流市农机发展现存问题

2.1农业机械发展后劲不足

在农机产业发展中可以发现,近些年农机研发效率非常高,并且相同作用领域后期的农机要比前代农机适应性更好,及便是价格相近,但后代农机性能也更强或设计更加人性化,这就让很多农户产生了“再等等”的想法[3]。虽然北流地区近些年使用农机的农户大量增加,但是主动购买农机的农户依然很少,部分农户依然对农机缺乏了解,不愿意在前提大量投资,缺乏机械化生产意识,从而造成农业机械发展后劲不足。

2.2基础设施不完善

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推广资金有限、规划用地受限等,很多农机推广工作没有构建独立的示范场地,即使建立了示范基地,其基础设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农机推广中,受到很多的约束,包括口头相传等因素的制约,也没有完善的推广模式和制度方案,从而严重影响农机发展进程。

2.3作业范围有限

在农机发展过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农田作业、农机维护、粮食运输等服务。虽然基层服务已经完善,但是服务拓展依然有限,如配件供应、农机管理、跨区域作业等,难以形成规模。当今农机发展与发展目标依然存在一定差距。

3推动农机发展的对策

3.1提高农机工作人员专业素养

从本质上说,制约农机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人为因素,而提高农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农机推广服务质量,可以让农民改变对农机相关机构的看法,可以对农机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指导、专业培训、农业技术参观等,完善培训体系。定期派专业人员到一线进行了解,深挖农民在日常耕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完善农机功能。同时,还要贯彻“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可以派遣技术人员到其他地区农机机构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广经验,通过技术交流共同推动农机发展。此外,工作人员培训不仅仅局限在线下,还要通过互联网展开线上培新,如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远程授课或技术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技术人员闲暇时间,还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实现跨区域学习,可以获得与过去不一样的知识、技能、理念,有助于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

3.2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宣传工作

国家对农机发展工作十分关注,作为推动农机发展的后盾力量,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扶持政策落实和农机宣传工作,提供农户对农机的认识,不断完善农机推广发展体系。农机发展规模、推广规模无论大小,都要建立与经营服务相匹配的试验基地、维修部门、配件供应部门等,建设等内容都要有政策支持,为农机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政策扶持不仅仅用于扶持农机相关机构,还要扶持农民,提升农户的购买力量。如二次购买农机给予5%的政策补贴;与银行等金融单位联合,为农户提供3年免利息贷款等,这样才能让农民感到实惠,提升农机购买力,避免农机发展后劲不足问题,推动农机产业长足发展。

3.3扩展服务范围,提高品牌效益

农机发展要贯彻“早规划,高服务”的理念,将发展眼光放得更加长远,而不是仅仅服务于当地。可以构建合作社管理制度,让不同地区农机机构相互合作和联系。不同地区种植作物、种植方法不同,而农机研发更多是针对当地主流产业,这就让一些当地种植较少的产业无农机购买,通过跨区域合作,即可实现跨区域购买农机,从而满足农户需求,全方位提供服务。构建产业链服务模式,将农机推广工作做大做强,打造当地品牌特色,通过跨区合作提升当地农机机构、企业的影响范围,同时还要完善售后服务工作,考虑到农民文化素养较低,在农机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误操作或不会操作等情况,这就需要在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个售后服务点,解决农民使用农机中的一切问题,如果通过电话、网络指导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求当地售后点24h之内让售后人员到达农户家中帮助维修或指导,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农民对农机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提高当地农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长足发展目标[4]。

3.4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结合

农机企业具备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制度,要充分利用农机企业的技术、人才、制度、资金等优势,强化政府部门和农机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发挥农机推广部分的培训、推广、质量跟踪等优势,跟农机企业形成优势互补,扩宽农机的发展渠道。将农机合作社和企业相融合,除了可以强化企业市场形象,还可以通过政府部门基层调查,为农机企业提供农民所需的信息,针对性研制农机产品,提升农机企业的知名度,强化农机合作社的综合实力、提高经营服务水平。农机企业和推广部门要共同展开活动指导、宣传、组织工作,创设良好的农机发展条件。

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方案范文6

一、工作成效

(一)完善了制度,建立了网络。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构建了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竞争上岗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等基层农技人员管理机制;完善了“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建立了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

(二)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农技人员自身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组织集中培训、邀请专家讲座、到省级培训基地学习等活动,全面提升了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二是通过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机制创新,农技推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三是服务意识显著增强。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技术员和农民零距离接触,他们不仅熟悉了农村情况,了解了农民所需、所想、所求,和农民建立了深厚感情,而且经验得以丰富,思想得以升华,才能得以发挥,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和成就感大大增强。

(三)提升了示范户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收入。围绕小麦、玉米、生猪等产业,通过全县遴选100名技术指导员(其中种植业80名,畜牧业20名)的宣传、指导与服务,特别是形式多样的培训与“手把手”、“面对面”的“零距离”指导,以及不定期组织示范户开展观摩交流学习活动,开办田间学校等,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特别是示范户和辐射户的科技素质、政策水平及接受能力、发展能力、带动能力。他们信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显著增强,配合技术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提高,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愿望显著增强。使主导品种(如小麦烟农19、外三元杂交生猪等)和主推技术入户到位率达到98%以上;技术指导员每人指导10户,2010年6月至现在,进村入户工作180天以上,平均入户指导12次以上,总培育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其中种植业800户,畜牧业200户)。目前,示范户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已推广应用了7项小麦生产技术措施和5项生猪科学生产技术,示范户示范产业增产、节本增收逐年提高,生产效益较前三年全县平均提高15.2%。2011年,示范户小麦平均单产为539.6公斤,较全县小麦平均单产508.4公斤增产31.2公斤,亩节本增效31.5元,亩增收62.4元;示范户玉米平均单产为590公斤,亩增产100公斤,亩节本增效23元,亩增收115元;200个示范户现存栏生猪6.6万头,2010年6月份至今共出栏生猪16.8万头,在前阶段生猪价格低弥的形势下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900万元,增收1245万元,户均增收6.8万元以上,头均增收70元以上。带动我县其他养猪场(户)健全疫病防控各项工作,取得间接经济效益8500万元以上。

(四)展示了技术,筛选了品种。全县建设示范基地10个(其中种植业8个,畜牧业2个),展示小麦新品种10个,展示玉米新品种10个,展示生猪品种4个,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我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小麦品种烟农19、烟农5158,玉米品种郑单958、鲁单981,外三元杂交猪等,为我县确定农业生产主导品种奠定理论基础,尤其是紧凑型玉米品种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对稳定和提高我县玉米产量,抵御自然灾害,作出巨大贡献。两个生猪试验示范基地加强了生物安全措施,健全了污水、污物的处理,通过组织观摩、培训指导,带动全县11个猪场实行了发酵床养殖,16个猪场建立了大型沼气池,增强了猪场实行生态养殖的意识。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节约饲料、兽药、人工、水电等生产成本160万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五)辐射带动强,收益范围大。示范户每户辐射20户以上,全县辐射带动2万余户,试验示范基地年组织示范户、辐射户、种养大户及周边农民10000余人次现场观摩基地建设,使农民种养业水平正逐步迈上科学化、规范化、生态化、高效化发展轨道。

(七)推动了其他农业项目的高效实施。如小麦、玉米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玉米振兴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百万亩吨粮田建设等都是以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为着力点,有些环节则捆绑实施,抓好落实,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小麦高产攻关活动连续三年获全省第一名;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连续2年被评为先进课题组。

二、主要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一是县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农委、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广电局、县畜牧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农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并组织项目的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项目监管、组织培训、人员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二是成立专家组。县专家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小麦、玉米和生猪生产技术方案),并督促指导技术指导员开展工作;另从项目参与单位县农技中心选聘高、中级农艺师18人,从县畜牧发展中心选聘高、中级畜牧师3人作为项目技术特派员。三是项目联络组,农委科教室具体办公。

(二)遴选技术指导员、示范户,优选试验示范基地。一是遴选技术指导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采取全县统一考试、考核的办法,把服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好、责任心强、有培训指导经验和较好业绩的同志选进项目技术指导员队伍。从农业综合服务站选聘种植技术指导员80人,从县畜牧发展中心和乡镇畜牧站选聘畜牧技术指导员20人。全县技术指导员按照工作职责,对示范户和工作区域内的农民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二是遴选示范户。围绕小麦、玉米、生猪养殖等主导产业,遴选1000个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年龄在50岁以下、能长期在家从事种养产业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为保障所选示范户素质高,农民认可,在遴选程序上按照个人申请、村镇推荐、张榜公示、农委审核确定;在遴选要求上,在遴选时做到五不选两优先:即不以农业生产和经营为主的不选;做其他经营,经常不在家从事种养业的不选;外出打工的不选;自以为是,不积极接受技术指导员指导的不选;图虚名想补贴,不真心示范带动的不选。种养大户和村级植保员优先。三是优选示范基地。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代表类型、分布合理的原则,依托现有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试验示范基地、良种繁育场、种养大户、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全县建设10个示范基地,分别是:丰硕种业有限公司、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县麦豆原种场、县水稻良种场、县红耕郎种植专业合作社、县富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县金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县京徽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县春鑫养猪场。

(三)筛选确定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县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民的科技、生产需求,邀请了省级推广、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的专家,组织开展了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集成,并形成技术操作规范。我县小麦主导品种为:烟农19、皖麦52等半冬性品种;玉米主导品种为:郑单958、中科4号、鲁单951等紧凑型、半紧凑型和套种型、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主推技术:小麦主推秸秆还田技术、机械化作业、配方施肥及氮肥后移技术、科学播种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玉米主推免耕机械播种、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机械化收获、适时晚收等技术。生猪主导品种为: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外三元杂交品种;主推疫病防治、快速育肥、生态养殖、科学管理等技术。

(四)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县政府办下发了《县2010-2011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蒙政办〔2010〕70号),县农委下发了技术指导方案(蒙农〔2010〕135号)和小麦、玉米、生猪品种试验示范方案,各试验示范基地制定了具体的试验示范方案,各位技术指导员制定了分户技术指导方案。同时,县农委与技术依托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签订了责任合同,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签订了服务协议,明确了各自工作目标、责任、任务,确保项目实施规范有序。

(五)建立了绩效考评等项目管理制度。一是农委下发了《县2010-2011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考核办法》,建立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保证项目实施工作的有序开展。实行农民、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三方共同考核,农技人员的工资报酬、晋职晋级、业务培训等与考核结果挂钩。以科技示范户培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农技人员培训以及农民满意度、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农业产业发展等作为项目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通过自我评价、县农委审查、现场实地抽查、电话调查等方式,对工作进展和成效进行绩效评价。把技术指导员的工作考评结果与待遇挂钩,保证全年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初步建立了农技人员聘用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工作考评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网上监管制度。在2010年12月,农委组织综合考评小组,对全县18个农业综合服务站及156名基层农技人员、18名科技特派员进行综合考评,并兑现考评结果。

(六)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增强服务意识。

2010年9月10日-14日、9月25-29日、10月31日-11月4日在职业学院、安农大分别对100名技术指导员进行了集中培训;2011年3月3日—3月7日,邀请农科院研究员陈洪俭、安农大博士生导师李金才、厦门大学教授陈猛等专家及县农业专家对全县近300名农业技术人员在党校采取封闭教学,集中春训。重点学习了2011年中央1号文件、国家十二五规划、农技推广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农机农艺结合与政策法规、生猪生产与政策法规、植物保护、小麦、玉米栽培技术;每月18号例会根据农时季节和当前生产情况对站长和特派员进行培训。另外,在农时关键季节、关键环节,由21名县级科技特派员(种植18名、畜牧3名)对所包乡镇技术指导员再培训。以全省2011年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为契机,县18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奔赴所包乡镇,指导农业综合服务站开办田间学校,落实抗旱促春管技术措施,2010年6月以来,对1000户示范户平均进村培训7天,现场指导12次;对400名辐射户平均进村培训5天,现场指导9次;印发技术明白纸30万份,发放种植示范户每户小麦拌种剂10支、化肥50公斤,小麦叶面肥每人50袋;生猪示范户每户冷藏箱1只、畜牧报刊1份;制作发放项目专家、技术指导员胸牌110个、示范户门牌1000个、技术员手册100本、示范户手册1000本、技术书籍1500本、科技入户宣传挂历2000幅、定做示范户、辐射户资料包1500个、竖立试验示范基地标示牌10块;开展广播电视技术讲座7场,电视滚动字幕宣传12次,天天报道抗旱保苗情况,及时提醒农民抓住有利时机,落实抗旱、除草、治虫、分类施肥等措施;利用电话、移动办公平台,向科技示范户、部分辐射户、种养大户、镇、村干部等开展电话咨询和科技短信免费服务,累计发送农业科技信息9次,18000余人次。2万多农户被辐射带动。同时,要求各参与单位和个人及时总结报送项目工作材料和先进典型;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简报、影像、参观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好做法、好成果、好经验,带动全县农业发展。

(七)注重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规范扎实做好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我们做到了八个统一:1、统一方案设计。根据基地建设要求,我县在优选试验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分类(小麦、生猪)制定了试验示范方案。2、统一技术指导。各基地都聘请了技术指导员,县农技中心和畜牧发展中心对10家基地派驻了技术专家。3、统一示范基地标示牌。4、统一试验示范品种。小麦品种10个:许科1号、轮选988、淮麦29、浚麦99-7、淮麦28、洛麦23、烟农19(ck)、淮麦22、山东05-66、济麦22;玉米品种10个:隆平206、益丰29、郑单958(ck1)、安囤8号、鲁宁202、弘大8号、鲁单981(ck2)、登海662、蠡玉16、中科4号;生猪品种4个,如外三元杂交品种等。5、统一栽培、管理措施。6、统一调查记载项目,建立田间档案。7、统一组织考评。在关键生产时期,县农委都组织专家、基地负责人、技术指导员相互观摩、交流、考评,同时组织农民观摩。2010年6月以来,共组织专家督查考评4次。8、统一观摩交流。组织农技人员、示范户、周边农民现场观摩培训总计20次,参观人员4000余人,自发观摩人员6000多人次。各基地小麦新品种试验田按照方案要求,规范操作,插标立牌,布局合理,田间调查、记载及时、准确,规范种植和管理措施普遍好于去年;技术示范田总体播种质量较高,生长整齐度较好,病虫草害较少。目前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八)强化资金管理,确保使用实效。按照项目实施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独立核算,制定了管理制度和审批制度,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具体使用如下:农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补贴计20万元,主要用于农业综合服务站和县级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所发生的交通等费用补助;科技示范户的物化补贴20万元,主要用于全县1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种子、肥料、农药、猪用疫苗和抗旱等物化技术补助;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费用30万元,主要用于10个试验示范基地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过程中的设施设备建设补助以及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补助;聘请专家费用3万元,主要用于聘请技术指导专家的差旅费、交通费、专家劳务费等;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培训费用10万元,主要用于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参加集中培训所需的教材费、场地费、差旅费、食宿费、交通费、讲课费等;资料印刷及工作督查等费用7万元。

(九)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县农委采取电话抽查、入户检查、行政检查、专家组督查指导的办法,确保技术指导员年到户工作时间和技术到位率。目前,已现场实地督查6次18个乡镇,入户调查5次90人,电话调查5次1000人次。县专家组成员对18个农业综合服务站和10个试验示范基地实地督查指导4次。如2010年12月17日、2011年4月15日和2011年5月20日,示范县项目县专家组成员一行9人,深入到县农业科技示范场等8家小麦试验示范基地进行查苗情、看记录、量化打分、综合评价,查找问题,拿出措施。

三、存在问题

财政资金投入量100万元较少,不能满足示范县建设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