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范文1
关键词:评价;内容;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26-01
一、引言
从这本教育学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看到墨家的“兼爱非攻”,看到老子的“道法自然”,还有朱熹著名的“朱子读书法”,从古代走到现代,我们看到了陶行知、陈鹤琴、晏阳初等一大批中国现代教育家、改革家的身影。
二、内容概述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联系。运用辩证方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区分精华与糟粕,以便古为今用,提供历史借鉴。
三、优点
我借了图书馆的几本有关中国教育史的书,我们都应该知道历史是相通的,教育制度是自古传承下来的,所以这些书所介绍的大概内容是相似的。但本书在表达方面,加入了一些图片、图表、框架的形式,利于学生整理思路,并会举一些例子和在书下标有注解,利于学生理解。
四、缺点
这本书总体编写的很好,不过优点和缺点是并存的,下面我就发表一下的拙见,说说我认为这本书的缺点之处。首先本书足有512页,很厚,作为教材或是考研书目,让同学很难认认真真从头读到尾,但是要是能在重点的需要背的地方如句子、考点、常识类的应该用粗体,或用下面画点儿的形式标注出来,让学生重点看。对于思考题部分,就设立了问题,后面却没设置答案。并且在介绍人物部分,建议加一些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小趣事、或名言警句,学生往往会对这种小趣事、经典的话更感兴趣,印象更深,通过这些小趣事,或他们说过的话来记住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做法的缘由,会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的。
五、引发的思考
(一)孝顺
我有一个外国朋友,在跟他吃饭的时候,他接了一个电话,打完电话回来告诉我说,他朋友的母亲去世了,要跟自己的父亲争夺母亲的遗产。这一点作为中国当代的青少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接受,最起码我是接受不了,我们会觉得这样做很不孝顺,在中国,这样的人会遭到很多人的指责、唾弃。所以我立刻让我的外国朋友劝劝他朋友不要这么做,而他却说,我要为他推荐个优秀的律师,争取打赢这场官司。在他们看来,自己的权利一定要尽量争取。而我们会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百善孝为先,觉得听从父母的话,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才是孝顺,而缺乏自己的独立思想。
(二)内敛
一位美国老师,看我们亚洲的留学生,开始的时候会分不清哪个是日本人、中国人、韩国人。但是几节课过后,老师就会知道哪个是中国的留学生了,因为我们中国的留学生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老师在提完问题以后,马上就作答的往往是日本或韩国的留学生,而中国的留学生往往会等到大家都讲完,最后总结并加上自己的思考,回答的非常全面。这一点体现了我们中国留学生的沉稳,也是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往往不喜欢马上表达自己的态度,而是有些保守的等大家都回答以后再说,从侧面也看出我们不像国外学生那么思想活跃,最起码在性格方面不是那么活跃的。
(三)中庸
中国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庸。中庸用的恰当是美德,用不好就会变成缺点。孔子把中庸称为至德,这既说明他把中庸作为道德的最高准则,也说明中庸是他的哲学基础。孔子中庸之道,就是反对过与不及,要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转折和把握一个中点或度,也就是量变到质变度量关节线,以保持事物的常态不变。中庸之道要因人、事、环境差异来分析,没有标准量化的指标,是依靠“实践智慧”,锻炼反思获得的。然而现在人理解的中庸,却成了没有观点、缺乏表现力的一种表现。因而我更主张现代的教育,注重个性的发展,鼓励孩子们都要有自己的观点,就像国外教育的那样“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不要成为一千个人都是同一个哈姆雷特。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范文2
关键词:保守;创新;道德教育原则;自我修养原则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5-0050-02
思想史的发展永远是一个“保守”与“创新”相辅相成,互相交替的过程,没有“保守”就没有“创新”,因为只有上帝的创造才是无中生有的,当然没有“创新”的“保守”也终会不合时宜,因此两者的价值同等重要,在道德教育思想方面也是如此。虽然随着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发展,教育方法也有很大发展,进而科学化,但是,在一些普遍原则的智慧层面,传统思想的光芒依旧,而孔子在道德教育方面体现出来的智慧尤为璀璨,值得我们永久继承。
道德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孔子看到了道德的培养既需要老师的教导,更需要个人的自我修养,同时他还注意到了环境对于道德培养的影响作用。
一、道德教育
对于德性的培养,教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孔子为教的内容有四,即“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在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相当多的内容都在探讨德的问题,而他和学生的问答式探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在教育中,孔子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有教无类”的原则
对于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孔子教学生是有条件的,是要缴学费的,即他说的“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束■”就是干肉,这里代指学费,只要缴了学费,他一视同仁,没有不教的。另一方面,对于“有教无类”的理解,杨伯峻先生解释为“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地区贫富等等的区别。”(《论语・卫灵公》)这样的解释,如果以前面孔子提到的学费要求做根据的话,可以讲得通。既然只要缴了学费,孔子人人都教育,那么就等于孔子承认这些缴得起学费学的,在道德的自然禀赋和习性方面有所差异的学生都是可教的,所以就道德教育而言,对于“有教无类”的解释,个人更倾向于朱熹的解释,即“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当然孔子并没有明确指出人性皆善,但根据他“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的观点,朱熹的解释也完全讲得通,也更有意义。
我们现在的老师在道德教育的时候也要有一视同仁的观念,不应该对某些染有不良习气的同学有偏见,先给他们扣上帽子,而在教育的时候忽略这些同学,否则便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虽然“习相远”,但是“性相近”,故而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的品德。
2.因材施教的原则
首先,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孔子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同时这种因材施教的原则还表现在,同一个问题,对于不同的发问者,他会给出不同的解释。例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他转而对给自己驾车的樊迟说:“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当子游再问孝的时候,他又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他对孟懿子讲得很简洁,也很含蓄,这说明他认为孟懿领悟能力强,讲“无违”两字子就足够了。樊迟不理解“无违”指的是什么,他便讲了为孝的具体礼节,而对子游,他则用一个生动而又恰当的比喻,把孝的本质讲得非常清楚。三个人问孝,孔子给出了三种解释。
由于个人禀赋和资质不同,对道德的要求和主旨的领悟会出现不同的层次,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自己的学生,虽然不能做到对每位学生进行区别教育,但至少有所归类,从而使得教育内容有针对性,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果。
3.“诲人不倦”的原则
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即他认为教诲别人,从不厌倦,这事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困难。事实上,通读《论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确实做到了诲人不倦。例如,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贡接着问:“敢问其次。”孔子说:“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子贡又问:“敢问其次。”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子贡继续追问问:“今之从政者何如?”孔子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子贡打破砂锅问到底,一连提了四个问题,孔子一一作答,并未厌烦。
道德教育的进程具有重复性和渐进性,这就要求教育者十分耐心,不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二、道德的自我修养
孔子关注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更加强调仁德的自我修养,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即只要人们心中有追求仁德的想法,仁德就自然不会远离我们。在孔子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仁德的自我修养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以仁为乐的原则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即做任何事情,只有以其为乐才是最高的境界,乐趣是最好的老师,德性的培养方了面亦然。因此当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论语・学而》)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显然孔子认为,虽然贫穷却乐于实践仁道,虽然富贵却谦虚好礼,要比贫穷而不阿谀奉承,富贵而不骄傲自大更值得尊崇。在这方面,孔子最赞赏的学生是颜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即我们要以追求崇高的品德为乐。
2.与仁者为伍的原则
孔子在这方面的思想,用曾子的话讲就是“以友辅仁”的方法。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用今天的话讲就是重视典型,模范的作用,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最好结交比自己强的朋友,子贡问仁,孔子便明确指出了这种原则,他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实际生活中的道德榜样或典型,比书本上的道德知识更直接,更生动,更能使我们产生深刻的体会,对我们道德人格的塑造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交往这样的“良师益友”。
3.学礼的原则
如果说,仁是孔子礼的本质的话,那么,对仁之外在规范的礼的学习,也是道德德自我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这种外在规范对于培养良心、责任等非常重要。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他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子贡要把鲁国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那只活羊去掉不用,孔子对他说,你可惜那只羊,我可惜那种礼啊!朱熹认为“然礼虽废,羊存,犹得以识之而可复也,若■去其羊,则此礼遂亡矣,孔子所以惜之。”在弗洛伊德那里,按其心理学的理论,是先有道德规范,然后产生良心,进而产生同情心和责任感等内在道德意识,而不是相反。孔子虽然没有这种认识,也没有对“礼”和“德”谁先谁后进行论证,但他强调学礼以修德显然也是可取的。颜渊问仁,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为仁者要战胜自己的私欲,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礼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的作用,孔子给了极高的评价,他在教育自己的儿子时说的:“不学礼,无以立。”(《论语・阳货》)
文明、理智、高尚总是同知识、文化相联系的,苏格拉底曾讲过“知识即美德”,孔子的“礼”就是社会规范,是关于伦理道德的知识,故而应该学习。
4.“推己及人”的原则
在人际关系中,孔子要求坚持将心比心的“推己及人”的原则,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曾子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即“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的方面,要求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的方面,用孔子自己的解释就是“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即就消极的方面,坚持的底线原则是自己不想要的,就别强加于别人。
这一原则是道德产生调节社会关系的内在原因,通过设身处地体会,来发扬我们内心中与生俱来的善端,唤醒我们的道德良心,以调节和控制我们的行为。
5.自省的原则
自省也是仁德修养过程一个必须重视的环节,“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春秋左传正义》)因此,人们一定要学会反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要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缺点,即“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时还应当像曾子那样每天都不断地反省自己,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及时发现自己的过错,“过则勿惮改”有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不断反省自己,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知错就改,积善成德,才能有高尚的品德。
孔子的这些思想散发着她超越时代局限的璀璨光芒,他所倡导的仁德是人作为人应该永远追求的生活境界,特别是从他思想中闪现出的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原则,对今天的道德教育工作者和每个人的自我修养都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孔子是伟大的导师,是灯塔。就伦理学的角度而言,他的伟大在于为道德建设提供一些可以遵循的普遍原则,而并不是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这也正是他的思想能流传千古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范文3
孔子向贫贱的下层传播文化,他尊重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悉心培育,勘称赏识教育的“祖师”。孔子教育成果颇丰,相传一生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现代教育研究表明,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行为。
赏识通过对个体成功面的肯定,能给个体以自尊和自信,使个体向更完美的方向发展,它是成功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赏识教育虽然是现代教育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但在孔子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赏识教育的成功实践,这些实践教导我们灵活运用赏识的方法,在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的基础上,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创新,体验成功。孔子的“赏识教育”,至今还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参考,他启发我们,要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宽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期待,鼓励他们成才。
一、要宽容谅解学生的缺点和不足
有一次,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在街上看到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在争吵,买布的大声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颜回上前劝架,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了!”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说:“你算老几?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他评理去!”颜回恼怒地问:“如果你错了怎么办?”那人回答:“我把脑袋给你!如果你错了怎么办?”颜回说:“我就把帽子输给你。”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孔子。
孔子问明情况后,没有批评指责颜回与人打赌的粗俗急躁,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颜回心想,老师一定是老糊涂了。虽然极不情愿,还是把帽子递给了那人,那人拿了帽子高兴地走了。接着,孔子语重心长地对颜回说:“说你输了,只是输了一顶帽子;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自责地说:“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非,学生惭愧万分!”孔子语重心长地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的这种做法就是善待、宽容学生的充分体现。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严厉指责,而是循循善诱,这种宽容值得我们悉心学习。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之所以犯错误是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常常是教育最有效的时机。因此,我们在对待学生的过失时一定要把握好度,表现出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宽容。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试想一下,如果孔子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对待颜回,而是厉声斥责,或变相予以惩罚的话,教育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宽容”是一种充满人情味、充满生命力的教育方法,它是教师打开学生内心世界的“通行证”。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近可亲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要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期待
冉雍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他的父亲行为不良,有人以此作为攻击冉雍的借口。孔子驳斥说,一头耕牛,也可以生出献祭用的小牛来。父亲不好,儿子不一定也不好。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期许。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孔子临终时在弟子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孔子去世后,冉雍与其他弟子“恐失圣道之传”,与闵子诸贤,共著《论语》120篇独著6篇,谓之《敬简集》,传播和发扬了老师的思想。
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积极的期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往往会对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有所推测,这被称之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热心关注和积极期待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学生接受教师的积极期待而促进学习进步的结果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者教师期待效应。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喜欢并对其给予较高期望的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待之后,就会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向着教师期待的目标积极努力,取得期待的结果。相反,如果教师厌恶某些学生,对其期望值较低,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冷漠和歧视,往往就会以更加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结果这些学生可能会逐渐退步,学习成绩变得越来越糟。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很多教师都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的期待,也没有刻意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是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自己的期待,给学生传达出期待的信息,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
三、要充分信任学生
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困于陈蔡之间七天没饭吃,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粮米,便赶紧埋锅造饭,米饭将熟之际,孔子闻香抬头,恰好看到颜回用手抓出一把米饭送人口中。等到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说,“我刚刚梦到我父亲,想用这干净的白饭来祭拜他。”颜回赶快接着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刚烧饭时有些烟尘掉人锅中,弃之可惜,我便抓出来吃掉了。”
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非偷吃饭,心中相当感慨,便对弟子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以孔子之圣,面对颜回这等贤徒,犹不能完全“不疑”,想一想,在我们今天的教学实践中,有多少教师会像孔子一样与学生朝夕相处,了解他的学生,信任他的学生?
许多教师经常有这样的提问:“这个问题,孩子能回答上来吗?”“他们能行吗?”等等。这样对孩子缺乏起码的信任和认知,势必导致学生自信心的削弱甚至丧失。因此,我们应从信任人手,用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来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使学生从老师的言行、态度中发现自我,主动去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会使他们得到一种“我能行”的暗示,这种暗示越强烈,学生就越能消除自我戒备、压抑的心理,重塑自信。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而且性格内向、胆小,平时不敢大声说话,也很少与其他同学一起做游戏,课堂上发言更是让人着急。
此时,教师故意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开始时他或许不敢答,恐怕回答错了大家笑他,这时老师应鼓励他: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要敢于发言,我相信你一定能正确地回答出来。当他回答出来时,鼓励他说,你答得很好,但如果能再大点声,让每位同学都能听见就更好了。然后示意同学们给他掌声。长此以往,信任和鼓励会帮他找回信心。信任是一种动力,它能激励学生,也能激励我们自己;它能使学生树立起信心,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信任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使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简单容易。“我能行”是一个人自信的表现,有了自信,就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学生才能不断地获得成功。
四、要学会尊重学生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高高地举起“有教无类”的旗帜,在人类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公平的口号。在孔子那里,“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不论贫富贵贱,都应该得到尊重、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孔子的门下以“杂”著称,求学者不论老少,不论智愚,也不论勤惰。据记载,孔子的三千弟子,大多出身贫贱,堪称富贵者只有二人,甚至像子路那样的声名不佳之辈,也未受歧视,而且成为孔门高徒。宋代教育家周敦颐称赞孔子“道德高厚,教化无穷,实与天地参而四时同”。颜渊是孔夫子最得意的学生,他不幸早亡,孔夫子十分悲伤,连呼:“噫!天丧予,天丧予!”痛哭流涕:“我不为这样的人悲伤,还为什么人悲伤呢?”
作为世人敬仰的“至圣先师”,孔子以这样的“大礼”对待弟子,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马斯洛指出,尊重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人们就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成就的人,否则就会引起自卑感、软弱感和无能感。学生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也有做人的尊严,他们只有被教师尊重,才可能懂得自尊,并可能尊重他人。有些教师不注意自己的教育语言,当学生有错时,在大庭广众下批评。比如,学生上课做小动作或开小差,教师会采取点名批评或罚站的方式。若走近他,敲敲桌子,摸摸他的头,或送去一个提醒的眼神,大多数学生会心存内疚,自觉改正。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方式在不伤学生自尊的同时又让他受到了教育,不是一举两得吗?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孔子的弟子中,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优秀人才,是因为孔子具备赏识的心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练就这样一双赏识的慧眼,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予以鼓励,让学生自尊自信,激发潜能。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教学过程中,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赞许,少一点挖苦;与其责备,不如赏识。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在赏识中体会成长的快乐。孔老先生的赏识教育,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儒家思想的优点和缺点范文4
关键词:口译 否定言语行为 “礼貌批评”
一、礼貌原则与面子观
Leech (1983 :132)认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违反合作原则是出于礼貌的考虑,包括六大方面(何自然,1988):1.得体准则: 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尽量不让别人吃亏、尽量多使别人得益;2.慷慨准则: 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尽量少使自己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3.赞美准则: 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美别人;4.谦逊准则: 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5.一致准则: 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6.同情准则: 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何自然(2002 :128)认为这一原则可以用来合理地解释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什么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些准则或次则。顾曰国(199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礼貌五准则”,即: 1.贬己尊人准则;2.称呼准则;3.文雅准则;4.求同准则;5.德、言、行准则。
根据惠( benefit)和损( cost)关系,我们可以看出礼貌交际的核心是注意到人们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坏话,“因而交际的总原则或策略就是投其所好,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迎合别人胃口”。它是达到交际的“社会目的”的手段,而这样做恰恰也是为达到交际的“真正目的”扫除障碍。
二、口译中否定言语行为的“礼貌性”
口译是一种通过听取和分析来源语所表达的信息,随即将其转译为目标语的语言符号,进而达到传递信息之目的的语言交际活动(梅德明,1996)。在口译活动中,交际活动的双方很少只关心对方所使用的语言,而他们的精力更多地是放在对方所要表达的思想或者说双方所想要交流的意义内容上。事实上,不同语言社团的人之所以相互联系、交流,目的就是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积极寻求在不同领域进行可能的合作。因此,译员经常要在瞬间作出“语言、文化转换”的决定, 承受可能由此带来的“ 交际危机”。而语言的文化差异、语义的民族性可能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信息差,使得说话人表达的和听话人的信息不一致,从而影响言语交际。邱进认为由于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使得跨文化交际中不同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特征出现了相同、部分相同、空白和冲突的现象。
在口译活动中,我们注意到当英语国家的在反意疑问句中用的回答是与问句相反的方式;中国人却正好相反。英语文化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个人的动机与成就,而中国文化推崇集体主义,追求儒家思想中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有些话语在中国文化中表达的是好意, 能引起人们好的联想和情感;而在英语文化中, 听起来可能是坏意、引起人们不好的联想和情感。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周雪认为汉民族有机整体的思维定势和群体取向影响了其谦和谨慎、含蓄内向、仁慈宽厚的民族性格;而注重个体思维定势和个人主义取向的西方民族由此形成冒险竞争、独立自信、坦率真诚的民族性格。
因此,根据礼貌原则,在自我评价方面,英语文化的人通常会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中国人却会谦虚地贬低自己以求得人际关系的和谐。在这样的情况下,否定就成了一个贬低自己表示谦虚的好方式。国人有时在接受赞扬、收到邀请、拒绝要求、提问、发言等时候所使用的否定表达,是为了贬低自己来显示自己谦虚的性格,同时也是表达了礼貌。但是,这却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了误解,因为英语国家的人们会觉得这样做的是不诚实、不礼貌的。
三、口译中否定言语行为的“礼貌批评”
1.收到邀请时的否定言语行为。对于英语文化背景的人来说,收到邀请时,如果他们没时间出席或不愿意参加,他们会直截了当的拒绝,同时表示抱歉;如果他们准备出席,他们则会直接接受邀请。但中国人不一样,他们会一再推辞,直到最后才半推半攘地接受。中国人这样做,无非是想尽量减少别人的代价与付出。例如:
A: Would you like to have dinner with me on New Year’s Day?B: I have several appointments that day!
以上的情景在中国文化中时有发生,B其实是想回绝对方的邀约,但碍于情面,只好采取声东击西的方式,以“求同的准则”力求和谐一致,给对方留足面子。故译员在译第二句时,译成中文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译为“我那天可能会有几个约会。别客气啦!”的目的语。
Brown & Levinson认为面子是礼貌的基本概念,也是人类交往中的心理基础,人们会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权利的差距等因素来制定策略,以便于更好地进行信息交流。按照礼貌准则与谦虚准则,中国人不直接否定别人,而是通过否定另外的次要的东西来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或者对某事物反面的看法,译员此时如用“别客气啦”,“谢谢”等模模糊糊的转移否定的言语,就可以很好地帮助交际双方减少对面子的威胁,给双方都留足了面子。
2.提问时的否定言语行为。在请求别人做事时,英语文化背景的人会采取直接提问的形式,而中国人在提问前,会顾及别人的面子和体面事先权衡一番“对方会对自己的请求作出反应么?”。何自然等认为中国人的面子感受侧重于情面或体面的损益,是一种尊严与尊重的要求,西方人的面子则侧重行动自由与自我决定自由。因此,妨碍自由的强加行为在西方文化中构成了礼貌危害的决定性因素,而在中国文化中则不一定构成礼貌危害。例如:以下为一家咖啡厅里的情景:
情景1,A为英语文化背景的人。A: Would you like to pass the salt for me? B: Please.
情景2,A1为中国人。A1:我觉得烤牛排太淡了,我想加点盐! B: 您是想……?
从以上的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情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许会有不同的提问方式。情景1中的A可能会直接地请求B把盐罐递给他,而情景2中的A1会顾及他人的面子,在加盐前预先解释一番。对于A1的提问,根据顾曰国的“一致准则”,中国人认为这样的提问是礼貌的、得体的,因为这种提问方式给听者留有部分余地,即听者可以有其他选择性答案。但是,英语文化背景的人会觉得这样的提问方式太模糊不清,太拐弯抹角了,根本没必要,而且一点都不真诚坦率。他们认为,提问时应尽量避免含糊与晦涩,尽量把话明白地说出来。因此,译员此时可以根据求同的准则,把A或A1话语的暗含翻译出来就行了,即“可以把盐罐递给我吗?”。
3.被夸奖时的否定言语行为。被别人赞美或夸奖时,英语文化中的人们会高兴地接受,并说“Thank you”表示感谢,除非他们认为名不副实。但中国人经常是一再地自我否定,表示自己不敢当,因为他们觉得这才是礼貌与谦虚的行为方式。比如:当大多数中国人听到别人的赞美“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语说得真好。)时,一定会回答:“No, no, my English is poor.”(不好,不好,我说得一点也不好。) 当听到这种回答,英美人会感到不习惯,甚至会以为中国人是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指责自己撒谎:人家的英语说得不好,为什么偏偏说好呢? 殊不知,中国人历来以谦虚为美德,而且这种谦虚有时是以自贬来体现的。实际上,在谦虚的背后隐含着谢意。
4.发言时的否定言语行为。中国人的自谦品格同样出现在发言时。英语文化背景的人在开始发言前,会说先问候与会者和主持人,或感谢主持人;而中国人则会谦虚地说“我有几点拙见”。中国人认为,这样的开场白比较恰当,因为这样一种自我贬低的说法能够表现出发言人的谦虚。但是,西方人会认为,中国人这样说显得没有诚意,或者,他们会觉得中国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他们觉得奇怪,明明发言很精彩,中国人自己却非说“不好,献丑了”。所以,译员此时应该随机应变,替代译为:“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5.拒绝要求时的否定言语行为。英语文化背景的人在不愿意帮助别人时,他们会使用一些委婉的说法直接拒绝,比如“Sorry, I am afraid…”(“对不起,恐怕~~”)。但是,中国人即使真的不愿意帮助别人,他们往往还是会说“我试试吧”,因为他们想给要求帮助的人留一点面子,不想当面拒绝。这表明,根据Brown & Levinson的理论,中国人其实是在维护听者的积极面子,但同时却违背了合作原则的质量准备与方式准则,因此,译员应“注重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对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掌握填补不同文化间理解上的空缺的原则和方法”,灵活机动地提出直译、意译、替换等解决问题的方案,探讨其实现形式的“礼貌性”。
四、结论
从以上中西方礼貌原则、“面子”观的对比可以得出,中国人的面子受集体观念影响较深,中国礼貌对是否被集体接纳和欣赏表现特别敏感,强调尊敬、体谅、热情等内容。西方人的面子受个体主义影响较大,强调个人自由不受侵犯;中方偏重于贬己尊人,西方偏重于得体真实。中国人在会话交际时不惜牺牲“真实性”而保全“礼貌性”,西方人则不惜牺牲“礼貌性”而保全“真实性”。
因此,在口译中如果不注意中英文化中“礼貌性”、“面子”观的差异,许多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句子如按照字面意思翻译的话,就有可能失去其关联性,使听众难以理解说话人发出的信息,甚至有可能引起误解或不快, 造成伤害。口译中译员应在理解源语的基础上,在考虑认知、文化、社会等语用因素下,在否定言语行为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信息编码时选择不同的句型结构,采用直译、意译、替换等方法,有策略地进行增词、减词或改变句型与词序,尽量使译语自然、流畅,贴近于英汉交际的表达方式,使译语体现语言语用等效与社交语用等效,以实现中英不同文化中言语行为的“礼貌性”。
参考文献:
[1]. Brown, P. & S. Levison.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A].In E. N. Goody (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C]. Cambridge: CUP, 1978.
[2]. 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3].陈焕焯:《汉英口译中应注意的礼貌原则》,《外语研究》,2007.5。
[4].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4。
[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林红:《论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运用》,《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7].梅德明:《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