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

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范文1

【关键词】传统法律儒家化;礼治;法治;礼法合一

儒家思想作为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它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两汉时期,儒家的独尊地位得到确立,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逐渐渗透进立法和司法领域,持续地影响着后世的法律制度。直至“一准乎礼”的唐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成熟和中华法系的最终形成。

一、儒家思想中的法律观念

(一)“礼治”思想中蕴含的法律观

“礼”的观念起源于西周时期,是有关道德、法律和政治等关系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思维方式的价值规范体系。作为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调整着社会的绝大多数领域,后来的儒家学者都将“礼”推崇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战乱不断导致“礼崩乐坏”,原有的秩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借鉴西周的礼制的内容,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孟子同时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荀子是将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结合的重要人物,他主张将“礼”与“法”结合起来,实行先礼后法。

“礼”的思想中蕴含的伦理观念是处理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儒家学者将伦理观念融合到法律中来,法律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封建伦理秩序,并将违反伦理观念的行为直接规定为违法行为,“出礼则入刑”。孔子倡导通过法律的手段保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等级秩序的强制力,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伦理精神后来经过董仲舒的发展与改造,成为古代立法的指导原则之一“三纲五常”的重要基础。

儒家学者继承了周礼以家族为中心的传统,不孝的行为直接会被法律所处罚,但是只做到“孝亲”是不够的,在古代“家国一体”思想观念下,忠以孝为基础,儒家学者通过倡导“孝亲”进而“忠君”来使民众遵守法律、忠于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意志,进而达到维护统治秩序的目的。“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等级制度,儒家所希望的社会是长幼有别、尊卑有序、严格区分贵贱的社会,体现在法律中就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导致法律上权利义务的不平等,通过维护贵族官僚的特权来实质上达到维护宗法制度的统治的作用。

(二)“德治”思想中蕴含的法律观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主张实行仁政,将德治作为首要的维护统治的手段,认为通过道德教化可以实现“无讼”的目的,并可以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反对“不教而杀”,贤明的君主就应该实行德治、以德服人,使人们从内心里消灭犯罪的邪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犯罪。虽然儒家重视德治的作用,但并不否认法律是道德教化的辅助手段,孔子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是通过外在的强制力发挥作用的,而内在的感召力则是道德发挥教化作用的重要力量,因此儒家学者们更偏向于选择德治,先德后刑、慎用刑罚。正如荀子提出以礼义教化且以刑罚禁止、“治之经,礼与刑”,由此可见儒家学者们主张道德教化和刑罚相结合的治国思想。

二、传统法律儒家化的进程

(一)法律儒家化的开端――两汉时期“独尊儒术”

先秦时期,为了维护大一统的秩序,法家思想占据了主流地位,儒家思想被统治者所忽视。秦朝的法律十分推崇重刑的思想,刑罚极端严酷,最终导致了暴秦二世而亡,西汉统治者吸取秦的教训,期盼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百姓休养生息,推行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经过七十余年,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然而却无力解决后力强大的诸侯王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此时,西汉统治者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国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儒家学者董仲舒对先秦儒家思想进行了新的发展和改造,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新的学说,认为儒家思想可以作为封建统治的根本准则,突出三纲五常的地位以及“德主刑辅”的重要作用,使臣民自觉服从于君主的统治。董仲舒所倡导的这种新儒学,符合统治者维护封建集权统治的需要,很快在意识形态占据了统治地位,尤其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法家思想逐渐衰落,儒家思想全面复兴,德主刑辅、礼律融合成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由此开端。

两汉时期法律的儒家化的重要表现就是“春秋决狱”,它又被称为“经义决狱”,是汉武帝时期的一种司法制度,即司法者在从事审判活动时,不根据已经颁布施行的法律条文去裁判,而是以儒家经义《春秋》以及其他儒家经典作为定罪处罚的依据。“春秋决狱”使儒家思想贯彻到具体的立法和司法领域,“礼”和“法”结合在一起,伦理精神和道德准则作为裁判的依据上升到法律中。“亲亲尊尊”是“春秋决狱”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司法者根据这一原则来裁判案件、评判是非,晚辈尊敬长辈,以孝为核心的夫子之道在法律上的重要体现就是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即三代直系血亲或者夫妻之间如果相互隐瞒犯罪行为,视为其遵守了“亲亲”原则,一般不追究隐瞒犯罪行为的亲属的法律责任。另外,地位低的人必须尊重地位高的人,尤其要无条件服从君主的意志。“君为臣纲”是君臣之道中首要遵循的原则,对臣民侵犯君主尊严和统治方面的犯罪严加制裁。由此可见,“独尊儒术”是传统法律儒家化的开端,儒家经义的精神逐渐渗透到传统法律之中,儒法两家开始走向融合。

(二)法律儒家化的深入――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儒家化进一步深入,儒家经典逐步获得与法律同等的地位,礼律并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儒家学者通过积极参与立法,使“礼”的内容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法律中,坚持德礼为主、刑罚为辅,不断推进着法律儒家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八议”制度和“官当”制度的入律。“八议”制度是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八类人犯罪,可以依法减刑或者免刑,从本质上说就是以法律的形式维护贵族和官僚的利益,虽然这明显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却被儒家“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的原则赋予了合法效力。《北魏律》中明确规定了官当制度,允许以官抵罪,目的也让封建官僚贵族享有法律上的特权。这两项制度均体现出儒家思想中重等级、尊卑的观念逐步深入到法律条文中,对封建特权制度起到了强化作用。

2.“准五服以治罪”原则的确立。“服制“是中国古代以丧服为标志,规定亲属间亲疏远近的一种制度。晋律将“准五服以治罪”的原则确定下来,即在亲属之间犯罪的情形下根据服制的不同来确定刑罚的轻重,的核心是利用刑律的手段来达到维护封建礼教秩序的目的。“准五服以治罪”原则在晋律中的确立,标志着代表伦理观念的丧服制度在刑罚上得到体现,儒家礼治思想与法律进一步融合。

3.“重罪十条”的确立。《北齐律》将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和统治秩序的犯罪规定为“重罪十条”,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即侵犯君主人身安全及利益、危害统治秩序的犯罪以及违反封建伦理纲常的犯罪。这十类罪名之所以作为法律严惩的对象,且不得适用“八议”制度的相关规定,正是因为其对儒家所极力维护的封建统治秩序、封建伦理道德的根本违反。

(三)法律儒家化的成熟――隋唐时期

唐朝的法律日渐成熟,代表着中华法系的最高水平,它对两汉以来的立法经验进行了总结,引用儒家经典解释法律制度与原则,并作为裁判案件的依据,“礼”与“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一时期法律儒家化的主要特征就是“依礼治刑,礼法合一”,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德主刑辅、礼法合一的立法指导思想。唐代统治者们吸收秦朝和隋朝的历史教训,注重通过道德教化来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思想,将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作为首要的准则,法律的作用就是惩治违反“三纲五常“的行为进而维护封建统治。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法律的内容被确定为礼,儒家的纲常伦理直接成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2. 宽仁慎罚、立法宽简的刑罚制度。在刑罚制度方面,唐朝提出简化法律、明法慎刑、以宽仁治天下的思想,建立了完善且不繁琐的刑罚体系,减少关于死刑的条款,严格控制适用死刑的数量,明确规定了疑罪从轻;刑法中体现儒家思想仁爱的精神,对老幼、残疾人、精神病人等从轻或减轻处罚。

3. 亲疏有别、贵贱有序的身份法体系。唐朝更加注重亲疏、贵贱之间的等级差别,将社会划分为贵族、上族门阀、官僚、平民和贱民五个阶层,每个阶层的人犯罪后所受的处罚都有所不同;另外还规定了“八议”、“请”、“减”、“赎”、“当”等制度,贵族阶层和官吏在犯罪时,可以通过上述制度来减免自己应受的刑罚,这就赋予了他们很大的特权,这都是儒家礼治原则直接入律的体现。

唐律运用高超的立法技术,将儒家思想中“礼”的内容完全地融入到法律之中,礼与法结合在一起,使整个法律体系都体现着“礼”的色彩。儒家的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法律也成为统治者运用纲常伦理巩固统治、安定民心的最好工具。法律儒家化的影响波及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为这些国家的立法提供了借鉴,至此,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过程最终形成。

参考文献

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范文2

关键词:刘琨 刚健 儒家思想 尚武精神 豪迈任侠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2-0089-02

作者简介:陈洁(1980―),女,湖南浏阳人,研究生学历,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汉语研究。

刘琨是西晋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不多,但历来颇受重视。钟嵘《诗品》对刘琨的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刘越石仗清刚之气” [1] (P.65 ),又说“其源出于王粲。善为凄戾之词,自有清拔之气” [1] (P. 244),指出其诗具有清刚悲凉的特点。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评价刘琨的诗歌“雅壮而多风” [2] (P. 429 ),与钟嵘所评略同。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是刘琨诗风形成的主要原因。刘琨的诗歌主要创作于诗人后半生留守北方时期,这段时期创作的《扶风歌》《答卢谌诗》《重赠卢谌》等几首诗也成为他的代表作品。自永嘉元年(307年)出任并州刺史至太兴元年(318年)去世,刘琨与留守北方的世家大族共同抵御胡人侵扰逾十年,因而刘琨的诗歌必不可少地受到北方学术文化的影响。

西晋永嘉时期,黄河以北的地区已经展现出与黄河以南及江南地区迥异的学术文化风貌,主要特征便是曾经追慕玄风的河北士人(黄河以北)开始向传统儒学礼法思想回归。永嘉时期儒学思想在北方士族中的回归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北方的战乱及西晋朝廷的崩溃,使北方士人对玄学有了深刻反思,认识到玄学无益于家国,而清谈足以误国。刘琨早年也曾服膺玄学。在《答卢谌诗并书》中,刘琨写道:“昔在少壮,未尝检括,远慕老庄之齐物,近嘉阮生之放旷,怪厚薄何从而生,哀乐何由而至。……但分析之日,不能不怅恨耳。然后知聃周之为虚诞,嗣宗之为妄作也。” [3] (P. 1169)这里,刘琨清楚地表达了摈弃玄学的缘由。刘琨思想前后的巨大转变,可以看作是十六国时期河北士人排斥玄学、崇尚礼法的先声。

二是北方的士家大族很多本身都具有深厚的儒学根基,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离玄学思潮兴盛的洛阳及周边地区较远,因而受玄学的影响也较小。

永嘉之乱后,河北士族大多留在北方。唐长孺《南北学风的差异》一文中谈到:“我们知道魏晋时期的玄学新风兴起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地区,河北、关中一带,尤其是河北地区,比较保守,很少受到新学风的影响。永嘉乱后河洛名士南迁,河北学门崔卢等仍返乡里。北朝经学亦即河北之学,大抵笃守汉代以来的传统。” [4] (P. 216)这里所提到的范阳卢氏、清河崔氏都是刘琨任并州刺史时赖以为籍的门阀大族,而以崔卢为代表的士族所笃守的汉代以来的传统,即较少受玄学影响的儒学。《晋书・卢钦传》载:“世以儒业显。钦清澹有远识,笃志经史,举孝廉,不行。” [5] (P. 1255)范阳卢氏累世以儒业传家,儒学思想根深蒂固。而清河崔氏自曹魏时期开始,便一直是坚守儒学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同样作为刘琨留守北方凭籍的太原温氏也以儒学知名。温峤是刘琨最主要的幕僚,《晋书・温峤传》称其“以孝悌称于邦族”[5] (P. ]1785 )。

另外,要额外提及的是,除了受北方儒家思想的熏陶之外,刘琨还受到家族中人的影响。《晋书・刘舆传》载:“(舆)与琨并尚书郭奕之甥,名著当时。京都为之语曰‘洛中奕奕,庆孙、越石’。” [5] (P.1691 )这里的“奕奕”有双关意,一是赞美刘琨兄弟,另一方面道出两人与郭奕的关系。由此不难理解,郭奕对刘琨兄弟的行为处事有着极大影响。郭奕死后,晋武帝给予的评价是“忠毅清直,立德不渝” [5] (P. 1289 ),这是一种典型的儒学人格。

刘琨的诗歌在思想特征上具有浓厚的儒学色彩。刘琨在诗歌中经常直接化用儒学典故入诗。比如在《扶风歌》中写道:“君子道微矣,夫子故有穷。” [3] (P. 1340 )在《重赠卢谌》中写道:“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 [3] (P. 1176 )更为重要的是,刘琨的诗歌,透露着儒家士子心怀民众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建功立业的使命感。这一点,在刘琨的《扶风歌》《答卢谌诗》及《重赠卢谌》等诗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儒家思想强调刚健有为,刘琨诗歌具有浓厚的儒学色彩,这使得其诗歌具备刚健的美感。

二、尚武精神的浸染

刘琨诗风的形成还与北方地区的尚武风尚有关。

刘琨任并州刺史时,麾下的战将及幕僚几乎都是北方士人,他们勇猛刚健,能征善战。《晋书・温峤传》载:“(峤)将兵讨石勒,屡有战功……于时并土荒残,寇盗群起,石勒、刘聪跨带疆场,峤为之谋主,琨所凭恃焉。” [5] (P. 1785)温峤是太原祁县人,地属并州。温峤骁勇善战,是刘琨的主要战将。《晋书・郭默传》载:“(默)少微贱,以壮勇事太守裴整,为督将。” [5] (P. 1714 )郭默刚健勇武,后被刘琨任命为河内太守。

刘琨出生于北方,自小就受到尚武精神的浸染。刘琨与祖逖少年时代“闻鸡起舞”的故事便是以北方强悍尚武的社会风尚为基础的。这种尚武精神也是刘琨诗具备清刚之气的原因之一。

刘琨《扶风歌》中写道:“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3] (P. 1339 )这几句诗语言质朴,但气势非凡,揭示了刘琨勇猛刚健、强悍尚武的精神气质。刘琨诗中尚武精神最突出的表现是对英雄人物的讴歌和呼唤,这一点在《重赠卢谌》一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刘琨在诗中写道:“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3] (P. 1175)刘琨一口气列出了多位古代英雄豪杰,以此激励卢谌建功立业。这种渴望力挽狂澜、济世救民的尚武精神,也是后世崇敬仰刘琨的原因所在。

三、北方民众豪迈个性的熏陶

最后,刘琨诗风的形成与其个性有直接关系。由于地域、文化等原因,北方民族普遍具有一种豪迈任侠的个性。成长于北方胡汉交界地带的刘琨受这种个性的长期熏陶,自少年时代就个性豪爽,有雄才大略。

《晋书・刘琨传》载:“琨少得俊朗之目,与范阳祖纳俱以雄豪著名。” [5] (P. 1679)《世说新语・仇隙》第二条引刘璨《晋纪》曰:“琨与兄舆俱知名,游权贵之间,当世以为豪杰。” [6] (P. 1083)刘琨好交游,这也是个性豪迈任侠、胸有大志者的共有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刘琨所交之人多与其意气相投,不仅个性豪迈,而且具有宏图伟略。

豪迈任侠的个性表现在诗文中,便是不拘泥于一字一句的雕琢,而是以气运诗,这便使刘琨的诗歌读起来清新流畅。同时,刘琨又志趣高尚,因而其诗便具有了刚健的美感。

参考文献:

[1]王叔岷.钟嵘诗品笺证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萧统 编. 李善 注.文选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随唐史三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2..

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范文3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文化的鼻祖。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贯十分重视体育教育,其体育教育思想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提出了体育思想和养生观,而且提倡注重学子的全面发展和竞赛道德修养、注重饮食作息的养生思想,对古代体育、近现代体育的发展有着较深远的影响。

一、注重学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

孔子的体育思想,是与教育思想紧密相关的。他是学校体育思想的开拓者,他认为学习的次序,本末兼顾之道,是“志于道、据于德、行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当然他所说的德。仁、艺是为学先后的顺序,是各有其内容含义的。他并不主张学生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而是注重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同时注重游戏娱乐。“游于艺”中就包含着体育的因素,“艺”是指“六艺”,射、御包含有体育的因素,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是蕴涵着体育思想的。孔子的体育思想很大程度是源于夏商以来的学校教育思想。这也成为后来孔子教授“六艺”的主要内容。“六艺”,即:札、乐、书、数、射、御。“御”,也就是驾车。射、御是孔子“六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他全面发展教育的体育内容。当然,孔子教学生射、御,原则上不是主张武力战争,不是让学生学会打仗的本领。射和御有信礼的成分和内容,但就其活动的本质来说,它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目的是提高练习者的身体机能,这时候有关游艺思想已具有了现代体育的雏形。

二、注重竞赛道德修养的思想

先秦时代的运动竞赛,首先推举射箭比赛。孔子对于射箭比赛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论语・八恰》中孔子指出“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生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他认为体育的功用重在强身健体、修养情志,而不在于竞技格斗。争强好胜,既提倡一种轻松愉快情调的运动形式,主张身与心的共同锻炼。孔子认为体育的裁判标准是技巧、质量为主,力度、速度为次,子日“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意思是射箭的目的看射中靶子的准确程度,而不在于射穿牛皮的深度,因为人的力量是有强弱之分的。他认为搞比赛,一定要明确比赛目的,一定要公平合理。至于怎么样进行比赛(比赛时应持什么态度(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其意是:品德高尚的人对其它事情,是没有必要去争的,对于射箭必须要争出高低,但是参加比赛注意道德修养,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箭之后走下场来,又互相敬酒。这样的比赛争胜负,是正当之争,上等人之争。而且认为有道德和本事的人,才可能射中,没有道德的人是不可能参加比赛的,即使参加也会射不中。射中射不中完全决定于思想品德,这当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孔子还认为武勇必须从属于仁和礼。

三、注重饮食作息的养生思想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倡饮食卫生。他在饮食方面有“七不食”,即“食而馅,不食;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不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止,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孔子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暴饮暴食,讲究营养的合理和卫生,所以他一生很少患病。孔子对服药也很谨慎。有一次他病了,鲁国的执政者给他送药,他连忙称谢说:“丘未达。不敢尝”。意思是我不了解这种药的药性,不敢轻易吃它。

在孔子时代,无论是食品结构、烹调工具和烹调方法。还是饮食习惯和风格,都比较简陋和粗糙。当时人的平均寿命仅30岁左右,孔子却享有73岁高寿,充分证明了孔子饮食思想的正确性。在物质生活上安于简约淡素,不仅是基于他早先的经济条件和长期的生活态度,溯源还在于一种思想境界。

四、求得长寿的“三命”思想

三命就是指的睡眠、饮食、佚劳三个方面,孔子认为关系生命的不是天给的,而是由自己决定的。指出了影响生命的主要方面,不是听天由命,而是靠自己去争取去掌握。智士仁人能够养生合理,动静适宜,喜怒以时,这样就不会伤害性情。能享高寿是合理的。孔子一生的人生实证明了他的这一论断。他一生颠沛流离,其说不行,几次险些丧命,真正做到了乐天知命故不忧。

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范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我我我”为你整理了《乡土中国》读书心得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是一部饱含家国情怀的经典力作,先生基于大量扎实的社会调查,以简洁平实的语言勾画出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和主要特征,探寻了家国乡土深处的文化根脉。

“乡土”寻根。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处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下,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主;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宗教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在这种社会结构下,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延续,禁锢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对思想文化的统一,对男女情感的压制等等。站在现在来看,我们可能不能完全接受,而先生在书中解释了这些传统思想的来源,以及在农业社会时期其存在的益处和合理性。

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范文5

关键词:个人;现代化;中国人;心理特征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个人的现代化其实首先是一种心理态度或者心理状态的改变,然后促使行为上的改变。个人的现代化包含了各种心理特征,概括来说,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适应社会变迁;突破思想和眼界的范围;对当下和未来的计划性;具有效能感;基于理性对周围给予信赖;积极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受教育和选择职业的期望;有更深程度的自尊,也非常尊重他人。那么对于我们国家,个人的现代化又有那些特殊之处呢?

一、适应性

个人的现代化首先体现在对新思想、新事物的适应性。

第一方面:对于未曾经历过的新的思想观念、生活经验和行为方式是乐于接受的。这是一种心理倾向,或者说一种正向心态。例如,以传统方式耕作的农民愿意采用新的耕作方法;志愿者愿意接受新药的临床试验等等。通常具有这种心态特征的人,就是现代化的人。

适应性的第二方面与第一方面密切相关,是更加宏观的一种心理开放性,即对社会的变迁的适应。在发展中国家,人的现代化可体现在能接受自己周围的社会变革。

二、突破性

如果一个人能够突破思想和眼界局限,广纳各方意见,进而权衡出重要的结果,那么他是现代化的人。传统的人通常拘泥于自己的小圈子,谨慎地对待人和事,相反,现代化的人有更加广泛的思想,他们不仅仅考虑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还能思考整个社会的事务并发表主张。

三、计划性

对于现在和未来,现代化的人倾向于制定长期计划。他们总是事先对未来作出规划,这不仅仅有对个人生活的计划,也有对宏观的社会公众生活的考量。

例如,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现代人会绘制踏实稳健的蓝图;对于个人未来的生活,现代人倾向于防患于未然,即事情发生之前就会计划和安排好如何应对。正是具有这样的品质,现代人通常能够得到更好的个人发展。

四、效能感

现代化的人对个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这是一种效能感。

一方面,它“相信人性能够改变,相信人类能够解决自身的问题,相信人能够对社会的弊端进行改造和有效的干预”。另一方面,效能感体现在效率上。现代化的人是讲求效率的,不仅仅是因为自我计划性,更因为现代化的发展不允许存在懈怠的人。

五、信任感

现代化的人认为“世界是可依赖的”,“可以信任他周的人和社会组织能够实现他们的任务”。他们对于宿命论是否定的,即不赞同人的命运不可改变。基于理性的基础上,他们给予周围和社会信赖。这种信赖可以让他们更容易相信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而对于一个传统的人来说,这种信任感则要少很多。

六、高期望

现代人对于知识和职业的期望值是比较高的。他们尊重客观事实,不会墨守成规。他们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探寻是充满热情的,不会轻信主观臆断。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上,他们不会受制于传统思维,而是倾向于忠于兴趣以及对某些专门技术尤其是新技术持有正向心理态度。

七、自尊、他尊

有些人认为,现代社会人与人关系冷漠无情,个人尊严经常受到剥夺。但实际上,现代社会的自尊和他尊的程度远远超过传统封建社会。我们可以比较现代的老板、员工关系和古代的地主、工人关系,显然现代人的关系更加和谐,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更自尊也尊重他人,不因不同的社会阶层或者特殊的个人特征而给予不同的对待。

此外,除了工作关系,在其他的社会关系中,现代人也会更加注重自尊和他尊。

八、现代化的中国人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人的活动空间扩大,面临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的事务。为了应对这种变革,人们需要逐步实现个人现代化的转型。那么,如何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我认为,首先,中国人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的封闭性,使用开放性的现代思维方式。这种现代思维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实践积累。第二,能力素质合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力素质中,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等各方面需要全面提高,这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要求。第三,生活方式的转型。从单一的传统生活方式到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是受到社会生产方式转型的带动。我们不能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立足于实际,形成和倡导他人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实现我国国民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包含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从心理因素来看,由社会变迁造成了价值观和心态的失衡,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思想和价值观的碰撞,对国人心理造成冲击。由于漫长的农耕文明、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人们头脑中,而“后生”现代化的心理正被动地形成薄弱的基础,两者相互影响,就会让人无所适从,一时间,容易产生信仰危机、极端主义等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一旦扩大化,就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亟需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首先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要从积极推进社会转型、倡导社会成员价值观的现代化转向等方面提出措施;其次,应注重个人调整,明确传统儒家思想是有缺陷的,例如中庸、安于现状等心理,就违背了现代社会价值观。因此,对于传统思想,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勇于进取、改革创新的精神品质,也是我们每个人现代化学习和发展的方向。

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范文6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原因;表现

文化差异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各自文化截然不同。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而西方社会,在经历了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政治改革等重要阶段之后,逐渐形成现代文明。

一、中西文化差异出现的原因

从地理方面看,中国封闭的大陆性环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的思维倾向于内向型,而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内敛、自省、知足常乐的性格。中国人推崇中庸之道,思想较为保守、缺乏创新、进取、开拓精神,且对未知事物缺乏好奇。而西方国家大多是处于开放的海洋型环境中,其航海、贸易、商业发达。这一开放包容的地理环境特征,塑造了西方人热情、奔放、创新、开拓、进取、乐于探索未知的个性。

经济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小觑。中国经济是农业经济的典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社会占据主导地位。这造成人们比较安分保守、求同求稳、知足常乐的性格。西方国家属于海洋经济,所以西方人性格较为外向,喜欢探索未知。西方国家较早爆发工业革命,这使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拼搏意识。

思想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占据着主导的统治地位。中国人向来尊崇儒家学说,“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儒家学说精髓部分,儒家学说要求人们以大局、集体为中心,反对过分表现自我。这就使得中国文化以群体性为主要特征。对西方价值观影响最大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主张发展自己、表现自我。所以西方文化以个体性为主要特征,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

总而言之,地理、经济、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习惯及风俗。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以群体性为主要特征。这种群体性文化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一切,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中国人强调遮掩锋芒和中庸之道,讲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思想较为内敛、保守、中庸。这种保守、中庸的性格体现在科学层面上则是中国人更相信前人的经验,较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探索精神,且思维较为感性。在科学发展进程中,一直在模仿前人,故中国科学体系建设较为缓慢。

西方文化以个体性为主要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极力推崇个人主义,认为一切行为应当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故西方人性格较为争强好胜,更重视个体利益,崇尚自由,强调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西方人勇于探索,重视实践,且思维趋于理性,体现在科学层面上则是不迷信权威、勇于挑战,故而西方国家最终较早的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2、社会交往

中国人性格内敛,讲究辈分、长幼关系等,故而在称呼方面,等级、亲疏关系明显。在中国,叔叔、伯伯、姑父、姨夫是不同的概念,而在西方社会,这些人都叫做uncle。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只有比较熟悉、亲近的人才能直呼其名;而西方社会则较为开放,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多以朋友相处,对老师、长辈、上司都可以直呼其名。中国人尊老敬老,认为老者是智慧、威望的代名词,所以就有了老张、老李这样的称呼,而张老、李老更透着尊崇、尊敬;在西方社会,这样的称呼是不被接受的,西方人通常将老和 “老而无用”联系在一起,所以,这样的称呼在西方社会是引人反感的。

民族性格的差异也体现在社交方面。中国人的整体民族性格是内敛,而西方人则是开放。例如“小意思,不成敬意”,“东西不好,请笑纳”等是中国人送出礼物时爱讲的话,如果西方人听到诸如之类的话语,会认为你看不起他们,拿了不好的礼物来送给他们。西方人更倾向于在送出礼物时说“我希望你能喜欢(I hope you'll like it.)等客套话。在收到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会先表达谢意,等客人离开之后再拆开礼物查看,而西方人则会当面打开礼物并表达谢意。面对别人的称赞时,中国人会说“哪里”“不才”等话语,以表谦虚,而西方人则会直接说“thank you”“I am happy to hear that.”。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问“您贵庚?”“您在哪儿高就?”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熟人之间见面则喜欢问“你吃了吗?”“你去哪儿?”等问题以表亲近。在西方社会,与人交谈时,年龄、婚姻、收入、等私人问题是不能问的。西方人对此类问题非常反感,他们认为这种问题是非常不礼貌的,有窥探别人隐私之嫌。西方人更倾向于谈论天气、新闻、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等话题。

3、日常生活

饮食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用料考究、制作复杂、菜系繁多、口味多样。中国人在烹饪过程中强调色香味俱全,其中尤其注重对味道的追求。煎、炸、炒、炝、爆、焗、焖等众多烹饪方法,将食材加工成丝、块、条、片、丁等多种形式。但是,其加工过程中的“煎、炸、炒、炝、爆”,都会使食材的营养成分被破坏,在追求美味的同时,忽略了对营养的需求。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中国简单,对食物色香味的要求不如中国,但西方人重视食物的营养,他们讲求各种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得当,营养成分是否能被充分吸收。西方人在饮食上重视营养,与西方社会历来重视科学是密不可分的。

禁忌的不同,也是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中国人的禁忌、偏好,多与谐音有关。中国人喜欢数字8,因为8与汉字“发”谐音,象征着财源广进;中国人喜欢数字6,数字6象征着”六六大顺”“一切顺利”;中国人则认为数字4不吉利,因为4与“死”谐音;生意人忌讳出门看到蛇,因为蛇与汉字“折”谐音,会有亏本、入不敷出之嫌。西方人忌讳“13”这个数字,因为最后的晚餐中,出卖耶稣的犹大正是第13人,夏娃给亚当吃禁果之日就是13日。所以,西方的很多大厦没有第13层楼;有些航空公司没有13号班机。西方人也把星期五视为凶日,因为传说夏娃偷吃禁果适逢星期五,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也是星期五。如果13日恰逢星期五,那这就是“不详中的不详”。所以在13日星期五,许多人不出门,许多舰船不出航。

文化差异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在对动物的喜好上。在中国俗语中,狗是个绝对负面的词汇。狗腿子、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中国人对狗的鄙视,由此可见一斑。而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第一狗”和总统、第一家庭、第一夫人都是新闻媒体追捧的热点;在英语中也有很多和狗有关的词汇,例如“lucky dog”代指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 ”译为“凡人皆有得意日。”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而在西方社会,龙是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被视作恶魔,甚至在有些地区还有“打龙节”。文化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三、结语

由于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的原因,使得中西方在文化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强,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语言背后文化的学习。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定位文化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尊重其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积极提高自身文化适应性,使中西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杜艳如.浅议中西文化差异[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04).

[3] 李雪梅.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J].理论导刊.2006(06).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