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低碳经济;对外贸易;政策

一、低碳经济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是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新兴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人们追求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时创建清洁型能源结构,并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要降低经济体系中的碳足迹,必须控制该经济体系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量。而清洁型能源结构的开发和能源利用率的提升必然要求人们转变现有的产业结构和模式,创建新型能源技术。

二、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近些年,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国内生产的产品(例如钢铁产业产品、化工产品等高能耗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大削弱;与此同时,与这些发达国家产业竞争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产业大都出现为高能耗、高排放的问题,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愈演愈烈,因此为了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这些发达国家作为政策的“先行者”,提出实施征收碳关税政策方案,这既有利于促进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又符合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战略意图。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1.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量下降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事实上承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化工产业和低端制造业,因此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比重较大的工业制成品仍然是高碳排放的低端产品。如果发达国家开始征收碳关税,进口国家的企业对我国钢铁、水泥、塑料制品及玻璃制成品的进口量将大幅下降,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很大影响。根据我国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12年我国总出口额20489.5亿美元,其中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为3518亿美元,比重为17.2%,对欧盟发达国家的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1.8%,两者之和占我国出口总额近40%;在对欧美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中,高碳产品所占比重较大,例如钢铁、建材、化工品、塑料制品及玻璃制品等高碳产品占一半以上。在我国出口贸易的工业制成品中,高碳产品占很大比重,如果发达国家开始实施碳关税政策,势必将影响我国工业品的出口。

2.造成我国贸易条件恶化

我国对外贸易的重点出口份额是由加工贸易带来的,大约占我国出口总量的50%,面临碳关税这一隐形的贸易壁垒,使得我国出口成本急剧上升,而在低碳利用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鸿沟,使得我国不仅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逐渐减小,在技术禀赋方面也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在碳关税前提下,我国加工业将不得不选择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用做低碳技术和新能源的研发和投入使用,这使得本来经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我国低端加工制造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新一轮关于碳关税的贸易不仅拉开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还会造成我国进口的成本增加,进一步影响了制成品的出口价格,在国际市场丧失价格优势。而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如果对所有出口产品都征收碳关税,这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可能比反补贴反倾销更为严重,混乱的国际环境不利于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步伐。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下对外贸易的建议

1.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贸易法律体系

应该尽快完善国内低碳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国际上通行的法律法规接轨。例如可以考虑将发达国家的碳排放交易许可机制引入到现行的法律体系中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整顿国内的交易秩序;进一步强化对出口企业及其出口货物的法律监管力度;针对由于合同和金融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对外贸易纠纷问题,补充相应的法律仲裁条款。通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我国出口企业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法律要求从事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有利于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也能尽可能避免一些贸易摩擦问题。

2.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加快国内出口企业转型升级

在政策层面,中国在保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有必要纠正过去外延式增长模式的对外贸易政策,转而向内涵式增长模式发展。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外贸企业在产品工艺的设计上,在原材料和能源的选择等方面严格按照国际绿色贸易相关标准来执行,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采用最新的低碳技术,促进出口企业按照国际化、标准化来组织生产,改变高投人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的集约型经济,打造国际知名绿色品牌。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还应该吸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节能减排合作,帮助国内企业引进外国先进的低碳环保技术、设备和人才,并尽量促进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自主创新相结合,以加快产业低碳转型。

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贸易;经济;改革开放

一、基础设施支出增多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我国和沿线各个国家与地区的交流更加深入,尤其是贸易方面,同时也使对外贸易合作关系更加密切,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推动力。因为参与“一带一路”的诸多国家都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所以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薄弱,例如东南亚地区的制造业与基础设施建设这两个行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资金、技术与经验方面的问题。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也得到发达国家的关注,尤其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突破以诸多利益群体在合作方面的限制,加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获得充足的资源支持。所以,需要积極宣传该倡议的优势,推动国家发展。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设施创造水平不断提升,并且在铁路、交通、贸易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资金与技术等支持,逐渐压缩了行业成本,例如我国高铁行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占据有利地位。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我国与其他国家合作,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大量资源方面的支持,尤其体现在铁路、公路、航空等领域。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拓宽了基础设施建设材料市场,为劳动人员与机械设备出口提供机会。

二、国内对外贸易结构更加完善

国内对外贸易结构在形成与优化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例如自然资源、地质与经济条件等,而且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相比较之下西部地区发展慢,这也呈现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完善的必要性。以美国、日韩等发达国家为例,这些国家的贸易额在我国出口贸易额中占比较大,但是与东亚、非洲等国家的贸易往来次数却不是非常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上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国内对外贸易结构更加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形成联动。在传统经济全球化以及海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一带一路”倡议中制定的经济走廊规划代表经济全球化已经逐渐向海陆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生转变,从而形成海陆经济全球新经济局面。“一带一路”倡议在实施的过程中将互联网、高速铁路、集装箱海域等多样化工具结合起来,使海洋与内陆经济实现融合。那么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沿海地区原本的交通优势并没有被取缔,利用陆地、陆地和海洋、陆地和天空之间的连接,实现了各个地区的协调发展。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期间面临一定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倡议使经济发展趋向不断向西扩张,使西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实现了东中西部梯次联动并进。例如新疆地区因为地理位置比较独特,所以将该地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的货运中转枢纽,利用海陆空的便捷交通条件,使当地特产能够快速运输到其他地区与国家,实现对外贸易。山西省2019年第一季度境外直接投资达到1.1亿美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投资规模中占据81.5%。安徽省第一季度的境外直接投资为6924万美元,同比增长2.8倍。

第二,紧密联系东亚、东南亚与非洲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各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关系更加密切,同时也提高了彼此之间合作的开放性。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东亚、东南亚与非洲各个沿线国家全球贸易参与程度显著提高,2017年贸易参与度高达55.2%。我国和沿线国家展开频繁的贸易合作,可以提高沿线国家对于国内对外贸易占比,从而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三、加强国内对外投资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表明,在2017年我国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为1582.9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9.3%,但依然位于历史上第二高位。在这一背景下,需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以互联互通为基础弥补发展缺口以及短板,将传统形式的国际分工模式优化,重新建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解决,进一步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超过全球涨幅的2倍。“一带一路”倡议的源头为亚洲的各个发展中国家,将世界范围内的各个经济体连接起来,拓展市场规模的同时,也为各个行业提供了投资机会。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需求增加,那么我国在2014年便建立了以亚洲各个国家为服务对象的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我国以持股50%的优势成为银行的最大股东。从国家对外贸易角度考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使“一带一路”倡议各个沿线国家的资本互通途径得到拓展,同时也我国对外资本结构带来直接影响。

四、为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提供推动力

从2014年开始,我国经济从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成为中高速增长,这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已经成为新常态。基于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对策,希望能够保证信贷市场稳定性,拓宽融资途径,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那么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内金融租赁行业获得显著发展,为对外贸易带来正面影响。从行业角度分析,金融租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资金与资本的跨国家流动,使资金流向更加需要的行业,达到资本配置优化的目标。在有关行业严重过剩的前提下,金融租赁行业的全面发展,使过剩产能得到释放,发挥金融租赁行业的优势,将过剩产能及时输出,将相关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时解决。

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外贸依存;提高;风险

一、外贸依存的概念及我国外贸依存的特点

对外贸易依存度也被称为“对外贸易依存率”或“对外贸易系数”,一般用对外贸易额即进出口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即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依存度可以粗略地反映本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较,我国的外贸依存有着自身很明显的特征:一是变化走向不同,世界其它经济体包括欧美和日本等外贸依存一直很平稳,变化浮动较小,而我国的外贸依存却呈直线上升状态,而且浮动较大。虽然现在全球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衡量外贸依存的标准,但根据库兹涅茨的分析,一个国家的外贸依存和其经济总量有着负相关的关系,不论是欧美这些实力巨大的经济体还是一些小国都很好地佐证了这一理论,而我国却是一个反例,虽然经济规模早已跃居世界前三,而外贸依存依然高居不下,说明我国的经济结构有着很大调整的空间。

二、外贸依存度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贸易摩擦已向宏观化和制度化发展。我国外贸摩擦有着微观化、随机化的特点,可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加入WTO后,外贸摩擦方式向宏观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外贸摩擦的案例不断增多,并且涉及领域也在不断拓宽,除了常规贸易领域外,还有服务、环境行业等等。我国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到2011年这十年间,国外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贸易摩擦事件有700多起,大约每年有600多亿美元的商品牵涉其中,对我国的出口贸易有着巨大影响。传统上,对外贸易摩擦不外乎关税和配额许可证问题,可是近几年主要有反倾销、补贴和技术壁垒等问题,造成新的贸易壁垒,也使我国的外贸环境变得异常严峻。

2.进口产品的高依存度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当前,我国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一些高科技技术产品和精密加工部件等领域,并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是极为不利的,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规模还在不断扩大,这就意味着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还要依赖进口来解决这些产品的供给,而这些高科技产品及精密加工部件的进口尚存很大变数,比如这些货物的主要输出国发生巨大政治波动或战争,会给我国的进口贸易造成短期的空白阶段,可是这些货物又不能短期内自给,就会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难以估量的冲击。

3.高外贸依存度阻碍国内产业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输出主要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产业上,但这种模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因为它的附加值比较低,不能和高科技产品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利润空间比较来看也差出许多,而且外贸依存的不断攀升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有很大的不足,第三产业发展远远滞后于其它发达国家,未来要走的路还很艰巨。

4.出口市场的集中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我国每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虽然很大,但产品结构却很单一,出口对象也很固定,比如近几年美欧、日本是我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国,它们国内的需求和反馈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贸易的稳定性和增长趋势。特别是美国,不断调整进口政策,甚至对我国个别企业进行了强硬的经济制裁,这些都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巨大的负面作用。

三、调控外贸依存度的措施

1.促进产业更新换代。我国对外贸易的总额不断攀升,但其中却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制定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的外贸政策,让我国从一个传统上的贸易大国走向梦寐以求的贸易强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要不断盲目地追求对外贸易总额的增加,要注重贸易的质量,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我国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判政策来规范对外贸易的健康增长,转变增长模式,追求效益增长和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最小化,不断提升我国外贸对经济的运行优化和控制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2.重视国内市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持续不断的原动力,不论是全球经济还是区域经济都是如此,而对我国来说不外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两个方向,国际市场现在也日趋饱和,而且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国际市场很不景气,必须把目光转回国内,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改善城乡差距,合理引导居民消费,最大程度地拉动国内市场的需要。

3.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所占比例极大,不可否认加工贸易在改革开放之初确实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部分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可是随着世界范围高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加之我国企业自身研发能力不足,就造成了我国只能把目光聚集在那些经过简单的再加工包含极低附加值的产品,长此以往,不但我国的对外贸易得不到质的飞跃,还会造成人力资源和能源的极大浪费,盲目跟风的现象在出口业方面也是愈演愈烈,造成产品种类过于集中,营销渠道变窄,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

4.彻底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一方面,本着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对本国企业将逐渐取消贷款和税收方面的优惠,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多年出口的大格局,即提高高科技产品输出量,减少简单粗加工产品的出口总量,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保证资源的合理和高效利用,减少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履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承诺,本着一视同仁的原则,取消国外企业的超国民待遇,严格约束和规范国外企业的经营,防止出现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外企业扰乱我国经济秩序的现象,或者造成盲目依赖国外企业的尴尬局面。目前,我国有许多企业存在产品积压,高投入、低产出,环境污染重的问题,我国新近几年引入的国外投资中,用于高科技研发的比例不足四成,超过六成是以低成本的再加工贸易为主导的产业,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几乎到了饱和的境地,不符合我国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甚至还干扰到了我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而影响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升级。

5.建立和完善重要资源保障制度。必须严格控制国内高耗能、低产出的企业数量,提高环保意识,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精密制造加工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杜绝资源浪费现象,并建立能源储备,维护我国的战略和国防安全,并努力寻求国外稳定的能源供应合作伙伴,全方位、多角度地建立和健全能源保障政策和措施。

6.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业。我国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虽然我国服务贸易起步晚,经验少,但是我国的服务贸易有着广阔的市场基础,必须大力推行和发展,不论欧美还是日本,它们经济的迅速崛起都离不开服务贸易的大力发展,只有不断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才能尽快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但必须制定好相应的法律法规,良好的约束才能促进银行、保险等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从而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王检贵.中国贸易依存度过高了吗[J].财贸经济,2004(7).

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外贸经济 技术性贸易壁垒 影响

一 我国对外贸易中技术壁垒发展状况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无论是贸易往来的范围还是进行合作的深度上,都有了更加明显反而进步。我国的对外贸易在这种趋势下也有了更加长远的发展,但是在参与国际贸易的竞争中,我国的外贸经济所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发展契机。这种机遇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贸易伙伴的增加,出口量的扩大,出口成本的降低,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使我国在国际贸易的市场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我国的外贸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大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现,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以温州为例,温州的劳动力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典型代表,温州在过去一段时间在对外贸易进出口中占据着重要的份额,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排挤和限制使得温州一些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困境。以打火机市场为例,温州出口的打火机由于受到欧盟技术性壁垒的限制,出口量大幅度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外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促进我国外贸经济在未来的发展,就必须正确的解决和处理好这一问题。

二、技术性壁垒对我国外贸经济产生的影响分析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现,在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的同时,对我国这种技术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也是巨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技术壁垒导致贸易利益的分配不平衡

在现行的国际标准体系中,标准的制定者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是标准的被动接受者 因此,发达国家为了保护他们的国际贸易利益,经常利用技术标准设置贸易壁垒甚至发动技术贸易战,从而继续控制发展中国家,占据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据统计,在生命科学与生物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发达国家所拥有的专利数量大约占全球专利总量与发展中国家仅拥有的专利数量有着明显的差距。如此大的技术差距,使得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将会进一步向发达国家倾斜,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利。

(二)企业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降低

技术壁垒的直接影响,就是由于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或由于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出口企业无法承担费用,被迫退出国际市场。目前,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出口市场又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苛刻,我国企业就在认证费用以及企业为适应新壁垒不断收集信息、 更改工艺流程、 更换包装形式、支付额外的广告费用等方面增加了成本。 与此同时,由于过高的检验检疫费用,过高的认证费用,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致使出口产品数量下降,市场份额减少。

(三)我国外贸出口额下降,国内供求失衡,经济不稳定。

由于技术性壁垒涉及的行业广、 品种多、 技术标准要求苛刻,而我国出口的商品由于技术水平、 环保意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导致了产品出口受阻。若将这些产品转销第三国,则会增加成本,降低我国外汇收入,影响出口额;而如果这些本打算出口的产品,被迫转入国内,则会导致国内产品供大于求,该商品价格必然降低,甚至亏本卖出,从而使部分企业盈利减低,甚至亏损而导致破产,投资下降,总需求下降,经济可能会一度萧条,这无形中给我国正常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三、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外贸经济已经产生了多重的影响,我国的外贸经济要想在未来有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针对当前的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和应对,使我国的外贸经济能够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第一,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经济发展。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都还比较落后,经济水平的落后就使得我国的整体对外贸易水平还不是很高。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技术水平有限,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很欠缺,自主创新能力,这就导致了我国的核心技术水平一直受制于人,在这种背景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无疑于是雪上加霜。创新作为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其独特的地位更是引人关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依赖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的社会价值,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已经不具有任何优势,企业未来的发展必须重视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用创新的思路来引导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要重视企业自身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没有创新就意味着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中始终无法占据有利的地位,始终无法实现自身的发展。要摒弃这种局面,就必须要重视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建设。

第二,继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贸易中,我们收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水平与我国形成的对比和差距,以及每个国家都有的强烈的民族保护主义,使得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面临了多重的障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对国际市场的融入,相反,我们应该更加积极的融入到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之中,特别是应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发达国家通常引领着一些国际标准的制定,在与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够学习到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虽然说短期内我国的国际贸易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不可扭转的事情,但是我们从长远来看,这一时期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必须经历的一个阵痛时期,只有经历过这一时期,我们的国际贸易在未来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会在国际贸易中奠定自己的地位。

第三,建立完善技术标准及统一规范的认证体系。我国出口产品的相对弱质性使得其无法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应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以及检验检疫制度 包装和标签制度、构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充分反映我国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的技术法律法规体系。如果建立统一规范的质量认证体系,颁发证书,证明其产品 管理体系达到相应标准,那么我国的出口产品就很容易跨越壁垒,进入国际市场。我国应抓紧建立和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建立与国际认证体系接轨的运转灵活、高效快捷、统一的认证体系。

参考文献:

[1]全毅.论当前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国际贸易问题,2004.7.

[2]胡伟辉.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J]. 经济纵横,2002.11.

[3]刘捷,郑策,宛艳.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贸易的影响[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2.

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TRIMS协议 国际直接投资 边际产品价值 外资法

一、TRIMS协议产生及内容

1、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

国际贸易古典与新古典理论均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进行国际移动,新贸易理论则放松了这一假定,从而使新贸易理论更加适合当今的国际贸易现实。国际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利用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他国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资本对外投资活动。国际直接投资是在国际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呈现的特点主要有:国际直接投资仍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发展中国家的数量虽分布严重失衡但有明显增加、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也在迅速发展、国际直接投资重点逐步转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2、国际社会对国际直接投资法律规制的努力

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直接投资法律规制不断创新,一些国际组织或机构为协调国际投资关系所做出了不断的努力。分别是:关于《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守则》、《关于解决东道国与其他国家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关于外国直接投资的待遇标准》、《关于国际投资的多国企业宣言》。但这些协调活动的范围和领域不全面,仅是部分国家或国际投资的个别领域。另外,已经付诸实施的规则或协议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难以发挥较大的作用。

3、TRIMS协议主要内容

通过多次艰苦谈判产生的并于1993年3月达成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协议作为多边贸易谈判的成果之一问世,即成为WTO法律体系框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TRIMS协议的正文部分包括9个条文,具体内容是:对东道国引进外资的限制的规定、例外条款与发展中国家成员、通知与过渡性安排、透明度要求、建立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委员会、磋商与争端解决、货物贸易理事会检查。TRIMS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①TRIMS协议仅为与投资措施有关的多边贸易协议,并非国际投资法典;②TRIMS协议是对既有GATT规则的重申,未有重大突破;③TRIMS协议虽条文简短,但弹性较大;④TRIMS协议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妥协的产物,但发达国家的观点略占上风。

4、TRIMS协议的意义

TRIMS协议的诞生,对于完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推动国际投资法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该协议的法律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大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法律体制的完善、实现了投资领域国际立法的重大突破、促进各国完善与修改外资立法、完善了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法律机制、加强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进程。

TRIMS协定是到目前为止在国际范围内第一个正式实施的有关跨国投资方面的多边协议,它扩大了多边贸易体系的管辖范围,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纳入到了多边贸易体系之中。其宗旨在于避免投资措施给贸易带来的限制和扭曲,从而促进世界贸易的逐步自由化,并促进跨国投资,以达到增进所有贸易伙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成员经济增长的目的。

二、TRIMS协议对我国投资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一般分为激励措施和限制措施。绝大多数国家对外资采取激励和限制相结合的政策,即一方面制定优惠的激励措施,注意保障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吸引更多的外资;另一方面,又通过各种政策和立法手段对外资进行多方面的限制,以保护民族工业和本国资源。

1、对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福利分析模型介绍

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认为:产品的边际产出价值MRP=VMP=MPP*P,其中MRP与VMP是分别用实物量与价值量表示产品的边际产出,MPP是对总产品产出求导得出的边际产品产出。麦克杜格尔(MacDougal)在1960年提出的新古典主义的模型仍然是分析国际投资的福利效应的主要工具。

图一中,有A、B两个国家,各自的资本边际生产率由左右两方斜线表示。在开放资本流动之前的初始均衡中,国家A持有OA-Q的收益率为OA-Ra的资本;B持有OB-Q的收益率为OB-Rb的资本。假设允许资本流动,A国把Q*―Q投资于B国,A国产出减少Q*QDG,B国产出增加Q*QFG,两国收益率为Q*R*,世界福利增加GDF。产出的增加是所有资本运动的结果。在新均衡下,数量Q*QKG代表A国的资本所有者在东道国投资取得的资本收益,收益净增加GDK,B国净收益增加为GKF。A国内部资本-劳动比率降低,增加了资本的相对收益,但减少了劳动相对收益,B国相反。这是在资本自由流动状态下的福利情况。

2、对外商直接投资限制政策的经济分析

如图二所示,东道国政府对外商投资实行限制,假定实施的效果相当于投资的资本边际生产率从Q*R*降至Q1J,外资的流入量也出Q*Q减少为Q1Q。从东道国的角度看,现在使用外资的收益为QFCQ1,其中由外商投资者得到的收益为JLQQ1,而东道国的收益为CFLJ,同资本自由流动时相比,东道国减少支付外国投资者收益JLKI。然而,东道国得到的收益额比资本自由流动时的减少GCI。

一国通过获得外资可享受外资带来的一系列好处,但对外资实行一定的限制,并不一定影响国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相反只要限制得当,投资国和受资国双方都可从中获益。图二中,对于投资国,只要东道国限制政策实施后的资本边际生产率仍然大于其本国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就会有资本的流动,投资国也从中获得收益。对于东道国,在面积JLKI大于面积GCI的情况下,实行限制政策为国民带来的福利要大于资本自由流动时的福利,对东道国来说,实施这样的限制政策是有利的。这不但在国际经济学中得到证明,而且也为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所验证。

与其他贸易保护政策具有负面效应一样,限制性的投资措施也具有相应的负面效应,实施这些措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图二中,如果东道国采取的限制政策的幅度过大,使外资的资本边际生产率降低,面积JLKI缩小,面积GCI扩大,当JLKI小于GCI时,东道国会由于实施限制政策,整体福利小于资本自由流动下的情况,即东道国利益受损。如果考虑到外资进入会影响东道国资本投资的边际生产率曲线向上移动,由此增加的产出为东道国居民获得的情况,东道国潜在的损失将会更多。

3、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的经济分析

如图三所示,东道国给外商投资企业高于本国企业的优惠措施,期望能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可以假设使外资的边际生产率高于资本自由流动时的边际生产率,为Q1M。这时资本流入量由QQ*增加至QQ1,东道国引进外资的总收益为QFHQ1。然而,东道国应按照外资的资本边际生产率支付给外商收益,数额为QPMQ1,其中,HML由东道国从自己所得中支付。LFP由东道国所有,但比资本自由流动时少获收益GKPL。总的说,东道国由于采取优惠措施,使收益减少GKPL+HML。

东道国之所以给予外资优惠待遇,在于外国直接投资通常含有不能单独获得的新技术、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等好处,即东道国可得到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这种影响使东道国中资本投资的边际生产率曲线MPKb向上方移动,由此增加的产出为东道国居民获得;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使东道国国内竞争更加激烈,并因此提高各种国内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两国贸易条件的变化会以各种方式对福利产生更多的派生影响。

因而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对东道国的影响是复杂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有效地吸引外资的进入。除了数量的增加外,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构成和地区构成应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

三、我国实施的投资措施分析

1、对外资实施限制政策的分析

几乎在所有国家中都对外资实施一定的限制。我国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的领域到对外资企业经营行为都有法律限制规定。通过对外商投资的投资领域的限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国的民族工业的幼稚产业的发展,也体现了经济利益。

然而,实施限制政策的负效应也比较突出。如削弱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反而不利于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就反映了这种缺陷。

我国成为世贸成员后,考虑我国目前拥有8000亿USD的外汇储备,之前我国的外资法规中关于外商企业自行解决外汇收支平衡、出口实绩要求、外销比例、当地成分要求等均不适合世贸的贸易政策评审的要求,国家相继修改与完善了外资外贸方面的法律正是符合世贸的要求

2、对外资实行激励性投资措施分析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弥补投资环境的缺陷,需要通过实施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的进入。我国的对外商投资的优惠程度比较高,在我国引进外资、发展国民经济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外资是否流入我国,取决于我国能否使外资在我国的边际生产率高于国际市场上的资本利息率,取决于我国是否能对外资形成真正有效率的需求。我国可以通过给外资某些特殊的优惠来将外资的利润率拉到国际通行的利息率之上,但这样形成的对外资的需求不会是真正有效率的需求,这一类作法是损害我国的经济利益的。会导致相应的不良后果:优惠政策造成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和低效率的国际热钱的过度流动、优惠政策可导致国家利益受损、优惠政策加剧我国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从而削弱了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过高水平的优惠政策不利于提高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水平。

3、TRIMS协议对我国吸引投资及对外投资的启示

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常常利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引导外资流向,保护相关产业,而随着TRIMS协定的实施和这些措施的逐步取消,与此有关的产业政策将不复存在。当地成分要求,贸易平衡要求和进口用汇限制的禁用,各成员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放度将会扩大,这无疑十分有利于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发挥比较优势,缩短发展周期,从而使入世真正成为中国海外投资事业发展的契机。TRIMS协定对我国海外直接投资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我国要实现资源最佳配置,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利润最大化,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海外直接投资是必由之路。成为世贸成员不仅可以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带来机遇,而且还可以为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创造更为方便和有利的条件。TRIMS协定作为其中最重要的法律规则之一,构成了对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有力的约束和限制。东道国对国际投资管制的放松、政策法规透明度的提高、投资环境的改善,为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必将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成长机会。

参考文献:

1、张相文、曹亮,国际贸易学.武汉大学出版社,P285-288

2、海闻,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P210-238

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影响范文6

一、内生贸易理论――一种新型的以分工为基础的贸易理论

内生贸易理论是由杨小凯、罗森等人提出的,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侧重于从交易费用、交易效率等方面来解释贸易产生原因的新型贸易理论。由于内生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上的,因此在解释该理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引入杨小凯设计的生产函数来定义专业化经济,进而解释分工经济,最后才能导出内生贸易理论。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是基于社会每个成员专业化的差异程度,专业化之间差异度的上升会促使分工的发展。假定一个人生产两种产品X和Y,Li代表他投入i商品的劳动份额,即专业化水平。他的生产函数可假定为:

Xp=X+Xa=Lax, Yp=Y+Ya=Lay

其中:Xp和Yp为两种产品的产量,X和Y为自给量,Xa和Ya为售买量,专业化经济程度参数a>1。假使生产水平是专业化的增函数,即专业化会促使生产规模报酬递增,a>1。因此,当a=1时,规模报酬不变。而当a1时,而分工经济却可以在a>1和a=1时存在。

下面,我们以一特定情形来加以验证。假定有两个外生条件相同的人,即两人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和时间约束,可得到两个函数式:

Xp1=La1xYp1=La1yL1x+L1y=1

Xp2=La2xYp2=La2yL2x+L2y=1

由上式可以看出,个人在选择完全专业化时:Xp1=1或Yp1=1;而在自给自足状态下,即每个两种产品都生产的情况下,Xp1

假定:

Xp1=La11xYp1=Lb11yL1x+L1y=1

Xp2=La22xYp2=Lb22yL2x+L2y=1

a1>a2 b1>b2

式中表明,其中一个无论在X还是在Y产品上的专业化程度都高于另一人,但只要两人实现专业化分工,则Xp1和Yp1都等于1。这说明比较优势并不影响两人的专业化决策,而且只要两人专业化生产不同的产品,则都具有对对方的绝对优势,即分工经济。由此,我们将这种由于选择不同专业化方向的决策造成的事后生产率差别称为“内生绝对优势”,而将以外生给定的个人之间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利益成为“外生比较优势”。

现在我们可以用分工经济基础上的“内生贸易理论”来解释贸易产生和繁荣的原因。假定人们的需求偏好是倾向于多样化的,而且由于时间的约束,人们将选择专业化和分工通过交易来满足自身的多样化需求,以获取最大的消费效用。而只有当专业化的边际效益高于边际交易费用时,人们才会从自给自足状态进入分工状态。随着交易效率的不断改进,劳动分工协作将会发生,每人的专业化水平增加,生产率增加,贸易依存度增加,商业化程度增加,分工经济增加,生产集中度增加,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增加,市场一体化程度增加,贸易品种类及相关市场个数增加,国内分工和贸易的演进将最终导致国际分工的出现,从而产生国际贸易。在这一过程中,分工和作为分工结果的贸易是一个内在的自发过程,不需要任何外在力量,内生绝对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进步的动力。

依据内生贸易理论的解释,国际贸易之所以从国内贸易中产生是因为一国交易效率的改进,交易效率与交易费用负相关,各种交易费用(内生或外生)越高则交易效率越低。在交易效率极低的情况下,即便存在外生比较优势,相对于开放贸易来说,自给自足才是最优选择。国际贸易给一国或地区带来贸易利益的前提条件是该国或该地区的交易效率应当足够高,以便适应分工水平的提高,而分工水平的提高需要更大规模的市场与之相适应,因此国际贸易才成为必要。交易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交易制度的改进,交易制度越是完善,交易效率越高,从而分工的发达将带动国际贸易的繁荣。

二、从内生贸易理论的角度看西南区域经济合作对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根据内生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是在一国或地区内部贸易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一国或地区内部分工的发展会促使该国或地区贸易的发展,而该国或地区贸易的发展使得其贸易制度不断完善,交易效率不断提高而交易费用不断减少,最终导致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相互分割的局部市场将逐渐发展成一体化的市场,当国内市场容量达到饱和时,就需要同国际市场来利用更高分工的好处,从而产生了国际贸易。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贸易是内部分工和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反过来国际贸易又会促进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促使该国或地区内部不断寻求合作及相互协调,最终形成统一的大市场。

从现实情况看,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1998年世界上有194个地区贸易协定,其中1/3是1990~1994年间签订的。2000年以来,美国与约旦、新加坡与墨西哥、新加坡与新西兰、EFTA与墨西哥、日本与新加坡之间又相继签订了地区贸易协定,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开始启动。从目前情况看,GDP排名在世界前30位的国家中,除了韩国之外,都是26个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同盟的成员,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全球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而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日趋明显。据有关数据显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有助于区域整体贸易实力的提升,绝大多数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年均出口增长率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表1)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有利于提高该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对于我国西南地区来说,要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规模,就必须搞好区域内经济合作与协调,打破地区保护、市场分割,形成分工合理、联合对外的经济格局。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南区域经济发展合作、一致对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实质,就是大开放,即从半开放的“障碍赛跑”,转向全面开放的“无障碍起飞”。实行开放型经济战略,进一步加大西南地区对外联合开放的力度,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积极引导和推动西南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已成为加快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2、我国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西南地区联合走向东南亚。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作为亚洲的第二号经济大国,我国并未袖手旁观,而是抱着积极应对的态度,通过实施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措施,千方百计化解危机给本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协助东南亚国家摆脱危机,走出困境。我国的举措,得到了国际经济界的赞许,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同时更使东南亚国家认识到了中国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为双方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在此背景下,西南地区应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联合开发东南亚市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东南亚国家的出口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