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1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五千年文明史创造的智慧结晶,集中体现了代代中华儿女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与思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然而站在二十一世纪这一历史制高点,细心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不难发现其自身夹带着文化缔造者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中带有局限性的意识观点,如何有选择的继承传统文化观念,这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是不可忽视的原则性问题。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基本原则,传承祖国传统文化,要“批判性地继承”,“灵活性地继承”,“开拓性地继承”。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而清醒的认识,把握好敏感、重点问题的处理,让传统文化扬长避短,进而起到最佳的教育作用。

一 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虽然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成就,但由于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今天而言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某些落后的、消极的、保守的因素。因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继承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原则。

实际上,传统文化中确实存在不少保守、消极的观念,如:“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一类的价值观念在中国大地上已经流行千百年,受此观念的影响,古代中国一向崇尚低调做事,不外露,不张扬。在现今看来,此种观念扼杀了一大批人的冒险、进取精神,扼杀了很多人的进步思想。又如明清时代的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为评判人才的标准,其重形式不重内涵的实质误导了青年人求学求知的真谛,极大程度地扼杀了学术的进步。这在现今看来仍有现实教训意义。同样的,古代男人“三妻四妾”的制度是对女性不尊重的典型体现;封建文化下的“求神拜佛”更是愚昧无知的落后行为。诸如此类的消极元素,现代人应当对其有清醒的认识,深刻的反省,争取在现今价值观念里摒除腐朽思想。

当然,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依然是值得肯定的。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情怀,还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无不体现着古代“君子”们的思想高度和道德水准。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气势更是体现了古人追求完美的道德修养。单纯的文化方面,古代散文,古代诗词在艺术上的成就则是绚烂夺目,令人惊叹。诸如此类的优秀传统、积极元素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值得进一步继承和弘扬的文化主题。所以,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有客观的认识和深刻的了解,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前提。肯定其优秀内容,批判其消极的思想,这是传统文化教育应该秉承的主旨。

二 灵活性地继承传统文化

继承祖国传统文化,不可完全照搬,应当充分考虑道德原则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影响力,深挖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实质,灵活地继承其精髓内容,灵活地将其内容传承给后人。譬如,一向以极高的思想成就和教育价值著称的儒家思想,其倡导的到的标准是“三从四德”,所谓的“三从”是指:古代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德、容、言、功。这些道德原则显然都是产生于封建礼教的大背景下,其明显有悖于“相互尊重”、“平等待人”的现今原则,是值得重新审视的。然而更近一步挖掘“三从四德”的精神实质,“三从”有着更深层次的道德内涵: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这是尊重长辈;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一同持家,这是尊重亲人;夫君不幸先逝,则要坚守本分,爱戴子女,这是尊重后辈。“三从”的道德内涵实际上体现的是人与人相处基本的美德——尊重。在今天看来,谦恭、尊重与和谐仍是现今社会值得大力弘扬的美德,其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有利于社会在平顺的环境中向前发展。只不过并不是只有女子才需要尊重他人,二是每一个社会分子都需要尊重他人。“三从四德”,既有封建的一面,又有积极的一面。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传统道德,传统文化其在表面看来可能已经过时,已经老化。但表面的背后,每一条道德、行为准则都包含着前人对思想、哲学的深度思考。将其精髓的核心价值加以提取,并将其与现今时代相结合,用以提炼新的规范和标准,这是灵活继承传统文化最值得提倡的方法。

三 与时俱进,创造优秀文化

优秀的文化总是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中得以升华和进步,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千百年来代代中华儿女不懈努力,不断完善而书写的宏幅巨作。只要中华民族进步的步伐不止,中国的文化就需不断地向前迈进。所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将老内容向后传承,还应该思考怎样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内容。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2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20世纪以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评价是有分歧的。21世纪以来,新的文化形态不断生成,文化态势比以往更加严峻和复杂,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共生共存、相互交织的局面,对文化传承提出了新的挑战。与会代表主要就以下4个方面讨论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承问题。

1.传统文化的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进行了辨析。他认为;传统文化是指在传统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所形成、传承、分享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农业社会中形成的文化系统,而文化传统是指在传统文化的系统里,那些被不同时代的人们挑选出来并加以继承,阐释、创造性转换的要素。传统文化是文化形态学、文化分类学意义上的概念,与现代文化相区别;而文化传统重在讲文化发展观,文化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基于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历史维度上的概念。

2.传统文化的价值

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要的精神财富,在当代仍然有生命力,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如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博士认为:传统文化在教育思想、管理及道德方面均有可借鉴的价值。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如若追求其原创性,则必须要向传统文化汲取营养。

石中英提出:传统文化对校正今天学校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有重要价值。今天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或错位。价值观的核心是怎么对待人我关系,怎么对待得失,怎么对待物质和精神等。现代社会把自我放在集体的前面,导致个人主义膨胀、自我中心日益泛滥。学生今天学习的价值、发展的价值在于获取未来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获得更高的舒适度。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学生更需要的是怎样驾驭这些外在的东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于讲怎样做人(人怎么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生与死、苦与乐、得与失)、怎样做事。儒家如此,道家和禅宗也是如此。传统文化拒绝承认孤立的、抽象的和原子的自我概念,把自我放在伦理关系里面来考察和关怀。在传统文化中,自我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关系性的存在。我们的自我在经验和实践层面上是各种关系的一个中心,正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伦理的坚守,我们才能获得自我的实现和自我的意义。因此,传统文化在纠正现代自我概念过于褊狭的毛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治疗、心理治疗的作用。人们阅读传统经典的最大收获是对自身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传统经典著作中最能够打动我们的文字也是那些能够触发我们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文字。

3.学校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1)学校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

石中英教授、广东大学的王卫东教授认为:学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主阵地,学校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功能是强大的。华中师范大学罗祖兵博士认为:对现代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学校对学生着重进行的是现代知识的教育,所以很多传统的东西并不是靠学校教育就能实现传承的,学校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功能是有限的。

(2)如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南京师范大学张新平教授认为:应全面、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如传统文化中讲辈分、讲等级、讲官本位的思想对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有消极影响,学校应努力克服它的消极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王本陆教授在回答我们是否需要传统文化这一问题时指出,传统文化作为文化中的一个“板块”,应予以保留。王本陆认为,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涉及一个选择标准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持有的立场是兼顾以下三个方面。即传承功能、育人功能与社会利益。他同时提出,传统文化是作为知识体系(门类)进入学校还是作为生活方式进入学校同样值得我们思考。中山大学黄崴教授强调指出:要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存等方面出发,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

有学者从适应性角度讨论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他们认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就是精华的,不适应的就是糟粕的。黄崴认为:讨论传统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现代,不能与现代割裂。在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方面,石中英认为;二者都是资源,取舍的标准是怎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怎么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怎么有利于培养理想的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互补的,是建构自我的不同模式。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李政涛引用了钱穆先生的话:对历史要怀有温情和敬意。为什么把“温情”而不是把“敬意”放在前面?李政涛认为,因为“敬意”可能会导向敬而远之、敬畏,所以我们更需要“温情”。为什么不用“激情”?因为“激情”容易丧失理智,且不能长久。“温情”即温和、温润、温暖:温和之心能贴近人心、贴近传统;温润、温暖之心能感动人心、润化人心。在探讨我们和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关系时李政涛认为:在讨论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重建今天。我们创建怎样的今天,就是在重建未来的怎样的传统。广西师范大学高金岭教授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像金子,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找到发光的金子。

(3)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和途径

广西师范学院李强老师引用了涂友光先生的话:国学经典的学习就是要灌输,灌输的对象应是低龄的孩子。涂友光借助牛胃的反刍理论说明,将经典灌输给低龄的孩子,被灌输经典的人会在具有反思能力的阶段体会经典,在更高的掌握阶段应用经典。

宁波大学陶志琼教授身体力行、满腔热忱地传播传统文化。在她看来,对少年儿童来说,传统经典的学习是要靠灌输的。她倡导“素读”的方式: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

这种做法的终极目标体现在积累上,在蒙童时期输入大量的文字,以期达到将来厚积薄发的效果。

大部分研究生代表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对于文化的传承应采取浸润或濡染的方式,而不是强制、灌输的方式。

宁波大学孙玉丽教授从微观课堂的视角出发,倡导通过建构课堂审美文化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她认为,课堂审美文化中的自由与和谐分为三种:一是学生的主体自由,集中表现为“智慧”;二是师生主体间的互动自由,其核心在于“对话”,三是学生的个性自由,是学生反观自身时与自我镜像之间的和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愉悦”。由此就演绎出课堂审美文化内涵的三个维度和要义:智慧、对话、愉悦。

北京师范大学王晨博士在介绍了美国两种名著阅读方式(大众化、精英化)后,提出了关于中国经典名著阅读的几个问题:对进入教育中的经典的解释方式是忠实于传统还是适应现代社会和生活;对于经典的教育传播方式,应该是大众化的普及性解说和商业化运作还是精英性、传承性和文化性的陶冶,抑或探寻两者结合的可能性?

石中英认为,教育的途径有多少,文化传承的途径就有多少。学校原来即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传承和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做人诚实、勤奋等。我们今天倡导的是有计划地加大传承传统文化的力度: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校本课程,通过语文、历史等学科渗透传统文化的精神,从建筑、制度到活动(如书法、绘画、武术、诗歌),多渠道地体现传统文化的因素。

(4)中小学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王卫东教授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在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在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的接受性差;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在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教育内容流于肤浅;没有充分运用根本的教育途径,方法流于形式。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对于文化传统传承的实质和意义认识不到位,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不够;中小学培养目标存在偏差;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难以胜任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缺乏外部应有的保障等。为此,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中小学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实效性。比如;端正学习优秀文化传统的态度,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文化修养,充分调动和利用学校、社区及家庭的教育资源等。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谭细龙教授对当前传统礼仪教育的丢失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当前中小学礼仪教育的缺失进行了反思,并指出了原因,一是对礼仪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二是教材建设的藩盾《优秀的传统礼仪没有反映到教育内容中来,如《弟了规》、《三字经》等,三是教师的素质存在问题。他指出,在早期教育中应通过制度规范加强礼仪教育。

4.关于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当前,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面临衰变甚至失传的危险。代表一致认为;应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的选择上,受现代化推动和全球化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群体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常常采取被动接受改变的态度。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少数民族的成员不愿意接受本民族的文化。大家一致认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在于使民族价值观在年轻一代心中得以传承与树立。在主流文化的广泛影响下,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在于提高人们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反映民族特色的课程,营造多元民族文化共存共荣、互利互惠、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环境。

二、关于学校文化建设

中国现代学校制度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是从西方引进的,已有百年的历史。在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学校形成了与现代社会演化相一致的文化气质。与会代表从更宏大的视角探讨了学校文化建设问题。

1.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主要有两类见解:一类见解认为“学校文化建设”这一说法需要进一步推敲。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认为,学校文化不是“建设”出来的,而是“生成”出来的。学校文化具有内生性,是生成的产物。也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在追求中产生的。学校文化是通过设定一种追求的文化并最终转化为学校文化实践的过程。另一类见解认为,学校文化是建设出来的提法并没有问题,关键是这种建设必须借助适合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来进行。

2.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处理好的各种关系

(1)制度与文化的关系

第一,制度与文化关系的复杂性。华东师范大学唐玉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健生教授认为:文化和制度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制度不能简单地覆盖文化,文化反过来也不能忽略制度。第二,对制度本身的探讨。制度有三个层面:制度的精神层面、制度的文本层面、制度的操作层面。有代表认为,很多制度在文本层面是完美的,但其操作层面却往往与其精神层面、文本层面相背离。第三,制度与执行的文化关联。有代表认为,制度的执行实际上也是文化。不同的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制度执行的文化。第四,制度对学校文化的制约。制度与文化本来不是对立的,制度是为文化服务的,但现在两者间却出现了一种紧张的局面,制度已经成为制约学校文化建设的瓶颈。北京教科院蔡歆通过学校评估、课程改革等具体的实例说明了制度对文化的制约。对于导致这种紧张局面的原因代表们也进行了讨论。

(2)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唐玉光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郑航教授等认为,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既复杂又微妙。目前的总体情况是,学校文化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调控太多,学校文化居于弱势地位,被社会文化所左右。

(3)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唐玉光、郑航、冯建军等认为,学校文化建设除了要考虑宏观层面的问题外,还要思考微观层面的问题。在同样的宏观文化的背景下,为什么不同学校的学校文化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实际上意味着学校在文化建设中虽然不能不顾及宏观环境,但在微观领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4)移植与创新的关系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借鉴,但并不能进行简单的移植;必须在此过程中进行创造,以生成更加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校文化。

3.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

石中英认为,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文化多样性的概念,促进文化交流与对话,达到文化理解与文化共识。张新平认为,学校应建立相对宽松、平等协作、关注个人权利实现,关心社会公共利益的文化。冯建军提出;学校应该建构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现代学校精神文化,并在这一精神

文化的指引下,重建学校的制度文化,使制度体现人文关怀;重建学校环境的文化内涵,建设生态式的校园。

4.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困难

武汉大学程斯辉教授指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出现了“五重五轻”的倾向;重外化,轻内化;重硬化,轻柔化重变化,轻进化重强化,轻感化重物化,轻人化。这些倾向已开始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需要学校文化建设者进行认真的反思。

李政涛认为:处于文化转型时期的学校面临的困难有,第一,学校对已往文化对学校发展的价值认识不清。第二,把旧的文化纳入到新的文化范圈内需要有一个转化,校长不知道怎样转化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的思想,又能体现当代人的追求。

5.学校文化建设的方略

(1)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

程斯辉认为,由于文化、人、国家均有复杂性,所以提出学校文化建设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统筹兼顾。冯建军进一步指如,学校文化建设的统筹兼顾要有层次性,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的统筹兼顾并不完全一样。唐玉光认为,还需要考虑统筹兼顾的可行性,他担心在统筹兼顾的过程中学校文化被异化。河南大学林德全博士表述了与统筹兼顾非常相近的观点,认为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需要考虑共同与差异、主流与边缘、发展与稳定、外形与内力、提升与引入五个方面的统一。

(2)学校文化建设中最为迫切的工作

唐玉光认为,学校文化建设最为迫切的工作是要把学校长期生成的文化梳理出来,看看哪些文化是积极的,哪些文化是消极的。马健生教授提出了要思考学校规模扩张后新建的校区或学校与原有学校文化的关系。冯建军教授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阶段性,所以在不同的阶段,统筹兼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各不相同。

李政涛提出:在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学校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方面要突出自主、自觉,特别要突出生命自觉。教育者当然要有价值自觉,同时要把这样的核心价值传递给学生。方式可以多样,可以灌输,也可以在讨论、对话中生成。

(3)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法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司洪昌博士提出,鉴于学校制度化建设尚未完成的现状,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的制度建设。也有代表提出,要通过制度与文化协商的办法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程斯辉提出,应通过选择和改造的方法来进行学校文化建设。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3

关键词:传统民居;文化导向;新民居;设计原则

民居,民之居所也。作为一种多学科结合的物化形态,民居充分体现了所在地当时的思想观念、社会意识以及风俗习惯,既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又深藏实用和艺术价值。在“千村一面”的今天,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民居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探析传统民居继承发展基础上的新民居建设至关重要。

1 传统民居的文化导向

1.1 “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作为中国古代基本的思想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民居是文化的物化,中国传统民居建设充分诠释了这一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把人与自然看作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主张天地万物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民居在自然选址上注重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傍水而依,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材料选择上,就地取材,使环境与人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设计的核心,空间布局、陈设装饰等始终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原则,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1.2 “严格恪守”的宗法观念

宗法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庭观念为基础,讲究等级关系、礼仪制度、宗族观念和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民居受宗法制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被称为中国宗法制度的活化石。中国传统宗法观念对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空间功能、室内陈设、装饰影响重大。例如,传统民居中的合院式民居,厅房、厢房、门房等巧妙合理对称有序的空间布局,严格的功能划分无不体现着“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祠堂等特殊功能性民居更是中国传统宗法观念的代名词。

1.3 “不可忽视”的地域特征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环境气候、民族文化等众多差异直接反映在该地区的传统民居中,导致了民居的形态各异,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民居文化。地域特征的存在,良好地避免了传统民居的单一化和趋同化。老北京四合院、上海里弄民居、徽派民居、福建土楼、陕西窑洞等等,它们都经过时间、历史、环境等多重考验和选择得以发展保留,充分反映了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

2 困惑中发展的现代民居建设

2.1 民居趋同化严重

现今,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城镇化社会进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高速城镇化进程在极大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品质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对农村居民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传统的居住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但新民居建设规则尚未建立,导致现代民居建设中问题丛生。现代民居建设需要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去保护其独特性。现代民居建设中由于缺乏系统指导,受外来文化、城市建筑以及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日益加重,导致现代民居建设中传统民居文化逐渐消失。现代民居建设模仿城市建设,盲目照搬外来建筑现象严重,逐步导致现代民居形式单一化,城乡趋同化,“千村一面”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着传统民居的继承与发展和新型民居建设。

2.2 地域特征的逐渐消亡

一个地区的传统民居,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选择以及人们长期生活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习俗文化所形成的民居地域特征是唯一的。这个特征经过长期历史选择,成为区别于其他民居最鲜明的标志,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是民居使用过程中人与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地域特征对于避免现代民居建设的趋同化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下,现代科学技术、新型材料和现代文化思想广泛应用于现代民居建设中,现代民居建设在建造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地理面貌、材料选择的依赖性已不再突出,传统民居长期形成的地域特征逐渐消失。现代民居建设中忽视传统地域特征、寻求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的民居设计现象严重,盲目追求高科技、新材料和新思潮,导致现代民居建设地域性特征简化。如何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求民居地域特征与现代化的完美融合已成为新民居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3 新民居建设设计原则

3.1 地域传承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作为自然选择与历史继承、发展、延续的产物,传统民居中所体现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不容忽视。面对现代民居建设中“千村一面”的现象,地域特色的传承对新民居建设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新民居建设应立足于传统民居的继承与发展,以传统民居中所包含的地域特色为切入点,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对周围地理特征、环境气候、自然条件进行充分考虑,力求新民居与当地环境相融合,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对传统民居中的地域特征进行批判性继承与发展,取其精华,去除传统民居中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使之既继承传统民居的优良部分,又满足现代社会的居住需求,而不是对传统民居的完全复制。科技改变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产生空前影响,单纯地继承传统民居中的地域特征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新材料、新技术、新文化的产生也影响着新民居建设。新型民居建设应该坚持走地域特色传承的基础上,与现代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传统民居的继承和发展,合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达到传统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型民居模式。

3.2 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并重

民居是凝固的文化艺术,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伦理文化、科学艺术与居住者生活习俗完美结合和协调统一的产物。中国传统民居在整体规划、空间布局以及内部陈设装饰上,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讲究空间与时间的变化,人与景的融合以及虚化与实景的交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砖一物、一草一木,具有浓浓的文化情感。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大力发展,民居建设更新速度加快,传统民居文化在现代民居建设中逐渐消失,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失去文化支撑的民居只是一座冰冷的房子,新型民居建设要求建设者对传统民居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思考,把传统文化注入新型民居建设中,为新型民居注入灵魂。新型民居建设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应与时展相协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导致人们思想意识发生重要的变化,单纯地把传统文化注入民居建设中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与时俱进,对传统文化进行发展性继承,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使之本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建设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的新型民居已成为新民居建设的重要内容。

4 结语

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以深度挖掘传统民居中所蕴含的文化导向为切入点,根据现代民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以传承发展传统民居文化内涵为基础,坚持发展因地制宜,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民居模式,对于传统民居的继承发展和新民居建设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治保.论东北传统民居对现代居住设计理念的启示[D].沈阳理工大学,2010.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4

1.调查问卷的设计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已经形成并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国民的行为选择。但是,何谓网络文化,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并以此影响和改变人们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一种崭新的文化。而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是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所形成的行为模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的总称。对照上述网络文化概念,因研究视角的差异,学者们对网络文化的诠释不尽相同。前者以网络空间本位为前提,把互联网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场域,网络文化则被视为伴随虚拟规则行为生成、虚拟实践有序化的内在过程所产生的精神文明成果。后者则以网络社会本位为基点,把网络文化视为在虚拟实践秩序化的有效规则过程中所产生的的精神文明成果。从这一视角出发,网络社会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和延伸,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一种亚文化,而网络空间是网络化社会的一隅。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是指滥觞于原始社会,繁荣和成熟于封建社会,而止于1840年之前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带有中华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成果的历史积淀,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从而塑造了中国社会生态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封闭保守、因循守旧和缺乏民主等消极性,与开放、创新、民主、平等的网络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碰撞,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信息时代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往往沿着长辈—后辈的秩序传承与播衍,属于典型的前喻文化,而网络文化的内容创作主体和传播者皆是年轻人,年长者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是后喻文化。而且,从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视域来看,文化的胚芽是孕育在人认识、改造自然客体的实践过程中的。一方面,人的自为性是文化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人的能动性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因此,了解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这个群体关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以及在网络中习得传统文化的行为习惯对于寻找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传承与发展现实路径具有特殊价值。

2.专题调查的实施。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观,获得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使用网络的频度、信息搜索方式和内容偏好等网络使用行为特征信息,本次调查以保定市部分高校青年学生为样本,基本步骤如下。首先,确定调查对象。通过走访学生工作处大致了解了在校学生的情况,如院系构成、各系部学生人数及性别比例等,在此基础上,把调查对象确定为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生三种类型。学生的知识背景包括文科和理工科两大类,其中文科生包括政法学院、经济学院、历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文学院及社科系的学生,而理科生主要来自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药学院、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及软件工程系。其次,根据上述学生的基本特点,研究设计了一份关于驻保高校青年学生网络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调查问卷。该问卷以客观题为主,并结合调查目的设计了一个主观题——“你认为传统文化在网络中应该如何传承”,以反映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意识。再次,为确保调查结果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当前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情况和互联网使用情况以便分析出科学的结论,在调查样本选择上采用了分层抽样法:①从各院系抽取的样本占其学生总数的比例为1:8;②按照各年级占该院系的总人数的比例,从各院系所确定的样本中抽取各年级的学生样本数;③按照各年级中男女比例确定男女生的抽样人数;④按照随机等距抽样法,选择抽样对象的学号。最后,根据预先设计的随机抽样法,分别到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此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200份,其中研究生267份、本科生601份、高职生302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089份,有效回收率91%。调查样本中的男、女生性别比例为31:69。抽样的调查对象中文科生共计670人,占总抽样数的62%;理科生419人,占总抽样数的38%。从学历层次上看:研究生237人,本科生570人,高职生282人,所占抽样比例分别是22%、53%、26%。本次调查样本数量适中,分布均匀,基本覆盖了不同院系、不同年级、不同学术背景的的学生,因此,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和互联网的使用状况。另外,由于青年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对于传统文化问题关注度高,所以本次次调查活动得到了积极配合和认真作答,保证了调查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开放、理性的态度,对传统文化传承

困境认识清醒本次调查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当前青年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即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熟知的传统文化形式、对传统文化现状的判断,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等情况。首先,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94%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说明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传统文化应该有选择地传承和发展,而不是“照单全收”,文化只有在不断剥离其腐朽细胞、生发出其新细胞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进化和发展,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其次,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本项调查共设计了6个选项:①书本知识获得②家庭、亲戚朋友③报纸、电视和广播④节日或民俗活动⑤网络⑥其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通过书本知识获得传统文化的比例最高,占79.52%,而报纸、电视和广播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75.39%的学生的传统文化是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媒介获得的,另外,节日或风俗作为传统文化的承载形式之一,因其喜闻乐见,在传播传统文化中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它在传播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56.38%的青年学生通过网络习得传统文化知识,说明了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日趋主流化。诚然该项选择列举了目前主流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但是因文化形态的多姿多彩,它的传播方式也是多元而广泛的,所以13.77%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媒介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形式。而选项A中的书本知识代表着一种教育隐喻,也说明了教育作为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一种主要形态。再次,关于大学生熟知的传统文化形式调查,从结果上看,大学生最熟知的传统文化是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比例分别是83%和83%。与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大众化相比,哲学和宗教类这些传统文化形态则小众许多,分别只有22%和18%的同学选择了这两项。然而,这些意识形态却是构筑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石,虽然它从诞生之初就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其传承和发展也是多在经院派中进行。而文学典籍和传统艺术,通过数百年的教育传承,也往往被大家所熟知。虽然哲学和宗教也可以通过教育传承,但是领悟和融通哲学与宗教所需要的心智力是文学经典和传统艺术所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文学经典和传统艺术所展现的文字、音律、图形之美,往往更能与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产生共鸣。另外,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现状的基本判断是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受访者中只有9%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已被其他文化代替,完全遗失;而抱有乐观心态,认为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受访者占样本总数的27%,说明此种心态还是代表着一部分人的真实想法。而占样本数65%的大学生认可了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已经部分遗失。而对传统文化遗失的原因分析,观点主要集中在传递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与传统言教方式有问题,分别占74.84%和55.25%。最后,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策略,大学生的看法不尽相同。76%的受访者认为“开展活动,尤其在传统节日期间营造氛围”可以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认为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淡化,而这也折射出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等新文化的逼仄下,面临的发展困境;7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传承传统文化应该从小抓起,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生的教育中。文化的代际传播中,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诵读经典,就是一种文化的濡化;68%的受访者和64%的受访者分别强调了“国家大力宣传引导”的效用和“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的传播作用”,而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效能也引起了58%受访大学生的关注。文化本质上是社会秩序的镜像,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无意下在文化所承载的群体所共知和共享的集体意会所指导、所规制。从这一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是社会公器,它的传承国家理应有所担当。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构建传统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文化的播化可以被强化。而互联网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作用向度,因其虚拟化、多媒化、资源共享和信息海量化等特点,可以使传统文化的文化拟子的散播范围更加广阔,促进了文化的传承。

2.青年大学生上网频繁,对于网上传统文化有偏好。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3年1月15日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到达5.64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1.1%。因此,关注青年学生的网络行为,了解他们使用网络的频率、信息搜索方式和内容偏好等网络行为特征信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首先,从上网的频率看,36.64%的同学每天都使用互联网,这一部分学生的数字消费平均时长达34.1小时/周,也就是所谓的“网虫”;44.72%的大学生经常使用互联网,这部分群体结构类型主要是“信息至上型”,即网络行为多为搜索信息和读取电子邮件;另外,18.92%的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不高,只是偶尔使用互联网;最后,只有1.84%的大学生排斥互联网,基本不使用网络。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互联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其次,对于大学生网络浏览内容的偏好。本次调查主要关注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倾向性。经调查,大学生对于网上传统文化内容的关注度依次是:民族民俗类内容、思想文化类内容、传统艺术类内容和典籍文化类内容,其比例分别为65%、47%、38%、34%。大学生最喜欢浏览的网上传统文化内容是国学、哲学和历史类的专题网站,这部分同学的比例占到53%。还有40%的同学通过收看传统文化的视频讲座习得传统文化知识,特别是“百家讲坛”的持续热播,使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情不断发酵,客观上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传统文化的论坛、虚拟社区、WIKI和博客也是引起网民“头脑风暴”的网络空间,据调查,30%的大学生关注过传统文化的个人博客,而19%的大学生访问过传统文化的论坛和社区。从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网络传统内容的偏好与其熟知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高度相关性;而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网络行为的多元化,也反映出了目前互联网上传统文化形态的百花齐放。最后,研究调查了大学生是否通过互联网传播过传统文化。大部分大学生都通过转载、分享和发表等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过传统文化,这一群体所占的比例是67.13%,而且少部分青年学生还发表过原创性网文,可见,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传播传统文化还是很活跃的。

三、结语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进程。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文明成果和物质成果,都会积淀下来,形成文化的要素。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就是五千年历史积淀的产物。但是,如同生物的进化一般,文化也必然经历产生、发展或衰落的过程,尤其是,当其遭遇异质文化时,文化的涵化是不可避免的。进化或湮灭,这是一个现实问题。避免传统文化走向湮灭,就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能动性,因为人创造了文化,也可灭亡文化。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意识的觉醒,往往是传统文化光大和传承的先声。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网络传承的基本认识是:青年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既有传统的渠道也有网络等新渠道,民俗、饮食、服饰是大学生熟知的传统文化,但是他们也通过浏览网站、博客和收看网上视频等方式,去猎取他们不太熟稔的国学、历史等传统文化知识。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在部分遗失,并开始尝试使用互联网纾困传统文化。基于上述调查结果,促进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做好以下措施:

第一,传承和再造文化是政府的责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因此政府应该主导网络文化价值取向,使网络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和新平台。

第二,网络文化是典型的后喻文化,它的符号系统与传统文化的符号系统大相径庭,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需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和改变,要符合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特点,才能实现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有效传播。

第三,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对网络文化的引领作用,消解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内容,使青年学生自觉接受、认同传统文化,从而主动传承传统文化。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5

摘要:古往今来,美术在人类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其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养,是包括文化、思想在内的社会各方面进步的体现。发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而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在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高中美术教育应以保护民族文化为出发点,构建保护传统艺术文化的平台,在美术课堂中传承传统艺术文化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传统艺术与美术教育的有效结合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 传统艺术 传承与发展 研究

美术在人类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产物。美术作品集文化、道德、生活等因素于一身,在无文字时代占有尤其重要的地位。美术作品是文化的结晶,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类文明与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对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目前,社会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对传统艺术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自身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这有利于传统艺术文化的重建与复兴。

一、美术教育中传统艺术文化讲解的意义

目前,人们越来越注重视觉、精神的享受。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中的传统艺术,并与学生交流,学生会被眼前的真迹感染,为之赞叹。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如视频演示、幻灯片等,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欣赏到更丰富的传统艺术作品。教师可将我国各个朝代的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如瓷器、玉器、古画等。经过长期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并且能够明确传统文化对我国的重要性,从而给予传统文化更多的热爱与保护。

二、组织专门人员开展民间工艺教学

教师以新课标为指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利用多种渠道,组织民间工艺人员进课堂,向学生传授传统民间工艺。民间工艺的传授可以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课程内容中包括民间工艺知识基础,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工艺景泰蓝,学生通过实际考察、参观,了解了景泰蓝的历史以及纯手工制作工艺的流程,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景泰蓝的制作,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及镀金等复杂工艺过程,最终创作景泰蓝作品。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通过认识与实践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保护。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有效结合

自20世纪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有所改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艺术审美方向的把握。目前最为提倡的应是将传统文化与先进科技相结合,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不论是现代设计还是绘画,当今世界现代艺术以传统艺术为参考的例子十分常见。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举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如薄胎瓷与雕刻艺术结合制成的瓷器工艺品等。教师还可以将一些优秀的作品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分享给学生,从而带给学生传统文化的审美享受,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四、美术教育传统艺术文化教学应坚持选择、包容及创新的原则

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艺术文化种类丰富多样。由于我国文化种类具有多样性特点,因此,教师应坚持包容的原则,以宽容的心态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授,尊重艺术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性,积极承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还应坚持选择性原则,选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教学。事实上,传统文化的内容本身层次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其进行思考和选择,提炼出传统文化的精华。美术教学必须坚持创新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气息。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可以有效促进传统艺术文化的长远发展。

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兴起,传统文化遭受冲击,其文化地位也受到影响。为使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渗入美术教育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在美术教育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民间工艺大师教授学生民间工艺品的制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坚持包容、选择的原则,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更有利于传统文化之花在现代主流文化中绽放。

参考文献:

[1]杨仁毐.如何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美术教育研究,2011(10).

[2]王世霞.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张莹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课程资源系统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6

关键词:艺术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方式

一、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中华民族发展和兴旺的力量之本。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世界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传统,它表现为哲学、伦理、文学等等。文化里最根本的东西是哲学,因为哲学讲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和思维方式的问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高速发展时期,如何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大精神力量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动力在于教育,因此,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润物无声的教育熏陶、引导示范作用,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艺术教育,不仅可以立足中华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汲取营养精华,大力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不断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达到汇聚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的目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构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党的十报告中提到要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内涵是要依托于文化。高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学树人、科研育人的活动中,在教学、科研体系中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课堂中,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相结合。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而构建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不仅可以向大学生通过专门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而且还有利于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有效平台,共同构成现代大学传承知识、播撒文明的教育体系。

(三)发挥艺术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的根源即是文化,任何对于艺术的教育和创作都是基于对文化的理解与剖析。当代高校教育中,艺术教育对于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大学生进行文化创作、文化交流、文化思考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中独领,其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我国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主要包括琴、棋、书、画、艺等众多文化瑰宝。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艺术教育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到艺术教育中,通过艺术132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以艺术的强大吸引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艺术在民族文化中的深远影响,以艺术教育价值挖掘传统文化的深远价值,进而建设、发展、传承传统文化。

二、艺术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

(一)树立教育目标,坚持正确方向

1.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后盾,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教育意义。[3]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美好梦想的渴望、中华民族光荣梦想的特质、中华民族逐梦的坚韧顽强,这些都与“中国梦”文化内涵有机契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宣传,展示中国梦的内涵与意境,努立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责任心,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书写精彩人生的无限潜能和奋斗动力。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紧密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据五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国国情的正确选择,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教育和宣传,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感,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政治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理解,进一步促进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刻理解。此外,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创新人才都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2.建立一整套传统文化教育体系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特点,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环节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在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挖掘文化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精神。[4]同时,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拓宽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此外,在艺术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中,应拓展艺术教育范围,将众多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纳入到艺术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过程中,如传统民居、传统服饰、传统民间工艺、地方戏剧等,不断丰富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3.坚持艺术教育中技艺与人文并重的方向目前,艺术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个困境,即是注重技艺教育,轻视人文内核。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应该是让受教育者能够感受文化底蕴,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所以在艺术教育中传承优秀文化,首先需要坚持一个正确的方向,那就是注重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注重技艺与人文并重。技艺在于科学文化知识、操作技艺的培养,人文注重思想道德、文化品行的塑造,这两者是促进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两翼”。将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教育相融合,积极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成立艺术与人文相关的大教研室,专门从事艺术与人文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可成立相关“艺术与人文大讲堂”,聘请相关研究者或艺术名人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还可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精品社团”建设等文化艺术活动。同时,加强一、二、三课堂的联动互促,树立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课外与课内、普及与提高的教学理念,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艺术教育。通过艺术教育,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二)完善教育机制,优化教育保障

1.重视传统文化教材编写与审核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教材作为内容支撑。近年来,教育部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体现国家对传统文化教材的使用高度重视,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书籍,部分已经使用到了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课堂,[5]作为优秀文化传播者就可以通过这些书籍积累丰富经验。但总体来讲,高等院校的传统文化教材还很不规范,有些都是本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缺乏专家指导,加上资金不足,大多教材都比较粗糙,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6]因此,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编写、审查和指导工作,成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门组织和评审机构,应该对中华优秀文化在教材中的使用进行审查和监督,使相关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扬其优秀文化的精华,去其已经过时和不符合时展的部分。同时,还应结合本地域特点,编写规范化的、突出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从源头上解决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问题,逐步将传统文化教学引向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2.规范艺术教育师资队伍艺术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而老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同时也是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艺术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取决于传播队伍的实力。一支强大优秀的教育师资队伍,能够有效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一方面,建立起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培训机制,搭建平台,定期开展培训研讨,促进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发展。[7]另一方面,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库,包括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研究者等,邀请他们到高校进行现场讲解。同时,在高等院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学历、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把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把相关理念融入到高校管理服务体系之中,学校的管理人员以及服务人员,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对广大学生产生影响、示范和教育作用,借助实际的管理和言行形成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3.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制度评价机制在教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教育评定机制作为教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一种较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机制必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保障作用。[8]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良好的教育评定中加大艺术教育的成分,从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进步,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评价机制,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尤其重要。评价机制体系中要包括众多因素,要包括评价机制的执行者,也就是艺术教育的传播者,包括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者,也就是学习者,还要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监测评价高校老师教学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大学生德育建设、综合素质考评,以及各项大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评价标准,以此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以激发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四维教育阵地,扩大传统文化影响

1.紧抓传统课堂教学阵地在艺术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从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入手,紧抓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不放松。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注重其文化历史、文化根源、发展路径,将之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文化的背景意义和作为展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重视课堂教学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关系。不断探索在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新方式,确保课堂教学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为。2.营造传统校园文化氛围中国传统道德修养历来重视外在环境对人的品性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同样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校园文化建设则是更为隐形的教育。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体系,并将艺术教育融入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营造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播氛围。如成立国学、文史等传统领域的学习研究社团,成立书法、国画、传统乐器、戏剧戏曲、诗词歌赋等方面的兴趣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在校园相关场所树立先贤雕像,镌刻传统格言,营造带有浓郁的、具有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风光,将有形与隐形的教育方式有机结合,从课堂上到生活中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使两者达到相得益彰之效,用更加生动的方式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9]3.搭建艺术创作实践平台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为主观性极强的艺术活动,其中体现出创作者的思路、意图和所想要表达的主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背景下,应积极搭建艺术创作的平台,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与思考,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可利用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在众多的平台上来展示和挖掘优秀艺术作品。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与文化艺术产品公司合作,打造实践平台,充分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使之时尚化、现代化,不仅可以产生良好效益,还可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发扬。在现在众多数字媒体传播的高效高质进程中,众多的网络艺术作品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其中也不乏传统艺术作品创新,这使得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与现在文化艺术市场得到很好的结合,通过这些文化消费品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培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和社会风气。4.拓展社会实践艺术渠道社会实践是更为生动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融入环境、深刻感受、提升领悟,将社会实践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能让学生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拓展视野、激发学生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建构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体系,要引导高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乐闻、乐学,更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乐用、乐行。如吸纳大学生自愿参与到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传统文化场所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去,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研讨,对重大历史文化名人及重大历史事件开展纪念活动,组织大学生在社区中送温暖、献爱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扬敬老慈幼、帮扶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等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体验、实际践行中更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吸取优秀文化的营养,以优秀传统文化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演变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者,成长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创造者,转变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挖掘的推进者。拓展艺术传播渠道,让艺术教育融入于大学校园,在大学生身上真正达到内化于性情,外发为事功。在众多重要场合表现出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11]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高校作为培训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坚力量,加强高校艺术教育,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加大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将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凝聚起“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量,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李燮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5.

[2]兰心.传统文化缘何进校园:传统文化的教育之旅——解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J].心事,2014(11):10-12.

[3]袁正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强化影视作品的责任担当[J].电视研究,2015(1).

[4]王怡.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83-86.DOI:10.3969/j.issn.1672-7991.2011.02.017.

[5]康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融入课程教材[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4(5).DOI:10.3969/j.issn.1003-8787.2014.05.023.

[6]王立刚.对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4(19):20-23.DOI:10.3969/j.issn.1001-8476.2014.07.005.

[7]路阳.思维之花智慧之果——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现实意义[C]/“/学习贯彻十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2012.

[8]胡海舟.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教育制度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J].教育探索,2013(3):3-5.DOI:10.3969/j.issn.1002-0845.2013.03.002.

[9]崔利民,王灵芝.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谈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N].学周刊c版,2013(15):22-23.DOI:10.3969/j.issn.1673-9132.2013.0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