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数学启蒙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少儿数学启蒙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少儿数学启蒙教育

少儿数学启蒙教育范文1

“科学素养”一词最早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Conant J.)提出,科学素养开始由教育理念转变为教育实践起始于美国提出的“2061计划”、《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英国《国家课程中的科学》等西方科学教育改革方案,我国在1988年引入科学素养,并于2006年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其中对科学素养(科学素质)的定义为:公民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学素养的高低影响公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现代社会生活的质量,并直接影响了国家宏观科技决策的制定,关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201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具备公民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3.27%,远远低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幼儿园阶段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有文献记载,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大力发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情感态度培养和科学经验形成的有机结合[1],而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入“幼儿科学教育”理念。在国外教育热潮的带动下,我国先后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件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要结合幼儿思维和认知特点,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自幼儿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很多弊端[2],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达州市4所幼儿园(市机关幼儿园、小红帽幼儿园、铁路幼儿园、商业幼儿园)进行调查,了解当前达州市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地域特点,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达州市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现状分析

1.对幼儿科学教育重视度不够

据了解,达州市除市机关幼儿园为公立幼儿园以外,其他多数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私立幼儿园,这一现实决定了幼儿园管理者更需要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如孩子能背多少儿歌,会数多少数等,让家长看到幼儿园的价值,保住幼儿园的生源,同时在与达州市机关幼儿园、小红帽幼儿园、铁路幼儿园和商业幼儿园等幼儿园管理人员的交谈中,我们发现多数幼儿园管理者认为幼儿园更需要幼儿教师具有弹、唱、跳、画等素质和技能,像科学教育活动(或自然常识)这种具有隐性、远期效应的课程往往被忽视或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除此之外,在翻阅教师月(周)计划时我们发现,作为幼儿园五大教育领域之一的科学教育,每周仅安排一次课,且教学目标设定简单,偏重于知识目标,忽略了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培养,不利于幼儿科学素质的发展。

2.幼儿教师科学素养偏低

作为科学启蒙教育者的幼儿教师,其科学素养的高低是决定幼儿科学教育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4所幼儿园师资情况的调查数据普遍反映了以下3个问题:一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且多为女教师,其中20岁以下的教师占14%,20~29岁的教师占58%,30~39岁的教师占19%,40岁以上的教师占9%,教师队伍年轻化明显,她们大多对新的科学教育理念理解不透,教学经验不足,统筹各学科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能力较差;二是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幼儿教师毕业于中师或职教幼师,学历总体偏低,专业知识薄弱,科学素养较低,缺乏必要的学前教育理论基础,因此针对教学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欠缺;三是幼儿教师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意识较差,对待教学缺乏热情,并往往具有职业倦怠情绪,这一工作态度,往往使她们了解科学知识的最新动态较为滞后,利用各种资源带领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动力不足,不利于科学教育的开展。

3.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等单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物品开展科学活动,引导幼儿接触自然,认识科学现象,发现科学技术与生活的联系,萌发对科学的兴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幼儿教师往往将幼儿科学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或是常识教育,普遍采用讲授法,不符合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受幼儿园办学条件的限制,幼儿园对于科学教具和科学探究材料的购置欠缺,另外幼儿教师利用身边材料开发科学教具或实验材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开展公开课活动之外,教师很少采用发现法或是探究法,无法实现幼儿自主探究;同时受教学场地设施的局限,大部分科学教育活动安排在教室进行,教学形式和教学场地单一,不利于调动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科学教育资源缺乏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资源即是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各种教具、帮助幼儿学习的各种科学教育资料,以及可供科学教育利用的社会资源等,具体类别包括教、学具(实物、标本、模型、图片、图表、电化教具、各种实验用器材等)、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科学活动专用场所(自然角、种植园、饲养角、气象角、科学发现室等)[3]。在所走访的幼儿园中,大部分幼儿园没有配备完整的科学教学具及实验材料,另外,受办学场地的局限,大部分幼儿园科学角建设不足,据了解金兰幼儿园专门设立了植物生态园,可供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而所调查的4所幼儿园中,仅有小红帽幼儿园设置了单独的图书资料室,并建设有“弗雷德科学实验站”,并以特色兴趣班的形式开展幼儿探究活动,科学教师选择了一些简单有趣的化学小实验供幼儿体验探究,如让孩子通过“有趣的溶解”实验,了解生活中一些可以溶解和不能溶解的事物,初步感知溶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使用溶解的方法配制一些饮料,在动手中,孩子们会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加快或减慢溶解的速度,逐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二、改变达州市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现状的对策

1.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科学素养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多种途径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幼儿教师是最重要的人的因素,是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4],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着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因此,要改变达州市目前幼儿科学教育的现状,首先要从教师源头抓起,建议可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一是考虑到大部分幼儿教师学历不高、科学素养偏低的实际情况,幼儿园可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尽可能给广大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同时可与地方院校合作,邀请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幼儿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或是选派教师到高校学习科学实验技能,提倡高校幼儿科学教育研究者与幼儿园加强科研合作,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和设计科学探究活动;二是利用高校每学期都会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习的机会,幼儿园可趁此机会鼓励实习生走上讲台,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用于教学实践中,同时由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从旁指导,双方互相交流学习;三是幼儿园应逐渐引入高学历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改善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学缘结构。在不同层次幼儿科学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下[5],部分幼儿园管理者认为中师或是职教幼师的毕业生比学前教育本科或专科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但不能忽视的是,后者更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其专业发展潜力和个人能力是很强的。

2.结合地域特点合理创设幼儿科学教育资源

少儿数学启蒙教育范文2

少儿图书馆的发展要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与时俱进,寻求一个符合社会特征,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模式。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社会,图书馆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发展多载体、多样化和多功能,建设以传统少儿图书馆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少儿图书馆,是笔者根据现时期多元化社会反映出的多元化需求,提出的新阶段少儿图书馆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新思路。

1.重新整合原有的馆藏结构,形成馆藏文献的多载体

少儿图书馆原有的馆藏结构以印刷型文献为主体。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文献的出版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除印刷型文献外,又不断涌现出新的载体文献,如视听型的音像制品,光盘型的CD-ROM、VCD和DVD等。新的载体文献通过高科技手段,以其画面的生动形象,将图、文、声等多方面信息进行交互,给孩子们开启了一扇全新的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因此,少儿图书馆唯一的纸质书刊馆藏已不能满足孩子们多方位对知识的渴求。馆藏结构要重新整合。通过整合,构成印刷型、机读型、视听型、光盘型和网络型等载体文献并存的多元化信息资源整体。当然,印刷型文献仍是少儿图书馆的重要馆藏。印刷型文献以其悠久的历史,在人们的阅读习惯上占有绝对优势,人们不可能长时间地盯着计算机屏幕读《西游记》;印刷型文献又以其普及性和便于携带的特点,为少儿阅读的启蒙教育受到人们青睐。但是,易于刺激少儿阅读兴趣的音像制品和电子读物等,必然要在少儿图书馆的馆藏中逐渐丰富起来。据了解,上海、广州、杭州、天津等大城市的少儿图书馆正不断增加馆藏中新型载体文献的比例。这个比例还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大。只有这样,少儿图书馆才能在传统图书馆模式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赶上和融入时代的步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少儿图书馆。

2.不断延伸单一的借借还还,力求读者服务的多样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少儿图书馆应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在传统的、单一的借借还还读者服务上发展延伸。例如,开设以多载体文献资源构成的童话国、智慧船、知识树和科幻角等专题展览室;以视听资料为传感媒介的少儿动画室、影视室、音乐室、艺术室、语音室和录音室等。不过面对21世纪的少儿读者,仅有这些服务还是不够的,还要开辟特色服务,培养兴趣爱好。深圳少儿图书馆开设的亲子室,将低幼读物、儿童玩具、胎教和家教及家庭婚姻等刊物,以及音像制品等,集中一室,让幼儿自由自在地玩,父母轻轻松松地伴。亲子室还经常组织幼儿做游戏、讲故事和看动画片等,组织父母听专题报告和开经验座谈会等,为年轻的父母和准父母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为6岁前低幼儿童,包括胎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少儿图书馆还要组织小读者根据各自爱好参加各种读书兴趣小组活动。如培养少儿情操的名著欣赏会、报告会、朗读会和故事会等;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读书征文和知识竞赛等;以认识、回归大自然为主旨的名著之旅、踏青书会、采集标本等读书夏令营活动。

3.利用Internet环境,实现网上少儿馆的功能

随着Internet的诞生,网络已经离孩子们越来越近,那五彩缤纷、魔幻般的网络世界,对充满好奇心的少年儿童极具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在网上登陆、聊天、咨询和阅览。据统计,中国因特网用户已超过2000万户,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学生,他们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体,被称为“网上的一代”,他们正迎着时代的浪潮,走进“e”时代。少儿图书馆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应积极利用Internet环境,建立网上少儿图书馆,实现网上少儿图书馆的功能。其一,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参与现代化社会的竞争,为孩子们提供网上阅读服务,使少儿图书馆不至于落伍、滞后,甚至于被淘汰。其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让孩子们在网上学到有益的知识。

建立网上少儿图书馆,首先要做的是在Internet系统中设立少儿图书馆网站,其网站将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书目资源和文献资源送到网上,同时还要开发来之网上的少儿信息资源,并借助网络开展各种业务活动,让更多小朋友了解少儿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网站内容要丰富,要吸引孩子们踊跃登陆。在这方面,上海少儿图书馆已走在全国少儿图书馆前列,其网站有“电子读物”、“好书推荐”、“数学精粹”、“写作理论”、“宇宙天空”、“知识海洋”、“科技广场”、“世界之窗”、等图书文献信息推荐介绍栏目,打开栏目,里边是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是知识的海洋,益智增才的百花园。实践证明,孩子们对属于自己的少儿图书馆的网站还是关注欢迎的,如XX市少儿图书馆网站在2002年7月创建的当月,就有1700多人登陆访问。一个少儿图书馆网站还可以和其他少儿图书馆网站链接,实现资源共享。深圳、北京、上海、天津、湖南省、广州、大连市、沈阳市、厦门市、南宁市等少儿图书馆,在大连举行中国少年儿童信息大世界--网上图书馆馆际合作会议。会议对少年儿童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在网上全面履行少年儿童图书馆与职能,以及各馆合作原则、运行方式等进行了讨论与研究。国家文化部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作为重点工程批准立项。

另外,网上少儿图书馆还要与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社区内开展网上借还书服务。就是读者可以不去少儿图书馆,通过访问其网站,点击借书或还书栏目,发出借书或还书的电子邮件,少儿图书馆的员工就会在48小时内到读者所在的社区文化室将还的书取回,借的书送达。据悉,宁波图书馆已在全国率先推出这样的网上服务,已有两个社区正式开通,运行情况良好。开通第一天就有20多人办理了借书证。

网上少儿图书馆,利用Intrtnet环境,扩大了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从资源共享上,打破了少儿图书馆与其他少儿图书馆之间的收藏限制,从读者服务上,打破了少儿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地理限制,并无限制地扩大了少儿图书馆的读者队伍。

4.构建最新电子书管理平台,建设自已的“数字图书馆”

徐文伯将数字图书馆概括为:“是超大规模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可见,数字图书馆具有提供海量信息资源功能。因此,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个宏大的文化工程,不仅汇集了各种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还需要解决巨额工程经费来源和资源版权等问题。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由中国图书馆、中国电信总公司、中科院、航天工业总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联手合作,诸多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哪一个图书馆和哪一个部门都难以单独完成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建设还是一个需要长期发展的系统工程。数字图书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那么,在目前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各类各级图书馆又将如何面对持续爆炸性增长的信息资源和越来越高的文献信息需求?只有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与时俱进,事业才能发展。馆藏文献是一个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基础,随着电子出版物和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虚拟馆藏的开发对馆藏文献建设极为重要。构建最新电子书管理平台,就是利用虚拟馆藏,建设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实现数字图书馆的部分功能。

少儿数学启蒙教育范文3

关键词:中小学科技教育 教学经验 启示

一、发达国家推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将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纳入法律规定

通过制定和完善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的规划和政策法规,将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纳入法律规定,明确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的重要地位,是世界各国开展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的普遍做法。如美国早在1985年就开始启动了“2061计划”, 克林顿执政期间又推出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和科学普及。英国在1988年出台了《英国1988教育改革法》,将科学列为核心课程,将技术列为基础课程中仅次于现代外语的位置。日本政府颁布的《教育基本法》第2条提出,“在一切场合、时间,都必须实现教育目的”;其他涉及少儿校外教育的法律法规如《图书馆法》、《博物馆法》、《儿童福利法》等,都为少年儿童享受应有的社会权利、保证其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凸显科技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针对性

推进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内容创新,凸显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是国外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的主要特色。国外的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工作大都以激发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为目的,这也决定了它们的教育内容必须注重趣味性和针对性。针对性能保证中小学生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了解科学、接触科学、探究科学,有助于增强科普对中小学生的吸引力和新鲜感。国外提高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有几种方式。一是抓住重大科技事件的时机开展科普。例如,美国能源部利用“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进行反物质探测(机上搭载的阿尔法磁谱仪是能源部下属科技人员制作的),组织首都华盛顿市的高中生通过卫星与机上宇航员对话,讨论字宙反物质探测方面的科学问题。二是利用名人效应开展科普。中学生中追星族很多,这是因为处于这一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有崇拜名人的心理需求。既然如此,让名人参与科普,就有利于吸引中小学生参加。例如,在美国航天节这一天,国家航空航天局主任丹尼尔・高尔丁通过因特网与全世界的中小学生实时交谈。三是通过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科普内容。如美国公共电视台制作的儿童教育节目“芝麻街”中渗透了不少科普含量,美国还有一些设计得非常好、科普效果甚佳的电子游戏,比如名为“市长”的一种电子游戏。

(三)注重科技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对国外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工作的研究发现,他们的中小学生科普并非完全是整体划一的,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科普活动都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事实上,在中小学生这一大目标群体中,不同性别、年龄、背景的中小学生在科技兴趣和能力上会表现出不同的次群体特征。比如,与男孩相比,女孩普遍对科技缺乏兴趣。因此,要使整个国家的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工作获得最优表现,就必须在开展面向广大中小学生的科普的同时,根据不同中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要,开展一些专门的、有针对性的科普活动,做到一般与具体的有机结合。中小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及在科技活动方面的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的。国外近年来特别注重对小学三年级至初中年级学生(9-14岁)的科普教育。因为根据研究,很多学生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对科学失去兴趣的,因此,美国等国家对面向小学三年级至初中段学生的科普抓得是相当紧的。

(四)重视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儿童的科学引导作用

家长和保姆是儿童的第一教师。在国外,对儿童及早开始科学启蒙教育正成为一种时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发挥家长、保姆等与儿童接触紧密的成年人的作用。国外科技博物馆针对周末家长陪孩子到博物馆参观多的特点,很注重举办一些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的动手型展览活动。

(五)强调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

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融合,有助于解决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低,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死板以及教科书存在的局限性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实施的非常规科学教育计划就非常强调科普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联系。该计划之一是要使科普项目的有关设计方案和材料能被中小学教师所利用。为此,它鼓励科普项日机构聘请中小学教师参与项目开发,担任项目顾问小组的成员、编写科曾项目的学校外伸材料等,很多科普项目大大丰富了学校的科学教育。英国研究委员会近年来通过鼓励科学家、研究人员到中小学校开展活动,来支持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发达国家的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博物馆、研究机构和大学在培训中小学教师方面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科技博物馆为教帅举办研讨培训班,帮助他们掌握基于探究的科学教学技能。研究机构和大学实验室为教师提供研究实验培训,甚至让教师参加一些见习研究。通过这种培训及活动,教师们会把学到的科学探究活动带到课堂,了解基础科学概念与实际研究间的联系,并把这种联系的认识传递给学生。

少儿数学启蒙教育范文4

从外语实验班创办开始,即确定了办学指导思想、原则和育人目标。一是确定了“兼融东西方文明,培育中华之精英”为办学指导思想;二是制定了现代化教育原则:融发展共性于个性之中,融先进的教育于鲜明的特色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英语教学,既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语言,也是一种信息与文化载体,使之成为学生自动开启世界文化宝库的“金钥匙”,并以外语实验为手段,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英语教学新路子和现代化教育模式;三是明确实验目标:“求真务实办学,高瞻远瞩育人”的办学宗旨、“全面兼具特色”的育人目标、“系统而富特色”的课程体系、“优质高效”的教学活动、“强化结合分层”的科研兴校体制。经过积极筹建,新学期开学英语实验班便正式开班。第一期招两个学前班,坚持小班上课,每班30人,共60人。目前共有实验班32个,七个年级,共有学生1200余人,有33名受过专业训练的青年外语教师,外教3人。教师平均年龄23岁,大本8人,其余均为大专毕业。我们先后试用四套教材,有上海的《儿童英语》1~3册,上海华东大学章兼中教授编的《直接拼音,英语入门》1、2册,以及初中英语课本1~3册。从本学期开始,又开始试用美国最新出版的“灵通少儿英语”1~4册。准备在多版本试用的基础上,自编一套从学前到小学乃至初中的教材。通过六年实验,外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小学外语早起步不仅是可行,而且促进了教育整体改革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学前班虽然学习不到一年,但他们已掌握单词300个、句型40个,初步接触了数词、代词和介词、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以及复数形式等简单语法知识。通过学前一年学习,为外语系统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1~2年学习初中一、二册英语,3~6年学习初中第三册英语。首届实验班已学习七年(六年级),他们已掌握2000个单词、800多种句型,以及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过去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等语法知识。他们将于年末学完初中第三册英语课本。由于学前班外语早起步,基础打得好,所以实验班学生及格率均100%,其中优秀率即使中高年级也在90%以上。实验班学生,不仅在外语,而且他们的知识面、思维的灵活性、表达能力都优于普通班。参加全市英语竞赛,获奖人数占58.2%,一等奖占50%,全市第一名为我校学生(99.5分),参赛总平均分为89.57分,远远高于市获奖率。

二、潜能早开发,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发展

从实验班创办那一天起,我们就把眼睛紧紧地盯在外语学习质量、学生的素质上。外语早起步和潜能早开发,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发展。但怎样使外语早起步、潜能早开发,更科学,也就是说构建一个什么样教育体制、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学生素质的发展,这是我们实验的基本课题。

(一)外语实验,促进了现代化教育整体改革。外语实验,为构建一个着眼于学生潜能的早开发,有利于素质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模式,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因此,从创办实验班开始,就63英语教学确定了“三高一加强”的主思想: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加强改革力度。在创办实验班同时,经过充分论证,进行了《小学英语早起步与现代化教育模式的实验与研究》科研课题立项,并成为省科研项目。接着,以外语实验为契机,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扩大成果,进行了公办民助的体制改革,建立“幼小衔接,中小衔接”的学制改革,以及在校长、教师和学生素质,教学设备现代化,课程结构现代化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体改革。我校的科研项目《教育面向现代化基础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验》列入省“九五”科研重点课题。同时,《教育面向现代化与学生素质研究》、《电化教育优化课业,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现代化课程结构改革实验》等科研项目,都列入“九五”国家、省市重点课题,并批准为国家和省科研实验校。1997和1998年又承担了《面向21世纪中小学现代化教育模式实验与研究》、《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国家两项科研课题。改革成为以英语实验为中心的现代化教育整体改革,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这样,以外语实验为中心的办学体制、学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以及优化校长、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基础教育模式已初具规模,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少儿数学启蒙教育范文5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成因 对策 “校讯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国约有一亿四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相当数量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一个特殊且较为庞大的孩子群体――农村留守孩子。据新华网北京2008年2月27日电(记者李菲、白瀛)全国妇联27日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可以确认0~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2~17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500万人。

甘肃省妇联儿童部张海涛介绍,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省妇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据省妇联调研统计显示:我省仅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就有近70万。其中,小学、初中留守儿童53万,占农村中小学生总数的20%以上。亲情的缺失、学习成绩不良、监护不力及生活贫困是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底,白银市共有0~16岁农村留守儿童34496人。其中白银区175人,平川区1384人,会宁县28588人,靖远县4329人,景泰县5500人。我校自2009年至今一直是留守儿童呈上升趋势。

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1.教育缺陷。由于父母不在家,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教育的责任便落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身上,但因受各种因素局限,这些老一辈人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方法都无法跟上形势要求。同时,由于受“隔代亲”这种传统习惯的影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往往溺爱或偏护这些留守儿童,使他们形成唯我独尊、缺乏约束的小皇帝心理。2.性格缺陷。由于正常家庭心理环境缺失、农村教育环境不理想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和渗透,使得留守儿童形成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集中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等。祖辈的溺爱造成留守儿童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缺乏成人适当的约束和科学的引导,使其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诱惑和影响,很多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自我保护能力差。近年来,农村“奸幼”案频频发生。2004年3月,四川省富顺县某镇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一个13岁的女孩在无人事先知情的情况下生下了一个孩子,尚未成年的女娃娃竟然当上了母亲。一家报社记者赶到事件发生地就此事进行采访时发现,正是由于父母双双务工在外,才最终导致这个悲剧。另外,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刻,当遇到生理发育方面问题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给予正确指导,因此容易误入歧途。4.心理障碍。因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或父母离异长期缺少正常父母关爱而性格孤僻偏执。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4名儿童服农药中毒死亡的悲剧,其间的每个要素都让人揪心和疑惑。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似乎都失效了,最终崩塌。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深思。5.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二)造成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1.委托监护不能取代家庭教育。(1)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留守儿童基本缺失完整而有效的家庭教育。与父母长期分离造成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其他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部分是其他亲戚。老年人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对孩子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农村老年人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方法,更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寄住在亲戚家的孩子,家庭教育更淡薄。因为亲戚的立场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总是感觉寄人篱下,容易和亲戚家年纪相近的孩子产生矛盾。(2)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向亲戚或同辈转移,形成委托监护。委托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缺少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一些儿童会因心灵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有的会迷上电子游戏,有的学会打麻将、赌博,有的拉帮结派、抽烟喝酒、逃学打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这些都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据调查,历年刑事犯罪中,20%以上的青少年为这类孩子。而且这些孩子犯了罪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认为是一种心理发泄。2.受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与教育发展滞后产生的矛盾,社会上出现了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难的现象,部分学生和家长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一些留守儿童看到父母挣了钱回来很风光,而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却在家待业,便产生了不如早点结束学业外出打工的想法,表现在学习中就是“人在教室心在外”、“三日打鱼四日晒网”,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数量仍在加大,问题更凸显,因此,我们将信息技术和“校讯通”纳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一)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家校联系。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生计出外打工,多数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块生活,有的甚至寄养在亲戚朋友家里,这些监护人只能给孩子生活上的照顾,无法像父母那样给他们以温暖、约束、管理,致使大多数学生成绩下降,出入网吧,有的还走上犯罪道路。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学生联系的平台,父母就可以通过打“亲情电话”、在校园网上“爱心qq”视频聊天、写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校“爱心教师”沟通,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通过这一平台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为神圣,父母的心是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火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象”(马克思)。同时,打工在外的父母可以在校园网上学习到科学的教育观念和育儿理念,并将其有意识融入自己的教育行为中,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增强家庭教育效果。

(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向家长、监护人发手机短信、作业布置和在校园网上有关教育信息的方式,呼吁社会、学校、家庭、监护人给他们温暖,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最佳整合,通过三方面协同教育,达到学校教育学生,家长了解孩子,社会关心下一代的目的。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使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在爱的蓝天下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激励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孝敬父母,提升亲情,使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得以回归。

(三)利用网络平台,督促他们热爱学习,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给留守儿童进行校内学习辅导,保证教育教学效果增强与留守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四)通过互联网对学生学籍进行有效管理,降低留守儿童辍学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因学校建立了健全的教育信息系统,便于将学生旷课、迟到等情况及时反应给家长,家长根据学校提供的信息,通过校园网平台对子女进行教育,督促其认真学习,保证子女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五)利用学校网络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在学校网站设立“留守儿童阳光心情吧”,通过“手拉手”爱心结对帮扶,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促使他们人格健康发展。

(六)利用“校讯通”进行家校协同教育。利用“校讯通”给留守儿童家长发送留守儿童在校的常规信息,观察留守儿童的表现,并分别对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家长等进行访谈,然后针对留守儿童的在校日常行为表现和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校讯通”的实施应遵循以下策略: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策略。受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工作是做好对学生受教育情况的研究,做好对学生评价的实施和总结工作,做好与家长的沟通。教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注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价值,让学生觉得教师在关注他。

(2)强调多教育主体间的合作与沟通策略。“校讯通”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各教育主体间的沟通,不应片面强调单一的教育主体的教育作用,而应使多教育主体间进行多方面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学校、家庭必须进行适当交流沟通。

(3)全程关注的策略。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教师、家长全程参与,在不同教学目标下对学生进行观察、沟通、教育,只有这样,教育中发现的问题才可以马上得到处理与解决,学生才能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4)及时评价的策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学习状况、日常行为习惯状况进行及时评价。及时评价可以使家长和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学习优势与不足,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可以极大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和家长的参与热情。因此,家长、教师应该保持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关注,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家长的期望,激励学生不断努力。

(5)发展性评价的策略。通过家校沟通,可以了解学生过去和现在的受教育情况,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受教育情况的分析,可以预测学生未来发展。因此,在实施“校讯通”的过程中,应该设法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挥他们的长处,使学生释放他们的发展潜能,表现出自己的最佳水平,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提高实现自己的理想。

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家庭、学校和政府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多方位、多角度协同教育,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网络系统,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进而使外出务工人员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谭深.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01).

[2]何玲玲,翟健峰.中国留守儿童状况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通报,2011(19).

[3]吴支奎.制度突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路[J].教育导刊,2010(06).

[4]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5]崔丽娟,郝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反思及对策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6]万明钢,毛瑞.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2010(01).

[7]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7).

[8]CCTV-少儿,新闻袋袋裤,关注留守儿童,200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