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外汉语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外汉语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考核方式 改革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现更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相关理论外,学生教学技能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课程考核中,必须兼顾两个方面。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考核方式应该灵活多样。本文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就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考核提出建议和思考。
一、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考核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50%,包括:考勤占10%,课堂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占20%,课后作业占20%。期末成绩占50%,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主客观题的比重为6:4。
此考核方式最大的不足之处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考察,忽略了对学生教学基本技能的考察,因此,有必要对考核方式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基于以上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真正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目标,湖北文理学院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有针对性的就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考核进行了改革尝试。总评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中成绩占40%和期末成绩占40%。
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除包括出勤占10%、作业占30%、课堂讨论占20%,这些常规考核项目外,还包括小组实践活动占40%。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一般包括综合课、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和写作课五种基本课型,以此为标准,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种课型,要求学生选择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一课,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教案,并且每组要推举一名代表进行模拟授课。教案设计和模拟授课各占实践活动成绩的50%。评分标准如下:
教案的评分标准:教学目标30分,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阐述是否合理;教学设计40分,主要包括时间分配,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板书设计与ppt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对应,情景设计,互动设计,活动设计等;教学内容20分,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是否科学正确,教学容量是否恰当,脉络清晰;教学创新10分,主要包括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的特色。另外,教案环节扣分包括环节不完整,有知识性错误等。
模拟课堂的评分标准:教学目标上(10分),明确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上(20分),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性。教学过程上(20分),时间安排合理,教学任务明确,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教学技能上(30分),教学语言规范,语速适当;讲授条理清晰;能有效组织课堂;能合理利用板书和现代教学手段;能合理使用教具;能与学生交流。综合表现上(20分),有一定的创新性;教态自然,教学效果好。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对外汉语专业(汉语国际教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与对外汉语教学技能密切相关的课程,因后续课程还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法等,因此本课程的考核并不需要侧重于教学法,而是立足于教学的基本技能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特色,来制定评分标准。
评分方式:在评分时,可灵活采取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三种方式,最后综合来评定成绩。
2、期中成绩:期中成绩主要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主客观题的比重为4:6,主要对期中前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考察,在试题中要反映出对学生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能力的考察。在有些高校中,如果没有专门举行期中考试,此项成绩可以平均分摊到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中。
3、期末成绩:期末成绩的考核包括闭卷考试(占50%)和实践考核(占50%)两个部分。
闭卷考试:题型可以多样化,主客观题的比重仍为4:6,出题的覆盖面包括所有的章节,侧重于学生易混淆的基础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在试题中也要有所体现,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能力进行考察。
实践考核:要求每位同学自选教材,设计一份教案;并拍摄不少于10分钟的模拟课堂视频。实践考核的评分标准与小组实践考核的评分标准相同。
以上考核项目计分比例,授课老师可以根据班级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意义
对外汉语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留学生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教学管理
一.对外汉语教学背景
中国随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攀升,聚焦了全世界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和他们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因为他们希望在经济上能够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所合作,也希望通过对汉语的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所以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个目的,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来中国学习汉语,他们认为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更有助于他们学习。这也让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近些年来有着异军突起之势,在其本身不断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有关对外汉语教育课堂管理方面的的问题也日渐显现出来。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管理远不只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课堂纪律,它有着更宽泛的内容(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创设、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等),是教师协调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1]
二.对外汉语教学现状所引发的因素
1.文化背景及教学环境对课堂影响因素
对于以上所列出的问题只是一小部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其引发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不能都归咎于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还有不同国家之间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不同国家在文化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差异,中国自古以来多受孔孟的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尊师重道,上课方式多为传授式,以教师讲为主。课堂上专心听讲,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有问题也是在课下提出,课堂气氛较为安静。而西方则不同,大多数为讨论型课堂,师生互动较为频繁,尽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在课上学生发言较为随意。在桌椅摆放的方式上,中国的教室大多数都是桌椅统一面向黑板和讲台,排列有序,这样不仅便于学生认真听讲,而且便于作为课堂中心的教师监管学生们的动态;西方教室桌椅的摆放与中国也有所不同,为了显得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和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学生中去、为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问题分析和解答的能力,西方课堂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摆放桌椅或形成圆形或几个人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讨论小组的形式。
2.教师对课堂影响因素
在对外汉语教育课堂中,课堂教学管理的好坏与教师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教授过程中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实际知识点,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不够紧凑,语法点讲解过程中不能贴近学生实际水平进行讲解,也会使课堂教学管理效果收获甚微;还有就是教师的关注度不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配合程度的高低会影响教师讲课的效果。学生配合程度越高越能够激发教师的激情,课堂效果也越有效,但往往这种师生相互互动的情况会让教师会过分关注与他互动良好的学生,从而忽略了其他不与之互动或互动少的同学。因为来华留学生国籍较多,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知识储备不足,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风俗习惯等不能一一了解,教师也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所以像这样照顾不到的情况也难免发生,但学生会觉得教师不喜欢我,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
3.学生自身对课堂影响因素
对外汉语教育课堂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留学生本身,而作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自己也是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主要原因。对于刚到中国的留学生来说,可能会遇到各种方面的问题,例如心理、环境方面等等,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留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还有就是他们可能在还没有来到中国之前,对中国的校园环境,课程设置、难易程度等等都充满了幻想,但是来到中国后发现自己见到的和想到的有所不同,心理多少会有一些变化,甚至会出现排斥的情绪;还有就是留学生随着对汉语学习的不断加深,难度也越来越大,逐渐失去了对汉语学习的热情和渴望,这些情况的发生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在课堂上做出一些与正常课堂教学不符的行为。
三.对外汉语教学管理策略分析
1.文化背景差异对课堂影响策略分析
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提高自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是否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会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要求汉语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学和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并能够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2]留学生在来到中国前,就应该自主的查询一些有关中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相关知识,避免来华后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和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的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对于来华后的留学生,任课教师应主动提供一些有关中外跨文化问题的资料,帮助他们尽早适应现阶段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环境。对于招生教师来说,在招生时教师就应该告知留学生在到中国学习之前应该对中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要有所了解,并印发一些有关中外跨文化问题的宣传册发给学生,使留学生在来之前有所准备,不要贸然前行到中国。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能够更好的在中国学习生活,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来华留学生出现文化休克的几率,同时有利于教师进行正常高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2.教师对课堂影响策略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大多实行小班教学,教师应该有能力和有时间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之前或之中,要提醒学生上课禁止玩手机等电子设备。如果有必要可以每次课前都有所提醒,虽然这种方法看似麻烦,但如果形成习惯后,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收到的效果还是不可估量的。在每一科学习的过程中,出错是都不可避免的,当有留学生发音或对句子理解不当时引发错误的时候,如果班级同学多次发出了嘲笑似的笑声时,这时教师应该对这种行为给予严厉的制止和批评,这样做不但有效的保证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管理秩序,而且也及时的保护了回答问题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其以后受到更大的伤害,以至于不敢再在课堂上发言甚至对学习汉语失去信心。
教师为了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管理。首先,应该备好课。只有课程准备的充分了,才能使整节课的感觉看起是游刃有余、环环相扣的,而且也可能提前发现一些同学们不容易理解或者是易混的知识点,以便在授课中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备课中还能够通过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将要讲解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计成更贴近他们实际的水平。其次,教师在课堂互动中,有的同学会与教师互动的很好,有的同学则较少互动或没有互动。这时教师更多的不应是将这两类学生进行比较,而是启发和引导他们,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对课堂影响策略分析
留学生来到异国他乡求学,因环境改变心理上多少也会有些波动,这也要求留学生本身应该积极适应环境的改变,多交中国朋友。遇到问题或者对见到的事情心中存有疑惑时,应主动找教师谈心、交流,让自己尽早的找到自己于中国新环境的切合点。留学生也应该心情愉悦的加入到日常课堂学习中去。因为随着汉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势必要投入更多的经历,课上或课下有不理解的知识点也要及时的找教师解决,以免问题越积累越多影响学习的进度,最后产生厌学的情绪。在同一个对外汉语课堂中,留学生不一定都是来自同一个国家和地区,因为彼此的差异也许会引起一些冲突和矛盾。当出现问题是,也不应该是一味的去查找别人的错误,而是应多考虑一下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行为方式给他人带来的不便,使他们在碰撞中领悟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促使他们在这种差异中寻求与汉语教师、外国同学之间的和谐点,让自己在冲突中得到成长。[3]
四.总结
对外汉语教育课堂管理要想取得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后而制定出有效的方案;也需要教师和留学生在长时间不断磨合、适应后形成的一种和谐的状态。理想状态下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在探索与总结中建立的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并且能达到双赢目的的一种课堂状态,只要我们不断进取、善于思索,我相信在未来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管理事业上必将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彭丽.对外汉语课堂问题行为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对外汉语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留学生口语 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64-01汉语的学习在留学生掌握知R的门类中属于知识的积累的学科,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其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汉语教师来说,怎样让留学生能够掌握语言规律,知道如何表达,是教学的难点问题。尤其是留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要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让教师顺利地将知识点予以传授。因此,提高留学生的口语学习效果,关键就是要提高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留学生口语学习主动性的意义
在口语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调动起课堂的口语交流的氛围,留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乐于开口说话,提高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主动性,逐渐提升汉语运用水平。
二、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将学习理论的认知作为学习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动力的。在建构主义的理论中,学习者的主动性是中心,这一理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中将学习者作为灌输的对象的理念,呼唤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且围绕这一目标,采用了各种手段加以驱动,例如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运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来构建建构主义课堂的手法较为流行[1]。
建构主义的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帮助留学生搭建认知情境,即支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让留学生浸润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个人对学习环境和知识点的认知,加强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交流和团结合作,然后获得知识。留学生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是自主学习的,情境的创立务求真实,与合作者的交流和讨论务求热烈。每个学习者需要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和学习难点的攻克,并将自己的学习的感受与团队共享,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激发留学生汉语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留学生汉语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留学生的国家背景文化、个性、学习基础、对汉语的认知和掌握程度,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路需要不断的更新,围绕留学生、教材、多媒体手段、情境教学等展开教学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对外汉语教学不能再使用传统的讲解、板书等模式,而是采用更加活泼的方式,如多媒体、视频、音像等手段和方法,让留学生对汉语学习感兴趣,主动地参加学习。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传输者,而是引导着,学生不再是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学习的探寻着。
尤其是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方法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帮助学习者搭建认知的构架,在情境模拟的状态下,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协作,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是教学关注的焦点,学习者根据已有的认知领域与新知识框架进行自主填充和重新建构,最后获得知识。教师教学的目标是让留学生能够对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学生也可以通过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成为汉语口语学习的主体,而且教材的设置和内容的传输,也要发生改变,教材提供的知识不一定是教师传授的内容,留学生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情境中,也可以参与创设情境,进行学习的协作和交流的组织,在主动的协作和主动的探索中,找到学习汉语口语的乐趣。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位一体,共同构建起崭新的对外汉语的学习体系。
2建构主义学习情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在传统的汉语口语的学习中,无外乎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来达到汉语口语的表达水平,按照学生的口语水平、文化背景等对学生进行分类,并给予相应的训练。但这种方法,留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是被压抑的,无法表达自己的学习中的诉求,因此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容易收到打击。在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特点的教学手法。
例如,口语课《我爱音乐》课堂中,先让留学生自己说出他们熟悉的音乐种类,进而提出中华文化京剧,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以及课堂讲授总结,留学生能够大致解释京剧的主要特点并加以个人观点评价,同时延伸练习相关词组、语法及句型,从该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留学生在学习之前自主学习了解了众多关于京剧的背景知识,将教学作为交际法的延伸扩展,同时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搭建新的认知框架,让留学生主动地加以模仿及反复操练句型。在该教学活动中,教师围绕京剧这个话题,留学生通过表达、讨论、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学习内容,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通过举例,采用支架式教学方法来帮助留学生构建框架,自主进行句型操练,并采取模仿和提问式等方法强化学生的反应,巩固所学内容、其基本特征在于听说领先、句型操练、对比分析,注意发挥留学生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讲解句子结构,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灵活使用某种语言,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框架,参与创设情境,重新建构知识内容,进而培养留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帮助了留学生积极探索汉语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的真正乐趣。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搭建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我国与世界的交流范围和深度不断加深加大,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因此,通过建构主义促进留学生学习汉语,是值得从业者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对外汉语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童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86-03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就已经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的对外汉语事业也日益兴旺。无论在学科理论建设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研究的重点一直是对成人的教学,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关注的人并不是很多。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儿童无疑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都和成年人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儿童学习汉语的兴趣,更新教学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进行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时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很少,有学者曾经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形式做过尝试性的研究,但“与面向成年学习者的对外汉语教学日臻成熟的研究相比,作为独具个性的儿童汉语教学,不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明显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以儿童文学为载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更如凤毛麟角,而童谣作为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载体似乎并未有人涉及。本论文旨在以童谣为切入点,为提高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性探索。
一、童谣作为儿童对外汉语教学载体的可能性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研究和总结,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些基本方式已经形成。但儿童学习者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及学习特点,有的性格外向,有的沉默寡言,普遍看来模仿能力较强,但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认知水平有限,母语的发展水平尚未成熟,学习兴趣较容易培养,但如遇挫折、失败,或面对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也很容易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失去兴趣;思维能力尚待发展,相对语言中系统性和规律性的知识体系而言,更善于把握形象化、具体化的语言片段;尚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学习的内容安排上,对教师及教学活动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开展起来要比成人困难得多,同时也向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心理学理论,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兴趣可以激发求知欲,使其注意力较长时间集中在一定活动内容上,并能唤起儿童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的欲望。有了兴趣,儿童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和完善自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不能采用以往成人化的教学方法,即,从拼音或字词入手,这样会在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造成“汉语很难学”的心理负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童语音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从语音和句子入手,采用听说为先的方式,在语言表达中纠正儿童的发言,掌握简单的拼音,让学生很快就能用汉语进行表达,得到一种成就感。同时因为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于规律性的知识不能用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加以理解,所以语法知识不能通过单纯的讲解来掌握,要淡化语法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注意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使二者相辅相成,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笔者认为,童谣作为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将其纳入儿童对外汉语教学,会有助于儿童对外汉语的教学。
“童谣,在古代亦被称作‘孺子歌’、‘小儿谣’、‘小儿语’等,‘童子’、‘孺子’皆指儿童……现代的童谣,更多地被称作‘儿歌’,但是由于人们对儿歌的范围有不同理解,二者是否可以等同视之,一直有不同的声音。”而笔者认为,“童谣”和“儿歌”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本文中提及的“童谣”是从广义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其在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作用。
童谣是孩子们们练习口才的工具,也可以说是孩子们的诗。好的童谣,不仅给孩子们在生活上带来一种乐趣和享受,帮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而且可以成为长辈们启迪教育下一代的补充教材。此外,童谣大都是以劳动人民的生活为创作题材,不但反映民情风俗,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爱憎、理想及各种思想感情,而且具有相当浓厚的生活气息、地方特色与艺术的感染力,对外籍儿童了解中国文化也是有所帮助的。
二、以童谣为载体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在儿童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以童谣为载体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希望能在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方面提供些许参考。
(一)以童谣为载体,熟悉语音
语言交流要通过语音来表达,标准的语音是学好汉语的基础,因此在汉语学习及教学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汉语语音、声调复杂多变,学习者难免遇到很多困难,而童谣中有很多都是合辙押韵、节奏明快、语言活泼的,选择童谣进行语音教学的同时,又可以消除儿童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并保护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这首《你拍一,我拍一》,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汉语的发音。
你拍一(yi),我拍一,一个小孩穿花衣(yi)。
你拍二(er),我拍二,两个小孩梳小辫儿(bianr)。
你拍三(san),我拍三,三个小孩吃饼干(gan)。
你拍四(si),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zi)。
你拍五(wu),我拍五,五个小孩敲大鼓(gu)。
你拍六(liu),我拍六,六个小孩吃石榴(liu)。
你拍七(qi),我拍七,七个小孩坐飞机(ji)。
你拍八(bai),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ba)。
你拍九(jiu),我拍九,九个小孩交朋友(you)。
你拍十(shi),我拍十,十个小孩站得直(zhi)。
这样的拗口令,绕弯、咬嘴,又要求读得快,对声母、韵母和声调进行了有效的训练。同时,与童谣相似,教师也可以利用有节奏的朗读,帮儿童记忆所学的知识,如,“我姐夫,杰夫,没有衣服。”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点滴经验,活学活用。
(二)以童谣为载体,记忆汉字
对于母语是拼音文字,而非汉字文化的外国学生来说,汉字既古老又神秘,让人难免产生畏惧感,而儿童学习起汉字来,更会感觉无从下手。同时,汉字教学大多枯燥而单调,因此汉字课堂教学的开展困难重重。虽然儿童的对外汉语教学以听说为先,但并不是说完全忽视汉字教学,毕竟汉字在汉语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忽视汉字教学最后会成为儿童今后汉语学习与提高的障碍。因此,如何降低儿童学习汉字的难度,如何使儿童在学习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汉字,为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认为童谣能够有效地帮助儿童掌握字形结构,理解字义。比如这首有关笔顺规律的童谣,可以帮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笔顺规律。
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未,东);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十,人);
先中间,后两边(水,小);
先进人,后关门(日,目)。(王秀芬)
这首《小青蛙》将形近字“青,清,晴,情,请”五个字对比,编人一首童谣,生动有趣,朗朗上口,举一反三,让学生一目了然,使教学过程和儿童的识记过程变得简单明了,扩大识字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儿童的识字能力和读写能力,加深了印象。《小青蛙》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庄稼好卫兵。
(三)以童谣为载体,扩充词汇
对于汉语词汇学习来说,难度主要在于词汇量的扩充,单纯依靠教材未免枯燥乏味,而且有些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不能调动学习者的兴趣,这时如果以童谣中幽默、诙谐的词汇作为补充,使朗朗上口的童谣不绝于耳,就会加深学习者的印象,使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而且童谣本身又为词汇创设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使抽象的词汇记忆变得具体,学习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比如,量词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这首《十字歌》中不可能把汉语中所有的量词归纳完全,但是可以使学习者对量词有了感性的认识。当然,并不是童谣中所有的内容一定适合教学,第三句和第四句中的“黄桶树”、“白米糕”很难解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视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程度,将其改成“苹果树”、“大蛋糕”之类,学生熟悉的事物,使其适用于教学活动,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十字歌》一个小宝宝,两支小铜号,三棵黄桶树,四块白米糕,条大鲤鱼,六把铁菜刀,七根长甘蔗,八颗老红枣,九只黄鸟叫,十匹马儿跑。
(四)以童谣为载体,了解修辞
汉语的修辞是汉语言文化闪亮的一笔,但是对于外籍语言学习者来说,字面意思本身就已经很难理解,再加上修辞,那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这时再一板一眼的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汉语的语法知识点,然后举例加以说明,势必使学习者丧失兴趣,使本来蕴含丰富的修辞变得索然无味。童谣中包含了丰富的修辞方法,而且生动形象,必定会使学习者,尤其是儿童感兴趣。
这首《月儿》,将比喻的本体(月儿),喻体(小船,银盘),比喻词(像),介绍得清楚明白,让人一目了然。《月儿》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网。月儿圆圆,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许浪)
(五)以童谣为载体,感知文化
童谣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有的童谣历史悠久,承载了很多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融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化性于一体,有利于学习者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有些童谣中还包涵有许多传统知识、文化故事等,内容丰富。比如,这首《五岳歌》,把中华五岳囊括其中,名称、地理位置一应俱全。《五岳歌》东岳泰山约在东,嵩山中岳在登封,华山西岳华阴县,南岳衡山北岳恒。(《北京童谣》)
这样在学生学习了童谣的同时,即拓宽了学生中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何乐而不为呢?
对外汉语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对外汉语;游戏式教学;推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一、传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以讲解为主,重知识轻能力,违背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目标是为培养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体现语言教学中的“语言一语用一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教学目的不是要求学生完整地掌握汉语知识,而是要求其掌握汉语这个工具,满足日常生活的交际需要,同时具备用汉语进行专业学科学习的潜能。目前我国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存在的最大缺点是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语言应变能力的训练。另外近年来HSK考试成了衡量学生汉语水平的标准。
(二)拘泥于教材
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有一定的实际效用。但一些对外汉语教师过于坚守教材约定的范围,忽略了留学生的差异性以及讲授知识的外在环境。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发展远远落后于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如果课堂教学仍局限于教材的范围,学生接受的都是陈旧的知识,与其日常生活相脱节,同时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会造成其学习的热情消退,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三)忽略了留学生的差异性
即使学生的汉语水平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留学生生长环境,年龄、性别、知识构成、学习能力及阅历的不同,其学习汉语的动机和学习态度也有所差异。目前对外汉语教师较缺乏相应学科的教学技巧训练,所以很容易出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而忽略其本身汉语学习的具体要点,进而造成学生不喜欢老师、不喜欢汉语、不喜欢中国的现象的发生。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一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发现,游戏式教学以其富于趣味性的课堂游戏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汉语的畏难情绪,有助于培养对汉语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是对外汉语众多教学方法中较有效的授课方式之一。
二、游戏式教学的作用及可行性
(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留学生普遍反映中国传统的汉语教学方法较枯燥,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记,背。针对此,许多对外汉语工作者认为游戏式教学模式效果最好,通过各类游戏吸引学生,并加入真实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交际任务,令学生感到学习汉语课会带来实际收获并很有趣,而不是抽象的语法点和无处可用的词汇,这样才能重新吸引学生回到课堂并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互动性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
游戏式教学一般会把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次游戏互动时就按照小组进行,不仅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也日渐增强,每次游戏结束后,还会在全班范围内选取最默契团队和最默契搭档进行奖励,很多之前比较陌生的同学在游戏中成了好朋友,极大地鼓舞和团结了整个班级,也间接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
三、游戏式对外汉语教学的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游戏式教学的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分组、公布竞赛形式、说明规则、进行活动、公布成绩、奖惩环节、知识点总结、课后作业等。在这些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在实施过程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1、成熟和严格的游戏规则。明确的规则是学生顺利完成游戏的前提。在比赛前讲清规则,使学生认真地对待本次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汉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印象,还能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设计游戏时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不同的游戏。明确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等级、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仔细观察其已掌握的语言技能及达到的汉语水平,选择相应类型、难度的游戏类别,内容上也最好要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因为只有生活中的语言才会生动,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3、组织游戏要合理整合各要素,课堂秩序要规范,游戏形式要定期更新。
(1)要保证课堂纪律。由于教学对象具有争强好胜,容易兴奋的特点,没有理解游戏规则的课堂就会乱成一团,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良好的纪律是保证课堂有序进行的基础。
(2)教学游戏的形式要周期性更新。单一形式的游戏会使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应不断收集,设计,翻新游戏,等学生习惯后,再换其他形式,使学生对汉语课保持一种神秘感和新鲜感。
4、归属感和荣辱感的形成。教师进行课堂游戏时应尽可能让学生都参与进来。无论多有趣的游戏,都会有部分学生走神的情况,此时,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提醒,委以重任等方式带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更好地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逐渐树立起学习汉语的自信心。
5、合理分配游戏时间。游戏在整个课堂中主要起辅助调味剂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注意游戏在教学环节中游戏的实施步骤,教学效果的预测,课上总结,作业检查等时间的分配,要把游戏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起来,而不能“喧宾夺主”,合理的控制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和分量,要达到“高效”和“搞笑”并存,较好地完成本课教学计划,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
6、适用于初级阶段的语音课和口语课。游戏式教学法在听力课和口语课的操作效果较好。因为这两种课型需要学生主动的参与和实践练习,同时这两门课对于外国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许多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进行日常交流,因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教学步骤等,明确这两门课的授课顺序与学生理解接受的能力的关系,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情况。
总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排除学生学习汉语的畏难情绪,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点拨,让复杂的知识点变得容易接受,游戏式教学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思路和创造性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
对外汉语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 留学生 短期内 零起点 汉语交际能力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汉语,我国也加快了汉语推广的步伐。如何让更多的外国人学好汉语成为对外汉语教师新的课题。目前学界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与透彻,系统全面的理论研究对实际教学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落实到学习者个人,就得考虑其学习汉语的具体目的,其所处的环境对学习汉语有什么要求,等等。所处的环境不同,其学习汉语的目的就可能不同,这些不同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产生很多细小的、特殊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汉语教师必须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从更细微的角度,更加细致、有针对性地研究汉语教学。笔者参加了泉州师范学院第二届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文夏令营教学工作,参加了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留学生(来自孟加拉国、韩国、科特迪瓦等国家)辅助教学工作近两年,并在校外兼职了土耳其汉语教师半年。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个课题亟待研究,即:如何在短期内提高零起点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笔者就此以泉州留学生为例,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尝试探讨这一问题。
泉州的留学生大多没有汉语基础,需要系统地,从零起点来学习汉语。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民俗民风,等等,在交际过程中存在很多语言障碍和冲突。初到异乡难以与周围人群沟通、自身文化得不到认同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他们在异国他乡的正常生活,所以他们迫切希望能通过学习在短期内提高日常生活交际能力,以适应陌生的语言和生活、工作环境。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训三个方面入手,帮助留学生在短期内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一、课程设计生活化,重组适应学生需要、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
市面上有各种版本的汉语教学教材。大部分的汉语课本都是从语音、生词、语法点这些方面进行编排的,这样的系统性教学对整体长期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很有效用,但是对于零起点留学生,短期内提高汉语交际水平不是特别适用。而且有些教材由于较多考虑语法点的分布,使得人物的语言对话过于书面化,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很大,更缺少了生动语言的活泼与得体,显得过于僵化和死板,使得留学生没有很大兴趣学习。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必须进行适当的取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来保证每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1.语音教学内容的选择。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的重要性决定了语音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是掌握听说读写技能和交际能力的前提[1]。在语音的学习中,留学生是否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及一定的语音知识,直接决定着留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听得懂周围人群的汉语,以及能否说出较为标准的汉语而不是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洋腔洋调。对于零起点的泉州留学生(来自孟加拉国、韩国、科特迪瓦、菲律宾等国家)来说,最困难的问题就是语言交流。他们来中国之前大多只会说母语,有一部分会说母语和英语,相当部分的人与汉语是零接触的,一些留学生只会说“你好”、“我”、“谢谢”等最为简单的交际用语,和有过一定汉语基础的其他留学生比起来,这一类留学生受母语负迁移影响更大,对汉语学习在心理上也显得更为急躁。所以对于这一类学生的语音教学要求,外汉语教师应更加注意。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抓住学生的语音死角。所谓的语音死角,就是留学生母语中所没有的,难以发出的或者纠正带读了多遍仍难以改正的语音。而且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又呈现出不同的语音死角,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国家学生的语音死角问题进行不同的研究并采取相对应的策略,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教学。
目前,市面上出版的许多汉语教材都把语音教学课时拉得很长。如《汉语教程》(杨寄洲)第一册(上)共十五课,专门讲语音的有十课,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内容。[2]在教学的初级阶段就用如此多的时间来集中教学语音内容,不适于想要短期内提高汉语水平的零起点留学生,会削弱他们对汉语学习的热情。因为语言具有民族性,而思维却是全人类所共有的。[3]不论哪国的留学生,他们都有自己母语的基础,语言方面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非常难以掌握和容易混淆的语音数量只是占少数,并不太多。笔者认为对于零起点的学生,精华的十多个课时已然足够。但语言的学习过程是日积月累的,不论语音、词汇还是汉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师在心理应该有个长期训练巩固的准备。可以在启蒙教学阶段的每次课上都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语音的复习与训练,有利于学生发音的规范与提高。
在纠正留学生平时的发音语调时,教师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注意使用一定的方法。比如,在发现学生读音错误,连续纠正了5、6遍之后,学生的读音仍存在错误,就不应该一如既往地严厉纠正,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减弱其对汉语的学习热情。应该记录下这一类学生的发音偏误,在以后的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教育他们。比如,韩国留学生往往会把ü发成üe,纠正带读了很多遍也收效甚微,那就采用一定的方法,让他先发i,然后把嘴唇变成圆形,舌头不动,这样就比较容易正确地发音了。在纠正的过程中,记录下这个语音易错点,在以后的课堂中有意无意地让他重复发音,反复纠正,就可以慢慢地巩固好这个发音了。
2.汉字教学内容的选择。现代通用汉字共有7000个,常用汉字大约3500个[4],数量非常多。德国的柯彼德先生指出,“学习汉语最大的难关就是中国的传统汉字”。[5]所以,汉字是对外汉语中比较艰巨的一项任务。而就泉州零起点留学生而言,相比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学习汉字有更大的挑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万事开头难,如果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就花大量课时让零起点的留学生体会这个难度,无异于给留学生学汉语添加了一头“拦路虎”。而且在泉州的这类学生,他们只要和中国人进行简单的会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际生活中的“马路语言”,不需要会阅读汉语书籍,对汉字在短期内暂时没有特别的需求。所以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初期阶段可以弱化汉字教学,甚至完全放弃汉字教学,而是通过拼音和英语翻译来取而代之。
当然,汉字是汉语语言和汉文化的载体,可以反映出汉族人民的生活、社会意识、民俗民风,等等。要真正深入地学好汉语,汉字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拼音替代汉字的学习只是短期内的策略,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我们在教学后期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还应高度重视汉字教学。
3.语法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不可忽视的,汉语语法概括了汉语语言的结构规律、组合规律、运用规律。掌握好了汉语语法,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表达汉语。陆俭明先生曾指出:“语法教学,从总的方面说,当然很重要,因为通过语法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准确地表达、尽量减少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的语法毛病。”[6]
在学界,关于理论方面的语法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显著的研究成果,对汉语语言教学也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但实际上,汉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特别是对于泉州留学生来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水平,我们需要找到一些适合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交流需要的教学语法方法。况且,汉语语法内容丰富,结构复杂,有自己独特的系统和特点,即使是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也很少能把汉语语法分析得条条是路,头头是道。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汉人教汉语,往往有些彼此都知道,不成问题,就是不知道也不去深究。可教外国学生就是个问题了,就得逼着我们去研究。”[7]
对于零起点的留学生来说,要系统地掌握汉语比较困难。所以笔者认为要弱化复杂的语法教学,选取一些简单的模式让学生去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倾向于采用一些公式法,让学生去套用,用一些简易的符号,由一个简单的基本句型,变成多个句子。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推荐”这个词时,就交给他们两个句型。(1)推荐某人去做某事可变换为:推荐+sb+去+v+sth,并结合他们生活中雇佣阿姨的情况举例:我推荐这个阿姨去帮你干活。(2)推荐某人去某地做某事可变换为:推荐+sb+去+place+v+sth。例句为:我推荐这个阿姨去你家帮你干活。在讲解之后,让学生根据归纳的基本句型公式去造句,教师从学生所造的句子中发现问题并纠正,有一个固定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套用并举一反三,就将复杂的语法简单化,降低语法的学习难度,也对学生的实际语言学习起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创立形式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
关于教学手法,学界已经提出了相当多的很好的方法。比如: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等等。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的个体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教学。根据两年来教泉州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以下教学方法是适合零起点留学生短期内提高交际水平的。
1.运用归类教学,便于学生比较记忆。
对于这一类短期内想快速提高汉语水平的留学生来说,教师不要按照教材顺序、一个模块一个模块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可能使学生感觉进步缓慢,每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少,从而丧失学习兴趣,也可能导致学生机械地把课文内容搬到大脑中,机械地强行记忆,而实际上并没有理解和消化,更不能很好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应该在备课时重新组织编排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综合和分析。也就是所谓的归类法。认知心理学认为,组织就是将信息进行整理,从而使信息建立一个有序的知识结构。[8]利用组块原理将知识进行分类归纳,便于留学生的联想记忆。比如在教授时间地点状语句子时,将这一系列的句子进行归类:
①time+subject+verb?摇?摇今天我们去公园。
subject+time+verb?摇?摇我们今天去公园。
②subject+time+where+verb?摇?摇我们明天八点半在你们宿舍门口见面。
time+subject+where+verb?摇?摇明天八点半我们在你们宿舍门口见面。
③verb+time+none?摇?摇读了一个小时书;排半个小时队。
将这一类别有涉及时间、地点、动词的句子进行整理归类,并结合公式的用法让学生学习,便于他们对知识点的区分,不易混淆。这样根据课文学习的体系内容和实际教学环境调整归类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最大效益化。
2.运用辅助语言教学,便于师生沟通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最大可能地说汉语,让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一个完整而纯粹的汉语空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于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我们应该尽量让其多说汉语,尽可能地少使用母语或者其他语言。对于零起点留学生,我们首先要解决沟通问题。当然,世界各地语言不同,我们不能要求对外汉语教师掌握所有留学生的母语来进行沟通,所以适当地借用第三方语言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例如英语就是一种很好的语言辅助工具。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用英语交流,采用英语书写备注的方式用于记录。笔者在家教兼职过程中,就从初级英语学习的刊物中寻找教学内容片段。例如在《英语口语900句》中有以下片段:(1)你想要哪种口味的?——What kind of flavor do you like?(2)加冰/牛奶/糖的咖啡——coffee with ice/milk/sugar,(3)自制咖啡/冰淇淋——self-made icecream/coffee。[9]有关英语入门口语资料这一类的书籍,有一些比较好的优点是:它们一般都是选取生活中的小对话做内容,比较有交际实用性;它们的句子比较简单,短语分类归纳,便于学习。所以对于零起点留学生,小课时情景片段教学可以从这一类书籍中选取一些内容,转换为汉语学习的内容。
但是使用这一种方法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第三方语言的使用要适当,不能过度,否则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3.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人都喜欢游戏与玩闹,我们也要注重寓教于乐。语言的学习过程是比较冗长而枯燥的,神经的放松和学习的热情,可以促进大脑开发,增强记忆,焕发精神,更有益于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青少年留学生,他们比较爱玩,在讲课中结合知识点穿插一些小游戏,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零起点的成人留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语言上的“孩童”,他们的语言接受方式和青少年儿童有相似之处,所以在汉语教学的启蒙初期阶段融入一些游戏,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例如,笔者在给科特迪瓦的小学生们讲解方位的知识点时,结合知识点设计了一个非常简易的游戏:由老师根据班上同学的座位快速提问,A同学的东北方是?(假设为B),那么B同学必须快速地站起来。接着慢慢加大难度提问:C同学的东北方同学的西北方是谁?那么被指到的同学也要马上站起来,如果反应正确的同学给予加分奖励,反应错误的同学必须回答其他问题当做惩罚。这样不仅考查了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还锻炼了他们的应变能力,给课堂增添了很多乐趣。如何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是对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考验。
游戏加入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在设计游戏时也必须注意,游戏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在一节课中的比例上不能占太重,以免喧宾夺主了。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任何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没有绝对好的方法,也不能机械地要求统一。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多样化,从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
三、实践训练场景化,形成学习与习得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实践训练都是学以致用的必经过程,也是认知和开发智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语言学科,实践训练是获得目的语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语言的输入内化和转化为语言输出的关键性阶段,是检测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的重要环节。陶健敏提出了“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学观,倡导在最大限度上关注教师在教学方法运用和支配上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主张由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理解,即所具备的教学理念、风格和经验,构建一个由下至上(down-top)适应具体教学场景、立足课堂教学的教学实践者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10]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语言大场景和改善课堂语言小场景,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种既有利于语言学习又有利于语言习得的新的教学体系。
1.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使学生零距离接触汉语。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训练方法:一是在教学中把课堂完全拉到现实生活中,在自然环境中积极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实践训练活动,使学生步入真正的场景,零距离接触汉语。例如我们会带领留学生进行集体旅游,比如去泉州清源山、闽台缘博物馆及武夷山等景点游玩,在旅途中指导学生如何问路、买东西等,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将语言知识付诸实践进行运用的机会,不断地进行实景实践训练。二是我们在课余与学生一起做中国菜,品中国茶,看中国电影,练中国功夫,等等,并进行各级各、丰富多彩的实践拓展训练。如此一来,使得整个教学和活动场所中国化,更多地为学习者创造运用汉语的机会,利用自然、社会语言环境促进语言的自然习得,形成学习与习得相结合的实践模式。
2.将生活情景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实战演练。
教师们要善于创造语言环境,采用情景教学。即是通过课堂来模拟一生活中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训练模式。这就要求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境,将汉语中最常用、最基本的部分展现给留学生,将生活中的情景交际活动缩影到课堂上。努力使学生通过交际训练,懂得用符合情境的合适得体的话语帮助自己实现交际功能。
笔者在辅助韩国留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就曾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让四个韩国太太两人分组进行分角色对话训练。以下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对话:
A:老板,我买啤酒。
B:你买几瓶?
A:多少钱一瓶?
B:四块五。
A:好的,我买两瓶,再买一瓶矿泉水。一共多少钱?
B:一共九块五。
老师可以从以上对话中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并讲解巩固其中的语法点。(1)多少钱+量词(个、瓶、件、袋等);(2)一共多少钱?随即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替换与扩展练习,扩充交际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开口率,引导学生进行一种开放式的对话训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汉语的思维、从汉语的角度来表达思想,从而实现能与中国人进行日常对话的交际效果。
总而言之,让学生在特定场景进行实践训练,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巩固检查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避免“死读书”现象,弥补了在课堂教学中缺乏真实交际的缺憾,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短期内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感悟,关于短期内提高零起点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探索还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2]丁蒙迪.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技巧[M].上海:学林出版社.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现代汉语通用字表[K].1998.
[5]张德鑫.从词本位到字本位[J].汉语学报,2006(2).
[6]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4).
[7]吕叔湘.浅谈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几点思考[J].对外汉语教学,2001(1).
[8]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9]Brandon Soloski.《英语口语900句》[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