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准医学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准医学分析

精准医学分析范文1

精准医疗产业前景如何?如何科学看待这一“新生事物”?近日,记者在上海举办的“从新药创制迈向精准医疗高峰论坛”采访期间,与会的多名专家指出,面对精准医疗的热潮,不必盲从跟风,要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有针对性的部署和规划。

精准医疗并非奥巴马原创

其实早在奥巴马提出美国精准医疗计划之前,将精准医疗用于癌症治疗的例子已不鲜见。

遗传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表示:“2013年, ‘自然―遗传学’大会的主题为‘From GWAS to Precision Medicine’(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到精准医学),其中就已含有‘精准医学’这个概念。同年9月20日,第十三届东亚遗传学会学术研讨会,其主题中也有‘Precision Medicine’。因此,‘精准医学’对学界而言并非一个新的概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詹启敏表示:“现代医学发展到现在有上百年,但是原来给你的信息很少,现在有了很多科学技术的帮助,包括基因组测序,生物医学分析工具,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的出现,我们今天谈精准医学才有可能。”

百慕迪(上海)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健向记者表示,国内推动“精准医学”,被不少人认为是跟风美国“精准医疗计划”,但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就已经有了个性医疗的概念,这并非奥巴马提出,只是措辞有所区别。美国版“精准医学”中的关键词为基因测序、肿瘤、个性化。中国科学家眼中的“精准医疗”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在“2015清华大学精准医学论坛”上,中国科学家对精准医学的定义是:集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质,以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健康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医学范畴。

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

近600亿美元

今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会议指出,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3月27日,我国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

国家卫计委科技教育司司长秦怀金表示,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正在准备精准医学计划工作,有望将其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重大专项。

一项数据显示了中国在早期癌症诊断、治疗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据《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癌症发病人数的1/5;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1/4。一直以来,中国的很多患者在发现癌症之时已经到了晚期,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采访中有专家向记者表示,美国癌症患者5年存活率达到85%,中国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25%。提高我国肿瘤早期诊断和精准医疗技术迫在眉睫。

目前,精准医疗更多地集中在人类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基于个体基因检测的肿瘤个体差异化治疗成为重要趋势。传统的药物治疗由于没有考虑到个体基因的差异性,在用药效果上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基于基因分析选择潜在的靶向治疗药物。

美国生命技术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江路卡在讲到现在的基因测序技术时显得特别兴奋:“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花费了30亿美元,耗时10余年绘制出了人类基因组图谱。今天,我们全基因组测序只要花费千余美元,一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这样的改变难以想象。如果只是完成部分基因测序,成本甚至只需10美元或者100美元,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革命。”

肿瘤基因测序的前景广阔,A股中,以基因测序、细胞治疗、干细胞这三大方面为主的中国上市公司已有26家。而国外,一些国际大药企也都在积极开展细胞治疗研发。有研究报告称,2015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近600亿美元,今后5年年增速预计为15%,是医药行业整体增速的3至4倍,其中,基因测序行业增速将超过20%。

中国应寻找“自己的方向”

詹启敏院士指出,所谓精准医疗,就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和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诊疗方案。包括对风险的精确预测,疾病精确诊断,疾病精确分类,药物精确应用,疗效精确评估,疗后精确预测等,“中国在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方法的研究位于国际前沿,分子影像、靶点、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迅猛,中国在精准医疗的基础层面与西方国家保持同步,下一步的发展需要整合技术研发、临床转化、产业培育、示范推广,实现交叉融合、协同创新。”

詹启敏向记者介绍,中国在制定“十三五”规划过程中,专家形成了7个共识,包括基因组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已经趋向成熟,蛋白质组学将会取得重大突破,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已经进入临床应用和产业化阶段,疫苗和抗体将成为生物医药重点突破的领域,生物治疗、个性化诊疗技术成为现代医学重要方向,医疗器械成为与药物齐头并进的新型产业,最后是生物信息学向海量数据产出和广泛应用两个方向发展。

采访中,不少专家都认为,我们没必要跟美国的风,在与国际前沿技术和理念接轨的同时,中国在精准医疗上的目标,更要注重向人们提供更精准、更安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为目标,建立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研究平台和保障体系,自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国产新型防治药物、疫苗、器械和设备,形成一批中国制定、国际认可的疾病诊疗指南、临床路径和干预措施。“中国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将受惠于普通百姓,所以降低成本、完善医疗保险体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完全有能力根据我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基础来建立精准医学,找寻中国自己的方向。” 百慕迪(上海)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健向记者表示,百慕迪正是基于精准医学理论,利用人体对创伤自我修复功能,在老化受损器官及神经障碍自我再生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百慕迪专注于心脑血管及神经障碍患者的再生康复。其产品系统Biomobie(生命核)涵盖了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压、静脉曲张、中风以及失眠等慢性疾病的再生康复。”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也认为,发展精准医学,我们不能简单盲目跟风,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做好客观评判,制定好自己的路径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曹雪涛:

精准医学和我们老祖宗提出的辨证施治,同病不同治,或者是同人不同治,这些理念都是相通的。精准医学是个系统工程,通过全面认识疾病的状态,对整个医疗过程和临床实践进行最优化的诊治。因为分析精准原因以后,有没有真正的利器去实施病人的治疗,还是要依赖于药物研发,不是仅凭测一下基因就可以的事。

清华大学副校长 薛其坤:

精准医学理念结合了诸多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已迅速推广和广泛进入到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领域。发展医学和生命科学学科是清华大学的重要战略,构建精准医学这一新型前沿学科,对于清华大学的医学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百慕迪(上海)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CEO 王健:

精准医学是对现有医疗模式的革命和创新,精准医学以基因测序行业快速发展、生物医学分析的日渐成熟和生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日新月异为前提,将会从现在“对症医疗”的模式逐步转化为“对个体医疗”的模式,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生物医学特征设定不同的医疗方案,这也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革命和创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郑树森:

现在肝胆胰外科手术已跨入“机器人时代”,机器人最大的优点是领悟性比较好、放大精度比较好、两只机器手非常灵活,而且这样的手术以后患者恢复很快,这是精准医学的一个典范,所以在精准医疗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精准医学分析范文2

53岁的崔智青(化名),有半年多时间记忆力严重下降,有时连前一天做过的事都忘得一干二净。崔智青一直以为,可能是上岁数了,脑子不灵了,也没怎么当回事。

有一天早上,崔智青从剧烈的头痛中醒来,才决定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通过CT发现,崔智青脑部存在点状钙化灶,术后组织病理显示是Ⅲ级的脑胶质瘤。

为了精准判定脑胶质瘤亚型,协和医院与一家基因公司合作,为崔智青做了分子病理检测,并依据检测为其定制了治疗方案,如今,他的病情处于稳定状态。

崔智青是精准医疗的受益者。精准医疗,是一种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特征“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法。美国精准医疗集群项目文件将“精准医疗”定义为:一种新兴的综合考虑到居民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变量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手段。

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在美国实施“精准医疗计划”;两个月后,中国版“精准医疗计划”出台,计划投入600亿元;2016年初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精准医疗纳入其中;到如今,精准医学重大专项成功立项,60多个科研项目相继落地。

中美两国政府的积极态度,促使大批的企业和投资涌入这一领域。然而,近日,精准医疗遭到了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和《新英格兰医学》相继刊发的两篇学术论文的质疑:“精准策略未给大多数肿瘤病人带来好处”,“在癌症的精准治疗上,精准医疗还只是一种想象或假说”。

国内亦有专家批评“精准医疗计划”有跟风嫌疑。这些坏消息,对寄希望于肿瘤精准医疗的患者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 尚难惠及多数人群

在美国血液肿瘤学专家维奈・普拉萨德的论文中,崔智青只是“极少数受益者”之一。

维奈・普拉萨德在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奈特癌症研究所工作,他对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登记的2600名癌症患者,以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登记的795名癌症患者的病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前一组只有6.4%的患者能从精准医疗中获益,后一组只有2%的患者能获得疗效。

他在刊发于《自然》杂志上的论文中提到,精准肿瘤治疗的前景很不乐观,最好的结果是在一小部分病人中看到短暂的病情缓解。维奈・普拉萨德认为,“精准医疗还没有展示功效,或许未来永远都不会。”

无独有偶,加拿大安大略多伦多大学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的坦诺克和赫克曼,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上的论文显示:目前为止,几个大型临床实验显示,经过测序等分子诊断分析,大概有30%-50%的病人能找到可以解释肿瘤恶变的相关突变;因为能用的药物有限,只有3%-13%的病人能够找到“精准”的药物;即使使用上了配对的药物,也只有30%的病人有疗效。

被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多个国家重视的精准医疗,还未大展拳脚,便接连遭到两篇研究论文的冷水浇头,国内学术界“炸开了锅”。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辐射防护与药物研究室原主任王晨光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肿瘤的精准医疗还没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好处,这是现实,“就算患者做了全基因检测,医生知道了哪些基因发生了突变,但如果没有相应的靶向药物,临床上就没办法进行治疗”。

乳腺癌的一种治疗药物,针对的是雌激素受体,如果患者的雌激素受体是阴性的,药物就没有任何效果。“没有治疗手段的情况下,宁愿不进行基因检测的诊断。”王晨光分析,针对突变基因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的还寥寥无几。

然而,在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看来,精准医学是通过综合的技术手段,包括组学分析、分子检测、分子影像、分子病理,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帮助临床选择药物反应良好的病人(包括放化疗)。比如,精准医疗可以在生殖医学中排除遗传性疾病,帮助胚胎移植;帮助耳聋基因筛查;帮助产前诊断;帮助选择耐药菌的用药;帮助和指导许多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等等,“精准医学不仅仅是靶向治疗”。

崔智青患的脑胶质瘤,是脑瘤中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存在不同的亚型,不同亚型患者的生存时间不同,有的患者生存期10年以上,而大部分患者只有1年-1.5年。如何判断亚型及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上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给崔智青做了分子病理检测后,医生发现他对放化疗敏感,而且生存期较长,于是,为他制定了 “放疗+辅助化疗”的诊疗方案,之后的治疗也显示,这套方案对他的恢复很有帮助。

因为有崔智青这样的案例随时可能发生,詹启敏对上述两篇论文发声道:(论文研究者)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精准医学的内涵,还是用传统的医学统计学的思路来判断精准医疗的结果,“作者仅仅以几个肿瘤临床试验的结论对整个精准医学发展的负面结论,既不科学也不理性”。

中国专家与欧美各国对精准医疗的定义有一定差异。欧美国家所说的精准医疗,大多围绕肿瘤、白血病基因测序和治疗,强调遗传基因信息的主导作用;中国专家对“精准医疗”的理解则更广泛,不仅限于遗传基因信息,还包含整合现代医学的先进科技手段和传统医学方法。

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马文斌看来,目前精准医疗研究展现的一些不确定性甚至失败,都不能算是白费钱。正是需要不停地从失败的案例中找到规律,“从精准医疗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只能前仆后继”,现在仍处于肿瘤精准医疗发展的最初阶段,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受益的情况很正常,“现在的研究工作还不够,找不到大部分人群”。 基因检测,用还是不用?

继美国政府宣布启动2.15亿美元的精准医疗行动后,2015年3月,中国提出了一个600亿元的精准医疗计划,并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精准医疗何以能引得中美两国斥巨资布局?

这是因为精准医疗似乎让全球医学界看到了新希望。医学界最为头疼的肿瘤,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最大杀手。虽然可以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手段进行肿瘤治疗,但由于缺少对影像和病理学检查可及范围以外的肿瘤状态的认识,医生无法预测患者肿瘤治疗的最后效果,无法判断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导致即使清除了肿瘤肿块,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在几年内死亡。

肿瘤之外,其他所有的顽疾均面临这种情况。基于此,中美政府推出精准医疗计划。目前,中国精准医学重大专项已经立项,并已通过两次评审,落实到60多个项目。詹启敏曾撰文称,“目前,我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位于国际前沿水平,分子标志物、靶点、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迅速,部分疾病临床资源丰富、病种全、病例多、样本量大,并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基地和团队,这些都意味着我国开展精准医疗的基础并不落后于西方国家。”

不过,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学专家对《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的精准医疗不算领先,只是在一些单一的技术,如基因组学方面比较超前,但是比较复杂的,比如个体化药研发的进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在国内,这一计划显然没有获得一致的赞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斌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精准医疗确实是对美国计划的跟风,“既然已经启动了,以后的路要中国自己来走了”。

国内的精准医疗最显著的项目是基因检测,随着基因检测成本的下降,医疗机构内的价格也随之降低。但由于其还不属于医保支付范畴,检测部分的费用由患者承担,在崔智青的治病费用中,有8000多元的基因检测费用由自己承担。

目前,技术所限,做一套全基因组测序,需要患者支付1000美元左右的费用,这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来说,无疑是额外的负担。维奈・普拉萨德称,精准医疗虽不一定有功效,可绝对会发生的则是副作用和昂贵的治疗费用。

事实上,精准医疗还远没到临床应用的阶段。思路迪精准医疗创始人熊磊判断,“目前绝大部分人包括公司所理解的精准医疗,可以说,连肿瘤基因组数据的本质都没有基本的理解。”

目前,推广临床精准治疗的公司,以测序公司为主。王晨光对《财经》记者分析,中国科研的浮躁状态,往往有了就要用、就往临床上推。美国还仅限于少数的临床试验阶段,中国在临床应用上已经着急跑到前面。

对于目前还没有靶向治疗手段与药物的疾病,“检测出来没办法治疗,也没用,心理素质不好的患者还被吓个半死”。上述医学专家说。

国际癌基因组联盟(ICGC)通过对1.4万个全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近1300万个基因突变,发现的这些基因突变和患者肿瘤大小等重要临床数据,并没有关联。“如果做了全基因组测序,每个人的测序结果都会有跟‘标准’序列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没有靶向治疗药物与方案,仅仅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王晨光表示。

即便在美国,精准医疗也仅仅是处于比较早期的科研阶段,且仅有四家基因检测的研究机构,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严格的监管,使得违背批准的基因检测服务无法在医疗机构中开展。

曾经一度被追捧的23andMe,就于2013年12月被FDA叫停。23andMe公司此前出售的基因检测仪器使用试剂仅为99美元,被检测者只需采集自己的唾液即可分析出DNA特征,可检测是否患上糖尿病、心脏病、乳腺癌等240多种健康预测。

FDA称,23andMe违反了联邦法律,只有获得FDA批准的医学测试才被允许做基因检测,由于该仪器的错误判断可导致不必要的手术发生。疾病检测具有一定风险,万一检测失误,人们由于恐惧将来会得乳癌就做了切除手术,人们的健康损失、谁来担此责任都成了不得不考量的问题。 泡沫争论四起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崔智青那样幸运,在规则不清时,企业急于推入临床,兼之有关部门的监管不严,给一些医疗机构与基因检测公司以可乘之机。陈伟珊成为这场失去方向的热潮中的一个牺牲品。

江苏省江阴市塘镇的农民陈伟珊,听信了一家基因检测公司的广告,前后花了30万元为家人做了全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购买了推荐的保健品。

在拿到基因检测公司六大本、300页的精美检测报告后,陈伟珊一家蒙了:除了扉页的个人身份信息,与结尾处推荐购买的一大堆保健品,其他内容根本就看不懂。

“最让家人担心的是,报告中还罗列出各种癌症与其他重症得病的几率。”陈伟珊的侄子王虹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也看不出来报告由什么区别,如果盖上名字,报告都分不清是谁的。”

接触这家既做保健品又做基因检测的公司,陈伟珊是被一个邻居介绍去的。倾家荡产后,才反应过来是上当的陈伟珊,用一个月的时间默默安排好了后事:交代好房屋租赁的申请,把剩下的保健品送人,还叮嘱对方注意保质期。而后,陈伟珊在一处只有1米多深的河沟,抱着一棵倒下的树,将自己溺死。

王虹向《财经》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陈伟珊获得的“健康风险评估与指导书”中写道:基因检测技术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意在检测与疾病有关的基因变异情况,结合家族病史、环境因素等信息,推断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一些公司往往与医院合作进行二代测序,而且几乎都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没有批准的二代测序,属于非法操作。” 王晨光分析。

基因检测产品要在临床医疗使用,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批准,提供基因检测诊断的医疗机构则需要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

目前,只有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得到批准,其他如肿瘤癌症、遗传病基因检测等产品要进入医疗机构,需要向CFDA申请注册,获得批准。

2014年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叫停基因检测,7月,首次批准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上市,而这些产品都是产前基因检测。目前,除产前检测外,其他二代测序产品均未通过国家食药监总局审查。肿瘤方面,只有2015年初,卫生计生委通过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

在王晨光看来,有关部门的监管不严,给一些医疗机构与基因检测公司以可趁之机,“有些医生开方子,通过医院的肿瘤科、检验科、病理科等,与公司合作做检测,收入分成,而患者的收益并未超过传统分子诊断”。

自去年中国推出精准医疗计划以来,数百家一哄而上的公司打着精准医疗的名号,却只是做基因测序,没有其他核心技术。王晨光分析,精准医疗的“泡沫”肯定是坏事,尤其是对患者,本身肿瘤患者经受了很多经济上的负担,再让他们做没有用的测序,是不负责任的。

11月19日,在2016中国医健创新创业大会上,汇添富基金医药投资总监周睿介绍,如今大约有1600多家企业与精准医疗相关,大部分的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团队和商业模式。

与互联网方面的投资不同,医疗方面的投资风险主要是科学性,不是可运营性。美国Hudsonalpha生物科技研究院研究员韩健撰文称,“多买几台测序仪,多雇几个人,并不能加速解决精准医疗概念本身的瓶颈。至少在现阶段,在科学上的关口(肿瘤的异质性)还没有被攻克以前,大规模的商业运作只能加速泡沫的破灭。”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火石创造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7月份,国内共有医疗投资公司276家,精准医疗投资标的共计171家,2014年与2015年两年共增加270多家精准医疗公司。截至2016年9月,共有32家精准医疗公司完成融资,其中A轮20家、B轮11家、C轮1家;共有9家公司得到亿元以上的融资。

精准医学分析范文3

方法:以我院的26名肛瘘病人作为实验对象,对其采取术前核磁共振成像相控阵列线圈体检,将术后检查状况作为衡量标准,对比手术之前指诊检查与MRT检查效果。

结果:在对26名本院的肛瘘病人采取MRI诊断结果比较显示,术前的指诊的检查准确率同MRI检查准确率比较:肛瘘内口位置探测精准率是32.4%比73.1%(P

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能够准确反映肛瘘病人的肛管、直肠扩约腹肌合体之间的复杂病状位置和情况。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肛瘘诊断检查效果推广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20-01

准确判断肛瘘病人的肛管直肠扩约腹肌合体病况位置以及科学处理肛瘘内口是保证肛瘘手术安全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在肛瘘手术之前,主治医生往往会利用相关的医疗设备,对肛瘘病人的肛瘘内口、肛瘘外部、肛瘘走向和括约肌等方面的病况进行详细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专业科学评估,然后才进行肛瘘手术。多项医学实践证实,MRI检查能够通过影像学图像,准确反映肛瘘病人的括约肌解剖结构、肛瘘管道同括约肌之间的关系。其定位诊断检查准确效果显著,准确率高达91%。下面笔者就我院收集的26例肛瘘病人进行术前MRI的检查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6名实验对象为2009~2012年期间到我院进行肛瘘诊断的肛瘘病患,其中男性20名,女性6名;年龄都在17~67岁范围内,平均年纪(31±1.2)岁;病史范围在2个月到29年期间,平均发病时间是4.8年;26例患者的病症都符合国家医学的肛瘘诊断标准。

1.2MRI检查机器和检查方法。我院利用GE1.5T、siemens1.5T核磁共振扫描医疗机械对肛瘘病人进行扫描诊断,相互控制的阵列线圈设置对照值一样,宽4mm,没有间隔,在对病人身体的横向扫描诊断后进行矢状位置诊断;影像学分析分为对肛瘘内口部位的诊断、肛瘘主管部位诊断以及支管及脓腔部位诊断[1]。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诊断结果资料处理,对肛瘘内口部位、肛瘘主管部位和肛瘘的支管部位进行术前定位检查和MRI诊断结果数据的对比利用X2检验。检查标准α=0.05[2]。

2结果

在对26名肛瘘患者进行手术前MRI检查后发现:本组的26例肛瘘内口手术中都被探查,检查结果得到确定,有6名患者是粘液腺癌,3名患者为恶性黑色素癌,表现肛瘘并周围占位性病变,有15名患者为括约肌上肛瘘,2名为括约肌外肛瘘[3]。

MRI的肛瘘肛瘘内口诊断结果:以手术效果衡量,同手术检查结果相比,只有8例肛瘘内口病人在手术前经肛管直肠具备检查时得到确定,18例肛瘘内口位置不能确定或者定位不准。而在MRI检查的中,有19例肛瘘内口得到准确定位,只有7名患者缸孔内口位置诊断不出(错误)。手术前的指诊检查结果同MRI检查结果对比:内口定位精准率32.4%比73.1%(P

MRI的肛瘘支管和脓腔诊断结果:在MRI对支管和脓腔的诊断中发现,该26例中有23例的MRI成像清楚展示了主管和脓腔状况,和手术检查的结果相同,只有3例肛瘘病患的支管和脓腔MRI诊断结果和手术诊断结果不一致;手术前的支管局部检查中有5例确定的支管和脓腔MRI检查结果和手术检查结果相同,18例手术前局部检查不能确定支管和脓腔病理位置,3例手术前局部检查对支管和脓腔的病例位置诊断错误。MRI诊断肛瘘病患的支管与脓腔部位定位和术前诊断的精准率比是:17.1%∶87.7%(P

MRI的肛瘘主管诊断结果:在本组的26例患者经过MRI检查后,图像都能清楚反应肛瘘的主管道位置,并且同手术检查的结果相同。MRI对肛瘘主管诊断效果和术前和局部肛瘘定位诊断比较,指诊对肛瘘的主管病位确定精准率和MRI诊断主管精准率比是:82.4%∶100%,比较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价值(P>0.05)。两者差异并不显著(X2=3.329,P=0.063)。

3讨论

由以上的实验报告我们看出,MRI可以在降低医疗检查机械设备对病人身体检查引发不适感的基础上,用MRI设备对病人肛瘘的内口位置和肛瘘主管位置、支管位置和肛管直肠括约肌复合体件的位置加以准确定位,其诊断资料能够为手术提很大的参考价值,保证肛瘘手术的安全进行。同时,MRI还能清晰的显示人体膀胱结构、输尿管结构、子宫等身体结构的病变位置,为以上结构的身体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核磁共振成像值得在肛瘘诊断和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茹,李非.影像学检查在肛瘘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2(24):95-96

精准医学分析范文4

精准医疗和基因测序正在全面爆发

未来五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的规模将快速增长,据西南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近600亿美元,2015-2020年期间增速可达15%,是医药行业增速的3-4倍;2013年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45亿美元,2013-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21.2%,而中国和印度2012-2017年复合增长率为20-25%。从医疗技术的角度来说,精准医疗离不开基因测序,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至于精准医疗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大因素。

1、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中宣布:将重点支持精准医疗发展,投资2.15亿美元建立数据库及基因筛查等。而在中国,针对于精准医疗的利好政策也频频出现,科技部甚至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计划在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政策上的利好消息,极大地刺激了相关企业和医疗机构投入人力、财力来研发精准医疗。

2、基因检测技术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精准医疗的快速发展。相比传统的医疗技术而言,精准医疗不单纯只是局限于对于疾病的治疗方面,它在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有效预防并治疗病人病情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效率。

3、随着生活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老百姓们对于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正在步入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来说,医疗问题正在成为全社会日益重视的问题,老百姓对于精准医疗的需求也在日益攀升。

精准医疗还需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然而在整个国内,目前精准医疗的普及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实际上整个行业还是存在诸多痛点。

精准医疗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数据收集的问题,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他们个人健康信息的数据是一项保密的内容,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健康数据透露给他人。这就给精准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精准医疗需要基于大量数据基础之上,没有这些数据基础,精准医疗也就难以做到精准。

第二个难题是成本上的难题。类似基因测序这种技术,它的成本虽较之前已经大幅降低,但就现阶段而言,仍旧没有达到普及的水平,绝大多数的精准医疗项目都需要付出高额的成本,这对于一些较小的医疗机构来说,是难以承担的。此外,基因检测与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价格也不菲。

第三个难题是对于医生以及很多中小医疗机构来说,如果精准医疗成为了日常健康医疗的一部分,这些医生就需要具备深厚的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化学功底,他们不仅需要解释遗传测试结果,还需要了解这些信息如何对应到后期的治疗或前期预防当中,并向病人准确地传达这些信息。去年针对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医生对遗传学知识的个人评分平均只有2.1分(4分为满分)。

第四个难题是精准医疗的支付问题。精准医疗的价格能否被普通的老百姓们所接受,这个也是需要考虑的。如果大多数的老百姓买不起精准医疗药物,那么精准医疗最终就难以走向大众市场。此外,医疗保险能否覆盖精准医疗也是很关键的一步。

第五个难题则是精准医疗如何区分病人群体的异质性。即便区分开了,还需要涉及到制药业的切入,如何才能够开发出针对特异群体的靶向乃至基因药物,这并非那么轻松,且药物从临床到应用的诸多环节也需要考虑。

而精准医疗所面临的一个最核心最根本的难题实际上还是源于技术本身,如何对大数据进行更准确的分析,还需要更高的效率来实现。比如在基因检测运用最为成熟的NIPT领域,就面临着精准度、检测周期、假阴、假阳现象等诸多难题,这也是目前全球各国精准医疗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

行业急需不断创新变革,精准医疗才有希望

要想推动精准医疗逐渐走向普及,就必须推动精准医疗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如此一来才能解决精准医疗的基因测序、数据分析、区分病人群体的异质性问题等,而精准医疗的治疗费用也就可以逐渐下降。

2000年,人类第一个基因组开始,基因检测以摩尔定律的方式进行快速革新,这加快了基因检测的个体化精准医疗运用进程。

2015年,为了能够满足复杂的基因测序数据处理和高性能计算能力需求,英特尔推出了至强融核协处理器(Xeon Phi),它能够提供多达61个内核、244个线程、1.2万亿次浮点运算性能。但基因序列分析具有高IO密集和高计算密集的特点,还需要常规加速方法以外的特殊手段。

2016年,精准医疗进入到了算法阶段,高效的数据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也是精准医疗所面临的一个最核心最根本的难题。人和未来生物科技公司推出的基于FPGA的GTX One生物计算加速平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通过高能算法极大的提高了基因检测样本的比对和分析效率。

从速度上来说,GTX One加速产品能够让无创产前DNA检测(NIPT)的数据比对分析效率提升100倍。比如,GTX One处理器(FPGA芯片)能在一个超过20亿个条目的海量数据字典(近90GB的数据量,即超过22张DVD数据量)中,创纪录的完成每秒860万次的查询,比一台运行Redis(公认最快内存数据库)的20核Intel Xeon E5 CPU的服务器的查询速度快17倍。

从成本上来说,GTX One系统可以将一台拥有20核Intel Xeon E5 CPU的高性能服务器24小时的计算任务,压缩至半小时内完成。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数据分析的时间成本,还能极大降低服务器集群的采购和运维成本。与此同时,GTX One整机满负荷功耗只有89W,是20颗Intel Xeon E5 CPU物理核服务器整机功耗的1/5,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从效率上来说,GTX One处理器也带动人类精准医疗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专门针对序列比对和突变分析算法的并发和访存瓶颈,面向FPGA高计算性能特性,充分考虑算法各阶段流水,重新设计了生物信息分析的核心算法。其优化设计甚至细化考虑其访存可能引发的DDR控制器事务数量、DDR3颗粒内部Open Page的时间特性等,使得GTX One处理器能够在一个双通道的8G板载DDR3内存中,从压缩的海量数据记录里,辗转腾挪,仅仅通过最多不超过4次访存的情况下,在30亿碱基长度的基因组上定位序列片段。

不过GTX One加速平台还仅仅只是人类精准医疗战略实现的第一步,人和未来正将这项新的技术运用到全基因组、转录组、表观遗传等数据分析上,持续不断丰富GTX One加速平台上的分析应用产品。只有不断提升高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才能真正全面提升基因检测全产业链条的整体效率,从而大幅降低检测成本、时间以及精准度,真正建立大数据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未来大数据下,将全面进入精准医疗时代

不论从何种角度来说,基于基因测序和大数据基础之上的精准医疗,将会成为人类未来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精准医疗能够极大地提升对病人治疗的有效性,也能够提供更为精准的医疗服务,这个对于当前的医疗水平发展现状来说,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此外,精准医疗的出现,还能够降低一些非必须药物的副作用。

其次,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它能够减少很多无效的治疗检查,大幅降低治疗的时间。最为重要的是,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提升,它的费用也能不断降低,同时还因为减少了其他的治疗检测项目,能够大幅降低医疗的成本。很多传统医疗单项费用看起来并不高,但实际上却浪费了很多医疗资源。

精准医学分析范文5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沟通;语言

1引言

医患语言沟通是指医患双方围绕诊疗、健康等内容展开的语言沟通,包括口头和书面沟通,旨在使医患双方建立信任并就相关问题达成共识,以促进患者的疾病诊疗和健康维护.医患语言沟通是医患沟通的最主要形式,对于增进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从口语分析入手,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医学生在医患语言沟通特点及问题,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在三级医院实习一年的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设计医学生自我评价和患者评价两类问卷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情况进行调查.发放医学生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其中男性301人,占60.7%;女性195人,占39.6%;患者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其中男性97人,女性98人,年龄跨度为20—65岁,平均年龄43.2岁.

2.2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以SEGUE量表为基础,以医患语言沟通中的口语为主要内容分别编制两类问卷.医学生使用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医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医患语言沟通行为、效果及意见;患者使用的问卷主要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与医学生语言沟通情况等.

3结果

3.1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自我评价

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行为的分析主要考察医学生沟通态度、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调查结果,医学生整体做得最好的是能够尊重患者,并注意使用开放式提问;在语言表达上的医学专业性和通俗性结合最为欠缺,详见表1.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医学生的性别因素与其收集反馈信息、沟通意识(主动意识、换位意识)以及遵循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因素与其语言沟通过程的控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医学生对自身医患语言沟通能力的整体评价:约50%的医学生认为自己与患者语言沟通的能力一般;三分之一的医学生认为自己能够与患者语言沟通顺利;12.4%的医学生认为与患者之间能够进行非常好的语言沟通,效果好;有21人认为与患者语言沟通整体效果不好,如表3.影响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效果的因素按照程度高低分为1、2、3三个等级.医学生对影响其与患者语言沟通效果的因素集中反映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社交焦虑三个方面(表4).

3.2患者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行为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患者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态度、语气、耐心等方面表示“好”或“非常好”;对医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引导以及安慰鼓励等约80%的患者认为“一般”或“差”;约60%的患者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能力给出了“一般”的评价,详见表5、表6.医学生和患者在对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行为的整体评价基本一致,如表7.

4讨论

4.1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现状

总体上来看,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能力评价一般的,超过总数的50%;好及非常好的约占总数的40%,是差的4倍,说明大部分医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医患语言沟通能力,而且有接近一半的医学生的医患语言沟通能力得到了患者的认可.这也是今年来医学高等院校逐步重视医学人文课程,加强医患沟通教育的体现.

4.2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优势

医患语言沟通态度好.医学生在医患语言沟通过程中基本能够做到尊重患者,使用礼貌用语,认真倾听患者讲述,有非常强的沟通意愿,有利于与患者建立起医患沟通的初步信任.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与患者进行沟通,语义表达基本清楚,这是促进医患语言沟通的有利条件.

4.3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不足

医患语言沟通的主导意识欠缺.医学生对于如何发起、调节和终止医患语言沟通的过程控制把握不够,还不能很好地引导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医患语言沟通的内容不精准.一是患者信息获取不充分,患者职业、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获取的主动性不够,而且容易受到无关内容干扰;二是语言沟通内容的专业性过强,没有根据患者特点调整语言输出,特别是一些涉及医学专业性强的内容患者往往不容易理解.

5结论

精准医学分析范文6

6月16日,由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承办的2016国际烧伤高峰论坛在重庆隆重举行。国际烧伤协会主席、前主席等国际烧伤领域知名专家教授,中国的程天民院士、王正国院士和付小兵院士等国内烧伤领域的重量级专家共计500人出席。这次高峰论坛,在“精确化、规范化”的主题之下,各国专家突出探讨关于烧伤的精准医学与规范化治疗问题。

据悉,我国烧伤医学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历时半个多世纪,经几代烧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发展成为少数几个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的医学学科之一。

效果得到认可 京万红被聚焦讨论

在高峰论坛上,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总经理刘文伟分享了京万红软膏在提高糖尿病足创面愈合质量的新经验。多年来,京万红软膏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烫伤膏品牌和国家的保密级品种,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说在治愈烫伤、烧伤等疑难病症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灾难中,京万红药业捐赠的京万红软膏治愈了众多患者的伤痛,与西药相比其作用更加明显。2008年汶川地震时期,当时带队赈灾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房书亭对京万红软膏的疗效印象深刻,并给予了高度的赞誉。

鉴于京万红软膏良好的疗效和深远的影响,“中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 选定京万红软膏,在2016年5月欧洲德国烧伤科医学会议上由付小兵院士做了重点推介,吸引了国际上知名专家的关注。而在6月16日举办的高峰论坛上,京万红软膏同样被重点推介和讨论。

现任联盟主席、来自日本的Sadanori Akita教授表示,某些药物在应对某一类特定的疾病时,的确体现出了无可替代的奇效。他建议,对于这类药物,可以在临床要求上适当宽松一些,进而通过收集数据来做出进一步的支持。像Sadanori Akita教授这样重量级专家的倡议,对于以京万红为代表的具有特殊疗效的药物推广来说,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会上,中国台湾的杨瑞永教授和印度Raj Ahuja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亦对京万红药膏的疗效开展了深入交流,并围绕京万红外用药国际化进程进行了探讨,并对京万红软膏的特定疗效表示认可。

外用药引领 京万红被寄予厚望

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在广泛推广之前都要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和近乎严苛的成分分析。中药走出去之前,在标准化方面就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曾经分析,法律、文化等壁垒是制约中药国际化的主要挑战。

正是鉴于中医药在走向世界中的困难,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刘文伟数年来一直以中医药国际化为提案重点,探讨使“中药外用药率先走出去”的方式,来开启中药国际化的进程。

“中药外用药在外科领域用药的临床疗效直观,干扰因素少,易于评价,尤其是在疮疡等领域具有西药外用药不具备的比较优势。”刘文伟说。

京万红药业希望从国际多中心的研究开始,实现开拓国际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总经理刘文伟在介绍京万红软膏时坦言,已经纳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款中药外用药,在如何“走出去”还面临着的重重挑战。

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罗长坤在论坛上表示,对烧伤患者实施更为精准、更为规范的诊断和治疗,将成为烧伤医学未来发展的趋势。与会的国内烧伤医学研究者表示,将共同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烧伤学科特色的发展之路,让中国的烧伤医学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烧伤烫伤等创伤,在一般治疗中不仅愈合速度较慢,而且治疗期间花费比较昂贵。一位印度医学专家在高峰论坛上表示,传统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好,并且价格便宜,如果能够广泛推广对于患者而言无疑是一种福音。

然而,中药独特药效和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市场的现状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这种趋势和背景之下,刘文伟等有识之士所提倡的以中药外用药引领中药走向世界,或许将迎来新的突破。

中药走向世界 将迎多重挑战

近年来随着“中药走向世界”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前提下,如何推广和应用中药就成了越发紧迫的课题。

刘文伟表示,中成药国际化进程多年来进展缓慢存在着多种原因:一是大多内服中成药治疗缺乏比较优势;二是中成药多为复方,很难做出标准化的分析体系,中药在评价标准上和西药不同步;三是欧美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

值得欣喜的是,从政府层面到中医药研究机构和国内的诸多高校院所,已经对中药国际化路径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例如在临床研究、成分分析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便是题中应有之义。此前由付小兵院士牵头做的糖尿病足治疗的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这次试验不仅证明了京万红软膏在临床方面的疗效,而且为烧伤和糖尿病足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